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枫其人其书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0.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其实,这样一个题目,根本不适合我,要写“其人”我想也得甘阳之类,其无上之才力、学力,且作为刘之同窗、同志,又了解其为人,如此方能妙笔生花,而我,不过是读其书想见其为人罢了。况且本人迄今为止,对任何原文版的西方文学、哲学书都未看过,对西方哲学的了解除了一些翻译作品外,根本就来自“二手货”甚至“三手”“四手”货。如果我们坚信一副伟大的头脑非得另一副同样伟大的头脑方能了解的话,那么我的不自量力就姑且看作是我自己借“其书”而对西学一次消化的尝试而已。
阅读外籍的不可能,通晓原典的不可能,纯粹哲学之思由于传统缺失、独尊马列而不可能——这就是吾等庸者的苦恼与悲哀。幸而有刘小枫,幸而有“文化:中国与世界”!
刘本人很少系统地写过自己的家世和经历。从他的作品中,只有着一些零星的信息。他是重庆人,生于1956。自称其父“念小学未毕,然一生嗜读古书”“我自幼常听他念东坡、廖平、沫若的贤人经”文革中,刘小枫读中学,父亲就开始令他死背唐诗、宋词和唐宋文,还对他讲古文观止。这让他打下了良好的古文底子,为以后写作语言的精炼与多变和对传统文化的思考提供了可能。家里藏书颇丰,父母的支持,让他在文化沙漠的时代,能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高中毕业下乡落户后,刘开始自修英文、音乐理论;三年半务农期间仍读了许多杂书。返城后在重庆图书馆做学徒工,受闲翻英文书目录卡片的大刺激(“若不通西文,等于半盲”),于是开始自学法语。可见他在庸常年代也未能忘记精神生活并在苦寻心灵自由。恢复高考后,刘于1978年考进四川外语学院德语系,刘自称“大学四年,多不务专业,有计划地读文史哲书”本科毕业后进入北京大学学习美学,师从宗白华先生。北大期间,着手翻译西方文论等。可见大学经历让其获得厚实的外语根基和严谨的学术训练。(参南方周末2007-05-24天不丧斯文——“经典与解释”主编刘小枫访谈,刘小枫:个体信仰与文化理论等)1985年,在甘阳的拉拢下,成立“文化:中国与世界”编委会。当年的班底,包括这些现在已很显赫的名字:刘小枫、李银河、陈平原、陈嘉映、周国平、徐友渔(参甘阳古今中西之争,三联2006年),而出的作品包括存在与时间等经典作品。1989年刘入瑞士巴塞尔大学,获神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山大学教授。
刘本人既对文学、哲学有着强烈的兴趣,又有着天生的敏悟力。他青年时代读革命历史小说野妹子,偏执著于野妹子的个人幸福;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竟为被保尔以革命名义责备过的冬妮娅辩护。范美忠以此而生偏见“既觉得他(刘小枫)太滥情太煽情,又觉得他有矫揉造作和飘忽不实之嫌,因为对一本质量低下的革命小说中的一个出场不多的角色似乎不至于有如此深厚的感情,竟然专门为之做翻案文章”(参范美忠诗人何为——读拯救与逍遥)殊不知这种叛逆性的思维或者说独特独立的思维是刘最终打通文学、哲学的关键品质。刘后来写沉重的肉身,不就是在这种思式下解读一个个文学叙事中存在的伦理疑难吗?
