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内阁制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0.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东宫 太子嫔 吕氏处
时年12岁的朱允炆推门而入,在见到自己的母亲后,行礼开口说道:“母妃,孩儿回来了。”
吕氏停下手中绣花的动作开口说道:“允炆,今天给你皇爷爷请安了吗?”
朱允炆弱弱的语气回答道:“孩儿,孩儿并未见到皇爷爷,孩儿去的时候,皇爷爷并未在武英殿中。”
吕氏瞳孔微睁,老爷子并未在武英殿,那会去哪里?皇后娘娘那里?可自己去皇后娘娘那里请安的时候,老爷子还在早朝呢。
一念至此,吕氏遂唤贴身侍女,耳旁说了几句话之后,接着对朱允炆说道:“允炆,那没事。今天的为政篇背诵得怎么样了?”
朱允炆点了点头,这为政乃是论语为政篇,主要讲述孔夫子对于政事上的论述,自己可是用了三天的时间才给它背下来的。
吕氏见此,脸上也开心了起来,她之所以这样严格要求允炆,她还不是希望允炆能成大才,能成为大明的皇太孙。
“嗯,允炆做得不错,你要记得,你唯有好好的读书,孝敬好你的皇爷爷,你才能入你皇爷爷的眼,才能比得过你的大哥,知道了吗?”
朱允炆点了点头,十多年了,他对他所谓的大哥一点印象都没有,见都没有见过,他实在想不通自己的母妃为啥要拿自己与自己的大哥比。
至于自己为啥不说自己不想与大哥争什么等类似的话,他自己以前就有说过,只不过得来的却是自己的母妃的谩骂。等自己稍微懂事了,也就没有再说类似的话,免得自己还要被母妃骂。
吕氏见此,心里甚是欣慰,允炆这孩子终究还是长大了,懂得为娘的苦衷。放心吧,允炆,为娘一定能抚你上大明的皇太孙,乃至于大明的皇帝的。
“嗯,好。允炆啊,下午你还有课,这会儿就去吃午膳去吧。”
朱允炆点了点头,口头称是,行完礼之后,遂转身离去。
小半个时辰之后,吕氏那名贴身侍女回来,并在其耳旁说了一句话之后,吕氏就让其退了出去。
“哼,这朱雄英是你们的孙子,允炆就不是你们的孙子吗?”吕氏心里想着。
……
城外,朱雄英处
朱元璋在朱雄英的解答下,已经对丞相制度产生了厌恶,已经下定决心想要罢黜丞相制度。
既然丞相制度摆脱不了被罢黜的命运,那么就剩一个问题了,这个问题就是如何在使用相权,又或者说不生成一个新的相权的条件下,新的制度能减少皇帝身上的重担。
朱雄英听完朱元璋的疑惑之后,就陷入了沉思。如果按照原本的历史走向,自己的皇爷爷在废除丞相制度,后面的永乐皇帝就创建了内阁制度,帮忙处理朝廷政务。
然而到了明朝中后期,这内阁的权力越来越大,形成了党派争斗,俨然成了另一个的丞相制度。
其实这内阁制度是古代封建王朝转为现代文化社会的过渡品,其制度体系还是可以使用的,顶多就是该如何限制它,使其成为一个制度,一个大明文武不可触碰的红线。
按照大明初期的内阁制度,是安排一些无品无级或者六七品文官的,那么就在此基础上添加限制条件。嗯~,任期制就不错,让每个内阁大臣的任期就四五年或者五六年,时间一到就换人。
一念至此,朱雄英开口建议道:“皇爷爷,孙儿愚见,我们不如以内阁制代之。”
朱元璋闻言有些疑惑,什么是内阁制?这内阁制度能避免成为另一个丞相制度?故而询问道:“大孙,跟皇爷爷说一下,这内阁制是什么?若是可以的话,皇爷爷可以答应大孙一件事。”
皇后马氏就静静地看着爷孙俩的“君臣对奏”,在听到朱元璋允诺大孙一个事情的时候,皇后马氏开口提醒道:“重八,你太宠大孙儿了。”
朱元璋闻言一愣,咱宠大孙怎么了?咱不宠大孙,难道要宠谁?允炆?那孩子太懦弱了,又不是咱考虑的皇储人选。至于允熥这孩子,这孩子将来是要辅佐其大哥的,到时候自然会有大孙的赏赐。
“妹子,后宫不得干政,这事是咱俩之前说好的。咱现在就当做是君臣对奏,皇帝采纳了臣子的计策,皇帝自然要有所奖赏的嘛。”
皇后马氏见自己的丈夫如此这样说,她也就不再多说什么。
朱雄英见场面有些冷场,赶紧转移话题道:“皇爷爷,这内阁制就是由朝中大臣,或者说是其它品级官员组成的协助皇爷爷处理政务的机构。
但是呢,在孙儿看来,如此这样做的话,这内阁无疑又是一个丞相,只不过从原本的左右丞相变成了五六位内阁大臣。
因此,孙儿看来,这内阁应该如此搭建。
第一,内阁大臣的人数永远都是单数,可有效的降低内阁党争的几率。
第二,内阁大臣的任期不能是终身,得隔几年换一批,如此也可以有效的降低党争的几率。
第三,内阁大臣可以挑选那些六七品乃至无品无级的官员,他们品级和官职越小,越能降低风险。
这第四嘛,这内阁不能拥有批红之权,只有草拟方案的权利,最终的结果还需要皇爷爷最终的决定。”
朱元璋听到这里就点了点头,只有草拟之权又官小位低,而随着人数的增加,这内阁的权利也会散布到这几人身上,确实是不错。
虽说是这样,朱元璋还是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大孙,虽说这样做确实是挺好的,但皇爷爷还是觉得有些不妥。
这皇权咱们是要狠狠的抓着的,怎么能把手中的权力下放给那些朝廷大臣呢?你再继续说说,看还有没有其它的。”
朱雄英闻言,就觉得有些为难了,这鱼和熊掌哪里能同时兼得,既要牢牢地抓住权利,又想着不下放权利给臣子。这皇帝就只有一个,难道还能设置常务副皇帝不成?
