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在手指上的奇葩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0.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在小学时候,学过的赵树理的一篇文章陈秉正的手,由于作者把陈秉正的那双异乎寻常的手描绘得及其形象、传神,使我至今还记忆犹新:“手掌好像四方的,指头粗而短,而且每个指头都伸不直,里外都是茧皮,好像用树枝做成的小耙子。”当时,老师把这篇课文讲得异常生动,对陈秉正极度赞赏,从而在我的头脑中形成一个定义,只有勤劳,坚持长期劳作的人,才会有陈秉正这样一双长满老茧的手。
有天早上洗脸的时候,偶然发现右手中指第一个关节挨着食指处有一块很硬的东西,与我这双平时养尊处优的手极不协调。看看颜色与整双手的皮肤稍有不同——略显暗黄粗糙,很厚很高。“噢——这就是老茧吧!”我想。
茧,在词典中解释为某些昆虫的幼虫在变成蛹之前吐丝做成的壳。还解释说茧同“趼”手掌或脚掌等部因摩擦而生成的硬皮。我想这个“茧”字一定是由老茧的形状与硬度而会意的吧!茧,既然与‘老’合成老茧这个名词,说明它的形成需要经历过一个漫长的过程。那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呢?
记得小学五年级的一个暑假之后,校园里的草经过一个月的疯长,遍及操场的角角落落,绿油油的长势旺盛,如果不及时拔掉,会继续蔓延,使操场变得荒芜。虽然那些草极富蓬勃的生命力,但是那究竟是供学生活动游戏的场地,究竟是干净整洁的大操场啊,怎能允许小草肆虐,荒芜了人们的眼睛呢。所以在校园里展开了拔草活动。小草很容易拔掉了,一棵棵,一绺绺,感觉很有趣。可那些长得高而粗壮的大草,根紧紧地抓住土地,很难拔除。需要双手握住接近地上的部分,用力的向后使劲,有时候大吼一声“嗨——”就拔掉了。有时候会一个屁顿儿坐到地上,看看手上,也许是那棵被拔出的草,也许是掳下来的草叶和满手的绿色草汁,随之爆发一阵嬉笑放学回到家,觉得右手食指火燎燎的痛,洗过之后再看,啊——一个大水泡。妈妈——我的手怎么了?妈妈说,那是拔草时候磨的,由于皮肤太细嫩,禁不住摩擦才会这样的。说着用酒精擦干净之后,用针挑破,放出一股晶亮的水,然后就干瘪了。妈妈告诉我,这干瘪的水泡会变成一层硬皮,如果继续长时间这样重复劳动,就会慢慢变成老茧了。但是我的那层水泡,却不知道在什么时候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食指上的水泡并没变成老茧消失了,而中指上的老茧是什么时候形成的,我一点也不知道,但我却知道这是长时间握笔写字,用力挤压而成的。摸着这个粗糙坚硬的老茧,头脑中不断浮现着学生时代寒窗苦读的情景。
时光匆匆,步履匆匆,中考过后,在摸爬滚打中,高考接踵而至,六年的时间并不短暂,但却在低头与抬头之间,悄无声息的溜之大吉。仰头凝思,不断的变换着思路;俯首验证,反复修正着各种结果就这样机械的重复,几乎忘记了什么是休息,只被理想的虚幻牵引,跌跌撞撞一路前行。对自己努力所寄予的厚望,犹如农民撒下种子之后,对秋天的满怀希冀。固执的认为,手中的笔便是那闪光的犁,只要笔耕不辍,种子就会发芽,只要锲而不舍,便有丰收的希望。
