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良缘与孽缘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0.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弗洛伊德语录:
生命中唯一重要的事情是爱情和工作。
在人的潜意识里,人的ing欲一直是处于压抑的状况,社会的道德法制等文明的规则使人的本能欲望时刻处于理性的控制之中。
传授“吸引力法则”的人都致力于教给你如何吸引来你所想要的东西,但是没有告诉你如何吸引来能够结善缘的而不是恶缘的东西。的确,有时候你吸引来的不是你所想要的东西,比如姻缘,你想找一个白马王子,却吸引来了一个流氓色鬼。
人人都在寻找爱,寻找生活中的另一半,但是找到合适的不多,真正幸福的也不多。目的不纯,就不会吸引来真爱,因为你图别人某一方面的好处,别人也自然会图你某一方面的便宜。我认识很多单身女士,每晚默默祈祷,向宇宙索求一个爱人,同时,她们仍然要借助于一些具有实际可操作性的手段,比如参加联谊会,或刊登征婚征友广告。有人说,文如其人,你的磁场,也会反映在你的文笔中,你的广告中。所以你想要吸引来什么人,首先取决于你的广告给人以什么样的磁场。
有关于寻找伴侣所折射出的“同频共振、同类相吸”的科学道理,我们在生活中总是听到很多经典的概括。
雅一些的说法,有“金玉良缘”,形容绝世佳配,有“香火姻缘”,形容彼此志气相投——《北史·陆法和传》:“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岂规王位?但于空王佛所,与主上有香火因缘,且主上应有报至,故救援耳。”
俗一点的说法,有“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意思是说脾气、习惯、德行都差不多的两个人容易成为夫妻。
再粗一点的说法有,“鱼找鱼,虾找虾,乌龟找王八”,虽然粗鄙很多,但说的是和上面差不多一个意思。
生活中何尝不是这样的呢?
偶尔进入国内一个英文交友网站,被黑压压一大片征友广告震慑住了,上下一扫,发现十有八九全是中国女人找西方男人,估计都是一些白领,从二十多岁到五十岁上下都有,每个人都写着错误百出的蹩脚英语。乍一看,这些人真够开放、直率的,写的那些火辣辣的话即便放在美国、加拿大的征友网站上也会让人瞠目结舌。
“我是个很美丽、性感的东方女人,寻找英俊高大的西方男人共度一生。”
“我是个传统的中国女人,长长的黑发,至今未婚,诚实、热情、开放,容易交往,希望与一个收入丰厚、生活稳定的可靠男人结婚……”
“我身高1米74,生长在北京,我的英语很好,大学教育,是一个很甜,很性感、美丽的中国女孩,想找一个好男人,最好是美国的。”
“如果您严肃地考虑婚姻,我可以免费给您提供我的联系信息和个人信息。”
“我是个幸福的中国女孩,喜欢诗歌、艺术和冒险,喜欢走路和蹦蹦跳跳……我希望自己的心上人是美国人或者英国人,爱我就像爱中国文化一样,让我们在一起互相学习对方的文化。”
“我在寻找一个来自西方的白马王子,性感、阳刚、浪漫,希望每夜躺在你的怀抱中入睡……”
注意,这些广告不是少数,而是铺天盖地,远远超过西方人寻找中国伴侣的广告数量,这是很可怕的。俗话说,上杆子不是买卖,这样露骨地上杆子找洋人的女人,即便嫁出去了,最终多半也不会幸福的。这是某些女人的可悲,为了出国或者为了物质生活,甚至能抛弃了自己的尊严和体面,乃至那最后一道防线。更何况,如果你的广告写得如此直接和露骨,那么你吸引来的不是性狂就是**,不是花花公子就是骗色之徒。
