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不作死就不会死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0.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桓儿不知道娘亲的忧虑,以为她担心自己太辛苦才这么说的,便说出了内心真实的想法:“可是娘,我喜欢读书,一点也不觉得辛苦。”
不说这话还好,一说桑叶更不知道该怎么说了。她忍着告知桓儿实情的冲动,语气变得更加柔和:“桓儿,娘不是不让你念书,娘是觉得功名利禄都是虚幻,只盼着你能留在娘的身边,咱们一家人和和乐乐的在一起。”
桓儿惊讶的看着娘亲,似是很意外她的想法。
无论是小舅舅小哥哥,还是书院里的同窗,都是心怀改换门庭光耀门楣的抱负,才甘愿忍受枯燥无味的十年寒窗之苦,他以为娘亲也是希望自己出人头地,却没想到并不是这样。
明白了这一点,桓儿突然有些难过:“娘,您是不是觉得我没用,不可能走到那一步,怕我将来受到打击一蹶不振,所以不希望我走上科举这条路?”
桑叶愣了愣,突然揉着儿子的小脑袋笑起来:“傻孩子,你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在娘心里,没有比你更聪明的孩子了,你看你每次旬考,不都是头名吗?”
桓儿又糊涂了,不禁问道:“那、那您为什么……”为什么不像别人的娘亲,希望自己的孩子参加科考光耀门楣呢?
桑叶听罢,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实话不能说,这孩子又一心想着光耀门楣,没有一个足以说服他的理由,看样子是不会放弃了。
这个理由可不好找,桑叶想的头疼,有些自暴自弃的说道:“没有什么‘为什么’,如果娘坚决不让你考,坚决不许你入仕,你会听娘的话吗?”
虽然科举之路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不是每个读书人都能通过层层考试走到那一步,但是这孩子天资聪颖毅力过人,走到那一步的可能性极大,她不得不防啊!
总不能拖到不能拖了才告诉他不能入仕,这么做对着孩子的打击只会更大。且真到了那个地步,怕是只有告诉他真相才能阻止得了,到时候就是双重打击了,这孩子还能如她所愿平安喜乐吗?
这事宜早不宜迟,桑叶只能用这样近似无赖的借口,斩断桓儿对科举入仕的念头。
没能得到桑叶的正面答复,桓儿心里已经生出了对她的怀疑。他不是怀疑一向疼自己的娘亲别有用心,而是怀疑娘亲有不得已的苦衷,才不愿意他科举入仕。
为什么娘要瞒着他,不肯对他说实话呢?是不是在娘眼里,他还是个担不起事的孩子,不相信他呢?
这个可能让桓儿愈发沮丧了,过了好久,才抬起头鼓起勇气说道:“娘,我已经长大了。”所以您用苦衷就直接告诉我吧,我能为您分担了。
不曾想桑叶误解了桓儿的意思,以为小家伙说自己长大了,有权利决定自己要走的路,不希望她插手干预,心里愈发郁闷了。
“……桓儿,娘这么做是为你好,总有一天你会明白娘的苦心!”桑叶艰难的说出这段让她曾经无比唾弃的话。
她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也会变成这种人,打着为孩子好的借口,对孩子的人生妄加干涉。
