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尘尘埃埃文集 > 回望过去话说书

回望过去话说书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0.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江汉平原过去有一些说书人的身影出现在街头场口的茶馆一隅或小巷,有的击竹板绘声绘色的讲评书,有的双目紧闭滔滔不绝背诵说唐、隋唐演义、三国演义水浒传古典小说的故事章节,一圈听众听得聚精会神。讲书老人的记忆力惊人,现在一些人望尘莫及。

    说书分为说大书和讲唱两种。说大书指的是只说不唱的纯粹说书,如说书、评话等;讲唱又分说唱兼有和纯唱两类,前者如弹词、鼓词、后者如大鼓书、快板书等。说书段子分为“条书”和“墨本”“条书”由老师口传口授;“墨本”是讲说的稿本。说书是一门相当古老的行业,敦煌莫高窟曾发现过唐代说书人的话本。这些话本里反映出说书的特色。说书一开始先吟咏一些诗词或讲一两个小故事,叫“入话”这是说书人为了延迟正文开讲时间,为了等候观众,以稳定先来观众的情绪。所以说书人常有“闲话少说,言归正传”的口头禅。说书成为深受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

    过去的说书之所以引人入胜,与其内容无所不有和说书人精彩语言是分不开的。“说国贼怀奸从佞,遣愚夫等辈生嗔;说忠臣负屈含冤,铁心肠也须下泪。讲鬼怪,令羽士心寒胆颤;讼闺怨,遗佳人绿惨红愁。说人头厮挺,令武士快心;言两阵对垒,使雄夫壮志。谈吕相青云得路,遣才子着意读书;演霜林白日升天,教隐士如初学道。噫发迹话,使寒门发愤;讲负心事,令奸汉包羞。”旧时说书有定场诗西江月:“先有三皇五帝,后有历代君王。开天辟地立耕读,治下乾坤后土。只为庄王访贤,才然留下说书。习学三弦谈今古,解劝老幼男妇。”曲艺界也有谚语说“只因庄王访贤,其后留下说书。”史记中记有庄王访贤的故事:楚庄王的乐人优孟知道死去的丞孙叔敖的儿子贫困不已后,就乔装成孙叔敖去见庄王。庄王以为孙叔敖死后复生,就想再叫他做丞相,优孟说:“孙叔敖活着做丞相廉洁自律,所以妻儿老小都贫困不已。丞相这个职位不能做了。”庄王顿时醒悟,从此就厚待孙叔敖的儿子。庄王又令大臣多扮亡臣,对想不起模样的功臣就命人配曲演唱功臣事迹。从此庄王身边便有了专门演唱历史故事的人。因此历史上的说书人大多奉庄王为祖师。

    说书人有三件道具:也叫惊堂木、扇子、手巾。传说庄王时代,百姓贫苦,太后病重。丞相上奏庄王建议施行仁政,并推荐了四个能说会讲的人--赵、衡、胡、梅到各地巡回演说。不到三年,国泰民安,太后病愈。周庄王即封该四个说书人为“四大善相”并赐给他们每人一把宝剑,一颗堂印,一道圣旨。三样赐物后来演变成三种道具:宝剑变为扇子,堂印变为惊堂木,圣旨变为手巾。过去说书老艺人考核演员时,要问到惊堂木的由来:“惊堂木一块为业,说书以作生涯;走遍江湖会名家而今请问阁下。”应考的演员便回答说;“此木周祖留,文武分龙虎;我辈上场用,其名惊堂木。”以此为业的说书人祭祀时,供品上牛、羊、猪外,还将惊堂木、折扇、手巾放于供桌上。

    我们湖北过去还有一种说书叫道情,多以道教故事为题材,用渔鼓和竹板伴奉。这一行相传是八仙之一的张果老传下的。张果老到昆仑山砍下一根竹,去枝除叶,把竹尾送给牧鹅的,将竹兜送给卜卦的,留下中间一节二尺四寸的竹筒身,一头蒙上猪油膜,用手指击膜,咚咚作响,声音悦耳。张果老就背着它在街头巷尾说书讲道。

    现在说书艺人已淡出人们的视野,有历史和社会的原因,几十年来现代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使受教育者远离了传统文化,现代科技传媒信息及日新月异的文化表现平台展示出不可抗拒的魅力。随着说书艺人一个个仙逝而去,说书业已成为让人回望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