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水滴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渡劫之王、全职艺术家、大符篆师、最强雇佣兵之暗黑纪元、侠武世界、全能刺客、茅山术之不死人、超级六扇门、暴躁的大隋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0.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京里情况摆在这里,徐循也没办法扭转改变,说实话,虽然国朝公主都还算是比较贞静宁婉,但那也是相对而言的,说她们好,那是和前朝的公主们比罢了,真正说起来,从小到大还受过什么大委屈不成?要指望她们小鸟依人,那也是有点不现实。好男儿不愿为驸马谁都能理解,徐循都觉得自己好像是在选另一个自己,当然了,驸马还是比她们要好点,起码配偶死了不用殉葬。
要么选个好男儿,坑没见过面的驸马,要么选个非常急于为驸马的——这种人人品可想而知不会多么高妙,坑阿黄。反正这个制度就决定要坑一个,她不可能坑阿黄吧?徐循请准了皇帝,便让金英去京畿一带的大城暗访,她也把要求缩减到了十六个字,诗书人家、寒门小户、人品敦厚、长相清秀。
这是绝不可能再让步的最低限度了,金英也未再推诿什么,便领命而去,徐循去长安宫和仙师说了一下情况,仙师虽然也着急,但亦没有别的办法。她们女眷,在宫里地位不论多高,说到宫外事,那就是哑巴,一句话都多不得,一点事都要靠内侍来做。这一点别说徐循了,连太后都没法改变。
采选驸马,历时起码得几个月吧,这暗中采选,时间就更得放宽松了。徐循就怕自己催得急了,金英随便给选一个应付了事,所以也把时限设得宽宽的,又给金英接连写信,述说阿黄的性子,希望这个赶鸭子上架的大媒,能给阿黄采选个各方面条件都匹配的驸马出来。
除了此事以外,如今宫中并无别事,女学不兴,六尚人口充盈,以前还要徐循亲自过问的事,如今都是六尚完成,有什么缺漏之处,还有各宫内侍填补。不是说宫里没有勾心斗角的事儿了,只是如今,这样层面的事情,不需要徐循来处理,六尚内部就能给解决掉。
“这才是盛世气象。”钱嬷嬷对此很感慨,“从前在仁孝皇后身边服侍时,宫里一贯也是如此,有什么事,能上六尚都算是闹大了,闹到娘娘跟前的,更是几乎没有。”
徐循进宫时,仁孝皇后早去了多年了,在人们的传说里,那位是贤比尧舜的存在,和文皇帝鹣鲽情深,直追太祖和马后。理论上说,如此贤后治下的宫廷,应该是如同三代之治一般和谐。徐循从前听钱嬷嬷说起来,也是留下了这个印象,此时不免笑道,“原来仁孝皇后在位时,宫里一样也有纷争的。”
“那时候宫里女人多,争风吃醋的事何时没有?”钱嬷嬷也笑了,“就比如咱们曹宝林和吴婕妤一块住着,平时多和气?一年也难免要闹几次脾气。不是你嫌我多挑了新绸子,就是我嫌你背着我巴结上峰,其实都是一个道理。只以前六尚的饱学女史不少,得闲无事在坤宁宫开讲,诸妃俱往听课,《女德》、《女诫》之言时时在心,是以就是有人想闹——”
她微微一笑,“也会闹得比较委婉。”
徐循还是第一次听她说得这么直白,不由笑倒了,“结果到底还是要闹。”
“老奴进宫也有近三十年了,侍奉过三个皇帝。”钱嬷嬷眯着眼,垂头拨弄着艾草,她手巧,即使年老,也还是能编出活灵活现的艾虎给点点玩。“就老奴看到的,这三代宫廷,没有不争的,争的也都差不多。得宠的争宠、争儿女,不得宠的争脸面、争财货,以前咱们宫里先生少,没人教,那就撸袖子吵架,现在先生多了,六尚管得严厉了,那就和六尚的人打关系,争取多行方便……归根到底,还是在争。”
“您早十年不拿这话教我呢?”徐循打趣钱嬷嬷。“早教我,我就早争上了,您这耽误了我多少年?”
