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中华异史 > 第一章历史转折点第二十二节

第一章历史转折点第二十二节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花娇绝色总裁的贴身兵王韩娱之临时工女神的超能守卫无敌悍民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0.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林清华大惊之下赶紧追问:“到底是怎么回事?是谁干的?”小德子扶着祁海在石凳上坐下,说道:“侯爷走后二位夫人与侯夫人一直在说话,奴才们在一旁伺候着,过了大概一个时辰,十几个蒙面人闯进侯府,将府中众人都绑了起来,我和祁总管见他们要带走夫人,就当住他们,他们便把我们打的头破血流,后来他们在祁总管怀里塞了封信,就把二位夫人绑走了。我和祁总管挣脱绳子,想去军营报信,到了城门才知侯爷已回,便奔回府中。”说完边从祁海怀中掏出一封信,递给林清华。

    林清华接过信,原来上面写的是让他只身前往上次遇险的土地庙,用自己换回二女,落款赫然便是马宁儿。林清华看过信后,立即带着卫队和洪方二人骑马赶往土地庙,离土地庙还有一里路时,林清华吩咐卫队士兵从东南面包抄,自己则带着洪方二人径直前往土地庙。

    来到庙前,只见庙前生了两堆篝火,马宁儿一脸阴笑的坐在门槛上,两旁站着十几个手下,芳儿与萍儿双手反绑,跪坐在马宁儿的面前,每人的脖子上均抵着一把刀。林清华喝道:“还不快快把她们放了!”马宁儿笑道:“哈哈!堂堂大明威毅侯,手下怎么就这么几个人呢?你那穿的希奇古怪的卫队哪里去了?莫非怕了我了?不敢过来了?还是从我的后面包抄过来了?哈哈哈!”

    林清华隐隐感到不对头,观察了一下四周,没发现什么,但还是嘱咐洪方二人小心。就在此时,卫队包抄过来,持枪将马宁儿和其手下围了起来,马宁儿的手下立即分成两排站在他的前面,并将二女推到最前面。马宁儿又大笑几声,说道:“你可以从后面包抄,难道我就不能埋伏大队人马?”说完将指头放入口中打了个呼哨,随着这一声呼哨,林清华身后的路两边立即涌出上百人,均是一身黑色夜行衣,脸蒙黑布,众人之中有二十名手持鸟枪,其余人等均持大刀,杀气腾腾的成半月形将他们围在中间。

    林清华的卫队毕竟是经过严格训练的,不等他下令,便有一半人将枪口调转过来,对准了来人。林清华急想对策,看到黑衣人个个浑身湿透,想是在稻田里泡了很久,于是计上心头,低声叮嘱洪方二人道:“等会儿动起手来,你们只管救人。”二人默默点头。

    双方对峙了片刻,那黑衣人的头领命令道:“鸟枪手瞄准!男的女的,蒙面的不蒙面的一个也不许放过!”马宁儿听到此话,大惊失色,问道:“不是说好了吗?事成之后给我五万两银子,并送我远走高飞吗?怎么变卦了?连我也要杀?”那黑衣人干笑几声,说道:“我们主子说了‘若是众人中有一人跑掉,就割你一只耳朵,有两人跑掉,就割你两只耳朵,若有三人跑掉,就割掉你的人头。’没办法,在下怕死,这主子也没说清楚,这‘众人’中包不包括你和你的部下,那我就只好有杀错、没放过了。”说完语气一变,暴喝道:“开枪!”

    鸟枪手纷纷抠动扳机,但那好不容易点着的火绳伸入药池后却毫无动静,这也难怪,刚才虽然用油布包住了枪,但在水中泡了差不多一个时辰,水气已渗入枪管,将那火药浸湿了。

    趁着众人发愣的机会,林清华不失时机的发出了命令:“拔短枪!一班、二班向北瞄准!三班向南瞄准!开火!”随着口令声,众兵迅速掏出别于腰间的短枪,纷纷开火射击,而洪方二人则抢先一步冲到马宁儿手下前面,一人抱住一女,分别向左右就地滚出。几乎在他们倒地的同时,枪声响了,马宁儿的手下与黑衣人群中各自发出一阵惨叫,一下就死伤了二、三十人。不等他们发动反噬,林清华再次下令:“换枪,自由射击!”于是卫兵们扔下已发射过的空枪,掏出另一只短枪,又是一阵急速射,之后又提起长枪,瞄准那些还未倒下的人继续开火。

