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古今断想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0.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推杯换盏,对饮成三人,不知不觉已是入夜子时,刘表醉卧几案,周仓也好不到那里去,周澈还有一点意识,叫刘表的随从阿福,扶刘表回房,自己则拖着周仓到院子水井旁,用井水泼周仓。
“三叔!你下手也太狠了,给俺这样醒酒。”周仓抱怨。
“给!先擦干,再去换衣裳,一会把厅堂收拾了。我出去巡夜。”周澈递过一块方巾布。
“俺晓得了,三叔。对了!天冷,三叔披件袍子。”周仓接过方巾布道。
“收拾完早点睡吧,俺巡夜去了。”周澈进屋取袍,挎刀而去。
......
周澈坐在田埂上,迎着冷风,望着茫茫天际,星斗密布,有的闪烁不定,有的悬凝不动,有的晦暗无光,有的灼灼耀射。
心中暗想,刘表那一番话,并无道理,在古代还是十分看重出身的。
周澈任职亭部,固然是想依靠刷声望这条捷径迅速走上仕途,但另一方面,在亭部也能使他开阔眼界,广交豪杰,从而获取更多的资源。
但是历朝历代的最好资源都集中在上层,芸芸众生拼命争夺的一点蝇头小利,在上层人眼中却不屑一顾,环境决定地位,周澈要想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他就首先要改变自己环境。
周澈无论前世还是今生都有着深刻的体会,社会是分阶级或者阶层,如果他不想像蝼蚁一样生活在最底层,他就得寻觅一切机会向上走,虽然那次遇见董卓那次他确实是很想投靠,但是作为后来人,他知道董卓的下场;在洛阳也是,本欲投靠宦官,但是想想阉宦也是没有好下场。错失了两次进入大汉中层社会的门票。
之后回到汝南,凭借原来周澈的记忆才知道,从中层走入上层要远比从下层走入中层难得多,道路也更艰险,需要他付出更艰辛的努力。
周澈想着黄巾起义还有十来年,虽然他是名门周氏出身,但是是偏房庶出,努力刷声望还是有希望的。
汉末就像一座失火的仓库,每个人都想从仓库里多搬出一点属于自己的东西,每个人的手段不同,西北羌乱、李文侯、北宫伯玉、张角、董卓、袁术等人不过是纵火者,他们没有机会进入仓库,注定将一无所获。
而张角是搬运物资的第一个探路者,最后却葬身于火海,曹操、刘备、孙权、袁绍、刘表、刘焉,这些人才是真正进入仓库抢夺物资的参与者。
如果他周澈也想在着火的汉末仓库中分一杯羹,那么他就必须占据有利的位置,靠近更便利的通道。
而武艺不过是他进入上层社会的一种辅助手段,最重要的还是刷名望、刷资历。
不仅要学到更高深的武功,还要抓住一切机会,使自己的实力迅速得到提升,毕竟汉朝仓库的大火已经点燃,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起初周澈确实是本着投靠谁谁的想法,但是残酷的社会让他觉得好好的人不做,干嘛要去做狗?!
