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持续性灾难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0.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八十章持续性灾难
早就有人说过:中东是世界的火药桶。
虽然很多人不理解,毕竟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都不在中东,而且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中东都是西方列强的殖民地,但是中东是世界的十字路口,是东西方文明交汇地,在东西方对抗时代,绝对是战略要地。
即便不考虑中东的资源,其战略地位也足以成为东西方的争夺焦点。
五月二十二日,牧浩洋随同黄瀚林回到北京。
接下来的一个月之内,他一直在处理与埃及的军事交流工作。
受全球救灾行动影响,埃及军方没有举行三军联合演习,而是按照牧浩洋的建议,通过计算机进行了模拟演习。在此期间,牧浩洋五次飞赴开罗,对埃及军方的模拟军事演习进行指导。
六月底,拿到模拟演习资料后,牧浩洋返回北京。
此时,拯救行动已经取得重大进展。
根据科学家提交的观测数据,北极冰盖在六月初开始融化,速度与二零三四年测得的数据基本吻合。也就是说,清理微尘的行动已经取得重大效果,北极冰盖没有像科学家预测的那样全面冻结。六月二十日,科学家在全球气候事务组织公布了观测报告,预计冰盖的融化速度将在八月初达到最快,在九月底结束。如果微尘的情理工作不出意外,拯救行动将在二零三七年初收到明显成效。
按照科学家估计,到二零三七年,全球气候将基本恢复正常。
当然,这只是基本恢复正常,而不是完全恢复正常。
在这份较为乐观的报告中,科学家还提到了很多悲观的信息,即气候的反常变化将在局部地区造成严重的自然灾害。
最大的自然灾害是由大气循环系统紊乱造成的,说得直接一点就是降雨。
根据科学家在全球各地收集到的气候变化数据,特别是降雨数据,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已经显现出来。比如在二零三六年的前四个月,全球降雨分布情况严重不均,而且出现了很多反常现象。三月初,撒哈拉地区出现了有记录以来的最大规模降雨,七天内的降雨量达到一百八十毫米。同一时期,亚马逊地区的降雨量则严重降低,三月份的降雨总量还不到一百毫米。
如此剧烈的局部气象变化,绝对是一场灾难。
对野生物种来说,这就意味着灭亡。比如在亚马逊地区,持续半年的干旱,已经导致雨林面积缩小了近两百万平方公里,数百种已知物种以及更多的未知物种濒临灭绝,而撒哈拉地区的持续降雨,则导致数十种已经适应了干旱气候的物种面临威胁。其他地区,比如东南亚的热带雨林非洲西部东非高原北欧东欧北美中部地区中亚中国南部地区与澳大利亚北部地区的气候都出现了反常变化,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而生物圈的适应能力肯定比不上气候的变化速度。
当然,最严重的影响,仍然体现在农业生产上。
根据美国农业协会估计,如果反常的气候变化持续下去,美国在二零三六年的粮食产量将锐减三成以上。别的不说,二零三六年初的严重干旱,导致中部与中东部地区的小麦产量减少了四成以上。加拿大的情况也差不多,二零三五年第四季度与二零三六年第一季度的恶劣气候,已经导致小麦玉米土豆等多种主要农作物的产量减少了三成以上,而且还对夏季农作物的耕种产生了影响。
可以说,这绝对不只是北美地区的问题。
在欧洲,德国与法国在一月份就宣布,二零三六年的粮食产量将大幅度降低,随后意大利农业部门公布了一组数据,其粮食产量很有可能降低百分之五十。三月份,被誉为欧洲粮仓的乌克兰宣称,持续五个月的严寒,已经导致百分之八十的粮田绝收,乌克兰由粮食出口国变为进口国。俄罗斯也在三月底宣布,寒冷的气候已经导致除内高加索之外,其他所有产粮区受到影响,粮食减产量在百分之五十以上。在亚洲,除了印度与巴基斯坦的情况稍微好一点之外,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国家的粮食产量都大幅度降低,其中菲律宾的粮食减产率高达百分之七十五。
受到影响的不仅有农业,还有渔业与畜牧业。
畜牧业方面,受影响最大的是阿根廷。根据阿根廷政府在一月初公布的消息,二零三六年的出栏牲口数将减少百分之四十,相当于损失了三百五十万头肉牛。巴西墨西哥澳大利亚新西兰埃及等畜牧业大国也受到了严重影响,预计全球畜牧业减产规模在百分之二十五以上。
相对而言,渔业受到的影响最为严重。