钱嬷嬷看了她一眼,居然也叹了口气。
“早谁知道了?就觉得她们争得傻呗,争到后来,能落下什么?”她喃喃道,“谁知道咱们这一朝,争到后来,居然真是能落下实惠的。”
徐循知道她说的是废后之事,她笑道,“看吧,要能未卜先知,您就肯定不这么教我了。”
两人相视一笑,钱嬷嬷道,“听两位尚宫说起来,最近宫里也和从前仁孝皇后在时一样,大面上没出事了,出事都在内部。上回分份例,您分了两匹西洋布到咸阳宫,惠妃说这色太艳她穿不上,让赵昭容她们自己挑。焦昭仪多剪了半尺,赵昭容恨得背地里骂了好几次,又使人往宫正司告密,说焦昭仪身边大宫女有病不报,宫正司送来给您决断的就是这事儿。”
自从徐循开始掌宫,她身边的几个嬷嬷免不得就要和六尚里的同辈管事来往起来,图的就是个消息灵通。钱嬷嬷说给她伴茶吃的轶事,就是好处的体现,宫正司的公文里只说了有病不报,没有前因后果,徐循若在不知情情况下发落了,难免有做了赵昭容手里枪的嫌疑。
“这也就是半尺布罢了……赵昭容心胸是要多小?”徐循禁不住叹了口气,“你别告诉我,仁孝皇后那时候,宫里争的都是这些个针头线脑的。”
“那时候三宝太监还没下西洋呢,半尺西洋布,是够人争一争的了。”钱嬷嬷倒是不慌不忙,“什么身份争什么事,赵昭容那身份,可不也就争个一碗肉、半尺布的意气了。”
三宝太监的船队去年又从西洋回来,不过其本人却是死于任上。徐循也未听说详细,她还是因为有赏赐发到宫里,才知道船队回来了——船队来往,走的都是南京水路,她要听到风声也难——知道三宝太监去了,她免不得唏嘘一场,只是自当日两面以后,两人再未见面,三宝太监不出海时都在南京荣养,印象早已模糊,因此感慨一番也就罢了。此时听到钱嬷嬷说起,便笑道,“是呢,其实就是现在,西洋布也稀罕的。眼看就是夏天了,西洋布的衣裳确实凉快,又比绸布的稀罕,我看一样是棉线纺出来的,怎么就比我们的棉布更滑呢?色泽也好,怪不得闹了钞二桃杀三士’。”
其实,按品级来说,赵昭容等人根本分不到数量较为稀少的西洋布,徐循对分份例时做的算术题记忆犹新,那两匹西洋布是她给何仙仙准备的,因何仙仙夏天怕热,以前就爱穿西洋布衣裳,再加上她丧女后老穿暗色衣服,这一次好容易得了花色西洋布,徐循便特意给她送去两匹,盼着给她身上换换颜色,没料到何仙仙转手赏给底下人,倒是惹起了一场风波。
徐循一边听钱嬷嬷说着,一边拿起帖子看了,原来那宫女得的也不是什么大病,只是她今年春天犯了咳嗽,好得慢了些,到夏天还未好全。服侍焦昭仪时偶尔咳喘,不过焦昭仪本人宠爱她,并不介意,还为其向宫正司说情。不过,估计只是嘴上的功夫,银子没送过去,所以宫正司也没给抹平,而是直接往上送了。
按钱嬷嬷所说,此事倒是赵昭容更可恶点,不过她也没做什么违规的事情,相反也许还能算上出首有功。徐循心里虽然厌她惹是生非,却也找不到理由罚她,她思忖了一番,便对侍立在旁的花儿道,“既然是焦昭仪本人知道的,那便不算是隐瞒主上了。虽有违规,但不至于体罚,送去内安乐堂开几贴药来吃,什么时候焦昭仪高兴了,就重进去当差好了。”
花儿自然领命出去传话,徐循又叫住她,“还有,为了半尺布,闹到我这里来了。这两个人都该罚,焦昭仪多拿,贪婪了些,赵昭容挑拨是非,也是多事。让女学派两个女史,到她们身边宣讲三日《女德》上的道理。”
钱嬷嬷等花儿走了,方才笑道,“娘娘如今是越来越得心应手了,瞧您发落诸事,决断须臾间,真是威风凛凛。”
“你这是夸我还是骂我呢?”徐循反而被逗笑了,又撑着手和钱嬷嬷纠结,“本想等阿黄的驸马人选定下,发了诏书,开始采办嫁妆了,再说内安乐堂的事,现在倒好,要去京外采选,一下就把时间给拖长了,这么一来,内安乐堂的事又不知道要拖到何时了。”
她当家以后,也开始明察暗访内安乐堂的运营情况,像焦昭仪身边宫女,得了咳嗽不爱过去的事情,简直数不胜数。毕竟大家也都不是傻瓜,对那两大夫的水平都有了充分认识,去过内安乐堂,出来还能痊愈的,好像似乎也是因为他们的医术。
这件事现在关乎钱嬷嬷福祉,她的立场就没那么超然了,思忖许久,颇有些小心翼翼地道,“不如由皇后娘娘挑明,您觉得如何?”