其实刘表说的很对,这个年代寒门入仕何其难也,贫民基本就别妄想了,你饭都吃不饱,哪有什么钱买书看。
周澈望着漫天星斗,想到本朝有一名将朱儁(jun)他的仕途之路可以说是很标准的一个东汉寒士的入仕之路。
两汉以孝治天下,朱儁之出名正是因为孝,“以孝养致名”,由此得以出仕为县门下书佐。
县门下书佐虽是县令长的门下亲近吏,但还只是个低级吏员,像朱儁这样母为贩缯者,不是士族出身的“寒士”要想往上升迁仍是不易。
我国是农业大国,人口多,为让百姓能吃饱饭,重农轻商,两汉之世,先是商贾不能入仕,后是有市籍者不能入仕,汉之“七科谪”,七种被征发去边疆戍卫的人,“吏有罪一,亡命二,赘婿三,贾人四,故有市籍五,父母有市籍六,大父母有籍七”,从贾人到第七其实都是商贾。
朱儁家应是没有市籍的,但要想在仕途上有进一步地发展,非得远远超出常人不可,他就投时任本县县令长的“八厨”之一度尚之所好,盗母缯给郡人周规还债。他盗了母缯,家里失了产业,他母亲责骂他,他说:“小损当大益”。
“八厨”与“八俊”等都是当世名士,所以名为“厨”,是因为能“以财救人”。他的这个举动得到了度尚的“奇之”,就像他说的“小损当大益”,被度尚荐入郡朝。
入郡朝后,他开始只是“稍历郡职”,后来尹端来任太守,他被擢为郡主簿。从县门下书佐到郡主簿,这是一个极大的飞跃。他被尹端擢为郡主簿,他就是尹端的“故吏”了。两汉的中央集权不如后世,有先秦遗风,郡吏视郡守为君,郡府是一个小一朝-廷。
再如颍川名士陈寔功归于郡守,过归于自己,由此得以扬名,被士子、长吏看重。再者还有后世所赞颂的“白马将军”公孙瓒曾为郡门下书佐,刘太守获罪,被发配去日南,公孙瓒决定同去,乃先去北邙祭祖,说:“昔为人子,今为人臣,当诣日南。日南瘴气,或恐不还,与先人辞於此”,“时见者莫不歔欷”。他由是扬名。
最著名的莫过于“四世三公”的袁家。袁安完全是靠自己的铁骨铮铮、一腔正气,做到三公之位。他的后人却并非如此。如袁逢、袁隗等,对国家没有尺寸之功,但依然身居高位。他们靠的就是对官场规则的熟悉,对世俗的逢迎。他们与先祖的坚持正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袁家世代为三公,三公有举荐人才的权力。百余年下来,袁家门生故吏满天下,在汉末享有崇高的威望。这成为袁氏子弟最大的政治资本。袁绍、袁术借此成为一方霸主。二袁失败后,袁家逐渐衰落。
门生、故吏把他们的老师、举主看得比朝廷都重,打个比方--周澈得到袁家推荐出任某郡太守,然后推荐周澈的这个人,因为别的事情犯罪了,被抓了,周澈就应该闻讯后立刻辞官而去,追赶他坐的槛车一块儿去京师,如同前段所说的公孙瓒一样。
这种因为私人的感情而放弃朝廷的公职,这是不对的,但是风俗如此,尽管被少数有识之士认为不对,朝野却都称赞这种行为。
所以当尹端获罪时,朱儁做出了同样的行为,他“赢服间行,轻赍数百金到京师,赂主章吏”,使尹端免了弃市的死罪,输作左校。这样的下吏、臣子,作长吏的都喜欢,所以朱儁被后任太守举为孝廉。
说到这里就必须谈一谈两汉的选官制度。总所周知的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最有名的就是科举制度,从隋炀帝到清光绪,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相对而言,汉代没有科举制度,它是通过三种办法:征、辟、察举。
征:征召,皇帝直接聘任士人为官。
就是说你的贤名或者才能直达天听,皇上都知道了--如司马相如,哇,这哥们厉害了,皇上都听说了,得嘞,来京城做官吧。这真是走大运了,运交华盖,起步就是品级两千石的级别--郡守。不像科举,中个状元,那也才六品官,要从底层开始爬。当然电视剧是骗人的,中状元就八府巡按,太玛丽苏了。
除了司马相如,还有那个“马前泼水”的朱买臣,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被征召了,直接官拜两千石,回会稽郡做太守。
问题是这种人太少了,周澈根本没机会。
辟:辟召,大臣高官聘任士人为官。比如大将军、大司马这类的三公高官,看中你了招募你做幕府,这个也少。
所以汉代普遍是--察举,即由地方官员向朝廷推荐人才。皇帝下诏,责成中央和地方长官选举贤能,向朝廷推荐出任官吏。
