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让老百姓喘口气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0.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梅之焕看到莫谦的到来,行礼那是老怀甚慰,虽然生病,但是在见到莫谦时,梅之焕心里记挂的仍然是国事。
“大王,如今浙江以下,福建归附,大王有南方六省之地,兵马数十万。
但是今日老臣还要斗胆向大王进谏,未来两年之内,大王不宜再大动刀兵了。”
“这是为何?”莫谦问道。
“大王虽在三年内取了南方六省,但是如今各地根基仍然不稳,大王的均田策虽然取得了百姓之心,但是却对乡绅地主这些人却是失了人心。
如今南方初定,大王应当把心思多放在民生和内政上,如今北方的李自成正在大闹河南,四川也有张献忠,京师的朝廷扔在,关外还有鞑子。
大王,如今天下群雄并起,大王想要一统江山,仍需时日,我国新立,国力仍然微弱,虽有南方六省之地,但是浙江南直隶旱情严重,两地还需从江西湖广调粮赈灾。
数十万兵马,每日吃喝就是一笔巨额开支,此时若是再对外用兵,只怕是民力难续。
且淮河一线,尚且不在我国手中,自古以来,守江必守淮,当今朝廷无力,无力从淮河南下,我国这才能够高枕无忧。
但是形势是会发生变化的,倘若李自成灭了朝廷,占了北方,则势必会南下入侵我国。
若是朝廷灭了李自成,也定然会出兵南下。
如此一来,大王就应当未雨绸缪,先在南方发展农业,多积攒粮草,多练精兵,等上两三年,等到北方的形势发生变化,到时我国国力强盛,兵强马壮了,大王便可举兵北伐,定鼎中原,如此霸业可成啊!”
梅之焕一番话说完,整个人精神便顿时萎靡了下去了,似乎刚才的一番话用尽了他全身的力气。
莫谦听完梅之焕的一番话,点了点头:“梅公说得对,这几年来,的确不容易,如今南方的百姓生活也艰难,梅公放心,两年之内,除非外敌入侵,否则不动刀兵,咱们得给百姓们一点休养生息的时间,不能太穷尽民力了!”
“大王英明!”躺在床上的梅之焕用力吐出了这四个字。
看到梅之焕累了,莫谦赶紧上前安慰道:“梅公,千万不要再操劳了,这段时间您先养好身体,等过几日,我再来看你!”
梅之焕虚弱的点了点头,目送着莫谦离开了他的房间。
出了梅府,莫谦对身边的李邦华说:“李公,梅老所说,言之有理,这两年,咱们用兵太过频繁,民力恐怕无以为继。”
“彬父所言不无道理,这两年,大王的确用兵太过频繁,仅去年半年,军粮消耗就数量巨大,瑞丰仓等几个大仓库的存粮早已空了,若是再扩张下去,只怕江西的粮食也不够吃了。
如今浙江又在闹旱灾,福建又没多少粮食,郑芝龙还二十万大军嗷嗷待哺,大王,那二十万人,可是二十万张嘴啊!”
“李公的意思是,让郑芝龙裁撤兵马?”
李邦华点了点头,“大王,郑芝龙有二十万人马,兵力比咱们的正兵还要多,咱们才多少人,才六万,就算是加上投降的一万浙兵,也不过七万之众。
南京城内倒是有几万降卒,但是这些人的战力远不如我军的精锐,怕是连北方的李自成都敌不过。
福建本就是穷省,一个省养二十万的兵马,未免太过多了,依老臣只见,郑芝龙的兵马,必须裁撤,最少要裁撤掉十五万以上。”
“一下子裁撤这么多?我怕郑芝龙不同意啊!”
“他当然不会同意,大王封他镇海公,又让他担任杭州海军军校副校长,这已经算是恩德赐予他了,可是他毕竟手下还有二十万将士,将来若是哪一天大王在北方吃了败仗,消息传到了福建。
大王能够保证郑芝龙,会永远忠于大王吗?”
