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刘曹联盟第九章献帝还都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0.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时间进入到兴平二年七月底,经过一月时间的鏖战,逢得危急关头,吕布也放下面子数次求问于陈宫,得其施计,故而与曹操激战虽处于劣势,却相持不下。
就在这时,中原地区发生了大规模的蝗灾,从冀,青由北至南,兖州,徐州,扬州多受其影响,本已成熟的麦类庄稼,此时却遭受了灭顶之灾,飞蝗过境,余者寥寥。
原本就指望着夏收粮食以资军用的曹操,在得到原本庄稼十不余一,难以调集军粮,并且百姓闹饥荒、动乱处处消息,而正面作战之上又难以拿下吕布后。攻到濮阳近效的他,也只得无奈撤军。
“这次侥幸守住,下次还行么?”
吕布的心头,不停的徘徊着这个问题。虽然他地盘小,但蝗灾却同样影响到了他。现今总共军粮储备不足三月之用,何去何从的问题,再一次摆到了吕布的面前。
徐州在这次蝗灾中,受影响也不算小,受灾地区是西面原本在与曹操作战中被其攻占的任城,鲁国,沛国等郡。
恰巧这一年是刘晔全面实行屯田制,与徐州本土士族们约以“合同计划”如今三郡之地受灾,但刘晔依旧按前时约定,在八月初决定先从州府库存中送与这些签订合同的士族们粮食,这个消息顿时让从徐州逃出地士族。以及有些少数观望怀疑,并未签订计划,使得在此次蝗灾中几乎颗粒无收的士族们红了眼。
而刘晔的作法,也明白宣示了一点——
只要与他签了文书,就一定会“旱涝保收”
有如此明显的示例,又引发了一次争相“补签”以及扬州。冀州部分逃难的原本徐州士族回迁后,立时拿着地契与当地郡县负责此事的官员请求加入“合同计划”的浪潮。
刘晔以他地实际行动,再一次证明了他的诚信,使原本是受损极大的一次蝗灾,却转而成为刘晔借机收拢人心,稳固统治基础的一次机遇。
福祸之事,并非注定。能够随机应变,不坐等尽是好运降临。而使坏事变为好事,这也是一个人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了。
“主公要建水军?”
这一日,在赵云等将再次被招来议事不久。当听闻刘晔所说意思,顿时齐齐惊讶地问道。
“不错!水军必须建立,子龙可知军中有合适之人?”
借着蝗灾之机,刘晔果断地将原本是年底付给士族们的粮食,直接便在夏季供给一次,使得徐州无论百姓还是士族都对他完全心悦诚服。现在是八月初五,刚刚忙完发粮之事的刘晔,现今便将自己筹划极久的建立水军之事拿出与众将细说。
“末将等大多为北方之人。不习水性者居多,遑论操习水
赵云虽然为难。但还是如此回答,最后更是奇怪地问道:“末将以为,只需陆军强盛,则可雄据天下,主公为何又欲另令水军一部?”
现时地造船业并不发达,多为走舸小船,而如同蒙冲,斗舰这等作战利器,却是在后来水军本就发达的东吴率先研发出来。故而大多数人的普遍印像中。在只能坐上最多十五人地走舸小舰之上。除却划桨操舵之人,余下用弓箭又能为陆上作战提供多少支援?
毕竟现今是陆上作战为主。便算得一处有水路阻挡,迂回寻机越过便是,水上大规模交战此时也是没有概念的。
“围棋对弈讲究走一谋十,现实中谋略同样如此!成练一军,使其足够精锐,是需要不短时间的,而水军现时作用也许并不明显,但若加上利舰与投石器,再习练为常,可纵横于海域,则成一支可随时越过敌方正面防守,从敌之后方薄弱处施行登陆或劫掠,或斩首计划的海军,不可谓不强!此为长远之计,虽现时可能困难重重,但却不得不早为之!”
见到不仅是赵云,连同太史慈以及管亥,臧霸,典韦等人也是一脸的迷惑,故而刘晔也就详细解说道。
“某将故居于海边,水性倒是通得,只是水军操练之法却难以通晓,实需主公为之指明。”
太史慈现在是统率骑兵作战的副将,主将便是典韦,他只听刘晔稍作解释,立即便眼前一亮,敏感地觉察到这个可从水军转化为“海军”的分部,极有可能将来会一家独大,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他见其余众将皆是默然不语,知道他们都是不太识水性地,对于水军这个陌生的兵种自然更是敬而远之了,立时便出言道。
“子义所言正是,末将倒有一语补充,于东海之上,却也有不少结成一团之海贼,多则上千人,十余条船,少则百余人,三四只小船。其人多趁夏秋之际登陆沿海进行劫掠,自有专人进行分工,或有作斥侯放哨者,或有专职作战者,亦有只进行来回运输者,可算为完整军队布置。若其能”
徐州境内地东海,广陵沿海郡县,往时遭遇劫掠也不在少数,故而即使临海,徐州也是真正需要处处防守的四战之地。
臧霸久处于琅琊,对于这些与黄巾和山匪属于“同道中人”的海贼,也是极为了解的。==首发==最后一句他不用说出,众人也知其意思,却是招安了。
“宣高所语确实有理,然而这些海贼属于穷凶极恶之辈,多与沿海一带士族百姓有极深仇怨。或者是遭官府通缉,故而沦落为贼,虽其属于经验丰富,熟悉海路情况,战斗力可观,但却弊端明显,需得主公三思。”
这种军事会议。文臣方面也只有陈群这位大主薄能够参加。对于臧霸地提议,他却是直接指出其中不足之处,供给刘晔作参考了。
“昔时我等是为黄巾贼子,人人恶之,主公亦不见得嫌弃,此等海贼应也有身不由己之人,为何不能依主公先时之法,择其中可用者?”
陈群是正统的士族。而管亥是纯正彻底的黄巾出身,不会因为他们同属于刘晔手下心腹就改变这个事实,同样也改变不了他们不对路的状况。文臣与武将在大多数情况下意见相左。这也是正常情况。
见到陈群话语中未必没有对他们这等出身不好之人鄙视之意,管亥当然冷讽出声。
“子智等是从青州而来,与徐州本地士人并无太多矛盾,当然无碍。然则东海贼寇横行十余年,又岂会少了纠葛?”