在二零三五年十月到二零三六年三月的半年内,挪威渔业产量锐减百分之九十五,澳大利亚南非巴西加勒比海地区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俄罗斯与美国等渔业大国的减产量在百分之八十到百分之四十之间。根据全球气候事务组织预测,全球渔业减产量在百分之五十以上。
事实上,这只是开始,而不是结束。
根据科学家提供的报告,因为针对局部气候变化的预测极为困难,即便是动用全球所有超级计算机,也无法对全球各地的气候变化做出准确预测,所以科学家很难提前制订出应对方案。
说得直接一些,反复无常的气候变化很有可能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在此期间内,农业畜牧业渔业都将受到影响,全球粮食减产已成事实,几乎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做到自给自足,连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乌克兰俄罗斯巴西阿根廷这些粮食生产与出口大国也无法避免。如果气候变化加剧,特别是适合农业生产的北温带与南温带地区出现严重干旱洪灾与冰冻灾害,那么在二零三七年,全球农业的减产幅度将超过百分之五十。
按照一些科学家预测,即便全球气候变化得到控制,因为无法对局部气候变化做出有效预测,更难以防范,所以人类仍然无法避免全球性粮食危机,而且最终必然引发更加严重的社会危机与国际危机。
在六月份提交给全球气候事务组织的报告中,科学家明确提到,确保粮食生产已是全球各国的头等大事。
问题是,如何确保粮食生产
传统农业肯定无法克服气候变化产生的影响,即便通过灌溉能够应对旱灾通过疏浚能够应对洪灾通过温室能够应对冰冻,可是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足够的实力,用这些传统方法来提高粮食产量。
说得简单一些,这些传统农业手段的效率太低了。
要知道,在拯救行动中,消耗了全球接近百分之三十的劳动力,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足够的劳动力来提高农业产量。虽然拯救行动在二零三七年就能收到成效,但是到这个时候再来改善农业生产环境,肯定来不及了。
别的不说,如果二零三七年的粮食产量降低百分之五十,就算所有国家都严格按照日常能量消耗来分配粮食,也会有超过百分之二十的人,也就是大约十四亿人饿肚皮,而这必然引发全球危机。事实上,根本不可能让所有国家严格按照日常能量消耗来分配粮食,至少发达国家不会这么做。如果按照二零三六年的粮食消耗水平计算,将有二十八亿人,也就是全球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在二零三七年分不到一颗大米,而且这些人主要集中在一百多个发展中国家与不发达国家。
果真如此的话,即便是发达国家也无法幸免。
要知道,从贫穷地区涌来的难民,足以摧毁所有发达国家。
这样一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让农业摆脱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成为解决粮食危机的唯一办法。
可喜的是,中国已经在该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在牧浩洋回国之前,中国政府就已宣布,已经完成了农业工厂的第一阶段测试性生产,取得了超过预期的结果。在二零三六年底之前,中国将有四座农业工厂投产,预计在二零三七年将产出二点五亿吨水稻,为五亿人提供基本口粮。如果获得更多的能源,还能在二零三七年建成第二批四座农业工厂,在二零三八年产出四点五亿吨水稻与小麦,为近十亿人提供基本口粮。
毫无疑问,这是中国手里的王牌。
消息公布后的三天之内,就有一百三十二个国家的大使向中国外交部提出,希望引进相关技术。
事实上,农业工厂的关键不是无土壤栽培技术,而是能源。
如果没有高效廉价的能源,根本不可能生产出价格低廉的粮食,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粮食问题。说得直接一点,传统农业无法应对自然灾害,就是因为生产效率低下,导致生产成本高昂。生产成本本身就是生产效率,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关键,就是降低能源的价格。
归根结底,就是可控核聚变技术。
没有可控聚变核电站,如果用传统电站提供电能,那么农业工厂生产出的粮食肯定会贵得离谱,没有几个国家能够承担,也没有多少人买得起。变相来说,就是农业工厂根本无法正常运转。