李邦华的话瞬间让莫谦想起了之前的郑芝龙,他在明末的时候,先是朝廷的游击将军,后来又成了南明的总兵,接着又投降了满清朝廷,最后落得个骂名。
郑芝龙的忠诚,明显不如他的儿子郑森。
想到这些,莫谦顿时觉得李邦华说得话有道理。
他说:“李公,郑芝龙本就是海盗出身,他能归附于我,不忠于大明朝廷,就有可能在他日我失势的时候投降他人,这种人,的确不可太过信任。
但是眼下,咱们又没有足够的能力彻底吃定他,想要他裁撤兵马,那咱们得找一个合适的理由才行。”
“理由很简单,就说咱们现在没有这么多的钱粮来养这么多兵,大王您就给他三万兵马的钱粮,让他训练水军,至于陆军,则一分不给。
他郑芝龙既然已经臣服了大王,那自然得听大王的话,他若是不降裁撤兵马,那便是有二心。
他若是裁撤兵马,那咱们便没了后顾之忧。
他如果表面上答应裁撤兵马,但是私底下却并不执行,那咱们也不用管他,反正咱们就按照三万人的额度发军饷,他郑芝龙要养二十万兵,只能想其他的办法。
如今福建各府各县的官员都是咱们委派的,征收粮税也是咱们的人,他郑芝龙除非去海上打劫过往的商船,否则定然不可能养得起二十万兵。”
莫谦听了这话,不禁点了点头。
李邦华的这出计谋可以说是阳谋了,现在莫谦占据了道义上的制高点。
他现在是汉国国主,郑芝龙是镇海公,如果郑芝龙想当忠臣,那就得听他的,如果他想当二臣,那自己也能早点做好打算。
莫谦同意了李邦华的意见,二人约定,第二天上朝时正是往福建发公文。
第二天早朝过后,一封带有国主印章的旨意从南京皇宫发出,直奔福建福州。
刚刚回到福州的郑芝龙接到快马送来的国主圣旨,心中还纳闷。
当听完旨意里的内容后,郑芝龙的脸色变了。
身边的几名将领更是破口大骂道:“这个姓莫的,还没过桥呢,怎么就想拆桥了?”
郑芝凤也是说道:“大哥,这个莫谦太过分了,咱们还不容易攒下点家当,怎么能这么轻易的就裁撤了,咱们要是把兵给裁撤了,那咱们就真的成了案板上的肉了!”
郑芝龙此时脸色也是铁青,他心里对莫谦的这道旨意非常不满。
他手下是有十几万人不假,但是真正的主力,不过也就三万来人,剩下的人,基本都是凑人数的。
郑芝龙本来想的是,他可以以二十万兵马的数量向莫谦要军饷,但是这道旨意一来,莫谦明显看透了他,只想给他三万人的军饷。
三万人,一年军饷不过才几十万两,这点钱够干什么?
郑芝龙的脸色黑到了极点。
不过一想到自己的儿子现在还在南京,郑芝龙的黑脸又缓和了不少。
“不行,森儿正在南京为质,我已经臣服了莫谦,也接受了镇海公的爵位,我今天若是不奉召,岂不是代表我郑芝龙是个二臣贼子,那森儿岂不是危险了?
三万人马虽然少了点,但是我的主力还在。
我如果不答应这条件,怕是浙江江西广东的兵马就得马上合围过来,届时我郑芝龙难道又只得逃回海上,做起海岛的老本行?
不行,绝对不行!”
一番衡量下,郑芝龙决定答应莫谦的裁兵要求,主动提出只留下三万海军,剩下的兵马,全部裁撤!
特使带着郑芝龙的回信回到南京,莫谦看到回信后,大喜过望。
他告诉李邦华:“李公,郑芝龙答应裁兵了!”
“哦,是吗?看来这郑芝龙还是分得清轻重的,恭喜大王,后方安定了!”
