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名正言顺的出兵倭国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0.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倭国自古以来就是华夏的一部分,是华夏不可或缺的土地。
还有什么口号,何种原因能比这更有力?
这样一来,问题由外转内。
无论如何争斗,都是华夏自家的事。
况且!
这个理由坚实有力,极具说服力,一切都有据可查。你们倭国的始祖,源自华夏。
实际上,那时他们并不愿离开中原。
他们是被徐福这老贼蒙蔽,被骗至倭国的。
但那五千孩童,倭国的祖先,他们的心始终留在中原这片土地上,期盼有朝一日能重返故土的怀抱。
只要大明提出这个口号,倭国便无法辩驳。
当年!
朱肃以此为由出兵倭国,将其纳入大明疆域,自此世间再无倭国之名,只有大明的一个省份。
至于倭国的第一代天皇是否确为徐福,重要吗?
徐福带走的五千孩童是否真是倭国祖先,重要吗?
只要老朱、满朝文武及大明百姓认定如此,就足够了!
当年朱肃为帝时,以防万一,收复倭国后立即找到了第一代天皇的陵寝。
并将其开启。
虽无确凿证据证明其中之人就是徐福,但从诸多文献和陪葬品来看,此人有九成可能是徐福。
别说九成可能,只要有两三成的可能性,就足够了。
虽是异世,时空和历史人物却相同。
所以!
朱肃坚信,这世间,扶桑之首的天皇无疑是徐福那个老奸巨猾之徒。既然如此,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
"况且!"
朱棣在父亲情绪高昂之际,继续说道:"万一扶桑岛国否认这一事实,拒绝重返我大明的怀抱,我们仍有对策。"
"当年,徐福那个贼子不是带走了三千稚子吗?"
"他们必然有兄弟姐妹,就算没有,总还有其他的亲人吧!"
"这些亲人的后代如今必定尚存。作为他们的子孙,难道没有责任和义务将流落在外的祖先迎回故土,让他们魂归故里吗?"
"他们的灵魂在外漂泊多年,无时无刻不在渴望回归家园。"
"孝道为百行之首。"
"作为后裔,若不能使祖先归葬故土,必会受到世人的谴责。"
"父皇,您觉得孩儿说得有道理吗?"
"哈哈!"
朱棣一番话,令老朱大笑,随后赞许道:"妙!妙!妙!四子所言极是,孝道为先,怎能让祖先流离失所呢?必须让他们安息。"
于是,双管齐下。
大明出兵的理由堂堂正正,名正言顺。让扶桑岛国找不到拒绝的借口。
第一次拒绝,尚可理解。
毕竟,已分离千年,真假难辨。
但若拒绝迎回祖先,岂非天理不容?
你能拒绝吗?
一旦拒绝,大明便更有理由堂堂正正地发起进攻。
同时,这也将点燃大明百姓对扶桑的愤怒,届时他们会更加团结,一致对外攻打扶桑。
孝顺,早已深深植根于中原每个人的心中。
没错!
这两个理由结合,再合适不过了。
"四子!"
老朱不禁感叹:"真没想到你能策划出如此周全的策略,看来父皇以前对你有所误解,今后定要重新审视你。"
说到这儿,老朱忍不住瞄了眼朱棣身旁的朱肃。
朱棣的能力他心知肚明,不用猜也知道计策出自朱肃之手。
看着文武百官惊讶的表情,老朱内心颇为得意。看,这就是我的儿子,出色吧!
你们想不到的方案,我的儿子做到了。
唉!
想到这里,老朱又叹了口气,若是标儿提出这个计划,那就更完美了。
朱棣虽才智出众,与五弟朱肃相较仍稍逊一筹,这令朱老心头略感失落,但也庆幸他们皆是他的骨肉。
"呵呵!"
听见朱老的赞扬,朱棣略显羞涩地摸了摸后脑,接着说:"父皇,我只是突然灵机一动,找出了这个借口。"
在朱老的称赞和文武百官震惊的视线中,朱棣心中自豪无比。
只需五弟轻轻一出手,你们这些人便已达到极限,满朝官员在我五弟面前,不过是些微不足道的小角色罢了。
尽管朱棣兴奋不已,甚至有些飘飘然,但他深知这一切都归功于朱肃。
没有朱肃,他什么都不是。
"对了!"