    经过这三轮急速射,众黑衣人已死伤了一多半,剩下的则懵头懵脑的提刀冲了上来,林清华回头看见马宁儿与两个未死的手下向南逃去,提起手枪打了两枪,但天黑,未能打中,于是命令所有人集中攻击黑衣人。此时洪方二人已将二女身上的绳子解开,不由分说,将林清华与二女拉进土地庙,四下搜索一下,见无危险后,便将门从外面带上,将三人关在庙中,自去迎战黑衣人。

    林清华搂着发抖的二女,一边尽力的安抚她们,一边听着外面的喊杀声。不一会儿,喊杀声渐渐的小了下来,终于什么也听不见了,洪熙官推开庙门,说道:“我们三人轻伤,敌人全灭,还抓到个活的。”话未说完,方世玉便拖进来一个黑衣人,此人浑身鲜血,瘫软在地上。林清华踏上一只脚,问道:“说!是谁派你来的?”那人先是低头不语,后又突然伸出左手抓向林清华,似要抢夺他的手枪,林清华后退了几步,那人却将手凑到嘴边,一口咬住袖口,等洪熙官将他的嘴捏开时,却见到他脸色青紫,口吐血沫,已被毒死了。

    林清华叹了口气,走到外边,看见士兵们正在拾起地上的短枪,并从尸体上撕下布条擦拭刺刀上的血迹。林清华拣起一支鸟枪,擦去表面的泥浆,却见枪管上露出几个字:大明崇祯十年二月造,兵部吉字二七五六。显然这是一支官府造的鸟枪。

    林清华将枪上的字指给洪熙官看,后者摇了摇头,伏身翻过一具尸体,仔细看了看尸体的右手,然后对林清华说道:“这些黑衣人的右手有很多老茧,而左手却看不出来,可见他们经常使刀,而且又能得到这官府造的火铳,只怕他们都是官兵。”

    林清华又叹了口气,说道:“看来是朝中有人要置我于死地呀,三番两次的暗算我,这马宁儿也肯定是得到了他的庇护。会是谁呢?难道是高起潜?但是他到南京也没多长时间啊,奇怪!”

    洪熙官道:“既然如此,我看我们还是快点回府,和莫先生商量一下对策。”于是林清华迅速带着二女,在卫队的严密保护下回到了南京。

    进城之后,却发现城中已有些混乱,家家都亮着灯,互相询问着刚才的枪声是怎么事,是不是清军打来了?个别胆小的人已开始收拾行李准备逃难了。林清华见此情景,立即以威毅侯的身份叫来附近的保甲长,命令他们尽快安抚百姓,就说刚才的枪声是官军消灭了一群强盗,要大家少安毋躁,不得传递谣言,违者重办!

    回到府中,还未坐稳,一个太监就来传旨,要众臣到宫门外候驾。林清华乘着官轿来到皇宫门口,见到这里早已聚满了群臣,林清华拨开众人,终于见到了鼻青脸肿的侯方域。侯方域见到林清华忙问情况,得知已救回二女后,他才松了口气,连说:“凶险!凶险!”接着便问经过,林清华简单的说了下,侯方域才嘘了口气,道:“原来如此,幸亏不是清兵攻城。我听到枪声时就吓了一跳,奉旨往这里赶时有听到街上百姓议论纷纷,说是清兵攻城,原来是虚惊一场,我说呢,清军若想南下,必先过江北四镇,怎会没有消息呢?”

    等了一会儿,宫门大开,先走出数百御林军,分部四周,接着皇帝便在高起潜的陪伴下坐着御辇出来了,众人纷纷跪下迎驾。皇帝让众人平身后,问道:“众位爱卿,朕刚才听到城外隐约传来几阵枪声,又听到太监们说清军攻来了,可有此事?”

