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恐慌的美国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0.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374章:恐慌的美国
告别父老离家去,参军入伍最光荣。君不见,边疆战事久未息,吾亦当为众人先。抛洒热血建伟业,只愿华夏永安宁。君可知,大汉昏睡数百年,吾辈今日恍然觉,蛮夷胡虏竟称王,欺我大汉无传承,肆虐汉土意猖狂。他日深仇犹未雪,吾辈岂可且偷生,踏平寇土待何时。今以此歌与君听,男儿生来当刚烈,建功立业在今朝,参军入伍是正途
全国各地,此时依旧有招兵宣传,私底下的号召方式也各式各样,而且很是极端的民族主义宣传方式。
而在舆论上,中华帝国则是宣扬仁爱,当然,这东西是用来忽悠别人的,所以帝国只是表面上喊几嗓子,下面却是在搞另外一套。
儒家之所以能够在古代建立正统地位,那是因为迎合了统治者的需要,尽管儒家不如道家优秀,但道家无法建立一个社会秩序,这是道家最大的弱点。
儒家的君臣父子,常伦朝纲,春秋大义等等,都是为了统治集权需要,仁爱等等七七八八的东西,也都是统治者用来忽悠百姓的。
但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上,却出现了一个非常让人无语的现象。
那就是在统治者忽悠臣子和百姓时,统治者也反过来被臣子们给忽悠了。作为皇帝,也是要受教育的。
而皇帝受的教育,很多都是儒家教育,以明代来说,翰林院学士每隔多少天就给皇帝来一次讲课,给皇帝灌输种种儒家的东西,皇帝整天在宫中,接触外面的世界都是靠这些臣子的口述之类的,结果一个个都被愚掉了。
这也是为什么,在汉唐时期,中国还能不断向外扩张,而在宋明时期,则基本上不扩张了。
汉唐时期虽然儒家也是正统地位,但统治者起码还没有被忽悠掉。
宋明时期,可以说是儒家忽悠的巅峰,整个社会都被忽悠了,所以也出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君主集权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而且内部统治地位很稳固了,起码在内部来说,想要篡位却是很难的。
当前中华帝国可谓是在内部否定了儒家,但表面上却又宣扬儒家思想,这种宣扬主要是用来忽悠外国佬的,自己就不用太入戏了。
又到招兵的时候了,大量的青年已经摩拳擦掌,纷纷前往报名。
每年帝国招兵,场面都十分的火爆。
对于那些错过了入学年龄的年轻人来说,他们目前想要成就一番事业,首先要得有文化,要想获得文化,一个是去成人学校,或者夜校就读。另外一个就是参军入伍,若能在军中建立军功,那将前途大好,就算不留在军中,退伍了也极易找到一份好工作。
此时帝国有诸多参军入伍而获得成功的例子。
帝国成立之后,帝国对于烈士家属的补偿最为丰厚,抚恤金年年都有增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钱自然一定程度上是慢慢贬值的,加上个人劳动收入的增加,烈士的抚恤金自然也是年年在加。
每一次提高抚恤金,那些已阵亡的烈士也都有增发。
不过那些是帝国成立之前的烈士们享有的待遇,那些烈士可谓是开国功臣,帝国自然不会让人寒心。
同时帝国对于那些没有阵亡的开国功臣们的封赏也是很丰厚的,不过主要是对普通士兵的奖励。
那些军官,多都是以升军衔来进行奖励,那些奖励对于普通士兵来说是很丰厚的,对那些军官来说并不是很多。
这也是帝国一贯的手段,团结底层,制衡上层。
跟随元首在建安起家的士兵,最差的此时都已经是个中尉了,不过在职务上,有的还只是排长。
能力上不去,自然不会提太高的职务,但跟随元首草创事业的功劳又不能不赏,所以把军衔提上去,等于是把军饷提上去。
而那些有能力的,只要一打仗,马上把职务提上去。