那样的话,自己那便宜老爹岂不是会活生生的累死?那么自己穿越过来到大明,还有什么意义呢?
“皇爷爷,如果既想抓住权利,而又不想下放权利给朝廷大臣,那么只有一个办法。”
朱元璋闻言一喜,他还真想不到自己的大孙还能做到两者都能兼得的计策,故而好奇的询问道:“大孙,快跟皇爷爷说,是什么计策?”
“提高处理政务的效率!”朱雄英说完,接着说道:“那该怎么提升处理政务的效率呢?
首先,想必皇爷爷都知道,朝廷大臣给您的奏折,若有一万字的话,七成都是废话连篇,其余三成才是正事。
因此,孙儿建议日后的奏折都应该摒弃此等陋习,政务就是政务,不是那诗会,应开门见山,直入主题。如此,可以减少皇爷爷阅览奏折的时间。
其二,实事求是,数据为先。何为实事求是,汉书有言,河间献王德以孝景前二年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原指根据实证,求索真知。
然,在孙儿看来,实事求是更应该按照实际情况办事,不夸大不缩小。”
朱元璋点了点头,口头称嗯之后,继续说道:“大孙说得对,那些大臣给皇爷爷写的奏折,一篇下来,全TMD废话连篇,就那么几句话才是真正要说的话。
至于这实事求是,皇爷爷觉得不错,此言有理。大孙,那么数据为先又是啥?”
此刻的朱元璋如同小学生一般在吸收新的知识,又或者说是一块海绵,在吸收海水。以前的认知固然重要,但是若是新的东西确实有可行性的话,那么自己又怎么会不采纳呢。
毕竟千年以来,丞相制度一直存在,自己既然有心废除丞相制度,那么就不会去抵触新的东西。
朱雄英也不急着说出来,而是先从脑海里组织一下语言之后,这才解释道:“皇爷爷,其实这数据为先,又可以说是统计学。
统计学是通过搜索、整理、分析、描述等手段,以达到推断所测对象的本质,甚至预测对象未来的一门学问。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假设某个地方发生了水灾,底下的官吏正常会汇报十室九空或者说伤亡千余人或者万余人。那么一千两百五十人是千余人,这一千九百九十九人也是千余人,那这千余人到底是多少人?”
朱雄英还想继续说下去,朱元璋打断道:“大孙,等等。大孙你说这个什么统计学能推测未来的发生的事情,那岂不是跟刘伯温那样?”
朱雄英闻言一愣,这统计学哪里跟刘伯温的阴阳卜卦之数一样了?但是又仔细想想,也差不多,这卜卦本就是根据天地规律,再结合一些东西,就能推测出来的东西。
朱雄英点了点头开口说道:“皇爷爷也可以这样理解,这统计学就是通过数据进行分析,在结合以往的数据下,进行推测。”
“嗯,大孙,你继续说,皇爷爷听完再仔细想想。”
其实说到这里,朱雄英就打算不继续拆开详细说的,毕竟真的要说下去的话,这东西可以讲三天三夜乃至更多的时间。
但是,身为后世之人,他是知道一个道理的,就是所谓的计策是要在符合大明背景下的,简称符合国情,他可不想说跟那个新朝王莽一般,做一些不符合历史时代背景下的新政。
即使是要推行新政,也不能是现在,这大明还得积攒点家底啊,才能说是缓缓图之。
东宫 太子嫔 吕氏处
时年12岁的朱允炆推门而入,在见到自己的母亲后,行礼开口说道:“母妃,孩儿回来了。”
吕氏停下手中绣花的动作开口说道:“允炆,今天给你皇爷爷请安了吗?”
