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最后的解析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渡劫之王、全职艺术家、大符篆师、最强雇佣兵之暗黑纪元、侠武世界、全能刺客、茅山术之不死人、超级六扇门、暴躁的大隋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0.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蜀汉帝国是人类历史上一个奇迹,多年之后还依然被人津津乐道。
它从一个那么弱小的开始——“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奔夏口,几无容身之地”,却在几年之间实现了空前的强大,跨有荆益,夺得汉中,占了天下将近三分之二。
它是历史上第一个偏安一隅,却自称是代表全国正统的国家。即使到今天,中国也还有某个地区在模仿这个做法。
它最神奇的地方在于,那是一张图纸上画出来,然后按部就班建设出来的帝国,这张图纸叫“隆中对”。
今天的学者一般都认为“隆中对”的主要内容大体是真的,因为《三国志》作者陈寿不止一次提过这个“隆中对”。这段神奇的对话也成了《三国演义》的文眼,诸葛亮也成了全书的主角,三顾之前的故事成了准备他出场的铺垫。
“伟大”的蜀汉帝国在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前后达到了鼎盛,不仅实现了诸葛亮在8年前的规划蓝图,跨有荆州和益州,还一举夺下了汉中,在同曹操的决战中射掉了曹操两颗门牙,北方政权从此彻底丧失了统一中国的能力。
然而好景不长,2年之后,关羽出兵宛、洛,樊城久攻不下,又被吕蒙袭取了荆州。为了继续跨有荆、益,刘备出师讨伐吴国,兵败猇亭,病死秭归。从此蜀汉政权偏安一隅,虽然历经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多次北伐中原,最终无果而终,困死在了蜀中之地。
走麦城,白帝托孤,五丈原,这后来也都成了戏剧的经典情节,让无数才子达人叹息时也命也,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可是我们细读蜀汉帝国的历史,尤其是那些平时注意不到的细节,就会发现,其实蜀汉帝国的最终结局,从刘备见到诸葛亮,然后“如鱼得水”的那天就已经注定好了。
“隆中对”被无数人批判,有的说跨有荆益因为地理原因不可能实现,有的说“隆中对”忽视了孙权的利益,孙吴地缘狭窄,东临大海,最应该向西扩张,荆州必然出现争夺,等等。
这些说法都有道理,从刘备后来发起夷陵之战的局限就能看出来。他之所以联营百里,就是因为水路难行,陆路险塞。跨有荆、益从根本上依赖于荆州大本营的稳定,一旦荆州出现问题,从益州出兵不可能迅速挽回荆州败局。
孙刘联盟抗曹的主导者是周瑜、鲁肃,而且基本上是实现孙吴的战略需要。这点诸葛兄弟久处荆州,肯定是知道的。周瑜很早就和孙策确立过夺取荆州,然后西进益州的思路。如果不是周瑜英年早逝,孙吴很可能先于刘备夺得益州,这些都是在周瑜给孙权的霸业蓝图里面谋划过的。
赤壁之后,荆州被三家分掉。南郡、南阳被曹操分割,刘备夺得长沙四郡,孙权占有江夏。后来周瑜成功夺了南郡,控制了长江下游。周瑜生前,孙权也试过向北扩张,走淮泗、打合肥的战略,但是被张辽打得一败涂地,后来他们也就基本放弃了向北扩张。周瑜去世之后,孙权惧怕刘备壮大之后孙刘联盟破裂,主动把荆州借给了刘备,这才有了蜀汉帝国崛起的根本之地。
这两点显然不算上“隆中对”的根本缺陷。“隆中对”最根本的缺陷是它忽视了刘备最重要的政治资本:扶汉除贼,信大义于天下。
诸葛亮出现之前,三国的历史基本就是“曹刘斗”。先是曹操一打徐州为父报仇,刘备和孔融援救陶谦,后来因为吕布袭取兖州而作罢。这一次算是刘胜曹败。之后刘备收留吕布,曹、刘联合打袁术,胜利之后,曹操离间吕布、刘备,夺得徐州,除去吕布,掳走刘备到许都看管起来。这是第二次徐州会战。