后世初中语文里,好像有篇乐府诗--“举茂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茂才即秀才,为避讳刘秀的秀,才改的。汉代秀才、孝廉就相当后世的进士,
所以朱儁有了孝廉的身份加上他此前为尹端的奔走,他以后的仕途就青云直上了。“再迁”,两次升迁后朱儁即主政一方,为“兰陵令”,当上了县令。令,是大县的长吏,六百石到一千石的品秩了。
这是朱儁做为一个“寒士”的艰辛入仕之途,他入仕很不容易,就他个人来说,他有眼光、敢下赌注、有决断,确实是一个少见的人杰。
选秀才和选孝廉也不适合周澈,周澈是穿越而来的,文言文也就课文见过。后世你会点文言文就可以出去装个比,这小子有国学基础,在古代,普通的儒生就能喷死你,别指望用那点皮毛去收服谋士;孝廉么?周澈也不行,因为原来的周澈就是受不了主母大娘的压迫才离家的,古语云:“父母在,不远游。”虽然那个不是生母,但是按照宗法制,那是嫡母,也是你的母亲。
所以周澈还是决定老老实实在亭部干起,凝聚实力,等待天下大乱。
周澈想着想着顿时来了兴趣,这察举制度,感觉有点像推荐入学。选秀才么,好歹要有学问才能获选,问题是那个年代寒门是买不起书的,士族么,也不一定每个都会读书。所以汉代选孝廉的最多,但是这个孝廉基本吹比。
孝和廉是一种德行,德有没有衡量的标准?没法衡量。这人缺不缺德你也不知道啊,到东汉末年,越来越走样,发展到后面就是那些什么“二代”们都有德行。
有人会说,这个乐善好施、赞助邻里、架桥铺路、怜贫济苦,这都是德行吧。这话是没错,但是这些是建立在什么的基础上--强大的经济实力。
干这些事得有钱。那么谁家有钱--大官僚家,累世簪缨,四世三公。所以永远都是他们家的孩子,早早的举了孝廉。然后一踏入官场,哎呀!这些地方官不是我父族辈提拔的,就是我舅舅辈推荐的、我岳父什么的部下、门生。升官简直飞机,一年一级别。
周澈想到此处觉得吏治糜烂啊,科举制度能实行千年确实是好的。科举为什么好?因为相对而言考试是最公平的制度。有人会说,考试会不会作弊?有句话叫做“世事无绝对”,有绝对?那么爱因斯坦为何不写个“绝对论”。事物都是相对存在的,要相对而论,没有百分之百的,只能说是最不坏的。
想起考试,周澈笑了笑。因为前世高考的时候,那个时候很多国人说高考怎么怎么样,应试教育怎么....压迫学生、增加学生负担什么的。
后来一位逗比老师上课的时候讲:“同学们,人家那个富二代、官二代喷高考就喷了,你们一群穷叼丝也起哄,没高考,北大、清华有你什么事,你北大校门都见不着。现在有高考,你好歹还能考,如果这个没了,凭推荐入学?!凭怎么推荐?给社会捐款?你家省吃俭用供你读书来不及,还给社会捐款啊?!”
推荐入学这事,某些砖家叫兽好像在人大会议上提过,周澈笑而不语,真靠推荐入学,大西南、大西北立马宣布独立,那边真是穷啊,你说凭借才艺?知道一把古琴要多少钱么?知道一架钢琴多少钱么?买不起啊。
东南某个经济大省,做航模高考都能加分。那么一个模型两万多啊,一般学生搞得起么?能做这个的都是二代。你会做航模就会做军舰啊?!这玩样跟你是不是人才有毛线关系,但是这玩样高考就能加分。
我们爱科学,就都加了分。你家水龙头坏了,马桶堵了,你都不会修,你做航模有毛用?不!我爱科学,我会加分。
不管是科举还是高考,应该来说都远胜于类似汉代的察举制--推荐制度。当然科举和高考又是两码事,但是只能说是最好的制度。它们没错,通过考试选拔人才,这个制度没错。梁启超先生后来都后悔废除科举。
那么它们错在哪里?错在考什么。比如科举,错整天考八股、四书五经,不是说八股和四书五经不对,你也要考考别的;再如高考,试题太僵化,比如数学吧,证明A=B,阅卷老师看答案是七步解出,按步给分,每步两分。但是考生用六步就算出答案了,X。少一步扣两分。这不是脑残么,六步证出来应该加两分。别说文科,理科你都这么束缚学生头脑,你还指望高科技啊。高考是错在这里。
推荐?!这个不太适合中国。因为汉代就是前车之鉴。
推杯换盏,对饮成三人,不知不觉已是入夜子时,刘表醉卧几案,周仓也好不到那里去,周澈还有一点意识,叫刘表的随从阿福,扶刘表回房,自己则拖着周仓到院子水井旁,用井水泼周仓。
“三叔!你下手也太狠了,给俺这样醒酒。”周仓抱怨。
“给!先擦干,再去换衣裳,一会把厅堂收拾了。我出去巡夜。”周澈递过一块方巾布。
“俺晓得了,三叔。对了!天冷,三叔披件袍子。”周仓接过方巾布道。
“收拾完早点睡吧,俺巡夜去了。”周澈进屋取袍,挎刀而去。
......