解决了福建的问题,莫谦终于可以把重心放回浙江和南直隶两省了。
这两省自开春以来,到现在仍然滴雨未下,严重的干旱已经让浙江百姓连正常的生活用水都成了困难。
七月初一,盯着烈日,莫谦来到南京城外进行考察,发现南京城外的许多水田也已经干的不成样子。
虽然长江离的不远,但是因为取水困难,许多田没法得到灌溉。
看着日渐干涸的水田,莫谦对随行的李邦华说:“李公,旱情越来越严重,必须得想办法引水来灌溉良田,否则的话,明年百姓怕是得饿肚子了。”
“是啊大王,老臣正在考虑,是否把百姓组织起来,大家都到长江去打水,长江水流虽然下降,但是仍然有水可用。”
“可有方法?”
“有,用人力,造大型的取水风车,然后在长江边上挖开一条曲沟,将风车架设在渠沟上,然后再引水归来,如此,可供给几万亩田的水源。”
“好,马上组织百姓,挖渠!”
很快,李邦华便把当地的官员叫了过来,莫谦也下令把驻防南京的两万士兵给调出了城。
经过两天的组织,一支十万人的大部队在长江南岸开始了浩浩荡荡的挖渠大业!
莫谦坐位汉王,亲自撸起袖子,拿起锄头,跟着百姓和士兵们一块下去挖渠。
百姓们看到汉王都亲自下去挖渠,顿时个个都震惊不已,想不到汉王如此亲民,还愿意亲自下地干活。
连汉王都主动下去干活了,旁边的官员此时面子上也盖不住了,纷纷问人要来锄头,撸起袖子跟着莫谦一块挖渠。
在岸上,有几名随行的太监,则拿着笔和纸在一旁记事。
也有几个不长眼的官,居然在现场开始指挥起来,一会跑这,一会跑那,看起来非常的繁忙,但是其实什么事也没做。
莫谦上来休息的时候,签好看到一名穿着七品官袍的官员正在来回奔波。
莫谦叫来身边的太监,问道:“此人是谁?”
太监回答道:“回主子话,这人是应天知县兰柏秋!”
“兰柏秋!他在忙什么?”
“回主子话,奴才也不知道,容奴才去查问一番!”
一会后,太监回来,对莫谦说:“主子,那兰大人在忙着指挥百姓干活呢!”
“指挥百姓干活?”
“是的,这岸上几万百姓,人太多了,兰大人怕人多出乱子,就在场开始指挥起来。”
莫谦听到这解释,顿时脸上一冷。
他说:“把这人给我记下来,寡人要撤他的职!”
当天下午,汉王的旨意就下来了,兰柏秋被革职下狱,理由是徇私舞弊。
原来莫谦刚下完革职的命令,太监就找到了李邦华,说汉王对兰柏秋很不满。
李邦华立刻猜到了其中奥义,他马上命令咨政院的大臣去查兰柏秋的底,结果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这兰柏秋居然在南京城内纵容自己的亲属欺行霸市,在夫子庙一带强占了一块商铺。
这还得了,李邦华马上把这事禀报给了莫谦,莫谦一听,勃然大怒,当即下令将兰柏秋革职查问,并且抓捕了兰柏秋的家属。
南京,汉王脚下,首善之地,知县居然敢如此横行霸道,莫谦顿时感到,自己的那套班子似乎对腐败有点无能为力。
他马上把王忠毅叫了过来,对他说道:“你,马上组织一次抽查,给我把所有县以上的官员,全部清查一遍,看看有没有贪赃枉法,徇私舞弊之徒。”
王忠毅不知发生了何事,汉王居然勃然大怒。
一番打听,这才知道应天知县居然犯事了。
王忠毅立刻意识到不妙,马上开始组织人手,清查官员。
消息一传出,顿时有不少官员开始害怕起来。
七月初八,在南昌的刘成志有奏折上来,莫谦打开一看,原来刘成志在南昌查到了白莲教已经发展到了官府当中。
南昌府县里已经发现有五名官员参与到了白莲教的事情当中。