再后来刘备打着灭袁术的旗号,逃出许都,灭袁之后,回师徐州,赚城斩车胄。曹刘再战徐州,刘备失败后逃窜投奔袁绍,关羽投降曹操。官渡之前,关羽反叛曹操,与刘备逃离河北,投奔刘表。等到曹操灭袁氏一族之后,南下荆州,又把刘备撵得仓皇逃窜。
刘备败得那么惨,但他一直是曹操之外,北方最重要的一支势力,根本原因就是他帮助陶谦打退曹操,赢得了徐州集团的支持,而且他熟读经典,礼贤下士,得到了士人(甚至一些士人军阀张邈、臧洪)的支持。后来刘备成功做上豫州牧,也是士大夫集团联合推举的。
刘备抗曹反复提到衣带诏,不管此事是真是假,至少在天下人心目中,刘备作为对抗篡逆之臣,扶汉讨贼的形象是不可动摇的。这也是他后来在荆州获得许多士人支持的关键。有了徐州和荆州集团的支持,刘备的政治身份也就确立无疑了,他必须不断抗曹,联合一切抗曹势力,成为抗曹的盟主。
“隆中对”作为一个霸术之谋,肯定是天衣无缝的,但作为一份成就帝业的蓝图,最大的缺陷就是没有在政治合法性上做足文章。首先,在实现步骤上,荆州和益州都在刘氏皇族后代控制之下,想要跨有荆州、益州,关键在于怎么合理地接收,避免暴力夺取。第二,在b端,如何维护住一切抗曹的势力,团结在他自己周围。第三,在c端,如何保持士人归心,自己抗曹的形象不灭。
可是就在历史按照“隆中对”的蓝图一步步发展的过程中,这三样先后出了问题,为蜀汉的最终解决埋下了一个又一个灭亡的种子。
公元211年,在夺得长沙四郡、站稳脚跟之后,刘备终于迎来了霸业的曙光。曹操打败凉州集团,马超投奔张鲁。刘璋恐惧张鲁攻打自己,派法正迎接刘备前来蜀中对抗张鲁集团。
刘备这时候其实左右为难,不仅准备不够充分,而且孙刘联盟内部矛盾重重,也还没有解决。就在这万难之际,他被庞统和法正说服,带兵来到益州。
但是接下来,他就一步臭棋接着一步臭棋,毁掉了大好前途。
他先是在葭萌关逗留不进,既不打张鲁,也不回荆州。紧接着,张松和法正“废璋迎备”的阴谋败露,张松被刘璋所杀。刘备转而回师攻打益州,在庞统战死之后,终于迎来益州的投降。
紧接着,他废掉了刘璋,把刘璋送去了公安。
这两步下来,表面上看他得到了益州,但实际上,悲剧也就开始了。
首先,孙权觉得孙刘联盟出现了重大危机,刘备势力第一次超过了自己。而且刘璋的下场也让孙权看透了刘备这个人的本质,表面是说的都是理想,背地里是在为自己夺权,而且不顾盟友死活。
第二,益州集团觉得刘备背信弃义,大部分人表面上附和,背地里拆台。这时候,张裕、谯周等一帮益州人士开始各种造谣,说大汉江山最终会属曹。法正本来不算益州重臣,但因为他迎来了刘备,为了巩固地位,开始大肆打压政治异己。
第三,为了夺取益州,他带走了几乎全部荆州和徐州集团的政治力量,还在荆州横征暴敛了一把,损伤了当地的民众基础。更可怕的是,他还留下一个脾气暴躁,对士人和战友颐指气使的关羽看守后院。
曹操灭掉张鲁,马超投奔刘备,刘备率部北上夺得汉中。在这个时候,刘备为了稳固益州集团和新归附的马超,既然宣布称汉中王,给新归附的益州集团和原来的徐州、荆州集团加官进爵。
这一步,在刘备看来依然是合理的,因为不这么做,不可能迅速稳定巴蜀,但是这一步,也彻底让他这个抗曹盟主变成了野心家。
曹操篡汉是有精密设计的,灭二袁恢复丞相制度,灭凉州集团称魏公,平汉中称魏王。每一次都有军功做基础。可是刘备这次称汉中王,是马超等人推举的,武力基础一般。更关键的是,他得不到孙权的支持,也没有利用好处在自己控制下的刘璋。这两个诸侯不支持,刘备的汉中王就算是自封的。
尤其是站在孙权的角度看,刘备称王,自己作为讨虏将军,就比刘备矮了一截,与其屈居刘备之下,不如表面上归附汉朝,实则与曹操结盟,自己好歹也不隶属于哪个王之下。(当然这中间孙权也试探了一下关羽的态度,想和关羽联姻,被关羽骂走了)
就这样,曹操和孙权暗中成了盟友。曹操面对着水淹七军不可一世的关羽就是见死不救,看着庞德、于禁惨败,就是为了拖住关羽,对孙权示好,等待他袭取荆州。孙权自然也心领神会,撤回了还在合肥的北伐大军,转而派吕蒙秘密夺了荆州。
关羽这些年积累的宿怨,让一支乘胜归来的大军,一路上人越跑越少,最后剩下几人几骑败走麦城。这里显然还有荆州土著沿路袭击。刘封不是刘备亲生,做不了太子,但是也不至于就因此投降了曹操,除了受够了关羽,加上荆州内乱,看大势已去,先求自保,还能有什么解释?
