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三国之蜀汉帝国 > 姜维的抉择

姜维的抉择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渡劫之王全职艺术家大符篆师最强雇佣兵之暗黑纪元侠武世界全能刺客茅山术之不死人超级六扇门暴躁的大隋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0.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姜维,字伯约,天水人氏,早年在曹魏的朝廷里就职,在平叛羌、戎之乱时,(随便说一下,羌、戎当时的少数民族只需三国之一国中边境几郡就可镇压,可见之后的五胡乱华完全是司马家八王之乱自相残杀的结果。)战功积累至中郎。之后在诸葛亮北伐时,他和天水太守一起出行抵抗,没想到当时太守闻汉军到来诸县响应,开始疑神疑鬼,怀疑姜维他们会对自己不利,然后就跑回上邽,姜维他们一看,跟着追去,到了上邽,自然表白了一番,但是太守不相信,姜维又跑到其他地方去,估计那地方的守将也得到了天水太守的通告,以为姜维是叛徒,也不接纳他。跑来跑去,魏国不相信他,姜维没办法这才投降了诸葛亮。

    这里有一个大疑团,为什么太守怀疑姜维,不会是无缘无故的,但是姜维那时的举动也不象是已经投靠蜀汉的人,所以之后三国演义里就利用这谜团,把这件事安排成诸葛亮设计陷害姜维,不过从史实上看不太象,假如诸葛亮真这样做,姜维一定心里有块疙瘩,所以这样看估计还是天水太守太多疑,白送给蜀汉一员大将。正因为是曹魏不纳姜维,再加上蜀汉一般被认为是三国正统的缘故,所以姜维的投降蜀汉的举动并没有被世人唾弃。

    诸葛亮这次北伐因为街亭之败功告垂成,但是他对于姜维却是很器重,“亮辟维为仓曹掾,加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时年二十七。”又推荐给自己已经选好的接班人蒋琬等人,还引见给后主。对一个年轻的叛将如此垂青,可见姜维确实有过人之处,而诸葛亮的垂青,也让姜维一下就从曹魏的地方小将一下成为蜀汉中枢的一份子,之后的蜀汉政权都是在诸葛亮以及他所重用的人才掌握之中,而姜维之后就渐渐成为了蜀汉的顶梁柱,而且一心忠于蜀汉,早年效力的曹魏已经成为他致力讨伐的对象。

    不过在诸葛亮死前,因为他的光辉过甚,姜维并没有得到过多的表现机会,虽然他的官已经升迁到中监军、征西将军。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因为诸葛亮的光辉太巨,我们有时看三国演义的话常常会看到诸葛亮命丧五丈原就看不下去了,所以诸葛亮死后的三国和诸葛亮死前的三国受到的关注完全不同,所以我们对前三国时代的人物常常是耳熟能详,但是后三国时代,知道的人就远远不及前三国时代了,而其实后三国时代那些大将谋士的实力完全不亚于前三国时代。

    话回到姜维身上,姜维在诸葛亮死后,并不是马上就掌握兵权的,先是蒋琬后是费祎主持朝政,这期间,姜维一直作为军事主将,在汉中西北一带作战,积功甚巨,当为蒋琬费祎之下第一人。蒋琬费祎死后,他升任为大将军,已经掌握了蜀汉军务大权,由曹魏一小吏成为蜀汉大将军,蜀汉对其确实不薄,而姜维对蜀汉也是尽忠职守,忠心耿耿。

    说到这里来个小插曲,大家不知还记得有夏侯霸这个人吗?他是夏侯渊之子,老爸被蜀汉人杀了,他对蜀汉自然是深恶痛绝,之后还在蜀汉和曹魏的前线作战,和姜维还直接作过敌人。

    不过司马家夺权之后,要夏侯霸和他侄子征西将军夏侯玄回京,因为夏侯家和曹家关系密切,这样做自然是要铲除夏侯家的势力了,结果夏侯玄回去了,夏侯霸越想越害怕。跑到和自己有杀父之仇的蜀汉那里去了,去蜀汉那还是因为夏侯霸有一族妹在捡柴时被张飞抢去做媳妇了。

    后来张飞这媳妇生了两姐妹,姐妹花都给刘禅做老婆了。(有一手,不过这样也算是亲上加亲了。)于是夏侯霸就和蜀汉牵涉上了关系,虽然这关系比较复杂,但是也是好事啊。夏侯霸就跑去了,不过好象还迷路,最后到处问路,后主刘禅得知这事,派人把他接回来。(蜀汉对降将一直不错啊,一位姜维做了大将军,另一位夏侯霸还特地去接,要知道夏侯霸几年前还是对手,杀了蜀汉不少人呢。)