刘晔就在跟前,陈群当然也不会表现得太过,只是平淡的反问道。
“不用争了!”
见到好好地一场分析献谋,便可能演变成为两人较劲争辨地无用功。刘晔直接打断了两人谈话,而是作出结论:
“子智与长文所语。并非是不能统一。面对沦落为贼之人,只诛首恶,去其瘤毒便是可行之法。然则行招安之法,未得首领同意,又不可能成功。故而先全数招揽,然后视其表现,若能弃恶从善,则既往不咎,若仍旧胡作非为。则数罪并发。严加处置!”
“同样,若行招安。自身却也得有些实力,如此方能让对主有所忌惮,故而成军之事亦得先行。至于如何训练,便先择军中水性良好者,再于走舸之上习惯水上行走,习练拉弓引箭,舟上格斗等等。此等是为基础项目,是最简单,却也是最难地。只需将这些训练妥当,则以后再得良将以及经验丰富之水兵指引,很快便可成为战斗力!诸将皆有任务在身,便由子义兼任水军校尉,先负责此事,汝可愿意?”
一席话说得众人皆是点头应是,最后刘晔便发布了任命,而问于太史慈道。
“能为主公分忧,是末将之荣幸,慈愿受职!”
太史慈立即作礼回答道。
“宁为鸡首,莫作牛尾”实际上,大多数地武将也是渴望如同赵云一样,能够有独当一面,自己决定行事来发挥才能的机会。何况水军之议,在稍微有眼光之人看来,都会知道其之前途并非只是小小“鸡首”若能发展顺利,极有可能便是另外一部与骑兵,步卒并立的强势兵种呢?
“今日所议之事,大略如此,时候不早,便散了吧!子义且随我同车归家,有此细节再与你交待,至于任命印信便待明日发放吧。”
刘晔以这句话结束了这次例行的一月一次军事会议,随即便领着太史慈出外归家而去。
“此等分行两地之局面,还会持续多久?”
当夜,望着那半缺的明月,刘晔想到了自己在幽州的妻儿,顿时有些感慨。
有兴建水军之事,刘晔注定在年底之前,却是很难返回幽州,对于两个儿子的周岁礼,以及养子郭淮九月地出师礼也是不能到场,可谓亏欠良多。
但是,现今局势牵一发而动全身,幽,徐两州的四面是敌形势,也使得刘晔若不小心谋划,极其遭遇灭顶之灾。据有人口众多,兵精粮足的二州风光无限地同时,也潜藏着步步的杀机。
为了长远之势,而暂时亏欠家人,刘晔无从选择
距离郯县直线距离九百里的濮阳。
“主公,还是听从陈军师之劝,借曹操忙于应付各处饥荒动乱之时,吾等弃了濮阳,便投徐州而去罢!”
面对吕布劝说这话的,是他的亲戚兼同乡下属魏续。
魏续是极受吕布信任的,高顺训练而成的“陷阵营”平时便由他带领。只在战时才发还给高顺。张辽是属于“少说话,多作事”地类型。如若吕布不问,他是很少发表意见地。
“容吾再思”
虽然吕布在进军兖州,强势争夺天下时,曾经认为真若遭逢败绩,他可以很洒脱地再如前时奔波三年,往投四方诸侯。有貂蝉以及陈宫先后与刘晔的亲近关系被挑明后。更是觉得后路够宽,可以放心一博,不胜则可轻松投于刘晔手下。
可真正事到临头时,吕布犹豫了
“由俭入奢易,由奢与俭难”(3z中文网'首'发)
同理,吕布尝过了大权在手,几乎尽掌一州权势于手地滋味后,再想起若投刘晔。凭着对方的强势以及对他的了解,只有安心为将一途的结果。
心中一股不甘心地感觉快速而自然地升起,想到这里。他将目光转向了手下能力最强的两人——张辽,高顺。
不无期望地问道:“文远,子泰以为如何?布尚有机会否?”
“回禀主公,前后三日间,又搜得城中士族欲与曹操报信文书数封。”
“明公三思,以曹操手断,平息动乱并非极难,若再一股作气而来。吾等何以集军粮,可以抗大军?”
高顺与张辽先后淡淡地说出这番话语。然后便闭口不言,他们很清楚吕布的性格,若其能听得进去,只需关键点出便可,若不能听,多说便是徒费口舌而已。
奔走出长安时的吕布,是拥有五千骑兵的,与曹操争战前,也有四千骑兵在手。
而反观曹操只有一千五百左右骑兵。为什么吕布会如此被动。几无还手之力?
士气!
吕布属下骑兵有两部份组成,大多数是并州而来。余下地是吕布归降董卓时西凉军中补充。但无论是并州还是西凉,他们跟随吕布多则近十年,少则七年,又随同南奔北走,转行之地不下万里。
远离家乡,水土不服,多生疾病,年龄偏大,得不到良好照顾地马匹极易生病等等。
在攻占兖州过程中,他们一鼓作气,士气极旺,故而能够帮且吕布在一月之间便攻得兖州只剩下三座城池。
但在随后锐气丧失,又未得到足够的奖赏也提升士气,后来被吕布调集于濮阳防备袁绍夹击,此地虽然是平地,但黄河由此分流两股,湿气极重,令生长于北方地他们难以适应,战斗力再降一成。
前线败阵,处于众敌环伺之下,种种相加情况下,士气还能剩得几成?
故而,当吕布信心满满的调集自己的雄厚根本与曹操争战时,惊讶地发现不仅曹操早有准备,自己骑兵之战斗力同样没有先前纵横关中,中原之地那等威势
在丁原手下十年,却一直屈身于主薄文职,只有在需要时才会教他领兵作战。不见得是多有识人之明,在这等情况下,不甘于寂寞地吕布杀其投靠董卓,他并不觉得自己错了。
董卓的倒行逆施,更有反复无常,夺他所爱,吕布叛而杀之,他同样认为自己作错了。
驰骋沙场,勇猛无敌。委身于二袁手下,看不起他眼中那些乌合之众,认为自己应当得到最尊崇的待遇,他便不认为自己错了。
而对几乎明显之极的败局,吕布猛然间发现自己不知道他哪里作错了,又怎么会遇上这等败阵之事。
“吾未负任何人,却是他人尽数负我!”
