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咏蛙一首惊四座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0.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朱元璋压抑住心中的怒火,走进学堂内,坐在了教书先生的位置上,同时吩咐侍从为朱标、刘伯温以及设座。这表明了他在对待知识和学习的态度上十分尊重,并且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从学习中学到更多的东西。
而教书先生只能站在一旁,这并不是因为朱元璋不尊重他,而是因为在这个场合下,他没有和朱标、刘伯温平起平坐的资格。毕竟,朱标是皇帝的儿子,而刘伯温则是朝廷的重臣,他们的地位和身份都远高于教书先生。。
朱元璋首先转向朱樉,以严肃的语气问道:“你是老二,这里你最大,平日里你都学了些什么?”朱樉小心翼翼地回答说:“四书五经,论语都学。”
朱元璋轻轻翻动眼前的《论语》,坦白说,他自己也并不完全熟悉这本书的内容。他把书递给身旁的刘伯温,略带客气地说:“还请先生出题,考一考。”刘伯温一时有些犹豫,朱元璋见状,语气不容置疑地说:“先生出题,务必考一考。”
刘伯温接过书籍,翻了几页,寻思着出了一个题目:“请问二皇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出自《论语》哪一章节?”朱樉听后沉默不语,刘伯温又追问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后面一句是什么?”朱樉犹豫地回答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朱标在一旁听得直捂脸,这些内容是《论语》中最基本的,当初开设学堂的时候,自己就领头学过一段时间。现在二弟居然答不上来。刘伯温暗自叹了口气,又问:“‘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作何解释?”
朱樉一脸懵逼地看着刘伯温,朱元璋冷笑一声,道:“怪不得上学期间,领着兄弟们胡闹,原来根本就没有学进去。”说完抄起书本就给朱樉打去,直砸得他咧嘴。发泄完之后,朱元璋道:“去门外给我跪着,什么时候长记性了再起来。”朱樉不敢多言,只好去门外跪着。
接下来轮到朱棡了,他心里有点紧张,虽然他还是认真听了的,但怕自己记不住。刘伯温发问:“请问三皇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出自《论语》哪一章节?”朱棡想了想回答道:“出自《论语》为政。”
刘伯温继续问道:“那么这句话作何解释?原文又是什么?”朱棡答道:“这句话的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原文是: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刘伯温点了点头又说:“还是继续二皇子的题目,‘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作何解释?”朱棡也懵了,这是今天教的内容,但是自己在老二的鼓动下就没有去认真听。怎么办?也去跪着吗?
旁边的先生赶紧解围道:“启奏圣上,这是微臣今天所教。可能皇子们尚未弄懂。”朱元璋摆了摆手阻止了先生。他说:“我就不打你了,自己去跪着吧,好好反省。”
这时,马秀英也匆匆赶来。她眼中闪过一丝忧虑,却迅速转化为坚定的决心。她知道,此时最重要的是安抚两个皇子的情绪,让他们明白父王的严厉背后藏着深深的爱。于是,她沉稳地走向他们,轻轻扶起跪在地上的两人,用温柔的语气宽慰他们,给予他们鼓励和安慰。
在孩子们的眼中,马秀英不仅是他们的母亲,更是他们的保护者。她时刻教导他们要尊师重道,明理诚信。而现在,她更是以实际行动向他们展示了如何在困境中保持冷静和坚强。
安抚好两个皇子后,马秀英转身走进学堂。她并没有急于为孩子们求情,而是选择了坐在朱元璋的旁边。她知道,此时最重要的是尊重朱元璋的权威,让他在众人面前展示出他的威严。只有当他感受到尊重和理解时,他才会更加愿意倾听别人的意见。
朱元璋看着朱棣,脸上带着一丝怒意。他严厉地说道:“你两个兄长跪在那里痛哭,我看你在那里昏昏欲睡,想必你是学进去了的。但如果你考核不合格,你们三人都得一起跪到天黑。”
朱棣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努力地平复自己激动的心情。他明白,和朱元璋争辩只会让自己陷入更被动的局面,而无法解决任何问题。因此,他决定保持冷静和理智,以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实力。
于是,朱棣打起十分精神,全神贯注地准备接下来的考核。他知道,这次考核是对他学习成果的一次重要检验,也是他向朱元璋证明自己的一个重要机会。因此,他不惜一切代价,全力以赴地准备着。
朱棣首先梳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回顾了一下先生讲解的知识点,确保自己没有遗漏任何重要的内容。
朱元璋示意刘伯温开始,刘伯温便合上书本,对朱棣说道:“四皇子,请你背诵一些有关学习的论语名句。”朱棣略作思考,便开始流畅地背诵:“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朱棣一口气背出了七八条,刘伯温听后频频点头,表示满意。他决定加大难度,于是问道:“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由何而来,作何解?”