    接回来后,后主安抚他,还叫自己的儿子叫夏侯霸叔公,之后还任用夏侯霸为将,升到车骑将军,在北伐时还立过不少大功。

    不过夏侯霸和姜维也不同,姜维是早早就投降了,多年来一步步打上来的,在蜀国的威信很高,大家已经当他是蜀汉的人了,姜维也是这样想,而夏侯霸多年一直和蜀汉打仗,一下投奔过来总有点别扭。(不过也许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那时的将军之间很有名士风度,钟会就很欣赏姜维,羊枯陆抗两人也有君子之交。)不过夏侯霸本身就是魏国高级将领,他投奔总是一件好事,至少可以让蜀汉更加了解魏国的事情。

    这里要说到几件事,第一件就是常说姜维用兵过甚,以至蜀汉亡国。确实,姜维的北伐消耗了蜀汉的国力,但是消耗蜀汉国力的同时,曹魏的国力也受到消耗,以至于曹魏君臣商议伐蜀时,绝大多数大臣是反对的。

    而且不北伐也不代表不会灭亡,东吴比起蜀汉来说一直是很少北进,以保存实力为主,但是最终还是灭亡了。而且事实上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蜀汉的形势,蜀汉占有蜀和汉中两地,原来的荆州一地已经被东吴夺去,想要回来是不可能的,本来按诸葛亮的想法,一路从汉中,一路从荆州两路夹攻北上,但是荆州已失,只能从汉中一路进攻,但是汉中并不是一个适合进攻的好地方。

    当年汉高祖刘邦确实从汉中出发,一统天下,但是当年项羽选汉中给刘邦就是因为那里不适合发展,要不是韩信用兵如神,一举而下关中,取得真正的根据地,刘邦根本只能畏缩在汉中一地。

    所以汉中只是一个跳板,关键之处是关中之地,而关中又岂是好夺的?汉中和关中就几条路,只要守住险要,便可御敌,当年韩信也是依靠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奇术一举而下,而诸葛亮太过谨慎。

    当初初次北伐时不用魏延的出子午谷一计,那样要夺取关中难度就加倍了,所以虽然蜀汉老打胜仗,但是司马懿一个守字就把诸葛亮的路封死了。(虽然从军队的素质和作战情况看,诸葛亮确实是有一手,但是从子午谷这点看,诸葛亮太过谨慎,这就是名将的大忌了,要知韩信当年以少胜多,都是用了奇招才反败为胜,蜀汉对曹魏,不用奇很难取胜,当然,诸葛亮的谨慎也有道理,魏延只有五千兵,万一夏侯懋不是人所想的懦弱无谋或有他人襄助,那魏延就要全军覆灭了。)

    再回到姜维的时代,汉中因为这种跳板和战略缓冲的地位,只能不断北伐,得到关中或其他的根据地才能安心,这不单是姜维所想,蒋琬也是如此所想,他坐镇汉中,要姜维北伐,还考虑由水路进攻。“琬以为昔诸葛亮数窥秦川,道险运艰,竞不能克,不若乘水东下。乃多作舟船,欲由汉、沔袭魏兴、上庸。”

    费祎倒是防御主义者,不过他也只是限制姜维用兵数量,不限制他用兵。等到费祎死后,(是被魏国降将所杀,真让人怀疑是假降,专门来做刺客的,不过蜀汉对降将真不错)姜维就任大将军,他就开始一意北伐了。

    第二件事,就是姜维对汉中的政策,姜维北伐因为受到郭准,邓艾,司马望抵御,虽然有胜果,但是不大。姜维后来对汉中采用了诱敌进入的战略。本来汉中在魏延守卫时一直采用“实兵诸围以御外敌”的政策,后来继任将领大都使用这方略,等到姜维来觉得这样虽然守的住,但是只是防御,不能伤敌,所以就采用解开防御,筑城要塞,诱敌深入,待敌粮草尽时再出击的方式。这招可见姜维的胆子之大,想必当年诸葛亮换成他一定同意出子午谷一计。

    不过这样的战略实在不算上佳,虽然诱敌深入也是一计,但是做的太明显了,何况魏延的方略一直行之有效,为何一定要放弃呢?后来邓艾,钟会进攻时,各城就被各个击破了。姜维不得不退守剑阁。姜维的胆子太大,胆子大是名将成就事业的重要条件之一,但是胆子太大,运气又不好就有点倒霉了。

