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刀尖上的大唐 > 第2章 余波的余波(二)

第2章 余波的余波(二)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0.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次日,辽王下令渡河。

    联军渡过永济渠,于贵乡城下列阵。

    魏兵就在城头看着,绝不出门。

    杜廷隐着实是个人才,将在夏州那套成功经验拿出,拉着梁朝的大旗作虎皮,这可都是中官们血里火里总结的经验教训呐,代代传承至今,果然帮着罗周翰稳定了城中局面。

    为了支持杜公公的工作,天子派遣熟悉魏博的李振为天雄军节度副使,还从洛阳带了一千梁兵进城。

    有了这一千梁兵镇着,原本蠢蠢欲动的魏博武夫们顿时乖觉不少。

    罗周翰嘛,大伙只当他是个屁,就想给他放了。

    但是李振?梁军?嗯,惹不起呀。

    在城下半日,贵乡毕竟是能与幽州比肩的天下雄城,守军也算勤谨,辽王亲自观察过后也就息了攻城的念头。

    留下部分队伍盯着贵乡,辽王主力向南直奔黄河。

    面对来势汹汹的辽军,顿丘刺史张可臻弃城而走,联军兵不血刃得顿丘。

    又拔临河、黎阳。

    之后大军在黎阳驻扎,精骑进入卫州。

    掠新乡、共城。

    黎阳,西南距离洛阳约六百里,距离杨师厚屯兵的河阳仅仅五百里不到。

    这真是一只脚踩在朱三哥的脸上。

    好死不死,就赶在这个节骨眼上,蔡州右厢指挥使刘行琮造反了。

    这是柏乡战败后梁朝造反的第一人,又是蔡州这么个英雄辈出的风水宝地。

    真是福不双将祸不单行,屋漏偏逢连夜雨,很让梁帝挠头。

    往近了说,什么秦宗权、孙儒这些家喻户晓的吃人魔王,都是蔡州土产。

    往远了说,蔡州是淮西节度使的核心资产,而鼎鼎大名淮西节度使,从德宗朝就是专业刺头,并且这位选手比河朔三镇更无底线。

    河朔三镇也就是图个实惠、搞个自治,不但尊奉李唐天子为正朔,该上贡也是常年转输不断。

    淮西节度使李希烈是直接称帝,建国号楚,直接一拳捣在了李唐天子的脸上。前前后后闹了大概四十年,李家皇帝都换了几茬。直到元和年间,才由裴度、李愬平定淮西,生擒末代淮西节度使吴元济,次年唐宪宗下诏废除了淮西节度使。

    雪夜下蔡州,说得就是李愬的丰功伟绩。

    这么个前科少年反了,梁帝的心情可想而知。

    好在老天爷也不算完全眼瞎,没两天又得报叛将刘行琮被忠君爱国的顺化指挥使王存俨诛杀。于是,梁朝还没作出反应,叛乱就已经自我平定了。

    这时候朱三哥也顾不上调查详细,既然蔡州叛乱平定了,大梁天子就先放下这事御驾亲征。

    二月十五日。

    梁帝自领数万大军开到黄河南岸的滑州,屯兵白马渡,与联军隔河对峙。

    自起兵以来,李大郎常年在北国厮混,这还是首次兵临大河。

    看滔滔黄河水,听声浪震天,辽王莫名地想起了曹孟德的《观沧海》。虽然一个山海,一个是大河,似乎有所不同,其实不然。

    昔年曹公征乌桓凯旋,此时辽王则是柏乡大胜。

    朱老三总是自比当世曹公,这一刻,辽王觉着,他李某人也是可以的。

    不管辽王在侧感慨,郑守义撩起袍子,面朝滚滚黄河撒了泡尿,感觉腹下再使把力,就能滋到南岸朱老三的床头上。老郑乐乐呵呵说道:“哥啊。杨师厚便在河阳,朱三又跑过来,下面我军怎样行止?”

    自从发现辽王身体渐愈,老黑心里那点反复纠结的野望就彻底不见了踪影,反倒十分心虚,一路鞍前马后十分殷勤。

    自二月八日屯兵黎阳以来,每日辽王都会跑来黄河岸边转转,郑二次次都要亲自扈从。只有时时刻刻陪伴在李哥身侧,并且时不常说两句话,表表忠心,才能让二爷极不平静的内心平静一点。

    辽王愣怔地望着黄河水发呆,也不知听到没有。

    郑守义问完半晌不得回应,陪在身后心情忐忑。

    仗着身高,郑二偷偷顺着辽王的视线去看,却只见滚滚河水东流淌,河面上巨大的冰凌顺水而走,再无他物。

    此时的黄河虽已浑浊,却远非后世的泥汤子。

    不过,落在郑老二的眼里,这烟浪浩荡的黄河水除了宽广,实在也没甚好看,实在搞不清大李子每天究竟是看什么来。

    正自揣摩带头大哥的想法,忽闻辽王道:“二郎,若由大郎接位,你看呢?”