朱棣连忙补充:"父皇,您可不能反悔,这次远征倭国,我必须是统帅。"
"哼!"
朱老轻哼一声:"朕乃大明天子,言出必行,既然答应让你挂帅,绝无反悔之理,燕王朱棣,上前接旨。"
"儿臣在!"
朱棣闻声立刻上前,恭敬地跪在朱老面前,目光炽热而坚定。
朱老对上朱棣的热切眼神,宣布道:"封!燕王朱棣为征南大元帅,魏国公徐达和梁国公蓝玉为左、右副帅,三月之后,出兵倭国。"
"儿臣遵命!"
"臣遵命!"
原本徐达和蓝玉以为此事无望,不料峰回路转,又有转机。只要有仗可打,其他一切都不重要。
其实,徐达和蓝玉心知肚明,此行的主要任务并非指挥作战,而是指导并保护燕王朱棣。
否则,怎会同时派出他们两人?倭国并非强敌,他们中任何一人足以胜任,但朱老却将他们都派去了。
这意味深长,两位老将军,你们得看好四皇子。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
徐达和蓝玉已是公爵之首,再立大功该如何封赏?蓝玉还好,徐达的功绩已至巅峰,如今位居六公之首,再晋升怕是要封王了。
封王,实难实现。
因此,让他们辅佐朱棣是最合适的选择。
再者!
这是在培养朱棣,提升他在军中的威信,若能借此战超越徐达和蓝玉,那就再理想不过了。只有军权掌握在亲信手中,朱老才能真正安心。
此战至关重要。
但朱老信任朱棣,更信任朱肃。有他的相助,朱棣必定能成功。
"咳咳!"
于是,朱老立刻提出:“各位,你们对此有何看法?我们是否应当废除海禁,重启海上贸易呢?”
"陛下英明,重启贸易,势在必行。"
"对,海禁必须解除。"
"陛下,解除海禁唯有好处,无一害处!"大臣们纷纷附和,这次无人再对开放海洋持异议。
"很好!"
朱老一掌拍下,宣布:"既然如此,即日起,废除海禁,重启海上活动。"
海禁解除,成为定局。
倭国自古以来就是华夏的一部分,是华夏不可或缺的土地。
还有什么口号,何种原因能比这更有力?
这样一来,问题由外转内。
无论如何争斗,都是华夏自家的事。
况且!
这个理由坚实有力,极具说服力,一切都有据可查。你们倭国的始祖,源自华夏。
实际上,那时他们并不愿离开中原。
他们是被徐福这老贼蒙蔽,被骗至倭国的。
但那五千孩童,倭国的祖先,他们的心始终留在中原这片土地上,期盼有朝一日能重返故土的怀抱。
只要大明提出这个口号,倭国便无法辩驳。
当年!
朱肃以此为由出兵倭国,将其纳入大明疆域,自此世间再无倭国之名,只有大明的一个省份。
至于倭国的第一代天皇是否确为徐福,重要吗?
徐福带走的五千孩童是否真是倭国祖先,重要吗?
只要老朱、满朝文武及大明百姓认定如此,就足够了!
当年朱肃为帝时,以防万一,收复倭国后立即找到了第一代天皇的陵寝。
并将其开启。
虽无确凿证据证明其中之人就是徐福,但从诸多文献和陪葬品来看,此人有九成可能是徐福。
别说九成可能,只要有两三成的可能性,就足够了。
虽是异世,时空和历史人物却相同。
所以!
朱肃坚信,这世间,扶桑之首的天皇无疑是徐福那个老奸巨猾之徒。既然如此,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
"况且!"
朱棣在父亲情绪高昂之际,继续说道:"万一扶桑岛国否认这一事实,拒绝重返我大明的怀抱,我们仍有对策。"
"当年,徐福那个贼子不是带走了三千稚子吗?"
"他们必然有兄弟姐妹,就算没有,总还有其他的亲人吧!"
"这些亲人的后代如今必定尚存。作为他们的子孙,难道没有责任和义务将流落在外的祖先迎回故土,让他们魂归故里吗?"
"他们的灵魂在外漂泊多年,无时无刻不在渴望回归家园。"
"孝道为百行之首。"
"作为后裔,若不能使祖先归葬故土,必会受到世人的谴责。"
"父皇,您觉得孩儿说得有道理吗?"