我曾经有一个朋友遇到过类似情况。她是某外语院校的一个讲师,在离异后,她把眼光投向了衣着光鲜的洋人。也许是受好莱坞电影的影响,她总以为西方的男人个个都是绅士,个个都浪漫体贴。她打出了英文广告,和上面的诸多广告颇为类似,字里行间可以感觉出她的孤注一掷和放荡不羁,还可以感觉出她把西方男人盲目地理想化了,于是她接二连三地吸引来了各国流氓。
“我是一个极具东方魅力的中国女人,长发披肩,高颧骨,丰满的嘴唇,思想前卫,个性鲜明,喜欢尝试不同的事情。我可以教你汉语,你可以教我英语作为语言交换。我在等待着一个西方白马王子出现,每天晚上喂我冰淇淋吃……”
“中国女角斗士,寻找高大威猛的古罗马的圣斗士……”
她遇到的第一个人是个加拿大男人,长得颇像好莱坞明星李察·基尔。虽说有五十开外,但是一身打扮颇为时尚前卫。你看他模样很斯文,谈吐也高雅,举止很得体,但是第一次见面他就把这个女老师带回家,一番亲热后,将女老师按倒在床上。女老师一害怕,一脚把他踹开,拔腿就跑。老外跟了出去,还算绅士,给她叫了一辆出租车,并塞给她五十元人民币,算作路费,同时向她赔不是。原来老外看了她的广告,接触了她人以后,误以为她就是要寻找性伙伴,所以放肆了一些。说来也巧,过了许久以后,我陪同另一位来自哈尔滨的女士去长城饭店和一个网上认识的素昧平生的老外约会,她让我替她当翻译,当晚见到的这个老外就是那个女老师见的,看来这个加拿大老外在北京艳福不浅。换了约会对象,换了约会场地,这个老外也跟变了个人似的,这次特意戴上了文明人的面具,活像一位陷于深思的艺术大师,一举一动、每个眼神,不敢有丝毫的轻浮。
第二个是美国夏威夷大学的教授,夏天的时候喜欢穿着热带风情的花衬衣,发福的小腹略微突出,把肥硕的衬衣顶出了一块。按说被派到北京当外教的教授,应该很文明,很斯文,很正统,但是这个人居然是个流氓,比起加拿大的“李察·基尔”,更加过分。一天晚上,二人饭后散步之际,美国教授在黑暗中,趁其不备,突然握住女教师的手,按在他的激凸的裤裆处,让她去感受一下他的“其势雄伟”。女教师吓坏了,撇开他拔腿就跑。后来我将此事告诉一个美国女学者,她很气愤,说这种事情如果发生在美国,这个教授肯定立马会因为性骚扰而被学校辞退的。
第三个是某意大利外企老板,平日里西装革履、风度翩翩,不料女教师到了他家,他马上脱个精光,露出一身的体毛。他还执意要求女教师也脱,和他来一个裸体烛光晚宴。女教师看他有些变态,找个理由撤了。
难道文明的背后都掩藏着下流和无耻?这个女教师为何频频吸引来外国色鬼?看了上面那些女同胞赤裸裸的、毫不含蓄的征偶广告,你便会明白,“同质相吸”,你散发出什么样的磁场,便会吸引来什么样的人。如果你标榜自己性感、妩媚、开放,热衷于“冒险”与“试验”,那么你吸引来的男人不仅不会尊重你,反而会把你当成性玩物、一夜情的对象。所以,寻觅好男人的女人,还是要把自己打扮成淑女。遗憾的是很多中国女人受西方媒体和影视的影响,总觉得传统的淑女不是西方男人所要的那种女人,所以摇身一变,成了离经叛道的麦当娜似的另类女性。看看上面的那些广告,可以看出她们有意要像西方人一样彰显个性,却弄巧成拙,被人误以为是“查泰莱夫人。”
再看看京城某报纸上的男士征婚广告——
“外企老板,年薪百万,两套别墅,一辆奔驰,一辆宝马,一辆奥迪,一辆切诺基……”
“国企高管,体健貌端,无子女,无负担,三室一厅无贷款,桑塔纳一辆……”
“高级白领,有美国绿卡,月薪近万,住房一套,贷款较少……”
不明白这些人是在找财产继承人还是找老婆。有哪个男人愿意女人只是为了你的薪水、积蓄、美国绿卡和车房才嫁给你的呢?当他们收到一堆堆应征回复的时候,心里是高兴、快慰,还是有难言的苦衷?这个问题一定很是棘手。