徐循道,“她是想看我和老娘娘彻底撕破脸,可不是想出头和老娘娘继续结怨。”去见皇后说的那些话,她没瞒身边人。
有个阿黄婚事在前头,便闹得徐循投鼠忌器起来,不过好在现在宫里还没听说谁生了大病,大家商议的结果,只好是以‘若有大病就送出去看’作为过渡阶段的权宜之计。基本上公事就算是处理完毕了,徐循拿过钱嬷嬷手里编着的艾虎,笑道,“我一直想要学的,嬷嬷老说教我,可到现在都没教。”
“您每年端午前后都忙,平时也想不起这个不是?倒是今年,因要当家,反而没那么常出门了。”钱嬷嬷手把手教徐循,“在这扭一下——”
两人编了一会艾虎,钱嬷嬷又道,“再过几个月,就是壮儿生日了,您打算怎么给他过?”
徐循道,“还有三个月呢,现在说这事还早了点吧?”
“太子开蒙也有一年多了,”钱嬷嬷说,“如今已有七岁,去年开始,逢年过节已经接受朝贺……”
蒙学一般都上个两到三年,之后就转入正式的分科教育,明年很可能太子就会正式出阁读书,开始拥有东宫建制,接受翰林院诸学士们的教导。到那时候,按例他就该去东宫住了,开始接受朝贺,大概也是皇帝认为他年纪到了的信号。如果按惯例的话,后年出阁读书的应该就轮到壮儿了,到那时候壮儿当然也不能再住在后宫,即使不出阁,一般男孩上十岁也都会从母亲宫里出去了,如果壮儿后年要出去,那今年明年这两个生日就得好好给过——不过这终究还早了,徐循还是没领会钱嬷嬷的意思。
钱嬷嬷只好进一步解说,“我听人和我说,皇爷有意让壮儿和太子一道分宫出去住。”
“壮儿不才六岁吗?刚开蒙几个月呢——”徐循迷糊了,“这又是为什么?”
“听说是皇爷不喜他身在永安宫,却还惦记生母……”钱嬷嬷也叹了口气,“几手的消息了,也不知准不准。”
徐循不比钱嬷嬷,她更了解皇帝,对这个消息,初听挺吃惊,琢磨一会,倒觉得合乎皇帝性格。把壮儿拿给她——生母阴谋的受害人来养,就等于是把栓儿塞给皇后一样,都是他当年欠考虑的结果。当然现在栓儿此事已无法更改,阿黄、圆圆和他离心是既成事实,但壮儿这事可能还有点挽救余地,不说把他塞给别人吧,那就独立出去自己住呗,不必天天看见徐循,这个问题似乎就可以解决了,壮儿起码不必陷入道德困局,一定要在生恩和养恩里选。
在壮儿还小还不记事的时候如此安排,那倒也不失为一个办法,不过现在他都六岁了,又那么早熟懂事,徐循很怀疑这一招的作用。她决心日后当面问问皇帝,便道,“那我是舍不得的,壮儿还小呢,现在出去住,就有人照顾也挂心呀,起码等他十岁了再说吧。”
正说着,竹帘一掀,壮儿倒赶巧进来——夏日天热,竹帘都放下来遮阳,徐循倒是没看到他走过来。她怕壮儿听到钱嬷嬷的话,一时还有些尴尬,不过壮儿是面色如常,给徐循行了礼,便解释道,“今日先生中暑,上到一半便告退了,我临了些字,就先回来了。”
“今年夏天是特别热。”徐循也想起来道,“你白日上课,别穿得这么齐整了——对了,花儿,前几天送去叫给做的半袖送来没有?”