朱棣从容应对,解释道:“这句话出自《论语·学而》,是曾子说的。我每天从多方面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守信了呢?对老师传授的功课,是不是用心复习了呢?”
刘伯温听后称赞道:“四皇子果然用心良苦。”然后向朱元璋汇报:“四皇子天资聪颖,比之这些皇子更为适合学习。微臣所讲他基本都能够理解和背诵,就是字写的差了些。”
马秀英和朱标听后都松了口气。对于字这一点,朱标和刘伯温都不以为然,小孩的字差些很正常。只有朱棣自己知道前世的记忆影响着自己,自己后期就是提笔忘字,钢笔字都没有写好,何况现在的毛笔字。
朱元璋听后沉思片刻,转头问先生:“四儿在课堂上睡觉是怎么回事?”朱棣一脸无辜地回答:“我没有在课堂上睡觉,是因为先生没有讲学了,我闭目养神而已。”
朱元璋一时不知该如何驳斥这句话,确实因为闹腾,先生没有讲学了,他闭目养神也没有错。他转而问朱棣:“你最近除了论语还学了什么?”
朱棣回答说:“先生还教了我们如何赋诗。先生在一旁搭话说,也不算教,是因为书中有圣人对句,便给皇子们解释了下。”
马秀英看着朱棣,心中又添了几分欣慰。这个儿子不仅天资聪颖,而且态度端正,勤奋好学。她心中暗自祈祷:希望他能顺利成长,不要被外界的纷扰所干扰。
朱元璋沉默了会说,我考下你的诗句呢?朱棣一下就有点懵了,自己前世就没有学过什么做诗,这个老先生在教的时候自己就没有怎么听,因为压根就没有想过学做诗。朱元璋继续说道:“也请刘先生出题。”刘伯温心想,这小孩怎么做的出来什么诗,但是君命难违,于是想着出个简单的,也许朱棣能够做点什么打油诗应付呢?于是说:“请四皇子以池塘里的蛙叫为题做个诗吧。只要符合意境就是了。”一旁的教书先生坐不住了,你特么找麻烦呢,我只是课堂上解读了下,还没有到教那一步呢,这要是做不出来,我被皇上给责备事小,罢官才麻烦。于是准备开口准备求情。朱标也同样知道这个教学进度,自己都才开始听着对诗句讲解,现在这几个幼学都没有学完还做诗,也准备开口,都正要张嘴。
朱元璋的威严在殿内弥漫,他沉声说道:“我考下你的诗句,你就以池塘里的蛙叫为题做个诗吧。”声音落下,大殿内陷入了片刻的寂静。
朱棣心头微微一震,他看着朱元璋,内心涌起一股疑惑。前世的记忆中,他并没有学过作诗,那些风花雪月的诗句,他曾经毫不放在心上。而今天,在这个时刻,他却被要求以池塘的蛙叫为题,做出一首诗来。这让他感到有些措手不及。
朱元璋似乎对朱棣的状态充满了疑惑。而刘伯温作为出题者,他心中也充满了矛盾。他原本想为朱棣出个简单的题目,也许他能做出一首打油诗来应付一下。但他的内心又觉得这并不可能,毕竟朱棣还是个年幼的孩子,他的学识尚浅,要做出一首符合意境的诗来并不容易。
教书先生在一旁坐立不安,他心中抱怨着这个麻烦的差事。他只是在课堂上讲解了一些诗句,还没有教到做诗这一步呢。如果朱棣做不出来,他担心自己会受到皇上的责备,甚至会因此失去官职。
朱标也了解这个教学进度,他自己也才刚刚开始学习诗句的讲解。现在这几个幼学都还没有学完,就要他们做诗,这确实有些过分了。他也准备开口求情,但朱元璋却已经挥手示意他们安静下来。