关羽死后一年,刘备这边毫无动静,好像时间静止了一样。这一年中间,曹操等不及先死了,曹丕废汉称帝。焦急无比的孙权和曹丕,在苦苦等了一年之后终于看到了一个大跌眼镜的消息:刘备也称帝了。
刘备到底怎么想的?
在刘备看来,曹氏是权臣和外戚,曹丕篡汉就是王莽第二。刘备作为刘姓氏族,他就该学刘秀称帝。可是这里有个很大的不同,甚至就是画虎类犬:
刘秀称帝的时候,汉平帝已经死了,而且刘秀是有各地诸侯联合推举的。刘备呢?除了马超算是诸侯,孙权、刘璋全都不支持他,他这一步是自编自导自演。
这显然是一步臭棋,因为刘备的社群支持他是因为他是抗曹盟主,现在汉献帝还活着,他自己称帝了,在本质上他和曹丕已经没什么两样。
称帝的决定对刘备集团来说肯定无比艰难,否则不可能在关羽死后整整一年时间毫无动作,急得孙权如坐针毡。
刘备称帝的代价,就是从此之后,北方的士人不可能再支持他,荆州士人原来只是仇恨关羽,现在对刘备也没有了感情。刘备打着讨逆(讨伐附逆曹魏的孙权)的旗号进攻孙权,联营七百多里,最后一把火烧光了,这除了是荆州土著沿路放火,还能是因为什么?
刘备这几番折腾,也彻底断送了孙权的政治前途。孙权本来是孙刘联盟的盟主,但是他中间投降了曹魏,后来又叛变曹魏和蜀汉结盟,来来往往几轮之后,北方士人也看透了孙权那副投机嘴脸,孙吴政权也注定离不开江左了。这才勉强确立了三分天下的格局。
刘备发动夷陵之战不能算是孤注一掷。因为在当时情况下,曹魏他打不过,只能打曹魏的盟友孙权。就算灭不了孙权,至少能逼着他恢复孙刘联盟。
但他万没想到自己在荆州的基础已经那么差,夷陵之战丧失了他最大一部分主力。在秭归的时候,刘备痛定思痛,和诸葛亮实际上重新确立了蜀汉未来的生存之道:不论是否可能,也要北伐,否则也是困死蜀中。如果刘禅能力不行,诸葛亮也得坚持北伐,甚至万不得已时可以取而代之。
很多人说,刘备这是在试探诸葛亮。其实仔细揣摩其中辛酸,刘备说的可能都是真心话。
当时刘备已经顾不得什么天下大业了,自己的班底能活下来就已经不错了。在刘备托孤的时候,益州已经烽烟四起,各地叛乱不断。刘备死后,华歆、王朗都给诸葛亮写信,劝他不要再负隅顽抗,里面句句在理,《出师表》里说“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并不是虚言。
在益州内部,还流传出一段政治谣言:刘备两个儿子,刘封、刘禅,暗含封禅称帝之意。现在刘封因为见关羽死而不救,被处斩,封禅只剩下“禅”了。谯周等一批益州士人开始编故事,爹叫备,儿子叫禅,这不就是“准备好了禅让”(具而授)么?大汉江山完了。
北伐是蜀汉集团活下来唯一的可能,不管这北伐能够成功多少,但是每一次高举义旗,至少能让中原人士别忘了汉朝。蜀汉政权本来就离中原很远,如果再被遗忘,那就和少数民族差不多了。
诸葛亮万不得已,先恢复了孙刘联盟,而且以极惨重的代价。放弃荆州就不用说了,更关键的是,恢复孙刘联盟,孙权就必须宣布曹魏是伪政权,而对于他来说,强敌环饲,自己除了称帝也别无选择。结果孙权也不久之后称帝了。
孙权称帝,蜀汉在合法性上遇到了很大问题,因为蜀汉的政权合法性决定了,谁称帝就是篡逆,就该讨伐谁。后来孙刘联盟对孙权称帝这件事一直存在争论,蜀国一般睁一眼闭一眼,才有了张温、秦宓论天道那些事。因为在蜀中没有强调孙权的帝位,张温后来还被孙权罢官严惩。
北伐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是万不得已之举,只有政治意义,没有战略意义。这和过去10年只有战略意义,没有政治意义的“跨有荆益”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反差。终于得到教训的蜀汉集团,这个时候努力亡羊补牢,但却为时已晚。
