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村民议论纷纷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渡劫之王、全职艺术家、大符篆师、最强雇佣兵之暗黑纪元、侠武世界、全能刺客、茅山术之不死人、超级六扇门、暴躁的大隋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0.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如今田里的庄稼都收完了,村民一下子闲了下来,没事就喜欢凑到一起聊聊八卦,陈家瑞与陈家旺赶着驴车回村时,恰好被闲聊的几个妇人给看到了。
不得不服女人八卦的本事,还不到一个时辰,兄弟俩买驴车的事,就差不多传遍了整个小山村。
这不陈母刚领着小宝买豆腐回来,西院的邻居婶子就凑了过来,一脸羡慕的说道:“老嫂子,生的儿子个个都有本事,真是人生赢家。”
邻居莫名其妙的话,弄得陈母有些不知所措,一脸狐疑的问道:“他婶子,你在说什么?我怎么有点听不懂。”
“老嫂子,你不知道嘛!”
“我该知道什么?”陈母越听越感到迷茫,忍不住问道。
“哎呀!看样子你还不知道,就是家瑞和家旺他们兄弟俩,今天每人赶了辆驴车从镇上回来。
听那几个搭车回来的村民说,那两辆驴车,是他们刚从镇上买回来的,花了八九两银子呢!”邻居婶子一拍大腿,扯着大嗓门说道。
两儿子准备买驴车这事,陈母早晨就听老头子回来说了,她还当发生了什么事情了,原来邻居是在羡慕这个啊!
“哦!我还当什么大事呢!孩子们早就与我和他爹提过,想买辆驴车,不然做买卖太不方便。”陈母让孙子先回了院子,自己则留在大门外,与邻居婶子聊了起来。
“这还不算大事吗?那可是八九两银子,不是八九百文,咱辛苦伺候一年庄稼,才能收入多少,看来还是得做买卖来钱快啊!”邻居婶子有些既感叹又惆怅的说道。
“做买卖哪有那么容易啊!家瑞每天推着板车走几十里路去收山货,不知都穿坏了多少双鞋子。
家旺虽然只有镇上大集才会去出摊,但大半夜就得起床去隔壁村取下货,他们赚的也都是辛苦钱。”
想到两儿子为了赚钱养家,所遭的罪,陈母不由一阵心疼。
邻居婶子听完陈母的话觉得确实如此,大家只看到了兄弟俩风光的一面,却不知人家背后付出了多少艰辛。
不说别的,单是大半夜去隔壁村取下货,她家大儿子就做不到,更不要说每天推着板车走几十里山路了。
只是伺候家中那十亩田还嫌累得慌呢!所以说这买卖也并不是任何人都能做的,这辈子她也只有羡慕的份了,谁让家中儿子不争气呢!
陈母与邻居婶子又聊了几句,就回屋去了,看到坐在炕边抽旱烟袋的老伴,忍不住兴奋的说道:
“老头子,隔壁王婆子刚刚说,家瑞他们已经把驴车买回来了,我们要不要过去看看。”
“村中不是也有几辆驴车嘛!你又不是没见过。”陈父见老伴一副没见过驴车的模样,忍不住打趣道。
“别人家与儿子家的能一样嘛!”想到隔壁王婆子羡慕的口气,陈母不禁骄傲,在想起当年白手起家,到如今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生活,儿子们也越过越好,就特别高兴。
“怎么就不一样了?还不都是毛驴。”
“我这是高兴,总之你理解不了我现在的心情。”陈母跟老伴翻了个白眼,就去厨房帮儿媳妇做午饭了。
陈家大伯娘得知二房两儿子都买了驴车,顿时嫉妒得面目全非,此时正坐在房间里运气。
家里的人几乎都被她给骂了个遍,虽然没有骂陈家祖父祖母,但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公婆养了个白眼狼,发达了也不知帮衬下家里人等等。
每天小心翼翼,看着儿媳脸色生活的老两口,连大气都不敢出,生怕招来杜氏指桑骂槐。
可能是年岁大的关系,就爱回忆往事,想起当年是如何对待二儿子,如何把他赶出家门的场景,内心就后悔不已。
陈家兄弟二人买驴车的事,震惊了很多村民,他们没想到做买卖竟然这么赚钱,短短时间里,就攒够了买驴车的钱。
有羡慕的也有嫉妒的,其中最为嫉妒的要属二妮和她娘了。
张氏之前还与闺女夸下海口,一定会帮二妮找个比陈家旺强,比他有钱的好婆家。