桓儿同样误会了,见娘亲始终隐瞒自己不肯说出实情,他的小脸变得黯淡下来,既没有答应打消科举入仕的念头,也没有反驳娘亲的话。
桑叶心里没了底,想说什么又忍住了,决定找个机会见一见冯伦,看看冯伦有没有办法,在阻止桓儿的同时,将伤害降到最低。
……
洗洗晒晒忙碌了半个月,人们终于在此起彼伏的爆竹声中,厨房里诱人的香气中,在孩子们炫耀新衣服的欢笑声中,迎来了温馨又热闹的年节。
跟去年一样,郑家的年饭依旧丰盛,冷盘热盘摆了满满一桌。就是饭桌上多了郑山青马氏夫妇,少了本该坐在郑老头身侧,给郑老头斟酒布菜的郑凛。
郑山青马氏夫妇腊月二十八那天就回来了,去年是他们夫妻俩值守义庄,今年就换了另一对夫妻。
这一年里,夫妻俩的表现让人刮目相看,让桑叶确定他们是真改好了,于是就让他们住在了家里,一家人一起吃团年饭,
此时,少了个本该坐在这里一起吃年饭的人,团年的气氛就变得有些奇怪。好在有多花三姐弟,又多了个咿咿呀呀的汤圆儿,总算没有太过冷清。
郑老头闷头喝了几杯酒,看了看孙子孙女,又看了看儿子儿媳妇,突然叹了口气:“要是老大也在咱们就一家团圆了。”
本来还有个郑水青,只是郑水青被驱逐出桃源镇,大半年没有回来过,不知情的郑老头对这个小儿子心里有怨气,也知道其他人不待见,就没有提起他来。
一听这话,正在给虎头夹菜的孟氏放下筷子,抹着眼泪说道:“也不知道阿凛走到哪儿了,大过年的有没有吃上热乎饭。”
本来就没什么胃口的桑叶,瞬间觉得碗中的饭菜索然无味了,却不得不强装笑颜安慰二老:“爹、娘,凛哥又不是三岁的孩子,他会照顾好自己的。再说他们一大帮人出去,肯定也像咱们这样守着一大桌菜,热热闹闹吃年饭呢!”
马氏也立即咽下口中的饭菜,笑着附和道:“是呢是呢,去年义庄里就我们夫妻俩,也拾掇了一大桌菜过了个好年,大哥他也定不会亏待自己,爹娘就放心吧!”
说着,她又瞪了眼傻坐着的丈夫,示意他赶紧说话。
郑山青是个会来事的,接收到马氏的眼色,立马提起酒壶往郑老头和孟氏的酒杯里倒酒:“爹、娘,大哥都说了年后会回来,您们就别担心了!等大哥到家了,咱们还能一家人坐一起吃团圆饭。”
“爷爷、奶奶,花花也敬您们,愿您们健健康康,长命百岁!”
多花几个小的也懂事,纷纷往爷爷奶奶碗里夹菜,还端起自己的装米酒的杯子,似模似样的跟他们敬酒,说祝福讨喜的话。
在这样的安慰下,二老渐渐收起先前的伤感,举起杯子喝起来,脸上重新有了笑容。
就在气氛渐好之时,有一只灰扑扑的鸽子落在了门口。它蹦蹦跳跳着站在门槛上,小脑袋探进屋里,冲着吃饭的人“咕咕”叫。
屋子里正热闹,没有注意到门口多了一只小精怪,也没有听到它的叫声。直到桑叶的眼角无意中扫到这只活物,清楚的看到它头顶上的一撮灰斑毛,她猛地站起来,连手里的筷子掉在了饭桌上也没有察觉。
“咳咳……大大嫂,你咋了?”坐在身侧的马氏被吓的呛到了,一边剧烈的咳嗽着一边关切的问。
桑叶的注意力全在那只鸽子身上,哪里听的到马氏的话。她把汤圆儿往马氏的怀里一塞就下了饭桌,三步并两步的冲到门口,蹲下身捉住了蹦蹦跳跳的鸟儿,熟练的打开它腿上的信筒。
见里面果然有卷的紧紧的信条,她心里一喜,连忙将信条抽出来打开抚平。当看到上面熟悉的字迹时,眼泪不受控制的夺眶而出。
桑叶的异状,让其他人变得紧张起来,纷纷放下碗筷凑过来。当看清信条上写着的字,郑老头想到了什么,激动地问道:“老大媳妇,是不是阿凛写的?阿凛是不是快回来了?”
孟氏也焦急的说道:“小叶,快念念,快念念信上写了啥!”