“小四,就按刘先生说的做。”朱元璋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威严。
朱棣深吸一口气,他开始在脑海中回想起一些前世的诗句,希望能够找到一些灵感。他知道这是他的一个重要的考验,也是他的一个机会。他必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好这件事。
时间在慢慢过去,大殿内的气氛越来越紧张。朱元璋的脸色渐渐变得有些阴沉,显然他对朱棣的答案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朱元璋的脸上渐渐露出不耐烦的神色。他心中也开始疑惑,这个孩子是不是真的有能力做出一首好诗呢?
而在这个关键时刻,朱棣忽然想到了一个前世伟人的诗句,心中顿时一喜。他组织了一下语言,然后开口说道:“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此时的刘伯温,脸色犹如秋日的湖水,波澜不惊。他双眸深邃,犹如古井不波,却在听到朱棣的诗的开头时,眼中闪过一道明亮的光辉,仿佛星辰在黑夜中骤然点亮。他的手微微颤抖,以至于杯中的茶水也跟着泛起了涟漪。
朱标在一旁看着刘伯温的反应,心中明了,这首诗不同寻常。他暗自松了口气,这首诗的意境深远,语言优美。而朱元璋在初听时也给予了高度评价,但随后却陷入沉思,显然在思考这首诗背后的深意。
过了片刻,刘伯温率先点头赞叹:“好诗!这首诗以池塘里的蛙叫和绿荫树下的蝉声为线索,描绘了夏日的夜晚。通过对比蛙叫和蝉声,凸显出诗人独特的意境和心境。尤其是最后一句‘春来我未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更是寓意深刻,表达了诗人的自信和傲骨。”
朱元璋听后也点了点头,表示认可。他看出这首诗虽然简单,但却蕴含着深刻的意境和情感。这证明朱棣并不是一个平庸之辈,而是有着独特的才华和思想。
朱元璋听完,沉思了片刻,他审视着朱棣,心中疑惑重重。这个儿子平日里并不张扬,也没有特别表现出过人的才智。但今天这首诗却让他刮目相看。他忍不住问:“这首诗你是从哪里学来的?”
朱棣心中一紧,他可不想暴露自己前世的记忆。然而,他冷静思考后,慢慢开口:“父皇,这首诗是孩儿自己创作的。我只是在书中看到一些诗句,又经常听到宫内的荷塘里蛙叫,有所感触后便时常磨练。”
朱元璋听后,对朱棣的才智和创作能力感到惊讶。但他同时也疑惑:这个孩子平日里并没有表现出过人的才华,为何此时却能做出这样的诗句呢?
这时,刘伯温插话道:“皇上,微臣曾听说诗有感而发,乃是内心真实情感的流露。四皇子能做出这样的诗句,说明他内心丰富,对事物有着敏锐的观察和感悟。”
朱元璋听后点点头,表示认可。他看着朱棣,心中想着:这个孩子确实有些不一般。他沉声说道:“小四,这首诗做得很好。只是你刚才说这是你对照荷塘和蛙叫有所感触而创作的,那你能告诉朕,你诗中的‘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是什么意思吗?”