读书札记之一:无限何以成为可能?——读诗化哲学
此书1986年初版于山东文艺出版社,2007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了重订本。本书所讨论的主题为德国浪漫主义的思想传统,是以作者在北大的哲学硕士论文题为从诗的本体论到本体论的诗为雏形而扩写的。作者后来说:写作诗化哲学时,他还没有感觉到现代之后的审美思想中的惴栗,绝望的主题便历史地留给了拯救与逍遥;且未能摆脱积极融贯中西方思想的窠臼(参拯救与逍遥重订前言)——如作者在诗化哲学里用庄禅思想映证德国浪漫派哲学进而提出中国哲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诗化哲学。而这些偏差或囿于当年识见或囿于一种基于民族解放立场的融贯、映证传统。
诗化哲学实际上就是浪漫哲学,作者致力于清理德意志浪漫主义这条思想线索,因此本书的原创意义不大。但刘本人对西方哲学通彻的理解,清新优美的文笔——完全摆脱了教材式的说教、学究式的迂腐、拘于意识形态的文革思维,使得此书在引人入胜的同时有了启蒙意义——所以此书首先是语式革新的意义。如果说“八十年代写得最漂亮的书”首推李泽厚关于中国美学传统的美的历程(甘阳语,参甘阳古今中西之争),那么此书就应该是关于西方浪漫哲学传统的“最漂亮的书”此书英文副题是:form f。schlegel,heidegger to adorno。这里的form似乎应该是from;另外,本书其实是从康德谈起的,而以与adorno同为新马克思主义派的马尔库塞作结。最后,必须说明本书的“哲学史”性质使得我的札记只是一种简化的总结——我当作哲学入门书来看——而不是关于(刘小枫对浪漫哲学)评述的评述。
1、浪漫哲学的进程简述
a早期浪漫派:正如列奥?施特劳斯在自然权利与历史中指出,西方现代性的第一次危机出现在卢梭的思想中。在“进步观念”以及“历史观念”的主导下,相信科技必然带来福祉,而卢梭打破了启蒙运动的这种迷梦(参自然权利与历史,三联2003年p257以及甘阳写的导读)。实在主义、经验科学主义的思维,机器的发展引起的机械式的看待自然甚至社会问题的思维,教学式、定量式的思维,使得在工业文明不断支配物、攫取外部世界的时候,人生意义的灵性的根据何在?丧失的诗意如何去追寻?尽管卢梭被尊为浪漫主义的前驱,但他那里并没有形成比较明确的浪漫化主张。德意志浪漫派在理论上的亲身父亲是三位哲学大家。一是康德,他于一七九零年出版的判断力批判,开启了以审美者沟通两个领域、两个互不相涉的世界这一全新的思路。二是费希特,提出了一套关于自我的学说来解决有限与无限、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让一个纯粹的自我作为绝对自明的根据去设定一切。三是席勒,企求以诗人的方式——素朴诗人与感伤诗人,前者美的和谐人性与后者纯粹精神的崇高人性结合——解决有限无限的对立与分裂。
浪漫派在此而设定了自己的理想目标,这目标同时也是普遍分裂同一的手段:将世界诗意化——以诗的感觉而非以功利、世俗的感觉去把握世界,以超验的原则将世界诗化和浪漫化,诗意的思维是超逻辑的;世界的诗意化首先是人的诗意化。理想王国(诗)的建立之法则:情感,想象,爱;思维方法:魔化;魔化力量的媒介:语言——它将沟通个体内心世界与一个超个体的整体世界;诗语言的两大方式:比喻和佯谬(更是认知方式、思维方式或者生活原则)。而在现世,诗由于人失去宗教感、安全感的空虚和迷失而岌岌可危,拯救诗便要靠神话。作为早期浪漫派的哲学诗人荷尔德林,他的灵性使得他的言说表达了诗的本质,准确表达出现代人的普遍感觉那就是陷入无家可归的苦境中。他预感到人类必将返回故乡,返回人诗意栖居的处所。有限与无限的关键问题,核心点是时间。如何超越时间性,只有通过理智的直观就是一种审美直观:确立对一种人生意义的必然信念的体认能力。
