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年代:从陕北窑洞开始 > 第241章 设备运来了

第241章 设备运来了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花娇绝色总裁的贴身兵王韩娱之临时工女神的超能守卫无敌悍民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0.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241章 设备运来了

    “向阳,回去吧。”

    “向阳兄弟,送君千里终须别,什么时候有空了,记得到香江找我,可惜我那大师宴,你肯定赶不上了。”

    “师父,你放心,等我过完生日,肯定会回来的。”

    机场,孙向阳正在送别徐丘一行人。

    从孙向阳帮黄锦铃称量命格到现在,又过去了四天,这四天的时间,徐丘等人逛遍了周围几个生产队,帮着那边规划了一下风水布局,可惜的是,像双水湾这样的风水格局,终究没能再见到。

    不过想想也正常,那等风水格局要是真的这么好找,才奇怪呢。

    即便如此,徐丘等人仍旧收获满满,尤其是这次双水湾之行,对他们来说更是至关重要。

    昨天,孙向阳再次帮助黄锦铃称量命格,得到的数字跟之前一样,黄锦铃的命劫果然推迟到了十九岁。

    而这次称量命格,徐丘等人亦是旁观。

    也就是他天天眼巴巴的看着村口,才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消息,然后便拉着陈书垣过来找孙向阳。

    用陈书婷的话说,这些学习用品是用来奖励那些学习好的学生。

    “到双水湾了?”

    当时徐丘跟简存修脸上的怪异,震撼,至今历历在目。

    “还没有,到俞林了,那边给公社打了电话,刚刚公社来人通知,让咱们派人去俞林领路,把设备拉回来。”

    反倒是双水湾没有这种情况,毕竟双水湾如今已经不缺吃的,对待那些知青也算不错,谁也不会置未来前程于不顾。

    没有交通工具,的确是有些不方便。

    回到双水湾后,日子一下子平淡起来。

    不管他们信不信,孙向阳在他们心中更多了几分神秘色彩。

    “向阳,你们小两口难得来一次俞林,就好好逛逛吧,我正好还有点别的事情,就不跟你们一起回去了。”

    但正如孙向阳之前跟老支书说的,整個双水湾的凝聚力,肉眼可见的比以前强了许多,就连两边的关系,也一下子融洽起来,双水湾的人,真正开始接受了沙坪坝那边的存在,而沙坪坝,也真正的把这里当成了自己以后的家。

    买完东西,孙向阳跟陈书婷坐车先返回公社,然后又找了一辆驴车回到双水湾。

    程岩赶忙说道。

    一开始,孙向阳有心拒绝,但后来想想,如果双水湾有辆吉普车以后也能方便不少,而且这辆吉普车是挂在研究所的名下,不算出格。

    孙向阳点点头说道。

    不能通过高考的,就通过家里的关系。

    孙向阳对着黄锦铃说完,又冲着徐丘跟简存修几人说了道别的话。

    虽然有心想在双水湾多留一段时间,可惜香江还有不少事情等着他们,这次能够抽出这么长时间来双水湾,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前不久孙向阳还听说,别的生产队有知青不管不顾,偷偷跑了。

    虽然学校还没全部建好,但第一批教室却是已经完工,足够将所有一二年级的孩子安排进去。

    听到设备终于运来,孙向阳也莫名的松了口气。

    两人先是去邮电局给苏老爷子那边挂了个长途电话,然后又去商场买了些东西,尤其是衣服,毕竟天气马上就要变热了。

    不过先前那几位风水师曾承诺过,要帮双水湾买一辆车,原本是想弄辆小轿车的,不过双水湾的路况根本不适合轿车,最终决定换成吉普车。

    原本预计的是一个多月,结果现在足足两个月才到,就算孙向阳也禁不住有些担心,是不是在路上出了什么事情。

    这天上午,程岩跟陈书垣满脸狂喜的找到孙向阳。

    至于学校的老师,则从知青里挑了两个,暂时负责代课。

    “那好,我让人去俞林。”

    更何况,还有一个天天急不可耐的想要回香江的黄德志。

    “向阳队长,来了,设备运来了。”

