底片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0.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我常常在静谧的夜晚,温习着老家的每一丝痕迹,那是乡村天空中自由纯洁的白云,是鹅软石青石板拼接成的悠长悠长并不寂寥的弄堂,是屋后一片永远灵动着的皂李湖水,也是父母们在夕阳里炊烟下呼唤孩子归巢这最动听的声音。天底下自由地横着的村庄无比静谧,暮色像屋顶一样笼罩着温馨,屋顶上鳞列的瓦片淹没在逐渐浓稠的夜色之中。回望乡村,我的目光总省略不去这如童年往事般纷繁的屋瓦,它有时经受着阳光的瀑布,有时如黑灰琴键奏着雨夜的天籁。瓦片是时光的底片,摄制着自己成长的历程,刻录着我遥远的记忆,存档着乡村逐渐残缺的一角。

    生活在乡村,临湖而居的地形之利,使得我与屋瓦有更多的接触,可以说我成长的每一方天空都有瓦片的遮盖。在一个物质比较贫乏,村民就业路子不广的年代,他们总耕耘在自己的家乡,汗流浃背的影子投射在脚下的土地上。由于居住皂李湖边,做瓦片是当时沿湖绝大部分村庄养家的一种手工技术。从河底聚拢的沉睡烂泥到乌黑锃亮的屋瓦,其间所经历的雨淋日曝绝没有审视栉比的屋瓦般美感,城里人的目光省略了艰辛,而我更愿意首先把屋瓦的制作过程看作一种劳力,然后才是带汗的技术之美,这缄默的瓦片似乎在向你倾诉着一切。

    制作瓦片的泥土是从湖中挖上来的,湖边排列着的水泥船就是运输工具,一对长长的竹竿,底上一双锋利的铁片,一把撸,一根撑竹,因为这是体力活,必须是壮汉,有时捎上一条毛巾,伴随着摇撸的支嘎声渐渐离开湖岸,我们称之为捻泥。这泥土并不是随处可以,捻泥人就像熟悉自己肌肤上的每一处一样熟悉湖中哪个地方的泥有粘性,他们总是直线摇向目的,而且安土重迁般留恋老地方,那儿的湖底越来越深邃,他们在挖掘着深邃的时间。挖时除了体力还需要技巧,这是力与技的结合。伸下竹竿,用手琢磨,一只脚斜踩竹竿,以腰之力再辅以手臂的力量,谐和的用力来完成对泥土的切割。待感觉差不多以后,双手用力一夹,往上一节一节地提,如鲤鱼般表面光滑的泥土“拖泥带水”地跃入中舱。捻泥人的背影在湖心这有节奏的运动中俯直着,有时抹抹汗水,回望一下湖岸,船舷渐渐接近着水面。这是瓦泥第一次见到阳光。

    他们往往把泥土甩到岸边的泥场,现在杂草没膝的泥场曾经是多么热闹。把船舱中泥土搬上河岸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捻泥人总把动作完成地如此流畅完美,看,铁铲三面一切,下面一插,如切豆腐般迅捷,用力一抬,往上一甩,啪一声泥土重新聚集在一起;然后朝掌心吐口唾沫,不消半小时就会使船舷重新保持与水面的距离。待泥土晾几天后就可以加工成做瓦的熟泥了。先是把泥土在泥场摊成一个圈,面积随各自需要变化,厚度在五十公分左右。我最喜欢在夏天的午后趴在窗口,拂着丝丝惬意的微风看他们用牛踏泥。牛哼哧哼哧着,嘴里吐着因暑热而致的白沫,为了让它中规中矩,用布蒙上了牛的眼睛。嗜血的牛虻在牛尾巴的驱赶下寻找着间隙嗡嗡噪响着,似乎只有在此时我看见了劳作者的悠闲,一顶凉帽,一根竹稍,赤着脚踩在牛踩过的泥土上,一圈一圈,从正午猛烈的日头走到收敛了焦灼的阳光。牛偶尔也休息,被牵入水中凉爽,而他们又要整理这场泥。踏泥,半晌的时间就可以完成。我几乎是注视着这个过程,炎热的日子我没有更好的事情来打发时间。想不到这无意的场景竟然是我乡村记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人们有时也用机器来轧泥,但我不喜欢这种严重污染听觉的方式,效率很高,成本较贵,所以大家还是喜欢用牛踏泥,慢慢糅合的泥土也许更有粘性。