b叔本华、尼采的生命意志哲学,将传统的实在的绝对的本体论转换为个体感性生命的本体论。叔本华认为本体不是绝对的实在,不是上帝,而是生命意志。而认识乃意志指向人生世界的工具。这种认识往往是一种超逻辑的直观认识方式,它的最高形式就是审美直观。尼采——浪漫本体论的极端者——将叔本华的意志本体论变成一种沉醉般的享受意志生命力意志,把把唯意志论从否弃生命(悲观主义)转换为弘扬生命(乐观主义)。意志生命本体不是要通过诗化,或审美的显现(直观)来扬弃自身,而是意志生命本体自身就是诗一般地沉醉、升腾、勃发。生命力本体本身就是诗,就是美。诗意的境界,审美的幻境本身就是生命力意志的存在形式。生命意志力的最高境界是醉境。诗是意志本体的祝福、神化和存在形式,但科学乐观主义摧毁了人的审美之境,使人离开了自己的故乡。那么,要回到故乡,就得要有一个引路人领他返回,因为现代人再也不认识故乡的道路了。这引领人就是神话,就是酒神精神,在希腊,以悲剧为代表,在近代以德国音乐的代表。尼采以笔下的扎拉图斯特拉的诗意呼喊与召唤与荷尔德林一样,都是贫乏时代的诗人对于价值世界的追寻。
c本世纪初兴起了浪漫主义的新哲学——生命哲学,确立了生命的本体论地位。代表人物是狄尔泰。他看到了科学思想趾高气扬,至高无上,而人的精神在领会自身、领会普遍的意义方面却无能为力,这两者形成了尖锐的对立。现代世界是传统的宗教精神的影响逐渐消退的时代,是科学思想的效用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的时代,形而上学的戒律不断削弱幻想的力量,因此,必然出现诗人与哲学家交换位置的情况。从诗人的思考方式出发来解决人生问题,理所当然成为新的一代哲学兴趣的中心。
狄尔泰从认识的主体出发,提出人们总是通过情感、欲求、感受和思虑去认识世界的。处于历史过程之中的生命作为本体却又是晦暗不明的,它被诸多关联所制约,生命成为一个谜。诗是使生命的意义呈现出来的绝对中介,生命通过诗的活动而达到自身的透明性——诗就有了解谜的功能。诗是对生命(生活)本体的反思,这种反思的绝对中介就是想象。正是想象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数不尽的价值和意义。而这种诗的世界观都是从诗人从体验中生发出来的。体验就要注入生命,创造意义,使自己的生活变得透明起来。因而,它实际上是一种有意义的生活方式。
d新浪漫派。与荷尔德林用诗表达与哲人同样的忧思与希望一样,作为新浪漫派诗群的代表里尔克用自己的杰出的作品呼应着哲人们的思虑。首先是知者无知:人们虽然有了文化知识、科学知识,有了书本,但却对人自身切关紧要的一切毫无知识。那么诗人何为?——用诗去拯救人的沉沦之心。诗性才适合这个年迈衰老的世界的命运。由此,诗化的人生也就是可以指望的了。有限生命的超越,与无限的意义的同一,也就是可能的了。而解决有限、无限的分裂,就必然思考死亡——它乃生与创造的前提,也是认识自身与生活世界的前提。只有体味过死,才懂得爱——诗化生命最高的抚慰。要学会爱,必须救护人的内心,回归灵性的诗意。
里尔克的诗反过来又影响着哲人特别是海德格尔的思。海认为现时代是一个世界图景的时代,诸神的逃离意味着黑暗的降临:世界之夜正趋近午夜。他认为:存在本身非对象。它总是处于显或隐的表明自身的方式之中。存在不再是一个东西,不再处于一种认识的关系中。存在的出场,只有在感性个体的生存方式中体现出来,在孤独的个人于一种生存的情绪状态中体验到自己直接溶浸于其中的日常性的生活境遇里出场。存在的澄明,本体的诗化,就是人站出来生存,世界亮敞。但海德格尔惊呼,如今世界之时已趋近夜半。这就是说,人不能站出来生存,光被遮蔽了。沉沦是从思陷入形而上学之思起,救渡就要从思开始。世界之夜是由于普遍的遗忘——遗忘存在、遗忘站出来生存。于是,海德格尔极力高扬回忆。回忆与思(诗)不可分割。回忆,只有回忆,才能拯救思。惟有诗才能回忆。人不仅要学会思,更重要的是学会栖居。诗化使栖居成为了栖居,诗化本是使栖居为栖居者。这种栖居是超越性的,海以此将有限与无限的普遍分裂从根本上取消。人要重返诗意的栖居,就需拯救语言。只有通过倾听,才能接近诗的神性。
