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诗会(上)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渡劫之王、全职艺术家、大符篆师、最强雇佣兵之暗黑纪元、侠武世界、全能刺客、茅山术之不死人、超级六扇门、暴躁的大隋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0.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张恪和周通在杨博的带领下,走进了荷园。此时,巳时将过,园中已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张恪是第一次参加诗会,不住的东张西望。周通和杨博,之前倒是参加过不少此类活动,但一个年纪小,一个才情有限,基本都是来打酱油的。不过,杨博因为舍得花钱,也办过一些诗会,不少学子因此对他个人倒也有几分尊重,毕竟再怎么清高,真要办活动的话,也是需要金主的。因此一路上,倒是有许多人和其打招呼。周通世居京城,虽然年纪还小,虽也认识些人,但总的来说,还是杨博面广。而张恪就纯粹是生面孔了。不过,当偶尔有人出于礼貌问起张恪的姓名来历后,杨周二人为其介绍:此乃张恪张敬之,晋州人氏云云时,対方总会表情管理失控一下,如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倒让三人颇为讶异:这帮人什么意思啊?怎么一副见鬼了的表情呢?直到…………
"增文兄,快过来,我这儿新拿到一首词,委实是近年来少有的佳作,让你欣赏一下。"
"哦,启明兄,诗会不是要到午时才开始吗?怎么现在就有佳作呢?"
"非是今日之作,听说是几个月前所作,今日有人凑巧拿到此处,如今已传遍荷园了。"
"哦?能让启明兄如此赞誉有加,那是哪位名士的作品了?"
"是一个叫张恪张敬之的写的词。此人几年前,写过一首诗,诗名《咏鹅》,增文兄想必也是听过的。"
周杨二人同时转头,望向张恪。我说,怎么刚刚那些人听他们介绍过张恪的名字后,一个个的都表情奇特了,原来如此啊。接过那位"启明兄"递过来的纸,一同看了起来,俩人倒也好奇不已,也不知道张恪写了什么,让这些人这么推崇。
蝶恋花·春景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启明兄"见张恪面生,主动拱手道:"在下陈亮,京城人,敢问兄台……?"
"张恪,晋州人氏。陈兄,久仰!"
"呵,久仰久仰。呃,你叫什么?"陈亮有一瞬间以为是自己听错了,但马上又意识到了某种事实,不由得表情恍惚难明。
张恪不得不再次拱手介绍自己:"小弟张恪字敬之,晋州人士,这厢有礼了。"
此时,杨博已经看完了那首词作,意味深长地看了张恪一眼后,又朝陈亮点了点头,确认了一下张恪的身份。原本以为这个新交下的朋友,谦逊,博学,雅致,不落俗,是个可交之人。可又忽然之间发现他还可能是个天才,这就有点超出自己的预期了,要不要重新调整彼此的定位了?可是,那又显得刻意和俗气了,岂是交友之道?唉,纠结啊!倒是周通没有太感意外,因为他曾在堂妹周薇那里看到过张恪写的另一首词《雨霖铃·寒蝉凄切》。这两首词,一写春,一写秋,但皆情感充沛,在写景喻情,调动读者情绪思维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毫无疑问皆是上好词作。
张恪看了眼那张纸,他当然不会忘记这是他在黑龙城时为了帮江风出头,写的词。但是这词是怎么传到这里的,是当时有人恰好在现场目睹过,如今将其带来京城了?要知道,相隔不过短短几个月,以现今的通讯手段,即便是以朝廷的资源去传播信息,都是极为低效的,何况是民间自行传播的。到底是什么人,将这词传到这里的?好在,没一会儿,他便得到了答案。
茶亭内,李严正站在自己爷爷李泽身后,小声禀报着什么。从事一辈子教育事业,李泽一向严谨,无论是对自己的学生还是自家孩子。不过,自从致仕之后,最近这些年,倒是比从前开明了许多。以他的年纪还愿意每年出面主持诗会,也是想给年轻人们更多的机会和舞台,展示才华。所以,虽然今天举行的是以夏日荷花为主题的诗会,可李严却拿了一首抒写春天的词作出来,有文不对题,捣乱之嫌。但在看过那首词后,却也不得不承认,身为爱诗词好歌赋之人,见到这等词作,是很难控制自己不去分享的。不过,终究诗会才刚开始,为免跑题,还是暂且将之放置一旁,转而主持起本次的荷园诗会。
