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第一次合作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0.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27章第一次合作
杜预是一个顶级天才。
顶级到什么程度?
他是中国第一个同时进入文武庙的人,诸葛亮是第二个。
杜预虽然比诸葛亮小很多,但诸葛亮进文庙的时间在杜预后面。
三国后期的时候,杜预协助钟会灭蜀,后镇压匈奴反叛,再南压东吴。
不仅战略出众,围攻江陵一战的战术更属于天花板级别的。
等打就算了,这哥们儿在文治上也是天花板人物。
他的文治还不只是局限治理某一个地方,否则也进不了文庙。
他是那种读书立传的任务。
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注《左传》;二研读律学,著作《律本》,阐述自己对律法的理解。
这么说吧:三国前期第一人是曹操;中期第一人是诸葛亮;后期第一人杜预无疑。
这哥们儿还有一个后代也很出名:诗圣杜甫。
杜预这么厉害,但却不得志。
灭蜀他比钟会更有资格,但司马昭不信任他。
后来他注的《律本》也没有得到西晋的重用。
为什么?
因为他父亲杜恕和司马懿有矛盾。
杜预的父亲杜恕是一个耿直的人,但却在魏国的高官上,做魏明帝曹叡的散骑常侍(皇帝顾问)。
一个耿直的人,在官场是没有朋友的。
在政治情况还算比较好的明帝时代,他能安稳地做官,等后来司马懿当权,他这种性格就很致命了。
所以,杜预虽然出生京兆杜氏,虽然自小神童,但他自己也预感到将来不会太顺利。
“陇右的豪强并不算多,那里的粮食也不算多。”杜预说道。
“我并不需要堆积如山的粮食,足够陈仓县的百姓吃上一段时间就够了。”
“你不是为丞相筹集粮食么?”
“为丞相筹集粮食,靠陇右豪强肯定是做不到的。”李衡把蒲扇递过去,说道,“你要不扇扇风,我看到你都感到热。”
杜预愣了一下,看着李衡手里的蒲扇,没有多想就接过来扇了几下,确实凉快了不少。
“我是陈仓县令,我的职责在陈仓县。”
杜预看着李衡,他觉得眼前这个穿着两当,用蒲扇扇风的青年,看起来有些不羁,但其实心思缜密,言语清晰。
他又回想起李衡的身份:大汉陈仓县令。
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
他会随意给一个青年眼皮子底下的县令官?
“伱想要多少粮食?”
“你能运多少粮食过来?”
“今年还能跑两趟,一趟两千石没问题。”
“那就四千石。”
足够陈仓县今年下半年的口粮了。
“我不能给你保证。”
“无妨,商业有风险,我能理解。”
杜预疑惑道:“那你还想跟我做这买卖?”
“我不仅要跟你做这笔买卖,以后的买卖,也想跟你做。”
“以后的买卖?”杜预明知故问道。
李衡明知道杜预知道,但假装杜预不知道,他继续说道:“长安需要纸,洛阳也需要纸,河北和中原都需要纸,我能源源不断提供。”
“你现在能给我多少?”
“我可以先给你四万张纸。”
“和你刚才给我看的那纸一模一样?”
“一模一样。”
“眼下就给我?”
“明日傍晚之前。”
杜预犹豫了一下,说道:“好。”
但随即他又问道:“你不怕我带着这四万张纸跑了吗?”
李衡笑道:“跑了就跑了,跑了我能如何,以后找别人合作便是,难不成去杜陵县砸烂你家大门?”
“你这人倒是有趣。”
“那就如此定了?”
“好,我等你一日。”
两人商量后,走了回去。
杜令问道:“郎君,您没事吧?”
“李公热情好客,我们今日在渭水之畔歇一歇。”
“又要歇吗?”
“是的,我们不赶时间。”
杜预的人马在渭水之畔停下,李衡带着董宏和薛良回去。
董宏问道:“如何?”
“我们接下来将面临两种情况:一、杜郎君给我们带回粮食,两千石,我们可以快速招募更多的流民,围墙、建造房屋、开渠,都可以提前;二、杜郎君食言,跑路了,粮食没带回来,等到九月我们自己收一批水稻,熬过冬天。如果是这种情况,我们的进展会慢,但造纸不能停,明年还有机会。”
“你跟杜郎君谈了用纸换粮食的想法?”
“谈了。”
“对方答应了?”