没有“跨有荆益”的根本之地做基础,“隆中对”的最后两步是不可能实现的。“隆中对”说得很清楚:“待天下有变,可命一上将军出宛、洛,将军自带义军出秦川”。现在等不得天下有变了,只能仓促上马。而且宛、洛大军肯定是没有了,只能偏师出秦川。
诸葛亮在北伐过程中一直和魏延有争论,魏延希望从子午谷出奇兵打长安,诸葛亮却只敢走大路,缓缓而行出祁山。很多人谴责诸葛亮过于求稳。但当时的政治格局,北伐胜利的希望微乎其微,益州集团又貌恭心不服,后来李严不断给诸葛亮惹事,也证明了这一点。诸葛亮必须给自己留足退路,才能在益州有变的时候,能尽快回师平叛。
诸葛亮心胸并不狭窄,《出师表》里提到的很多人,例如董允等都是益州集团的新秀,甚至姜维这样的降臣也得到他的重用。但是随着徐州集团的老去,诸葛亮也不敢把政权交给益州集团,只能依靠他从荆州发展来的蒋琬、费祎,做自己的接班人,不敢让益州集团独大。
蜀汉北伐,就像今天很多始终找不到盈利模式的互联网公司一样,只能打着上市的旗号,一轮一轮融资,否则就只能眼看着公司萎缩下去。只可惜诸葛亮那个时代没有新三板和纳斯达克,也没有那么多投资人愿意陪他玩下去,最后只能活活累死在了北伐途中。
公元263年,邓艾、钟会分兵灭蜀。邓艾一支偏师,偷渡阴平,竟然没遇到多少抵抗,成都就投降了。姜维离得不远,都没救得了。后人一直谴责后主无能,重新黄皓;或是骂姜维把兵力都集中在沓中是亡蜀之举。可真实情况是这样么?
姜维北伐和诸葛亮北伐有个最根本的区别:诸葛亮北伐是除汉贼,姜维北伐的时候,曹魏已经传了三代,司马氏篡魏的大局已成,曹魏方面的叛乱也都是打着除魏贼的旗号。姜维的口号难道能是“兴魏除晋”吗?
说白了,蜀汉这家上市公司的能玩的概念过时了,下场就只能是退市。
姜维北伐缺少最起码的合法性和政治意义,接替诸葛亮的蒋琬、费祎对此有深刻领会,对姜维北伐的提议从来是半推半就,也不完全反对,但不是诸葛亮时代那种倾举国之力支持。
姜维后来自己都觉得没意思,躲在沓中屯田,以备不测。可是他万没想到,蜀中原来的那股反汉势力已经悄然壮大了。
谯周,那个说大汉王朝最终以禅让终结的谋士,在朝中慢慢形成了一支独特势力。在蒋琬、费祎这些荆州集团的旧人相继去世之后,基本上形成了独大之势。等到邓艾灭蜀的时候,毫不费力,就把国家交了出去,后主想要反抗,其实也没有办法。
汉族,汉人,这个概念其实并不是完全从汉武帝打匈奴那来的。因为后来匈奴人刘渊灭了晋朝的时候,自己建立的政权也叫“汉”。
蜀汉是个神奇的存在,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基本上只靠“概念”创业,然后保持了长期存在的一个政权。虽然这概念在当时已经慢慢过时了,但这个“概念”后来成功地被无数后人埋单。
这个政治遗产,就是告诉人们,只要有一个政治明星,加上一个会谋划的操盘手,外加一个好的概念,就算不能一统天下,至少足以偏安一隅,成就霸业。
【非常美的一篇蜀汉的论文,希望喜欢蜀汉的人会喜欢】
蜀汉帝国是人类历史上一个奇迹,多年之后还依然被人津津乐道。
它从一个那么弱小的开始——“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奔夏口,几无容身之地”,却在几年之间实现了空前的强大,跨有荆益,夺得汉中,占了天下将近三分之二。
它是历史上第一个偏安一隅,却自称是代表全国正统的国家。即使到今天,中国也还有某个地区在模仿这个做法。
