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丰收的季节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0.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磨丁到万象的K11班次,每节车厢随处可见旅游团和养老大军,或许是归心似箭,这次我没有和车上的同胞搭话。
出了噶西火车站,阿萍身体斜靠在摩托车上,妥妥机车女神的感觉,我们没有多余的交流,直接坐上摩托车,提着前两天的空包一无所获的回到家。
回到家,一个中国男人坐在我经常吃饭的位置,还有三个看起来很小得女孩子,从她们身上散发的气息我认定是噶哩。
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嫖客和妓女怎么到别人家里来吃饭了?
老黑手里拿着一块肉,边吃边从厨房走出来,老黑就是上次让他去山里挖木头偷懒的人,就是上次吃掉八公斤大蛇的那个鸡贼。
我和东北同胞相互聊了几句就明白是老黑拉的皮条,给这个东北同胞找来三个妹子,然后一群人去市场买了两条鱼,买了一只土鸡,还有十斤猪肉。
当然是东北同胞付款,至于为什么会到阿萍的家里来做饭,问过之后才明白,这老黑的家不在噶西,而是孟赛。
老黑认识丈母娘很多年,在这里做饭大家都有肉吃!
老黑知道现在旅游季节到来,中国人到噶西寻欢的越来越多,十几年前这里开始修铁路,一到晚上修铁路的中国工人都会在红灯区酒吧买醉,中国人多了就自然形成了市场。
很多老挝人带着自己的妹妹,或者自己的女朋友在红灯区找中国人搭讪,只要把“春”卖给中国人,他们就可以换来几顿或者几天的啤酒大餐。
在老挝像这样的红灯区真不少。
······
时间一天天过去,每天无聊到处逛逛,寻欢的同胞住在红灯区的宾馆,年轻的二十八岁,年长的六十岁,有的养老,有的躺平,有的纵欲。
三天后的下午两点,吃完阿萍给我准备的糯米饭,她穿着冲锋衣再用头巾把自己捂得严实,撑着红色雨伞带我去田里帮忙收稻谷。
她是多么怕太阳把她晒黑啊。
来到一条大概三十米宽的河,看见一条绳子悬挂在河两岸,绳子的下面系着一条用十根竹子制成的竹排。
阿萍抓着绳子轻轻上了竹排,他让我站在竹排另一端,然后拉动绳子竹排跟着移动,我们开始了过河。
“哥哥面前一条弯弯的河,妹妹对岸唱着一支甜甜的歌,哥哥心中荡起层层的波···”
我还没唱几句,竹排就到了对岸,上了岸,继续撑伞走在稻田里,看着打谷机在稻田里“突突突”的工作,我和阿萍来打了田间的木房子,她随手一砍刀就砍开了一只椰子,递给我让我解渴。
看着那些围着打谷机工作的人,我说道:
“我不渴,给他们喝吧”
阿萍白了我一眼,然后去砍了三片硕大的芭蕉叶子,垫在木板上,她站在芭蕉叶子上看着田里工作的老妈说道:
“这片,这片,还有那一片都是老妈的”
我不解的问道:
“为什么干活的只有老妈?”
阿萍喝着椰子说道:
“干活的是老藤,地是老妈的,老妈是看着他们干活”
交流之后我才明白,在老挝,一般是老龙族掌握着土地资源,相当于我们旧社会的地主,每年种地的时候,老龙族只用出土地,找老藤族来合作种地。
老藤族准备种子,插秧,播种,收割,装袋,然后送到老龙族家里,双方五五分······
大概五点钟,今天的稻谷快要收割完,打谷机“突突突”的声音停下来,换成了老妈和老藤族的争吵,他们几里哇啦带着情绪的对话,对我来说就像是老外在听周杰伦唱歌。
阿萍跳下小木屋跑上前,还有未出嫁的姐姐也跟着跑过去,我跟在后面上去凑热闹,由于上次我被老藤族打过,心里有了 阴影,手里握着那把砍椰子的刀。
“你们怎么能这样,把好米全都留给自己,把次米放在我那一堆”
“都一样,都一样”
“你要把好米卖给中国商人,你这样搞,明年不找你们种地了”
“都一样”
······
我也就听懂了一丢丢,但根据阿萍的讲述,老挝大米品种很多,有的品种只卖给中国人,价格很高。刚才老藤把所有稻谷搞混了,然后把那种好的品种全都分给自己,把次的品种分给了老妈,他们以为老妈快七十岁了看不清脑袋糊涂,又没孩子在身边,想要骗她。
我心想我的丈母娘一辈子生了十二个孩子,最近还想让我在这里买地盖房子,就这点怎么可能糊涂?!
