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江南大营溃败后,左宗棠乘时而起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花娇、绝色总裁的贴身兵王、韩娱之临时工、女神的超能守卫、无敌悍民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0.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二 江南大营溃败后,左宗棠乘时而起
就在朝廷处理樊燮、左宗棠一案的这段时期里,曾国藩将大营移到安徽宿松,作重新规复皖省的准备。左宗棠应曾国藩之邀,由襄阳来到宿松,一住就是二十天。二人在宿松大营里昕夕纵谈东南大局,商量补救方略。曾国藩又将近年来辑录的《经史百家杂钞》底稿给左宗棠看,请他提意见。军务这样繁忙,曾国藩居然能忙中偷闲,不忘文人本职,编辑了百万字的大部头古文选本,使左宗棠自叹不如。他接过底稿,认认真真地看起来。
这一天,彭玉麟差人来报,属外江水师的澄海营与属内湖水师的定湘营,同在长江上截获一条运粮往安庆的洋船,因分货不均而发生械斗,请派人前去调停。事态严重,曾国藩决定亲到彭泽走一趟。他与左宗棠约定,回来后听左谈对《经史百家杂钞》的意见。曾国藩刚走,左宗棠便收到了胡林翼的信。信上说皇上将命他回湘募勇,可早作准备。左宗棠欣喜异常,只等曾国藩回到宿松后,即告辞回湘。正在这时,一场意外的变故发生了。
取得三河大捷的陈玉成、李秀成先后被洪秀全封为英王、忠王,以后李世贤也被封为侍王。咸丰十年正月间,三王为解天京之围,策划了一次大的军事行动。李秀成、李世贤由苏南率军进入浙江,大兵猛压杭州。浙江巡抚罗遵殿慌忙向江南大营统帅和春求救。和春派总兵张玉良带兵两万,由江宁赶救杭州。张玉良刚走到半路,李秀成、李世贤带兵离杭北上,猛扑江南大营。此时,陈玉成率皖北之兵强行渡江。两军会合,数日之内连破江南大营外围要地高淳、溧阳、溧水、句容、秣陵关。江南大营被包围了。和春、张国梁分头拚死抵抗。太平军与清军连战九昼夜,江南大营彻底崩溃,天京之围顿解,李秀成、陈玉成围魏救赵之计获得全胜。太平军趁势南下,和春、张国梁节节败退。张国梁死于丹阳,和春毙命于浒墅关。七万江南绿营,除张玉良部二万人外,至此全部瓦解。
消息传出时,曾国藩正在彭泽。他既感意外,又在意中。杨载福对败兵沿途的骚扰非常愤慨,彭玉麟则担心太平军的气焰会更加炽烈。曾国藩心中却隐隐生出一丝快意:江南大营的瓦解,或许将预示着湘军的转机!他匆匆离彭泽返宿松。船过泊劳湖时,接到正驻军宁国的李元度的信。李向他报告江南大营的情况,并捎上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和春死,桂清逃,东南大局,天意将属于谁?