朱棣心中暗自叫苦,但表面上仍保持着镇定。他想了想后回答:“父皇,这句诗描绘了荷塘中青蛙独自坐于池塘之中,如同虎踞山林。而绿荫树下则是青蛙休养生息的精神寄托。”
朱元璋听后满意地点点头,表示认可。他看着朱棣的眼神中透露出对这个儿子的赞赏和认可。他不再怀疑朱棣的才智和能力,决定以后要更加关注这个儿子的发展。
这时,马秀英看着朱棣,心中感到无比欣慰。她知道这个儿子已经展现出了不凡的才华和冷静的态度。她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朱棣会成为一位学有所成的贤才,而不是庸碌无为的王子。
总之,这次考核让朱棣展现出了不凡的才华和冷静的态度,也让他成为了皇室关注的焦点之一。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他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在朱元璋的气消了之后,门外跪着的两个人被召进殿内。朱元璋站起身来,语重心长地说道:“我小时候家里很穷,没有机会读书识字。我的高祖和父兄也都是睁眼瞎,无法读写。我甚至为了生存,去当了和尚。但即使如此,我到现在也还是有很多字不认识。所以我希望你们能够接受好的教育,将来帮助太子治理天下,不要被下面的官员蒙蔽了。然而,你们却没有珍惜这个机会,在这里打闹,这是多么不成体统的行为啊?作为兄长,老二和老三,你们应该带好头,不要让弟弟们跟着你们学坏。天下刚刚统一,我们的路还很长,我们要努力让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不要再出现第二个我这样的睁眼瞎。”
老二和老三听后,连忙点头称是,但究竟听进去多少,却要打个问号。朱元璋自然清楚他们的心思,于是他说:“你们自己好好反省一下吧。”然后离开了学堂。
朱标在走之前,轻轻地拍了拍朱棣的肩膀,给予他鼓励。而刘伯温在离开之前,则略显深意地望了朱棣一眼,然后跟着朱元璋离去。
此时,朱棣注意到老三眼中闪过一丝嫉妒。他知道,这个兄弟并不满意自己的表现,也许会找机会在背后中伤自己。然而,朱棣也明白,在这个新的环境中,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才能生存下去。
朱元璋沿着院子外的石子路走来,停在池塘边。他仔细地观察着水中的青蛙,脑海中回荡着朱棣的那首诗。他微微笑了,从他的笑容中可以看出,他对这个儿子的才华和聪明感到无比的骄傲和欣慰。
贫苦的出身让他对自然有着深刻的了解和深厚的感情。他曾亲自观察过各种生物,包括青蛙。虽然今天看到的青蛙与以往所见的并无不同,但今天的感受却与往日大不相同。因为朱棣的诗,他看到了青蛙,也看到了自己的过去和未来。
刘伯温见此,也走上前来,恭敬地说道:“恭喜圣上,四皇子天资如此,又有壮志之心,将来肯定能够辅佐太子的。”朱元璋点了点头,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和思考。
朱元璋转向刘伯温,问道:“关于皇子们的教育,你有什么建议没有?”刘伯温听后,沉思片刻,然后说:“皇子们的教育,臣有一点意见。据臣观察,四皇子及以上应该换个老师了,他们入学的时候年龄已经大了,对事物已经有一定能力了,如果按部就班的教授幼学,可能今天的场景还是会发生。而且这位先生威望不足,小的皇子还可,大皇子们则不一定会那么好教授的。”
刘伯温的话让朱元璋陷入了深思。他明白刘伯温的意思,他的儿子们已经长大了,他们对事物有了自己的看法,如果还是按照以前的方式教育他们,可能无法引起他们的兴趣。而且,如果老师的威望不足,大皇子们可能也不会那么好教授。这确实是一个问题,需要认真考虑。
朱元璋不由得叹了口气。他以前的事情都是马秀英安排的,现在自己也不得不亲自参与进来。这让他感到有些疲惫和无奈。然而,他知道这是他的责任,他必须为儿子的未来负责。也是为整个大明朝未来负责。
朱元璋压抑住心中的怒火,走进学堂内,坐在了教书先生的位置上,同时吩咐侍从为朱标、刘伯温以及设座。这表明了他在对待知识和学习的态度上十分尊重,并且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从学习中学到更多的东西。
而教书先生只能站在一旁,这并不是因为朱元璋不尊重他,而是因为在这个场合下,他没有和朱标、刘伯温平起平坐的资格。毕竟,朱标是皇帝的儿子,而刘伯温则是朝廷的重臣,他们的地位和身份都远高于教书先生。。
朱元璋首先转向朱樉,以严肃的语气问道:“你是老二,这里你最大,平日里你都学了些什么?”朱樉小心翼翼地回答说:“四书五经,论语都学。”