经过一番争吵,所有的稻谷开袋确认品种,重新分配,因为出口中国的老挝大米很贵,品质很高。
东西好坏贵贱他们很清楚,你可以说他们穷,但绝对不傻!
看到这场景,我想了很多,从中国农耕文明道现代社会发展,从母系社会到父系传承,从军阀管理到宗教管理······
想来想去,毫无意义,都只不过为了一口吃的罢了。
纠纷来的快去的也快,血红的太阳隐没在身后的大山,所有粮食装车后,我和阿萍还有她三十岁的姐姐乘着竹排渡河归家,我拿着两挂香蕉,阿萍抱着一只椰子,我们也算是满载而归了。
半小时后,老藤开车把粮食送到了家里,我以为扔下袋子就结束了今年的合作,哪知丈母娘拿出称,老藤的一个女人拿出纸和笔,老藤男人抱起一袋稻谷放在称上,他们开始一袋袋称重计算。
老藤女人登记一次重量,阿萍也要去看称登记一次,双方重量要达成一致才可以。
我心想这特么又不是电子秤,如此的精打细算仍是有误差的,这和之前在乌德遇到用两个称卖猪一样。
最后,在将一袋稻谷分成两个半袋后,老藤拿走大的那半袋,丈母娘留下小的那半袋,今年的种植合作结束了。
······
晚上,我抱着阿萍询问了很多关于今天收粮食的问题,阿萍讲了很多,最后总结道:
“和你们中国人不一样,老挝人是不会帮助老挝人的,你们中国人在其他国家遇到危险,其他中国人大部分是会帮忙的,但是老挝人只有极少数会帮你”
“因为老挝太小了,老挝的民族太多了,资源分配不平衡,民族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自然就多了,民族之间的恨也就多了”
“所以你被老藤族打了,谁让你先睡的老藤,最后和老龙结婚···”
就在阿萍和我开玩笑的时候,房间外传来金属敲打的声音,阿萍猛地从床上惊起,大喊道:
“粮食···”
磨丁到万象的K11班次,每节车厢随处可见旅游团和养老大军,或许是归心似箭,这次我没有和车上的同胞搭话。
出了噶西火车站,阿萍身体斜靠在摩托车上,妥妥机车女神的感觉,我们没有多余的交流,直接坐上摩托车,提着前两天的空包一无所获的回到家。
回到家,一个中国男人坐在我经常吃饭的位置,还有三个看起来很小得女孩子,从她们身上散发的气息我认定是噶哩。
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嫖客和妓女怎么到别人家里来吃饭了?
老黑手里拿着一块肉,边吃边从厨房走出来,老黑就是上次让他去山里挖木头偷懒的人,就是上次吃掉八公斤大蛇的那个鸡贼。
我和东北同胞相互聊了几句就明白是老黑拉的皮条,给这个东北同胞找来三个妹子,然后一群人去市场买了两条鱼,买了一只土鸡,还有十斤猪肉。
当然是东北同胞付款,至于为什么会到阿萍的家里来做饭,问过之后才明白,这老黑的家不在噶西,而是孟赛。
老黑认识丈母娘很多年,在这里做饭大家都有肉吃!
老黑知道现在旅游季节到来,中国人到噶西寻欢的越来越多,十几年前这里开始修铁路,一到晚上修铁路的中国工人都会在红灯区酒吧买醉,中国人多了就自然形成了市场。
很多老挝人带着自己的妹妹,或者自己的女朋友在红灯区找中国人搭讪,只要把“春”卖给中国人,他们就可以换来几顿或者几天的啤酒大餐。
在老挝像这样的红灯区真不少。
······
时间一天天过去,每天无聊到处逛逛,寻欢的同胞住在红灯区的宾馆,年轻的二十八岁,年长的六十岁,有的养老,有的躺平,有的纵欲。
三天后的下午两点,吃完阿萍给我准备的糯米饭,她穿着冲锋衣再用头巾把自己捂得严实,撑着红色雨伞带我去田里帮忙收稻谷。
她是多么怕太阳把她晒黑啊。
来到一条大概三十米宽的河,看见一条绳子悬挂在河两岸,绳子的下面系着一条用十根竹子制成的竹排。
阿萍抓着绳子轻轻上了竹排,他让我站在竹排另一端,然后拉动绳子竹排跟着移动,我们开始了过河。
“哥哥面前一条弯弯的河,妹妹对岸唱着一支甜甜的歌,哥哥心中荡起层层的波···”
我还没唱几句,竹排就到了对岸,上了岸,继续撑伞走在稻田里,看着打谷机在稻田里“突突突”的工作,我和阿萍来打了田间的木房子,她随手一砍刀就砍开了一只椰子,递给我让我解渴。
看着那些围着打谷机工作的人,我说道:
“我不渴,给他们喝吧”
阿萍白了我一眼,然后去砍了三片硕大的芭蕉叶子,垫在木板上,她站在芭蕉叶子上看着田里工作的老妈说道:
“这片,这片,还有那一片都是老妈的”
我不解的问道:
“为什么干活的只有老妈?”