“答应了。”
“多少换多少?”
“四万张纸,换两千石粮食。”
董宏深吸了一口气,看着李衡,有些责怪地说道:“二十张纸可以换一石粮食?”
“是的。”
“陇右豪强会要?”
李衡看着董宏说道:“你家省衣节食的日子过久了,对豪强的生活是不是快忘了?”
季汉高层都是非常节约的,因为有诸葛亮在。
李衡这个价格是有历史参考的。
按照唐宋的货币来计算,这个价格是一张纸100文钱。
这个价格贵不贵?
贵上天了!
唐朝开元年间一张纸是50文,粮价是100文一石,一张纸可以换半石粮食。
半石粮食够一个下地干活的农民吃两个月。
纸的价格暴跌下来恰恰是到了宋朝,竹子开始大量普及。
在这之前,纸就是奢侈品,是世家豪门用得起的。
三国时期,纸的市场几乎是空白。
一个产品刚出来,趁着市场的新鲜劲,价格定高一些无所谓。
毕竟唐朝已经有很多种纸了,但纸依然贵。
“若是换不来怎么办?”
“换不来就少换一些,能换多少换多少。”说完之后,李衡转身问薛良,“现在我县造纸所有多少纸?”
“目前还有造了三千张。”
李衡说道:“去之前的造纸所取四万张出来,你可有办法?”
董宏说道:“要申报。”
“临时借用,时间不够了。”
“你这是在触犯丞相定下来的规矩。”
李衡说道:“之后丞相怪罪下来,要罚就罚我。”
这件事就如此商定了。
第二日早上,董宏按时过来,也按时带来了纸。
李衡看了他一眼,也不多问他是如何办到的,必然是费祎在里面起了作用。
而丞相最近事无巨细,必然是丞相连夜亲自点头。
“尽快还回去,这不是纸的问题,是法的问题,要统帅如此多的人,治理地方或者国家,不是靠聪明能办到的,我说的你懂吗?”
“我知道。”
下午的时候,李衡将四万张纸交给了杜预。
“我等你回来。”李衡说了一句,然后将杜预手里的蒲扇拿了过来,“这是别人送我的,不能给你,这一把是我昨天亲手编制的,你可以带路上用。”
第27章第一次合作
杜预是一个顶级天才。
顶级到什么程度?
他是中国第一个同时进入文武庙的人,诸葛亮是第二个。
杜预虽然比诸葛亮小很多,但诸葛亮进文庙的时间在杜预后面。
三国后期的时候,杜预协助钟会灭蜀,后镇压匈奴反叛,再南压东吴。
不仅战略出众,围攻江陵一战的战术更属于天花板级别的。
等打就算了,这哥们儿在文治上也是天花板人物。
他的文治还不只是局限治理某一个地方,否则也进不了文庙。
他是那种读书立传的任务。
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注《左传》;二研读律学,著作《律本》,阐述自己对律法的理解。
这么说吧:三国前期第一人是曹操;中期第一人是诸葛亮;后期第一人杜预无疑。
这哥们儿还有一个后代也很出名:诗圣杜甫。
杜预这么厉害,但却不得志。
灭蜀他比钟会更有资格,但司马昭不信任他。
后来他注的《律本》也没有得到西晋的重用。
为什么?
因为他父亲杜恕和司马懿有矛盾。
杜预的父亲杜恕是一个耿直的人,但却在魏国的高官上,做魏明帝曹叡的散骑常侍(皇帝顾问)。
一个耿直的人,在官场是没有朋友的。
在政治情况还算比较好的明帝时代,他能安稳地做官,等后来司马懿当权,他这种性格就很致命了。
所以,杜预虽然出生京兆杜氏,虽然自小神童,但他自己也预感到将来不会太顺利。
“陇右的豪强并不算多,那里的粮食也不算多。”杜预说道。
“我并不需要堆积如山的粮食,足够陈仓县的百姓吃上一段时间就够了。”
“你不是为丞相筹集粮食么?”
“为丞相筹集粮食,靠陇右豪强肯定是做不到的。”李衡把蒲扇递过去,说道,“你要不扇扇风,我看到你都感到热。”
杜预愣了一下,看着李衡手里的蒲扇,没有多想就接过来扇了几下,确实凉快了不少。
“我是陈仓县令,我的职责在陈仓县。”
杜预看着李衡,他觉得眼前这个穿着两当,用蒲扇扇风的青年,看起来有些不羁,但其实心思缜密,言语清晰。
他又回想起李衡的身份:大汉陈仓县令。
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
他会随意给一个青年眼皮子底下的县令官?