虽然说如今参军已经错过了最好的时机,但却并不意味着参军就没有前途。此时帝国还未开始封爵呢
以帝国的很多现象表明,真正的封赏还未到来。
等我们中华帝国称霸全球,才是帝国大封天下的时候。
社会各界普遍都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毕竟无风不起浪,这样的说法确实是夏钧所许诺的。
当初帝国成立时,本应大加封赏的才是,不过夏钧觉得时机还不成熟,此时封赏了将士,只会消除他们的上进心。
帝国成立之后,三军将士并非没有目标,新的目标只有一个称霸世界
夏钧给将士们画了个大饼,从而再次激励全军的奋斗精神。
这样的做法也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反效果倒是没有,毕竟夏钧说不到享受的时候,而自己做了很好的带头楷模作用,下面的将士自然没有什么想法。而且帝国三军是有理想的,共同的理想可以使人团结。
虽然说,此时参军并非能够想当初那样很容易就能当上军官,但也并不是没有机会的,只要有能力,还是可以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华帝国的内陆省份的那些错过了受教育年龄的青年,都将参军入伍看作一个良好的出路。
而在沿海省份,以及一些早期就纳入华东政府管理的省份,那些错过了入学年龄的青年有的已经被招入军伍,有的则进了成人学校,然后学了一门技术,成为了工人,基本上已经消化掉了。
往年,帝国招兵的要求是很严格的,毕竟往年入伍的人也不少,而兵额有限,自然是选了又选。
而如今情况不同了,帝国对于报名参军的青年,只要是身体素质上差不多就召入军伍,甚至是身体素质差一些的也要。
因为帝国今年将扩招生产兵团,那些身体素质差一些的,则招入生产兵团之中。
这些生产兵团主要从事的生产项目,除了传统的农业,目前还加入了工业生产。即便是传统的农业生产,也都是用了最先进的技术。
帝国在招收这些生产兵团兵员时,主要的目的也就是为了让这些没有文化的青年能够在军中学到文化,并且学到有技术含量的生产技术,以便他们退伍后能有一技之长,给他们提供晋升中产阶级的阶梯。
这个政策主要是面对内陆地区,而沿海地区,目前入伍的都是义务兵,全是学校里出来的。
华东各省,算下来已经各有十年的教育发展,目前适龄的兵源都是学生了。
内陆地区的青年,就算是进了夜校,也不如入伍学习,毕竟入伍之后可以接触到来自全国各省的战友,而且可以去边疆等地区,可以让他们开拓眼界。同时军队对人的改造,并不是夜校能够相比的。
生产兵团的建立有一个巨大的好处,那就是可以减轻军备负担,毕竟这些生产兵团平时的生产也是可以产生效益的,这些效益将花在生产兵团的装备训练消耗等花费上。
作为回报,帝国给生产兵团的士兵们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退伍后可享受更高级的创业指导。
同时培养这些内陆的子弟兵们创业,是有助于发展内陆经济的,为此帝国还专门出台了各种内陆退伍士兵回乡创业的扶持政策。
义务兵制度,目前只适用于沿海等地区,针对的是在校学生。而内陆地区,则暂时没有采取义务兵制度,这还需要再等几年。
在沿海地区,义务兵制度也不是说每一个人都得参军,而是身体素质过关的才招入军中,只需服役两年。
这些学生在学校里已经接受过了一定程度的军事训练,在列队等方面都没问题,对基本的枪械操作上也没有什么问题,入伍后重点训练项目就是一些更深入的军事战斗技巧。
随着科技的发展,战争已经演变成了陆空一体的运动战,战争的形式已经改变为使用空军火炮战车进行强行突破,然后进行纵深穿插包围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步兵已经退为次要位置,主要的战斗就是对敌人进行穿插包围后的近距离战斗。
因此传统的练兵模式已经成为了过去,应对新时代的战争需求,士兵必须学会近距离的战斗技巧。
