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三国之最风流 > 第四卷 中平元年 82 程荀陈舟船相见 孔文举出任北海

第四卷 中平元年 82 程荀陈舟船相见 孔文举出任北海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0.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出了开阳县,程嘉没有再去泰山兵的军营里找臧霸告别,直接就踏上了返程的路途。

    开阳屯驻了上万的泰山兵,臧霸帐下不少人又原本就是盗贼头子,因而开阳周边、包括开阳南边即丘周边的治安都挺好,没什么贼寇出没。

    沿着沂水的东岸南下,过了即丘,入东海郡境内,在羽山附近,程嘉碰上了一股山贼,约有一二百人,舞着木棍、竹枪从野林、丘陵中冲出来,看起来着声势不小,只可惜他们碰上的对手太强,此次从行护卫程嘉的都是荀贞军中的精锐,三下五除二就把他们给打散了。

    程嘉骑在马上,摸着胡子,在边儿上观战,因为自身的安危一点儿不需要担忧,所以他一边好整以暇地和留下来保护他的几个骑士指点战场,评嘉勇士,一边儿还有空发两句感叹:“东海是州治所在,陶恭祖偌大的威名,十来万的黄巾都打退了,却怎么连东海的一点蟊贼都管不了?”

    这却是不怪陶谦。

    如今天下战火四起,民不聊生,盗贼只是表象,根子还是在政局,朝中和州郡的政局一日不得清明,这遍布各地州郡的盗贼、山贼、海贼就会如野草一般,剿一茬,出一茬,剿之不净。

    轻轻松松击溃了这股山贼,战场上的骑士们兀自不肯罢休,想分散追上去将之尽灭。

    程嘉见之,把他们都召了回来,说道:“说是山贼,不过是逃税入山的郡人罢了。汝等皆披甲持兵,一望即是锐士,要非饿极了眼,他们又怎敢埋伏劫我等?既已击溃,便放他们去吧。”

    程嘉这话说的很是悲天悯人,可他其实并不是可怜这些山贼。

    这股山贼是东海郡的山贼,而如程嘉所说,东海又是州治的所在,如将这股山贼尽灭,那岂不就是在为陶谦出力?明知陶谦和荀贞不和,这等赔钱的买卖程嘉却是不肯做的。

    之前他去开阳时,在东海郡内倒是没有碰上山贼,不过在笮融掌权的下邳国境内却曾碰到过两股盗贼,当时他也只是叫骑士们把盗贼击溃便就算了。

    过了羽山,再往南行,没再遇上贼寇,大约是他之前在下邳国境内曾击溃过两股盗贼,“威名”已经传出,入了下邳国境内后,也没再遇上贼寇。

    仍如来时一样,他这次回广陵,还是一半陆路、一半水路。他来时乘的船是官船,现在正停在淮阴东北边的渡口等他,上了船顺水而下,很快就入了广陵郡界。

    入了广陵郡界,行约有二三十里,却见迎面来了一船,也是官船,船外挂着广陵郡府的旗号。

    闻得水手来报,程嘉出了船舱,命放缓船速,自立在船头观望。

    对面来的这船也发现了他们,亦放缓了船速,慢慢地靠拢过来。

    待得两船接近,程嘉看见对面船头上站了两个士人。

    其中一个长身玉立,朗目疏眉,可不正是荀攸?另一个他也认识,年约二十出头,个头不及荀攸,大概因为年轻,颔下尚未蓄须,不过相貌端正,自有雍和气度,却是陈群。

    程嘉知道陈群是荀贞的妻弟,此前跟着荀贞到颍阴时见过,也知道荀贞有意召他来自家帐下用事,此时在河上相遇,他不觉心道:“陈长文何时来的?想是刚到不久。却怎么刚来就和公达泛舟河上?看他们行船的方向,像是要往北去?是要去见陶谦么?”

    往北边去,要么是下邳,要么是东海,要么是琅琊。程嘉本人刚从琅琊回来,荀攸、陈群肯定不是去琅琊的,而下邳没什么可去的,那只有是去东海州治见陶谦了。

    两船靠在一处,彼此停下,荀攸叫水手搭起船板,他和陈群踏着板子,来到了这边船上。

    三人相见,叙礼说话。

    程嘉和陈群不熟,但一来陈群出自名族,再则陈群的父亲陈纪现出仕平原,为二千石的大吏国相,再一个,也是最重要的,陈群是荀贞的妻弟,这次来到广陵,肯定是会被荀贞重用的,故此正因为和他不熟,程嘉更是少不得借此河上相遇的机会和他多说了几句亲热话。

    说了会儿话,荀攸又略问了几句程嘉此次出使的结果,程嘉回答完后,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到了荀攸、陈群两人“乘船北上何去”上边。

    程嘉问道:“公达,卿与长文浮舟北行,可是要去郯县?是去要见陶恭祖?”

    荀攸摇了摇头,说道:“不是。”

    程嘉纳闷了,你俩这乘船北上,不是去郯县,还能是去哪里?遂问道:“那是要往何去?”

    “北海。”

    “北海?”