桑叶重重的点了点头,笑中带泪的说道:“是,是凛哥的信!”说罢,她将信条上的内容大致看了一遍,觉得没有需要隐瞒的地方,才略过男人特意写给她的那些话,把剩下的内容一字一句念出来给公公婆婆听。
当念到最迟二月底就能抵家时,不止桑叶激动地再次哭了,郑老头和孟氏也流下了欢喜的泪水,恨不得年节马上过去,二月底明天就能到来。
这一封家信,让郑家的年饭摆脱了冷清,变得热闹起来。
连日来压在桑叶心里的大石头,也彻底落回了原地。信条上熟悉的字迹,让她确定男人脱离了危险,至少伤势好转能写下这封长长的家信。
饭后,马氏一个人揽下了洗洗刷刷的活计。桑叶道过谢,便把汤圆儿交给孟氏,自己来到书房磨墨,给远在千里之外的男人写回信。
相比上一封信,这封信的风格就变得轻快多了。桑叶没有过问男人的伤势,左右他不会告诉她,一切等人回来再慢慢算账,就只把家常事洋洋洒洒的写了一通,写到最后连落款的地方都没有。
要不是信筒太小,塞不下太多的纸页,她怕是能一直写到天黑。
看着鸽子慢慢飞远,变成天际的一个小点,最终消失在蓝天百云之下,桑叶的嘴角噙着笑,慢慢的收回了目光,担忧了大半个月的,心里前所未有的轻松。
大年初一,照例是郑氏一族祭祖的大日子。郑家像往年一样准备好祭品,由郑山青担着,一家人一大早就往祠堂里去了。
去年有个搅屎棍似的牛氏,让好好的祭祀变成了批斗大会,今年就没有出现类似的闹剧了。如今郑氏族人靠着虎头鞋,腰包渐渐鼓起来,以往不少鸡毛蒜皮的纷争反倒没有了,因此今年的祭祀气氛一团和谐,整个流程很快就进入了尾声。
没有看到郑凛,有不少人向桑叶问起。桑叶说明了缘由,又提到了男人的归期就没人再打听了,她却有人听到突然八卦起快有一年没有露面的郑水青来。
“哎呦,说起那老三,昨儿个我小孙子还跟我说夏天的时候看到一个乞丐跟他很像,他瞅着觉着挺可怜的,就拿了两个馒头打算给那乞丐,谁知那乞丐看了他一眼就跑了,后来就再没遇见。”
说话的是个年逾半百的妇人,她是前郑村人,口中所说的是她的小孙子,在邻县一家酒楼里当伙计。
“乞丐?应该不是郑老三吧,就他那性子,回来磕头求饶我信,要说他沦落到乞丐我不信。”有人提出质疑,显然对郑水青的为人处世很了解,一针见血。
“大概就长得相像吧,不过这老三也是的,都大半年没回来过了,也不知道他去了哪儿,那两个老的也不着,就跟没这个儿子似的。”老太太啧了一声,不是很理解郑家怎么就能做到不闻不问。
“这咱就别管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谁知道两个老的是不是有啥苦衷……老了老了要靠大儿子,这小儿子又是个不成器的,他们能活一天就少一天了。哪有心思管那么多。”
“说的也是,他们大儿媳妇能把生意做到外头去,定是个精明的,怕是容不下小叔子吸血……”
正说的起劲的两个人,不知道桑叶就在他们身后,还把他们说的话听了个完成。
桑叶听了一会儿,就觉得没劲了,也没打扰两人就悄无声息的退开了,对他们带着恶意的揣测没有放在心上。
毕竟这两个人说的也是事实,如果郑水青真敢回来吸血,她定会教他好好做人。
不过,她也没想到郑水青会落得这么凄惨,竟然流落到了邻县,还成了一个乞丐——如果那乞丐不是郑水青,看到手拿馒头的人就不会仓皇的逃走,该是觉得丢不起人才跑的吧!
不作死就不会死,大概是郑水青的真实写照了,但凡他像郑山青一样能及时醒悟,而不是沾赌,还沉溺于赌道,又怎么会落到这样的境地!