朱元璋轻轻翻动眼前的《论语》,坦白说,他自己也并不完全熟悉这本书的内容。他把书递给身旁的刘伯温,略带客气地说:“还请先生出题,考一考。”刘伯温一时有些犹豫,朱元璋见状,语气不容置疑地说:“先生出题,务必考一考。”
刘伯温接过书籍,翻了几页,寻思着出了一个题目:“请问二皇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出自《论语》哪一章节?”朱樉听后沉默不语,刘伯温又追问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后面一句是什么?”朱樉犹豫地回答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朱标在一旁听得直捂脸,这些内容是《论语》中最基本的,当初开设学堂的时候,自己就领头学过一段时间。现在二弟居然答不上来。刘伯温暗自叹了口气,又问:“‘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作何解释?”
朱樉一脸懵逼地看着刘伯温,朱元璋冷笑一声,道:“怪不得上学期间,领着兄弟们胡闹,原来根本就没有学进去。”说完抄起书本就给朱樉打去,直砸得他咧嘴。发泄完之后,朱元璋道:“去门外给我跪着,什么时候长记性了再起来。”朱樉不敢多言,只好去门外跪着。
接下来轮到朱棡了,他心里有点紧张,虽然他还是认真听了的,但怕自己记不住。刘伯温发问:“请问三皇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出自《论语》哪一章节?”朱棡想了想回答道:“出自《论语》为政。”
刘伯温继续问道:“那么这句话作何解释?原文又是什么?”朱棡答道:“这句话的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原文是: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刘伯温点了点头又说:“还是继续二皇子的题目,‘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作何解释?”朱棡也懵了,这是今天教的内容,但是自己在老二的鼓动下就没有去认真听。怎么办?也去跪着吗?
旁边的先生赶紧解围道:“启奏圣上,这是微臣今天所教。可能皇子们尚未弄懂。”朱元璋摆了摆手阻止了先生。他说:“我就不打你了,自己去跪着吧,好好反省。”
这时,马秀英也匆匆赶来。她眼中闪过一丝忧虑,却迅速转化为坚定的决心。她知道,此时最重要的是安抚两个皇子的情绪,让他们明白父王的严厉背后藏着深深的爱。于是,她沉稳地走向他们,轻轻扶起跪在地上的两人,用温柔的语气宽慰他们,给予他们鼓励和安慰。
在孩子们的眼中,马秀英不仅是他们的母亲,更是他们的保护者。她时刻教导他们要尊师重道,明理诚信。而现在,她更是以实际行动向他们展示了如何在困境中保持冷静和坚强。
安抚好两个皇子后,马秀英转身走进学堂。她并没有急于为孩子们求情,而是选择了坐在朱元璋的旁边。她知道,此时最重要的是尊重朱元璋的权威,让他在众人面前展示出他的威严。只有当他感受到尊重和理解时,他才会更加愿意倾听别人的意见。
朱元璋看着朱棣,脸上带着一丝怒意。他严厉地说道:“你两个兄长跪在那里痛哭,我看你在那里昏昏欲睡,想必你是学进去了的。但如果你考核不合格,你们三人都得一起跪到天黑。”
朱棣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努力地平复自己激动的心情。他明白,和朱元璋争辩只会让自己陷入更被动的局面,而无法解决任何问题。因此,他决定保持冷静和理智,以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实力。
于是,朱棣打起十分精神,全神贯注地准备接下来的考核。他知道,这次考核是对他学习成果的一次重要检验,也是他向朱元璋证明自己的一个重要机会。因此,他不惜一切代价,全力以赴地准备着。
朱棣首先梳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回顾了一下先生讲解的知识点,确保自己没有遗漏任何重要的内容。
朱元璋示意刘伯温开始,刘伯温便合上书本,对朱棣说道:“四皇子,请你背诵一些有关学习的论语名句。”朱棣略作思考,便开始流畅地背诵:“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朱棣一口气背出了七八条,刘伯温听后频频点头,表示满意。他决定加大难度,于是问道:“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由何而来,作何解?”