按照“吸引力法则”的“同质相吸”的原理,你想要寻找具有什么样特质的人,就展示你的那一方面的特质。比如说,你要找一个浪漫温馨的人,那就展示你的浪漫温馨;你如果寻找一个老实本分的人,那就展示出你的老实本分;你如果在乎人品,那么就先展示自己的人品。有两位来自哈尔滨的大龄未婚女士,在北京工作,二人的英文广告都请我帮助撰写,最后二人纷纷嫁了出去,岁数大一些的张女士嫁到了美国加州,先生比她还小三岁,是硅谷的计算机工程师;小一些李女士的则嫁到了澳大利亚,先生是曾经驻京澳大利亚公司的总代表。
张女士当时已经有四十岁上下,个子较矮,长得颇像香港电视连续剧《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妈妈。她离过婚,没有孩子,虽然在北京一家中小型外资企业任经理一职,但是她早就盘算把自己嫁出去。她在北京新源里租的房子,收入还不错,如果换了别人,恐怕就已经很知足了,但是她相信人无近忧,必有远虑,她要为自己的将来做打算。她知道,凭她自己的收入,即便是不吃不喝,存钱到退休,也在北京买不起一套房子,而处在四十岁的年纪,还能干多少年呢?公司是人家的,即便你不想走,人家说不准哪一天就会请你走人,即使公司不让你走,公司能活到什么时候也是个未知数,到了那个时候,还能去哪里呢?养老怎么办?医疗怎么办?难道再卷着铺盖回哈尔滨?她对我说:“别人眼中的我是一个精明强干的职业女性,其实那是因为我没有办法,一个单身的离异的女人,还有什么乐趣?其实,女人干得好不如嫁得好。”
所以张女士的意念非常强烈,那就是一定要嫁一个美国人,而且定位在不是医生,就是律师,要么就是工程师。我帮她草拟了广告,刊登在了国外的交友网站上——
中国职业女经理人,富有独立精神,传统保守、温存体贴。喜爱俄罗斯文学,自比作《战争与和平》中的“娜塔莎”。擅长烹饪,并以一手好菜而闻名遐迩。虽然孤身一人,但并不寂寥,喜欢每夜冥想,祈祷生命中出现一个灵魂的伴侣,与我白头到老。
你如果要找西方人,那么广告词也要对西方人口味。上面的广告词在中国也许会被人认为是个疯子写的,但却倍受西方男士推崇。张女士毫不费力地吸引来了六十多封回复信。
绝大多数人对网络交友产生怀疑,不相信那上边的人都是正人君子,更不相信他们会在网上找到一生至爱,但是张女士的信念征服了美国的脑外科医生、大学教授、律师、电脑专家、公司CEO等等。她挑花了眼。面对一堆人,她选择了那个她最具好感的人名——布莱恩,这个名字听上去像是一个很乖巧、很温顺的大男孩。布莱恩是美国加州硅谷的计算机工程师,比张女士还年轻三岁,从未结婚。他不是什么富豪,但是凭一技之长,工作十分稳定,月收入有六千多美元,属于中产阶级,而且其家境也比较富裕。
这之后就是长达两年的电子邮件联系。换做别人,早已经心灰意冷,彻底放弃了,但是张女士仍然怀有信心,那就是只要你不放弃自己的努力,一旦机缘成熟,属于你的自然会来到你的身边。急功近利,不仅吸引不来你要的人,反而会把人吓走。
两年后的一个国庆节,布莱恩终于向张女士表示她准备亲自飞往北京向她求婚。他二人在中国度过了难忘的两个星期,随后登记结婚。布莱恩甚至还对张女士说:“亲爱的,你来到美国后是想读书还是工作?如果你想工作,我帮你找。如果你想读书深造,我给你交学费。”这之后张女士随同夫君飞往了美国加州,至今还住在那里,夫妻相亲相爱,如胶似漆。
