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谋划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0.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十一月份大明北方已经开始转冷,但在南湾港这边依然炎热,码头上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此时正是船队回港的休整期,港口里停泊着几十艘千料大船,现在张家的船队正以每年十艘千料级大船的速度增加着,单单只是张家的订单就养活了整个泉州的造船行业。
这三年来张家也在南湾港建立了自家的造船坊,还从马尾这个官方的造船坊挖掘了不少造船工匠,当然这些工匠都是在朝廷登记造册的,但只要有钱送给那些当官的,别说卖个人,把水师的战船都敢卖了。
马尾船坊的造船成本是私人造船坊的两倍以上,福建水师宁愿买船也不愿让船坊自己造,所以马尾船坊也差不多荒废了,平时也就只有帮水师的船只做些修检工作。
张家的造船坊目前已经有能力建造千料级的海船,只是目前人手方面还稍欠缺,张家船队几十艘海船也需要经常检修,所以每年只能造个一两艘,张志和建立这个造船厂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造一千料海船的,而是为了研制更大、更快的船只。
张家未来要立足海洋,在造船建设方面必须取得自己的优势,还有火炮的发展也不能落后,以现在的火炮射程,武功高手还能够在船上发挥巨大的作用,张志和作为一个过来人当然知道随着火炮的发展,射程越来越远,到时候再厉害的高手跳不到敌人的船上,也只能成为别人的靶子。
张志和登上码头,相比上次来的时候,码头基本已经完工了,扩建后的南湾港能够同时停泊上百艘千料以上的大船,码头上的卸货区能够让十艘海船同时作业。
因为张志和是跟随泉州的物资船一起来的,正好邓文书在接船,因为办事能力不错,去年张志和便把他从商队里抽出来派到南湾港负责贸易的事情。
“少爷!您来也没跟我们说一声,也让我等迎接一下。”已将近五十的邓文书在张家管理了那么多年的商贸,从一个规规矩矩的秀才先生也给磨练的变圆滑了。
“来自己家的地方有什么好迎接的,不过这一次过来,这里变化可不少,你们做的很不错,也辛苦了。”
听得少爷夸奖,邓文书高兴的咧嘴笑道:“这都是我们该做的,少爷!我们还是回府吧,这里海腥味有些重。”
路上张志和向他了解了下这里近一年来的发展,自从上次张志和交待,停掉了一些基础建设后,抽出人手建设作坊和拓展耕地,制糖作坊扩建后产量从之前的三千多石到现在的一万五千石,整整翻了五倍,主要还是甘蔗的种植面积的增加,现在的制糖原料也只有甘蔗一种作物,季节性太强。
粮食的产量也增加了一倍,现在的南湾港不但能够自给自足,还能剩余不少,粮食这东西现在大明也就一两多点银子一石的价格,利润不高,所以张家也就没运回大明,直接在南湾建立粮库,再建立一些养殖场也能消耗一些。
最值得高兴的是人口增加,虽然张家一直在大明境内接受一些孤儿、难民,每年也就几百上千人,但是今年从福建自愿前来南湾做工和移民就将近两千人。
随着张家的名声在福建地区越来越大,愿意投奔张家的人也就越来越多了起来,加上一些在南湾港做工的人假期回家后带回去大把的银子的事情,口口相传之下南湾港变成了发财的宝地。
特别是对一些无地的贫农,只要到了南湾就能每人分到五亩田地,可以世代耕种,而且地租只有一成,这种诱惑已经足够让他们抛弃自己的祖地,往海外跑了。
“现在南湾的人口已经有一万三千多人,在这里落户的也有一千七百多户,大多数人还是分配到农业方面。”南湾港没有多少工业,现在一些前来做工的主要还是从事一些搬运、砖窑坊和一些基础建设,比如水利、道路和房屋建设等。
两人走着走着便来到了商业区,里面多了好几家饭馆、客栈,最热闹的是居然是一家青楼,大白天的就有些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姑娘拿把扇子坐在二楼的阳台上招揽客人了。
“这个青楼什么时候开的?”张志和并不排斥这个行业,但是若是张家也参与到里面有损张家的名声。
邓文书见少爷问道这事,也担心少爷不喜,解释道:“这个并不是我们张家的产业,是刘家开的,因为南湾港几乎没什么消遣的产业,每当船队修整的时候,大把的人就开始往泉州跑去找乐子,而且来回还不方便,所以刘家就看到了这个商机和我们商量了一下,根据实际情况我和玉忠就同意了。”
张志和之前确实没有考虑到这方面,一万多人不可能每天除了做事就是睡觉吧,平时也得有个娱乐放松的地方。