一直以来,吕布认为的事实就是如此。可到得现在,经得高顺与张辽的提醒,他总算开始怀疑起来——“错得难道是我自己么?”知应当如何处理,夫君还是去问问秀儿妹妹吧。”
严氏与貂蝉的关系,谈不上极好,却也不是有着极深敌意。大约是年龄相差不小原因,她与貂蝉并无多少话头能够说起,反而是已经十五岁的吕雯与貂蝉无话不说,将这个二娘倒当成大姐一般对待。
吕布也是没了主张。感到为难后下意识地便先问于原配妻子严氏。
这一年时日内,虽然吕布掌权极盛,但严氏与貂蝉并未尽陷于富贵荣华之中,反而多是勤俭如故。她们对于吕布究竟是作为一州之主参与争霸,还是安下心来为一诸侯效力,看法也是一致地——便是只求家人能够平安。
不去问貂蝉,自然是吕布已经知道了她的看法。已经开始有反思自身行动地吕布,并非不知需要早作打算,免得再无退路的道理,既然原配的严氏不发表意见,他也只能再一次来问于貂蝉了。
“秀儿,难道人人皆可争霸天下,为夫却不行么?”
吕布所有的不甘心,尽在这句话中体现了出来。
“夫君所言谬矣!确实人人皆可争霸天下。夫君当然亦可。但能得天下者,仅为一人!其余无论成就,尽为对方升阶之石也!夫君若收敛心性。只作良将,将来未必不能成为护国功臣!至若一心相于争霸天下,那便得作好失败之后一无所有准备!”
貂蝉看着吕布那听睐有些迷惘的神色,轻叹息一声续道:“纵观自古以来能成事者,未必便是武功盖世,才能卓绝。知人善用,从善如流,与民生息。使其得利,甚至好运眷顾便是为共同点。夫君自问。这几点却又能占得多少?”
到了这等时候,貂蝉也不怕与吕布面上难看,却是直指关键问道。
“秀儿意思,你之师兄便是那惟一之人?吾等现时投他便是最好出路?”
如高顺,以及张辽等将,再直言劝谏,那也是有限度地。但貂蝉这等与吕布妻室又有不同,荣损完全一体情况下,当然可以直说缺点而不怕起了反作用。使吕布无法接受。
也正是这种柔言细语的劝说。使得冷静下来的吕布心中已有了打算,最后问于妻子道。
“未到最后时刻。无人敢说谁为真命之人!妾自无那等先知本领,但凡事观一知十,确可分析谁之机会最大。虽则兄长失忆,但妾从其行事可知其良善本性未移,一人性格非是终生不变,但本性却难有改变之理。若是投了他人,就算前时顺利,得享权势福利,然则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之事未必不会发生。与其算尽机关去投那等不知底细之人,为何不选择机会最大,最后能得善终最多之兄长刘子扬?”
貂蝉的话语,直接诠释了巾帼不让须眉意思,直接将吕布说得频频点头不已。
“若秀儿是为男儿身,只怕又是天下少有英才得卿为妻,何尝不是天之眷顾于布?哈哈!”
心结解开地吕布,顿时拥着妻子朗声大笑道。
吕布之事告一段落,便在刘晔忙于建立水军同时。时间进入八月后所发生大事还有一件——那便是长安局势再变。
先前从兴平元年时郭汜,李与马腾、韩遂之间地引军混战,给了对于汉室有几分忠诚的白波降将杨奉机会。
趁着他等相攻时刻,忽然从武关引全部三万大军回转长安,实际上控制了这座都城,但是由于实力不足,却只能困守于此,无所作为。
此番变局影响下,同属于凉州董卓余部,屯驻于弘农地张济于兴平二年六月领兵回转长安作劝解,而这个消息被第一时间回报于洛阳地田畴手上,他立下决断,引兵突袭新安县之函谷新关,一举掌握了这个扼守洛阳与长安之间的咽喉重地,而考虑到诸多因素,他并未继续引兵攻占此时兵力空虚的弘农,只是严筑城防再作守备。
由于从属关系地原因,张济并未第一时间得到函谷新关被攻克消息。
而控制洛阳的田畴,也依着刘晔意思,从未打明过旗号,故而除了曹操以及河内的张扬,关中的西凉势力并不知道他们底细。
过了许久,接到这个被攻破消息的张济,见对方并没有想占弘农意思,也就放下了心,只与郭汜,李两人提了一次,却未引起足够重视。
有张济地劝说。马腾与韩遂退于天水一带,而郭汜,李两个面对着自己本来掌握的王牌——皇帝和百官,被杨奉给钻了空子掌握,便给了张济面子借机下台,复又和好领兵攻击长安。
可惜拥有三万大军的杨奉又有着长安坚城之利,他们三人虽有十余万军队。却是攻城不下,最后只得接受献帝使杨彪提出地和议。
经过十余天的议和,郭汜,李,张济答应了献帝有关于还都洛阳地建议。
在他们看来,小小的洛阳一带,不足万人地部曲却是根本不能与他们所抗衡,而这时新关陷落消息。同样也未传来。
洛阳是谁的部曲,献帝以及杨彪是清楚的,这自然是田畴后来通过秘密遣派人员入长安报告原因了。只要能到得洛阳。便可算是脱离虎口,能得到现今势力强大,声名如日中天的刘晔部曲保护,稍等一段时间,得到消息的刘晔若再能将天子迎奉到幽州或者徐州,那便真算得成功!
