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风 波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渡劫之王、全职艺术家、大符篆师、最强雇佣兵之暗黑纪元、侠武世界、全能刺客、茅山术之不死人、超级六扇门、暴躁的大隋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0.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汪直要赶在宵禁前回宫,眼见日落,便先一步离开了唐氏庄园。张恪等则和陈庆之一起在唐家吃了顿饭。期间也聊到了张恪在黑龙城的经历,说到震远镖局和江震远时,陈庆之倒是对这位曾经的手下还有一些印象。没想到他最终落了个自尽的惨淡收场,令人扼腕。
吃过饭,眼见天色已晚,张恪便起身辞行。经过一番接触,陈庆之对这个年轻人倒是颇有好感,嘱咐他若有时间的话,可前去城西的元帅府或城北的军营寻他。张恪对这位老帅也甚是尊敬,也想与其多多亲近请教,连忙恭敬应下。
自上次唐龙宗师脱口而出那句玩笑话后,今日的唐芯见到张恪后,就表现得很是沉默。毕竟是个女孩子,年纪尚小,脸皮薄了点。当张恪主动和她打招呼时,也是躲躲闪闪的,让张恪暗自好笑。这个时代的大家闺秀,真是含蓄地让人心生怜爱啊。
乘坐唐家的马车往家走,到了家门口却见有个人影在自家的大门前,走来走去的。待走近后一看,却是周通。如今已过了亥时三刻,也不知道这么晚了,这小子还来找他干啥?下了马车,张恪叫道:"明达,这么晚了,你在这做什么?"
周通见他回来了,连忙上前急切地道:"敬之,你一整天都去哪了,我都快急死了。"
张恪疑惑道:"出什么事了?这么急着找我?"
经周通一番解释后,张恪才知道,是自己的老师无意中被卷进了事端了。原来,今年二月时,礼部举行了三年一届的春闱,并从中录取了二百多位贡士。这些来自于全国各地,上榜的贡士们,此刻全都聚在京城内等着殿试。虽然殿试时间因为皇帝和朝中众臣正忙于大江防洪防汛之事,还未最终确定。但想来时间也就在这一两个月了。这段时间内,这些士子便整天无所事事,整日里成群结队,满京城瞎逛,甚至胡闹。原本这倒也没有什么,每次春试或秋试期间,这么多士子聚集在一起,还都是当世英才,不弄出点动静来,那才反而奇怪了。这些人尽管个个都心高气傲的,但终究也不过是些读书人,最多也就是彼此文斗或者嘴炮一下,倒也出不了什么大事。
然而,前一段时间,在众士子间,便有个消息在慢慢流传。说是有人指摘今年的礼部会试存在弊案,有一些在此次春闱落榜的士子正在联名准备上书朝堂,请求皇帝下旨查办,有好几个礼部官员都在被告之列,这其中自然就包括了时任礼部左侍郎的周勃。此事传到这些上榜士子的耳朵里后,自然也引起了一番震荡。毕竟好不容易考上了,这是要横生枝节啊。
张恪听完,皱了皱眉,问道:"你是怎么得到这个消息的?还有,都是哪些人在指责存在弊案的,他们有什么实证吗?"张恪又看了看周围,门口委实不是谈话的地方,便将周通拉进了家中。
周通坐下后,道:"是李严的一个朋友,来自北方黑龙城,叫秦锐的,他已在春闱中榜。据他所说,此事是一些落榜的士子搞出来的,有二三十人。他们落榜之后,心生不满,又不知道从哪里听到的谣言,说此次春试前,试题就已经泄露了,因而准备闹事。"
张恪闻言,奇怪道:"二月中旬春闱考试,如今都已经五月了,为什么时隔这么久才来闹事?他们有什么证据,还是只是道听途说?"
周通摇了摇头,表示不知。张恪皱了皱眉头:其实,因落榜而闹事的士子,历来都有,毕竟一个人辛辛苦苦读书,满怀希望来考试,一旦落榜,这心理落差可不是一般的大,稍微被挑拨一下,就有可能上头,进而不顾一切闹事。他们并非不知道朝廷对于士子无故闹事,一向都惩罚得极为严厉。然而,一旦心生魔障,便顾不得那么多了。此事,毕竟关联到老师,张恪也不得不慎重对待。作为主持考试的部门长官,若是此事影响扩大,对于周勃的官声名声都将造成极大的损害。在民间,普通的百姓可不会去管事实真相是什么,他们是愿意去传播那些阴暗和八卦的事情的。张恪自然是相信老师的操守品行的,但这没用,这种事儿只要一闹大,就是一身骚,躲都躲不掉。怎么办呢?
张恪道:"此事,老师知道了吗?他有什么对策吗?"