    冷不丁听说,郑守义神情一滞,半个字都没来及出口,便见辽王已回身看他。黑爷立刻又觉灵魂被审问得明明白白,一股异样从脚底板攀到头顶,根本不知该说什么,反倒是怀疑自己是否幻听了。

    看这黑厮泥雕木塑一般发呆,辽王的目光就从他脸上移走。

    与他擦肩而过时,辽王伸手在郑二的肩上不轻不重地捏了一把,好像全不在意他的回答。

    直到辽王已走了两步,郑大帅才似从定身法里解脱出来。一个激灵紧忙跟上,背上却已湿透。伴君如伴虎,郑守义对这五个字的体会是越来越深了。

    亦步亦趋跟在辽王身后,郑大帅想要说点什么,但总觉着喉咙发干,谷门紧闭,连屁也不敢乱放一个。

    好在一波信使驰到,彻底拯救了郑守义。

    信使禀告,河阳方向的梁军异动,有向黎阳进军之势。

    便听辽王的声音从前传来。“义贞,领毅勇军去看看,杨师厚是何用意?”

    郑守义忙唱个喏领命,脑瓜子却是嗡嗡的。

    一会儿在想,杨师厚是谁?

    一会儿又想,刚刚李哥有问我大郎接位的事么?

    有问么?

    越想越觉一脑袋浆糊。

    哎呀,头疼。

    浑浑噩噩回来大营,郑守义也不敢耽误,点齐毅勇军,次日大早就昏头昏脑地出了大营。直到离营数十里,郑大帅才敢将张顺举、张泽这哼哈二将叫来,将昨天的蹊跷事说了。

    其实辽王也没拿他怎样,但是郑守义总觉着如今的带头大哥与从前不同,搞得他越来越觉畏惧。有些事在营里根本不敢开口,总觉背后有双眼睛盯着自己。

    张泽分析,辽王估计是在试探大将的态度。

    要么子承父业,要么兄终弟及,就这么两条路好走。至于辽王要选哪一条,这就很难猜了,总之二哥装傻就没错。

    这次老铁匠未发一言,只是默默沉思。

    前面联军已抄掠过新乡、共城,沿途十分残破。

    毅勇军向西日行百里下营,休歇一夜。

    次日行至日中,斥候来报,前方五十里遇到梁军大队。

    看是杨师厚的大军顶上来了。

    远离辽王百余里,郑守义郑大帅智慧的细胞也重新占领高地了,立刻遣人回禀军情,自己带队继续向前。

    又行三十余里,梁军大阵遥遥在望。

    郑二亲领卫队驰马近前观察,目测少说二万多人。

    在夏州,他就跟杨师厚交过手,知道这是个硬茬子。但见那梁军旌旗猎猎,步伍严整,漫天杀气远播,郑守义一点硬打的心思都无。

    郑将军就骑马远远绕着梁军大阵转悠,看对面骑兵不少,更是绝不靠近。

    此次出征以来,毅勇军连死带伤病,已经减员近千,其中最大的一波损失来自于河滩突阵。彼时尽管占点地利,但终究梁军骁勇,毅勇军成功打乱了梁军渡河进度不假,自身也折了六百余骑精锐。

    毅勇军是甲骑突阵,披了重甲的骑士不怕箭,就怕落地。那么局促个战场,想完全避开迎面的长枪大刀谈何容易?

    灵活走位,协同作战,耍大枪,敲马腿,梁军照样玩得溜熟。

    毅勇军的甲士一旦落马,就算不摔死也根本爬不起来。不是被友军战马踩成泥巴,就是死在梁军的刀枪之下。

    事后点算,仅卢八的甲骑具装都折了百多,痛得老郑直嘬牙花子。

    所以,郑将军如今是绝不肯再没事找事。

    本钱没了,还做什么大帅?

    对面杨师厚这次是实在熬不住了。

    皇帝已经亲征,行前还把他叫到洛阳面授机宜。此时他若还窝在河阳不动如山,脑袋可能就要起飞。所以,杨师厚便领了本部人马和数千禁军,凑了不到三万战兵,奔着黎阳而来。

    面对数千敌骑,杨师厚可不急。

    见敌骑只远远列阵观望却不近前,他也默契地列阵不动,让弟兄们该吃吃,该喝喝,但是一匹马也不让出去惹事。

    杨将军也不想打呐。

    出兵前他就想好了,就这么一步步挤过去,将辽军送走完事。别看李可汗气势如虹,那都是样子货。跟韩勍、李思安坐下这样一场,就算是胜了,能不脱层皮么?