要让中国在这个时候转让可控聚变技术,显然是不大可能的事情。
第八十章持续性灾难
第八十章持续性灾难,到网址
第八十章持续性灾难
早就有人说过:中东是世界的火药桶。
虽然很多人不理解,毕竟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都不在中东,而且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中东都是西方列强的殖民地,但是中东是世界的十字路口,是东西方文明交汇地,在东西方对抗时代,绝对是战略要地。
即便不考虑中东的资源,其战略地位也足以成为东西方的争夺焦点。
五月二十二日,牧浩洋随同黄瀚林回到北京。
接下来的一个月之内,他一直在处理与埃及的军事交流工作。
受全球救灾行动影响,埃及军方没有举行三军联合演习,而是按照牧浩洋的建议,通过计算机进行了模拟演习。在此期间,牧浩洋五次飞赴开罗,对埃及军方的模拟军事演习进行指导。
六月底,拿到模拟演习资料后,牧浩洋返回北京。
此时,拯救行动已经取得重大进展。
根据科学家提交的观测数据,北极冰盖在六月初开始融化,速度与二零三四年测得的数据基本吻合。也就是说,清理微尘的行动已经取得重大效果,北极冰盖没有像科学家预测的那样全面冻结。六月二十日,科学家在全球气候事务组织公布了观测报告,预计冰盖的融化速度将在八月初达到最快,在九月底结束。如果微尘的情理工作不出意外,拯救行动将在二零三七年初收到明显成效。
按照科学家估计,到二零三七年,全球气候将基本恢复正常。
当然,这只是基本恢复正常,而不是完全恢复正常。
在这份较为乐观的报告中,科学家还提到了很多悲观的信息,即气候的反常变化将在局部地区造成严重的自然灾害。
最大的自然灾害是由大气循环系统紊乱造成的,说得直接一点就是降雨。
根据科学家在全球各地收集到的气候变化数据,特别是降雨数据,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已经显现出来。比如在二零三六年的前四个月,全球降雨分布情况严重不均,而且出现了很多反常现象。三月初,撒哈拉地区出现了有记录以来的最大规模降雨,七天内的降雨量达到一百八十毫米。同一时期,亚马逊地区的降雨量则严重降低,三月份的降雨总量还不到一百毫米。
如此剧烈的局部气象变化,绝对是一场灾难。
对野生物种来说,这就意味着灭亡。比如在亚马逊地区,持续半年的干旱,已经导致雨林面积缩小了近两百万平方公里,数百种已知物种以及更多的未知物种濒临灭绝,而撒哈拉地区的持续降雨,则导致数十种已经适应了干旱气候的物种面临威胁。其他地区,比如东南亚的热带雨林非洲西部东非高原北欧东欧北美中部地区中亚中国南部地区与澳大利亚北部地区的气候都出现了反常变化,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而生物圈的适应能力肯定比不上气候的变化速度。
当然,最严重的影响,仍然体现在农业生产上。
根据美国农业协会估计,如果反常的气候变化持续下去,美国在二零三六年的粮食产量将锐减三成以上。别的不说,二零三六年初的严重干旱,导致中部与中东部地区的小麦产量减少了四成以上。加拿大的情况也差不多,二零三五年第四季度与二零三六年第一季度的恶劣气候,已经导致小麦玉米土豆等多种主要农作物的产量减少了三成以上,而且还对夏季农作物的耕种产生了影响。
可以说,这绝对不只是北美地区的问题。
在欧洲,德国与法国在一月份就宣布,二零三六年的粮食产量将大幅度降低,随后意大利农业部门公布了一组数据,其粮食产量很有可能降低百分之五十。三月份,被誉为欧洲粮仓的乌克兰宣称,持续五个月的严寒,已经导致百分之八十的粮田绝收,乌克兰由粮食出口国变为进口国。俄罗斯也在三月底宣布,寒冷的气候已经导致除内高加索之外,其他所有产粮区受到影响,粮食减产量在百分之五十以上。在亚洲,除了印度与巴基斯坦的情况稍微好一点之外,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国家的粮食产量都大幅度降低,其中菲律宾的粮食减产率高达百分之七十五。
受到影响的不仅有农业,还有渔业与畜牧业。
畜牧业方面,受影响最大的是阿根廷。根据阿根廷政府在一月初公布的消息,二零三六年的出栏牲口数将减少百分之四十,相当于损失了三百五十万头肉牛。巴西墨西哥澳大利亚新西兰埃及等畜牧业大国也受到了严重影响,预计全球畜牧业减产规模在百分之二十五以上。
相对而言,渔业受到的影响最为严重。
在二零三五年十月到二零三六年三月的半年内,挪威渔业产量锐减百分之九十五,澳大利亚南非巴西加勒比海地区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俄罗斯与美国等渔业大国的减产量在百分之八十到百分之四十之间。根据全球气候事务组织预测,全球渔业减产量在百分之五十以上。