众学子知道李泽等到来后,纷纷向茶亭的位置走来,向李泽等文章宿老,学界泰斗行礼问安。轮到张恪时,当张恪学着其他学子行礼,自我介绍道:"小子张恪字敬之,拜见李公,赵公…………。"时,茶亭内顿时静了静。不过,因为早有预期,张恪行完礼后,便跟着前面的人向前移动,毕竟后面还有长长的队伍了。站在李泽身后的李严,看到张恪走出茶亭后,便与杨博,周通,陈亮走至一旁聊天了。这是他第一次见到张恪本人,看着倒是一表人才,风采照人。只是不知他与杨博他们是何关系?都是京城人,虽然与他们三人不甚熟悉,但认识还是认识的。只是他们的组合也有点奇怪,杨博是酒楼老板,陈亮虽然出身在书香门第但倒也是个生意人,而周通是京城周家的人,妥妥的世家子弟,这帮人怎么凑在一起的?都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此情此景颇令人费解啊。
此时,已是日上中天,虽然还只是初夏,但大中午的还是有点热感的。茶亭毕竟不够大,容纳不下这么多人。于是众人,纷纷各自组合,自行在周围寻找聚集地。园中不断有侍女送来各种瓜果酒水点心,若是饿了,尽可自取,不过中午这一顿并不提供主食,更无肉类。要到晚上,才会有一场较为正式的宴席。据说,是怕大家中午吃饱喝足后,容易犯困,影响创作。不过,来参加这种活动的,也没有几个是冲着吃喝来的,尽管荷园诗会的美食也颇有些名头。
随着诗会的开启,进行,陆陆续续的便开始有以夏日荷花为主题的诗作传出。众人彼此传阅,讨论,品评,若有好的作品就会拿给李泽等宿老鉴赏。此次诗会过后,会选取诗会中好的作品,集于一册,号曰《荷园集》,刊印发行,这才是让士子们最为看重的。而诗会进行当中,有不少人或有意或无意地关注着张恪的动向,毕竟是诗会还未开始时,便引起了一番骚动的人。然而直到日渐西沉时,都不见他有什么动静传出。众人不免心下不解:既然来了,不管如何,总会尝试写一下的,好不好的,另说。若不想写,难道就只是来蹭饭的?不应该呀!许多人想不通,但毕竟事不关己,摇了摇头后,也便不再理会,将心思重新放到诗会本身上来。
张恪和周通在杨博的带领下,走进了荷园。此时,巳时将过,园中已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张恪是第一次参加诗会,不住的东张西望。周通和杨博,之前倒是参加过不少此类活动,但一个年纪小,一个才情有限,基本都是来打酱油的。不过,杨博因为舍得花钱,也办过一些诗会,不少学子因此对他个人倒也有几分尊重,毕竟再怎么清高,真要办活动的话,也是需要金主的。因此一路上,倒是有许多人和其打招呼。周通世居京城,虽然年纪还小,虽也认识些人,但总的来说,还是杨博面广。而张恪就纯粹是生面孔了。不过,当偶尔有人出于礼貌问起张恪的姓名来历后,杨周二人为其介绍:此乃张恪张敬之,晋州人氏云云时,対方总会表情管理失控一下,如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倒让三人颇为讶异:这帮人什么意思啊?怎么一副见鬼了的表情呢?直到…………
"增文兄,快过来,我这儿新拿到一首词,委实是近年来少有的佳作,让你欣赏一下。"
"哦,启明兄,诗会不是要到午时才开始吗?怎么现在就有佳作呢?"
"非是今日之作,听说是几个月前所作,今日有人凑巧拿到此处,如今已传遍荷园了。"
"哦?能让启明兄如此赞誉有加,那是哪位名士的作品了?"
"是一个叫张恪张敬之的写的词。此人几年前,写过一首诗,诗名《咏鹅》,增文兄想必也是听过的。"
周杨二人同时转头,望向张恪。我说,怎么刚刚那些人听他们介绍过张恪的名字后,一个个的都表情奇特了,原来如此啊。接过那位"启明兄"递过来的纸,一同看了起来,俩人倒也好奇不已,也不知道张恪写了什么,让这些人这么推崇。
蝶恋花·春景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启明兄"见张恪面生,主动拱手道:"在下陈亮,京城人,敢问兄台……?"
"张恪,晋州人氏。陈兄,久仰!"
