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九重天之三国英豪 > 第188章 全面提升 反思袁绍

第188章 全面提升 反思袁绍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0.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八千名丞相府属官,两万绣衣使者,三万白毦兵,两万长臂军,五万青州军,

    三万黄巾军,两万黑山军,三万白马义从,三万虎豹骑,五万解烦卫,

    五万丹阳兵,两万陷阵营,五万大戟士,五万宿卫虎士,两万先登死士,

    三万西凉铁骑,三万无当飞军,两万东吴水军。

    此次“出世”兵种数量多,几乎涵盖了所有的精锐部队。

    杨逸只想说一句“三国世界给力!”

    此次全面补充使得兵力激增的同时实力也得到进一步提升。

    召唤兵种结束后,杨逸马上就开启了“三国英豪”的召唤。

    徐荣,东汉末年将领。

    徐荣本为中郎将,董卓专政之后投效董卓,而后者被杀之后,他又听命于王允。武帝中期境界。

    “拜见陛下。”

    “徐将军请起。”

    现在三国英豪大多都晋级到武圣境界,徐荣武帝中期的实力只能算是中规中矩。他最有名的战役就是曾经击败过早期的曹操,还有孙坚,算是董卓麾下统兵比较出色的大将。

    张济,东汉末年割据军阀,张绣的从父。

    张济原为董卓部将,董卓伏诛后,张济与李傕一同率军攻破长安,任中郎将。不久,升任镇东将军。

    武帝中期境界。

    “拜见陛下。”

    “张将军请起。”

    杨逸其实对张济的品格颇为不齿,但是身为主君不能总以前世的眼光来看属下。但是一番敲打是在所难免,如果旧习难改,他也不介意杀人立威。

    辛毗,字佐治,三国时期曹魏大臣。

    辛毗早跟随其兄辛评为袁绍效力。

    曹操任司空时,征召辛毗,他不受命。

    官渡之战后,辛毗为袁绍的儿子袁谭效力,后归曹操。

    武帝后期境界。

    辛毗刚亮公直,正谏匪躬,亚乎汲黯之高风焉。

    “拜见陛下。”

    “佐治请起。”

    辛毗乃是汉末三国时期难得“诤臣”,不仅直言敢谏,还具备高深的政治智慧,因此才能保全自身。

    他也是曹魏后期的重臣之一。

    辛宪英,出身陇西辛氏,魏晋时期着名才女,曹魏侍中辛毗之女,卫尉羊耽之妻,魏晋时期名将羊祜之叔母。

    辛宪英聪朗有才鉴,曾劝弟辛敞尽忠职守,预言钟会将会叛乱。

    武帝中期境界。

    才智之妇,史不绝书,至于辛宪英者,度魏祚之不长,知曹爽之必败,算无遗策,言必依正,当是列女中第一流人物也。

    “拜见陛下。”

    “宪英请起。”

    辛宪英是位了不起的才女,只凭曹丕的一个下意识举动,竟然就判断出曹魏国祚不长。

    当然她“算无遗策”的事例还有很多,只是在当时那个特殊的年代无法发挥其才智。

    不过这个遗憾,此生完全可以弥补。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杨逸那是相当尊重女性。

    田丰,字元皓, 东汉末年袁绍部下谋臣,官至冀州别驾。

    武圣前期境界。

    胜负不由众寡,成败在于须臾,若用田丰之谋,则坐制孟德矣。

    “拜见陛下。”

    “元皓请起。”

    田丰自幼天资聪慧,并且为人诚实正直,在军事战略上极有天分。

    袁绍采用田丰的谋略消灭了公孙瓒,平定北方。

    但却在对阵“一生之敌”曹操时,几次拒绝田丰的正确建议,让人百思不解。

    杨逸对于田丰的品格和才能极为欣赏,有了袁绍这个前车之鉴,他自然清楚应当如何使用田丰。

    沮授,字公与,东汉末年袁绍的监军,曾为冀州别驾。

    武圣前期境界境界,

    河北多名士,忠贞推沮君。凝眸知阵法,仰面识天文。至死心如铁,临危气似云。曹公钦义烈,特与建孤坟。

    “拜见陛下。”

    “公与请起。”

    沮授少有大志,多权略,他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素养和政治智慧的人物。

    在袁绍入主冀州后,沮授监统内外、威震三军,帮助袁绍夺取青州、并州、幽州而统一河北。

    沮授曾对袁绍提出奉迎天子,反对诸子分立,提出三年疲曹的战略,不但没有被袁绍采纳,反而被削弱兵权。

    在官渡之战中,沮授提出缓进战术,不被采纳。

    在乌巢被烧前夕,沮授提出外表护粮,又不被采纳。

    在袁绍大败后,沮授被俘获,拒绝投降。

    后来,沮授欲回河北,事败被杀。

    曹操曾叹息:“孤早相得,天下不足虑。”