那个年轻一些的李女士,则只有三十出头,是个“三高”的老大难:学历高、个头高、职位高。她在国外留学,获得了博士学位,但是正是因为这个博士学位,使得她的婚姻成了问题,中国男士都不敢问津。她有一份不错的外企工作,外国老板竟然和她是同一所学校毕业,所以对她格外器重。如果换了别人,恐怕会珍惜这份工作,不再三心二意,但是李女士的心却一直在找男人上。她的信心很足,说:“北京有这么多优秀的西方男人,我就不信凭我的条件我就找不到一个?”当然,北京也有很多混在这里的外国年轻混子,没有正经职业,只是靠一张洋脸和能说几句北京土话来忽悠中国人,这些人不是李女士想吸引来的,因此,为了避免招来这些人,就要在广告文字上下功夫。
她请我帮她在北京的英文直投杂志上刊登一则征友广告,上面是这么写的——
国外留学七年的中国女博士,身高1.7米,因为一个学位而让男人们望而却步。究竟有没有一个男人,会把我当作一个女人对待,而不是一个女博士?难道学问和智慧会成为一个女人的劣势?我其实是一个懂得上厅堂下厨房的女人,我懂得更多的生活的情趣。我想说,如果爱需要我,那么我只需要爱……
李女士的广告吸引了几十位驻京的外企经理人,其中一位叫格兰特的,是澳大利亚某医药公司驻京总代表,和李女士一见如故。年龄大了十岁,但是事无巨细,极尽体贴。有一天在格兰特位于国贸的公寓中,格兰特拨通了远在澳大利亚的老母亲的电话,让李女士和未来的婆婆通话,老太太激动不已,热切期盼着早日与儿媳见面。
随后不久,李女士的手机停机了,工作也辞了,据她的同事说,她已经远嫁澳大利亚了。
我的美国朋友雪柔女士是一个很注重精神享受的人,她心目中的男人应该是一个懂得体贴和分享,善于沟通和理解的男人,一个既浪漫又会脚踏实地过日子的男人。她在想象中勾画了这么一个理想男人的形象后,在网上打出了自己的征偶广告,这样充满诗意的广告在美国并非罕见——
“我喜欢凉爽的下午,清冷的夜晚,一轮明月,满天星斗;喜欢穿梭在博物馆和艺术馆中,读一本好书,和朋友看一部好电影,听我爱听的音乐。我喜欢在一个温馨的地方品尝美味的晚餐,喝上一杯冰啤酒,并与一个风趣的人交谈。我爱傍晚的海滩,观看夜晚的灯塔……很多很多。”
奇迹总是为有心人所创造,三年的等待和祈求,她的生命中终于出现了一个她梦想中的男人。二人喜结连理,至今生活在美国佐治亚州萨瓦那市的家中,相亲相爱,甜甜蜜蜜。
“吸引力法则”能为任何人找到自己的伴侣。如果你还没有找到,并不是因为没有,而是因为你尚不知道他或她身居何处,他或她也可能近在眼前,也可能远在异国。只要你向宇宙索要,只要你充满信念、毫不怀疑,只要你积极乐观,决不放弃,你一定你能够感召宇宙中的能量,让你吸引来你要的那个白马王子或者白雪公主。
我从来不会对爱情失去信心。没有爱情的人,多半是因为他们不相信爱情,不再去主动寻找。但是爱情是相互的,如果你不主动去找,别人怎么会找到你呢?这就好比接发电报,如果你不发出电波,别人怎么会接收到呢?这世上每个人都要找一个伴儿,一个人的生活是不健全的,需要有一个人来和你分享人生。这个人是谁?在哪里?只要你用心去找,你一定能够碰见的。上帝创造了亚当,就会再创造一个夏娃,而你的另一半,也已经有了,但是不知道在哪一个角落里。不管你英俊、美丽还是相貌平平,不管你身材健壮还是肥胖臃肿,也不管你是白人、黑人、亚洲人、拉丁裔……这世上肯定有一个人会喜欢你,而且怎么看你都觉得你很有吸引力。当然有时候我们会遇到假象,以为自己找到了那个人,但是没多久就会发现那是一个错误的选择,这是上帝对我们的考验,你要相信,你还会找到那个人,最终一定能够找到。爱情不歧视年龄,我在十八岁时候遇到自己第一个丈夫,但是却像是一场噩梦,而我真正的爱情则出现在我接近五十岁的时候。我用了五十年的时间就为了等待这么一个人。
我相信人是有磁场的,比如说,一个人是已婚,还是单身,是异性恋还是同志,敏感的人都可以感觉到,即便他伪装得再巧妙。在情场上,你和某个人是否有化学反应,一样可以感觉到,而且那种磁场更加明显。我和我现在的丈夫就是这样坠入爱河的。