周澈坐在田埂上,迎着冷风,望着茫茫天际,星斗密布,有的闪烁不定,有的悬凝不动,有的晦暗无光,有的灼灼耀射。
心中暗想,刘表那一番话,并无道理,在古代还是十分看重出身的。
周澈任职亭部,固然是想依靠刷声望这条捷径迅速走上仕途,但另一方面,在亭部也能使他开阔眼界,广交豪杰,从而获取更多的资源。
但是历朝历代的最好资源都集中在上层,芸芸众生拼命争夺的一点蝇头小利,在上层人眼中却不屑一顾,环境决定地位,周澈要想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他就首先要改变自己环境。
周澈无论前世还是今生都有着深刻的体会,社会是分阶级或者阶层,如果他不想像蝼蚁一样生活在最底层,他就得寻觅一切机会向上走,虽然那次遇见董卓那次他确实是很想投靠,但是作为后来人,他知道董卓的下场;在洛阳也是,本欲投靠宦官,但是想想阉宦也是没有好下场。错失了两次进入大汉中层社会的门票。
之后回到汝南,凭借原来周澈的记忆才知道,从中层走入上层要远比从下层走入中层难得多,道路也更艰险,需要他付出更艰辛的努力。
周澈想着黄巾起义还有十来年,虽然他是名门周氏出身,但是是偏房庶出,努力刷声望还是有希望的。
汉末就像一座失火的仓库,每个人都想从仓库里多搬出一点属于自己的东西,每个人的手段不同,西北羌乱、李文侯、北宫伯玉、张角、董卓、袁术等人不过是纵火者,他们没有机会进入仓库,注定将一无所获。
而张角是搬运物资的第一个探路者,最后却葬身于火海,曹操、刘备、孙权、袁绍、刘表、刘焉,这些人才是真正进入仓库抢夺物资的参与者。
如果他周澈也想在着火的汉末仓库中分一杯羹,那么他就必须占据有利的位置,靠近更便利的通道。
而武艺不过是他进入上层社会的一种辅助手段,最重要的还是刷名望、刷资历。
不仅要学到更高深的武功,还要抓住一切机会,使自己的实力迅速得到提升,毕竟汉朝仓库的大火已经点燃,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起初周澈确实是本着投靠谁谁的想法,但是残酷的社会让他觉得好好的人不做,干嘛要去做狗?!