对此,桑叶并不同情,也不打算对家里人提起这件事,就当作从来没有听到过……
桓儿不知道娘亲的忧虑,以为她担心自己太辛苦才这么说的,便说出了内心真实的想法:“可是娘,我喜欢读书,一点也不觉得辛苦。”
不说这话还好,一说桑叶更不知道该怎么说了。她忍着告知桓儿实情的冲动,语气变得更加柔和:“桓儿,娘不是不让你念书,娘是觉得功名利禄都是虚幻,只盼着你能留在娘的身边,咱们一家人和和乐乐的在一起。”
桓儿惊讶的看着娘亲,似是很意外她的想法。
无论是小舅舅小哥哥,还是书院里的同窗,都是心怀改换门庭光耀门楣的抱负,才甘愿忍受枯燥无味的十年寒窗之苦,他以为娘亲也是希望自己出人头地,却没想到并不是这样。
明白了这一点,桓儿突然有些难过:“娘,您是不是觉得我没用,不可能走到那一步,怕我将来受到打击一蹶不振,所以不希望我走上科举这条路?”
桑叶愣了愣,突然揉着儿子的小脑袋笑起来:“傻孩子,你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在娘心里,没有比你更聪明的孩子了,你看你每次旬考,不都是头名吗?”
桓儿又糊涂了,不禁问道:“那、那您为什么……”为什么不像别人的娘亲,希望自己的孩子参加科考光耀门楣呢?
桑叶听罢,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实话不能说,这孩子又一心想着光耀门楣,没有一个足以说服他的理由,看样子是不会放弃了。
这个理由可不好找,桑叶想的头疼,有些自暴自弃的说道:“没有什么‘为什么’,如果娘坚决不让你考,坚决不许你入仕,你会听娘的话吗?”
虽然科举之路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不是每个读书人都能通过层层考试走到那一步,但是这孩子天资聪颖毅力过人,走到那一步的可能性极大,她不得不防啊!
总不能拖到不能拖了才告诉他不能入仕,这么做对着孩子的打击只会更大。且真到了那个地步,怕是只有告诉他真相才能阻止得了,到时候就是双重打击了,这孩子还能如她所愿平安喜乐吗?
这事宜早不宜迟,桑叶只能用这样近似无赖的借口,斩断桓儿对科举入仕的念头。
没能得到桑叶的正面答复,桓儿心里已经生出了对她的怀疑。他不是怀疑一向疼自己的娘亲别有用心,而是怀疑娘亲有不得已的苦衷,才不愿意他科举入仕。
为什么娘要瞒着他,不肯对他说实话呢?是不是在娘眼里,他还是个担不起事的孩子,不相信他呢?
这个可能让桓儿愈发沮丧了,过了好久,才抬起头鼓起勇气说道:“娘,我已经长大了。”所以您用苦衷就直接告诉我吧,我能为您分担了。
不曾想桑叶误解了桓儿的意思,以为小家伙说自己长大了,有权利决定自己要走的路,不希望她插手干预,心里愈发郁闷了。
“……桓儿,娘这么做是为你好,总有一天你会明白娘的苦心!”桑叶艰难的说出这段让她曾经无比唾弃的话。
她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也会变成这种人,打着为孩子好的借口,对孩子的人生妄加干涉。
桓儿同样误会了,见娘亲始终隐瞒自己不肯说出实情,他的小脸变得黯淡下来,既没有答应打消科举入仕的念头,也没有反驳娘亲的话。