“嗯,放心,我不是怪你们,这些灰色行业可以有,但必须要严格监督好,尽量不要出现逼良为娼的是情况,还有我们张家也可以在这里建个大戏院,到时候请一些戏班来表演,客栈茶楼那些商人若是想要建就让他们建吧,不过商业区的商铺张家只租不卖,这些租金到时候可以用于街道管理和建设等等。”
小琉球这么大,不可能什么生意都张家自己做,以后张家主要把一些重要的产业自己控制,其他的一些零散的商业还是交给别人就好,自己收手税和租金就好,张志和准备把整个小琉球弄成张家的领地,土地全部归于张家,不能买卖,只有使用权,十年,一百年都可以,但是就是没有产权。
而且既然准备开放商业区,那就必须要制定一套新的规矩和税收,至于律法那倒不急于一时,现在这里绝大部分人都是张家的人,遵守的是张家的规矩,一切都由张家说了算,没什么可以商量的余地。
等日后人口增加,这一套不再适用大量的人口管理的时候,再把律法的事情提上日程。
到了张府之后,张志和把所有南湾港的高层全部叫来议事。
见人已经到齐,张志和首先说道:“经过这么多年,我们张家也算是在这里立稳了脚跟,加上去年八大世家、嵩山和黄河帮的赔偿,在资金方面已经可以支持大建设一段时间了。目前大家都知道,人口不足已经限制了我们的发展,所以接下来我们首先要做的是移民,但这个动作不能太大,不能引起朝廷的注意,所以迁移人口的地方就需要尽量分散开来。”
张家可以打着贸易的旗子到,两广、两湖、江浙一带,甚至是天津不管是招募的名义还是花钱从人牙子手中购买。
第二个在教育方面培养人才,主要分为文校,主要教授文化和管理、算数等知识;武校教授文化、习武、战斗和医学等知识;工校教授工匠、各种技术、算学等知识;还有就是航海,教导水手、洋流、气候等船上作业知识,把南湾港的学堂再次细分。
第三方面,继续扩大张家船队,扩大造船坊,明年开始先把小琉球的北方的笨港占领,清理掉那一带的海盗势力。
笨港本来就是一个天然的优良港口,张家肯定不会放过,等到李旦一死,郑之龙估计就会南下,那么笨港就是最好的落脚点,张志和必须先把地方占下来,堵住他南下的脚步,让他只能窝在东瀛一带。
“可是少爷,我们的护卫力量没有这么多人手分开两地,北面还要应对大海盗李旦的势力南下,现在广东的刘香这几年发
展的很快,我们这里也需要防守,还有船队扩大后也需要增加护卫。”
虽然计划很好,但是玉忠还是有些担心到时力量分散造成防卫空虚,虽然这几年张家也在尽力培养护卫,依然无法满足张家的发展需要,现在大明境内的商队的护卫力量已经比之前弱了非常多,基本靠着张志和的威名震聂住了一些势力。
“这个不用担心,过段时间我会亲自坐镇这里,然后把主要的护卫都派到笨港那边去就好了。”
听到少爷亲自坐镇,所有人安心了不少。
十一月份大明北方已经开始转冷,但在南湾港这边依然炎热,码头上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此时正是船队回港的休整期,港口里停泊着几十艘千料大船,现在张家的船队正以每年十艘千料级大船的速度增加着,单单只是张家的订单就养活了整个泉州的造船行业。
这三年来张家也在南湾港建立了自家的造船坊,还从马尾这个官方的造船坊挖掘了不少造船工匠,当然这些工匠都是在朝廷登记造册的,但只要有钱送给那些当官的,别说卖个人,把水师的战船都敢卖了。
马尾船坊的造船成本是私人造船坊的两倍以上,福建水师宁愿买船也不愿让船坊自己造,所以马尾船坊也差不多荒废了,平时也就只有帮水师的船只做些修检工作。
张家的造船坊目前已经有能力建造千料级的海船,只是目前人手方面还稍欠缺,张家船队几十艘海船也需要经常检修,所以每年只能造个一两艘,张志和建立这个造船厂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造一千料海船的,而是为了研制更大、更快的船只。
张家未来要立足海洋,在造船建设方面必须取得自己的优势,还有火炮的发展也不能落后,以现在的火炮射程,武功高手还能够在船上发挥巨大的作用,张志和作为一个过来人当然知道随着火炮的发展,射程越来越远,到时候再厉害的高手跳不到敌人的船上,也只能成为别人的靶子。
张志和登上码头,相比上次来的时候,码头基本已经完工了,扩建后的南湾港能够同时停泊上百艘千料以上的大船,码头上的卸货区能够让十艘海船同时作业。
因为张志和是跟随泉州的物资船一起来的,正好邓文书在接船,因为办事能力不错,去年张志和便把他从商队里抽出来派到南湾港负责贸易的事情。
“少爷!您来也没跟我们说一声,也让我等迎接一下。”已将近五十的邓文书在张家管理了那么多年的商贸,从一个规规矩矩的秀才先生也给磨练的变圆滑了。
“来自己家的地方有什么好迎接的,不过这一次过来,这里变化可不少,你们做的很不错,也辛苦了。”
听得少爷夸奖,邓文书高兴的咧嘴笑道:“这都是我们该做的,少爷!我们还是回府吧,这里海腥味有些重。”