周通苦笑道:"此事,我一收到风声就告诉二叔了。但他说,清者自清,叫我不用管。"
张恪闻言,也是无奈一笑,这还真的是老师的口吻。但周勃终究对舆论的威力,不够了解,那是可以硬生生毁掉一个人的力量,正所谓:人言可畏,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只要一个风向形成了,是非常难以扭转的。只是,此事究竟是那些落榜士子自发的行为,还是有人在背后恶意挑拨操弄,那些士子手上是否有什么具体的实证等等情况,如今都一无所知,这又该如何应对了?也不怪周通会如此焦急,张恪听闻后,也是一阵头疼。
想了想后,对周通道:"这种事儿,放任不管,是不行的。如今我们还是需要掌握更多的信息,比如那些准备闹事的士子都有谁?他们有什么倚仗敢闹事?以谁为首或者背后是否有人在挑拨等等,都需要多方打探,尽可能多的,事无巨细的去了解。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这事儿,你多费费心,多找些人帮忙打听。至于老师那里,消极应对绝对是不行的,明天我就去找老师谈谈。"依据另一个世界的经验,应对舆论危机,遮遮掩掩或消极以对,都绝非良策。反而应该快速的做反应,公开透明的处理事件,积极诚恳地面对,才可能及时止损。
周通闻言,略感心安,毕竟好歹有了个方向。拱了拱手后,急急而去,张恪说得对,信息不对等,肯定只有被动挨打的份儿,还是要去多多打探那帮落榜士子的事情。出了张府,想了想后,周通便去寻了李严,杨博,陈亮等好友,让他们帮忙打探消息。天亮时分,倒是杨博率先传来消息:有一帮士子,最近几天,一到下午未时左右,就会在他的"百味香"聚会,神神秘秘的,有可能就是那些准备闹事的士子。收到这个消息后,周通一大早就赶到张家将此事告知张恪。想了想后,张恪便决定亲自去摸摸那帮人的底,至于老师那里,估摸着现在去也没有东西能说服他,倒不如先缓一缓,等有了确实一点的信息,再去找他谈。
中午时分,张恪周通走进了"百味香"。杨博将他们先藏进了二楼的一个储物小间内后,再道:"我已经吩咐过小二,等一下若是那些士子来了,就将他们领到隔壁雅间里,咱们就在这儿听听他们说什么。"
张恪拱手感激道:"劳烦增文兄了。"
杨博大气道:"敬之说的哪里话,以你我之交情,敬之的老师便是我的长辈,此乃朋友间的本分,不须客气。"
张恪闻言,不再多话,寻了张椅子坐下,静静地等待。而在酒楼外,大丫也寻了个可以俯瞰整个"百味香"的地方,坐了下来。依照张恪的吩咐,观察那些士子,是否有被什么人跟踪盯梢。张恪怀疑这件事情,幕后是有人在操弄挑拨的。而如果真的有这样一个幕后之人的话,那对方可能就会对那些士子进行监视。因此他又安排了大丫提前隐在楼外,就等着来一招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汪直要赶在宵禁前回宫,眼见日落,便先一步离开了唐氏庄园。张恪等则和陈庆之一起在唐家吃了顿饭。期间也聊到了张恪在黑龙城的经历,说到震远镖局和江震远时,陈庆之倒是对这位曾经的手下还有一些印象。没想到他最终落了个自尽的惨淡收场,令人扼腕。
吃过饭,眼见天色已晚,张恪便起身辞行。经过一番接触,陈庆之对这个年轻人倒是颇有好感,嘱咐他若有时间的话,可前去城西的元帅府或城北的军营寻他。张恪对这位老帅也甚是尊敬,也想与其多多亲近请教,连忙恭敬应下。
自上次唐龙宗师脱口而出那句玩笑话后,今日的唐芯见到张恪后,就表现得很是沉默。毕竟是个女孩子,年纪尚小,脸皮薄了点。当张恪主动和她打招呼时,也是躲躲闪闪的,让张恪暗自好笑。这个时代的大家闺秀,真是含蓄地让人心生怜爱啊。
乘坐唐家的马车往家走,到了家门口却见有个人影在自家的大门前,走来走去的。待走近后一看,却是周通。如今已过了亥时三刻,也不知道这么晚了,这小子还来找他干啥?下了马车,张恪叫道:"明达,这么晚了,你在这做什么?"
周通见他回来了,连忙上前急切地道:"敬之,你一整天都去哪了,我都快急死了。"
张恪疑惑道:"出什么事了?这么急着找我?"