    这样以后出行,不管去县里,还是俞林,都能方便许多,不用来来回回的折腾。

    直到黄锦铃一步三回头,消失在机场,孙向阳才叹了口气,跟陈书婷,苏慧晚,等人离开。

    原本,孙向阳打算领着陈书婷去公园逛逛,没想到却被对方拉着来到书店,购买了一批书籍跟学习用品。

    所以不管干活还是别的,都格外卖力。

    等他们回去后,就会想办法把吉普车送来。

    苏慧晚打趣着说完,便先一步离开。

    毕竟跑了容易,可没有生产大队开的证明,回去后也不好过,一封举报信,后半辈子就完了。

    “好,我等你。”

    等其余人都走后,孙向阳带着陈书婷开始逛了起来。

    况且,再过不久学校就可以使用了。

    不过看他们的样子,却是不可能永远留在双水湾,尤其是眼下的情况,越来越多的知青想方设法的回城。

    毕竟自从沙坪坝的人搬迁过来后,原本的学校就已经装不过来,哪怕又多了两孔窑洞,也是如此。

    “我们也去。”

    程岩迫不及待的说道。

    他现在一分一秒都不想等,这些天他吃不好,睡不好,脑子里全都是那些设备,好在终于等来了。

    “也行,我让大队长跟孙兴武队长跟你们一块去。”

    孙向阳想了想说道。

    半个小时后,大队长孙恩国便跟孙兴武,还有程岩以及陈书垣,坐着送煤的拖拉机直奔县城,然后到了县城再坐车去俞林。

    而孙向阳则去找到刚刚成立的建筑队,让他们抓紧去修路。

    尽管从双水湾到县城的那条路经常修,但架不住是土路,拉煤的拖拉机一天跑好几趟,碾压出深深的车痕,而相比拉煤的拖拉机,那些拉设备的卡车明显要更重。      如果不好好修一修,很容易陷进去出不来。

    可惜现在的双水湾还是太穷了,压根就掏不出这么一大笔钱来修水泥路,只能先将就着,等以后再说。

    直到第二天下午,拉着设备的卡车才缓缓驶入双水湾。

    放眼望去,那长长的车队,足够二三十辆卡车,对双水湾来说,这是前所未有的轰动,只是看着就让人心潮澎湃。

    而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将设备卸下来,然后弄到研究所里,再安装起来。

    双水湾虽然没有吊车,但却有的是力气,为了将那些沉重的设备卸下来,足足招呼了上百号青壮劳力,然后在程岩等人的吆喝声中,成功将其征服。

    研究所的人,个个都跟疯了一样,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热情,甚至有人直接抱着那些设备,又哭又笑。

    对于别人来说,或许只是两三个月的等待,可对于他们来说,却如同两三年那般漫长,直至看到这些设备,他们的心才终于落地,不再像之前那般飘着。

    在众人的齐心协力下,当天就把所有设备都搬到研究所里。

    “程工,这些设备可以用吗?”

    研究所里,孙向阳看着满脸通红的程岩问道。

    “能用,都能用,这下子所有设备基本都全了,人虽然少点,不过一样一样的来,肯定没问题。”

    程岩激动的说道。

    “那安装呢?要不要再请人?”

    “不用,这些设备虽然有一些型号我没见过,但都有图纸跟说明书,原理也是一样的,当初在之前的研究所,那些设备不知道被拆了多少次,我闭着眼睛都能安装上。”

    程岩肯定的说道。

    此时,这些碳纤维设备,远远称不上高端化,甚至有些笨重,原始,尤其是在程岩的眼中,根本就不算什么。

    其实如今的碳纤维研究所难的不是安装操作这些设备,而是对温度的掌控,对工艺的优化,对材料的选用,这些才是根本。

    至于超高温炭化炉,氧化炉,编织机,这些设备,原理都是一样的。

    “那就好,研究所的账号我留了五十万,这些钱都可以用来购买材料,需要什么,尽管说。”

    听到程岩的话,孙向阳点点头。

    现如今,他能做到的基本都做到了,研究所接下来能否出成绩,其实他并不在乎,甚至在他看来,前两年就是扔钱打水漂,给程岩等人练手。

    这么做看似有些浪费,但却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没有这些基础,没有个两三年的沉淀,直接就拿出生产工艺来,谁也不会相信。