——美国佐治亚州雪柔·贝斯顿·索利斯(CherylBaisdenSolis)(未完待续)
弗洛伊德语录:
生命中唯一重要的事情是爱情和工作。
在人的潜意识里,人的ing欲一直是处于压抑的状况,社会的道德法制等文明的规则使人的本能欲望时刻处于理性的控制之中。
传授“吸引力法则”的人都致力于教给你如何吸引来你所想要的东西,但是没有告诉你如何吸引来能够结善缘的而不是恶缘的东西。的确,有时候你吸引来的不是你所想要的东西,比如姻缘,你想找一个白马王子,却吸引来了一个流氓色鬼。
人人都在寻找爱,寻找生活中的另一半,但是找到合适的不多,真正幸福的也不多。目的不纯,就不会吸引来真爱,因为你图别人某一方面的好处,别人也自然会图你某一方面的便宜。我认识很多单身女士,每晚默默祈祷,向宇宙索求一个爱人,同时,她们仍然要借助于一些具有实际可操作性的手段,比如参加联谊会,或刊登征婚征友广告。有人说,文如其人,你的磁场,也会反映在你的文笔中,你的广告中。所以你想要吸引来什么人,首先取决于你的广告给人以什么样的磁场。
有关于寻找伴侣所折射出的“同频共振、同类相吸”的科学道理,我们在生活中总是听到很多经典的概括。
雅一些的说法,有“金玉良缘”,形容绝世佳配,有“香火姻缘”,形容彼此志气相投——《北史·陆法和传》:“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岂规王位?但于空王佛所,与主上有香火因缘,且主上应有报至,故救援耳。”
俗一点的说法,有“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意思是说脾气、习惯、德行都差不多的两个人容易成为夫妻。
再粗一点的说法有,“鱼找鱼,虾找虾,乌龟找王八”,虽然粗鄙很多,但说的是和上面差不多一个意思。
生活中何尝不是这样的呢?
偶尔进入国内一个英文交友网站,被黑压压一大片征友广告震慑住了,上下一扫,发现十有八九全是中国女人找西方男人,估计都是一些白领,从二十多岁到五十岁上下都有,每个人都写着错误百出的蹩脚英语。乍一看,这些人真够开放、直率的,写的那些火辣辣的话即便放在美国、加拿大的征友网站上也会让人瞠目结舌。
“我是个很美丽、性感的东方女人,寻找英俊高大的西方男人共度一生。”
“我是个传统的中国女人,长长的黑发,至今未婚,诚实、热情、开放,容易交往,希望与一个收入丰厚、生活稳定的可靠男人结婚……”
“我身高1米74,生长在北京,我的英语很好,大学教育,是一个很甜,很性感、美丽的中国女孩,想找一个好男人,最好是美国的。”
“如果您严肃地考虑婚姻,我可以免费给您提供我的联系信息和个人信息。”
“我是个幸福的中国女孩,喜欢诗歌、艺术和冒险,喜欢走路和蹦蹦跳跳……我希望自己的心上人是美国人或者英国人,爱我就像爱中国文化一样,让我们在一起互相学习对方的文化。”
“我在寻找一个来自西方的白马王子,性感、阳刚、浪漫,希望每夜躺在你的怀抱中入睡……”
注意,这些广告不是少数,而是铺天盖地,远远超过西方人寻找中国伴侣的广告数量,这是很可怕的。俗话说,上杆子不是买卖,这样露骨地上杆子找洋人的女人,即便嫁出去了,最终多半也不会幸福的。这是某些女人的可悲,为了出国或者为了物质生活,甚至能抛弃了自己的尊严和体面,乃至那最后一道防线。更何况,如果你的广告写得如此直接和露骨,那么你吸引来的不是性狂就是**,不是花花公子就是骗色之徒。
我曾经有一个朋友遇到过类似情况。她是某外语院校的一个讲师,在离异后,她把眼光投向了衣着光鲜的洋人。也许是受好莱坞电影的影响,她总以为西方的男人个个都是绅士,个个都浪漫体贴。她打出了英文广告,和上面的诸多广告颇为类似,字里行间可以感觉出她的孤注一掷和放荡不羁,还可以感觉出她把西方男人盲目地理想化了,于是她接二连三地吸引来了各国流氓。