结果几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合适的人选要娶她,即使有也都是鳏夫,或是给比她大十几岁的老男人做续弦。
想起前几日过来提亲的媒婆,二妮就气愤不已,本以为会是一桩好姻缘,谁知道竟是隔壁村的一个老光棍要娶她。
此时得知陈家旺竟然买了驴车,发誓定要找个既有钱又有貌的男人,如果找不到这辈子就不嫁了。
二妮两个嫂子闻言忍不住替她祈祷,希望老天可怜一下她们,早点把这个搅家精小姑子嫁出去。
“怎么又熬稀粥啊!儿子还那么小,怎么能顿顿喝稀粥呢!”陈文生看到媳妇端上桌子的午饭,忍不住责备道。
“家中粮食已经不多了,如果吃干饭怕是撑不过三日,要是喝粥度日估计还能多挺几天。”丁氏望着对面脸色越来越难看的陈文生说道。
“是我无能,只能让你和儿子与我过苦日子。”得知家中马上就要断炊,陈文生内心难受极了,他觉得做为一个男人,最对不起的就是妻儿。
一家三口被赶出老宅后,于大娘家中地方有限,也只留宿了一晚,之后两天便栖身在村西的土地庙中。
还是村中葛大叔发现了栖身在土地庙的一家三口,见他们实在可怜,便把他们带回了自己家。
原来葛大婶身体不好,一辈子只生了一个女儿,还嫁去了别的镇上,只有逢年过节时才会回来看上老两口一眼,自从老伴三年前去世后,闺女便再也没有回来过。
但偶尔遇到这边的村民,去她们那边镇上办事,也会给葛大叔捎回一些东西来。
所以平时只有葛大叔一人守着三间砖瓦房过日子,实在冷清的很。
自从陈文生一家三口搬过来后,他感觉热闹多了,闲来无事也会逗逗孩子,买些小玩意哄孩子玩。
陈文生夫妻俩特别感激葛大叔愿意收留他们,家中累活重活几乎都被两人给包了,葛大叔脸上每天都洋溢着笑容,与之前的冷冰冰比起来,简直判若两人。
因为被赶出家门时,杜氏把做木匠活的工具都留了下来,一件也没有让陈文生带走,所以他没有办法接木匠活,只能去镇上找了一份零活。
把之前葛大叔借他买粮的钱还了后,又买了五十斤糙米,本以为这个零活还能干上一阵子,谁知道没几天,东家就告诉陈文生用不了那么多人,只能回家再想别的办法。
还没等想好做什么去赚钱,家中又要断粮了,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如今田里的庄稼都收完了,村民一下子闲了下来,没事就喜欢凑到一起聊聊八卦,陈家瑞与陈家旺赶着驴车回村时,恰好被闲聊的几个妇人给看到了。
不得不服女人八卦的本事,还不到一个时辰,兄弟俩买驴车的事,就差不多传遍了整个小山村。
这不陈母刚领着小宝买豆腐回来,西院的邻居婶子就凑了过来,一脸羡慕的说道:“老嫂子,生的儿子个个都有本事,真是人生赢家。”
邻居莫名其妙的话,弄得陈母有些不知所措,一脸狐疑的问道:“他婶子,你在说什么?我怎么有点听不懂。”
“老嫂子,你不知道嘛!”
“我该知道什么?”陈母越听越感到迷茫,忍不住问道。
“哎呀!看样子你还不知道,就是家瑞和家旺他们兄弟俩,今天每人赶了辆驴车从镇上回来。
听那几个搭车回来的村民说,那两辆驴车,是他们刚从镇上买回来的,花了八九两银子呢!”邻居婶子一拍大腿,扯着大嗓门说道。
两儿子准备买驴车这事,陈母早晨就听老头子回来说了,她还当发生了什么事情了,原来邻居是在羡慕这个啊!
“哦!我还当什么大事呢!孩子们早就与我和他爹提过,想买辆驴车,不然做买卖太不方便。”陈母让孙子先回了院子,自己则留在大门外,与邻居婶子聊了起来。
“这还不算大事吗?那可是八九两银子,不是八九百文,咱辛苦伺候一年庄稼,才能收入多少,看来还是得做买卖来钱快啊!”邻居婶子有些既感叹又惆怅的说道。
“做买卖哪有那么容易啊!家瑞每天推着板车走几十里路去收山货,不知都穿坏了多少双鞋子。
家旺虽然只有镇上大集才会去出摊,但大半夜就得起床去隔壁村取下货,他们赚的也都是辛苦钱。”
想到两儿子为了赚钱养家,所遭的罪,陈母不由一阵心疼。
邻居婶子听完陈母的话觉得确实如此,大家只看到了兄弟俩风光的一面,却不知人家背后付出了多少艰辛。
不说别的,单是大半夜去隔壁村取下货,她家大儿子就做不到,更不要说每天推着板车走几十里山路了。
只是伺候家中那十亩田还嫌累得慌呢!所以说这买卖也并不是任何人都能做的,这辈子她也只有羡慕的份了,谁让家中儿子不争气呢!