    在说姜维结局之前,先说说他的武功,大家很多人玩过三国游戏,一般说前三国时代武功第一的是吕布,后三国时代武功第一的是姜维,还有一说是“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七黄八许九姜维”那姜维武功到底多高呢?我觉得不说演义里的故事不能当真,演义里为了好看,常常安排单挑,郭淮就被姜维射伤致死了,而年老的赵云还打不过姜维,只是这些史实上都没说到,史实上也不可能说武功什么的啊。

    唯一可以证明姜维武功的就是在乱兵的时候他面对乱兵还杀死无数人,最后还自己自刎而死。在以寡敌众这样的情况下还能杀多人后自刎,姜维的武功一定是很不错的。

    最后说姜维的结局吧,他守住剑阁,挡住钟会,假如一直这样耗下去,等钟会他们粮尽退兵就退兵了。“维不答书,列营守险。会不能克,粮运县远,将议还归。”偏偏邓艾出奇兵,由阴平入蜀,破诸葛瞻于绵竹,威胁成都,后主请降于艾。(说起来诸葛瞻在绵竹一战,开始还胜了初战,但是邓艾严令之下终告不敌,这说明当时的蜀军并不太弱,魏军不是很强,尤其魏军孤军深入,假如人多粮就不足,人少战力不够,绵竹一战应以固守为上,诸葛瞻不应该和魏军直接交锋,比起他父亲诸葛亮,诸葛瞻还是嫩了点,而到了成都,后主也可以选择固守待援,或者离城而走,结果不走不守,直接投降,倒是佩服的很,要知蜀军还有战力,东部和南部还有镇守的蜀军,只要守几日或离开。邓艾偏军难有作为,也难怪姜维的属下忿忿不平了。不过蜀中一直以来都是如此,总是不敌中原或东南之兵,三国的蜀汉已经是表现最好的了。)

    听闻成都投降,姜维也投降了钟会,(钟会对姜维很好,应该是很佩服姜维吧。)不过他的投降也是一大胆的计策,他先是煽动钟会杀了邓艾,再煽动钟会谋反。估计是说了:只要你谋反,我保证蜀中的士兵都支持你,。

    而钟会动心了。:“但取邓艾,相国知我能独办之。今来大重,必觉我异矣。便当速发。事成。可得天下。不成,退保蜀汉,不失作刘备也。我自淮南以来,画无遗策,四海所共知也。我欲持此安归乎!”

    钟会也是早有反志,再加姜维一煽动,就相信了,只是假如他用用脑子就应该明白,他手下的魏军并不是完全服从于他,而蜀军只服从姜维一人,假如真入长安,打中原,那最得利的还是姜维,而退回蜀中,那蜀中只能依靠姜维,怎么都是受制于人。

    不过说真的,万事都在一搏,钟会也知道司马昭对他有些怀疑了,反正都是死,不如搏一次呢,假如姜维和他合作,大事确实可成,只是姜维对蜀汉忠心耿耿,他这一计划就是为了恢复蜀汉。假如一旦事成,姜维一下反败为胜,可以成就天下异策,不世之奇功。

    当然最后的事大家都知道,钟会事败,两人被乱军所杀,之后不久邓艾也被杀。

    其实司马昭对钟会,邓艾两人都不信任,但是为了对抗姜维才不得已用之,而钟会,邓艾两人确实都是那种狂士,并不能久居他人之下,钟会谋反未成,邓艾虽然没谋反,但是看他在蜀中的表现,一旦在钟会的位置上,也有谋反的可能。最终姜维死,蜀汉亡,钟会,邓艾两人的末日就到了。(司马家怎么得权的?就是因为和蜀国连年征战,司马家可不会那么傻,再培养一个司马懿出来。)

    姜维其人,将才确实有,只是胆略太大,外加运气不好,遇到的对手太强,终不能得畅所愿,但是他对蜀汉忠心耿耿,尽忠职守,确实为蜀汉的大忠臣。就用当时蜀人郤正的话为他作结吧。:

    “姜伯约据上将之重,处群臣之右。宅舍弊薄,资财无余,侧室无妾媵之亵,**无声乐之娱。衣服取供,舆马取备,饮食节制,不奢不约,官给费用,随手消尽;察其所以然者,非以激贪厉浊,抑情自割也。直谓如是为足,不在多求。凡人之谈,常誉成毁败,扶高抑下,咸以姜维投厝无所,身死宗灭,以是贬削,不复料擿,异乎《春秋》褒贬之义矣。如姜维之乐学不倦,清素节约,自一时之仪表也。”

    【姜维一直是我最敬佩的人物,但是却让我很纠结,不知道让他回归蜀汉还是报效魏国;想了很久,我还是打算让他做最有价值的事,无论主子是谁,姜维依旧还是姜维,希望大家会喜欢这个人物,但是历史还是历史,主角光环太盛了就失去了最初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