e德国浪漫派的当代表达:新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马尔库塞看来,本体不是脱离了以物质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的生命体,更不是那能显隐自身的存在,而是属人的自然,即社会的自然。它包括人的本能结构(需要系统)和历史的现实社会,或者说,作为主体的人的感性和作为对象化世界的历史现实。人的感性是一个社会的基础,因此,本体论上的审美革命,首先是人的感性的审美解放。人的感性只有由艺术和诗来救护。艺术与诗才具有永恒的性质。感性的存在依赖于一个对象世界,感性的审美变革也将应引起现实社会的审美变革。因而,在马尔库塞那里,本体论的诗必然应当包括现实社会的审美转变在内。马尔库塞说,艺术凭借它的审美形式使自己成为一个和既定的社会关系相对立的自律领域。艺术的自律性是由艺术形式来保证的。在艺术中只能是形式专制,而不能是意识形态的因素的专制。
2、一个概念:从诗的本体论到本体论的诗
早期浪漫派在此基础上首先提出了人生向诗转化的学说,希望在诗的国度里消除束缚、庸俗和一切对立,达到绝对自由,从而在由诗的想象、激情、爱、幻想给有限的生命带来的出神状态中,把握住超时间的永恒。作者将这概括为诗的本体论,因为诗成了一种实在。这种看待自然的实在体系的世界是从另一个角度,也就是从另一个世界出发,就必然导致两重世界的说法。实际上,有限与无限的尖锐对立不过就是两重世界的尖锐对立的集中表现。现实与理想、诗意与智性、感性与理性的对立所显示出来的普遍分裂,都是两重世界对立的表现。可见,普遍分裂的问题依然突出。施勒格尔所寻得的解决办法就是寻得一个中介原则就是“生成”作为一个生命的范畴,生成就是渴念、爱。
需要指出,早期的浪漫本体论把价值论变成存在论、实在论,把两者混在一起。在诗的王国的背后,还有一个神性的超绝的世界。早期浪漫派诗哲们强调的是,不要直言这个本体界,而要通过种种诗化的中介来意指它。浪漫本体论表面看来是要确立一个诗意的人的世界,而实际所为却把它变成了一个诗化了的实在世界。后来的浪漫哲人大都努力要把一种实在的本体论转变为一种生命、生存的本体论,把生命的激情,生存的焦虑,欲望的灵性上升到本体论的地位。于是德国浪漫美学从诗的本体论到本体论的诗。
3小结:刘小枫用“诗化哲学”来概括德意志浪漫主义哲学传统,十分恰当地表明浪漫哲学和诗、和人生的关系。浪漫哲学基于对现代性的反思,人如何安身立命的问题,须得一种审美的态度,就是诗化的立场来解决技术时代心灵的生存疑难,沟通现实与理想、有限与无限的分裂。
作者没有囿于官方意识形态的偏见和传统的成见,将各种浪漫派贴上唯心主义、资产阶级的标签,而是从他们的根本着眼点——关注个体生命的人生意义,或者抽取他们思想里关于诗化的部分,分析他们的内在关怀。
诗化何以成为可能?这不是问题。诗化应该成为现实。我们面临一个庸俗、喧嚣的功利时代,我们的心灵如何得到安慰和安放?不把灵魂问题摆在第一位,那我们就可能成为“空心人”失去寻索意义的眼睛,蝇营狗苟活在这个世上,盲目又可悲。
2008-7-24
其实,这样一个题目,根本不适合我,要写“其人”我想也得甘阳之类,其无上之才力、学力,且作为刘之同窗、同志,又了解其为人,如此方能妙笔生花,而我,不过是读其书想见其为人罢了。况且本人迄今为止,对任何原文版的西方文学、哲学书都未看过,对西方哲学的了解除了一些翻译作品外,根本就来自“二手货”甚至“三手”“四手”货。如果我们坚信一副伟大的头脑非得另一副同样伟大的头脑方能了解的话,那么我的不自量力就姑且看作是我自己借“其书”而对西学一次消化的尝试而已。
阅读外籍的不可能,通晓原典的不可能,纯粹哲学之思由于传统缺失、独尊马列而不可能——这就是吾等庸者的苦恼与悲哀。幸而有刘小枫,幸而有“文化:中国与世界”!