它最神奇的地方在于,那是一张图纸上画出来,然后按部就班建设出来的帝国,这张图纸叫“隆中对”。
今天的学者一般都认为“隆中对”的主要内容大体是真的,因为《三国志》作者陈寿不止一次提过这个“隆中对”。这段神奇的对话也成了《三国演义》的文眼,诸葛亮也成了全书的主角,三顾之前的故事成了准备他出场的铺垫。
“伟大”的蜀汉帝国在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前后达到了鼎盛,不仅实现了诸葛亮在8年前的规划蓝图,跨有荆州和益州,还一举夺下了汉中,在同曹操的决战中射掉了曹操两颗门牙,北方政权从此彻底丧失了统一中国的能力。
然而好景不长,2年之后,关羽出兵宛、洛,樊城久攻不下,又被吕蒙袭取了荆州。为了继续跨有荆、益,刘备出师讨伐吴国,兵败猇亭,病死秭归。从此蜀汉政权偏安一隅,虽然历经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多次北伐中原,最终无果而终,困死在了蜀中之地。
走麦城,白帝托孤,五丈原,这后来也都成了戏剧的经典情节,让无数才子达人叹息时也命也,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可是我们细读蜀汉帝国的历史,尤其是那些平时注意不到的细节,就会发现,其实蜀汉帝国的最终结局,从刘备见到诸葛亮,然后“如鱼得水”的那天就已经注定好了。
“隆中对”被无数人批判,有的说跨有荆益因为地理原因不可能实现,有的说“隆中对”忽视了孙权的利益,孙吴地缘狭窄,东临大海,最应该向西扩张,荆州必然出现争夺,等等。
这些说法都有道理,从刘备后来发起夷陵之战的局限就能看出来。他之所以联营百里,就是因为水路难行,陆路险塞。跨有荆、益从根本上依赖于荆州大本营的稳定,一旦荆州出现问题,从益州出兵不可能迅速挽回荆州败局。
孙刘联盟抗曹的主导者是周瑜、鲁肃,而且基本上是实现孙吴的战略需要。这点诸葛兄弟久处荆州,肯定是知道的。周瑜很早就和孙策确立过夺取荆州,然后西进益州的思路。如果不是周瑜英年早逝,孙吴很可能先于刘备夺得益州,这些都是在周瑜给孙权的霸业蓝图里面谋划过的。
赤壁之后,荆州被三家分掉。南郡、南阳被曹操分割,刘备夺得长沙四郡,孙权占有江夏。后来周瑜成功夺了南郡,控制了长江下游。周瑜生前,孙权也试过向北扩张,走淮泗、打合肥的战略,但是被张辽打得一败涂地,后来他们也就基本放弃了向北扩张。周瑜去世之后,孙权惧怕刘备壮大之后孙刘联盟破裂,主动把荆州借给了刘备,这才有了蜀汉帝国崛起的根本之地。
这两点显然不算上“隆中对”的根本缺陷。“隆中对”最根本的缺陷是它忽视了刘备最重要的政治资本:扶汉除贼,信大义于天下。
诸葛亮出现之前,三国的历史基本就是“曹刘斗”。先是曹操一打徐州为父报仇,刘备和孔融援救陶谦,后来因为吕布袭取兖州而作罢。这一次算是刘胜曹败。之后刘备收留吕布,曹、刘联合打袁术,胜利之后,曹操离间吕布、刘备,夺得徐州,除去吕布,掳走刘备到许都看管起来。这是第二次徐州会战。
再后来刘备打着灭袁术的旗号,逃出许都,灭袁之后,回师徐州,赚城斩车胄。曹刘再战徐州,刘备失败后逃窜投奔袁绍,关羽投降曹操。官渡之前,关羽反叛曹操,与刘备逃离河北,投奔刘表。等到曹操灭袁氏一族之后,南下荆州,又把刘备撵得仓皇逃窜。
刘备败得那么惨,但他一直是曹操之外,北方最重要的一支势力,根本原因就是他帮助陶谦打退曹操,赢得了徐州集团的支持,而且他熟读经典,礼贤下士,得到了士人(甚至一些士人军阀张邈、臧洪)的支持。后来刘备成功做上豫州牧,也是士大夫集团联合推举的。
