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算盘与盘算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0.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上秋前收购的药材鲜货陆续烘干发走后,所有的人都松了一口气,总算顺顺利利干完了。
接下来,兄弟俩考虑把当地药材商贩库存的药材摸摸底,想看看能不能从中赚个差价,同时联系一些农户和客户,为第二年大干做准备。
天空蔚蓝,阳光普照,暖洋洋的。
父亲正在场地的屋子里盘算着一笔账,越算心里越宽敞。他渴盼着阳春三月更快地到来,这一天,他等得太久了。
父亲心里打着算盘,跟兄弟俩盘算的一样。
天光为了让父亲宽心,常常打打电话。
他知道父亲喜欢算小账,说不定哪笔算得不合心思,就又得数落天明一顿。如果天光这边能顾把父亲的埋怨提前化解,天明会少很大的压力,就能干更多自己想干的事情。
“爸,你看今天的鬼箭羽合算吧?这回你不用再担心了。”天光拿鬼箭羽分等的事情起话头儿。
“那收货也得保证质量。”父亲坚持收货的时候质量最重要,这个不用说,兄弟俩也知道。
“肯定是的。”
“每一次收的时候得扣皮,不能老那么大方。”父亲看不惯天明现场收货不扣皮,虽然每个装药材的袋子只有二三两,但父亲心里在乎。
“农户弄点儿货不容易,那点儿皮值不了几个钱。咱们大方点儿,人家也愿意来卖货。只有能收到货,咱们才能有钱赚。”水至清则无鱼,把账算得太细就没有人愿意跟着打交道了,这是兄弟俩的认识。
“就你们俩大方,这样下去还能不能挣到钱都两说。”父亲看不惯兄弟俩这样的做派,认为他们穷大方。
“你算了明年加工账了吗?”天光转移到别的话题,他不想跟父亲在这个问题上争论,没有意义。
“我今天没事儿又算了一遍。刚才给你妈打电话还说呢,前景挺好。”父亲的口气温和下来,他对来年的光景预想的很好。
“那肯定挺好。咱们有十一个烘干炉,每天都用上的话,一天就能加工一万多斤的鲜品,平均核算下来,大多数药材一天一宿能够烘出成品,按照五斤出一斤测算,每天能出两千多斤鲜品。如果一斤能够赚一块钱,一天就是两千块钱,况且咱们现在都自己加工,一般利润至少也得有三四块钱,那一天就能赚六七千,一个月就差不多有二十万左右。”
这笔账,天光在心里边不知道扒拉了多少遍。
天明、父亲、二叔都在算,但是他们远没有天光算得精细,他把管理成本全都考虑进去了。
“我也是这么算的,所以干活才有劲儿。你二叔明年四月份才能回来,那时候正好鲜货下来,你二婶和小姑不说也过来吗,到时候你小弟和钟凯负责收鲜货,我们这四个人就负责清洗、摆盘烘干、出炉、装袋,他们再发货,一条龙,每天都能赚不少。”
钟凯就是一直跟着天明干的朋友,也是不遗余力支持着天明的事业,现阶段是不计回报,说是看好天明以后的发展。
关于钟凯的做法,天光最初并不理解,不是自己家的人却能够把忙帮到这个份儿上的不多,为此,天光和特意问过天明,是不是给人家画饼,承诺人家有大额的回报,得到的答案是否定的。
“对,我也是这个想法。这样的话,咱们一年就能翻身,也算没有白干。”天光跟父亲的想法不谋而合,他太渴盼翻身的时刻,这样压在他身上的千斤担就能卸下去了。
这几年,他过得太累,水深火热,早就想着能有一个彻底的改观。
前景是好的,这一点,大家都知道,但还需要解决很多问题才能把设想变成现实。
最主要的是货源,每个月想着有高额的利润,没有货源,说什么都是空的。一天收一万斤的鲜货,即便是不同品种,也很不容易实现的。
天光盘算了一下,在当地至少找到十家以上的收购商合作才能保证货源充足,才有可持续性,现在手边有五六家,还得再拓展,只要不乱市场,肯定越多越好。
每年三四月份,天明老家的农户就有上山抠药材的了,这能给他们带去不小的额外收入。一年下来,少说也有几万块钱,足够好好地贴补家用了。
“这几个供货商保靠吗?”天光问天明。
“除了朱哥还行,其他都是糊弄事儿,临时抓抓货可以,平时都是一毛不拔的主儿,嘴上说得挺好,实际上只盯着利润,谈不上什么合作。人家也不管这些,谁给的价格高卖谁,翻回头来卖不出去就又找咱们,都是这样。”
朱哥是当地种植药材的大户,有自己的合作社,在省内都是有名的。
他每年都往外卖药材种苗,同时回收农户种出来的鲜货,倒手卖给别人,赚个差价。
前几年,他着实卖出了不少药材苗子。