其中南昌知府郭运昌还严惩了其中的一名官员,将他革职下狱,交付给了刑法司的官员。
郭运昌就是这时候得罪了白莲教的人,白莲教的人为了报复,特意写匿名信给李邦华,这才引出了这件事。
看完奏折内容,莫谦的脸上冷的吓人。
梅之焕看到莫谦的到来,行礼那是老怀甚慰,虽然生病,但是在见到莫谦时,梅之焕心里记挂的仍然是国事。
“大王,如今浙江以下,福建归附,大王有南方六省之地,兵马数十万。
但是今日老臣还要斗胆向大王进谏,未来两年之内,大王不宜再大动刀兵了。”
“这是为何?”莫谦问道。
“大王虽在三年内取了南方六省,但是如今各地根基仍然不稳,大王的均田策虽然取得了百姓之心,但是却对乡绅地主这些人却是失了人心。
如今南方初定,大王应当把心思多放在民生和内政上,如今北方的李自成正在大闹河南,四川也有张献忠,京师的朝廷扔在,关外还有鞑子。
大王,如今天下群雄并起,大王想要一统江山,仍需时日,我国新立,国力仍然微弱,虽有南方六省之地,但是浙江南直隶旱情严重,两地还需从江西湖广调粮赈灾。
数十万兵马,每日吃喝就是一笔巨额开支,此时若是再对外用兵,只怕是民力难续。
且淮河一线,尚且不在我国手中,自古以来,守江必守淮,当今朝廷无力,无力从淮河南下,我国这才能够高枕无忧。
但是形势是会发生变化的,倘若李自成灭了朝廷,占了北方,则势必会南下入侵我国。
若是朝廷灭了李自成,也定然会出兵南下。
如此一来,大王就应当未雨绸缪,先在南方发展农业,多积攒粮草,多练精兵,等上两三年,等到北方的形势发生变化,到时我国国力强盛,兵强马壮了,大王便可举兵北伐,定鼎中原,如此霸业可成啊!”
梅之焕一番话说完,整个人精神便顿时萎靡了下去了,似乎刚才的一番话用尽了他全身的力气。
莫谦听完梅之焕的一番话,点了点头:“梅公说得对,这几年来,的确不容易,如今南方的百姓生活也艰难,梅公放心,两年之内,除非外敌入侵,否则不动刀兵,咱们得给百姓们一点休养生息的时间,不能太穷尽民力了!”
“大王英明!”躺在床上的梅之焕用力吐出了这四个字。
看到梅之焕累了,莫谦赶紧上前安慰道:“梅公,千万不要再操劳了,这段时间您先养好身体,等过几日,我再来看你!”
梅之焕虚弱的点了点头,目送着莫谦离开了他的房间。
出了梅府,莫谦对身边的李邦华说:“李公,梅老所说,言之有理,这两年,咱们用兵太过频繁,民力恐怕无以为继。”
“彬父所言不无道理,这两年,大王的确用兵太过频繁,仅去年半年,军粮消耗就数量巨大,瑞丰仓等几个大仓库的存粮早已空了,若是再扩张下去,只怕江西的粮食也不够吃了。
如今浙江又在闹旱灾,福建又没多少粮食,郑芝龙还二十万大军嗷嗷待哺,大王,那二十万人,可是二十万张嘴啊!”
“李公的意思是,让郑芝龙裁撤兵马?”
李邦华点了点头,“大王,郑芝龙有二十万人马,兵力比咱们的正兵还要多,咱们才多少人,才六万,就算是加上投降的一万浙兵,也不过七万之众。
南京城内倒是有几万降卒,但是这些人的战力远不如我军的精锐,怕是连北方的李自成都敌不过。
福建本就是穷省,一个省养二十万的兵马,未免太过多了,依老臣只见,郑芝龙的兵马,必须裁撤,最少要裁撤掉十五万以上。”
“一下子裁撤这么多?我怕郑芝龙不同意啊!”
“他当然不会同意,大王封他镇海公,又让他担任杭州海军军校副校长,这已经算是恩德赐予他了,可是他毕竟手下还有二十万将士,将来若是哪一天大王在北方吃了败仗,消息传到了福建。
大王能够保证郑芝龙,会永远忠于大王吗?”