“伱想要多少粮食?”
“你能运多少粮食过来?”
“今年还能跑两趟,一趟两千石没问题。”
“那就四千石。”
足够陈仓县今年下半年的口粮了。
“我不能给你保证。”
“无妨,商业有风险,我能理解。”
杜预疑惑道:“那你还想跟我做这买卖?”
“我不仅要跟你做这笔买卖,以后的买卖,也想跟你做。”
“以后的买卖?”杜预明知故问道。
李衡明知道杜预知道,但假装杜预不知道,他继续说道:“长安需要纸,洛阳也需要纸,河北和中原都需要纸,我能源源不断提供。”
“你现在能给我多少?”
“我可以先给你四万张纸。”
“和你刚才给我看的那纸一模一样?”
“一模一样。”
“眼下就给我?”
“明日傍晚之前。”
杜预犹豫了一下,说道:“好。”
但随即他又问道:“你不怕我带着这四万张纸跑了吗?”
李衡笑道:“跑了就跑了,跑了我能如何,以后找别人合作便是,难不成去杜陵县砸烂你家大门?”
“你这人倒是有趣。”
“那就如此定了?”
“好,我等你一日。”
两人商量后,走了回去。
杜令问道:“郎君,您没事吧?”
“李公热情好客,我们今日在渭水之畔歇一歇。”
“又要歇吗?”
“是的,我们不赶时间。”
杜预的人马在渭水之畔停下,李衡带着董宏和薛良回去。
董宏问道:“如何?”
“我们接下来将面临两种情况:一、杜郎君给我们带回粮食,两千石,我们可以快速招募更多的流民,围墙、建造房屋、开渠,都可以提前;二、杜郎君食言,跑路了,粮食没带回来,等到九月我们自己收一批水稻,熬过冬天。如果是这种情况,我们的进展会慢,但造纸不能停,明年还有机会。”
“你跟杜郎君谈了用纸换粮食的想法?”
“谈了。”
“对方答应了?”
“答应了。”
“多少换多少?”
“四万张纸,换两千石粮食。”
董宏深吸了一口气,看着李衡,有些责怪地说道:“二十张纸可以换一石粮食?”
“是的。”
“陇右豪强会要?”
李衡看着董宏说道:“你家省衣节食的日子过久了,对豪强的生活是不是快忘了?”
季汉高层都是非常节约的,因为有诸葛亮在。
李衡这个价格是有历史参考的。
按照唐宋的货币来计算,这个价格是一张纸100文钱。
这个价格贵不贵?
贵上天了!
唐朝开元年间一张纸是50文,粮价是100文一石,一张纸可以换半石粮食。
半石粮食够一个下地干活的农民吃两个月。
纸的价格暴跌下来恰恰是到了宋朝,竹子开始大量普及。
在这之前,纸就是奢侈品,是世家豪门用得起的。
三国时期,纸的市场几乎是空白。
一个产品刚出来,趁着市场的新鲜劲,价格定高一些无所谓。
毕竟唐朝已经有很多种纸了,但纸依然贵。
“若是换不来怎么办?”
“换不来就少换一些,能换多少换多少。”说完之后,李衡转身问薛良,“现在我县造纸所有多少纸?”
“目前还有造了三千张。”
李衡说道:“去之前的造纸所取四万张出来,你可有办法?”
董宏说道:“要申报。”
“临时借用,时间不够了。”
“你这是在触犯丞相定下来的规矩。”
李衡说道:“之后丞相怪罪下来,要罚就罚我。”
这件事就如此商定了。
第二日早上,董宏按时过来,也按时带来了纸。
李衡看了他一眼,也不多问他是如何办到的,必然是费祎在里面起了作用。
而丞相最近事无巨细,必然是丞相连夜亲自点头。
“尽快还回去,这不是纸的问题,是法的问题,要统帅如此多的人,治理地方或者国家,不是靠聪明能办到的,我说的你懂吗?”
“我知道。”
下午的时候,李衡将四万张纸交给了杜预。
“我等你回来。”李衡说了一句,然后将杜预手里的蒲扇拿了过来,“这是别人送我的,不能给你,这一把是我昨天亲手编制的,你可以带路上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