    再说,这么几万人孤军深入,身后魏州、邢州等大城没拿下,李可汗心里不虚吗?也就是仗着马多腿长吓唬人吧。

    彼此都是打老了仗地老油条,谁不知道谁啊。

    两军就这么隔着不到二里地,一起吹了半天风。回头瞅瞅日头都快落山,辽军怎么还不撤?杨大帅马鞭一指,数万梁军踩着整齐的鼓点就往前压。

    不想硬打是觉着没必要,可不是不敢打。

    若辽贼不懂事,杨师厚完全不介意教他做人。

    屠子爷只想装个相,见梁兵前进,他也领兵向前走一走。

    不能输阵么。

    结果他进,梁军就继续进,转眼双方已经不足一里了。

    郑守义心里把个杨师厚骂上了天,但他实力不济,终究是不敢真碰。

    只好认怂撤兵。

    没实力你能有啥脾气?再靠近点,万一被梁贼粘上,不要命了。

    郑守义一撤,杨大帅立刻向梁帝报捷:

    ……开平五年,二月十六日,击辽贼万骑于新乡大河之畔。

    自晨战至日暮,辽贼不支,遁去……

    云云。

    看到捷报,梁帝愁闷许久的心算是稍觉好受一点。

    也就一点点。

    本来是他起兵北伐,结果被人反推到黄河边,连起家的精锐老底子都丢了两万,丢人丢大了。

    看天子依旧愁容不展,敬翔笑呵呵道:“圣人,此乃捷报,怎么不喜?”

    梁帝苦着个脸道:“敬公,何戏我耶?”三哥心中无奈,这捷报既无细节又无斩获,一看就是两军对峙而后辽贼先退。

    哄哄外人就罢了,总不能骗自己吧。

    敬翔道:“捷报就是捷报。

    辽贼强弩之末,屯兵黎阳至多是虚张声势。

    杨师厚在西,我军在南,岂有不走之理。

    柏乡虽有小挫……

    侍卫亲军二万精锐丢了,说是小挫实在有些亏心。但丢都丢了,也就没必要过多纠结。敬翔略有停顿,捋顺了心情,道:“待贼兵退去,抽调各镇精兵充实京畿,重建各军。

    有一二岁准备,即可再行北伐。

    河北无险可守,早晚功成。”

    这些话倒不是虚言安慰晃哥。对于未来,敬翔还是很有信心的。

    首先,这次柏乡兵败圣人没乱杀人,这就省了大事。

    王景仁只是罢了北面行营主帅之职,对李思安、韩勍、王茂章等均未降罪。这样处理就很好。汇总各方情况,至少敬翔看来几位将军都没大错。赏功罚过,将军们既然没过,当然不能乱处罚。

    所以,如今局面总体稳定,实在是少了很多麻烦。

    其次,也是更重要的,梁朝不论人力、财力、兵力,皆数倍于辽贼。且淮南无北进之力,西岐无东侵之能,梁朝如今完全可以集中力量收拾河北。

    所以,从实力来说,损失区区两万人算不上伤筋动骨。短期对军心士气是有些妨害,不过有个一年半载,或者打两个胜仗也就好了。

    因此,天子保重身体,不要意志消沉,比什么都重要。

    为此,敬翔不在乎说几句舒心话。

    梁帝白手起家,而且一双手比汉高帝还要白得多,当然不是玻璃心。他只是年纪大了,不像年轻时那么洒脱。对于敬翔的用意,梁帝完全领会,道:“嗯。该怎样赏赐,敬公看着办吧。”

    ……

    柏乡一战,辽王已经大挫梁军主力,度过了眼下的难关。杨师厚大军逼近,辽王无心与他再战。

    二月十七日。

    辽王军令,大军北返,先到魏州大营。

    郑大帅坚决执行命令,令到起行,绝不拖泥带水。

    这回轮到杨师厚不厚道。

    郑守义撤退,杨大帅立刻派遣二千骑兵缀着毅勇军。

    狗皮膏药一样,也不接战,就跟着看。

    老杨在关中转了一圈,别的收获不说,这个马是没少弄。这二千骑也都一人多马,腿并不短,与辽骑拉开了架势玩耍,丝毫不落下风。

    辽骑过来驱逐就走。

    辽骑退了就追。

    杨大帅把辽军的无耻作风学了个十足十,搞得黑爷非常恶心也没办法。

    只准他老黑恶心人,就不许别人恶心他么?

    天下没这个道理嘛。

    敌军退却,更加印证了杨师厚的判断,便一路向天子汇报,大书特书自家胜绩。同时,杨大帅引大军谨慎地追在辽军身后,让郑守义除了撤退啥也干不了。

    两军就这样从卫州、相州,直至魏州贵乡城下。

    城中李振、杜廷隐等梁将终于盼到援军,上下士气振奋。

    罗周翰罗大帅更是亲自出城,迎了救星进城,执礼甚恭。

    反观联军,既是疲军,更是思归心切。

    双方对峙一日,辽王下令继续撤军,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李承嗣领怀远军、银枪军,经冀、深回防定州。

    周德威的铁林军翻山回晋阳。

    毅勇军北返振武军。

    辽王则先与赵王会于赵州平棘,然后于二十七日由豹军护送径归幽州。

    柏乡大战,至此彻底落幕。

    但是,柏乡之战的影响,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