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锦衣 > 第九十二章 智囊团

第九十二章 智囊团

作者:夜半微风之老鬼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0.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安南的政权建立很容易,郑家,阮家和郑家的后人遍布安南国,别说找有血脉关系正统的,就是找正统子女后代陆炳也能把翻出来。只要把乱军拉起来了,陆炳便不管了,为乱军制定了合理计划后,就带着大队要回到应对古田叛军的战场上去。毕竟安南国只是蠢蠢欲动,而古田叛军则是造反起事,若是不打压下去,建立了一方政权那国家威严何在,到时候岂不是天下大乱?

    陆炳之所以如此急迫,那是因为古田方面也应该知道自己到了安南,并不在广西境内的事情,谁也不是傻子,纸包不住火一旦线索露了,陆炳指东打西偷天换日的招数就真相大白了。

    陆炳离了安南,朝着大明边境而去,身后跟着的是三千铁骑。迎面有一群下地劳务的农民见尘土滚滚,大批铁骑扑面而来,连忙避让,在丛林密布的安南,相见这么一支像样的骑兵队伍可不那么容易,大部分农民被吓得瑟瑟发抖,知道是那伙战斗力极强的汉人。

    陆炳虽然军纪严明,手下只出过几次扰民事件,但是人天生对外族的恐惧,导致他们还是十分惧怕陆炳及其布下。突然有一老者大叫一声:“曲将军?”

    陆炳勒住了马匹,他虽然听不懂安南话,但这句曲将军陆炳听得实在是太清楚了,前些天一直在研究密十三的历史,这个曲将军是安南国人对那个曾经统治他们的汉人的称呼,陆炳听得多了自然是记得住。陆炳策马来到老人面前,挥挥手让自己随军翻译归来,陆炳并未下马,问道:“老人家,您刚才说的是什么?”

    那老人叽里咕噜的说了一通,翻译转头告诉陆炳,说陆炳很像祖上传下来的一副泥雕。陆炳也顾不上回去了,亲自跟着老人回到了老者的家中,一副泥雕在一旁扔着,没人理会这种工艺品,饭都吃不饱了谁还在乎这个呢。在泥雕上,有两行小字,上面写着上将军曲某某之尊位。某某二字因为年代久远了,损坏严重已经看不清了。

    陆炳拿着泥雕走出老人的屋子,借着亮光一看不禁大吃一惊道:“这人长得真像我。”

    泥雕不是用普通的泥巴制成的,材质很特殊,黑黝黝的透着亮光,敲敲一敲带着响,应该是用了烘烤的工艺,对此陆炳是不太在行,但毕竟经手的东西多了,一眼能看出个好坏来。这东西怎么说呢,算不上精品,也不是外面走贩卖的便宜货,而且这小人眉宇之间雕刻的栩栩如生,身子也符合人体比例,属于写实的手法。总之,虽称不上巧夺天工,也能称得上活灵活现。

    陆炳连忙问这泥雕从何而来,老人说他也不清楚,乃是祖父辈上传下来的,说起来得有几十年的光景了。陆炳拿着那尊泥塑,让下面的随从给了老人不少金银后,就策马离开了。

    一路上陆炳越想越是奇怪,自己到底和密十三究竟还有什么联系呢?若是血缘自然不能,自己是穿越而来的,根本谈不上什么血缘关系,那是否是这尊肉身和那个曲将军有所瓜葛呢?算起来已经也是祖父一辈的事情了,陆炳下定决心,要回京好好问问陆松自己的家史有没有什么隐秘之处。

    三天后,陆炳来到了古田叛军对面的大营之中,即便陆炳这几天不在,古田叛军也没占到丝毫的便宜,各种计策层出不穷的等着他们。当陆炳走入大营之中的时候,没有高坐的悍将,呜呜泱泱的好似学堂一般,满是各种身穿儒装的男人,只有少数的人换了戎装,但是都是精神抖擞,年龄大约都在二十五到五十之间。众人议论纷纷,都没有注意到陆炳的到来。

    陆炳很聪明,也很厉害,但他并不是个神人,他可以指挥一场战役,但无法南北调度,指挥大明的全面战争,或者说他根本没有这么多精力这么做。陆炳先前所下达的命令,大多都是提出一个大体想法,然后旁人去研究出具体策略。这群人就在大帐之中,他们乃是陆炳的智囊团。

    关于智囊团,从古至今都是有的,远古时期智囊多是由巫师担任,到了后期文臣武将渐渐分明,就形成了当时封建王朝不太明朗的文武制度,文官乃是皇帝的智囊。随着分工的明细,文官要处理大量政务和民间事宜,于是智囊的作用就减少了。再到后来春秋战国时期的各路诸侯或者有名的什么什么君,都爱养一帮门客,说白了这群门客就是智囊和杀手组成的,他们创造了无数的传说和经典。