"这个平江才子,想得也太多了。"曾国藩心里说,随手点起火,将信烧了。宿松老营的反应如何呢?曾国藩心中交织着忧虑、沉重、庆幸、热望等各种复杂情绪,究竟哪种为主,连他自己也说不准。夜里,他躺在船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后半夜,癣疾又发作了,奇痒难耐,害得他整夜不能合眼,抓得皮屑满床,血迹斑斑。
天亮时,船靠了羊角塘码头,他换了轿子,匆匆向宿松老营奔去。老营扎在县城外,气氛仍如几天前的平静。曾国藩一进屋,便看到案桌上堆了一尺多高的文报。他拿起最上面的一份,随便浏览。
"涤生,你到底回来了,我天天都在盼望。"人未进门,声音就雷鸣般地灌了进来,除开左宗棠,再没有第二人这样。"出大事了,你知道吗?""你是说江南大营的事?"曾国藩放下文报。
"江南大营已不复存在了。"左宗棠边说边在对面木凳上坐下。
"四五万人马,十多天的日子便毁了,真不堪设想,可惜呀!"曾国藩面带戚容,比起左宗棠宏亮的嗓音来,他的音色干涩多了。
"有什么可惜的,这个脓包早点穿了的好!"左宗棠的爽直,使曾国藩吃惊。
"你说得太刻薄了,江南大营毕竟经营了七八年,担负着抵抗长毛的大任呀!现在和帅、张军门惨死,数万弟兄身亡异乡,朝廷辛辛苦苦部署的计划全部打乱,今后只会使长毛的气焰更嚣张,我们的道路更艰难。""和春、张国梁死不足惜,数万弟兄虽可怜,但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不过,对消灭长毛的大局来说,"左宗棠两眼逼视着曾国藩,略微压低了声音,"涤生,莫怪我说得直,它倒是一件天大的好事。""你说什么!"曾国藩故作惊讶地问,"这是我之不幸,敌之万幸,何来天大的好事可言?""涤生,我不信你真的没看出来。"左宗棠一笑。他这人要说的话藏不住,痛痛快快地倒出来后,心里就舒服了。"江南大营早已千疮百孔,腐臭冲天。当将官的莫不锦衣玉食,倡优歌舞,士兵则多抽鸦片,嫖赌成风,士气溺惰,军营糜烂。这两年来,何桂清每月给它十多万两银子的接济,想利用它来做个中兴名臣;朝廷则受何的欺骗,以为江南大营是抵抗长毛的干城,反倒将我们湘勇视为可有可无。不要说你和在前线打仗的弟兄们不服,就是我这个留守大臣都怄了一肚子气。真正是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呀!现在江南大营彻底覆没,将使朝廷从此清醒过来,岂不是天大的好事!""你知道何桂清逃命的情形吗?"左宗棠说的是实话,曾国藩怎会不知道!对朝廷的决策,他历来采取谨慎的态度,从不妄加议论,何况当着这位心直口快的左季高的面!对何桂清则不同。曾国藩恨何桂清,最先起于郭嵩焘购浙盐的事;后来,何桂清常向他的靠山--军机大臣彭藴章写密信,说曾国藩胆小,不会打仗,彭藴章把这股阴风吹到了皇上的耳边。这些,都是郭嵩焘在南书房当值时听到的。现在,何桂清终于惨败了,曾国藩如何不快意!
"不知道!"左宗棠摇头。他对于这些身居高位的官僚有种本能的敌意,极乐于听他们的倒霉事,"你说吧。""败兵逃到常州,何桂清才知江南大营破了。他不思抵抗,立即带着僚属跟在和春的后面南逃。常州士绅知道了,半路拦下他的轿子,哭着跪着请他留下。何桂清这个丧尽天良的家伙,居然命令亲兵开枪,打死了几个乡绅,然后冲出人群,逃到苏州。徐有壬闭门不纳,只得连夜绕城墙往上海方向逃去。向攀轿挽留的乡绅开枪,大清二百年来,还没有这样的总督!"义愤私怨混合在一起,使曾国藩出现了少有的激动。
"偏偏都是这些混蛋得到重用,倘若不是这次长毛打到常州,过不了几年,这个油滑小生又要入阁了。"天下这些不平事,左宗棠恨之入骨,提起便有气。这次樊案给他很大的教训,他告诫自己要克制肝火。他有意端起茶杯,大口大口地喝起茶来。火气略为平息后,他告诉老朋友,皇上已命他回湘募勇,明天就要离开宿松。
"明天就走?"曾国藩希望左宗棠多住几天,关于局势变化后湘勇的用兵计划,他很想与这个今亮商讨商讨,"《经史百家杂钞》编纂如何,你还没有提意见呢!""我猜你是想超过姚鼐?"左宗棠诡谲地笑笑。