刘本人很少系统地写过自己的家世和经历。从他的作品中,只有着一些零星的信息。他是重庆人,生于1956。自称其父“念小学未毕,然一生嗜读古书”“我自幼常听他念东坡、廖平、沫若的贤人经”文革中,刘小枫读中学,父亲就开始令他死背唐诗、宋词和唐宋文,还对他讲古文观止。这让他打下了良好的古文底子,为以后写作语言的精炼与多变和对传统文化的思考提供了可能。家里藏书颇丰,父母的支持,让他在文化沙漠的时代,能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高中毕业下乡落户后,刘开始自修英文、音乐理论;三年半务农期间仍读了许多杂书。返城后在重庆图书馆做学徒工,受闲翻英文书目录卡片的大刺激(“若不通西文,等于半盲”),于是开始自学法语。可见他在庸常年代也未能忘记精神生活并在苦寻心灵自由。恢复高考后,刘于1978年考进四川外语学院德语系,刘自称“大学四年,多不务专业,有计划地读文史哲书”本科毕业后进入北京大学学习美学,师从宗白华先生。北大期间,着手翻译西方文论等。可见大学经历让其获得厚实的外语根基和严谨的学术训练。(参南方周末2007-05-24天不丧斯文——“经典与解释”主编刘小枫访谈,刘小枫:个体信仰与文化理论等)1985年,在甘阳的拉拢下,成立“文化:中国与世界”编委会。当年的班底,包括这些现在已很显赫的名字:刘小枫、李银河、陈平原、陈嘉映、周国平、徐友渔(参甘阳古今中西之争,三联2006年),而出的作品包括存在与时间等经典作品。1989年刘入瑞士巴塞尔大学,获神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山大学教授。
刘本人既对文学、哲学有着强烈的兴趣,又有着天生的敏悟力。他青年时代读革命历史小说野妹子,偏执著于野妹子的个人幸福;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竟为被保尔以革命名义责备过的冬妮娅辩护。范美忠以此而生偏见“既觉得他(刘小枫)太滥情太煽情,又觉得他有矫揉造作和飘忽不实之嫌,因为对一本质量低下的革命小说中的一个出场不多的角色似乎不至于有如此深厚的感情,竟然专门为之做翻案文章”(参范美忠诗人何为——读拯救与逍遥)殊不知这种叛逆性的思维或者说独特独立的思维是刘最终打通文学、哲学的关键品质。刘后来写沉重的肉身,不就是在这种思式下解读一个个文学叙事中存在的伦理疑难吗?