朱棣从容应对,解释道:“这句话出自《论语·学而》,是曾子说的。我每天从多方面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守信了呢?对老师传授的功课,是不是用心复习了呢?”
刘伯温听后称赞道:“四皇子果然用心良苦。”然后向朱元璋汇报:“四皇子天资聪颖,比之这些皇子更为适合学习。微臣所讲他基本都能够理解和背诵,就是字写的差了些。”
马秀英和朱标听后都松了口气。对于字这一点,朱标和刘伯温都不以为然,小孩的字差些很正常。只有朱棣自己知道前世的记忆影响着自己,自己后期就是提笔忘字,钢笔字都没有写好,何况现在的毛笔字。
朱元璋听后沉思片刻,转头问先生:“四儿在课堂上睡觉是怎么回事?”朱棣一脸无辜地回答:“我没有在课堂上睡觉,是因为先生没有讲学了,我闭目养神而已。”
朱元璋一时不知该如何驳斥这句话,确实因为闹腾,先生没有讲学了,他闭目养神也没有错。他转而问朱棣:“你最近除了论语还学了什么?”
朱棣回答说:“先生还教了我们如何赋诗。先生在一旁搭话说,也不算教,是因为书中有圣人对句,便给皇子们解释了下。”
马秀英看着朱棣,心中又添了几分欣慰。这个儿子不仅天资聪颖,而且态度端正,勤奋好学。她心中暗自祈祷:希望他能顺利成长,不要被外界的纷扰所干扰。
朱元璋沉默了会说,我考下你的诗句呢?朱棣一下就有点懵了,自己前世就没有学过什么做诗,这个老先生在教的时候自己就没有怎么听,因为压根就没有想过学做诗。朱元璋继续说道:“也请刘先生出题。”刘伯温心想,这小孩怎么做的出来什么诗,但是君命难违,于是想着出个简单的,也许朱棣能够做点什么打油诗应付呢?于是说:“请四皇子以池塘里的蛙叫为题做个诗吧。只要符合意境就是了。”一旁的教书先生坐不住了,你特么找麻烦呢,我只是课堂上解读了下,还没有到教那一步呢,这要是做不出来,我被皇上给责备事小,罢官才麻烦。于是准备开口准备求情。朱标也同样知道这个教学进度,自己都才开始听着对诗句讲解,现在这几个幼学都没有学完还做诗,也准备开口,都正要张嘴。
朱元璋的威严在殿内弥漫,他沉声说道:“我考下你的诗句,你就以池塘里的蛙叫为题做个诗吧。”声音落下,大殿内陷入了片刻的寂静。
朱棣心头微微一震,他看着朱元璋,内心涌起一股疑惑。前世的记忆中,他并没有学过作诗,那些风花雪月的诗句,他曾经毫不放在心上。而今天,在这个时刻,他却被要求以池塘的蛙叫为题,做出一首诗来。这让他感到有些措手不及。
朱元璋似乎对朱棣的状态充满了疑惑。而刘伯温作为出题者,他心中也充满了矛盾。他原本想为朱棣出个简单的题目,也许他能做出一首打油诗来应付一下。但他的内心又觉得这并不可能,毕竟朱棣还是个年幼的孩子,他的学识尚浅,要做出一首符合意境的诗来并不容易。
教书先生在一旁坐立不安,他心中抱怨着这个麻烦的差事。他只是在课堂上讲解了一些诗句,还没有教到做诗这一步呢。如果朱棣做不出来,他担心自己会受到皇上的责备,甚至会因此失去官职。
朱标也了解这个教学进度,他自己也才刚刚开始学习诗句的讲解。现在这几个幼学都还没有学完,就要他们做诗,这确实有些过分了。他也准备开口求情,但朱元璋却已经挥手示意他们安静下来。