"姚姬传先生博大精深,我粗解文章,乃姚先生启之,哪里敢有超过他的野心。"曾国藩诚恳地说。
"当然,要想超过姚鼐,也的确不易。"左宗棠收起笑容,认真地说,"不过,你将姚先生义理、词章、考据的治学路径有意拓宽一条,把经济加了进去。从这点上说,你有所超过。但大醇小疵,里面也有些篇章还可再斟酌斟酌,眼下我无心和你多说,待平定长毛后,再来详论如何?""好!平定长毛后再谈。先说说,你准备招多少人!""多则一万,少则七八千,名字我已想好了,就叫它楚军。""楚军?"曾国藩想起当年王錱在赵家祠堂张贴"湘军营务处"招牌的事,"季高,叫楚军不宜,你既然要另树一帜,还是叫楚勇为好,日后免得遭人讦难。""虽然是勇,但它既出省作战,还是叫楚军为好,究竟名正言顺些。"左宗棠不是王錱,他不愿受曾国藩的制约,做事也没有曾国藩那么多的顾虑,有声有色,烈烈轰轰地干一番事业,是他几十年梦寐以求的愿望。前几个月,因樊燮告状,他在长沙处境不利,有人甚至偷偷写一些辱骂的小条子,半夜贴在他的门上以泄积怨,常常惹得他怒火中烧。有一张帖子上甚至写着"钦命劣幕衔帮办湖南巡抚大公馆",极尽挖苦之能事。现在此案已平,因祸得福,且又正遇江南大营溃败的非常时机,年已四十九岁、中举达二十八年之久的左宗棠怎能失掉这个大好机会!他恨不得招集十万八万雄师,尽展胸中奇才,一年半载便荡平巨寇,克复江宁。他相信自己有这个本事。
左宗棠刚告辞出门,亲兵送来一个讣帖:罗遵殿家明日举行家祭,请曾国藩参加。
"淡村死得可怜!"曾国藩自言自语,满脸阴云,转而对亲兵说,"你告诉罗家,明早我亲来府上吊唁。"
二 江南大营溃败后,左宗棠乘时而起
就在朝廷处理樊燮、左宗棠一案的这段时期里,曾国藩将大营移到安徽宿松,作重新规复皖省的准备。左宗棠应曾国藩之邀,由襄阳来到宿松,一住就是二十天。二人在宿松大营里昕夕纵谈东南大局,商量补救方略。曾国藩又将近年来辑录的《经史百家杂钞》底稿给左宗棠看,请他提意见。军务这样繁忙,曾国藩居然能忙中偷闲,不忘文人本职,编辑了百万字的大部头古文选本,使左宗棠自叹不如。他接过底稿,认认真真地看起来。
这一天,彭玉麟差人来报,属外江水师的澄海营与属内湖水师的定湘营,同在长江上截获一条运粮往安庆的洋船,因分货不均而发生械斗,请派人前去调停。事态严重,曾国藩决定亲到彭泽走一趟。他与左宗棠约定,回来后听左谈对《经史百家杂钞》的意见。曾国藩刚走,左宗棠便收到了胡林翼的信。信上说皇上将命他回湘募勇,可早作准备。左宗棠欣喜异常,只等曾国藩回到宿松后,即告辞回湘。正在这时,一场意外的变故发生了。
取得三河大捷的陈玉成、李秀成先后被洪秀全封为英王、忠王,以后李世贤也被封为侍王。咸丰十年正月间,三王为解天京之围,策划了一次大的军事行动。李秀成、李世贤由苏南率军进入浙江,大兵猛压杭州。浙江巡抚罗遵殿慌忙向江南大营统帅和春求救。和春派总兵张玉良带兵两万,由江宁赶救杭州。张玉良刚走到半路,李秀成、李世贤带兵离杭北上,猛扑江南大营。此时,陈玉成率皖北之兵强行渡江。两军会合,数日之内连破江南大营外围要地高淳、溧阳、溧水、句容、秣陵关。江南大营被包围了。和春、张国梁分头拚死抵抗。太平军与清军连战九昼夜,江南大营彻底崩溃,天京之围顿解,李秀成、陈玉成围魏救赵之计获得全胜。太平军趁势南下,和春、张国梁节节败退。张国梁死于丹阳,和春毙命于浒墅关。七万江南绿营,除张玉良部二万人外,至此全部瓦解。
消息传出时,曾国藩正在彭泽。他既感意外,又在意中。杨载福对败兵沿途的骚扰非常愤慨,彭玉麟则担心太平军的气焰会更加炽烈。曾国藩心中却隐隐生出一丝快意:江南大营的瓦解,或许将预示着湘军的转机!他匆匆离彭泽返宿松。船过泊劳湖时,接到正驻军宁国的李元度的信。李向他报告江南大营的情况,并捎上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和春死,桂清逃,东南大局,天意将属于谁?