经周通一番解释后,张恪才知道,是自己的老师无意中被卷进了事端了。原来,今年二月时,礼部举行了三年一届的春闱,并从中录取了二百多位贡士。这些来自于全国各地,上榜的贡士们,此刻全都聚在京城内等着殿试。虽然殿试时间因为皇帝和朝中众臣正忙于大江防洪防汛之事,还未最终确定。但想来时间也就在这一两个月了。这段时间内,这些士子便整天无所事事,整日里成群结队,满京城瞎逛,甚至胡闹。原本这倒也没有什么,每次春试或秋试期间,这么多士子聚集在一起,还都是当世英才,不弄出点动静来,那才反而奇怪了。这些人尽管个个都心高气傲的,但终究也不过是些读书人,最多也就是彼此文斗或者嘴炮一下,倒也出不了什么大事。
然而,前一段时间,在众士子间,便有个消息在慢慢流传。说是有人指摘今年的礼部会试存在弊案,有一些在此次春闱落榜的士子正在联名准备上书朝堂,请求皇帝下旨查办,有好几个礼部官员都在被告之列,这其中自然就包括了时任礼部左侍郎的周勃。此事传到这些上榜士子的耳朵里后,自然也引起了一番震荡。毕竟好不容易考上了,这是要横生枝节啊。
张恪听完,皱了皱眉,问道:"你是怎么得到这个消息的?还有,都是哪些人在指责存在弊案的,他们有什么实证吗?"张恪又看了看周围,门口委实不是谈话的地方,便将周通拉进了家中。
周通坐下后,道:"是李严的一个朋友,来自北方黑龙城,叫秦锐的,他已在春闱中榜。据他所说,此事是一些落榜的士子搞出来的,有二三十人。他们落榜之后,心生不满,又不知道从哪里听到的谣言,说此次春试前,试题就已经泄露了,因而准备闹事。"
张恪闻言,奇怪道:"二月中旬春闱考试,如今都已经五月了,为什么时隔这么久才来闹事?他们有什么证据,还是只是道听途说?"
周通摇了摇头,表示不知。张恪皱了皱眉头:其实,因落榜而闹事的士子,历来都有,毕竟一个人辛辛苦苦读书,满怀希望来考试,一旦落榜,这心理落差可不是一般的大,稍微被挑拨一下,就有可能上头,进而不顾一切闹事。他们并非不知道朝廷对于士子无故闹事,一向都惩罚得极为严厉。然而,一旦心生魔障,便顾不得那么多了。此事,毕竟关联到老师,张恪也不得不慎重对待。作为主持考试的部门长官,若是此事影响扩大,对于周勃的官声名声都将造成极大的损害。在民间,普通的百姓可不会去管事实真相是什么,他们是愿意去传播那些阴暗和八卦的事情的。张恪自然是相信老师的操守品行的,但这没用,这种事儿只要一闹大,就是一身骚,躲都躲不掉。怎么办呢?
张恪道:"此事,老师知道了吗?他有什么对策吗?"
周通苦笑道:"此事,我一收到风声就告诉二叔了。但他说,清者自清,叫我不用管。"
张恪闻言,也是无奈一笑,这还真的是老师的口吻。但周勃终究对舆论的威力,不够了解,那是可以硬生生毁掉一个人的力量,正所谓:人言可畏,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只要一个风向形成了,是非常难以扭转的。只是,此事究竟是那些落榜士子自发的行为,还是有人在背后恶意挑拨操弄,那些士子手上是否有什么具体的实证等等情况,如今都一无所知,这又该如何应对了?也不怪周通会如此焦急,张恪听闻后,也是一阵头疼。
想了想后,对周通道:"这种事儿,放任不管,是不行的。如今我们还是需要掌握更多的信息,比如那些准备闹事的士子都有谁?他们有什么倚仗敢闹事?以谁为首或者背后是否有人在挑拨等等,都需要多方打探,尽可能多的,事无巨细的去了解。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这事儿,你多费费心,多找些人帮忙打听。至于老师那里,消极应对绝对是不行的,明天我就去找老师谈谈。"依据另一个世界的经验,应对舆论危机,遮遮掩掩或消极以对,都绝非良策。反而应该快速的做反应,公开透明的处理事件,积极诚恳地面对,才可能及时止损。
周通闻言,略感心安,毕竟好歹有了个方向。拱了拱手后,急急而去,张恪说得对,信息不对等,肯定只有被动挨打的份儿,还是要去多多打探那帮落榜士子的事情。出了张府,想了想后,周通便去寻了李严,杨博,陈亮等好友,让他们帮忙打探消息。天亮时分,倒是杨博率先传来消息:有一帮士子,最近几天,一到下午未时左右,就会在他的"百味香"聚会,神神秘秘的,有可能就是那些准备闹事的士子。收到这个消息后,周通一大早就赶到张家将此事告知张恪。想了想后,张恪便决定亲自去摸摸那帮人的底,至于老师那里,估摸着现在去也没有东西能说服他,倒不如先缓一缓,等有了确实一点的信息,再去找他谈。
中午时分,张恪周通走进了"百味香"。杨博将他们先藏进了二楼的一个储物小间内后,再道:"我已经吩咐过小二,等一下若是那些士子来了,就将他们领到隔壁雅间里,咱们就在这儿听听他们说什么。"
张恪拱手感激道:"劳烦增文兄了。"
杨博大气道:"敬之说的哪里话,以你我之交情,敬之的老师便是我的长辈,此乃朋友间的本分,不须客气。"
张恪闻言,不再多话,寻了张椅子坐下,静静地等待。而在酒楼外,大丫也寻了个可以俯瞰整个"百味香"的地方,坐了下来。依照张恪的吩咐,观察那些士子,是否有被什么人跟踪盯梢。张恪怀疑这件事情,幕后是有人在操弄挑拨的。而如果真的有这样一个幕后之人的话,那对方可能就会对那些士子进行监视。因此他又安排了大丫提前隐在楼外,就等着来一招螳螂捕蝉,黄雀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