    正是因为关系重大,所以孙向阳才要更加谨慎。

    而且这两年,研究所还会继续招揽一些人,到时候他掌握相关知识后,利用系统升级,弄出真正的生产工艺,再找一个合适的时机拿出来。

    那个时候,才是研究所腾飞之时。

    有这两三年的缓冲,不仅仅双水湾有了足够的底气,孙向阳在香江股市上的那些钱,也会翻好几番,再借着改开的东风,慢慢的做大。

    所以,在孙向阳的心里,研究所谋的不是当下,也不是一时,而是谋未来,谋一世。

    研究所这边按部就班的开始安装,去购买原料,煤矿那边,经过不断的磨合优化,产量也在稳步的提升,砖窑那边,每天的任务都排的满满的,几乎产多少砖,就被拉走多少,根本就不够用。

    建筑队还是忙着先盖学校。

    其余人,也都分好了小组,分好了地,开始包工之路。

    果不其然的是,当这种包工开始后,那些种地的社员,俨然把地当成自家的,每天早出晚归,恨不能所有时间都待在地里忙活。

    水渠那边也在不断的修建,并且在又开始修建一座水塔,然后买了两台抽水泵,晚上的时候,可以把水抽到水塔中,等需要用的时候,直接将水塔的水沿着水渠流入地里,这样以后再也不用担心没水浇地了。

    以前之所以缺水,是缺容易浇灌的水,在双水湾几里地外有个水库,如今砖窑就建在这边,但有水库不代表不缺水,因为想要从水库拉水浇地,需要走很远的路。

    以前只能靠是先把水挑上来,然后灌到水车里,再把水车拉到地里浇水。

    一天下来,根本就浇不了多少地。

    但现在,有了水塔水渠,有了抽水泵,再想浇地就容易了,这也意味着,今后地里可以收获更多的粮食,也让所有种地的人,看到了希望,更不再羡慕在煤矿工作的那些人。

    毕竟孙向阳之前跟他们承诺过,只要好好种地,赚的绝对不会比煤矿那边少。

    除此之外,手里有粮,心中不慌这个观念仍旧深入人心,哪怕种地赚的少一点,可只要换成粮食,仍旧有人心甘情愿的种地。

    主要是以前没粮食,饿怕了。

    不在家里堆满几个粮仓,攒够几年的粮食,心里仍旧会空落落的。

    但实际上,如今买粮食虽然仍旧要粮票,但比起以前,其实已经宽松多了,像双水湾这种情况,只要有钱,完全可以买到粮食。

    就算不去供销社买,也完全可以从别的生产队买。

    至于双水湾交公粮的任务,也可以用钱抵。

    如此一来,双水湾会剩下更多的粮食,哪怕种粮食的耕地仍旧少了些,也足以让所有人都能吃饱饭。

    这些,老支书跟沙宏成可是掐着指头算过的。

    而且沙坪坝那边原本也有一些耕地,哪怕距离双水湾有些远,往来不怎么方便,沙宏成也没打算放弃,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至少现在先想办法种着,就算收成少点也无所谓。

    要不是双水湾现在的人越来越不够用,沙宏成都想直接放两个生产小队在那边。

    但依着孙向阳的想法,等明年,那边的地恐怕就得全部放弃了,因为到时候双水湾的人只会更加不够用,已经顾不了那么多。

    而且,相比那边的投入产出,完全就不成比例,在孙向阳看来,纯粹就是浪费人力。

    反倒是沙坪坝那边的石矿资源,有点可惜了。

    不过在没有大型机械的情况下,光靠人力,那些石矿也难有大作为,如今在双水湾,也就只有沙老爷子没有放弃石雕,每天都闲不住,待在院子里雕刻一些石头。

    对于沙老爷子来说,这些事情已经成为他的日常,而且他也从不靠雕刻石头来赚钱,几乎大部分石雕,最终都被孙向阳给搬走。

    尽管沙老爷子没少吹胡子瞪眼,但孙向阳却能感受到,对方心里其实是高兴的。

    就这样,时间在双水湾缓缓的流淌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