路上张志和向他了解了下这里近一年来的发展,自从上次张志和交待,停掉了一些基础建设后,抽出人手建设作坊和拓展耕地,制糖作坊扩建后产量从之前的三千多石到现在的一万五千石,整整翻了五倍,主要还是甘蔗的种植面积的增加,现在的制糖原料也只有甘蔗一种作物,季节性太强。
粮食的产量也增加了一倍,现在的南湾港不但能够自给自足,还能剩余不少,粮食这东西现在大明也就一两多点银子一石的价格,利润不高,所以张家也就没运回大明,直接在南湾建立粮库,再建立一些养殖场也能消耗一些。
最值得高兴的是人口增加,虽然张家一直在大明境内接受一些孤儿、难民,每年也就几百上千人,但是今年从福建自愿前来南湾做工和移民就将近两千人。
随着张家的名声在福建地区越来越大,愿意投奔张家的人也就越来越多了起来,加上一些在南湾港做工的人假期回家后带回去大把的银子的事情,口口相传之下南湾港变成了发财的宝地。
特别是对一些无地的贫农,只要到了南湾就能每人分到五亩田地,可以世代耕种,而且地租只有一成,这种诱惑已经足够让他们抛弃自己的祖地,往海外跑了。
“现在南湾的人口已经有一万三千多人,在这里落户的也有一千七百多户,大多数人还是分配到农业方面。”南湾港没有多少工业,现在一些前来做工的主要还是从事一些搬运、砖窑坊和一些基础建设,比如水利、道路和房屋建设等。
两人走着走着便来到了商业区,里面多了好几家饭馆、客栈,最热闹的是居然是一家青楼,大白天的就有些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姑娘拿把扇子坐在二楼的阳台上招揽客人了。
“这个青楼什么时候开的?”张志和并不排斥这个行业,但是若是张家也参与到里面有损张家的名声。
邓文书见少爷问道这事,也担心少爷不喜,解释道:“这个并不是我们张家的产业,是刘家开的,因为南湾港几乎没什么消遣的产业,每当船队修整的时候,大把的人就开始往泉州跑去找乐子,而且来回还不方便,所以刘家就看到了这个商机和我们商量了一下,根据实际情况我和玉忠就同意了。”
张志和之前确实没有考虑到这方面,一万多人不可能每天除了做事就是睡觉吧,平时也得有个娱乐放松的地方。
“嗯,放心,我不是怪你们,这些灰色行业可以有,但必须要严格监督好,尽量不要出现逼良为娼的是情况,还有我们张家也可以在这里建个大戏院,到时候请一些戏班来表演,客栈茶楼那些商人若是想要建就让他们建吧,不过商业区的商铺张家只租不卖,这些租金到时候可以用于街道管理和建设等等。”
小琉球这么大,不可能什么生意都张家自己做,以后张家主要把一些重要的产业自己控制,其他的一些零散的商业还是交给别人就好,自己收手税和租金就好,张志和准备把整个小琉球弄成张家的领地,土地全部归于张家,不能买卖,只有使用权,十年,一百年都可以,但是就是没有产权。
而且既然准备开放商业区,那就必须要制定一套新的规矩和税收,至于律法那倒不急于一时,现在这里绝大部分人都是张家的人,遵守的是张家的规矩,一切都由张家说了算,没什么可以商量的余地。
等日后人口增加,这一套不再适用大量的人口管理的时候,再把律法的事情提上日程。
到了张府之后,张志和把所有南湾港的高层全部叫来议事。
见人已经到齐,张志和首先说道:“经过这么多年,我们张家也算是在这里立稳了脚跟,加上去年八大世家、嵩山和黄河帮的赔偿,在资金方面已经可以支持大建设一段时间了。目前大家都知道,人口不足已经限制了我们的发展,所以接下来我们首先要做的是移民,但这个动作不能太大,不能引起朝廷的注意,所以迁移人口的地方就需要尽量分散开来。”
张家可以打着贸易的旗子到,两广、两湖、江浙一带,甚至是天津不管是招募的名义还是花钱从人牙子手中购买。
第二个在教育方面培养人才,主要分为文校,主要教授文化和管理、算数等知识;武校教授文化、习武、战斗和医学等知识;工校教授工匠、各种技术、算学等知识;还有就是航海,教导水手、洋流、气候等船上作业知识,把南湾港的学堂再次细分。
第三方面,继续扩大张家船队,扩大造船坊,明年开始先把小琉球的北方的笨港占领,清理掉那一带的海盗势力。
笨港本来就是一个天然的优良港口,张家肯定不会放过,等到李旦一死,郑之龙估计就会南下,那么笨港就是最好的落脚点,张志和必须先把地方占下来,堵住他南下的脚步,让他只能窝在东瀛一带。
“可是少爷,我们的护卫力量没有这么多人手分开两地,北面还要应对大海盗李旦的势力南下,现在广东的刘香这几年发
展的很快,我们这里也需要防守,还有船队扩大后也需要增加护卫。”
虽然计划很好,但是玉忠还是有些担心到时力量分散造成防卫空虚,虽然这几年张家也在尽力培养护卫,依然无法满足张家的发展需要,现在大明境内的商队的护卫力量已经比之前弱了非常多,基本靠着张志和的威名震聂住了一些势力。
“这个不用担心,过段时间我会亲自坐镇这里,然后把主要的护卫都派到笨港那边去就好了。”
听到少爷亲自坐镇,所有人安心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