读书札记之一:无限何以成为可能?——读诗化哲学
此书1986年初版于山东文艺出版社,2007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了重订本。本书所讨论的主题为德国浪漫主义的思想传统,是以作者在北大的哲学硕士论文题为从诗的本体论到本体论的诗为雏形而扩写的。作者后来说:写作诗化哲学时,他还没有感觉到现代之后的审美思想中的惴栗,绝望的主题便历史地留给了拯救与逍遥;且未能摆脱积极融贯中西方思想的窠臼(参拯救与逍遥重订前言)——如作者在诗化哲学里用庄禅思想映证德国浪漫派哲学进而提出中国哲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诗化哲学。而这些偏差或囿于当年识见或囿于一种基于民族解放立场的融贯、映证传统。
诗化哲学实际上就是浪漫哲学,作者致力于清理德意志浪漫主义这条思想线索,因此本书的原创意义不大。但刘本人对西方哲学通彻的理解,清新优美的文笔——完全摆脱了教材式的说教、学究式的迂腐、拘于意识形态的文革思维,使得此书在引人入胜的同时有了启蒙意义——所以此书首先是语式革新的意义。如果说“八十年代写得最漂亮的书”首推李泽厚关于中国美学传统的美的历程(甘阳语,参甘阳古今中西之争),那么此书就应该是关于西方浪漫哲学传统的“最漂亮的书”此书英文副题是:form f。schlegel,heidegger to adorno。这里的form似乎应该是from;另外,本书其实是从康德谈起的,而以与adorno同为新马克思主义派的马尔库塞作结。最后,必须说明本书的“哲学史”性质使得我的札记只是一种简化的总结——我当作哲学入门书来看——而不是关于(刘小枫对浪漫哲学)评述的评述。
1、浪漫哲学的进程简述
a早期浪漫派:正如列奥?施特劳斯在自然权利与历史中指出,西方现代性的第一次危机出现在卢梭的思想中。在“进步观念”以及“历史观念”的主导下,相信科技必然带来福祉,而卢梭打破了启蒙运动的这种迷梦(参自然权利与历史,三联2003年p257以及甘阳写的导读)。实在主义、经验科学主义的思维,机器的发展引起的机械式的看待自然甚至社会问题的思维,教学式、定量式的思维,使得在工业文明不断支配物、攫取外部世界的时候,人生意义的灵性的根据何在?丧失的诗意如何去追寻?尽管卢梭被尊为浪漫主义的前驱,但他那里并没有形成比较明确的浪漫化主张。德意志浪漫派在理论上的亲身父亲是三位哲学大家。一是康德,他于一七九零年出版的判断力批判,开启了以审美者沟通两个领域、两个互不相涉的世界这一全新的思路。二是费希特,提出了一套关于自我的学说来解决有限与无限、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让一个纯粹的自我作为绝对自明的根据去设定一切。三是席勒,企求以诗人的方式——素朴诗人与感伤诗人,前者美的和谐人性与后者纯粹精神的崇高人性结合——解决有限无限的对立与分裂。
浪漫派在此而设定了自己的理想目标,这目标同时也是普遍分裂同一的手段:将世界诗意化——以诗的感觉而非以功利、世俗的感觉去把握世界,以超验的原则将世界诗化和浪漫化,诗意的思维是超逻辑的;世界的诗意化首先是人的诗意化。理想王国(诗)的建立之法则:情感,想象,爱;思维方法:魔化;魔化力量的媒介:语言——它将沟通个体内心世界与一个超个体的整体世界;诗语言的两大方式:比喻和佯谬(更是认知方式、思维方式或者生活原则)。而在现世,诗由于人失去宗教感、安全感的空虚和迷失而岌岌可危,拯救诗便要靠神话。作为早期浪漫派的哲学诗人荷尔德林,他的灵性使得他的言说表达了诗的本质,准确表达出现代人的普遍感觉那就是陷入无家可归的苦境中。他预感到人类必将返回故乡,返回人诗意栖居的处所。有限与无限的关键问题,核心点是时间。如何超越时间性,只有通过理智的直观就是一种审美直观:确立对一种人生意义的必然信念的体认能力。