“小四,就按刘先生说的做。”朱元璋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威严。
朱棣深吸一口气,他开始在脑海中回想起一些前世的诗句,希望能够找到一些灵感。他知道这是他的一个重要的考验,也是他的一个机会。他必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好这件事。
时间在慢慢过去,大殿内的气氛越来越紧张。朱元璋的脸色渐渐变得有些阴沉,显然他对朱棣的答案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朱元璋的脸上渐渐露出不耐烦的神色。他心中也开始疑惑,这个孩子是不是真的有能力做出一首好诗呢?
而在这个关键时刻,朱棣忽然想到了一个前世伟人的诗句,心中顿时一喜。他组织了一下语言,然后开口说道:“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此时的刘伯温,脸色犹如秋日的湖水,波澜不惊。他双眸深邃,犹如古井不波,却在听到朱棣的诗的开头时,眼中闪过一道明亮的光辉,仿佛星辰在黑夜中骤然点亮。他的手微微颤抖,以至于杯中的茶水也跟着泛起了涟漪。
朱标在一旁看着刘伯温的反应,心中明了,这首诗不同寻常。他暗自松了口气,这首诗的意境深远,语言优美。而朱元璋在初听时也给予了高度评价,但随后却陷入沉思,显然在思考这首诗背后的深意。
过了片刻,刘伯温率先点头赞叹:“好诗!这首诗以池塘里的蛙叫和绿荫树下的蝉声为线索,描绘了夏日的夜晚。通过对比蛙叫和蝉声,凸显出诗人独特的意境和心境。尤其是最后一句‘春来我未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更是寓意深刻,表达了诗人的自信和傲骨。”
朱元璋听后也点了点头,表示认可。他看出这首诗虽然简单,但却蕴含着深刻的意境和情感。这证明朱棣并不是一个平庸之辈,而是有着独特的才华和思想。
朱元璋听完,沉思了片刻,他审视着朱棣,心中疑惑重重。这个儿子平日里并不张扬,也没有特别表现出过人的才智。但今天这首诗却让他刮目相看。他忍不住问:“这首诗你是从哪里学来的?”
朱棣心中一紧,他可不想暴露自己前世的记忆。然而,他冷静思考后,慢慢开口:“父皇,这首诗是孩儿自己创作的。我只是在书中看到一些诗句,又经常听到宫内的荷塘里蛙叫,有所感触后便时常磨练。”
朱元璋听后,对朱棣的才智和创作能力感到惊讶。但他同时也疑惑:这个孩子平日里并没有表现出过人的才华,为何此时却能做出这样的诗句呢?
这时,刘伯温插话道:“皇上,微臣曾听说诗有感而发,乃是内心真实情感的流露。四皇子能做出这样的诗句,说明他内心丰富,对事物有着敏锐的观察和感悟。”
朱元璋听后点点头,表示认可。他看着朱棣,心中想着:这个孩子确实有些不一般。他沉声说道:“小四,这首诗做得很好。只是你刚才说这是你对照荷塘和蛙叫有所感触而创作的,那你能告诉朕,你诗中的‘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是什么意思吗?”