李邦华的话瞬间让莫谦想起了之前的郑芝龙,他在明末的时候,先是朝廷的游击将军,后来又成了南明的总兵,接着又投降了满清朝廷,最后落得个骂名。
郑芝龙的忠诚,明显不如他的儿子郑森。
想到这些,莫谦顿时觉得李邦华说得话有道理。
他说:“李公,郑芝龙本就是海盗出身,他能归附于我,不忠于大明朝廷,就有可能在他日我失势的时候投降他人,这种人,的确不可太过信任。
但是眼下,咱们又没有足够的能力彻底吃定他,想要他裁撤兵马,那咱们得找一个合适的理由才行。”
“理由很简单,就说咱们现在没有这么多的钱粮来养这么多兵,大王您就给他三万兵马的钱粮,让他训练水军,至于陆军,则一分不给。
他郑芝龙既然已经臣服了大王,那自然得听大王的话,他若是不降裁撤兵马,那便是有二心。
他若是裁撤兵马,那咱们便没了后顾之忧。
他如果表面上答应裁撤兵马,但是私底下却并不执行,那咱们也不用管他,反正咱们就按照三万人的额度发军饷,他郑芝龙要养二十万兵,只能想其他的办法。
如今福建各府各县的官员都是咱们委派的,征收粮税也是咱们的人,他郑芝龙除非去海上打劫过往的商船,否则定然不可能养得起二十万兵。”
莫谦听了这话,不禁点了点头。
李邦华的这出计谋可以说是阳谋了,现在莫谦占据了道义上的制高点。
他现在是汉国国主,郑芝龙是镇海公,如果郑芝龙想当忠臣,那就得听他的,如果他想当二臣,那自己也能早点做好打算。
莫谦同意了李邦华的意见,二人约定,第二天上朝时正是往福建发公文。
第二天早朝过后,一封带有国主印章的旨意从南京皇宫发出,直奔福建福州。
刚刚回到福州的郑芝龙接到快马送来的国主圣旨,心中还纳闷。
当听完旨意里的内容后,郑芝龙的脸色变了。
身边的几名将领更是破口大骂道:“这个姓莫的,还没过桥呢,怎么就想拆桥了?”
郑芝凤也是说道:“大哥,这个莫谦太过分了,咱们还不容易攒下点家当,怎么能这么轻易的就裁撤了,咱们要是把兵给裁撤了,那咱们就真的成了案板上的肉了!”
郑芝龙此时脸色也是铁青,他心里对莫谦的这道旨意非常不满。
他手下是有十几万人不假,但是真正的主力,不过也就三万来人,剩下的人,基本都是凑人数的。
郑芝龙本来想的是,他可以以二十万兵马的数量向莫谦要军饷,但是这道旨意一来,莫谦明显看透了他,只想给他三万人的军饷。
三万人,一年军饷不过才几十万两,这点钱够干什么?
郑芝龙的脸色黑到了极点。
不过一想到自己的儿子现在还在南京,郑芝龙的黑脸又缓和了不少。
“不行,森儿正在南京为质,我已经臣服了莫谦,也接受了镇海公的爵位,我今天若是不奉召,岂不是代表我郑芝龙是个二臣贼子,那森儿岂不是危险了?
三万人马虽然少了点,但是我的主力还在。
我如果不答应这条件,怕是浙江江西广东的兵马就得马上合围过来,届时我郑芝龙难道又只得逃回海上,做起海岛的老本行?
不行,绝对不行!”
一番衡量下,郑芝龙决定答应莫谦的裁兵要求,主动提出只留下三万海军,剩下的兵马,全部裁撤!
特使带着郑芝龙的回信回到南京,莫谦看到回信后,大喜过望。
他告诉李邦华:“李公,郑芝龙答应裁兵了!”
“哦,是吗?看来这郑芝龙还是分得清轻重的,恭喜大王,后方安定了!”