桑叶心里没了底,想说什么又忍住了,决定找个机会见一见冯伦,看看冯伦有没有办法,在阻止桓儿的同时,将伤害降到最低。
……
洗洗晒晒忙碌了半个月,人们终于在此起彼伏的爆竹声中,厨房里诱人的香气中,在孩子们炫耀新衣服的欢笑声中,迎来了温馨又热闹的年节。
跟去年一样,郑家的年饭依旧丰盛,冷盘热盘摆了满满一桌。就是饭桌上多了郑山青马氏夫妇,少了本该坐在郑老头身侧,给郑老头斟酒布菜的郑凛。
郑山青马氏夫妇腊月二十八那天就回来了,去年是他们夫妻俩值守义庄,今年就换了另一对夫妻。
这一年里,夫妻俩的表现让人刮目相看,让桑叶确定他们是真改好了,于是就让他们住在了家里,一家人一起吃团年饭,
此时,少了个本该坐在这里一起吃年饭的人,团年的气氛就变得有些奇怪。好在有多花三姐弟,又多了个咿咿呀呀的汤圆儿,总算没有太过冷清。
郑老头闷头喝了几杯酒,看了看孙子孙女,又看了看儿子儿媳妇,突然叹了口气:“要是老大也在咱们就一家团圆了。”
本来还有个郑水青,只是郑水青被驱逐出桃源镇,大半年没有回来过,不知情的郑老头对这个小儿子心里有怨气,也知道其他人不待见,就没有提起他来。
一听这话,正在给虎头夹菜的孟氏放下筷子,抹着眼泪说道:“也不知道阿凛走到哪儿了,大过年的有没有吃上热乎饭。”
本来就没什么胃口的桑叶,瞬间觉得碗中的饭菜索然无味了,却不得不强装笑颜安慰二老:“爹、娘,凛哥又不是三岁的孩子,他会照顾好自己的。再说他们一大帮人出去,肯定也像咱们这样守着一大桌菜,热热闹闹吃年饭呢!”
马氏也立即咽下口中的饭菜,笑着附和道:“是呢是呢,去年义庄里就我们夫妻俩,也拾掇了一大桌菜过了个好年,大哥他也定不会亏待自己,爹娘就放心吧!”
说着,她又瞪了眼傻坐着的丈夫,示意他赶紧说话。
郑山青是个会来事的,接收到马氏的眼色,立马提起酒壶往郑老头和孟氏的酒杯里倒酒:“爹、娘,大哥都说了年后会回来,您们就别担心了!等大哥到家了,咱们还能一家人坐一起吃团圆饭。”
“爷爷、奶奶,花花也敬您们,愿您们健健康康,长命百岁!”
多花几个小的也懂事,纷纷往爷爷奶奶碗里夹菜,还端起自己的装米酒的杯子,似模似样的跟他们敬酒,说祝福讨喜的话。
在这样的安慰下,二老渐渐收起先前的伤感,举起杯子喝起来,脸上重新有了笑容。
就在气氛渐好之时,有一只灰扑扑的鸽子落在了门口。它蹦蹦跳跳着站在门槛上,小脑袋探进屋里,冲着吃饭的人“咕咕”叫。
屋子里正热闹,没有注意到门口多了一只小精怪,也没有听到它的叫声。直到桑叶的眼角无意中扫到这只活物,清楚的看到它头顶上的一撮灰斑毛,她猛地站起来,连手里的筷子掉在了饭桌上也没有察觉。
“咳咳……大大嫂,你咋了?”坐在身侧的马氏被吓的呛到了,一边剧烈的咳嗽着一边关切的问。
桑叶的注意力全在那只鸽子身上,哪里听的到马氏的话。她把汤圆儿往马氏的怀里一塞就下了饭桌,三步并两步的冲到门口,蹲下身捉住了蹦蹦跳跳的鸟儿,熟练的打开它腿上的信筒。
见里面果然有卷的紧紧的信条,她心里一喜,连忙将信条抽出来打开抚平。当看到上面熟悉的字迹时,眼泪不受控制的夺眶而出。
桑叶的异状,让其他人变得紧张起来,纷纷放下碗筷凑过来。当看清信条上写着的字,郑老头想到了什么,激动地问道:“老大媳妇,是不是阿凛写的?阿凛是不是快回来了?”
孟氏也焦急的说道:“小叶,快念念,快念念信上写了啥!”