花儿笑道,“今早刚送来,奴婢放到壮儿屋里了。”
徐循遂叮嘱壮儿道,“你若觉得热了,便让姆姆给你拿新衣裳穿,那是西洋布做的短袖子,下头就光着腿也行,再不行就打盆水泡脚,总之是别热着中暑了。”
壮儿现在还穿着扎实的两件套,虽然都是菲薄的罗衫,但徐循看了也觉得热得不行,忙让人捧了新下的西瓜来给他吃,又令人去给点点和先生送冰点。至于她自己,身处阴凉室内,穿的又是纱衫,倒还觉得可以。
壮儿今日心情不错,秀秀气气地吃了一片瓜以后,还主动要了徐循手里的艾虎来玩,难得笑道,“娘编的这个,好好玩,随便就散开了。”
自从去年那事以后,徐循待他虽然一如既往,但壮儿总显得有几分生疏寡言,如今日这般攀谈,十分少见。徐循也有些高兴,“那本来,我也才刚学呢,你要不要和钱嬷嬷学学?”
壮儿瞅了钱嬷嬷一眼,钱嬷嬷对他点了点头,嘴角却并未上勾,他便垂下头道,“我手也笨,学不好。”
“好玩嘛。”徐循笑道,“你看,我编的老虎还会跑呢。”
她拿着艾虎,从桌上跑到壮儿脸上撞他,“老虎还会吃人呢,把你给吃掉啦!”
壮儿被她弄得痒得很,竟哈哈笑了几声,挣扎道,“我才不要!老虎吃你不吃我!”
闹了一会,徐循到底硬拉他坐下来编艾虎,壮儿也就从命了,两人坐在桌边上,一边编,他一边道,“高先生说,今年入夏以来天气热、雨水多,到了秋天收成就不会好,是这样吗?”
“这也要看雨水到底是多还是少了……”徐循道,“若是大水,南方要发洪水的话,那就是没收成了。”
“唔,”壮儿若有所思,过了一会又说,“米先生今日也告假没来,高先生说他打摆子了。娘,什么叫打摆子啊?”
“打摆子就是一种病。”徐循皱了皱眉,道,“得了以后每天早上都会打摆子——那米先生请医生看了没有啊?”
“请了。”壮儿说,“我也问高先生呢,高先生说应该肯定是请了的。”
只是开蒙而已,选的都是一般的翰林,虽说地位清贵,但俸禄不高,品级也就不过如此。米翰林只怕未必能请动太医院的国手给他看病,徐循道,“嗯,对了,你的伴伴呢?”
开蒙以后,就会有大伴了,不过居住在母亲跟前的皇子,和大伴的关系相对较一般,壮儿就不粘他的大伴,他道,“不知道呢,我进院子后就直接来您这了。”
早有人出去传话,没有多久,壮儿的大伴邱大德便进来给徐循请了安,徐循道,“你今日散值以后去米翰林家问问,若是没请太医,便上太医院去带个话。诊金就别让米先生家操心了。”
宫里往外赏赐物件不便,但卖个面子还是极容易的,邱大德稳重道,“奴婢知道该怎么办,请娘娘安心。奴婢一定为殿下转达孝心问候。”
他是马十的徒弟,当日直接被马十引荐过来空降到此的,徐循冷眼考察了一段时间,见他性子沉稳,甚至近乎古拙,然而几件事情都办得不错,倒也是暗暗点头,又对壮儿道,“你有什么话要带给先生的?”
壮儿道,“请先生快些好,我还等着您来给我上《千家诗》呢。”
他进境也不下于点点,而且因为是男孩,要求高,算上韩女史给开蒙的时间,半年多吧,就已经开始学千家诗了。
打发走了邱大德,不多时点点回来,闹着要吃西瓜,大家自然是一片欢声笑语。第二日邱大德去探望了米翰林,回说米翰林家事丰厚,已经请了太医,请徐循不必担心。徐循点了点头,又问道,“米翰林家里,就他一人得了疟疾?”