解决了福建的问题,莫谦终于可以把重心放回浙江和南直隶两省了。
这两省自开春以来,到现在仍然滴雨未下,严重的干旱已经让浙江百姓连正常的生活用水都成了困难。
七月初一,盯着烈日,莫谦来到南京城外进行考察,发现南京城外的许多水田也已经干的不成样子。
虽然长江离的不远,但是因为取水困难,许多田没法得到灌溉。
看着日渐干涸的水田,莫谦对随行的李邦华说:“李公,旱情越来越严重,必须得想办法引水来灌溉良田,否则的话,明年百姓怕是得饿肚子了。”
“是啊大王,老臣正在考虑,是否把百姓组织起来,大家都到长江去打水,长江水流虽然下降,但是仍然有水可用。”
“可有方法?”
“有,用人力,造大型的取水风车,然后在长江边上挖开一条曲沟,将风车架设在渠沟上,然后再引水归来,如此,可供给几万亩田的水源。”
“好,马上组织百姓,挖渠!”
很快,李邦华便把当地的官员叫了过来,莫谦也下令把驻防南京的两万士兵给调出了城。
经过两天的组织,一支十万人的大部队在长江南岸开始了浩浩荡荡的挖渠大业!
莫谦坐位汉王,亲自撸起袖子,拿起锄头,跟着百姓和士兵们一块下去挖渠。
百姓们看到汉王都亲自下去挖渠,顿时个个都震惊不已,想不到汉王如此亲民,还愿意亲自下地干活。
连汉王都主动下去干活了,旁边的官员此时面子上也盖不住了,纷纷问人要来锄头,撸起袖子跟着莫谦一块挖渠。
在岸上,有几名随行的太监,则拿着笔和纸在一旁记事。
也有几个不长眼的官,居然在现场开始指挥起来,一会跑这,一会跑那,看起来非常的繁忙,但是其实什么事也没做。
莫谦上来休息的时候,签好看到一名穿着七品官袍的官员正在来回奔波。
莫谦叫来身边的太监,问道:“此人是谁?”
太监回答道:“回主子话,这人是应天知县兰柏秋!”
“兰柏秋!他在忙什么?”
“回主子话,奴才也不知道,容奴才去查问一番!”
一会后,太监回来,对莫谦说:“主子,那兰大人在忙着指挥百姓干活呢!”
“指挥百姓干活?”
“是的,这岸上几万百姓,人太多了,兰大人怕人多出乱子,就在场开始指挥起来。”
莫谦听到这解释,顿时脸上一冷。
他说:“把这人给我记下来,寡人要撤他的职!”
当天下午,汉王的旨意就下来了,兰柏秋被革职下狱,理由是徇私舞弊。
原来莫谦刚下完革职的命令,太监就找到了李邦华,说汉王对兰柏秋很不满。
李邦华立刻猜到了其中奥义,他马上命令咨政院的大臣去查兰柏秋的底,结果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这兰柏秋居然在南京城内纵容自己的亲属欺行霸市,在夫子庙一带强占了一块商铺。
这还得了,李邦华马上把这事禀报给了莫谦,莫谦一听,勃然大怒,当即下令将兰柏秋革职查问,并且抓捕了兰柏秋的家属。
南京,汉王脚下,首善之地,知县居然敢如此横行霸道,莫谦顿时感到,自己的那套班子似乎对腐败有点无能为力。
他马上把王忠毅叫了过来,对他说道:“你,马上组织一次抽查,给我把所有县以上的官员,全部清查一遍,看看有没有贪赃枉法,徇私舞弊之徒。”
王忠毅不知发生了何事,汉王居然勃然大怒。
一番打听,这才知道应天知县居然犯事了。
王忠毅立刻意识到不妙,马上开始组织人手,清查官员。
消息一传出,顿时有不少官员开始害怕起来。
七月初八,在南昌的刘成志有奏折上来,莫谦打开一看,原来刘成志在南昌查到了白莲教已经发展到了官府当中。
南昌府县里已经发现有五名官员参与到了白莲教的事情当中。
其中南昌知府郭运昌还严惩了其中的一名官员,将他革职下狱,交付给了刑法司的官员。
郭运昌就是这时候得罪了白莲教的人,白莲教的人为了报复,特意写匿名信给李邦华,这才引出了这件事。
看完奏折内容,莫谦的脸上冷的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