这是普通士兵的任务,而职业兵种,则是装甲兵空军驾驶员,以及炮兵部队这些首要的兵种。
在这种战斗模式下,单兵火力变得比较重要,毕竟包围歼灭战比的就是近距离火力,但也不是说太近。
在中日战争,以及苏俄内战中,都暴露出一个问题,那就是冲锋枪确实有很大的作用,但有时射程不够却也是缺点。
当前这也就是一个不是缺点的缺点,因为其他国家的火力不如中华帝国,以中华帝国的09式步枪来说,火力比任何一个国家的步枪都要猛,而且精度也高,因此没有谁认为这是缺点。
不过需求还是有的,军方已经有提出了相关的武器装备改进方案,那就是制造一种威力适中,射程适中,火力猛,又便于携带的步枪。
中华帝国是第一个意识到这一发展趋势的国家。
帝国今年扩招生产兵团,主要的目的就是培养普通士兵。
这些普通士兵上了战场,任务就是向前冲,然后消灭敌人,并不需要太强的技术性,但危险系数极大,因此这是最容易消耗兵力的地方,帝国既然要做战争准备,就得多培养普通士兵。
两年时间足够培养一名合格的冲锋士兵了,退伍之后就转为后备役,等战争一到,马上对这些后备役进行动员。
说白一些,那些后备役,实际上就是炮灰预备役。
但战争就是如此,总得有人来当冲锋陷阵的炮灰,那些职业兵所面临的危险同样也很大,以装甲师来说,得进行正面强行突破,空军得进行空战和敌后轰炸。
当然,如果军事技术比敌人强,那么危险性会降低很多。
中华帝国的军事技术,此时还是领先于世界的。
中华帝国在1921年,陆陆续续的招募了近三百万人,大多转为生产兵团,中华帝国的兵力总数,已经增加到了六百万,相当于一百个人之中,就有一个人参军,这个比例相比十比一这样疯狂的比例来说,是非常低的。
作为一个即将走上军国主义路线的国家,必须有一个全民参与军事建设的基础。
中华帝国今年的扩军,确是把英美等国家吓半死。
六百万啊
那可是六百万
而且中华帝国随时还可以再征召六百万,只要有需要的话。
中华帝国平白无故扩建这么多的兵力干什么
难道是要对苏联全面开战了
深谙资本运用方式的美国,自然明白这是有可能的。尽管领土名义上是俄国的,但中国的资本却能够持续的对俄国进行剥削,全面向苏联开战这是完全有可能的,因为中国有这样的利益出发点。
只要有足够的利益出发点,那么就可能付诸行动。
面对这种极大的可能性,英美日等协约国已经是到了快要火烧眉毛的时候了。
如果让中华帝国把手伸到欧洲去,那么结果是很恐怖的。
中华帝国占据欧洲,等于是统一世界岛没什么区别了,到时候美国将处于被包围状态。
白宫为此召开了紧急会议。
以当前美国的军事力量,完全不足以阻挡中国的扩张,首先在海战方面,世界各国的海军都无法靠近中国海。而且这次中国是从陆上扩张,而不是从海上扩张。在陆上,苏联显然抵挡不住中俄联军。而英法德刚经历了一场持久战,也没有什么力量能够抽调出来抵挡中国。如果中国真的下定决心要进攻欧洲,那么将没什么力量能够阻挡。美国国务卿兰辛罗伯特说道:美国需要的是时间,我们要有足够的时间来让苏联发展,同时需要足够的时间英法德恢复实力。而中国从上次的战争一开始,就从未陷入到战争之中,他们积蓄了巨大的力量,现在极为容易爆发出来。
那怎么办威尔逊问道难道我们学他们那样建立一支600万人的军队
威尔逊一副郁闷的表情,便能看出他的无奈了。
美国的人口只有一亿,理论上全民皆兵的话,可以抽调出一千万人参战,但实际上却不是这样的。
美国是一个资本国家,不可能抽调那么多人去参军,就算是抽调600万人去参军,美国也受不了。
在非战争时期,美国是需要发展的,那么多人去参军了还怎么发展呢
中国不同,中国那么多的人口,600万人不影响整个国家的发展,而且中国还未实现全面工业化,还有很多人口是农业人口,这些农业人口去参军了,对社会生产没什么影响。
而美国此时远远还没有做好战争的准备,以美国的发展路线,以及战争方式,是一种严重依赖先进军事技术的模式。
因为美国的士兵并非是太专业的,多数都是非专业的。
而美国制胜的法宝,就是先进的军事技术。
但现在中国的军事技术显然超越了美国,美国如果贸然参战,那么就别想发展了。