“也不是,那街坊里已经有几户得了的,奴婢过去时,正遇上街坊良医出诊。”邱大德道,“不过米翰林病况还行,听其意思,再吃几贴药也就能痊愈了。”
疟疾就是如此,一旦发作就是一个街坊一个街坊,而且越是天热、潮湿,发起来就越快。徐循小时候家里就发过一次,吓得徐师母拖儿带女回了娘家,在山里躲到了中秋节才回来。概因小儿体弱,一旦染上了很容易夭折。徐循现在膝下一双儿女,如何不担心这个?听说米翰林病情轻,料应无妨,方才放下心来,放过此事,继续预备端午节。
谁知道,这种事病起突然,真是防不胜防,当晚还好好的呢,第二天便有传言,说是外廷有内侍开始打摆子了,
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
京里情况摆在这里,徐循也没办法扭转改变,说实话,虽然国朝公主都还算是比较贞静宁婉,但那也是相对而言的,说她们好,那是和前朝的公主们比罢了,真正说起来,从小到大还受过什么大委屈不成?要指望她们小鸟依人,那也是有点不现实。好男儿不愿为驸马谁都能理解,徐循都觉得自己好像是在选另一个自己,当然了,驸马还是比她们要好点,起码配偶死了不用殉葬。
要么选个好男儿,坑没见过面的驸马,要么选个非常急于为驸马的——这种人人品可想而知不会多么高妙,坑阿黄。反正这个制度就决定要坑一个,她不可能坑阿黄吧?徐循请准了皇帝,便让金英去京畿一带的大城暗访,她也把要求缩减到了十六个字,诗书人家、寒门小户、人品敦厚、长相清秀。
这是绝不可能再让步的最低限度了,金英也未再推诿什么,便领命而去,徐循去长安宫和仙师说了一下情况,仙师虽然也着急,但亦没有别的办法。她们女眷,在宫里地位不论多高,说到宫外事,那就是哑巴,一句话都多不得,一点事都要靠内侍来做。这一点别说徐循了,连太后都没法改变。
采选驸马,历时起码得几个月吧,这暗中采选,时间就更得放宽松了。徐循就怕自己催得急了,金英随便给选一个应付了事,所以也把时限设得宽宽的,又给金英接连写信,述说阿黄的性子,希望这个赶鸭子上架的大媒,能给阿黄采选个各方面条件都匹配的驸马出来。
除了此事以外,如今宫中并无别事,女学不兴,六尚人口充盈,以前还要徐循亲自过问的事,如今都是六尚完成,有什么缺漏之处,还有各宫内侍填补。不是说宫里没有勾心斗角的事儿了,只是如今,这样层面的事情,不需要徐循来处理,六尚内部就能给解决掉。
“这才是盛世气象。”钱嬷嬷对此很感慨,“从前在仁孝皇后身边服侍时,宫里一贯也是如此,有什么事,能上六尚都算是闹大了,闹到娘娘跟前的,更是几乎没有。”
徐循进宫时,仁孝皇后早去了多年了,在人们的传说里,那位是贤比尧舜的存在,和文皇帝鹣鲽情深,直追太祖和马后。理论上说,如此贤后治下的宫廷,应该是如同三代之治一般和谐。徐循从前听钱嬷嬷说起来,也是留下了这个印象,此时不免笑道,“原来仁孝皇后在位时,宫里一样也有纷争的。”
“那时候宫里女人多,争风吃醋的事何时没有?”钱嬷嬷也笑了,“就比如咱们曹宝林和吴婕妤一块住着,平时多和气?一年也难免要闹几次脾气。不是你嫌我多挑了新绸子,就是我嫌你背着我巴结上峰,其实都是一个道理。只以前六尚的饱学女史不少,得闲无事在坤宁宫开讲,诸妃俱往听课,《女德》、《女诫》之言时时在心,是以就是有人想闹——”
她微微一笑,“也会闹得比较委婉。”
徐循还是第一次听她说得这么直白,不由笑倒了,“结果到底还是要闹。”
“老奴进宫也有近三十年了,侍奉过三个皇帝。”钱嬷嬷眯着眼,垂头拨弄着艾草,她手巧,即使年老,也还是能编出活灵活现的艾虎给点点玩。“就老奴看到的,这三代宫廷,没有不争的,争的也都差不多。得宠的争宠、争儿女,不得宠的争脸面、争财货,以前咱们宫里先生少,没人教,那就撸袖子吵架,现在先生多了,六尚管得严厉了,那就和六尚的人打关系,争取多行方便……归根到底,还是在争。”
“您早十年不拿这话教我呢?”徐循打趣钱嬷嬷。“早教我,我就早争上了,您这耽误了我多少年?”