    林清华出班答道:“皇上勿忧,刚才的枪声并非清军攻城,而是微臣发现了一伙强盗,亲自将其剿灭,没想到惊了圣驾,还望皇上责罚。”

    皇帝道:“原来如此,倒真是虚惊一场,既然无事,那么诸位爱卿就请回吧,夜已深了,明日还要上朝呢。”说完就坐着御辇回宫了,林清华隐约看见宫里的太监宫女都背着大包小包,似乎也准备逃难了。

    林清华回府后,先看了看那三名负伤的卫兵,幸亏伤势不重,都是皮肉之伤,养个十天半个月就能好,当下劝勉了几句,又嘱咐大夫尽心医治,这才回房安慰二女。

    第二天的早朝并不平静,围绕着朝廷今后的大政方针,朝臣分成了两大派,一派以刚被皇帝任命为左都御史的刘宗周为首,他们主张立即北伐,并且最好是皇帝御驾亲征。陈子龙奏道:“如今大多数臣子仍沉迷于享乐只中,丝毫不知亡国之祸已近,臣经常向北参拜诸位先皇的陵寝,不知诸陵寝是否安然无恙,每想及此,臣都是泪流满面。还在天下士子心中还有大明,尤其是北方,近日山东、河南、北直隶接连爆发义军起事,百姓对朝廷北伐大军皆翘首以待,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若不能趁此良机北伐,只怕会使百姓对朝廷失望,而那些起事的豪强也会生出贰心,而有自王之心。”

    刘宗周说道:“陈大人所言甚是,臣以为现在百姓的心绪正处于混乱之中,可能倒向满清一边,也可能倒向朝廷一边,值此人心惶惶之时,若皇上能向汉光武帝和唐肃宗那样御驾亲征的话,天下百姓自会影从相随,河南、直隶、山东的豪强也会归附,则天下可定矣!”

    而以史可法为首的稳健派则认为,当前最重要的不是北伐,而是如何守住江南,带江南稳定后,再收复失地。史可法说道:“臣以为现在朝廷所面临的形势与南宋初年有几分相似,而南宋之所以与金和蒙古相持了一百多年,全在于他们难够守住江淮防线,自古守江南者必战于江北,所以朝廷才于江北建‘四镇’,以其为朝廷屏藩。臣昨天方从扬州回来,深知江北四镇之间矛盾重重,为争地盘互相火并,现在他们之所以听命于朝廷,是因为离京城近,且又互相牵制,因而不敢过分嚣张,一旦将其放出,由其举兵北伐,则臣恐其不再受制于朝廷,只怕外辱未消又生内患,再次上演西晋‘八王之乱’的惨状,所以臣以为还是先守住江南再图北伐。守住江南后,朝廷再逐渐扩充新军,以其取代江北四镇,待消弭一切隐患之后,再北伐中原,一举定乾坤!”

    刘宗周反问道:“既然史大人自己都说‘四镇’不可靠,怎么能凭借其守江南呢?现在‘四镇’将领也像百姓一样左右摇摆不定,若是朝廷不能高举义旗安定人心的话,只怕他们会被满清收买,像那洪承畴一样做汉奸。”

    史可法道:“当然不能全靠‘四镇’,我有一策可定江南。江北荒地甚多,而江南一向人多地少,朝廷不如就以军屯的方式守卫江南,可在淮河以南长江以北设立屯田,或百户一屯,或千户一屯,从屯民中选出武艺高强者以为百夫长、千夫长,农忙时种田,农闲时练兵,且耕且战,种出的粮食除了自用之外,还可以囤积在粮仓之中,待到北伐大军克复中原之日,这里就是就成为大军粮草供应之地,也可免去江南千里转运之苦。而对于刘大人所说的借河南、直隶、山东豪强来北伐的说法,在下不敢苟同,这些豪强大多都是当地的贼寇、恶霸,平日欺男霸女、无恶不做,遇上乱世,大旗一扯便是什么‘大王’、‘将军’,用百姓的话来说,就是土皇帝,都是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亡命之徒,实在是不堪重用,今天投诚了,明天见风头不对便会反水,只会拖累三军。”

    刘宗周道:“史大人此言谬矣!圣人云‘人之初,性本善’,对这些人只要以圣人之道感化他们,并以高官厚禄引诱他们,相信还是可以用的,至于那些坏人么,甚至可以通过战场上的撕杀减少他们的数量,何乐而不为呢?”