b叔本华、尼采的生命意志哲学,将传统的实在的绝对的本体论转换为个体感性生命的本体论。叔本华认为本体不是绝对的实在,不是上帝,而是生命意志。而认识乃意志指向人生世界的工具。这种认识往往是一种超逻辑的直观认识方式,它的最高形式就是审美直观。尼采——浪漫本体论的极端者——将叔本华的意志本体论变成一种沉醉般的享受意志生命力意志,把把唯意志论从否弃生命(悲观主义)转换为弘扬生命(乐观主义)。意志生命本体不是要通过诗化,或审美的显现(直观)来扬弃自身,而是意志生命本体自身就是诗一般地沉醉、升腾、勃发。生命力本体本身就是诗,就是美。诗意的境界,审美的幻境本身就是生命力意志的存在形式。生命意志力的最高境界是醉境。诗是意志本体的祝福、神化和存在形式,但科学乐观主义摧毁了人的审美之境,使人离开了自己的故乡。那么,要回到故乡,就得要有一个引路人领他返回,因为现代人再也不认识故乡的道路了。这引领人就是神话,就是酒神精神,在希腊,以悲剧为代表,在近代以德国音乐的代表。尼采以笔下的扎拉图斯特拉的诗意呼喊与召唤与荷尔德林一样,都是贫乏时代的诗人对于价值世界的追寻。
c本世纪初兴起了浪漫主义的新哲学——生命哲学,确立了生命的本体论地位。代表人物是狄尔泰。他看到了科学思想趾高气扬,至高无上,而人的精神在领会自身、领会普遍的意义方面却无能为力,这两者形成了尖锐的对立。现代世界是传统的宗教精神的影响逐渐消退的时代,是科学思想的效用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的时代,形而上学的戒律不断削弱幻想的力量,因此,必然出现诗人与哲学家交换位置的情况。从诗人的思考方式出发来解决人生问题,理所当然成为新的一代哲学兴趣的中心。
狄尔泰从认识的主体出发,提出人们总是通过情感、欲求、感受和思虑去认识世界的。处于历史过程之中的生命作为本体却又是晦暗不明的,它被诸多关联所制约,生命成为一个谜。诗是使生命的意义呈现出来的绝对中介,生命通过诗的活动而达到自身的透明性——诗就有了解谜的功能。诗是对生命(生活)本体的反思,这种反思的绝对中介就是想象。正是想象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数不尽的价值和意义。而这种诗的世界观都是从诗人从体验中生发出来的。体验就要注入生命,创造意义,使自己的生活变得透明起来。因而,它实际上是一种有意义的生活方式。
d新浪漫派。与荷尔德林用诗表达与哲人同样的忧思与希望一样,作为新浪漫派诗群的代表里尔克用自己的杰出的作品呼应着哲人们的思虑。首先是知者无知:人们虽然有了文化知识、科学知识,有了书本,但却对人自身切关紧要的一切毫无知识。那么诗人何为?——用诗去拯救人的沉沦之心。诗性才适合这个年迈衰老的世界的命运。由此,诗化的人生也就是可以指望的了。有限生命的超越,与无限的意义的同一,也就是可能的了。而解决有限、无限的分裂,就必然思考死亡——它乃生与创造的前提,也是认识自身与生活世界的前提。只有体味过死,才懂得爱——诗化生命最高的抚慰。要学会爱,必须救护人的内心,回归灵性的诗意。
里尔克的诗反过来又影响着哲人特别是海德格尔的思。海认为现时代是一个世界图景的时代,诸神的逃离意味着黑暗的降临:世界之夜正趋近午夜。他认为:存在本身非对象。它总是处于显或隐的表明自身的方式之中。存在不再是一个东西,不再处于一种认识的关系中。存在的出场,只有在感性个体的生存方式中体现出来,在孤独的个人于一种生存的情绪状态中体验到自己直接溶浸于其中的日常性的生活境遇里出场。存在的澄明,本体的诗化,就是人站出来生存,世界亮敞。但海德格尔惊呼,如今世界之时已趋近夜半。这就是说,人不能站出来生存,光被遮蔽了。沉沦是从思陷入形而上学之思起,救渡就要从思开始。世界之夜是由于普遍的遗忘——遗忘存在、遗忘站出来生存。于是,海德格尔极力高扬回忆。回忆与思(诗)不可分割。回忆,只有回忆,才能拯救思。惟有诗才能回忆。人不仅要学会思,更重要的是学会栖居。诗化使栖居成为了栖居,诗化本是使栖居为栖居者。这种栖居是超越性的,海以此将有限与无限的普遍分裂从根本上取消。人要重返诗意的栖居,就需拯救语言。只有通过倾听,才能接近诗的神性。