钱嬷嬷看了她一眼,居然也叹了口气。
“早谁知道了?就觉得她们争得傻呗,争到后来,能落下什么?”她喃喃道,“谁知道咱们这一朝,争到后来,居然真是能落下实惠的。”
徐循知道她说的是废后之事,她笑道,“看吧,要能未卜先知,您就肯定不这么教我了。”
两人相视一笑,钱嬷嬷道,“听两位尚宫说起来,最近宫里也和从前仁孝皇后在时一样,大面上没出事了,出事都在内部。上回分份例,您分了两匹西洋布到咸阳宫,惠妃说这色太艳她穿不上,让赵昭容她们自己挑。焦昭仪多剪了半尺,赵昭容恨得背地里骂了好几次,又使人往宫正司告密,说焦昭仪身边大宫女有病不报,宫正司送来给您决断的就是这事儿。”
自从徐循开始掌宫,她身边的几个嬷嬷免不得就要和六尚里的同辈管事来往起来,图的就是个消息灵通。钱嬷嬷说给她伴茶吃的轶事,就是好处的体现,宫正司的公文里只说了有病不报,没有前因后果,徐循若在不知情情况下发落了,难免有做了赵昭容手里枪的嫌疑。
“这也就是半尺布罢了……赵昭容心胸是要多小?”徐循禁不住叹了口气,“你别告诉我,仁孝皇后那时候,宫里争的都是这些个针头线脑的。”
“那时候三宝太监还没下西洋呢,半尺西洋布,是够人争一争的了。”钱嬷嬷倒是不慌不忙,“什么身份争什么事,赵昭容那身份,可不也就争个一碗肉、半尺布的意气了。”
三宝太监的船队去年又从西洋回来,不过其本人却是死于任上。徐循也未听说详细,她还是因为有赏赐发到宫里,才知道船队回来了——船队来往,走的都是南京水路,她要听到风声也难——知道三宝太监去了,她免不得唏嘘一场,只是自当日两面以后,两人再未见面,三宝太监不出海时都在南京荣养,印象早已模糊,因此感慨一番也就罢了。此时听到钱嬷嬷说起,便笑道,“是呢,其实就是现在,西洋布也稀罕的。眼看就是夏天了,西洋布的衣裳确实凉快,又比绸布的稀罕,我看一样是棉线纺出来的,怎么就比我们的棉布更滑呢?色泽也好,怪不得闹了钞二桃杀三士’。”
其实,按品级来说,赵昭容等人根本分不到数量较为稀少的西洋布,徐循对分份例时做的算术题记忆犹新,那两匹西洋布是她给何仙仙准备的,因何仙仙夏天怕热,以前就爱穿西洋布衣裳,再加上她丧女后老穿暗色衣服,这一次好容易得了花色西洋布,徐循便特意给她送去两匹,盼着给她身上换换颜色,没料到何仙仙转手赏给底下人,倒是惹起了一场风波。
徐循一边听钱嬷嬷说着,一边拿起帖子看了,原来那宫女得的也不是什么大病,只是她今年春天犯了咳嗽,好得慢了些,到夏天还未好全。服侍焦昭仪时偶尔咳喘,不过焦昭仪本人宠爱她,并不介意,还为其向宫正司说情。不过,估计只是嘴上的功夫,银子没送过去,所以宫正司也没给抹平,而是直接往上送了。
按钱嬷嬷所说,此事倒是赵昭容更可恶点,不过她也没做什么违规的事情,相反也许还能算上出首有功。徐循心里虽然厌她惹是生非,却也找不到理由罚她,她思忖了一番,便对侍立在旁的花儿道,“既然是焦昭仪本人知道的,那便不算是隐瞒主上了。虽有违规,但不至于体罚,送去内安乐堂开几贴药来吃,什么时候焦昭仪高兴了,就重进去当差好了。”
花儿自然领命出去传话,徐循又叫住她,“还有,为了半尺布,闹到我这里来了。这两个人都该罚,焦昭仪多拿,贪婪了些,赵昭容挑拨是非,也是多事。让女学派两个女史,到她们身边宣讲三日《女德》上的道理。”
钱嬷嬷等花儿走了,方才笑道,“娘娘如今是越来越得心应手了,瞧您发落诸事,决断须臾间,真是威风凛凛。”
“你这是夸我还是骂我呢?”徐循反而被逗笑了,又撑着手和钱嬷嬷纠结,“本想等阿黄的驸马人选定下,发了诏书,开始采办嫁妆了,再说内安乐堂的事,现在倒好,要去京外采选,一下就把时间给拖长了,这么一来,内安乐堂的事又不知道要拖到何时了。”
她当家以后,也开始明察暗访内安乐堂的运营情况,像焦昭仪身边宫女,得了咳嗽不爱过去的事情,简直数不胜数。毕竟大家也都不是傻瓜,对那两大夫的水平都有了充分认识,去过内安乐堂,出来还能痊愈的,好像似乎也是因为他们的医术。
这件事现在关乎钱嬷嬷福祉,她的立场就没那么超然了,思忖许久,颇有些小心翼翼地道,“不如由皇后娘娘挑明,您觉得如何?”