    这一段话听得林清华从心眼儿里佩服这个老夫子,这种一箭双雕、一石二鸟的计策亏他想得出来,既能为我所用,又能借刀杀人,减少以后可能的麻烦,当真是高明之极,只是不知道那些‘豪强’会不会上当?反正自己对这些政治手腕不懂,索性啥也不说,就听着好了。

    双方就这么争论着,虽没有火药味,但也颇为激烈,但争来争去,谁也没能说服谁,好在双方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近期必须与清军打一仗,一来争取一下民心,尤其是江南士绅的民心,二来是检验一下新军的战斗力,顺便借此震慑一下‘四镇’,免得其生不臣之心。

    后来双方便不再争论,而改为议政了,讨论从何处出兵以及攻击何处,议来议去,最后皇帝拍板决定,进攻山东。因为河南连年遭灾,且为四战之地,饿殍遍地,大军粮草难以为继,而山东的灾情较轻,且有运河经过,筹措粮草较为方便。于是便决定,以林清华的镇虏军和陈子龙的平虏军为先锋,辅以高杰、黄得功、刘良佐、刘泽清各两万人,共十四万人,于十二月底之前,齐集扬州,待大军会合之后,以史可法为督师,誓师北伐,届时朝廷将令宁南侯左良玉出兵八万佯攻河南,以配合大军行动。

    散朝之后,林清华立即着手准备北伐之事,要陈唯一加紧练兵,并将军中的火绳枪全部换成燧发枪,还要准备干粮、帐篷、马车等等,忙得不亦乐乎。但让林清华十分头疼的是军中缺少大炮,兵部的大炮还未制出一门,看来只好打打库存大炮的主意了。林清华带着士兵到兵部府库的废墟上转了转,从中刨出还能使用的大炮七十门,计有万斤红衣大炮十门,五千斤红衣大炮二十门,剩下的就都是拂郎机小炮了。将大炮运回军营,林清华命人将其仔细擦拭、上漆,并找来木匠为每一门大炮都做了两轮炮车,经过这一通忙活,三天之后,原先锈迹斑斑的大炮终于恢复了他们的王者之尊,尤其是那十门万斤红衣大炮,更是显得气度非凡,黑黝黝的炮身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碗口粗的炮口微微指向天空,仿佛正向人们诉说着自己辉煌的战绩和不屈的灵魂。

    正值秋高气爽,靶场上万里无云,微微的秋风吹过,轻柔的把那些矗立在大炮旁边炮兵战士的衣角掀动着,十门万斤红衣大炮一字排开,炮与炮之间相隔着五丈的距离,大炮射击走廊的两边,分别每隔一百丈就插着一根竹竿,连绵数里,竹竿上的小红旗迎风招展。

    林清华有些焦急的看着数里外的那个巨大的旗杆,旗杆上正飘着一面很大的绿旗,旗杆下方则是一个由巨大的岩石垒成的碉堡。这个靶场是林清华好不容易找来的,是一片没长任何庄稼的荒地,难得的是这里一马平川,是理想的试炮场所。忽然,林清华看见那面绿旗降了下来,旗杆下几个人慌慌张张跑进碉堡。看来测量人员准备好了,林清华想道,于是他亲口下达了一连串的命令:“全体都有!准备火炮齐射!装火药!最大装药量!”随着口令,炮兵将一个个用丝绸包裹的火药包塞进炮管,每门大炮塞进五个火药包,然后用一人多长的木棍捅实。

    “上炮弹!全部实心弹!”林清华接着下令。炮兵门将一个个黑不溜秋的大铁球从炮口塞入,又用木棍捣了几下。

    “倒引火药!”林清华喊道。只见炮兵用一个小漏斗插进炮身后面的火门,然后从腰间解下一个小火药壶,将里面的火药小心的倒进漏斗中,待火药从漏斗中漫出来后,就拔掉漏斗,又挂好腰间的火药壶。

    “各就各位!预备!放!”林清华用最大的声音喊道。炮兵门将栓在一个细铁棍上的火绳凑到火门上,点燃了火门中的引火药。火药升成的烟雾猛的从火门中喷出,然后是片刻的寂静,接着十门大炮几乎同时发出一声巨响,一阵“轰隆”声震耳欲聋,远远传出十几里地,随着炮口喷出的一阵浓烟,所有大炮均向后猛冲出两、三丈远,炮弹带着呼啸声从空中掠过,落在几里以外的地上,溅起十个不大的泥柱。

    “大炮复位!清洁炮膛!”林清华顾不得欣赏战果。于是炮兵们将木棍上的巨大猪毛刷浸入一个木桶,木桶中装了大半桶桐油,将油沥干后接着把木棍塞入炮管,来回捅着,完成任务后便又列好了队,等候着下一个命令。