刘备抗曹反复提到衣带诏,不管此事是真是假,至少在天下人心目中,刘备作为对抗篡逆之臣,扶汉讨贼的形象是不可动摇的。这也是他后来在荆州获得许多士人支持的关键。有了徐州和荆州集团的支持,刘备的政治身份也就确立无疑了,他必须不断抗曹,联合一切抗曹势力,成为抗曹的盟主。
“隆中对”作为一个霸术之谋,肯定是天衣无缝的,但作为一份成就帝业的蓝图,最大的缺陷就是没有在政治合法性上做足文章。首先,在实现步骤上,荆州和益州都在刘氏皇族后代控制之下,想要跨有荆州、益州,关键在于怎么合理地接收,避免暴力夺取。第二,在b端,如何维护住一切抗曹的势力,团结在他自己周围。第三,在c端,如何保持士人归心,自己抗曹的形象不灭。
可是就在历史按照“隆中对”的蓝图一步步发展的过程中,这三样先后出了问题,为蜀汉的最终解决埋下了一个又一个灭亡的种子。
公元211年,在夺得长沙四郡、站稳脚跟之后,刘备终于迎来了霸业的曙光。曹操打败凉州集团,马超投奔张鲁。刘璋恐惧张鲁攻打自己,派法正迎接刘备前来蜀中对抗张鲁集团。
刘备这时候其实左右为难,不仅准备不够充分,而且孙刘联盟内部矛盾重重,也还没有解决。就在这万难之际,他被庞统和法正说服,带兵来到益州。
但是接下来,他就一步臭棋接着一步臭棋,毁掉了大好前途。
他先是在葭萌关逗留不进,既不打张鲁,也不回荆州。紧接着,张松和法正“废璋迎备”的阴谋败露,张松被刘璋所杀。刘备转而回师攻打益州,在庞统战死之后,终于迎来益州的投降。
紧接着,他废掉了刘璋,把刘璋送去了公安。
这两步下来,表面上看他得到了益州,但实际上,悲剧也就开始了。
首先,孙权觉得孙刘联盟出现了重大危机,刘备势力第一次超过了自己。而且刘璋的下场也让孙权看透了刘备这个人的本质,表面是说的都是理想,背地里是在为自己夺权,而且不顾盟友死活。
第二,益州集团觉得刘备背信弃义,大部分人表面上附和,背地里拆台。这时候,张裕、谯周等一帮益州人士开始各种造谣,说大汉江山最终会属曹。法正本来不算益州重臣,但因为他迎来了刘备,为了巩固地位,开始大肆打压政治异己。
第三,为了夺取益州,他带走了几乎全部荆州和徐州集团的政治力量,还在荆州横征暴敛了一把,损伤了当地的民众基础。更可怕的是,他还留下一个脾气暴躁,对士人和战友颐指气使的关羽看守后院。
曹操灭掉张鲁,马超投奔刘备,刘备率部北上夺得汉中。在这个时候,刘备为了稳固益州集团和新归附的马超,既然宣布称汉中王,给新归附的益州集团和原来的徐州、荆州集团加官进爵。
这一步,在刘备看来依然是合理的,因为不这么做,不可能迅速稳定巴蜀,但是这一步,也彻底让他这个抗曹盟主变成了野心家。
曹操篡汉是有精密设计的,灭二袁恢复丞相制度,灭凉州集团称魏公,平汉中称魏王。每一次都有军功做基础。可是刘备这次称汉中王,是马超等人推举的,武力基础一般。更关键的是,他得不到孙权的支持,也没有利用好处在自己控制下的刘璋。这两个诸侯不支持,刘备的汉中王就算是自封的。
尤其是站在孙权的角度看,刘备称王,自己作为讨虏将军,就比刘备矮了一截,与其屈居刘备之下,不如表面上归附汉朝,实则与曹操结盟,自己好歹也不隶属于哪个王之下。(当然这中间孙权也试探了一下关羽的态度,想和关羽联姻,被关羽骂走了)
就这样,曹操和孙权暗中成了盟友。曹操面对着水淹七军不可一世的关羽就是见死不救,看着庞德、于禁惨败,就是为了拖住关羽,对孙权示好,等待他袭取荆州。孙权自然也心领神会,撤回了还在合肥的北伐大军,转而派吕蒙秘密夺了荆州。
关羽这些年积累的宿怨,让一支乘胜归来的大军,一路上人越跑越少,最后剩下几人几骑败走麦城。这里显然还有荆州土著沿路袭击。刘封不是刘备亲生,做不了太子,但是也不至于就因此投降了曹操,除了受够了关羽,加上荆州内乱,看大势已去,先求自保,还能有什么解释?