“我是一个极具东方魅力的中国女人,长发披肩,高颧骨,丰满的嘴唇,思想前卫,个性鲜明,喜欢尝试不同的事情。我可以教你汉语,你可以教我英语作为语言交换。我在等待着一个西方白马王子出现,每天晚上喂我冰淇淋吃……”
“中国女角斗士,寻找高大威猛的古罗马的圣斗士……”
她遇到的第一个人是个加拿大男人,长得颇像好莱坞明星李察·基尔。虽说有五十开外,但是一身打扮颇为时尚前卫。你看他模样很斯文,谈吐也高雅,举止很得体,但是第一次见面他就把这个女老师带回家,一番亲热后,将女老师按倒在床上。女老师一害怕,一脚把他踹开,拔腿就跑。老外跟了出去,还算绅士,给她叫了一辆出租车,并塞给她五十元人民币,算作路费,同时向她赔不是。原来老外看了她的广告,接触了她人以后,误以为她就是要寻找性伙伴,所以放肆了一些。说来也巧,过了许久以后,我陪同另一位来自哈尔滨的女士去长城饭店和一个网上认识的素昧平生的老外约会,她让我替她当翻译,当晚见到的这个老外就是那个女老师见的,看来这个加拿大老外在北京艳福不浅。换了约会对象,换了约会场地,这个老外也跟变了个人似的,这次特意戴上了文明人的面具,活像一位陷于深思的艺术大师,一举一动、每个眼神,不敢有丝毫的轻浮。
第二个是美国夏威夷大学的教授,夏天的时候喜欢穿着热带风情的花衬衣,发福的小腹略微突出,把肥硕的衬衣顶出了一块。按说被派到北京当外教的教授,应该很文明,很斯文,很正统,但是这个人居然是个流氓,比起加拿大的“李察·基尔”,更加过分。一天晚上,二人饭后散步之际,美国教授在黑暗中,趁其不备,突然握住女教师的手,按在他的激凸的裤裆处,让她去感受一下他的“其势雄伟”。女教师吓坏了,撇开他拔腿就跑。后来我将此事告诉一个美国女学者,她很气愤,说这种事情如果发生在美国,这个教授肯定立马会因为性骚扰而被学校辞退的。
第三个是某意大利外企老板,平日里西装革履、风度翩翩,不料女教师到了他家,他马上脱个精光,露出一身的体毛。他还执意要求女教师也脱,和他来一个裸体烛光晚宴。女教师看他有些变态,找个理由撤了。
难道文明的背后都掩藏着下流和无耻?这个女教师为何频频吸引来外国色鬼?看了上面那些女同胞赤裸裸的、毫不含蓄的征偶广告,你便会明白,“同质相吸”,你散发出什么样的磁场,便会吸引来什么样的人。如果你标榜自己性感、妩媚、开放,热衷于“冒险”与“试验”,那么你吸引来的男人不仅不会尊重你,反而会把你当成性玩物、一夜情的对象。所以,寻觅好男人的女人,还是要把自己打扮成淑女。遗憾的是很多中国女人受西方媒体和影视的影响,总觉得传统的淑女不是西方男人所要的那种女人,所以摇身一变,成了离经叛道的麦当娜似的另类女性。看看上面的那些广告,可以看出她们有意要像西方人一样彰显个性,却弄巧成拙,被人误以为是“查泰莱夫人。”
再看看京城某报纸上的男士征婚广告——
“外企老板,年薪百万,两套别墅,一辆奔驰,一辆宝马,一辆奥迪,一辆切诺基……”
“国企高管,体健貌端,无子女,无负担,三室一厅无贷款,桑塔纳一辆……”
“高级白领,有美国绿卡,月薪近万,住房一套,贷款较少……”
不明白这些人是在找财产继承人还是找老婆。有哪个男人愿意女人只是为了你的薪水、积蓄、美国绿卡和车房才嫁给你的呢?当他们收到一堆堆应征回复的时候,心里是高兴、快慰,还是有难言的苦衷?这个问题一定很是棘手。