经过二十余日的准备,于七月二十六日,献帝与文武百官便在杨奉大军的护守下开出长安。浩浩荡荡地过潼关,而欲经弘农返回洛阳。
六日过后。正是八月初二,可郭汜,李和张济突然反悔,这自然是因为他们发现了谈判过程中献帝根本没有要他们大军协助,先将洛阳那约有万数军队地势力驱逐掉。
这中间有什么隐情,原本以为放献帝回洛阳,他们依旧可以牢牢控制住地三人坐不住了。
立时要求献帝和百官停止前行,先回长安再说。现今刚过潼关进入弘农境内,前方函谷旧关同样是有人守备的。眼见脱困有望。并且杨奉部曲失了坚城掩护。是无法与就跟在后方地十余万西凉大军相争地,早知郭汜。李这些人反复无常的献帝当然不甘心听其连篇鬼话,一边派人拖着,一边却在杨奉派出军士护送下欲渡黄河而到河东境内。
早前根据地便在此处的总计有数十万的白波军首领李乐等人便与杨奉有过联系,求保全天子能够得到朝廷赫免。此时情况之下,献帝作出这等选择也是无奈之极。
就在一切安定,只待当夜献帝便可轻舟随从先离此危境时候。经慕僚提示,郭汜,李以及张济识破了杨彪与杨奉的缓兵之计,直接翻脸相攻。
大军混战之下,箭羽横飞,郭汜,李大军数次与狼狈奔逃的献帝一行只余百步,流箭多次从其身边飞过。随从护卫也是渐渐减少。
濒临如此绝境的献帝,与杨彪一道也顾不得百官只能亡命奔行。他们若能脱身,则后面无论杨奉亦或是百官就便战败被俘,可有了白波军的掩护,郭汜,李只怕也会留些余地,不会妄意杀戮。
在这个过程中,原本随同献帝一起逃命地许多文武官员,纷纷眼见敌军便要追上时刻,义无反顾的以微薄地血肉之躯领着少量士兵阻挡追兵。便是以着“螳臂当车”的无畏态度终于为献帝争取到了一线生机!
也许他们并非是才能卓绝的良臣,但却无愧于真正的忠臣之名
献帝一行人终于在气力渐感不支的时候,到了黄河岸边,奋起余力上了一叶早已备好的小舟,立时便在船夫全力操舵下,横越激流而到得对岸!
知道献帝已逃到对岸白波军势力范围内,对于这些没少打交道的黄巾余党,郭汜,李是颇有些无奈的。而与留下应战,立营稳守的杨奉也是短时内无法分出胜负。没了皇帝,无论杨奉疑或者百官,在他们看来都是鸡肋。最后只得无奈退回长安。
使得杨奉与百官也是逃过一劫,终于在八月中旬,也全数渡河到达安邑境内。
白波军终究只是黄巾贼而非正规军,虽然李乐等人在得到了献帝地封赏后,对皇帝是比较客气地,但刘协在安邑呆着还是觉得浑身不自在。
但他随从经过数次渡河,也仅是百人而已,在这种情况下再经数百里之地想去洛阳,只怕中间是福祸难料!
八月十七日,终于等到杨奉领着一万五千余下兵员到达安邑的献帝,终于放下了心,开始与心腹们计划着如何摆脱这些白波首领们,直接往赴洛阳。
有皇帝在手中,是很有底气地,这一点白波军的首领们同样是清楚的,故而奢望他们主动放行,这只怕却是有些白日做梦味道。
就算加上了一万五千兵马,可对于只在安邑一地,便有十万军力的白波军来说,还是不够看了些。
于是,献帝只得以各种怀柔手断,不断加封李乐几人官职同时,也在不断寻找着脱身机会。
终于他等到了
八月二十五日,掌管半部并州的袁熙与高干,又发动了对白波军的攻击,在这种情况下,除李乐之外首领皆领着大军前去支援,安邑便只剩下了约有五万人马。
这种情况下,保护献帝离开,杨奉已有十足把握!
八月二十七日,准备许久的献帝借视察军情之名,离开安邑城内住所进入杨奉军中。而杨奉则立即通告于构乐,尽述皇帝需得归回正统之地洛阳意见。
李乐当然是不愿意的,但他从献帝的动作已经知道了对方去意已绝,特别是经过数番波折的杨奉从献帝中得到了布于洛阳之势力正从属于刘晔消息后,再来明白告之。
自认时运不济,无法以五万军士将对方留下的李乐只得“好人作到底”故作大度地派人送杨奉大军出城,取道河内而返洛阳!
“朕观将军像模威武,却不知名姓为何?”
揭开车帘的刘协看着护送在自己身边的,正是前番多次见到作战勇猛,只是因为时机不巧,他亦不能亲自询问的将领,立时便欣喜地问道。
“某姓徐,名晃,表字公明,只是杨将军手下前军校尉而已。”
徐晃见得天子动问,而现时于行军途中却不能行得全礼,只要在马上躬身恭敬地答道。
“正是汝等勇猛将士之浴血拼杀,方能使朕有脱身之机。昔时三万余将士,今只余一半,朕之心痛哀哉”
刘协今年已有十五岁,本就有少年聪慧之名的他,现今虽然年纪尚少,但却极为成熟。触极前时那惨烈一战,数疑命将丧失情形,他顿时有感而发道。
“只愿皇上能够平安归都,则为天下百姓之幸也”
天子被视作天下安定的像征,故而董卓妄废立天子,袁绍另令帝皇是被天下人所不耻的。在徐晃这等将领眼中,当然皇帝若能经此一劫再回旧都,重拾前番帝王基业,必然会使动乱的天下早早回复安定。
这倒是是当之人信奉原因了。
“希望吧”
刘协轻轻叹息一声,然后便放下车帘,心中却幽然想道:“刘子扬,按辈份汝是为朕之叔辈,但闻名不如见面,你真正能够如父皇所说那般,有使得汉室重兴之能,心中又会没有别样的心思么?”
经过这些年的波折,刘协开始不再盲目信任一人,对于刘晔究竟会是如何一个人。没有亲身经历的他,不愿意草率作出结论,而去毫无理由地相信一个人。但事实就是这么残酷。除了刘晔之外,整个天下又还有谁能让他去相信呢?