其实刘表说的很对,这个年代寒门入仕何其难也,贫民基本就别妄想了,你饭都吃不饱,哪有什么钱买书看。
周澈望着漫天星斗,想到本朝有一名将朱儁(jun)他的仕途之路可以说是很标准的一个东汉寒士的入仕之路。
两汉以孝治天下,朱儁之出名正是因为孝,“以孝养致名”,由此得以出仕为县门下书佐。
县门下书佐虽是县令长的门下亲近吏,但还只是个低级吏员,像朱儁这样母为贩缯者,不是士族出身的“寒士”要想往上升迁仍是不易。
我国是农业大国,人口多,为让百姓能吃饱饭,重农轻商,两汉之世,先是商贾不能入仕,后是有市籍者不能入仕,汉之“七科谪”,七种被征发去边疆戍卫的人,“吏有罪一,亡命二,赘婿三,贾人四,故有市籍五,父母有市籍六,大父母有籍七”,从贾人到第七其实都是商贾。
朱儁家应是没有市籍的,但要想在仕途上有进一步地发展,非得远远超出常人不可,他就投时任本县县令长的“八厨”之一度尚之所好,盗母缯给郡人周规还债。他盗了母缯,家里失了产业,他母亲责骂他,他说:“小损当大益”。
“八厨”与“八俊”等都是当世名士,所以名为“厨”,是因为能“以财救人”。他的这个举动得到了度尚的“奇之”,就像他说的“小损当大益”,被度尚荐入郡朝。
入郡朝后,他开始只是“稍历郡职”,后来尹端来任太守,他被擢为郡主簿。从县门下书佐到郡主簿,这是一个极大的飞跃。他被尹端擢为郡主簿,他就是尹端的“故吏”了。两汉的中央集权不如后世,有先秦遗风,郡吏视郡守为君,郡府是一个小一朝-廷。
再如颍川名士陈寔功归于郡守,过归于自己,由此得以扬名,被士子、长吏看重。再者还有后世所赞颂的“白马将军”公孙瓒曾为郡门下书佐,刘太守获罪,被发配去日南,公孙瓒决定同去,乃先去北邙祭祖,说:“昔为人子,今为人臣,当诣日南。日南瘴气,或恐不还,与先人辞於此”,“时见者莫不歔欷”。他由是扬名。
最著名的莫过于“四世三公”的袁家。袁安完全是靠自己的铁骨铮铮、一腔正气,做到三公之位。他的后人却并非如此。如袁逢、袁隗等,对国家没有尺寸之功,但依然身居高位。他们靠的就是对官场规则的熟悉,对世俗的逢迎。他们与先祖的坚持正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袁家世代为三公,三公有举荐人才的权力。百余年下来,袁家门生故吏满天下,在汉末享有崇高的威望。这成为袁氏子弟最大的政治资本。袁绍、袁术借此成为一方霸主。二袁失败后,袁家逐渐衰落。
门生、故吏把他们的老师、举主看得比朝廷都重,打个比方--周澈得到袁家推荐出任某郡太守,然后推荐周澈的这个人,因为别的事情犯罪了,被抓了,周澈就应该闻讯后立刻辞官而去,追赶他坐的槛车一块儿去京师,如同前段所说的公孙瓒一样。
这种因为私人的感情而放弃朝廷的公职,这是不对的,但是风俗如此,尽管被少数有识之士认为不对,朝野却都称赞这种行为。
所以当尹端获罪时,朱儁做出了同样的行为,他“赢服间行,轻赍数百金到京师,赂主章吏”,使尹端免了弃市的死罪,输作左校。这样的下吏、臣子,作长吏的都喜欢,所以朱儁被后任太守举为孝廉。
说到这里就必须谈一谈两汉的选官制度。总所周知的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最有名的就是科举制度,从隋炀帝到清光绪,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相对而言,汉代没有科举制度,它是通过三种办法:征、辟、察举。
征:征召,皇帝直接聘任士人为官。
就是说你的贤名或者才能直达天听,皇上都知道了--如司马相如,哇,这哥们厉害了,皇上都听说了,得嘞,来京城做官吧。这真是走大运了,运交华盖,起步就是品级两千石的级别--郡守。不像科举,中个状元,那也才六品官,要从底层开始爬。当然电视剧是骗人的,中状元就八府巡按,太玛丽苏了。
除了司马相如,还有那个“马前泼水”的朱买臣,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被征召了,直接官拜两千石,回会稽郡做太守。
问题是这种人太少了,周澈根本没机会。
辟:辟召,大臣高官聘任士人为官。比如大将军、大司马这类的三公高官,看中你了招募你做幕府,这个也少。
