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 陶谦难催泰山兵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0.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东海郡,郯县州府。
半个时辰内,陶谦连续接到了笮融的两封告急求援文书。
接到笮融的第一道求援文书后,陶谦就召来了州府中的文武重臣商议此事,议论方半,笮融的第二道求援文书又至。陶谦大略地看了一下笮融的这第二道求援文书,却是与第一道没多少区别,只是在言辞上更加地急切了些,他将之放在案上,苦笑着对堂上诸臣说道:“笮融的这求援文书前封才到,后封又来,一道接着一道,直如雪片纷纷,真是令我心焦啊!”
府中的文臣如赵昱、王朗、曹宏等皆在,武臣如曹豹等也都在,陶谦的两个儿子陶商、陶应而今分别掌了一些兵权,亦列席与会。
曹宏是陶谦最亲信的文吏,见陶谦焦躁,他遂出言劝解,说道:“荀贼部曲进击甚速,围夏丘、击下相,两路夹击下邳郡,来势汹汹,笮相想来也定是面对如此局面,束手无策,不知应对,所以才接连求援。事已至此,方伯急也无用,还是商议出来一个应对的办法是为上策。”
“卿还有什么别的良策么?”
曹宏说道:“眼下看来,还是只有此前下吏等与方伯商量出来的那两个办法,似可能用:再传檄给臧霸,令他即刻南下,此其一;择得力人员去彭城,对彭城相薛礼晓以利害,叫他万不可存观望侥幸之心,亦需立刻出兵,援助下邳及我东海两郡,此其二。”
“吾已给臧霸传檄三次,奈何他虽不抗命,却行动迟缓,便是再给他传檄一次,难道他就会立即南下么?”
曹宏说道:“臧霸和薛礼不同,他本泰山亡命,若不是方伯提携,岂有他的今日?以下吏猜度之,他所以行动迟缓者,不外乎图利罢了,……荀贞之能许给他的,不见得就会比方伯能许给他的更多、更好,故而,方伯可再许他以更丰厚的财货名爵,他应该就会从命南下了。”
“也只有如此了。”
“除此之外,方伯还是得早下决定,最好快点遣出兵马,救援下邳。”
陶谦叹了口气,说道:“我岂不知下邳已危?可是,荀贞之他并不是只遣了许仲、乐进一路兵马,他是兵分三路,赵云击下相,此外,还有一路兵马已经打下淮浦、淮阴,进至曲阳城下了啊!”
这“还有一路兵马”,说的正是荀成、徐荣、辛瑷等人率领的这一路兵马。在陈登家族的配合下,打下了淮浦、淮阴后,荀成等率部已到了曲阳城下,开始围城进攻了。
曲阳往北二三十里就是东海郡的地界,再向西北行一百二三十里便是陶谦所在的郯县。
一边是下邳县和下相县,——下邳与下相两县距离郯县也分别各是一百多里地,一边是曲阳,薛礼在彭城纹丝不动、臧霸迟迟不肯南下,陶谦手上现在就那么些兵马,他而今面临的困境却是和笮融一般无二:兵马虽有限,可处处都得救。
问题是:笮融还可以等他的援兵,他又能等来谁的援兵?开战前,他就已遣出一批兵马去支援下邳了,在接到下相、曲阳告急的军报后,他又刚各遣出一批兵马分去救援下相、曲阳,
这种情况下,他实在是没有多少机动人马可以调动了,总不能把东海郡各县的守军也调出去。
“都是这个臧霸!他如听令即行,我又岂会陷入如此兵力困窘之局面?”陶谦心中暗恨,却又无计可施,做出了决定,心道,“此前数次传檄臧霸,每次我也都许给他财货名禄,可他都不肯爽快从命,这次传檄,我不能只以财货名爵许之了,还需得以情动之!”
做出了决定,陶谦对他的长子陶商说道:“这回给臧霸传檄,由你去!”
陶商呆了一呆,很快就自以为明白了陶谦的意思,起身应诺,然后恶狠狠地说道:“臧霸如再不从命,我亲手斩了他!”
“我不是让你去斩了他!”
“那是?”