阿萍喝着椰子说道:
“干活的是老藤,地是老妈的,老妈是看着他们干活”
交流之后我才明白,在老挝,一般是老龙族掌握着土地资源,相当于我们旧社会的地主,每年种地的时候,老龙族只用出土地,找老藤族来合作种地。
老藤族准备种子,插秧,播种,收割,装袋,然后送到老龙族家里,双方五五分······
大概五点钟,今天的稻谷快要收割完,打谷机“突突突”的声音停下来,换成了老妈和老藤族的争吵,他们几里哇啦带着情绪的对话,对我来说就像是老外在听周杰伦唱歌。
阿萍跳下小木屋跑上前,还有未出嫁的姐姐也跟着跑过去,我跟在后面上去凑热闹,由于上次我被老藤族打过,心里有了 阴影,手里握着那把砍椰子的刀。
“你们怎么能这样,把好米全都留给自己,把次米放在我那一堆”
“都一样,都一样”
“你要把好米卖给中国商人,你这样搞,明年不找你们种地了”
“都一样”
······
我也就听懂了一丢丢,但根据阿萍的讲述,老挝大米品种很多,有的品种只卖给中国人,价格很高。刚才老藤把所有稻谷搞混了,然后把那种好的品种全都分给自己,把次的品种分给了老妈,他们以为老妈快七十岁了看不清脑袋糊涂,又没孩子在身边,想要骗她。
我心想我的丈母娘一辈子生了十二个孩子,最近还想让我在这里买地盖房子,就这点怎么可能糊涂?!
经过一番争吵,所有的稻谷开袋确认品种,重新分配,因为出口中国的老挝大米很贵,品质很高。
东西好坏贵贱他们很清楚,你可以说他们穷,但绝对不傻!
看到这场景,我想了很多,从中国农耕文明道现代社会发展,从母系社会到父系传承,从军阀管理到宗教管理······
想来想去,毫无意义,都只不过为了一口吃的罢了。
纠纷来的快去的也快,血红的太阳隐没在身后的大山,所有粮食装车后,我和阿萍还有她三十岁的姐姐乘着竹排渡河归家,我拿着两挂香蕉,阿萍抱着一只椰子,我们也算是满载而归了。
半小时后,老藤开车把粮食送到了家里,我以为扔下袋子就结束了今年的合作,哪知丈母娘拿出称,老藤的一个女人拿出纸和笔,老藤男人抱起一袋稻谷放在称上,他们开始一袋袋称重计算。
老藤女人登记一次重量,阿萍也要去看称登记一次,双方重量要达成一致才可以。
我心想这特么又不是电子秤,如此的精打细算仍是有误差的,这和之前在乌德遇到用两个称卖猪一样。
最后,在将一袋稻谷分成两个半袋后,老藤拿走大的那半袋,丈母娘留下小的那半袋,今年的种植合作结束了。
······
晚上,我抱着阿萍询问了很多关于今天收粮食的问题,阿萍讲了很多,最后总结道:
“和你们中国人不一样,老挝人是不会帮助老挝人的,你们中国人在其他国家遇到危险,其他中国人大部分是会帮忙的,但是老挝人只有极少数会帮你”
“因为老挝太小了,老挝的民族太多了,资源分配不平衡,民族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自然就多了,民族之间的恨也就多了”
“所以你被老藤族打了,谁让你先睡的老藤,最后和老龙结婚···”
就在阿萍和我开玩笑的时候,房间外传来金属敲打的声音,阿萍猛地从床上惊起,大喊道:
“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