"这个平江才子,想得也太多了。"曾国藩心里说,随手点起火,将信烧了。宿松老营的反应如何呢?曾国藩心中交织着忧虑、沉重、庆幸、热望等各种复杂情绪,究竟哪种为主,连他自己也说不准。夜里,他躺在船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后半夜,癣疾又发作了,奇痒难耐,害得他整夜不能合眼,抓得皮屑满床,血迹斑斑。
天亮时,船靠了羊角塘码头,他换了轿子,匆匆向宿松老营奔去。老营扎在县城外,气氛仍如几天前的平静。曾国藩一进屋,便看到案桌上堆了一尺多高的文报。他拿起最上面的一份,随便浏览。
"涤生,你到底回来了,我天天都在盼望。"人未进门,声音就雷鸣般地灌了进来,除开左宗棠,再没有第二人这样。"出大事了,你知道吗?""你是说江南大营的事?"曾国藩放下文报。
"江南大营已不复存在了。"左宗棠边说边在对面木凳上坐下。
"四五万人马,十多天的日子便毁了,真不堪设想,可惜呀!"曾国藩面带戚容,比起左宗棠宏亮的嗓音来,他的音色干涩多了。
"有什么可惜的,这个脓包早点穿了的好!"左宗棠的爽直,使曾国藩吃惊。
"你说得太刻薄了,江南大营毕竟经营了七八年,担负着抵抗长毛的大任呀!现在和帅、张军门惨死,数万弟兄身亡异乡,朝廷辛辛苦苦部署的计划全部打乱,今后只会使长毛的气焰更嚣张,我们的道路更艰难。""和春、张国梁死不足惜,数万弟兄虽可怜,但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不过,对消灭长毛的大局来说,"左宗棠两眼逼视着曾国藩,略微压低了声音,"涤生,莫怪我说得直,它倒是一件天大的好事。""你说什么!"曾国藩故作惊讶地问,"这是我之不幸,敌之万幸,何来天大的好事可言?""涤生,我不信你真的没看出来。"左宗棠一笑。他这人要说的话藏不住,痛痛快快地倒出来后,心里就舒服了。"江南大营早已千疮百孔,腐臭冲天。当将官的莫不锦衣玉食,倡优歌舞,士兵则多抽鸦片,嫖赌成风,士气溺惰,军营糜烂。这两年来,何桂清每月给它十多万两银子的接济,想利用它来做个中兴名臣;朝廷则受何的欺骗,以为江南大营是抵抗长毛的干城,反倒将我们湘勇视为可有可无。不要说你和在前线打仗的弟兄们不服,就是我这个留守大臣都怄了一肚子气。真正是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呀!现在江南大营彻底覆没,将使朝廷从此清醒过来,岂不是天大的好事!""你知道何桂清逃命的情形吗?"左宗棠说的是实话,曾国藩怎会不知道!对朝廷的决策,他历来采取谨慎的态度,从不妄加议论,何况当着这位心直口快的左季高的面!对何桂清则不同。曾国藩恨何桂清,最先起于郭嵩焘购浙盐的事;后来,何桂清常向他的靠山--军机大臣彭藴章写密信,说曾国藩胆小,不会打仗,彭藴章把这股阴风吹到了皇上的耳边。这些,都是郭嵩焘在南书房当值时听到的。现在,何桂清终于惨败了,曾国藩如何不快意!