事实上,这只是开始,而不是结束。
根据科学家提供的报告,因为针对局部气候变化的预测极为困难,即便是动用全球所有超级计算机,也无法对全球各地的气候变化做出准确预测,所以科学家很难提前制订出应对方案。
说得直接一些,反复无常的气候变化很有可能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在此期间内,农业畜牧业渔业都将受到影响,全球粮食减产已成事实,几乎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做到自给自足,连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乌克兰俄罗斯巴西阿根廷这些粮食生产与出口大国也无法避免。如果气候变化加剧,特别是适合农业生产的北温带与南温带地区出现严重干旱洪灾与冰冻灾害,那么在二零三七年,全球农业的减产幅度将超过百分之五十。
按照一些科学家预测,即便全球气候变化得到控制,因为无法对局部气候变化做出有效预测,更难以防范,所以人类仍然无法避免全球性粮食危机,而且最终必然引发更加严重的社会危机与国际危机。
在六月份提交给全球气候事务组织的报告中,科学家明确提到,确保粮食生产已是全球各国的头等大事。
问题是,如何确保粮食生产
传统农业肯定无法克服气候变化产生的影响,即便通过灌溉能够应对旱灾通过疏浚能够应对洪灾通过温室能够应对冰冻,可是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足够的实力,用这些传统方法来提高粮食产量。
说得简单一些,这些传统农业手段的效率太低了。
要知道,在拯救行动中,消耗了全球接近百分之三十的劳动力,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足够的劳动力来提高农业产量。虽然拯救行动在二零三七年就能收到成效,但是到这个时候再来改善农业生产环境,肯定来不及了。
别的不说,如果二零三七年的粮食产量降低百分之五十,就算所有国家都严格按照日常能量消耗来分配粮食,也会有超过百分之二十的人,也就是大约十四亿人饿肚皮,而这必然引发全球危机。事实上,根本不可能让所有国家严格按照日常能量消耗来分配粮食,至少发达国家不会这么做。如果按照二零三六年的粮食消耗水平计算,将有二十八亿人,也就是全球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在二零三七年分不到一颗大米,而且这些人主要集中在一百多个发展中国家与不发达国家。
果真如此的话,即便是发达国家也无法幸免。
要知道,从贫穷地区涌来的难民,足以摧毁所有发达国家。
这样一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让农业摆脱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成为解决粮食危机的唯一办法。
可喜的是,中国已经在该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在牧浩洋回国之前,中国政府就已宣布,已经完成了农业工厂的第一阶段测试性生产,取得了超过预期的结果。在二零三六年底之前,中国将有四座农业工厂投产,预计在二零三七年将产出二点五亿吨水稻,为五亿人提供基本口粮。如果获得更多的能源,还能在二零三七年建成第二批四座农业工厂,在二零三八年产出四点五亿吨水稻与小麦,为近十亿人提供基本口粮。
毫无疑问,这是中国手里的王牌。
消息公布后的三天之内,就有一百三十二个国家的大使向中国外交部提出,希望引进相关技术。
事实上,农业工厂的关键不是无土壤栽培技术,而是能源。
如果没有高效廉价的能源,根本不可能生产出价格低廉的粮食,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粮食问题。说得直接一点,传统农业无法应对自然灾害,就是因为生产效率低下,导致生产成本高昂。生产成本本身就是生产效率,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关键,就是降低能源的价格。
归根结底,就是可控核聚变技术。
没有可控聚变核电站,如果用传统电站提供电能,那么农业工厂生产出的粮食肯定会贵得离谱,没有几个国家能够承担,也没有多少人买得起。变相来说,就是农业工厂根本无法正常运转。
要让中国在这个时候转让可控聚变技术,显然是不大可能的事情。
第八十章持续性灾难
第八十章持续性灾难,到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