陶谦缓了缓气,平复了下心情,说道:“臧霸昔日从我讨击黄巾时,我倚之甚重,讨定黄巾后,我对他也不薄。我叫你去,不是让你去动刀,而是让你去动嘴!”
陶商这才明白了陶谦的意思,忙应道:“是,是。”
陶谦召来文吏,命写就给臧霸的传檄,亲拿来过目,复亲手修改,直到把整道传檄改得言辞恳切,充分表达了自己对他的情意之后,才又叫文吏誊写,誊写好,交给陶商,令道:“你现在就去开阳见臧霸,把这道檄文亲手交给他,告诉他,这是我亲自写的!”
陶商应道:“诺。”
他接过檄文,对陶谦行了跪拜大礼,说道:“儿今去开阳,必说动臧霸南下。阿翁在州府,万望保重贵体,荀贞虽得一时之利,然他悖逆无道,必将有诛罚在后,阿翁请多宽心。”
陶谦点头说道:“好,你去罢。”
陶商又叮嘱了陶应几句,叫他看顾好老父,这才下堂离去。
曹宏赞叹道:“方伯怜悯百姓,子成纯然孝父,实令下吏感叹。方伯,正如子成所言,荀贞之纵侥一时之幸,然他逆天行事,终会落败。”
子成,是陶商的字。
陶谦说道:“这些话都不必说了,我虽然昏聩老迈,却也知你们这些都只是宽我心的话!”
曹宏讪讪一笑,说道:“方伯清节明智,‘昏聩’云云,未免过谦。”
曹宏能够成为陶谦最信赖的文臣,拍马屁的功夫自是一流。陶谦却也知道,要说真正的能力,府中这么多文臣武将,还得是赵昱、王朗两个。
赵昱、王朗两人一直没有开口,陶谦便亲自询问:“别驾、治中可有良策以教我?”
别驾从事是赵昱,他对陶谦一直没有好感。最先他是根本不愿意出仕州府,当这个从事的,只是被陶谦以“要么出任,要么入狱”为相威胁,这才不得不进了州府。故而,他虽被陶谦委以别驾从事的高职,却对陶谦毫无忠心可言,不但这次军议,包括之前的几次军议,他每次都是不发一言。
此时见陶谦又来问他,他回答说道:“昱谋疏智低,无策可献。”
陶谦也习惯他这么回答了,所以也没动气,又问王朗:“景兴有何以教我?”
王朗,字景兴,是州中的治中从事。
与赵昱不同,王朗虽对陶谦平时的一些作为也颇不以为然,觉得他威凌士人,刚愎自用,任人唯亲,亲小人而远君子,实非良主,对笮融在下邳崇佛虐民更是深恶痛绝,可所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既然拿了陶谦给的俸禄,他便还是尽心尽力地给陶谦出谋划策。他回答说道:“子成适才之言,确实不错。荀贞之虽然是以‘笮融虐民’为名义出的兵,可方伯毕竟是朝廷任命的,手握王命,细细究之,荀贞之却是以郡犯州,道理上还是说不过去的。”
“那又如何?”
今天子为董卓所胁,离了洛阳,远在长安,自保不暇,又哪里有空来管陶谦?
“北海相孔融,清白行高;泰山太守应劭,质性方正;鲁相陈逸,陈公蕃之子也。此三公者,俱名节之士,质诚重义,方伯不妨行文与之,诉以荀贞之‘以郡犯州’之情,道我州内百姓久苦於战之哀,如能说动他们起兵相助,荀贞之现下的兵锋虽盛,必无功而返。”
“陈公蕃”,说的是陈蕃,因陈蕃名高,是当年士人们的典范,所以王朗以“公”称之。
王朗顿了顿,又道:“九江太守服虔,当世大儒;丹阳太守周昕,陈公蕃之门徒;吴郡太守盛宪,少既与孔北海交善,器量雅伟。此三公者,亦海内名士,方伯可再分别行文与之,若可使他们亦起兵,则荀贞之首尾难顾,必退兵归郡矣!”