桑叶重重的点了点头,笑中带泪的说道:“是,是凛哥的信!”说罢,她将信条上的内容大致看了一遍,觉得没有需要隐瞒的地方,才略过男人特意写给她的那些话,把剩下的内容一字一句念出来给公公婆婆听。
当念到最迟二月底就能抵家时,不止桑叶激动地再次哭了,郑老头和孟氏也流下了欢喜的泪水,恨不得年节马上过去,二月底明天就能到来。
这一封家信,让郑家的年饭摆脱了冷清,变得热闹起来。
连日来压在桑叶心里的大石头,也彻底落回了原地。信条上熟悉的字迹,让她确定男人脱离了危险,至少伤势好转能写下这封长长的家信。
饭后,马氏一个人揽下了洗洗刷刷的活计。桑叶道过谢,便把汤圆儿交给孟氏,自己来到书房磨墨,给远在千里之外的男人写回信。
相比上一封信,这封信的风格就变得轻快多了。桑叶没有过问男人的伤势,左右他不会告诉她,一切等人回来再慢慢算账,就只把家常事洋洋洒洒的写了一通,写到最后连落款的地方都没有。
要不是信筒太小,塞不下太多的纸页,她怕是能一直写到天黑。
看着鸽子慢慢飞远,变成天际的一个小点,最终消失在蓝天百云之下,桑叶的嘴角噙着笑,慢慢的收回了目光,担忧了大半个月的,心里前所未有的轻松。
大年初一,照例是郑氏一族祭祖的大日子。郑家像往年一样准备好祭品,由郑山青担着,一家人一大早就往祠堂里去了。
去年有个搅屎棍似的牛氏,让好好的祭祀变成了批斗大会,今年就没有出现类似的闹剧了。如今郑氏族人靠着虎头鞋,腰包渐渐鼓起来,以往不少鸡毛蒜皮的纷争反倒没有了,因此今年的祭祀气氛一团和谐,整个流程很快就进入了尾声。
没有看到郑凛,有不少人向桑叶问起。桑叶说明了缘由,又提到了男人的归期就没人再打听了,她却有人听到突然八卦起快有一年没有露面的郑水青来。
“哎呦,说起那老三,昨儿个我小孙子还跟我说夏天的时候看到一个乞丐跟他很像,他瞅着觉着挺可怜的,就拿了两个馒头打算给那乞丐,谁知那乞丐看了他一眼就跑了,后来就再没遇见。”
说话的是个年逾半百的妇人,她是前郑村人,口中所说的是她的小孙子,在邻县一家酒楼里当伙计。
“乞丐?应该不是郑老三吧,就他那性子,回来磕头求饶我信,要说他沦落到乞丐我不信。”有人提出质疑,显然对郑水青的为人处世很了解,一针见血。
“大概就长得相像吧,不过这老三也是的,都大半年没回来过了,也不知道他去了哪儿,那两个老的也不着,就跟没这个儿子似的。”老太太啧了一声,不是很理解郑家怎么就能做到不闻不问。
“这咱就别管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谁知道两个老的是不是有啥苦衷……老了老了要靠大儿子,这小儿子又是个不成器的,他们能活一天就少一天了。哪有心思管那么多。”
“说的也是,他们大儿媳妇能把生意做到外头去,定是个精明的,怕是容不下小叔子吸血……”
正说的起劲的两个人,不知道桑叶就在他们身后,还把他们说的话听了个完成。
桑叶听了一会儿,就觉得没劲了,也没打扰两人就悄无声息的退开了,对他们带着恶意的揣测没有放在心上。
毕竟这两个人说的也是事实,如果郑水青真敢回来吸血,她定会教他好好做人。
不过,她也没想到郑水青会落得这么凄惨,竟然流落到了邻县,还成了一个乞丐——如果那乞丐不是郑水青,看到手拿馒头的人就不会仓皇的逃走,该是觉得丢不起人才跑的吧!
不作死就不会死,大概是郑水青的真实写照了,但凡他像郑山青一样能及时醒悟,而不是沾赌,还沉溺于赌道,又怎么会落到这样的境地!
对此,桑叶并不同情,也不打算对家里人提起这件事,就当作从来没有听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