"哈哈!"
朱棣一番话,令老朱大笑,随后赞许道:"妙!妙!妙!四子所言极是,孝道为先,怎能让祖先流离失所呢?必须让他们安息。"
于是,双管齐下。
大明出兵的理由堂堂正正,名正言顺。让扶桑岛国找不到拒绝的借口。
第一次拒绝,尚可理解。
毕竟,已分离千年,真假难辨。
但若拒绝迎回祖先,岂非天理不容?
你能拒绝吗?
一旦拒绝,大明便更有理由堂堂正正地发起进攻。
同时,这也将点燃大明百姓对扶桑的愤怒,届时他们会更加团结,一致对外攻打扶桑。
孝顺,早已深深植根于中原每个人的心中。
没错!
这两个理由结合,再合适不过了。
"四子!"
老朱不禁感叹:"真没想到你能策划出如此周全的策略,看来父皇以前对你有所误解,今后定要重新审视你。"
说到这儿,老朱忍不住瞄了眼朱棣身旁的朱肃。
朱棣的能力他心知肚明,不用猜也知道计策出自朱肃之手。
看着文武百官惊讶的表情,老朱内心颇为得意。看,这就是我的儿子,出色吧!
你们想不到的方案,我的儿子做到了。
唉!
想到这里,老朱又叹了口气,若是标儿提出这个计划,那就更完美了。
朱棣虽才智出众,与五弟朱肃相较仍稍逊一筹,这令朱老心头略感失落,但也庆幸他们皆是他的骨肉。
"呵呵!"
听见朱老的赞扬,朱棣略显羞涩地摸了摸后脑,接着说:"父皇,我只是突然灵机一动,找出了这个借口。"
在朱老的称赞和文武百官震惊的视线中,朱棣心中自豪无比。
只需五弟轻轻一出手,你们这些人便已达到极限,满朝官员在我五弟面前,不过是些微不足道的小角色罢了。
尽管朱棣兴奋不已,甚至有些飘飘然,但他深知这一切都归功于朱肃。
没有朱肃,他什么都不是。
"对了!"
朱棣连忙补充:"父皇,您可不能反悔,这次远征倭国,我必须是统帅。"
"哼!"
朱老轻哼一声:"朕乃大明天子,言出必行,既然答应让你挂帅,绝无反悔之理,燕王朱棣,上前接旨。"
"儿臣在!"
朱棣闻声立刻上前,恭敬地跪在朱老面前,目光炽热而坚定。
朱老对上朱棣的热切眼神,宣布道:"封!燕王朱棣为征南大元帅,魏国公徐达和梁国公蓝玉为左、右副帅,三月之后,出兵倭国。"
"儿臣遵命!"
"臣遵命!"
原本徐达和蓝玉以为此事无望,不料峰回路转,又有转机。只要有仗可打,其他一切都不重要。
其实,徐达和蓝玉心知肚明,此行的主要任务并非指挥作战,而是指导并保护燕王朱棣。
否则,怎会同时派出他们两人?倭国并非强敌,他们中任何一人足以胜任,但朱老却将他们都派去了。
这意味深长,两位老将军,你们得看好四皇子。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
徐达和蓝玉已是公爵之首,再立大功该如何封赏?蓝玉还好,徐达的功绩已至巅峰,如今位居六公之首,再晋升怕是要封王了。
封王,实难实现。
因此,让他们辅佐朱棣是最合适的选择。
再者!
这是在培养朱棣,提升他在军中的威信,若能借此战超越徐达和蓝玉,那就再理想不过了。只有军权掌握在亲信手中,朱老才能真正安心。
此战至关重要。
但朱老信任朱棣,更信任朱肃。有他的相助,朱棣必定能成功。
"咳咳!"
于是,朱老立刻提出:“各位,你们对此有何看法?我们是否应当废除海禁,重启海上贸易呢?”
"陛下英明,重启贸易,势在必行。"
"对,海禁必须解除。"
"陛下,解除海禁唯有好处,无一害处!"大臣们纷纷附和,这次无人再对开放海洋持异议。
"很好!"
朱老一掌拍下,宣布:"既然如此,即日起,废除海禁,重启海上活动。"
海禁解除,成为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