徐循道,“她是想看我和老娘娘彻底撕破脸,可不是想出头和老娘娘继续结怨。”去见皇后说的那些话,她没瞒身边人。
有个阿黄婚事在前头,便闹得徐循投鼠忌器起来,不过好在现在宫里还没听说谁生了大病,大家商议的结果,只好是以‘若有大病就送出去看’作为过渡阶段的权宜之计。基本上公事就算是处理完毕了,徐循拿过钱嬷嬷手里编着的艾虎,笑道,“我一直想要学的,嬷嬷老说教我,可到现在都没教。”
“您每年端午前后都忙,平时也想不起这个不是?倒是今年,因要当家,反而没那么常出门了。”钱嬷嬷手把手教徐循,“在这扭一下——”
两人编了一会艾虎,钱嬷嬷又道,“再过几个月,就是壮儿生日了,您打算怎么给他过?”
徐循道,“还有三个月呢,现在说这事还早了点吧?”
“太子开蒙也有一年多了,”钱嬷嬷说,“如今已有七岁,去年开始,逢年过节已经接受朝贺……”
蒙学一般都上个两到三年,之后就转入正式的分科教育,明年很可能太子就会正式出阁读书,开始拥有东宫建制,接受翰林院诸学士们的教导。到那时候,按例他就该去东宫住了,开始接受朝贺,大概也是皇帝认为他年纪到了的信号。如果按惯例的话,后年出阁读书的应该就轮到壮儿了,到那时候壮儿当然也不能再住在后宫,即使不出阁,一般男孩上十岁也都会从母亲宫里出去了,如果壮儿后年要出去,那今年明年这两个生日就得好好给过——不过这终究还早了,徐循还是没领会钱嬷嬷的意思。
钱嬷嬷只好进一步解说,“我听人和我说,皇爷有意让壮儿和太子一道分宫出去住。”
“壮儿不才六岁吗?刚开蒙几个月呢——”徐循迷糊了,“这又是为什么?”
“听说是皇爷不喜他身在永安宫,却还惦记生母……”钱嬷嬷也叹了口气,“几手的消息了,也不知准不准。”
徐循不比钱嬷嬷,她更了解皇帝,对这个消息,初听挺吃惊,琢磨一会,倒觉得合乎皇帝性格。把壮儿拿给她——生母阴谋的受害人来养,就等于是把栓儿塞给皇后一样,都是他当年欠考虑的结果。当然现在栓儿此事已无法更改,阿黄、圆圆和他离心是既成事实,但壮儿这事可能还有点挽救余地,不说把他塞给别人吧,那就独立出去自己住呗,不必天天看见徐循,这个问题似乎就可以解决了,壮儿起码不必陷入道德困局,一定要在生恩和养恩里选。
在壮儿还小还不记事的时候如此安排,那倒也不失为一个办法,不过现在他都六岁了,又那么早熟懂事,徐循很怀疑这一招的作用。她决心日后当面问问皇帝,便道,“那我是舍不得的,壮儿还小呢,现在出去住,就有人照顾也挂心呀,起码等他十岁了再说吧。”
正说着,竹帘一掀,壮儿倒赶巧进来——夏日天热,竹帘都放下来遮阳,徐循倒是没看到他走过来。她怕壮儿听到钱嬷嬷的话,一时还有些尴尬,不过壮儿是面色如常,给徐循行了礼,便解释道,“今日先生中暑,上到一半便告退了,我临了些字,就先回来了。”
“今年夏天是特别热。”徐循也想起来道,“你白日上课,别穿得这么齐整了——对了,花儿,前几天送去叫给做的半袖送来没有?”