所以汉代普遍是--察举,即由地方官员向朝廷推荐人才。皇帝下诏,责成中央和地方长官选举贤能,向朝廷推荐出任官吏。
后世初中语文里,好像有篇乐府诗--“举茂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茂才即秀才,为避讳刘秀的秀,才改的。汉代秀才、孝廉就相当后世的进士,
所以朱儁有了孝廉的身份加上他此前为尹端的奔走,他以后的仕途就青云直上了。“再迁”,两次升迁后朱儁即主政一方,为“兰陵令”,当上了县令。令,是大县的长吏,六百石到一千石的品秩了。
这是朱儁做为一个“寒士”的艰辛入仕之途,他入仕很不容易,就他个人来说,他有眼光、敢下赌注、有决断,确实是一个少见的人杰。
选秀才和选孝廉也不适合周澈,周澈是穿越而来的,文言文也就课文见过。后世你会点文言文就可以出去装个比,这小子有国学基础,在古代,普通的儒生就能喷死你,别指望用那点皮毛去收服谋士;孝廉么?周澈也不行,因为原来的周澈就是受不了主母大娘的压迫才离家的,古语云:“父母在,不远游。”虽然那个不是生母,但是按照宗法制,那是嫡母,也是你的母亲。
所以周澈还是决定老老实实在亭部干起,凝聚实力,等待天下大乱。
周澈想着想着顿时来了兴趣,这察举制度,感觉有点像推荐入学。选秀才么,好歹要有学问才能获选,问题是那个年代寒门是买不起书的,士族么,也不一定每个都会读书。所以汉代选孝廉的最多,但是这个孝廉基本吹比。
孝和廉是一种德行,德有没有衡量的标准?没法衡量。这人缺不缺德你也不知道啊,到东汉末年,越来越走样,发展到后面就是那些什么“二代”们都有德行。
有人会说,这个乐善好施、赞助邻里、架桥铺路、怜贫济苦,这都是德行吧。这话是没错,但是这些是建立在什么的基础上--强大的经济实力。
干这些事得有钱。那么谁家有钱--大官僚家,累世簪缨,四世三公。所以永远都是他们家的孩子,早早的举了孝廉。然后一踏入官场,哎呀!这些地方官不是我父族辈提拔的,就是我舅舅辈推荐的、我岳父什么的部下、门生。升官简直飞机,一年一级别。
周澈想到此处觉得吏治糜烂啊,科举制度能实行千年确实是好的。科举为什么好?因为相对而言考试是最公平的制度。有人会说,考试会不会作弊?有句话叫做“世事无绝对”,有绝对?那么爱因斯坦为何不写个“绝对论”。事物都是相对存在的,要相对而论,没有百分之百的,只能说是最不坏的。
想起考试,周澈笑了笑。因为前世高考的时候,那个时候很多国人说高考怎么怎么样,应试教育怎么....压迫学生、增加学生负担什么的。
后来一位逗比老师上课的时候讲:“同学们,人家那个富二代、官二代喷高考就喷了,你们一群穷叼丝也起哄,没高考,北大、清华有你什么事,你北大校门都见不着。现在有高考,你好歹还能考,如果这个没了,凭推荐入学?!凭怎么推荐?给社会捐款?你家省吃俭用供你读书来不及,还给社会捐款啊?!”
推荐入学这事,某些砖家叫兽好像在人大会议上提过,周澈笑而不语,真靠推荐入学,大西南、大西北立马宣布独立,那边真是穷啊,你说凭借才艺?知道一把古琴要多少钱么?知道一架钢琴多少钱么?买不起啊。
东南某个经济大省,做航模高考都能加分。那么一个模型两万多啊,一般学生搞得起么?能做这个的都是二代。你会做航模就会做军舰啊?!这玩样跟你是不是人才有毛线关系,但是这玩样高考就能加分。
我们爱科学,就都加了分。你家水龙头坏了,马桶堵了,你都不会修,你做航模有毛用?不!我爱科学,我会加分。
不管是科举还是高考,应该来说都远胜于类似汉代的察举制--推荐制度。当然科举和高考又是两码事,但是只能说是最好的制度。它们没错,通过考试选拔人才,这个制度没错。梁启超先生后来都后悔废除科举。
那么它们错在哪里?错在考什么。比如科举,错整天考八股、四书五经,不是说八股和四书五经不对,你也要考考别的;再如高考,试题太僵化,比如数学吧,证明A=B,阅卷老师看答案是七步解出,按步给分,每步两分。但是考生用六步就算出答案了,X。少一步扣两分。这不是脑残么,六步证出来应该加两分。别说文科,理科你都这么束缚学生头脑,你还指望高科技啊。高考是错在这里。
推荐?!这个不太适合中国。因为汉代就是前车之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