关羽死后一年,刘备这边毫无动静,好像时间静止了一样。这一年中间,曹操等不及先死了,曹丕废汉称帝。焦急无比的孙权和曹丕,在苦苦等了一年之后终于看到了一个大跌眼镜的消息:刘备也称帝了。
刘备到底怎么想的?
在刘备看来,曹氏是权臣和外戚,曹丕篡汉就是王莽第二。刘备作为刘姓氏族,他就该学刘秀称帝。可是这里有个很大的不同,甚至就是画虎类犬:
刘秀称帝的时候,汉平帝已经死了,而且刘秀是有各地诸侯联合推举的。刘备呢?除了马超算是诸侯,孙权、刘璋全都不支持他,他这一步是自编自导自演。
这显然是一步臭棋,因为刘备的社群支持他是因为他是抗曹盟主,现在汉献帝还活着,他自己称帝了,在本质上他和曹丕已经没什么两样。
称帝的决定对刘备集团来说肯定无比艰难,否则不可能在关羽死后整整一年时间毫无动作,急得孙权如坐针毡。
刘备称帝的代价,就是从此之后,北方的士人不可能再支持他,荆州士人原来只是仇恨关羽,现在对刘备也没有了感情。刘备打着讨逆(讨伐附逆曹魏的孙权)的旗号进攻孙权,联营七百多里,最后一把火烧光了,这除了是荆州土著沿路放火,还能是因为什么?
刘备这几番折腾,也彻底断送了孙权的政治前途。孙权本来是孙刘联盟的盟主,但是他中间投降了曹魏,后来又叛变曹魏和蜀汉结盟,来来往往几轮之后,北方士人也看透了孙权那副投机嘴脸,孙吴政权也注定离不开江左了。这才勉强确立了三分天下的格局。
刘备发动夷陵之战不能算是孤注一掷。因为在当时情况下,曹魏他打不过,只能打曹魏的盟友孙权。就算灭不了孙权,至少能逼着他恢复孙刘联盟。
但他万没想到自己在荆州的基础已经那么差,夷陵之战丧失了他最大一部分主力。在秭归的时候,刘备痛定思痛,和诸葛亮实际上重新确立了蜀汉未来的生存之道:不论是否可能,也要北伐,否则也是困死蜀中。如果刘禅能力不行,诸葛亮也得坚持北伐,甚至万不得已时可以取而代之。
很多人说,刘备这是在试探诸葛亮。其实仔细揣摩其中辛酸,刘备说的可能都是真心话。
当时刘备已经顾不得什么天下大业了,自己的班底能活下来就已经不错了。在刘备托孤的时候,益州已经烽烟四起,各地叛乱不断。刘备死后,华歆、王朗都给诸葛亮写信,劝他不要再负隅顽抗,里面句句在理,《出师表》里说“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并不是虚言。
在益州内部,还流传出一段政治谣言:刘备两个儿子,刘封、刘禅,暗含封禅称帝之意。现在刘封因为见关羽死而不救,被处斩,封禅只剩下“禅”了。谯周等一批益州士人开始编故事,爹叫备,儿子叫禅,这不就是“准备好了禅让”(具而授)么?大汉江山完了。
北伐是蜀汉集团活下来唯一的可能,不管这北伐能够成功多少,但是每一次高举义旗,至少能让中原人士别忘了汉朝。蜀汉政权本来就离中原很远,如果再被遗忘,那就和少数民族差不多了。
诸葛亮万不得已,先恢复了孙刘联盟,而且以极惨重的代价。放弃荆州就不用说了,更关键的是,恢复孙刘联盟,孙权就必须宣布曹魏是伪政权,而对于他来说,强敌环饲,自己除了称帝也别无选择。结果孙权也不久之后称帝了。
孙权称帝,蜀汉在合法性上遇到了很大问题,因为蜀汉的政权合法性决定了,谁称帝就是篡逆,就该讨伐谁。后来孙刘联盟对孙权称帝这件事一直存在争论,蜀国一般睁一眼闭一眼,才有了张温、秦宓论天道那些事。因为在蜀中没有强调孙权的帝位,张温后来还被孙权罢官严惩。