    如果说前面两个过程侧重于体力之外,我想在低矮而简陋的瓦房里做瓦片纯粹是一种技巧,一门艺术。先得堆一堵泥墙,长短有度,高低适宜,厚薄恰当。用铁丝紧绷着的工具在表面一推,推下薄薄的一片泥,有拉面师傅般娴熟的工夫,我现在看到拉面往往不自觉地把它们联系起来。薄薄的泥片再托起来贴到圆形的瓦砧上,两头用手捏住缝合,然后握着瓦砧转圈,用蘸满水的刷子涂抹一遍,然后用缺月形的工具表面光滑一遍,时或回复一遍。被工具压平的泥片高低不齐,最后用带钉子的固定高度的短木划一圈,多余部分脱落重新归队,四片瓦手拉手紧紧贴着瓦砧,这个看似复杂的过程其实只需一两分钟。人们把这瓦砧一拎,在沙子铺成的泥地上一排,把瓦砧一边往里一扭,从中间小心翼翼地拿出,并把瓦布扯出,一个瓦桶硬实地站在了太阳下。我也调皮地试过,但笨拙的双手如论如何拿不好那张泥片,这是一种艺术,劳动过程中最纯粹的艺术。瓦桶放了以后,需要经常地翻晒,圆桶,防止柔软的泥土变形。当放得越来越多时,稍微干燥的需要叠起来,一层一层,错落有致,这扇扇瓦桶堆积的墙本身就是一种审美。干燥了就去拍瓦片,一手拿住一个,另一只轻轻一拍,四张瓦片犹如外倒的四墙,躺在了人们的手里怀里,水平高的人一下子能拿好几个。人们总是在周而复始地重复这个流程,不变得是他们一直流着汗。而对于他们来说最累的是夏天每次雷雨来临的日子,中午还阳光灿烂,突然西天升起团团乌云,既而夹杂着隐隐的雷声,刚刚放出的瓦桶需要搬回瓦房,于是一场与风雨赛跑的比赛开始了,雨并不遵守规则,肆无忌惮地泼来,人们匆忙地尽可能保全自己的劳动成果。他们的水平在此时发挥到了极致,把手伸进瓦桶,左右各拎四个,疾步如飞。正因为人们的精心呵护,这时光的底片才能静静地仰卧在屋顶看云卷云舒。

    烧制瓦片是最后一到工序,我犹记数瓦人那韵律铿锵,节奏鲜明的声音:“一来,二来,三来”似歌非歌,这是最接近远古朴素的诗歌。瓦片被整整齐齐地搬进窑里,人们开始日夜守侯着将要出炉的成品,炎暑与寒冰他们一如既往着。这水底丑陋的精灵,在火焰的舞动中开始褪变着自己,柔软的身姿开始硬朗坚韧。在水与火的交锋中,它们真正意义上成就了自己,其间人们经历过多少的辛酸与劳累,曝露于多少风雨与烈日,瓦全然在火中融合。在火焰熄灭后的寂静中它们走向了远方,开始覆盖着每个屋顶,遮挡着每场侵袭它们成长时一样的风雨。这历程已牢牢地烧制在叫做瓦片的底片中,它摄制着一串串走来的脚印,保留着传统而古老的朴素技术,在每个雨水冲洗的日子里,我们分明还可以隐约看到这充满着汗水与美的影象。

    瓦片是乡村的主角之一,我童年的很多往事就与它息息相关。它如底片记录着我成长的某些踪迹。我喜欢挖一团刚刚被牛踏熟的泥来玩,在屋檐下青石板上,揉出几十种奇形怪状的东西,想象力驰骋在这乌黑的泥土上。泥土也是办家家的材料,或用来堵塞沟渠的潺潺流水,做一堵高坝“截断巫山云雨”;我也喜欢“偷”尚未晒干的瓦片来雕琢手枪,然后在火里烘烤,我也自告奋勇地帮助邻居在风雨前搬瓦桶而尴尬地打碎过瓦片。低矮的平房,藏埋着我少年嬉戏、读书的美好时光,一切的往事已经随时间坚硬风化着,瓦片的影子似乎在淡化着淡化着,在我每次对家乡和童年时光的回望中,看到每个屋顶,思维永远绕不过这一张张静默着的瓦片。工作地离家不远却很少回家走走,老屋在风雨侵蚀下褪色着,瓦片依然背顶天空无言。每每看到老家新建房屋楼顶没有黑灰色瓦片的踪影,路边坍塌破旧的瓦房,湖边野草丛生肮脏不堪的泥场,山沿冷冷倒塌的瓦窑时,我内心突然一揪,这乡村的主色调何时竟然落得如此遭人冷漠。

    瓦片的失宠绝非独立事件,毋庸置疑乡村在发展的同时,我们能否静心回顾还丧失了什么?是村中年轻人准备一包简单的行李,义无返顾地踏上寻找城市这条前途难卜征程的匆匆背影,是多了杂草肆意少了稻黍密集,是物质提升精神越发单调乡村人们在追求过程中,恰恰遭遇了瓦片般的尴尬,记得有篇文章说过,乡村人进城如瓦片迷失在高楼林立之中一样,方向迷糊,它们没有一个可以安身之所。现代乡村人精神上处于一种十分难堪的境地,想充当城里人却滞留着浓浓的泥土气息,但又不甘心做一个乡下人,而回头时却又是沾染了或多或少的城市市侩气。正如瓦片,在城里没有位置可以躺卧,回到乡村却又丧失了地盘。瓦片所隐喻着乡村静谧、平和、舒缓,在时间流逝中越来越逼仄,统治乡村屋顶的瓦片会不会绝迹,我不禁担忧起来了。瓦片作为乡村精神内核的地位日益突显,它开始只存档着乡村精神缺失的一角。

    瓦片乌黑厚实,透过它灰色的质地,我仿佛在一遍又一遍地温习着关于瓦片制作的流程,梳理着层层叠叠的往事,回味着淳朴而酽酽的乡村滋味。瓦片是一张张历史的底片,我希望这是切实存在着的实体,如果有一天,我们只在记忆深处才能翻阅到这张黑灰得面目全非的底片时,那我们该是如何地狼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