朱允炆弱弱的语气回答道:“孩儿,孩儿并未见到皇爷爷,孩儿去的时候,皇爷爷并未在武英殿中。”
吕氏瞳孔微睁,老爷子并未在武英殿,那会去哪里?皇后娘娘那里?可自己去皇后娘娘那里请安的时候,老爷子还在早朝呢。
一念至此,吕氏遂唤贴身侍女,耳旁说了几句话之后,接着对朱允炆说道:“允炆,那没事。今天的为政篇背诵得怎么样了?”
朱允炆点了点头,这为政乃是论语为政篇,主要讲述孔夫子对于政事上的论述,自己可是用了三天的时间才给它背下来的。
吕氏见此,脸上也开心了起来,她之所以这样严格要求允炆,她还不是希望允炆能成大才,能成为大明的皇太孙。
“嗯,允炆做得不错,你要记得,你唯有好好的读书,孝敬好你的皇爷爷,你才能入你皇爷爷的眼,才能比得过你的大哥,知道了吗?”
朱允炆点了点头,十多年了,他对他所谓的大哥一点印象都没有,见都没有见过,他实在想不通自己的母妃为啥要拿自己与自己的大哥比。
至于自己为啥不说自己不想与大哥争什么等类似的话,他自己以前就有说过,只不过得来的却是自己的母妃的谩骂。等自己稍微懂事了,也就没有再说类似的话,免得自己还要被母妃骂。
吕氏见此,心里甚是欣慰,允炆这孩子终究还是长大了,懂得为娘的苦衷。放心吧,允炆,为娘一定能抚你上大明的皇太孙,乃至于大明的皇帝的。
“嗯,好。允炆啊,下午你还有课,这会儿就去吃午膳去吧。”
朱允炆点了点头,口头称是,行完礼之后,遂转身离去。
小半个时辰之后,吕氏那名贴身侍女回来,并在其耳旁说了一句话之后,吕氏就让其退了出去。
“哼,这朱雄英是你们的孙子,允炆就不是你们的孙子吗?”吕氏心里想着。
……
城外,朱雄英处
朱元璋在朱雄英的解答下,已经对丞相制度产生了厌恶,已经下定决心想要罢黜丞相制度。
既然丞相制度摆脱不了被罢黜的命运,那么就剩一个问题了,这个问题就是如何在使用相权,又或者说不生成一个新的相权的条件下,新的制度能减少皇帝身上的重担。
朱雄英听完朱元璋的疑惑之后,就陷入了沉思。如果按照原本的历史走向,自己的皇爷爷在废除丞相制度,后面的永乐皇帝就创建了内阁制度,帮忙处理朝廷政务。
然而到了明朝中后期,这内阁的权力越来越大,形成了党派争斗,俨然成了另一个的丞相制度。
其实这内阁制度是古代封建王朝转为现代文化社会的过渡品,其制度体系还是可以使用的,顶多就是该如何限制它,使其成为一个制度,一个大明文武不可触碰的红线。
按照大明初期的内阁制度,是安排一些无品无级或者六七品文官的,那么就在此基础上添加限制条件。嗯~,任期制就不错,让每个内阁大臣的任期就四五年或者五六年,时间一到就换人。
一念至此,朱雄英开口建议道:“皇爷爷,孙儿愚见,我们不如以内阁制代之。”
朱元璋闻言有些疑惑,什么是内阁制?这内阁制度能避免成为另一个丞相制度?故而询问道:“大孙,跟皇爷爷说一下,这内阁制是什么?若是可以的话,皇爷爷可以答应大孙一件事。”
皇后马氏就静静地看着爷孙俩的“君臣对奏”,在听到朱元璋允诺大孙一个事情的时候,皇后马氏开口提醒道:“重八,你太宠大孙儿了。”
朱元璋闻言一愣,咱宠大孙怎么了?咱不宠大孙,难道要宠谁?允炆?那孩子太懦弱了,又不是咱考虑的皇储人选。至于允熥这孩子,这孩子将来是要辅佐其大哥的,到时候自然会有大孙的赏赐。
“妹子,后宫不得干政,这事是咱俩之前说好的。咱现在就当做是君臣对奏,皇帝采纳了臣子的计策,皇帝自然要有所奖赏的嘛。”
皇后马氏见自己的丈夫如此这样说,她也就不再多说什么。
朱雄英见场面有些冷场,赶紧转移话题道:“皇爷爷,这内阁制就是由朝中大臣,或者说是其它品级官员组成的协助皇爷爷处理政务的机构。
但是呢,在孙儿看来,如此这样做的话,这内阁无疑又是一个丞相,只不过从原本的左右丞相变成了五六位内阁大臣。
因此,孙儿看来,这内阁应该如此搭建。
第一,内阁大臣的人数永远都是单数,可有效的降低内阁党争的几率。
第二,内阁大臣的任期不能是终身,得隔几年换一批,如此也可以有效的降低党争的几率。
第三,内阁大臣可以挑选那些六七品乃至无品无级的官员,他们品级和官职越小,越能降低风险。
这第四嘛,这内阁不能拥有批红之权,只有草拟方案的权利,最终的结果还需要皇爷爷最终的决定。”
朱元璋听到这里就点了点头,只有草拟之权又官小位低,而随着人数的增加,这内阁的权利也会散布到这几人身上,确实是不错。
虽说是这样,朱元璋还是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大孙,虽说这样做确实是挺好的,但皇爷爷还是觉得有些不妥。
这皇权咱们是要狠狠的抓着的,怎么能把手中的权力下放给那些朝廷大臣呢?你再继续说说,看还有没有其它的。”
朱雄英闻言,就觉得有些为难了,这鱼和熊掌哪里能同时兼得,既要牢牢地抓住权利,又想着不下放权利给臣子。这皇帝就只有一个,难道还能设置常务副皇帝不成?