    随着封建王朝的逐步成熟,智囊的作用反而下降了,很多官员只需要坐班点卯就行了,或者依照上令指使。文官的智囊多来自于家中亲戚或者自己同为官僚的好友,虽然关系紧密,但是利益性关联不大,而且在足够诱惑的时候,还可能反目成仇倒打一耙,总之不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捆绑式生死同盟。

    武将的智囊就比较多了,手下大多都有幕僚和军师,但是数目都比不上现在陆炳手下的这么庞大。陆炳手下的幕僚汇集了大江南北诸多谋士,这些谋士并不是没有才华,要么生不逢时要么怀才不遇,或者本是怪才却不被朝廷重用亦或是所学不再科举之列。陆炳物尽其用,很早就开始搜集这帮人才,虽然平日里也有些用处,但绝非把他们发挥到最大潜能。

    而今,陆炳用上了,大战一开始的时候,陆炳就把智囊组建了起来,应对一切政治和军师问题,政治上对内对外都会经过讨论,这在穿越之前陆炳是经常见到的,大多资本主义国家的官僚都有自己的智囊团。陆炳听他们讨论,不管是哪方面的,有时候并不是为了听结果,而是听旁人分析利弊,从而更全面的了解大局作出判断。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如是而已。

    当然一旦有人的地方,就难免有拉帮结派的事情发生,武将虽然粗鲁但还好些,文人尤甚,而且他们不是为了哥们义气,而是纯粹的利益关系和观点以及阵营问题。陆炳为了防止自己智囊团里会分阵营,从而讨论不出真正的问题,反倒是致力于互掐和争权夺位,所以陆炳一缕让他们平等职位,投票决定,而且是记名投票。

    一旦判断错误,一次扣罚奖金,连续三次错误当即让其离开,陆炳不养没用的人。离开的人或许是运气不好,会被派到作战部队当幕僚,视情况再做提拔。

    没错,陆炳之所以能笼络这么一大帮才子,靠的是三点,一金钱攻势,二学以致用的充实感,三尊敬。

    钱就不用说了,陆炳不缺钱,但他没用自己的钱,这是朝廷的事儿,何必用自己的钱呢,于是这些谋士的年奉开的比一个知府都要高。这些钱看起来总数很多,但是对于朝廷来说并不算什么,平日里一个官员贪赃枉法的钱都不止这些,陆炳自从总领全局之后,关于战事的钱财,不论官职大小,大部分官员都很懂事的一文不敢克扣。

    陆炳曾经反腐倡廉,那时候杀贪官杀的人头滚滚,两次肃清都是围绕贪官进行,有人甚至偷偷的把陆炳比作明太祖朱元璋,那种杀官方法岂是好招惹的,陆炳官场上的那个杀神名号也不是浪得虚名白来的。

    学以致用就更好说了,有才之人都希望自己的才华能够得到体现,虽然留名青史有些困难和不切实际,但是在当世文明总是可以的吧?陆炳正给了他们这么一个机会,与和自己同样的一帮聪明人在一起,每个谋士的心中都燃起了一丝斗志和热情,百家齐鸣各抒己见,投票决定事情最终的结果,公平公正,每个人都展现了自己应有的光芒,没有丝毫的暴殄天物。

    尊重是一种态度,陆炳虽然与这群谋士接触不多,但却做到了足够的尊重,重视她们并不卑不亢,并不会娇宠他们让他们恃才傲物,也不会因为给了钱财又身份显赫而高高在上轻视这帮心气儿极高的文人。

    为陆炳出谋划策之后,陆炳便赶去了西北,而智囊团随军南下,来到了广西,开始根据地形执行陆炳先前决定的计谋。当对倭战争发生变故,而陆炳再安南国的行踪暴露之后,智囊团便开始迅速部署,除了坚守阵营之外,还打了几场漂亮的伏击,让古田叛军着实吃了些苦头。

    明军势大,不光三大营的主力和各地卫所驻军派来不少,陆炳的三千精锐也在这里,大有不灭古田叛军誓不罢休的架势,所以古田叛军方面硬拼一定是不行的,只能通过偷袭的方式打几场胜仗,也好灭灭明军的锐气,达到折损明军士气的目的,但智囊团的介入让古田叛军的计划落空了。

    陆炳走入人群之中的时候,谋士们才发现了雇主的到来,纷纷退到左右,虽然没什么顺序但却也整齐,三十余人齐齐的叫了一声“主公”。(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