    此时,测量人员已报来数据,经测量,十门大炮发射的炮弹中最远的炮弹落在了七里外的河里,最近的落在六里处,平均射程六里半。听到这个结果,林清华很满意,在这个时代,大炮能打到这么远的地方已经很不错了。

    于是林清华命令炮兵队长继续按照这样训练,自己则去军营中视察部队,看看陈唯一的步兵阵型练的怎么样了,随便还要视察一下四大金刚的骑兵队的训练情况。

    视察的结果还不错,唯一的一点缺憾是骑兵太少,虽经多方努力,但骑兵人数只能达到三千人,马匹也不能让人满意,都是滇马,耐力不错,但速度不行,难以跟满清精锐骑兵对抗,看来只有多加训练了。不过,林清华并不打算用骑兵与清军正面对抗,他对骑兵另有安排。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已到十二月中旬,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大堆大堆的辎重已陆续运过长江,抵达扬州,以富庶闻名天下的扬州这下更是显得热闹,各种物资堆积如山,加上先期抵达的四镇兵马,已快将扬州城撑破,此时的扬州已成为了一座名副其实的兵城。

    十二月二十日“镇虏军”与“平虏军”同时接到圣旨,圣旨中命他们立即拔营北上,到扬州与四镇兵马会合,择日出征北伐。

    林清华在房中与二女正做着热烈的吻别,此次一别不知何能再相聚,只是希望越快越好,看着泪流满面的二女,林清华狠了狠心,头也不回的走出房门。院中布满前来送行的府中下人,林清华嘱咐他们着意伺候好二女,不要惹事生非。对于二女的安全,他倒比较放心,经过这近一个月的督促,府中的太监丫鬟已今非昔比,就连城中的贩夫走卒都知道威毅侯府的下人均能双手打枪,且百发百中,看谁吃了熊心豹子胆,敢来威毅侯府捋虎须?

    带着镇虏军来到南京城外的渡口,与平虏军会合,六万健儿一动不动的矗立在寒风中,等候着圣驾的到来,旁边围观的百姓没有十万也有八万,将这渡口围得水泄不通,一边观察着朝廷新军的风采,一边等着一睹龙颜,像这种一辈子都难得赶上一回的大事,怎能不看个清楚呢?因此围观的人还在不断的增多,一条不断涌来的黑压压的长龙一直绵延到十几里外,维持秩序的驻军和衙役不断的叱骂着,但鞭打棍推也无法阻止百姓的前涌。

    这时一阵丝竹声悠悠传来,一支黄色色队伍出北门而来,闹轰轰的渡口立即沉寂下来,不知是谁喊了声:“皇上来了!”于是众百姓纷纷跪下,迎接圣驾的到来,大多都低着头,大气也不敢出一口,只有那么几十个胆大的,伸长了脖子,想看看皇帝到底长什么样,但和衙役的目光一对,便又低下头去,不再做那非分之想。

    皇帝被高起潜扶下御辇,身后的太监端上个小盘子,盘子上一壶酒、一只银杯,皇帝拿起酒杯,斟满一杯酒,将其洒向空中,接着又斟了杯酒,将其洒向大地,最后斟得那杯酒却用手端稳了,走到军前,朗声说道:“朕顺应天命,继承大统,以恢复大明江山为己任。诸位将士皆是我大明子民,炎黄儿女,怀着报国杀敌之志来到军中,实乃天下男儿楷模,如今北去,生死茫茫,今天朕就在这军前敬诸位一杯,为诸位壮士壮行!诸位走后,朕定当日日在佛堂为诸位祈祷,祈祷大明列祖列宗保佑我大明健儿锋矢不侵、凯歌而还!”说完将酒一饮而尽。

    林清华见状,与陈子龙带头单腿跪下,口中齐呼:“愿为皇上尽忠!臣等愿尽忠报国!马革裹尸!”底下的众士兵也齐唰唰跪下,齐声高呼:“尽忠报国!马革裹尸!尽忠报国!马革裹尸!”

    长江上几千条大大小小的船只来来往往,将六万人的军队和辎重陆续送过长江,林清华站在船头,心中激动不已,不由想起来祖逖中游击楫的豪迈之气,毕竟这是自己第一次率领军队出征,而对手正是那号称“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满清铁骑,怎能不让他心潮澎湃呢?

    于是,自从满清进入中原之后,明朝政府对满清政府主动发动的第一场大规模的、有组织的、有计划的、有明确的作战目标的大反攻正式拉开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