因此美国是需要时间来发展的,未来美国的首要任务就是恢复英法德等国家的实力,并且帮助苏联建立一个良好的工业以及防空体系,并且帮助其发展陆权以制衡中俄。
也许我们需要重启协议,这样才有可能暂时阻止中国向西扩张,但未来战争肯定会爆发的。罗伯特断定道。
威尔逊点了点头,也不是太紧张。
反正他只是总统,该紧张的不是他,而是那些资本家。
当然,他若想继续连任,那么就必须做出点符合那些资本家的利益出来,这样才能连任,以目前的状态来看,显然连任已经不是太可能了。
因为美国自欧洲爆发大战以来,与中国的竞争中一直都是处于不利的地位。威尔逊已经当了两任总统了,下一任总统肯定不会是他了。
威尔逊在就职总统期间已经赚够了钱,足够让他快快乐乐乐的过完下半生的钱,至于美国的前途如何等等,他并不是太过关心。中国如何扩张,一时半会也打不到美国本土来。
当然,中国打到美国本土来也是威尔逊不愿意看到的,毕竟他未来还要享受后半生,不想受其影响。
但快要卸任的人了,威尔逊对此事已经不是很上心了。
美国紧张半死,中华帝国却是没这个意识。
夏钧这次决定扩招三百万生产兵团,本身只是为了培养预备役而已,毕竟三百万军队的装备训练等等都是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到位的。
而且中华帝国已经在西线集结了一百六十万兵力,交通线的任务已经是非常紧张了。
随着秋季的到来,哈萨克斯坦地区的棉花也收成了,中华帝国在西线的军事行动也停了下来,铁路要开始运棉花了,后勤补给供应开始减少。
如果帝国再把三百人调过去,那么后勤肯定吃不消的。
而且暂时中华帝国还未发展到夏钧理想中的程度,现在贸然发动战争,可能开始时会打得顺风顺水,但后力肯定不足,而且伤亡极大。
夏钧根本就没有要在此时发动战争的意图。
而在美国看来就不同了,如果中国此时向苏联进攻,苏联能否挡得住的确是一个很值得怀疑的问题。
中华帝国暂时还不想让俄国摆脱苏联这座大山,以北极熊的野性,一旦消灭了苏联,说不定还会反到天上去了。
因此中华帝国根本没有在近期内消灭苏联的想法。
保持苏联的存在,有助于继续调教俄国这头北极熊。
今天就一更
第374章:恐慌的美国
告别父老离家去,参军入伍最光荣。君不见,边疆战事久未息,吾亦当为众人先。抛洒热血建伟业,只愿华夏永安宁。君可知,大汉昏睡数百年,吾辈今日恍然觉,蛮夷胡虏竟称王,欺我大汉无传承,肆虐汉土意猖狂。他日深仇犹未雪,吾辈岂可且偷生,踏平寇土待何时。今以此歌与君听,男儿生来当刚烈,建功立业在今朝,参军入伍是正途
全国各地,此时依旧有招兵宣传,私底下的号召方式也各式各样,而且很是极端的民族主义宣传方式。
而在舆论上,中华帝国则是宣扬仁爱,当然,这东西是用来忽悠别人的,所以帝国只是表面上喊几嗓子,下面却是在搞另外一套。
儒家之所以能够在古代建立正统地位,那是因为迎合了统治者的需要,尽管儒家不如道家优秀,但道家无法建立一个社会秩序,这是道家最大的弱点。
儒家的君臣父子,常伦朝纲,春秋大义等等,都是为了统治集权需要,仁爱等等七七八八的东西,也都是统治者用来忽悠百姓的。
但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上,却出现了一个非常让人无语的现象。
那就是在统治者忽悠臣子和百姓时,统治者也反过来被臣子们给忽悠了。作为皇帝,也是要受教育的。
而皇帝受的教育,很多都是儒家教育,以明代来说,翰林院学士每隔多少天就给皇帝来一次讲课,给皇帝灌输种种儒家的东西,皇帝整天在宫中,接触外面的世界都是靠这些臣子的口述之类的,结果一个个都被愚掉了。
这也是为什么,在汉唐时期,中国还能不断向外扩张,而在宋明时期,则基本上不扩张了。
汉唐时期虽然儒家也是正统地位,但统治者起码还没有被忽悠掉。
宋明时期,可以说是儒家忽悠的巅峰,整个社会都被忽悠了,所以也出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君主集权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而且内部统治地位很稳固了,起码在内部来说,想要篡位却是很难的。