"不知道!"左宗棠摇头。他对于这些身居高位的官僚有种本能的敌意,极乐于听他们的倒霉事,"你说吧。""败兵逃到常州,何桂清才知江南大营破了。他不思抵抗,立即带着僚属跟在和春的后面南逃。常州士绅知道了,半路拦下他的轿子,哭着跪着请他留下。何桂清这个丧尽天良的家伙,居然命令亲兵开枪,打死了几个乡绅,然后冲出人群,逃到苏州。徐有壬闭门不纳,只得连夜绕城墙往上海方向逃去。向攀轿挽留的乡绅开枪,大清二百年来,还没有这样的总督!"义愤私怨混合在一起,使曾国藩出现了少有的激动。
"偏偏都是这些混蛋得到重用,倘若不是这次长毛打到常州,过不了几年,这个油滑小生又要入阁了。"天下这些不平事,左宗棠恨之入骨,提起便有气。这次樊案给他很大的教训,他告诫自己要克制肝火。他有意端起茶杯,大口大口地喝起茶来。火气略为平息后,他告诉老朋友,皇上已命他回湘募勇,明天就要离开宿松。
"明天就走?"曾国藩希望左宗棠多住几天,关于局势变化后湘勇的用兵计划,他很想与这个今亮商讨商讨,"《经史百家杂钞》编纂如何,你还没有提意见呢!""我猜你是想超过姚鼐?"左宗棠诡谲地笑笑。
"姚姬传先生博大精深,我粗解文章,乃姚先生启之,哪里敢有超过他的野心。"曾国藩诚恳地说。
"当然,要想超过姚鼐,也的确不易。"左宗棠收起笑容,认真地说,"不过,你将姚先生义理、词章、考据的治学路径有意拓宽一条,把经济加了进去。从这点上说,你有所超过。但大醇小疵,里面也有些篇章还可再斟酌斟酌,眼下我无心和你多说,待平定长毛后,再来详论如何?""好!平定长毛后再谈。先说说,你准备招多少人!""多则一万,少则七八千,名字我已想好了,就叫它楚军。""楚军?"曾国藩想起当年王錱在赵家祠堂张贴"湘军营务处"招牌的事,"季高,叫楚军不宜,你既然要另树一帜,还是叫楚勇为好,日后免得遭人讦难。""虽然是勇,但它既出省作战,还是叫楚军为好,究竟名正言顺些。"左宗棠不是王錱,他不愿受曾国藩的制约,做事也没有曾国藩那么多的顾虑,有声有色,烈烈轰轰地干一番事业,是他几十年梦寐以求的愿望。前几个月,因樊燮告状,他在长沙处境不利,有人甚至偷偷写一些辱骂的小条子,半夜贴在他的门上以泄积怨,常常惹得他怒火中烧。有一张帖子上甚至写着"钦命劣幕衔帮办湖南巡抚大公馆",极尽挖苦之能事。现在此案已平,因祸得福,且又正遇江南大营溃败的非常时机,年已四十九岁、中举达二十八年之久的左宗棠怎能失掉这个大好机会!他恨不得招集十万八万雄师,尽展胸中奇才,一年半载便荡平巨寇,克复江宁。他相信自己有这个本事。
左宗棠刚告辞出门,亲兵送来一个讣帖:罗遵殿家明日举行家祭,请曾国藩参加。
"淡村死得可怜!"曾国藩自言自语,满脸阴云,转而对亲兵说,"你告诉罗家,明早我亲来府上吊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