e德国浪漫派的当代表达:新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马尔库塞看来,本体不是脱离了以物质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的生命体,更不是那能显隐自身的存在,而是属人的自然,即社会的自然。它包括人的本能结构(需要系统)和历史的现实社会,或者说,作为主体的人的感性和作为对象化世界的历史现实。人的感性是一个社会的基础,因此,本体论上的审美革命,首先是人的感性的审美解放。人的感性只有由艺术和诗来救护。艺术与诗才具有永恒的性质。感性的存在依赖于一个对象世界,感性的审美变革也将应引起现实社会的审美变革。因而,在马尔库塞那里,本体论的诗必然应当包括现实社会的审美转变在内。马尔库塞说,艺术凭借它的审美形式使自己成为一个和既定的社会关系相对立的自律领域。艺术的自律性是由艺术形式来保证的。在艺术中只能是形式专制,而不能是意识形态的因素的专制。
2、一个概念:从诗的本体论到本体论的诗
早期浪漫派在此基础上首先提出了人生向诗转化的学说,希望在诗的国度里消除束缚、庸俗和一切对立,达到绝对自由,从而在由诗的想象、激情、爱、幻想给有限的生命带来的出神状态中,把握住超时间的永恒。作者将这概括为诗的本体论,因为诗成了一种实在。这种看待自然的实在体系的世界是从另一个角度,也就是从另一个世界出发,就必然导致两重世界的说法。实际上,有限与无限的尖锐对立不过就是两重世界的尖锐对立的集中表现。现实与理想、诗意与智性、感性与理性的对立所显示出来的普遍分裂,都是两重世界对立的表现。可见,普遍分裂的问题依然突出。施勒格尔所寻得的解决办法就是寻得一个中介原则就是“生成”作为一个生命的范畴,生成就是渴念、爱。
需要指出,早期的浪漫本体论把价值论变成存在论、实在论,把两者混在一起。在诗的王国的背后,还有一个神性的超绝的世界。早期浪漫派诗哲们强调的是,不要直言这个本体界,而要通过种种诗化的中介来意指它。浪漫本体论表面看来是要确立一个诗意的人的世界,而实际所为却把它变成了一个诗化了的实在世界。后来的浪漫哲人大都努力要把一种实在的本体论转变为一种生命、生存的本体论,把生命的激情,生存的焦虑,欲望的灵性上升到本体论的地位。于是德国浪漫美学从诗的本体论到本体论的诗。
3小结:刘小枫用“诗化哲学”来概括德意志浪漫主义哲学传统,十分恰当地表明浪漫哲学和诗、和人生的关系。浪漫哲学基于对现代性的反思,人如何安身立命的问题,须得一种审美的态度,就是诗化的立场来解决技术时代心灵的生存疑难,沟通现实与理想、有限与无限的分裂。
作者没有囿于官方意识形态的偏见和传统的成见,将各种浪漫派贴上唯心主义、资产阶级的标签,而是从他们的根本着眼点——关注个体生命的人生意义,或者抽取他们思想里关于诗化的部分,分析他们的内在关怀。
诗化何以成为可能?这不是问题。诗化应该成为现实。我们面临一个庸俗、喧嚣的功利时代,我们的心灵如何得到安慰和安放?不把灵魂问题摆在第一位,那我们就可能成为“空心人”失去寻索意义的眼睛,蝇营狗苟活在这个世上,盲目又可悲。
2008-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