这两年,药材陆续产新,他得想方设法实现他跟种植户说得回收的承诺,才能形成良性循环,否则可就食言了。因为量太大,县里小的收购商根本吃不下,天明这样的药材商,正是他想要合作的。
“得跟这些人好好谈谈,另外咱们还要再拓展一下收购途径,这样才能够保证咱们的设想变成现实,否则每个月根本抓不到三十万斤鲜货。现在只有这一个环节不可控。”保证鲜货供应是实现预期利润的关键。
“我把周边县城的市场也跑一跑,这样手里多几个供货商心里才更有底儿,找到二十多家问题应该不大。这件事只要在明年三月份前弄好就行。”三月份就陆续有鲜货上市,得打提前量。
“那就抓紧干这个事儿,有空儿就去跑,越早敲定越好。”
兄弟俩商量完收货的事情,天光心里还有一件事情不踏实,说白了,他怕“半路杀出个程咬金”。
很多人喜欢跟风,看别人买卖做得好,就会也跟着做,或者是给出难题,中间赚点儿好处,再常见不过的事情。
即便是看不过去,也阻止不了,又没有规定不允许人家做。
“咱们如果干得好,后面肯定有搅局的,咱们得早作应对。”天光办事一向谨慎。
“这个阻拦不了,咱们只能管好自己。”这一点,天明心里也清楚。
“先要保证咱们的合法合规性,让他们找不到毛病,抓紧办营业执照。”前面一直在忙,想的是闲下来就做这件事情。
“那个网上就能办,你弄一下。”
“再就是咱们一定坚持做多品种经营,东方不亮西方亮,这样在竞争的时候才有优势,不担心其他竞争者。”
兄弟俩刚入行的时候,好多药材行当的人都跟他们说这一行做专比做杂好,两个人也认同。后来随着经验的积累和市场的熟悉,他们越来越觉得还是做杂好,这样抗风险能力强,发展潜力大,只是需要操更多的心。
“我也这么想的。让那些看着咱们挣钱想跟风的撵都撵不上。”天明有这个信心。
“把手头的事情拢一拢,对于来年的生产,咱们需要找个时间大家一起碰一下。”
“行。”
天明和钟凯负责采购,供货商的事情都由他们协调。
天光的职责,是统筹整个过程。他常常告诫天明要统筹做事,平行做事,弄得天明闹心,一直也搞不懂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意义是什么。
有的时候,天光真恨不得把天明的脑袋瓜子扒开,把这些管理的思想一股脑儿灌进去,但天明从来不给他这样的机会,觉得也没有必要。
天光心里很清楚,总有一天,天明会明白这样做的道理,最好那一天别太晚。
上秋前收购的药材鲜货陆续烘干发走后,所有的人都松了一口气,总算顺顺利利干完了。
接下来,兄弟俩考虑把当地药材商贩库存的药材摸摸底,想看看能不能从中赚个差价,同时联系一些农户和客户,为第二年大干做准备。
天空蔚蓝,阳光普照,暖洋洋的。
父亲正在场地的屋子里盘算着一笔账,越算心里越宽敞。他渴盼着阳春三月更快地到来,这一天,他等得太久了。
父亲心里打着算盘,跟兄弟俩盘算的一样。
天光为了让父亲宽心,常常打打电话。
他知道父亲喜欢算小账,说不定哪笔算得不合心思,就又得数落天明一顿。如果天光这边能顾把父亲的埋怨提前化解,天明会少很大的压力,就能干更多自己想干的事情。
“爸,你看今天的鬼箭羽合算吧?这回你不用再担心了。”天光拿鬼箭羽分等的事情起话头儿。
“那收货也得保证质量。”父亲坚持收货的时候质量最重要,这个不用说,兄弟俩也知道。
“肯定是的。”
“每一次收的时候得扣皮,不能老那么大方。”父亲看不惯天明现场收货不扣皮,虽然每个装药材的袋子只有二三两,但父亲心里在乎。
“农户弄点儿货不容易,那点儿皮值不了几个钱。咱们大方点儿,人家也愿意来卖货。只有能收到货,咱们才能有钱赚。”水至清则无鱼,把账算得太细就没有人愿意跟着打交道了,这是兄弟俩的认识。
“就你们俩大方,这样下去还能不能挣到钱都两说。”父亲看不惯兄弟俩这样的做派,认为他们穷大方。
“你算了明年加工账了吗?”天光转移到别的话题,他不想跟父亲在这个问题上争论,没有意义。
“我今天没事儿又算了一遍。刚才给你妈打电话还说呢,前景挺好。”父亲的口气温和下来,他对来年的光景预想的很好。
“那肯定挺好。咱们有十一个烘干炉,每天都用上的话,一天就能加工一万多斤的鲜品,平均核算下来,大多数药材一天一宿能够烘出成品,按照五斤出一斤测算,每天能出两千多斤鲜品。如果一斤能够赚一块钱,一天就是两千块钱,况且咱们现在都自己加工,一般利润至少也得有三四块钱,那一天就能赚六七千,一个月就差不多有二十万左右。”
这笔账,天光在心里边不知道扒拉了多少遍。
天明、父亲、二叔都在算,但是他们远没有天光算得精细,他把管理成本全都考虑进去了。