面对别无选择的事实,刘协只得将希望全寄于刘晔身上。
命运,有时候,就是这么无奈
兴平二年九月三日,天子刘协还都洛阳。
接到消息的洛阳百姓,以及负责此处的田畴,赵明亲于黄河岸边相迎,同时派出快马回报于徐州的刘晔
时间进入到兴平二年七月底,经过一月时间的鏖战,逢得危急关头,吕布也放下面子数次求问于陈宫,得其施计,故而与曹操激战虽处于劣势,却相持不下。
就在这时,中原地区发生了大规模的蝗灾,从冀,青由北至南,兖州,徐州,扬州多受其影响,本已成熟的麦类庄稼,此时却遭受了灭顶之灾,飞蝗过境,余者寥寥。
原本就指望着夏收粮食以资军用的曹操,在得到原本庄稼十不余一,难以调集军粮,并且百姓闹饥荒、动乱处处消息,而正面作战之上又难以拿下吕布后。攻到濮阳近效的他,也只得无奈撤军。
“这次侥幸守住,下次还行么?”
吕布的心头,不停的徘徊着这个问题。虽然他地盘小,但蝗灾却同样影响到了他。现今总共军粮储备不足三月之用,何去何从的问题,再一次摆到了吕布的面前。
徐州在这次蝗灾中,受影响也不算小,受灾地区是西面原本在与曹操作战中被其攻占的任城,鲁国,沛国等郡。
恰巧这一年是刘晔全面实行屯田制,与徐州本土士族们约以“合同计划”如今三郡之地受灾,但刘晔依旧按前时约定,在八月初决定先从州府库存中送与这些签订合同的士族们粮食,这个消息顿时让从徐州逃出地士族。以及有些少数观望怀疑,并未签订计划,使得在此次蝗灾中几乎颗粒无收的士族们红了眼。
而刘晔的作法,也明白宣示了一点——
只要与他签了文书,就一定会“旱涝保收”
有如此明显的示例,又引发了一次争相“补签”以及扬州。冀州部分逃难的原本徐州士族回迁后,立时拿着地契与当地郡县负责此事的官员请求加入“合同计划”的浪潮。
刘晔以他地实际行动,再一次证明了他的诚信,使原本是受损极大的一次蝗灾,却转而成为刘晔借机收拢人心,稳固统治基础的一次机遇。
福祸之事,并非注定。能够随机应变,不坐等尽是好运降临。而使坏事变为好事,这也是一个人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了。
“主公要建水军?”
这一日,在赵云等将再次被招来议事不久。当听闻刘晔所说意思,顿时齐齐惊讶地问道。
“不错!水军必须建立,子龙可知军中有合适之人?”
借着蝗灾之机,刘晔果断地将原本是年底付给士族们的粮食,直接便在夏季供给一次,使得徐州无论百姓还是士族都对他完全心悦诚服。现在是八月初五,刚刚忙完发粮之事的刘晔,现今便将自己筹划极久的建立水军之事拿出与众将细说。
“末将等大多为北方之人。不习水性者居多,遑论操习水
赵云虽然为难。但还是如此回答,最后更是奇怪地问道:“末将以为,只需陆军强盛,则可雄据天下,主公为何又欲另令水军一部?”
现时地造船业并不发达,多为走舸小船,而如同蒙冲,斗舰这等作战利器,却是在后来水军本就发达的东吴率先研发出来。故而大多数人的普遍印像中。在只能坐上最多十五人地走舸小舰之上。除却划桨操舵之人,余下用弓箭又能为陆上作战提供多少支援?
毕竟现今是陆上作战为主。便算得一处有水路阻挡,迂回寻机越过便是,水上大规模交战此时也是没有概念的。
“围棋对弈讲究走一谋十,现实中谋略同样如此!成练一军,使其足够精锐,是需要不短时间的,而水军现时作用也许并不明显,但若加上利舰与投石器,再习练为常,可纵横于海域,则成一支可随时越过敌方正面防守,从敌之后方薄弱处施行登陆或劫掠,或斩首计划的海军,不可谓不强!此为长远之计,虽现时可能困难重重,但却不得不早为之!”
见到不仅是赵云,连同太史慈以及管亥,臧霸,典韦等人也是一脸的迷惑,故而刘晔也就详细解说道。
“某将故居于海边,水性倒是通得,只是水军操练之法却难以通晓,实需主公为之指明。”
太史慈现在是统率骑兵作战的副将,主将便是典韦,他只听刘晔稍作解释,立即便眼前一亮,敏感地觉察到这个可从水军转化为“海军”的分部,极有可能将来会一家独大,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他见其余众将皆是默然不语,知道他们都是不太识水性地,对于水军这个陌生的兵种自然更是敬而远之了,立时便出言道。
“子义所言正是,末将倒有一语补充,于东海之上,却也有不少结成一团之海贼,多则上千人,十余条船,少则百余人,三四只小船。其人多趁夏秋之际登陆沿海进行劫掠,自有专人进行分工,或有作斥侯放哨者,或有专职作战者,亦有只进行来回运输者,可算为完整军队布置。若其能”
徐州境内地东海,广陵沿海郡县,往时遭遇劫掠也不在少数,故而即使临海,徐州也是真正需要处处防守的四战之地。
臧霸久处于琅琊,对于这些与黄巾和山匪属于“同道中人”的海贼,也是极为了解的。==首发==最后一句他不用说出,众人也知其意思,却是招安了。
“宣高所语确实有理,然而这些海贼属于穷凶极恶之辈,多与沿海一带士族百姓有极深仇怨。或者是遭官府通缉,故而沦落为贼,虽其属于经验丰富,熟悉海路情况,战斗力可观,但却弊端明显,需得主公三思。”
这种军事会议。文臣方面也只有陈群这位大主薄能够参加。对于臧霸地提议,他却是直接指出其中不足之处,供给刘晔作参考了。
“昔时我等是为黄巾贼子,人人恶之,主公亦不见得嫌弃,此等海贼应也有身不由己之人,为何不能依主公先时之法,择其中可用者?”
陈群是正统的士族。而管亥是纯正彻底的黄巾出身,不会因为他们同属于刘晔手下心腹就改变这个事实,同样也改变不了他们不对路的状况。文臣与武将在大多数情况下意见相左。这也是正常情况。
见到陈群话语中未必没有对他们这等出身不好之人鄙视之意,管亥当然冷讽出声。
“子智等是从青州而来,与徐州本地士人并无太多矛盾,当然无碍。然则东海贼寇横行十余年,又岂会少了纠葛?”