陈母与邻居婶子又聊了几句,就回屋去了,看到坐在炕边抽旱烟袋的老伴,忍不住兴奋的说道:
“老头子,隔壁王婆子刚刚说,家瑞他们已经把驴车买回来了,我们要不要过去看看。”
“村中不是也有几辆驴车嘛!你又不是没见过。”陈父见老伴一副没见过驴车的模样,忍不住打趣道。
“别人家与儿子家的能一样嘛!”想到隔壁王婆子羡慕的口气,陈母不禁骄傲,在想起当年白手起家,到如今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生活,儿子们也越过越好,就特别高兴。
“怎么就不一样了?还不都是毛驴。”
“我这是高兴,总之你理解不了我现在的心情。”陈母跟老伴翻了个白眼,就去厨房帮儿媳妇做午饭了。
陈家大伯娘得知二房两儿子都买了驴车,顿时嫉妒得面目全非,此时正坐在房间里运气。
家里的人几乎都被她给骂了个遍,虽然没有骂陈家祖父祖母,但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公婆养了个白眼狼,发达了也不知帮衬下家里人等等。
每天小心翼翼,看着儿媳脸色生活的老两口,连大气都不敢出,生怕招来杜氏指桑骂槐。
可能是年岁大的关系,就爱回忆往事,想起当年是如何对待二儿子,如何把他赶出家门的场景,内心就后悔不已。
陈家兄弟二人买驴车的事,震惊了很多村民,他们没想到做买卖竟然这么赚钱,短短时间里,就攒够了买驴车的钱。
有羡慕的也有嫉妒的,其中最为嫉妒的要属二妮和她娘了。
张氏之前还与闺女夸下海口,一定会帮二妮找个比陈家旺强,比他有钱的好婆家。
结果几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合适的人选要娶她,即使有也都是鳏夫,或是给比她大十几岁的老男人做续弦。
想起前几日过来提亲的媒婆,二妮就气愤不已,本以为会是一桩好姻缘,谁知道竟是隔壁村的一个老光棍要娶她。
此时得知陈家旺竟然买了驴车,发誓定要找个既有钱又有貌的男人,如果找不到这辈子就不嫁了。
二妮两个嫂子闻言忍不住替她祈祷,希望老天可怜一下她们,早点把这个搅家精小姑子嫁出去。
“怎么又熬稀粥啊!儿子还那么小,怎么能顿顿喝稀粥呢!”陈文生看到媳妇端上桌子的午饭,忍不住责备道。
“家中粮食已经不多了,如果吃干饭怕是撑不过三日,要是喝粥度日估计还能多挺几天。”丁氏望着对面脸色越来越难看的陈文生说道。
“是我无能,只能让你和儿子与我过苦日子。”得知家中马上就要断炊,陈文生内心难受极了,他觉得做为一个男人,最对不起的就是妻儿。
一家三口被赶出老宅后,于大娘家中地方有限,也只留宿了一晚,之后两天便栖身在村西的土地庙中。
还是村中葛大叔发现了栖身在土地庙的一家三口,见他们实在可怜,便把他们带回了自己家。
原来葛大婶身体不好,一辈子只生了一个女儿,还嫁去了别的镇上,只有逢年过节时才会回来看上老两口一眼,自从老伴三年前去世后,闺女便再也没有回来过。
但偶尔遇到这边的村民,去她们那边镇上办事,也会给葛大叔捎回一些东西来。
所以平时只有葛大叔一人守着三间砖瓦房过日子,实在冷清的很。
自从陈文生一家三口搬过来后,他感觉热闹多了,闲来无事也会逗逗孩子,买些小玩意哄孩子玩。
陈文生夫妻俩特别感激葛大叔愿意收留他们,家中累活重活几乎都被两人给包了,葛大叔脸上每天都洋溢着笑容,与之前的冷冰冰比起来,简直判若两人。
因为被赶出家门时,杜氏把做木匠活的工具都留了下来,一件也没有让陈文生带走,所以他没有办法接木匠活,只能去镇上找了一份零活。
把之前葛大叔借他买粮的钱还了后,又买了五十斤糙米,本以为这个零活还能干上一阵子,谁知道没几天,东家就告诉陈文生用不了那么多人,只能回家再想别的办法。
还没等想好做什么去赚钱,家中又要断粮了,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