    “卿出使在外,也许还不知道吧?故虎贲中郎将鲁国孔君文举被三府同举出任北海相,前两天刚刚到任。”

    “孔文举被举北海相?”程嘉楞了一下。

    “不错。”

    “还是三府同举?”

    “正是。”

    程嘉嘿然,拈须说道:“他这是得罪谁了?”

    孔文举自便是孔融,孔融早年在豫州为从事,黄巾被平定后,他为朝中征用,被征为为司空掾属,前些时,他接替何顒,继任北军中候,在职三天,又接替袁术,转任虎贲中郎将,前不久,听说他又转任议郎,这还没过多长时间,竟又被三府同举,再次转任,出任北海为相。

    北海国属青州。豫州、扬州、兖州、青州都与徐州接壤,北海挨着徐州的琅琊郡,在琅琊的正北边。青、兖黄巾势大,而单就青、兖凉州来说,又是北海的黄巾最为猖獗。孔融在洛阳原本是虎贲中郎将,被转为议郎已是大大地贬用了,但至少议郎还是在洛阳,现在却忽然又被三府同举、也即三公同举,又被举荐到北海做国相,这已不是贬用,而是让他去送死了。

    荀攸看了看左右,没有外人,於是说起了其中的曲折。

    这其中曲折说来也简单,简而言之,都是因为董卓要废立天子。他说道:“董卓欲废立天子,此事卿已知之,孔君为虎贲中郎将,每参与议事,常有匡正之言,多与董卓争辩,董卓因是怀恨,遂夺其虎贲中郎将之职,转为议郎,犹怀忌恨,乃又暗示三府同举孔君为北海国相。”

    孔融大名满天下,程嘉和他虽不熟,只是在洛阳时跟着荀贞见过一次,但此时闻得此言,却亦不免慨叹,说道:“董卓恃兵自雄,祸乱洛阳,而朝中诸公非但不敢与之争,反顺其意,竟就真的按董卓的意思,将孔君荐为了北海国相!这不是亲痛仇快、自断股肱么?”

    荀攸、陈群也都是面带愤忧。

    “愤”当然是愤怒董卓,也不满朝中公卿的软弱。

    “忧”则是为孔融担忧了。

    孔融虽有盛名,可只是个儒生文士,并不知兵略,他来这黄巾猖獗的北海当国相,结局堪忧,下场恐会不妙。

    孔融在豫州做从事时和荀爽是同僚,荀贞、荀攸作为荀氏的晚辈都和孔融见过,孔融这个人生性宽厚,最喜欢拔擢后进,对荀贞、荀攸,还有荀彧兄弟等荀家的杰出子弟都很照拂,现今他被发配到北海这个地方做国相,做为他“后进晚辈”的荀攸当然是会为之担忧的。

    荀攸担忧,陈群也担忧,事实上,陈群比荀攸更担忧。

    较之和荀家的关系,孔融和陈家的关系更亲近。

    孔融的年纪比陈纪小些,比陈群大不少,很早前他就和陈群的父亲陈纪结交为友,后来见到陈群,非常欣赏陈群,又转而和陈群结交,他和陈纪结交为友的时候,陈群是他的晚辈,见到他得向他行晚辈之礼,而当他改与陈群结交后,他则就变成了陈群的同辈、陈纪的晚辈,这么一来,见到陈纪时他就得以晚辈的身份伏拜行礼,也就是说,他宁愿自矮一辈,宁愿以前的朋友变成他的长辈,也要和陈群结交,这对陈群是多大的抬举?陈群年纪轻轻的便闻名州郡,为世人所知,也正是因为此事,后世专门有个成语,叫“纪群之交”,便是典出此处。

    可以想见,对孔融到北海后情况的担忧,陈群肯定是远过於荀攸的。

    也正因为陈群和孔融有这么层深厚的交谊在,所以在知道孔融到了北海上任后,虽然陈群那时刚到广陵不久,荀贞却还是叫他和荀攸一起去北海谒见孔融。

    陈群年轻归年轻,却是个稳重之人,尽管较之荀攸,他更为孔融担忧,但因为和程嘉这只是二次相见,两人并不相熟,所以虽有许多话想说,还是忍住了。

    纪群之交这件事,程嘉也是有过耳闻的。

    他看了看陈群,说道:“黄巾寇略青、兖,而北海最为贼冲。长文,君此与公达同去北海,见到孔君后,不妨劝一劝他:‘识时务者为俊杰,通机变者为英豪’,明知这是董卓在使坏,孔君不能上当,为朝廷计,也是为天下忠臣士人的元气计,孔君最好托以疾病,挂印辞归。”

    陈群忧心忡忡地说道:“孔君直节之士,向有大志,此次出任北海,虽是为人所陷,而以孔君的脾性,我却恐他不会听我等之劝啊!”

    和孔融相交深厚,陈群对孔融的了解远非程嘉所能比的。

    孔融为孔子之后,才华横溢,虽生性宽容,不猜忌别人,喜拔擢后进,但亦常以“智能优赡,溢才命世”自许,对当世的豪杰,他有很多都是看不大起的,高谈阔论,胸怀大志,总有荡清宇内、一挽狂澜的雄伟志向,要想让他听劝,“托以疾病,挂印辞归”,这是万万不可能的。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