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孝宗 > 第八十章 内阁的圈套

第八十章 内阁的圈套

作者:长安菜园子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0.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三人不大一会儿走到了仁寿宫外,怀恩让值守太监去禀报,朱祐樘却自己亲自去了。

    见到太后请了安,朱祐樘满面悲切地说起刚刚见了父皇朱见深,心里头对父皇的病情很是牵挂。

    太后也是悲从中来,宽慰了他一番,说:“孙儿进宫,祖母准备将这件事公之于众,好好庆贺一番,正好给你父皇冲冲喜,没准他就好了。”

    朱祐樘连忙叩拜感谢祖母的恩泽。

    他知道进宫庆典关乎自己的地位,庆典越是隆重,则代表着自己在祖母和父皇心中的位置越是重要,朝廷那些大臣们自然能领会其中的深意。太后这样说,朱祐樘也是高兴的。

    随后,朱祐樘禀报了万安求见的事。

    太后担心内阁有事儿,不敢拖延,带着朱祐樘来到万寿宫殿中。

    朱祐樘扶着周太后登上大殿宝座,自己则站立在旁。

    万安进殿叩拜礼毕。太后则指着朱祐樘告诉万安皇帝有子的事。

    这件事刚刚万安已经知道了,又说了些祝贺之类的虚词。

    太后给万安赐坐后,问:“万阁老今天来是朝廷里又有什么事吗?”

    万安答了一声,接着说:“最近京城内外都不太平,顺天府奏报说京郊流民最近集聚,刘通、李原等贼众带头‘抗饷抗粮',已经纠集了万人,京城是天下中枢,国之腹心,臣和内阁商量,都以为不能再拖下去了,以免让他们做大,酿成祸患。”

    “内阁准备怎么办呢?”太后问。

    “臣等以为,攘外必先安内,如今四面勤王之军已经逐渐到京,当派兵剿灭,以绝后患。”万安回答。(攘外安内最早出自赵普给宋太宗的奏章,明代于谦也说过这话,不是常凯申原创。)

    太后叹了口气说:“我听说这些年京城物价涨得厉害,赶上边境打仗,又加征边饷,百姓闹事也都是活不下去了,能招抚尽量招抚,不要轻易动兵。况且现在皇上尚未痊愈,此等大事,我一个妇道人家怎么敢轻易做主?前些日子朝会上,皇上不是定了调子让你们安抚民怨吗?我的意思,还是遵照皇上的意思,招抚为主吧。”

    万安本就没什么主意,太后这样说,他也不坚持,说:“太后所言臣并无异议,只是如今四海不宁,招抚事关紧要,派谁去还需太后定夺。臣以为,招抚之人不仅要明白圣意,还需临机能断,这个人非朝廷重臣不可,阁臣则是最好。

    此事本应臣去,但臣自以为才智不足,如果办事不利耽误大事,也有伤太后和皇上的用人之明。恰好商阁老人在京外,不如请他担负此重任?”

    万安和太后说话的时候,朱祐樘静静地听着,太后招抚之意他很是赞同,兵者国之大事,这些流民远还没到非用兵不可的地步。

    他也明白,内阁知道太后没什么主张,故意提出建议等太后否决。

    但万安提出要商辂去招抚的时候,他隐隐觉得这件事似乎没有那么简单了。

    商辂之所以被太后重新启用,招回京城,是因他在朝中威望甚高,又忠诚可靠,可以稳定朝局,免得贵妃一党做大操控朝局。

    现在商辂还没进京,却被提议派去招抚流民。理由虽然充分,但起真正的考量实在惹人怀疑。

    朱祐樘听后瞧了一眼怀恩,只见他保持着一贯的作风,轻易不发表意见,这也是怀恩的自处之道。

    太后听后沉吟片刻,问:“非商辂不可吗?换一个人去不行吗?”

    这话实在软弱,朱祐樘心想,如果可以换人,那万安何必要提商辂呢?换人他是定然不同意的。

    果然,万安低头问:“不知太后可有合适的人选?臣请太后明示。”

    太后先后提出三个人,但都一一被万安以正当理由否掉了。

    太后无奈,只能同意商辂去招抚了。

    随后,万安又奏,说:“第二件是京察的事,按照定制,以十年为期要对京官进行考绩,今年又该京查了。此事是吏部的职责所在,如果太后没有异议,臣回去商内阁和吏部办理。”

    太后点点头说:“既然是定制,照规矩办就是了。”

    万安答了一声“是”,又继续说:“如今四处勤王之兵已陆续进京了,这些将士如果不加管束恐怕会出乱子,山东、河南‘班军’进京操练历年都是兵部办理,处理这件事既是职责所在,也是力所能及。如今兵部尚书项忠大人也已回京,臣请不再代领兵部事务,交由项大人处理此事,不知太后意思。”

    这话说得合情合理,没有任何错漏之处,太后也只能照准了。

    只听万安说起第四件事:“今日顺天府奏报,说京内闹妖邪,赤睛黑毛,落地生烟,忽而为人,忽而类犬,专食孩童之心,臣听说昨天还在宫里出没。

    臣去钦天监问询,监正李华认为,此物名曰‘黑眚’,历朝均有记载,但出没宫中极为少见,只有宋神宗元丰年出现过一次,不久神宗崩。

    钦天监认为,神宗‘元丰改制’不听官声,不体民意,以致君臣失和,母子相悖(神宗支持王安石变法,而曹太后是坚定的反对者,守旧派。)实乃违背上天之意,因此天降邪祟以警示之。

    臣等均以为,皇上并无失德之处,钦天监之言,太后和皇上只是听听就好,时常警醒就是了,不必挂在心上。”

    周太后对邪祟之事向来敏感,尤其是年老之后,更信神佛。万安说的前面三条不必挂在心上她是做得到的,但最后一条对她而言是万万不能了。

    周太后一脸惊恐、心有余悸地和万安絮叨:“那妖邪我虽然没见过,但声音却听到了,和狐狸叫一般,吓得我昨夜一夜没睡着,我已经让韦舍去请高人作法,驱除邪祟。你说的话我明白,我也是这么做的,今后还会这样做。事无大小,只要你们内阁公心办事,我必定会听之从之。只是这邪祟还吃人心,实在吓人。”

    万安又不免安抚一番。

    万安的奏报让朱祐樘心里极为不安。

    如此一来,商辂和项忠都被调出京城了,而且万安拿黑眚说事,提前给太后埋了套。

    真到了立太子的时候,太后即便想立自己也会害怕失了官心,伤及民意,使父皇像神宗那样,“不久即崩”。

    现在贵妃一党拿了京察之职,所谓“百官之心”还不拿捏在他们手中?

    朱祐樘心中焦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