刘晔就在跟前,陈群当然也不会表现得太过,只是平淡的反问道。
“不用争了!”
见到好好地一场分析献谋,便可能演变成为两人较劲争辨地无用功。刘晔直接打断了两人谈话,而是作出结论:
“子智与长文所语。并非是不能统一。面对沦落为贼之人,只诛首恶,去其瘤毒便是可行之法。然则行招安之法,未得首领同意,又不可能成功。故而先全数招揽,然后视其表现,若能弃恶从善,则既往不咎,若仍旧胡作非为。则数罪并发。严加处置!”
“同样,若行招安。自身却也得有些实力,如此方能让对主有所忌惮,故而成军之事亦得先行。至于如何训练,便先择军中水性良好者,再于走舸之上习惯水上行走,习练拉弓引箭,舟上格斗等等。此等是为基础项目,是最简单,却也是最难地。只需将这些训练妥当,则以后再得良将以及经验丰富之水兵指引,很快便可成为战斗力!诸将皆有任务在身,便由子义兼任水军校尉,先负责此事,汝可愿意?”
一席话说得众人皆是点头应是,最后刘晔便发布了任命,而问于太史慈道。
“能为主公分忧,是末将之荣幸,慈愿受职!”
太史慈立即作礼回答道。
“宁为鸡首,莫作牛尾”实际上,大多数地武将也是渴望如同赵云一样,能够有独当一面,自己决定行事来发挥才能的机会。何况水军之议,在稍微有眼光之人看来,都会知道其之前途并非只是小小“鸡首”若能发展顺利,极有可能便是另外一部与骑兵,步卒并立的强势兵种呢?
“今日所议之事,大略如此,时候不早,便散了吧!子义且随我同车归家,有此细节再与你交待,至于任命印信便待明日发放吧。”
刘晔以这句话结束了这次例行的一月一次军事会议,随即便领着太史慈出外归家而去。
“此等分行两地之局面,还会持续多久?”
当夜,望着那半缺的明月,刘晔想到了自己在幽州的妻儿,顿时有些感慨。
有兴建水军之事,刘晔注定在年底之前,却是很难返回幽州,对于两个儿子的周岁礼,以及养子郭淮九月地出师礼也是不能到场,可谓亏欠良多。
但是,现今局势牵一发而动全身,幽,徐两州的四面是敌形势,也使得刘晔若不小心谋划,极其遭遇灭顶之灾。据有人口众多,兵精粮足的二州风光无限地同时,也潜藏着步步的杀机。
为了长远之势,而暂时亏欠家人,刘晔无从选择
距离郯县直线距离九百里的濮阳。
“主公,还是听从陈军师之劝,借曹操忙于应付各处饥荒动乱之时,吾等弃了濮阳,便投徐州而去罢!”
面对吕布劝说这话的,是他的亲戚兼同乡下属魏续。
魏续是极受吕布信任的,高顺训练而成的“陷阵营”平时便由他带领。只在战时才发还给高顺。张辽是属于“少说话,多作事”地类型。如若吕布不问,他是很少发表意见地。
“容吾再思”
虽然吕布在进军兖州,强势争夺天下时,曾经认为真若遭逢败绩,他可以很洒脱地再如前时奔波三年,往投四方诸侯。有貂蝉以及陈宫先后与刘晔的亲近关系被挑明后。更是觉得后路够宽,可以放心一博,不胜则可轻松投于刘晔手下。
可真正事到临头时,吕布犹豫了
“由俭入奢易,由奢与俭难”(3z中文网'首'发)
同理,吕布尝过了大权在手,几乎尽掌一州权势于手地滋味后,再想起若投刘晔。凭着对方的强势以及对他的了解,只有安心为将一途的结果。
心中一股不甘心地感觉快速而自然地升起,想到这里。他将目光转向了手下能力最强的两人——张辽,高顺。
不无期望地问道:“文远,子泰以为如何?布尚有机会否?”
“回禀主公,前后三日间,又搜得城中士族欲与曹操报信文书数封。”
“明公三思,以曹操手断,平息动乱并非极难,若再一股作气而来。吾等何以集军粮,可以抗大军?”
高顺与张辽先后淡淡地说出这番话语。然后便闭口不言,他们很清楚吕布的性格,若其能听得进去,只需关键点出便可,若不能听,多说便是徒费口舌而已。
奔走出长安时的吕布,是拥有五千骑兵的,与曹操争战前,也有四千骑兵在手。
而反观曹操只有一千五百左右骑兵。为什么吕布会如此被动。几无还手之力?
士气!
吕布属下骑兵有两部份组成,大多数是并州而来。余下地是吕布归降董卓时西凉军中补充。但无论是并州还是西凉,他们跟随吕布多则近十年,少则七年,又随同南奔北走,转行之地不下万里。
远离家乡,水土不服,多生疾病,年龄偏大,得不到良好照顾地马匹极易生病等等。
在攻占兖州过程中,他们一鼓作气,士气极旺,故而能够帮且吕布在一月之间便攻得兖州只剩下三座城池。
但在随后锐气丧失,又未得到足够的奖赏也提升士气,后来被吕布调集于濮阳防备袁绍夹击,此地虽然是平地,但黄河由此分流两股,湿气极重,令生长于北方地他们难以适应,战斗力再降一成。
前线败阵,处于众敌环伺之下,种种相加情况下,士气还能剩得几成?
故而,当吕布信心满满的调集自己的雄厚根本与曹操争战时,惊讶地发现不仅曹操早有准备,自己骑兵之战斗力同样没有先前纵横关中,中原之地那等威势
在丁原手下十年,却一直屈身于主薄文职,只有在需要时才会教他领兵作战。不见得是多有识人之明,在这等情况下,不甘于寂寞地吕布杀其投靠董卓,他并不觉得自己错了。
董卓的倒行逆施,更有反复无常,夺他所爱,吕布叛而杀之,他同样认为自己作错了。
驰骋沙场,勇猛无敌。委身于二袁手下,看不起他眼中那些乌合之众,认为自己应当得到最尊崇的待遇,他便不认为自己错了。
而对几乎明显之极的败局,吕布猛然间发现自己不知道他哪里作错了,又怎么会遇上这等败阵之事。
“吾未负任何人,却是他人尽数负我!”