朱棣心中暗自叫苦,但表面上仍保持着镇定。他想了想后回答:“父皇,这句诗描绘了荷塘中青蛙独自坐于池塘之中,如同虎踞山林。而绿荫树下则是青蛙休养生息的精神寄托。”
朱元璋听后满意地点点头,表示认可。他看着朱棣的眼神中透露出对这个儿子的赞赏和认可。他不再怀疑朱棣的才智和能力,决定以后要更加关注这个儿子的发展。
这时,马秀英看着朱棣,心中感到无比欣慰。她知道这个儿子已经展现出了不凡的才华和冷静的态度。她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朱棣会成为一位学有所成的贤才,而不是庸碌无为的王子。
总之,这次考核让朱棣展现出了不凡的才华和冷静的态度,也让他成为了皇室关注的焦点之一。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他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在朱元璋的气消了之后,门外跪着的两个人被召进殿内。朱元璋站起身来,语重心长地说道:“我小时候家里很穷,没有机会读书识字。我的高祖和父兄也都是睁眼瞎,无法读写。我甚至为了生存,去当了和尚。但即使如此,我到现在也还是有很多字不认识。所以我希望你们能够接受好的教育,将来帮助太子治理天下,不要被下面的官员蒙蔽了。然而,你们却没有珍惜这个机会,在这里打闹,这是多么不成体统的行为啊?作为兄长,老二和老三,你们应该带好头,不要让弟弟们跟着你们学坏。天下刚刚统一,我们的路还很长,我们要努力让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不要再出现第二个我这样的睁眼瞎。”
老二和老三听后,连忙点头称是,但究竟听进去多少,却要打个问号。朱元璋自然清楚他们的心思,于是他说:“你们自己好好反省一下吧。”然后离开了学堂。
朱标在走之前,轻轻地拍了拍朱棣的肩膀,给予他鼓励。而刘伯温在离开之前,则略显深意地望了朱棣一眼,然后跟着朱元璋离去。
此时,朱棣注意到老三眼中闪过一丝嫉妒。他知道,这个兄弟并不满意自己的表现,也许会找机会在背后中伤自己。然而,朱棣也明白,在这个新的环境中,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才能生存下去。
朱元璋沿着院子外的石子路走来,停在池塘边。他仔细地观察着水中的青蛙,脑海中回荡着朱棣的那首诗。他微微笑了,从他的笑容中可以看出,他对这个儿子的才华和聪明感到无比的骄傲和欣慰。
贫苦的出身让他对自然有着深刻的了解和深厚的感情。他曾亲自观察过各种生物,包括青蛙。虽然今天看到的青蛙与以往所见的并无不同,但今天的感受却与往日大不相同。因为朱棣的诗,他看到了青蛙,也看到了自己的过去和未来。
刘伯温见此,也走上前来,恭敬地说道:“恭喜圣上,四皇子天资如此,又有壮志之心,将来肯定能够辅佐太子的。”朱元璋点了点头,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和思考。
朱元璋转向刘伯温,问道:“关于皇子们的教育,你有什么建议没有?”刘伯温听后,沉思片刻,然后说:“皇子们的教育,臣有一点意见。据臣观察,四皇子及以上应该换个老师了,他们入学的时候年龄已经大了,对事物已经有一定能力了,如果按部就班的教授幼学,可能今天的场景还是会发生。而且这位先生威望不足,小的皇子还可,大皇子们则不一定会那么好教授的。”
刘伯温的话让朱元璋陷入了深思。他明白刘伯温的意思,他的儿子们已经长大了,他们对事物有了自己的看法,如果还是按照以前的方式教育他们,可能无法引起他们的兴趣。而且,如果老师的威望不足,大皇子们可能也不会那么好教授。这确实是一个问题,需要认真考虑。
朱元璋不由得叹了口气。他以前的事情都是马秀英安排的,现在自己也不得不亲自参与进来。这让他感到有些疲惫和无奈。然而,他知道这是他的责任,他必须为儿子的未来负责。也是为整个大明朝未来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