要想取得理想的成绩,勤奋至关重要!只有勤奋学习,才能成就美好人生!“勤奋出智慧,勤奋出天才,”这是一面面永不褪色的旗帜,就张贴在教室的墙壁上。它永远激励我们不断追求、不断探索。老师常常告诫我,有书好好读,有书赶快读,读书的时间不多。父母常常叮嘱我,只要刻苦拼搏、一心向着自己的目标奋斗,就一定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看看书房贴着的战国时苏秦的锥刺股,汉代孙敬的头悬梁他们靠着这样的努力,最终都成为了有作为的人。
我知道他们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们拥有勤奋,是勤奋让他们收获了辉煌的人生!因此他们成为我学习的榜样,虽然我做不到头悬梁,更做不到锥刺股,但是我却把“应当随时学习,学习一切;应该集中全力,以求知道得更多,知道一切。”做为我坚持学习的座右铭。在整个学习阶段,一直坚持不懈。特别初中以后,更是加倍努力。究竟写了多少字,算了多少题,自己也说不清楚,只有草纸一摞摞,一叠叠,完成使命后安静的躺书柜的下面。当你把它们打开,那满目字迹便纷纷涌来,蓝的,黑的,还有红的,涂涂抹抹,钩钩画画,充满你的视力空间,争先恐后的向你诉说自己心中藏着的,想一吐为快的关于坚持学习的秘密
16年,人生的四分之一。为了学习放弃了金色童年的快乐,丢掉了无忧无虑少年的美好,大半个青春也在昏天黑地中度过!我曾经打趣过:我的血管里流动的是蓝色的血液,我的大脑中活动着数字与符号的细胞,我的心脏由考试与成绩装满了心跳——为此,究竟用过了多少只笔,用过了多少张纸很难有确切的数字。但是学习中所付出的艰辛与努力,却意外的被手指记录下来,那凸起的粗糙的坚硬的老茧,正是由辛勤与汗水凝结而成的奇迹!那是开在手指上的一朵奇葩!
随着社会发展,电脑普及了,取代了部分笔的功能,尤其方便修改、排版文章。渐渐的我喜欢上了键盘敲击的声音。那些有如精灵的文字,满载着我的思想与灵魂,伴着悦耳的答答声在键盘上愉快的跳跃。当敲出一篇好文章来,如行云流水,优美流畅,朗朗上口,心情便跟着高兴起来,一种成功的喜悦油然而生。
用电脑打字多了,手腕长时间地压在键盘的后面,渐渐的也长成了两个老茧,一左一右,相互呼应。看一看手腕上的老茧,这是一种与文字结缘的记忆。随着人生不同的记录形式,老茧已经悄悄地从手指上滑落,稳稳地扎根到手腕上,样式也发生了改变,已经不是那样的凸起,但仍然坚硬,仍然暗黄,圆圆的左右手腕内侧各有一朵茧花儿,开在暗处不事张扬。
我喜爱文字,因为文字可以抒发自己的情怀,表达自己的愿望,记叙自己的体验;能够写自己想写的东西,会让心情非常的激动,会有种发自内心真正的快乐,就像在饥饿的时候吃到丰盛的大餐,就像走在沙漠里的人发现了一片绿洲,就像炎热的夏季下了场清凉的雨。
一篇篇或灵动,或深情,或优美,或诗意盎然的散文,寄托着一份份情感,一种种情绪,并满怀着希冀,发往文学论坛,偶尔也会在报纸、杂志上出现。还有一则则小故事,有的幽默,有的热烈,有的含蕴深邃,有的意犹未尽无论是哪种,都是我快乐的源泉,当然更是我心血的结晶。事实上,我多么希望自己的文字生出翅膀,带着自己的希望和追求,飞进梦想的殿堂。
在追逐梦想的路上,总有这三个老茧陪着我。
有人说老茧是勤劳的智慧,有人说老茧是粗糙的笨拙。而我说老茧就是生活,老茧就是时间和追逐积累的结果。
每个辛勤的劳动者都有老茧,这是我从陈秉正的手上知道的。路边擦皮鞋的人有老茧,种田的农民有老茧,开车的司机也有老茧老茧大部分生长在手上,双手是勤劳的,服从并遵守大脑和心的指示。有人将手称之为智慧的哑巴随从,而老茧就是随从的智慧了。