花儿笑道,“今早刚送来,奴婢放到壮儿屋里了。”
徐循遂叮嘱壮儿道,“你若觉得热了,便让姆姆给你拿新衣裳穿,那是西洋布做的短袖子,下头就光着腿也行,再不行就打盆水泡脚,总之是别热着中暑了。”
壮儿现在还穿着扎实的两件套,虽然都是菲薄的罗衫,但徐循看了也觉得热得不行,忙让人捧了新下的西瓜来给他吃,又令人去给点点和先生送冰点。至于她自己,身处阴凉室内,穿的又是纱衫,倒还觉得可以。
壮儿今日心情不错,秀秀气气地吃了一片瓜以后,还主动要了徐循手里的艾虎来玩,难得笑道,“娘编的这个,好好玩,随便就散开了。”
自从去年那事以后,徐循待他虽然一如既往,但壮儿总显得有几分生疏寡言,如今日这般攀谈,十分少见。徐循也有些高兴,“那本来,我也才刚学呢,你要不要和钱嬷嬷学学?”
壮儿瞅了钱嬷嬷一眼,钱嬷嬷对他点了点头,嘴角却并未上勾,他便垂下头道,“我手也笨,学不好。”
“好玩嘛。”徐循笑道,“你看,我编的老虎还会跑呢。”
她拿着艾虎,从桌上跑到壮儿脸上撞他,“老虎还会吃人呢,把你给吃掉啦!”
壮儿被她弄得痒得很,竟哈哈笑了几声,挣扎道,“我才不要!老虎吃你不吃我!”
闹了一会,徐循到底硬拉他坐下来编艾虎,壮儿也就从命了,两人坐在桌边上,一边编,他一边道,“高先生说,今年入夏以来天气热、雨水多,到了秋天收成就不会好,是这样吗?”
“这也要看雨水到底是多还是少了……”徐循道,“若是大水,南方要发洪水的话,那就是没收成了。”
“唔,”壮儿若有所思,过了一会又说,“米先生今日也告假没来,高先生说他打摆子了。娘,什么叫打摆子啊?”
“打摆子就是一种病。”徐循皱了皱眉,道,“得了以后每天早上都会打摆子——那米先生请医生看了没有啊?”
“请了。”壮儿说,“我也问高先生呢,高先生说应该肯定是请了的。”
只是开蒙而已,选的都是一般的翰林,虽说地位清贵,但俸禄不高,品级也就不过如此。米翰林只怕未必能请动太医院的国手给他看病,徐循道,“嗯,对了,你的伴伴呢?”
开蒙以后,就会有大伴了,不过居住在母亲跟前的皇子,和大伴的关系相对较一般,壮儿就不粘他的大伴,他道,“不知道呢,我进院子后就直接来您这了。”
早有人出去传话,没有多久,壮儿的大伴邱大德便进来给徐循请了安,徐循道,“你今日散值以后去米翰林家问问,若是没请太医,便上太医院去带个话。诊金就别让米先生家操心了。”
宫里往外赏赐物件不便,但卖个面子还是极容易的,邱大德稳重道,“奴婢知道该怎么办,请娘娘安心。奴婢一定为殿下转达孝心问候。”
他是马十的徒弟,当日直接被马十引荐过来空降到此的,徐循冷眼考察了一段时间,见他性子沉稳,甚至近乎古拙,然而几件事情都办得不错,倒也是暗暗点头,又对壮儿道,“你有什么话要带给先生的?”
壮儿道,“请先生快些好,我还等着您来给我上《千家诗》呢。”
他进境也不下于点点,而且因为是男孩,要求高,算上韩女史给开蒙的时间,半年多吧,就已经开始学千家诗了。
打发走了邱大德,不多时点点回来,闹着要吃西瓜,大家自然是一片欢声笑语。第二日邱大德去探望了米翰林,回说米翰林家事丰厚,已经请了太医,请徐循不必担心。徐循点了点头,又问道,“米翰林家里,就他一人得了疟疾?”
“也不是,那街坊里已经有几户得了的,奴婢过去时,正遇上街坊良医出诊。”邱大德道,“不过米翰林病况还行,听其意思,再吃几贴药也就能痊愈了。”
疟疾就是如此,一旦发作就是一个街坊一个街坊,而且越是天热、潮湿,发起来就越快。徐循小时候家里就发过一次,吓得徐师母拖儿带女回了娘家,在山里躲到了中秋节才回来。概因小儿体弱,一旦染上了很容易夭折。徐循现在膝下一双儿女,如何不担心这个?听说米翰林病情轻,料应无妨,方才放下心来,放过此事,继续预备端午节。
谁知道,这种事病起突然,真是防不胜防,当晚还好好的呢,第二天便有传言,说是外廷有内侍开始打摆子了,
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