当前中华帝国可谓是在内部否定了儒家,但表面上却又宣扬儒家思想,这种宣扬主要是用来忽悠外国佬的,自己就不用太入戏了。
又到招兵的时候了,大量的青年已经摩拳擦掌,纷纷前往报名。
每年帝国招兵,场面都十分的火爆。
对于那些错过了入学年龄的年轻人来说,他们目前想要成就一番事业,首先要得有文化,要想获得文化,一个是去成人学校,或者夜校就读。另外一个就是参军入伍,若能在军中建立军功,那将前途大好,就算不留在军中,退伍了也极易找到一份好工作。
此时帝国有诸多参军入伍而获得成功的例子。
帝国成立之后,帝国对于烈士家属的补偿最为丰厚,抚恤金年年都有增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钱自然一定程度上是慢慢贬值的,加上个人劳动收入的增加,烈士的抚恤金自然也是年年在加。
每一次提高抚恤金,那些已阵亡的烈士也都有增发。
不过那些是帝国成立之前的烈士们享有的待遇,那些烈士可谓是开国功臣,帝国自然不会让人寒心。
同时帝国对于那些没有阵亡的开国功臣们的封赏也是很丰厚的,不过主要是对普通士兵的奖励。
那些军官,多都是以升军衔来进行奖励,那些奖励对于普通士兵来说是很丰厚的,对那些军官来说并不是很多。
这也是帝国一贯的手段,团结底层,制衡上层。
跟随元首在建安起家的士兵,最差的此时都已经是个中尉了,不过在职务上,有的还只是排长。
能力上不去,自然不会提太高的职务,但跟随元首草创事业的功劳又不能不赏,所以把军衔提上去,等于是把军饷提上去。
而那些有能力的,只要一打仗,马上把职务提上去。
虽然说如今参军已经错过了最好的时机,但却并不意味着参军就没有前途。此时帝国还未开始封爵呢
以帝国的很多现象表明,真正的封赏还未到来。
等我们中华帝国称霸全球,才是帝国大封天下的时候。
社会各界普遍都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毕竟无风不起浪,这样的说法确实是夏钧所许诺的。
当初帝国成立时,本应大加封赏的才是,不过夏钧觉得时机还不成熟,此时封赏了将士,只会消除他们的上进心。
帝国成立之后,三军将士并非没有目标,新的目标只有一个称霸世界
夏钧给将士们画了个大饼,从而再次激励全军的奋斗精神。
这样的做法也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反效果倒是没有,毕竟夏钧说不到享受的时候,而自己做了很好的带头楷模作用,下面的将士自然没有什么想法。而且帝国三军是有理想的,共同的理想可以使人团结。
虽然说,此时参军并非能够想当初那样很容易就能当上军官,但也并不是没有机会的,只要有能力,还是可以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华帝国的内陆省份的那些错过了受教育年龄的青年,都将参军入伍看作一个良好的出路。
而在沿海省份,以及一些早期就纳入华东政府管理的省份,那些错过了入学年龄的青年有的已经被招入军伍,有的则进了成人学校,然后学了一门技术,成为了工人,基本上已经消化掉了。
往年,帝国招兵的要求是很严格的,毕竟往年入伍的人也不少,而兵额有限,自然是选了又选。
而如今情况不同了,帝国对于报名参军的青年,只要是身体素质上差不多就召入军伍,甚至是身体素质差一些的也要。
因为帝国今年将扩招生产兵团,那些身体素质差一些的,则招入生产兵团之中。
这些生产兵团主要从事的生产项目,除了传统的农业,目前还加入了工业生产。即便是传统的农业生产,也都是用了最先进的技术。
帝国在招收这些生产兵团兵员时,主要的目的也就是为了让这些没有文化的青年能够在军中学到文化,并且学到有技术含量的生产技术,以便他们退伍后能有一技之长,给他们提供晋升中产阶级的阶梯。
这个政策主要是面对内陆地区,而沿海地区,目前入伍的都是义务兵,全是学校里出来的。