看老茧虽然储蓄着汗水,积满了疲劳,但一直沉默不语,我也便知道了生活的真义以及做人的原则。
在小学时候,学过的赵树理的一篇文章陈秉正的手,由于作者把陈秉正的那双异乎寻常的手描绘得及其形象、传神,使我至今还记忆犹新:“手掌好像四方的,指头粗而短,而且每个指头都伸不直,里外都是茧皮,好像用树枝做成的小耙子。”当时,老师把这篇课文讲得异常生动,对陈秉正极度赞赏,从而在我的头脑中形成一个定义,只有勤劳,坚持长期劳作的人,才会有陈秉正这样一双长满老茧的手。
有天早上洗脸的时候,偶然发现右手中指第一个关节挨着食指处有一块很硬的东西,与我这双平时养尊处优的手极不协调。看看颜色与整双手的皮肤稍有不同——略显暗黄粗糙,很厚很高。“噢——这就是老茧吧!”我想。
茧,在词典中解释为某些昆虫的幼虫在变成蛹之前吐丝做成的壳。还解释说茧同“趼”手掌或脚掌等部因摩擦而生成的硬皮。我想这个“茧”字一定是由老茧的形状与硬度而会意的吧!茧,既然与‘老’合成老茧这个名词,说明它的形成需要经历过一个漫长的过程。那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呢?
记得小学五年级的一个暑假之后,校园里的草经过一个月的疯长,遍及操场的角角落落,绿油油的长势旺盛,如果不及时拔掉,会继续蔓延,使操场变得荒芜。虽然那些草极富蓬勃的生命力,但是那究竟是供学生活动游戏的场地,究竟是干净整洁的大操场啊,怎能允许小草肆虐,荒芜了人们的眼睛呢。所以在校园里展开了拔草活动。小草很容易拔掉了,一棵棵,一绺绺,感觉很有趣。可那些长得高而粗壮的大草,根紧紧地抓住土地,很难拔除。需要双手握住接近地上的部分,用力的向后使劲,有时候大吼一声“嗨——”就拔掉了。有时候会一个屁顿儿坐到地上,看看手上,也许是那棵被拔出的草,也许是掳下来的草叶和满手的绿色草汁,随之爆发一阵嬉笑放学回到家,觉得右手食指火燎燎的痛,洗过之后再看,啊——一个大水泡。妈妈——我的手怎么了?妈妈说,那是拔草时候磨的,由于皮肤太细嫩,禁不住摩擦才会这样的。说着用酒精擦干净之后,用针挑破,放出一股晶亮的水,然后就干瘪了。妈妈告诉我,这干瘪的水泡会变成一层硬皮,如果继续长时间这样重复劳动,就会慢慢变成老茧了。但是我的那层水泡,却不知道在什么时候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食指上的水泡并没变成老茧消失了,而中指上的老茧是什么时候形成的,我一点也不知道,但我却知道这是长时间握笔写字,用力挤压而成的。摸着这个粗糙坚硬的老茧,头脑中不断浮现着学生时代寒窗苦读的情景。
时光匆匆,步履匆匆,中考过后,在摸爬滚打中,高考接踵而至,六年的时间并不短暂,但却在低头与抬头之间,悄无声息的溜之大吉。仰头凝思,不断的变换着思路;俯首验证,反复修正着各种结果就这样机械的重复,几乎忘记了什么是休息,只被理想的虚幻牵引,跌跌撞撞一路前行。对自己努力所寄予的厚望,犹如农民撒下种子之后,对秋天的满怀希冀。固执的认为,手中的笔便是那闪光的犁,只要笔耕不辍,种子就会发芽,只要锲而不舍,便有丰收的希望。
要想取得理想的成绩,勤奋至关重要!只有勤奋学习,才能成就美好人生!“勤奋出智慧,勤奋出天才,”这是一面面永不褪色的旗帜,就张贴在教室的墙壁上。它永远激励我们不断追求、不断探索。老师常常告诫我,有书好好读,有书赶快读,读书的时间不多。父母常常叮嘱我,只要刻苦拼搏、一心向着自己的目标奋斗,就一定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看看书房贴着的战国时苏秦的锥刺股,汉代孙敬的头悬梁他们靠着这样的努力,最终都成为了有作为的人。