北伐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是万不得已之举,只有政治意义,没有战略意义。这和过去10年只有战略意义,没有政治意义的“跨有荆益”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反差。终于得到教训的蜀汉集团,这个时候努力亡羊补牢,但却为时已晚。
没有“跨有荆益”的根本之地做基础,“隆中对”的最后两步是不可能实现的。“隆中对”说得很清楚:“待天下有变,可命一上将军出宛、洛,将军自带义军出秦川”。现在等不得天下有变了,只能仓促上马。而且宛、洛大军肯定是没有了,只能偏师出秦川。
诸葛亮在北伐过程中一直和魏延有争论,魏延希望从子午谷出奇兵打长安,诸葛亮却只敢走大路,缓缓而行出祁山。很多人谴责诸葛亮过于求稳。但当时的政治格局,北伐胜利的希望微乎其微,益州集团又貌恭心不服,后来李严不断给诸葛亮惹事,也证明了这一点。诸葛亮必须给自己留足退路,才能在益州有变的时候,能尽快回师平叛。
诸葛亮心胸并不狭窄,《出师表》里提到的很多人,例如董允等都是益州集团的新秀,甚至姜维这样的降臣也得到他的重用。但是随着徐州集团的老去,诸葛亮也不敢把政权交给益州集团,只能依靠他从荆州发展来的蒋琬、费祎,做自己的接班人,不敢让益州集团独大。
蜀汉北伐,就像今天很多始终找不到盈利模式的互联网公司一样,只能打着上市的旗号,一轮一轮融资,否则就只能眼看着公司萎缩下去。只可惜诸葛亮那个时代没有新三板和纳斯达克,也没有那么多投资人愿意陪他玩下去,最后只能活活累死在了北伐途中。
公元263年,邓艾、钟会分兵灭蜀。邓艾一支偏师,偷渡阴平,竟然没遇到多少抵抗,成都就投降了。姜维离得不远,都没救得了。后人一直谴责后主无能,重新黄皓;或是骂姜维把兵力都集中在沓中是亡蜀之举。可真实情况是这样么?
姜维北伐和诸葛亮北伐有个最根本的区别:诸葛亮北伐是除汉贼,姜维北伐的时候,曹魏已经传了三代,司马氏篡魏的大局已成,曹魏方面的叛乱也都是打着除魏贼的旗号。姜维的口号难道能是“兴魏除晋”吗?
说白了,蜀汉这家上市公司的能玩的概念过时了,下场就只能是退市。
姜维北伐缺少最起码的合法性和政治意义,接替诸葛亮的蒋琬、费祎对此有深刻领会,对姜维北伐的提议从来是半推半就,也不完全反对,但不是诸葛亮时代那种倾举国之力支持。
姜维后来自己都觉得没意思,躲在沓中屯田,以备不测。可是他万没想到,蜀中原来的那股反汉势力已经悄然壮大了。
谯周,那个说大汉王朝最终以禅让终结的谋士,在朝中慢慢形成了一支独特势力。在蒋琬、费祎这些荆州集团的旧人相继去世之后,基本上形成了独大之势。等到邓艾灭蜀的时候,毫不费力,就把国家交了出去,后主想要反抗,其实也没有办法。
汉族,汉人,这个概念其实并不是完全从汉武帝打匈奴那来的。因为后来匈奴人刘渊灭了晋朝的时候,自己建立的政权也叫“汉”。
蜀汉是个神奇的存在,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基本上只靠“概念”创业,然后保持了长期存在的一个政权。虽然这概念在当时已经慢慢过时了,但这个“概念”后来成功地被无数后人埋单。
这个政治遗产,就是告诉人们,只要有一个政治明星,加上一个会谋划的操盘手,外加一个好的概念,就算不能一统天下,至少足以偏安一隅,成就霸业。
【非常美的一篇蜀汉的论文,希望喜欢蜀汉的人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