按照“吸引力法则”的“同质相吸”的原理,你想要寻找具有什么样特质的人,就展示你的那一方面的特质。比如说,你要找一个浪漫温馨的人,那就展示你的浪漫温馨;你如果寻找一个老实本分的人,那就展示出你的老实本分;你如果在乎人品,那么就先展示自己的人品。有两位来自哈尔滨的大龄未婚女士,在北京工作,二人的英文广告都请我帮助撰写,最后二人纷纷嫁了出去,岁数大一些的张女士嫁到了美国加州,先生比她还小三岁,是硅谷的计算机工程师;小一些李女士的则嫁到了澳大利亚,先生是曾经驻京澳大利亚公司的总代表。
张女士当时已经有四十岁上下,个子较矮,长得颇像香港电视连续剧《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妈妈。她离过婚,没有孩子,虽然在北京一家中小型外资企业任经理一职,但是她早就盘算把自己嫁出去。她在北京新源里租的房子,收入还不错,如果换了别人,恐怕就已经很知足了,但是她相信人无近忧,必有远虑,她要为自己的将来做打算。她知道,凭她自己的收入,即便是不吃不喝,存钱到退休,也在北京买不起一套房子,而处在四十岁的年纪,还能干多少年呢?公司是人家的,即便你不想走,人家说不准哪一天就会请你走人,即使公司不让你走,公司能活到什么时候也是个未知数,到了那个时候,还能去哪里呢?养老怎么办?医疗怎么办?难道再卷着铺盖回哈尔滨?她对我说:“别人眼中的我是一个精明强干的职业女性,其实那是因为我没有办法,一个单身的离异的女人,还有什么乐趣?其实,女人干得好不如嫁得好。”
所以张女士的意念非常强烈,那就是一定要嫁一个美国人,而且定位在不是医生,就是律师,要么就是工程师。我帮她草拟了广告,刊登在了国外的交友网站上——
中国职业女经理人,富有独立精神,传统保守、温存体贴。喜爱俄罗斯文学,自比作《战争与和平》中的“娜塔莎”。擅长烹饪,并以一手好菜而闻名遐迩。虽然孤身一人,但并不寂寥,喜欢每夜冥想,祈祷生命中出现一个灵魂的伴侣,与我白头到老。
你如果要找西方人,那么广告词也要对西方人口味。上面的广告词在中国也许会被人认为是个疯子写的,但却倍受西方男士推崇。张女士毫不费力地吸引来了六十多封回复信。
绝大多数人对网络交友产生怀疑,不相信那上边的人都是正人君子,更不相信他们会在网上找到一生至爱,但是张女士的信念征服了美国的脑外科医生、大学教授、律师、电脑专家、公司CEO等等。她挑花了眼。面对一堆人,她选择了那个她最具好感的人名——布莱恩,这个名字听上去像是一个很乖巧、很温顺的大男孩。布莱恩是美国加州硅谷的计算机工程师,比张女士还年轻三岁,从未结婚。他不是什么富豪,但是凭一技之长,工作十分稳定,月收入有六千多美元,属于中产阶级,而且其家境也比较富裕。
这之后就是长达两年的电子邮件联系。换做别人,早已经心灰意冷,彻底放弃了,但是张女士仍然怀有信心,那就是只要你不放弃自己的努力,一旦机缘成熟,属于你的自然会来到你的身边。急功近利,不仅吸引不来你要的人,反而会把人吓走。
两年后的一个国庆节,布莱恩终于向张女士表示她准备亲自飞往北京向她求婚。他二人在中国度过了难忘的两个星期,随后登记结婚。布莱恩甚至还对张女士说:“亲爱的,你来到美国后是想读书还是工作?如果你想工作,我帮你找。如果你想读书深造,我给你交学费。”这之后张女士随同夫君飞往了美国加州,至今还住在那里,夫妻相亲相爱,如胶似漆。
那个年轻一些的李女士,则只有三十出头,是个“三高”的老大难:学历高、个头高、职位高。她在国外留学,获得了博士学位,但是正是因为这个博士学位,使得她的婚姻成了问题,中国男士都不敢问津。她有一份不错的外企工作,外国老板竟然和她是同一所学校毕业,所以对她格外器重。如果换了别人,恐怕会珍惜这份工作,不再三心二意,但是李女士的心却一直在找男人上。她的信心很足,说:“北京有这么多优秀的西方男人,我就不信凭我的条件我就找不到一个?”当然,北京也有很多混在这里的外国年轻混子,没有正经职业,只是靠一张洋脸和能说几句北京土话来忽悠中国人,这些人不是李女士想吸引来的,因此,为了避免招来这些人,就要在广告文字上下功夫。