那样的话,自己那便宜老爹岂不是会活生生的累死?那么自己穿越过来到大明,还有什么意义呢?
“皇爷爷,如果既想抓住权利,而又不想下放权利给朝廷大臣,那么只有一个办法。”
朱元璋闻言一喜,他还真想不到自己的大孙还能做到两者都能兼得的计策,故而好奇的询问道:“大孙,快跟皇爷爷说,是什么计策?”
“提高处理政务的效率!”朱雄英说完,接着说道:“那该怎么提升处理政务的效率呢?
首先,想必皇爷爷都知道,朝廷大臣给您的奏折,若有一万字的话,七成都是废话连篇,其余三成才是正事。
因此,孙儿建议日后的奏折都应该摒弃此等陋习,政务就是政务,不是那诗会,应开门见山,直入主题。如此,可以减少皇爷爷阅览奏折的时间。
其二,实事求是,数据为先。何为实事求是,汉书有言,河间献王德以孝景前二年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原指根据实证,求索真知。
然,在孙儿看来,实事求是更应该按照实际情况办事,不夸大不缩小。”
朱元璋点了点头,口头称嗯之后,继续说道:“大孙说得对,那些大臣给皇爷爷写的奏折,一篇下来,全TMD废话连篇,就那么几句话才是真正要说的话。
至于这实事求是,皇爷爷觉得不错,此言有理。大孙,那么数据为先又是啥?”
此刻的朱元璋如同小学生一般在吸收新的知识,又或者说是一块海绵,在吸收海水。以前的认知固然重要,但是若是新的东西确实有可行性的话,那么自己又怎么会不采纳呢。
毕竟千年以来,丞相制度一直存在,自己既然有心废除丞相制度,那么就不会去抵触新的东西。
朱雄英也不急着说出来,而是先从脑海里组织一下语言之后,这才解释道:“皇爷爷,其实这数据为先,又可以说是统计学。
统计学是通过搜索、整理、分析、描述等手段,以达到推断所测对象的本质,甚至预测对象未来的一门学问。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假设某个地方发生了水灾,底下的官吏正常会汇报十室九空或者说伤亡千余人或者万余人。那么一千两百五十人是千余人,这一千九百九十九人也是千余人,那这千余人到底是多少人?”
朱雄英还想继续说下去,朱元璋打断道:“大孙,等等。大孙你说这个什么统计学能推测未来的发生的事情,那岂不是跟刘伯温那样?”
朱雄英闻言一愣,这统计学哪里跟刘伯温的阴阳卜卦之数一样了?但是又仔细想想,也差不多,这卜卦本就是根据天地规律,再结合一些东西,就能推测出来的东西。
朱雄英点了点头开口说道:“皇爷爷也可以这样理解,这统计学就是通过数据进行分析,在结合以往的数据下,进行推测。”
“嗯,大孙,你继续说,皇爷爷听完再仔细想想。”
其实说到这里,朱雄英就打算不继续拆开详细说的,毕竟真的要说下去的话,这东西可以讲三天三夜乃至更多的时间。
但是,身为后世之人,他是知道一个道理的,就是所谓的计策是要在符合大明背景下的,简称符合国情,他可不想说跟那个新朝王莽一般,做一些不符合历史时代背景下的新政。
即使是要推行新政,也不能是现在,这大明还得积攒点家底啊,才能说是缓缓图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