华东各省,算下来已经各有十年的教育发展,目前适龄的兵源都是学生了。
内陆地区的青年,就算是进了夜校,也不如入伍学习,毕竟入伍之后可以接触到来自全国各省的战友,而且可以去边疆等地区,可以让他们开拓眼界。同时军队对人的改造,并不是夜校能够相比的。
生产兵团的建立有一个巨大的好处,那就是可以减轻军备负担,毕竟这些生产兵团平时的生产也是可以产生效益的,这些效益将花在生产兵团的装备训练消耗等花费上。
作为回报,帝国给生产兵团的士兵们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退伍后可享受更高级的创业指导。
同时培养这些内陆的子弟兵们创业,是有助于发展内陆经济的,为此帝国还专门出台了各种内陆退伍士兵回乡创业的扶持政策。
义务兵制度,目前只适用于沿海等地区,针对的是在校学生。而内陆地区,则暂时没有采取义务兵制度,这还需要再等几年。
在沿海地区,义务兵制度也不是说每一个人都得参军,而是身体素质过关的才招入军中,只需服役两年。
这些学生在学校里已经接受过了一定程度的军事训练,在列队等方面都没问题,对基本的枪械操作上也没有什么问题,入伍后重点训练项目就是一些更深入的军事战斗技巧。
随着科技的发展,战争已经演变成了陆空一体的运动战,战争的形式已经改变为使用空军火炮战车进行强行突破,然后进行纵深穿插包围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步兵已经退为次要位置,主要的战斗就是对敌人进行穿插包围后的近距离战斗。
因此传统的练兵模式已经成为了过去,应对新时代的战争需求,士兵必须学会近距离的战斗技巧。
这是普通士兵的任务,而职业兵种,则是装甲兵空军驾驶员,以及炮兵部队这些首要的兵种。
在这种战斗模式下,单兵火力变得比较重要,毕竟包围歼灭战比的就是近距离火力,但也不是说太近。
在中日战争,以及苏俄内战中,都暴露出一个问题,那就是冲锋枪确实有很大的作用,但有时射程不够却也是缺点。
当前这也就是一个不是缺点的缺点,因为其他国家的火力不如中华帝国,以中华帝国的09式步枪来说,火力比任何一个国家的步枪都要猛,而且精度也高,因此没有谁认为这是缺点。
不过需求还是有的,军方已经有提出了相关的武器装备改进方案,那就是制造一种威力适中,射程适中,火力猛,又便于携带的步枪。
中华帝国是第一个意识到这一发展趋势的国家。
帝国今年扩招生产兵团,主要的目的就是培养普通士兵。
这些普通士兵上了战场,任务就是向前冲,然后消灭敌人,并不需要太强的技术性,但危险系数极大,因此这是最容易消耗兵力的地方,帝国既然要做战争准备,就得多培养普通士兵。
两年时间足够培养一名合格的冲锋士兵了,退伍之后就转为后备役,等战争一到,马上对这些后备役进行动员。
说白一些,那些后备役,实际上就是炮灰预备役。
但战争就是如此,总得有人来当冲锋陷阵的炮灰,那些职业兵所面临的危险同样也很大,以装甲师来说,得进行正面强行突破,空军得进行空战和敌后轰炸。
当然,如果军事技术比敌人强,那么危险性会降低很多。
中华帝国的军事技术,此时还是领先于世界的。
中华帝国在1921年,陆陆续续的招募了近三百万人,大多转为生产兵团,中华帝国的兵力总数,已经增加到了六百万,相当于一百个人之中,就有一个人参军,这个比例相比十比一这样疯狂的比例来说,是非常低的。
作为一个即将走上军国主义路线的国家,必须有一个全民参与军事建设的基础。
中华帝国今年的扩军,确是把英美等国家吓半死。
六百万啊
那可是六百万
而且中华帝国随时还可以再征召六百万,只要有需要的话。
中华帝国平白无故扩建这么多的兵力干什么
难道是要对苏联全面开战了
深谙资本运用方式的美国,自然明白这是有可能的。尽管领土名义上是俄国的,但中国的资本却能够持续的对俄国进行剥削,全面向苏联开战这是完全有可能的,因为中国有这样的利益出发点。
只要有足够的利益出发点,那么就可能付诸行动。
面对这种极大的可能性,英美日等协约国已经是到了快要火烧眉毛的时候了。