“我也是这么算的,所以干活才有劲儿。你二叔明年四月份才能回来,那时候正好鲜货下来,你二婶和小姑不说也过来吗,到时候你小弟和钟凯负责收鲜货,我们这四个人就负责清洗、摆盘烘干、出炉、装袋,他们再发货,一条龙,每天都能赚不少。”
钟凯就是一直跟着天明干的朋友,也是不遗余力支持着天明的事业,现阶段是不计回报,说是看好天明以后的发展。
关于钟凯的做法,天光最初并不理解,不是自己家的人却能够把忙帮到这个份儿上的不多,为此,天光和特意问过天明,是不是给人家画饼,承诺人家有大额的回报,得到的答案是否定的。
“对,我也是这个想法。这样的话,咱们一年就能翻身,也算没有白干。”天光跟父亲的想法不谋而合,他太渴盼翻身的时刻,这样压在他身上的千斤担就能卸下去了。
这几年,他过得太累,水深火热,早就想着能有一个彻底的改观。
前景是好的,这一点,大家都知道,但还需要解决很多问题才能把设想变成现实。
最主要的是货源,每个月想着有高额的利润,没有货源,说什么都是空的。一天收一万斤的鲜货,即便是不同品种,也很不容易实现的。
天光盘算了一下,在当地至少找到十家以上的收购商合作才能保证货源充足,才有可持续性,现在手边有五六家,还得再拓展,只要不乱市场,肯定越多越好。
每年三四月份,天明老家的农户就有上山抠药材的了,这能给他们带去不小的额外收入。一年下来,少说也有几万块钱,足够好好地贴补家用了。
“这几个供货商保靠吗?”天光问天明。
“除了朱哥还行,其他都是糊弄事儿,临时抓抓货可以,平时都是一毛不拔的主儿,嘴上说得挺好,实际上只盯着利润,谈不上什么合作。人家也不管这些,谁给的价格高卖谁,翻回头来卖不出去就又找咱们,都是这样。”
朱哥是当地种植药材的大户,有自己的合作社,在省内都是有名的。
他每年都往外卖药材种苗,同时回收农户种出来的鲜货,倒手卖给别人,赚个差价。
前几年,他着实卖出了不少药材苗子。
这两年,药材陆续产新,他得想方设法实现他跟种植户说得回收的承诺,才能形成良性循环,否则可就食言了。因为量太大,县里小的收购商根本吃不下,天明这样的药材商,正是他想要合作的。
“得跟这些人好好谈谈,另外咱们还要再拓展一下收购途径,这样才能够保证咱们的设想变成现实,否则每个月根本抓不到三十万斤鲜货。现在只有这一个环节不可控。”保证鲜货供应是实现预期利润的关键。
“我把周边县城的市场也跑一跑,这样手里多几个供货商心里才更有底儿,找到二十多家问题应该不大。这件事只要在明年三月份前弄好就行。”三月份就陆续有鲜货上市,得打提前量。
“那就抓紧干这个事儿,有空儿就去跑,越早敲定越好。”
兄弟俩商量完收货的事情,天光心里还有一件事情不踏实,说白了,他怕“半路杀出个程咬金”。
很多人喜欢跟风,看别人买卖做得好,就会也跟着做,或者是给出难题,中间赚点儿好处,再常见不过的事情。
即便是看不过去,也阻止不了,又没有规定不允许人家做。
“咱们如果干得好,后面肯定有搅局的,咱们得早作应对。”天光办事一向谨慎。
“这个阻拦不了,咱们只能管好自己。”这一点,天明心里也清楚。
“先要保证咱们的合法合规性,让他们找不到毛病,抓紧办营业执照。”前面一直在忙,想的是闲下来就做这件事情。
“那个网上就能办,你弄一下。”
“再就是咱们一定坚持做多品种经营,东方不亮西方亮,这样在竞争的时候才有优势,不担心其他竞争者。”
兄弟俩刚入行的时候,好多药材行当的人都跟他们说这一行做专比做杂好,两个人也认同。后来随着经验的积累和市场的熟悉,他们越来越觉得还是做杂好,这样抗风险能力强,发展潜力大,只是需要操更多的心。
“我也这么想的。让那些看着咱们挣钱想跟风的撵都撵不上。”天明有这个信心。
“把手头的事情拢一拢,对于来年的生产,咱们需要找个时间大家一起碰一下。”
“行。”
天明和钟凯负责采购,供货商的事情都由他们协调。
天光的职责,是统筹整个过程。他常常告诫天明要统筹做事,平行做事,弄得天明闹心,一直也搞不懂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意义是什么。
有的时候,天光真恨不得把天明的脑袋瓜子扒开,把这些管理的思想一股脑儿灌进去,但天明从来不给他这样的机会,觉得也没有必要。
天光心里很清楚,总有一天,天明会明白这样做的道理,最好那一天别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