我知道他们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们拥有勤奋,是勤奋让他们收获了辉煌的人生!因此他们成为我学习的榜样,虽然我做不到头悬梁,更做不到锥刺股,但是我却把“应当随时学习,学习一切;应该集中全力,以求知道得更多,知道一切。”做为我坚持学习的座右铭。在整个学习阶段,一直坚持不懈。特别初中以后,更是加倍努力。究竟写了多少字,算了多少题,自己也说不清楚,只有草纸一摞摞,一叠叠,完成使命后安静的躺书柜的下面。当你把它们打开,那满目字迹便纷纷涌来,蓝的,黑的,还有红的,涂涂抹抹,钩钩画画,充满你的视力空间,争先恐后的向你诉说自己心中藏着的,想一吐为快的关于坚持学习的秘密
16年,人生的四分之一。为了学习放弃了金色童年的快乐,丢掉了无忧无虑少年的美好,大半个青春也在昏天黑地中度过!我曾经打趣过:我的血管里流动的是蓝色的血液,我的大脑中活动着数字与符号的细胞,我的心脏由考试与成绩装满了心跳——为此,究竟用过了多少只笔,用过了多少张纸很难有确切的数字。但是学习中所付出的艰辛与努力,却意外的被手指记录下来,那凸起的粗糙的坚硬的老茧,正是由辛勤与汗水凝结而成的奇迹!那是开在手指上的一朵奇葩!
随着社会发展,电脑普及了,取代了部分笔的功能,尤其方便修改、排版文章。渐渐的我喜欢上了键盘敲击的声音。那些有如精灵的文字,满载着我的思想与灵魂,伴着悦耳的答答声在键盘上愉快的跳跃。当敲出一篇好文章来,如行云流水,优美流畅,朗朗上口,心情便跟着高兴起来,一种成功的喜悦油然而生。
用电脑打字多了,手腕长时间地压在键盘的后面,渐渐的也长成了两个老茧,一左一右,相互呼应。看一看手腕上的老茧,这是一种与文字结缘的记忆。随着人生不同的记录形式,老茧已经悄悄地从手指上滑落,稳稳地扎根到手腕上,样式也发生了改变,已经不是那样的凸起,但仍然坚硬,仍然暗黄,圆圆的左右手腕内侧各有一朵茧花儿,开在暗处不事张扬。
我喜爱文字,因为文字可以抒发自己的情怀,表达自己的愿望,记叙自己的体验;能够写自己想写的东西,会让心情非常的激动,会有种发自内心真正的快乐,就像在饥饿的时候吃到丰盛的大餐,就像走在沙漠里的人发现了一片绿洲,就像炎热的夏季下了场清凉的雨。
一篇篇或灵动,或深情,或优美,或诗意盎然的散文,寄托着一份份情感,一种种情绪,并满怀着希冀,发往文学论坛,偶尔也会在报纸、杂志上出现。还有一则则小故事,有的幽默,有的热烈,有的含蕴深邃,有的意犹未尽无论是哪种,都是我快乐的源泉,当然更是我心血的结晶。事实上,我多么希望自己的文字生出翅膀,带着自己的希望和追求,飞进梦想的殿堂。
在追逐梦想的路上,总有这三个老茧陪着我。
有人说老茧是勤劳的智慧,有人说老茧是粗糙的笨拙。而我说老茧就是生活,老茧就是时间和追逐积累的结果。
每个辛勤的劳动者都有老茧,这是我从陈秉正的手上知道的。路边擦皮鞋的人有老茧,种田的农民有老茧,开车的司机也有老茧老茧大部分生长在手上,双手是勤劳的,服从并遵守大脑和心的指示。有人将手称之为智慧的哑巴随从,而老茧就是随从的智慧了。
看老茧虽然储蓄着汗水,积满了疲劳,但一直沉默不语,我也便知道了生活的真义以及做人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