一直以来,吕布认为的事实就是如此。可到得现在,经得高顺与张辽的提醒,他总算开始怀疑起来——“错得难道是我自己么?”知应当如何处理,夫君还是去问问秀儿妹妹吧。”
严氏与貂蝉的关系,谈不上极好,却也不是有着极深敌意。大约是年龄相差不小原因,她与貂蝉并无多少话头能够说起,反而是已经十五岁的吕雯与貂蝉无话不说,将这个二娘倒当成大姐一般对待。
吕布也是没了主张。感到为难后下意识地便先问于原配妻子严氏。
这一年时日内,虽然吕布掌权极盛,但严氏与貂蝉并未尽陷于富贵荣华之中,反而多是勤俭如故。她们对于吕布究竟是作为一州之主参与争霸,还是安下心来为一诸侯效力,看法也是一致地——便是只求家人能够平安。
不去问貂蝉,自然是吕布已经知道了她的看法。已经开始有反思自身行动地吕布,并非不知需要早作打算,免得再无退路的道理,既然原配的严氏不发表意见,他也只能再一次来问于貂蝉了。
“秀儿,难道人人皆可争霸天下,为夫却不行么?”
吕布所有的不甘心,尽在这句话中体现了出来。
“夫君所言谬矣!确实人人皆可争霸天下。夫君当然亦可。但能得天下者,仅为一人!其余无论成就,尽为对方升阶之石也!夫君若收敛心性。只作良将,将来未必不能成为护国功臣!至若一心相于争霸天下,那便得作好失败之后一无所有准备!”
貂蝉看着吕布那听睐有些迷惘的神色,轻叹息一声续道:“纵观自古以来能成事者,未必便是武功盖世,才能卓绝。知人善用,从善如流,与民生息。使其得利,甚至好运眷顾便是为共同点。夫君自问。这几点却又能占得多少?”
到了这等时候,貂蝉也不怕与吕布面上难看,却是直指关键问道。
“秀儿意思,你之师兄便是那惟一之人?吾等现时投他便是最好出路?”
如高顺,以及张辽等将,再直言劝谏,那也是有限度地。但貂蝉这等与吕布妻室又有不同,荣损完全一体情况下,当然可以直说缺点而不怕起了反作用。使吕布无法接受。
也正是这种柔言细语的劝说。使得冷静下来的吕布心中已有了打算,最后问于妻子道。
“未到最后时刻。无人敢说谁为真命之人!妾自无那等先知本领,但凡事观一知十,确可分析谁之机会最大。虽则兄长失忆,但妾从其行事可知其良善本性未移,一人性格非是终生不变,但本性却难有改变之理。若是投了他人,就算前时顺利,得享权势福利,然则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之事未必不会发生。与其算尽机关去投那等不知底细之人,为何不选择机会最大,最后能得善终最多之兄长刘子扬?”
貂蝉的话语,直接诠释了巾帼不让须眉意思,直接将吕布说得频频点头不已。
“若秀儿是为男儿身,只怕又是天下少有英才得卿为妻,何尝不是天之眷顾于布?哈哈!”
心结解开地吕布,顿时拥着妻子朗声大笑道。
吕布之事告一段落,便在刘晔忙于建立水军同时。时间进入八月后所发生大事还有一件——那便是长安局势再变。
先前从兴平元年时郭汜,李与马腾、韩遂之间地引军混战,给了对于汉室有几分忠诚的白波降将杨奉机会。
趁着他等相攻时刻,忽然从武关引全部三万大军回转长安,实际上控制了这座都城,但是由于实力不足,却只能困守于此,无所作为。
此番变局影响下,同属于凉州董卓余部,屯驻于弘农地张济于兴平二年六月领兵回转长安作劝解,而这个消息被第一时间回报于洛阳地田畴手上,他立下决断,引兵突袭新安县之函谷新关,一举掌握了这个扼守洛阳与长安之间的咽喉重地,而考虑到诸多因素,他并未继续引兵攻占此时兵力空虚的弘农,只是严筑城防再作守备。
由于从属关系地原因,张济并未第一时间得到函谷新关被攻克消息。
而控制洛阳的田畴,也依着刘晔意思,从未打明过旗号,故而除了曹操以及河内的张扬,关中的西凉势力并不知道他们底细。
过了许久,接到这个被攻破消息的张济,见对方并没有想占弘农意思,也就放下了心,只与郭汜,李两人提了一次,却未引起足够重视。
有张济地劝说。马腾与韩遂退于天水一带,而郭汜,李两个面对着自己本来掌握的王牌——皇帝和百官,被杨奉给钻了空子掌握,便给了张济面子借机下台,复又和好领兵攻击长安。
可惜拥有三万大军的杨奉又有着长安坚城之利,他们三人虽有十余万军队。却是攻城不下,最后只得接受献帝使杨彪提出地和议。
经过十余天的议和,郭汜,李,张济答应了献帝有关于还都洛阳地建议。
在他们看来,小小的洛阳一带,不足万人地部曲却是根本不能与他们所抗衡,而这时新关陷落消息。同样也未传来。
洛阳是谁的部曲,献帝以及杨彪是清楚的,这自然是田畴后来通过秘密遣派人员入长安报告原因了。只要能到得洛阳。便可算是脱离虎口,能得到现今势力强大,声名如日中天的刘晔部曲保护,稍等一段时间,得到消息的刘晔若再能将天子迎奉到幽州或者徐州,那便真算得成功!