如果让中华帝国把手伸到欧洲去,那么结果是很恐怖的。
中华帝国占据欧洲,等于是统一世界岛没什么区别了,到时候美国将处于被包围状态。
白宫为此召开了紧急会议。
以当前美国的军事力量,完全不足以阻挡中国的扩张,首先在海战方面,世界各国的海军都无法靠近中国海。而且这次中国是从陆上扩张,而不是从海上扩张。在陆上,苏联显然抵挡不住中俄联军。而英法德刚经历了一场持久战,也没有什么力量能够抽调出来抵挡中国。如果中国真的下定决心要进攻欧洲,那么将没什么力量能够阻挡。美国国务卿兰辛罗伯特说道:美国需要的是时间,我们要有足够的时间来让苏联发展,同时需要足够的时间英法德恢复实力。而中国从上次的战争一开始,就从未陷入到战争之中,他们积蓄了巨大的力量,现在极为容易爆发出来。
那怎么办威尔逊问道难道我们学他们那样建立一支600万人的军队
威尔逊一副郁闷的表情,便能看出他的无奈了。
美国的人口只有一亿,理论上全民皆兵的话,可以抽调出一千万人参战,但实际上却不是这样的。
美国是一个资本国家,不可能抽调那么多人去参军,就算是抽调600万人去参军,美国也受不了。
在非战争时期,美国是需要发展的,那么多人去参军了还怎么发展呢
中国不同,中国那么多的人口,600万人不影响整个国家的发展,而且中国还未实现全面工业化,还有很多人口是农业人口,这些农业人口去参军了,对社会生产没什么影响。
而美国此时远远还没有做好战争的准备,以美国的发展路线,以及战争方式,是一种严重依赖先进军事技术的模式。
因为美国的士兵并非是太专业的,多数都是非专业的。
而美国制胜的法宝,就是先进的军事技术。
但现在中国的军事技术显然超越了美国,美国如果贸然参战,那么就别想发展了。
因此美国是需要时间来发展的,未来美国的首要任务就是恢复英法德等国家的实力,并且帮助苏联建立一个良好的工业以及防空体系,并且帮助其发展陆权以制衡中俄。
也许我们需要重启协议,这样才有可能暂时阻止中国向西扩张,但未来战争肯定会爆发的。罗伯特断定道。
威尔逊点了点头,也不是太紧张。
反正他只是总统,该紧张的不是他,而是那些资本家。
当然,他若想继续连任,那么就必须做出点符合那些资本家的利益出来,这样才能连任,以目前的状态来看,显然连任已经不是太可能了。
因为美国自欧洲爆发大战以来,与中国的竞争中一直都是处于不利的地位。威尔逊已经当了两任总统了,下一任总统肯定不会是他了。
威尔逊在就职总统期间已经赚够了钱,足够让他快快乐乐乐的过完下半生的钱,至于美国的前途如何等等,他并不是太过关心。中国如何扩张,一时半会也打不到美国本土来。
当然,中国打到美国本土来也是威尔逊不愿意看到的,毕竟他未来还要享受后半生,不想受其影响。
但快要卸任的人了,威尔逊对此事已经不是很上心了。
美国紧张半死,中华帝国却是没这个意识。
夏钧这次决定扩招三百万生产兵团,本身只是为了培养预备役而已,毕竟三百万军队的装备训练等等都是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到位的。
而且中华帝国已经在西线集结了一百六十万兵力,交通线的任务已经是非常紧张了。
随着秋季的到来,哈萨克斯坦地区的棉花也收成了,中华帝国在西线的军事行动也停了下来,铁路要开始运棉花了,后勤补给供应开始减少。
如果帝国再把三百人调过去,那么后勤肯定吃不消的。
而且暂时中华帝国还未发展到夏钧理想中的程度,现在贸然发动战争,可能开始时会打得顺风顺水,但后力肯定不足,而且伤亡极大。
夏钧根本就没有要在此时发动战争的意图。
而在美国看来就不同了,如果中国此时向苏联进攻,苏联能否挡得住的确是一个很值得怀疑的问题。
中华帝国暂时还不想让俄国摆脱苏联这座大山,以北极熊的野性,一旦消灭了苏联,说不定还会反到天上去了。
因此中华帝国根本没有在近期内消灭苏联的想法。
保持苏联的存在,有助于继续调教俄国这头北极熊。
今天就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