    正是因为田丰和沮授的先后出世,让杨逸愈加觉得袁绍的才干被夸大。

    许多人认为官渡之战,袁绍面对的可是“乱世枭雄”曹操,虽败犹荣。

    但是如果仔细分析官渡之战的整个过程,或者说大战之前的一系列事件,便会发现袁绍错过了所有能够帮助他战胜曹操的机会。

    这已经不是才能的问题,甚至可以说他的运气都很差。

    即便普通人坐在袁绍的位置上,只要采纳田丰或者沮授任意一条策略,都有可能改变历史格局。

    袁绍阵营有“河南”派、“河北”派之争,这在三国时期十分常见,也可以说是这一时期的“特色”。

    曹魏、蜀汉、东吴阵营内都有不同的派系。

    但是袁绍平定北方后,立马将三个儿子和外甥分封四州。

    原本不同派系的矛盾还没有解决,又多了“诸子分立”,直接将继承人的矛盾也公开化。

    但凡正常的君主都很难做出这样的事情。

    曹操内部不稳,征讨刘备、吕布的时候,田丰劝他进军许昌,却被其拒绝。

    曹操平定叛乱,内部稳定,准备充足的时候,袁绍却打算毕其功于一役,田丰反对,却被其关了起来。

    沮授提出的“奉迎天子”、“三年疲曹”等战略,不仅没有被采纳,反而引起袁绍的猜忌,逐步开始疏离他。

    官渡之战时,袁绍哪怕听从沮授的任意一条建议,都有可能改变战局的走向。

    但是袁绍全部置若罔闻。

    这样的“君主”何德何能被称为“英才”?

    至于很多人说袁绍智取冀州,那完全是荫承袁氏“四世三公”威望的缘故。

    在汉末三国时期,名望有多么重要,相信不用过多赘述。

    在杨逸看来,袁绍取冀州还远不及刘表单身入荆州。

    还有袁绍之所以敢于公开顶撞董卓,也是笃定后者初入洛阳,地位未稳,根本不敢杀他。

    至于曹操在洛阳时还曾经做过袁绍的小弟,更加是无稽之谈。

    这就好比你入职一家公司,家中长辈是公司的主管,而袁绍是总经理的儿子,你会不会与其交好?

    所以在杨逸看来袁绍和袁术并无本质区别,都是世家大族的纨绔子弟。

    只不过袁绍因为庶出的缘故,并没有袁术那么张扬,仅此而已。

    天下纷乱之时,最早崭露头角,占据绝对优势正是袁绍,可惜一把好牌被其打的稀烂,最终成全了曹操。

    虽然现在三国英豪都是百分百忠于他,不用担心互相倾轧、尔虞我诈的情况出现。

    但杨逸还是会以袁绍为鉴,不能浪费了华夏顶尖人才的天赋。

    不管是田丰还是沮授,杨逸都极为欣赏。

    以他们的聪明才智自然能够判断出袁绍根本无法和曹操相比,但他们还是一如既往的辅佐后者。

    甚至在袁绍兵败后,曹操多次劝降沮授,都被其拒绝。

    曹操也没有忍心杀他,而是放其回归故乡。

    只是沮授还是一心想要“北归效力”,这才丢掉了性命。

    其实比起那些“良禽择木而栖”,这种执拗的忠义反而更加令人动容。

    也正因为如此,拥有“忠臣良将”的袁绍,最后却落得郁郁而终,实在引不起人同情。

    朱灵,字文博,三国时期曹魏名将。

    武帝中期境界。

    灵后遂为好将,名亚晃等。

    “拜见陛下。”

    “文博请起。”

    朱灵初为袁绍部将,后归顺曹操,随其征伐四方,屡建战功。

    他也曾经被誉为“五子良将”第六人,但五子良将出世的四人都已经成功晋级武圣境。

    而朱灵只是武帝中期境界,显然这个评价有些言过其实。

    并且朱灵投降曹操的过程也极具戏剧性。

    曹操征讨“陶谦”,当时袁绍和曹操的关系颇佳,派出部队助战。

    战斗结束后,所有将领和士兵都返回冀州,只有朱灵和他率领的三营兵马留在了曹操这里。

    朱灵认为曹操才是值得追随的“明主”,所以不肯离去。

    估计当时“曹老板”的心里只有一个想法。

    “这厮定然是袁本初派来的奸细。”

    所以朱灵在曹操的麾下并未受到重用,大多作为副将使用。

    只是朱灵足够长寿,到了曹丕时期不仅官至后将军,还被封了侯。

    他的境遇和沮授等人形成鲜明对比,不得不说是种讽刺。

    高览,一作高奂 ,本属袁绍部将,官渡之战时与张合一同投降曹操。

    “河北四庭柱”之一。

    武帝后期境界。

    高览忠壮果烈,有智有仁,悉与丞相参图画策,折冲讨难,芟敌搴旗,静安海内,岂轻举措也哉!

    诚乃天启其心,计深虑远,审邪正之津,明可否之分,勇不虚死,节不苟立,屈伸变化,唯道所存,故乃建丘山之功,享不訾之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