经过二十余日的准备,于七月二十六日,献帝与文武百官便在杨奉大军的护守下开出长安。浩浩荡荡地过潼关,而欲经弘农返回洛阳。
六日过后。正是八月初二,可郭汜,李和张济突然反悔,这自然是因为他们发现了谈判过程中献帝根本没有要他们大军协助,先将洛阳那约有万数军队地势力驱逐掉。
这中间有什么隐情,原本以为放献帝回洛阳,他们依旧可以牢牢控制住地三人坐不住了。
立时要求献帝和百官停止前行,先回长安再说。现今刚过潼关进入弘农境内,前方函谷旧关同样是有人守备的。眼见脱困有望。并且杨奉部曲失了坚城掩护。是无法与就跟在后方地十余万西凉大军相争地,早知郭汜。李这些人反复无常的献帝当然不甘心听其连篇鬼话,一边派人拖着,一边却在杨奉派出军士护送下欲渡黄河而到河东境内。
早前根据地便在此处的总计有数十万的白波军首领李乐等人便与杨奉有过联系,求保全天子能够得到朝廷赫免。此时情况之下,献帝作出这等选择也是无奈之极。
就在一切安定,只待当夜献帝便可轻舟随从先离此危境时候。经慕僚提示,郭汜,李以及张济识破了杨彪与杨奉的缓兵之计,直接翻脸相攻。
大军混战之下,箭羽横飞,郭汜,李大军数次与狼狈奔逃的献帝一行只余百步,流箭多次从其身边飞过。随从护卫也是渐渐减少。
濒临如此绝境的献帝,与杨彪一道也顾不得百官只能亡命奔行。他们若能脱身,则后面无论杨奉亦或是百官就便战败被俘,可有了白波军的掩护,郭汜,李只怕也会留些余地,不会妄意杀戮。
在这个过程中,原本随同献帝一起逃命地许多文武官员,纷纷眼见敌军便要追上时刻,义无反顾的以微薄地血肉之躯领着少量士兵阻挡追兵。便是以着“螳臂当车”的无畏态度终于为献帝争取到了一线生机!
也许他们并非是才能卓绝的良臣,但却无愧于真正的忠臣之名
献帝一行人终于在气力渐感不支的时候,到了黄河岸边,奋起余力上了一叶早已备好的小舟,立时便在船夫全力操舵下,横越激流而到得对岸!
知道献帝已逃到对岸白波军势力范围内,对于这些没少打交道的黄巾余党,郭汜,李是颇有些无奈的。而与留下应战,立营稳守的杨奉也是短时内无法分出胜负。没了皇帝,无论杨奉疑或者百官,在他们看来都是鸡肋。最后只得无奈退回长安。
使得杨奉与百官也是逃过一劫,终于在八月中旬,也全数渡河到达安邑境内。
白波军终究只是黄巾贼而非正规军,虽然李乐等人在得到了献帝地封赏后,对皇帝是比较客气地,但刘协在安邑呆着还是觉得浑身不自在。
但他随从经过数次渡河,也仅是百人而已,在这种情况下再经数百里之地想去洛阳,只怕中间是福祸难料!
八月十七日,终于等到杨奉领着一万五千余下兵员到达安邑的献帝,终于放下了心,开始与心腹们计划着如何摆脱这些白波首领们,直接往赴洛阳。
有皇帝在手中,是很有底气地,这一点白波军的首领们同样是清楚的,故而奢望他们主动放行,这只怕却是有些白日做梦味道。
就算加上了一万五千兵马,可对于只在安邑一地,便有十万军力的白波军来说,还是不够看了些。
于是,献帝只得以各种怀柔手断,不断加封李乐几人官职同时,也在不断寻找着脱身机会。
终于他等到了
八月二十五日,掌管半部并州的袁熙与高干,又发动了对白波军的攻击,在这种情况下,除李乐之外首领皆领着大军前去支援,安邑便只剩下了约有五万人马。
这种情况下,保护献帝离开,杨奉已有十足把握!
八月二十七日,准备许久的献帝借视察军情之名,离开安邑城内住所进入杨奉军中。而杨奉则立即通告于构乐,尽述皇帝需得归回正统之地洛阳意见。
李乐当然是不愿意的,但他从献帝的动作已经知道了对方去意已绝,特别是经过数番波折的杨奉从献帝中得到了布于洛阳之势力正从属于刘晔消息后,再来明白告之。
自认时运不济,无法以五万军士将对方留下的李乐只得“好人作到底”故作大度地派人送杨奉大军出城,取道河内而返洛阳!
“朕观将军像模威武,却不知名姓为何?”
揭开车帘的刘协看着护送在自己身边的,正是前番多次见到作战勇猛,只是因为时机不巧,他亦不能亲自询问的将领,立时便欣喜地问道。
“某姓徐,名晃,表字公明,只是杨将军手下前军校尉而已。”
徐晃见得天子动问,而现时于行军途中却不能行得全礼,只要在马上躬身恭敬地答道。
“正是汝等勇猛将士之浴血拼杀,方能使朕有脱身之机。昔时三万余将士,今只余一半,朕之心痛哀哉”
刘协今年已有十五岁,本就有少年聪慧之名的他,现今虽然年纪尚少,但却极为成熟。触极前时那惨烈一战,数疑命将丧失情形,他顿时有感而发道。
“只愿皇上能够平安归都,则为天下百姓之幸也”
天子被视作天下安定的像征,故而董卓妄废立天子,袁绍另令帝皇是被天下人所不耻的。在徐晃这等将领眼中,当然皇帝若能经此一劫再回旧都,重拾前番帝王基业,必然会使动乱的天下早早回复安定。
这倒是是当之人信奉原因了。
“希望吧”
刘协轻轻叹息一声,然后便放下车帘,心中却幽然想道:“刘子扬,按辈份汝是为朕之叔辈,但闻名不如见面,你真正能够如父皇所说那般,有使得汉室重兴之能,心中又会没有别样的心思么?”
经过这些年的波折,刘协开始不再盲目信任一人,对于刘晔究竟会是如何一个人。没有亲身经历的他,不愿意草率作出结论,而去毫无理由地相信一个人。但事实就是这么残酷。除了刘晔之外,整个天下又还有谁能让他去相信呢?
面对别无选择的事实,刘协只得将希望全寄于刘晔身上。
命运,有时候,就是这么无奈
兴平二年九月三日,天子刘协还都洛阳。
接到消息的洛阳百姓,以及负责此处的田畴,赵明亲于黄河岸边相迎,同时派出快马回报于徐州的刘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