"呵,久仰久仰。呃,你叫什么?"陈亮有一瞬间以为是自己听错了,但马上又意识到了某种事实,不由得表情恍惚难明。
张恪不得不再次拱手介绍自己:"小弟张恪字敬之,晋州人士,这厢有礼了。"
此时,杨博已经看完了那首词作,意味深长地看了张恪一眼后,又朝陈亮点了点头,确认了一下张恪的身份。原本以为这个新交下的朋友,谦逊,博学,雅致,不落俗,是个可交之人。可又忽然之间发现他还可能是个天才,这就有点超出自己的预期了,要不要重新调整彼此的定位了?可是,那又显得刻意和俗气了,岂是交友之道?唉,纠结啊!倒是周通没有太感意外,因为他曾在堂妹周薇那里看到过张恪写的另一首词《雨霖铃·寒蝉凄切》。这两首词,一写春,一写秋,但皆情感充沛,在写景喻情,调动读者情绪思维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毫无疑问皆是上好词作。
张恪看了眼那张纸,他当然不会忘记这是他在黑龙城时为了帮江风出头,写的词。但是这词是怎么传到这里的,是当时有人恰好在现场目睹过,如今将其带来京城了?要知道,相隔不过短短几个月,以现今的通讯手段,即便是以朝廷的资源去传播信息,都是极为低效的,何况是民间自行传播的。到底是什么人,将这词传到这里的?好在,没一会儿,他便得到了答案。
茶亭内,李严正站在自己爷爷李泽身后,小声禀报着什么。从事一辈子教育事业,李泽一向严谨,无论是对自己的学生还是自家孩子。不过,自从致仕之后,最近这些年,倒是比从前开明了许多。以他的年纪还愿意每年出面主持诗会,也是想给年轻人们更多的机会和舞台,展示才华。所以,虽然今天举行的是以夏日荷花为主题的诗会,可李严却拿了一首抒写春天的词作出来,有文不对题,捣乱之嫌。但在看过那首词后,却也不得不承认,身为爱诗词好歌赋之人,见到这等词作,是很难控制自己不去分享的。不过,终究诗会才刚开始,为免跑题,还是暂且将之放置一旁,转而主持起本次的荷园诗会。
众学子知道李泽等到来后,纷纷向茶亭的位置走来,向李泽等文章宿老,学界泰斗行礼问安。轮到张恪时,当张恪学着其他学子行礼,自我介绍道:"小子张恪字敬之,拜见李公,赵公…………。"时,茶亭内顿时静了静。不过,因为早有预期,张恪行完礼后,便跟着前面的人向前移动,毕竟后面还有长长的队伍了。站在李泽身后的李严,看到张恪走出茶亭后,便与杨博,周通,陈亮走至一旁聊天了。这是他第一次见到张恪本人,看着倒是一表人才,风采照人。只是不知他与杨博他们是何关系?都是京城人,虽然与他们三人不甚熟悉,但认识还是认识的。只是他们的组合也有点奇怪,杨博是酒楼老板,陈亮虽然出身在书香门第但倒也是个生意人,而周通是京城周家的人,妥妥的世家子弟,这帮人怎么凑在一起的?都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此情此景颇令人费解啊。
此时,已是日上中天,虽然还只是初夏,但大中午的还是有点热感的。茶亭毕竟不够大,容纳不下这么多人。于是众人,纷纷各自组合,自行在周围寻找聚集地。园中不断有侍女送来各种瓜果酒水点心,若是饿了,尽可自取,不过中午这一顿并不提供主食,更无肉类。要到晚上,才会有一场较为正式的宴席。据说,是怕大家中午吃饱喝足后,容易犯困,影响创作。不过,来参加这种活动的,也没有几个是冲着吃喝来的,尽管荷园诗会的美食也颇有些名头。
随着诗会的开启,进行,陆陆续续的便开始有以夏日荷花为主题的诗作传出。众人彼此传阅,讨论,品评,若有好的作品就会拿给李泽等宿老鉴赏。此次诗会过后,会选取诗会中好的作品,集于一册,号曰《荷园集》,刊印发行,这才是让士子们最为看重的。而诗会进行当中,有不少人或有意或无意地关注着张恪的动向,毕竟是诗会还未开始时,便引起了一番骚动的人。然而直到日渐西沉时,都不见他有什么动静传出。众人不免心下不解:既然来了,不管如何,总会尝试写一下的,好不好的,另说。若不想写,难道就只是来蹭饭的?不应该呀!许多人想不通,但毕竟事不关己,摇了摇头后,也便不再理会,将心思重新放到诗会本身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