她请我帮她在北京的英文直投杂志上刊登一则征友广告,上面是这么写的——
国外留学七年的中国女博士,身高1.7米,因为一个学位而让男人们望而却步。究竟有没有一个男人,会把我当作一个女人对待,而不是一个女博士?难道学问和智慧会成为一个女人的劣势?我其实是一个懂得上厅堂下厨房的女人,我懂得更多的生活的情趣。我想说,如果爱需要我,那么我只需要爱……
李女士的广告吸引了几十位驻京的外企经理人,其中一位叫格兰特的,是澳大利亚某医药公司驻京总代表,和李女士一见如故。年龄大了十岁,但是事无巨细,极尽体贴。有一天在格兰特位于国贸的公寓中,格兰特拨通了远在澳大利亚的老母亲的电话,让李女士和未来的婆婆通话,老太太激动不已,热切期盼着早日与儿媳见面。
随后不久,李女士的手机停机了,工作也辞了,据她的同事说,她已经远嫁澳大利亚了。
我的美国朋友雪柔女士是一个很注重精神享受的人,她心目中的男人应该是一个懂得体贴和分享,善于沟通和理解的男人,一个既浪漫又会脚踏实地过日子的男人。她在想象中勾画了这么一个理想男人的形象后,在网上打出了自己的征偶广告,这样充满诗意的广告在美国并非罕见——
“我喜欢凉爽的下午,清冷的夜晚,一轮明月,满天星斗;喜欢穿梭在博物馆和艺术馆中,读一本好书,和朋友看一部好电影,听我爱听的音乐。我喜欢在一个温馨的地方品尝美味的晚餐,喝上一杯冰啤酒,并与一个风趣的人交谈。我爱傍晚的海滩,观看夜晚的灯塔……很多很多。”
奇迹总是为有心人所创造,三年的等待和祈求,她的生命中终于出现了一个她梦想中的男人。二人喜结连理,至今生活在美国佐治亚州萨瓦那市的家中,相亲相爱,甜甜蜜蜜。
“吸引力法则”能为任何人找到自己的伴侣。如果你还没有找到,并不是因为没有,而是因为你尚不知道他或她身居何处,他或她也可能近在眼前,也可能远在异国。只要你向宇宙索要,只要你充满信念、毫不怀疑,只要你积极乐观,决不放弃,你一定你能够感召宇宙中的能量,让你吸引来你要的那个白马王子或者白雪公主。
我从来不会对爱情失去信心。没有爱情的人,多半是因为他们不相信爱情,不再去主动寻找。但是爱情是相互的,如果你不主动去找,别人怎么会找到你呢?这就好比接发电报,如果你不发出电波,别人怎么会接收到呢?这世上每个人都要找一个伴儿,一个人的生活是不健全的,需要有一个人来和你分享人生。这个人是谁?在哪里?只要你用心去找,你一定能够碰见的。上帝创造了亚当,就会再创造一个夏娃,而你的另一半,也已经有了,但是不知道在哪一个角落里。不管你英俊、美丽还是相貌平平,不管你身材健壮还是肥胖臃肿,也不管你是白人、黑人、亚洲人、拉丁裔……这世上肯定有一个人会喜欢你,而且怎么看你都觉得你很有吸引力。当然有时候我们会遇到假象,以为自己找到了那个人,但是没多久就会发现那是一个错误的选择,这是上帝对我们的考验,你要相信,你还会找到那个人,最终一定能够找到。爱情不歧视年龄,我在十八岁时候遇到自己第一个丈夫,但是却像是一场噩梦,而我真正的爱情则出现在我接近五十岁的时候。我用了五十年的时间就为了等待这么一个人。
我相信人是有磁场的,比如说,一个人是已婚,还是单身,是异性恋还是同志,敏感的人都可以感觉到,即便他伪装得再巧妙。在情场上,你和某个人是否有化学反应,一样可以感觉到,而且那种磁场更加明显。我和我现在的丈夫就是这样坠入爱河的。
——美国佐治亚州雪柔·贝斯顿·索利斯(CherylBaisdenSolis)(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