北海、泰山、鲁,此三个郡国分别在东海郡的西边和北边,或与东海接壤,或距东海不远;而九江、丹阳、吴郡三个郡国则在广陵的南边,俱与广陵接壤。
如王朗所言,陶谦如果真的能说动这几个郡国,便是不能全部说动,只要能说得一两个肯出兵相助,他与荀贞的这场战争局面就会大为改观。
听了王朗此言,陶谦沉吟说道:“孔北海早年与荀贞之相识,并与荀贞之的祖父荀爽交情甚好;应劭汝南人,与荀贞之同州;周昕虽是陈蕃的门徒,却与袁本初交好。此三人,我便是行文与之,恐也说他们不动。”
“只要说动一两人,形势就会对我有利。”
陶谦说道:“也好,便如公言,我就给他们分别行文去书,希望能说动一两个吧!”
王朗又道:“北海诸郡毕竟不能立刻出兵,而今下邳报急,这援军也还是得及早派出的。”
“我今晚就写调令,明天就遣军去援救下邳。”
陶谦写军令、行文不提,却说散了军议,王朗诸人出了州府,赵昱叫住了王朗。
王朗问道:“元达,适才堂上,君一言不发,此时却为何叫我说话?”
赵昱说道:“我为何一言不发,原因你知道,又何必明知故问。”
王朗一笑,说道:“君性刚直,非我可及。”
“你既说我刚直,我就直问你了。”
“君请说。”
“方才在堂上,你为何哄陶恭祖?”
“我哪里哄他了?”
赵昱冷笑说道:“你明知孔北海等人对陶恭祖早怀不满,定不会出兵相助,又明知丹阳三郡与东海相隔数百里,远水不解近渴,其间且有广陵为阻,信使能不能到达丹阳三郡还是两可,却又为何叫陶恭祖分别行文给他们?你这难道不是在哄他么?”
当年黄巾扰乱徐州,陶谦没有把徐州的黄巾剿灭在徐州境内,而是把他们赶去了州外的邻郡,比如北海,现在孔融就对郡内的黄巾十分头疼。别说他们可能没有多余的兵力来助陶谦,就算是有,只陶谦“以邻为壑”的这个举动,他们就断然也不会来帮陶谦。
至若丹阳三郡,就像赵昱说的,远水解不了近渴,便是陶谦的信使能够顺利通过广陵,到达丹阳三郡,只这一去,路上就得好几天,到了地头,呈上陶谦的文书,这么大的事儿,这三郡总得再讨论讨论,这一讨论,又得好几天,讨论完了,即使决定援助陶谦,点兵备粮,又得好几天,到得那时,恐怕荀贞早就打进了东海,说不定连郯县都已打下了。
即便荀贞那时还没打下郯县,也不打紧,他亦有帮手,便是豫州的孙坚。荀贞、孙坚的善战是天下皆知的,一场混战打下来,孰胜孰负,不言而明。
因此种种,赵昱说王朗是在“哄”陶谦。
王朗叹了口气,说道:“你说的这些,方伯又何尝不知?他为何仍决定从我之言,给此数郡行文,这中间的缘故难道你是真的不知道么?”
赵昱哼了声,说道:“自是因为形势危急,别无良策,只好一试罢了。可尽管如此,君亦不该献此无用之策!”
赵昱虽不想给陶谦出谋划策,可也看不惯王朗用“无用之策”来“哄骗”陶谦。
王朗把刚才说过的一句话又说了一遍:“君性刚直,我不如君。”
两人一揖而别。
府中的陶谦等王朗等人走后,先是写了调兵援救夏丘的军令,即遣人送去营中,叫受到调遣的军吏明日便出城去下邳,又斟酌文字,细细措辞,写好了给那几个郡国守相的行文,经过仔细考虑,选了几个能言善道的人负责分别给他们送去,也是叫他们明日出行。
做完这些事,天色已晚,用过饭,他又处理了些政务、军情,直到夜色已深,才回到后宅就寝,却睡不着,复又披衣而起,独至院中。
冬夜寒冷,因心忧州事之故,他却不觉冷意。
望着空中的明月,他喃喃说道:“荀贞之、荀贞之,自你到广陵上任,我自认一向对你宽忍,你却为何就这么逼人呢?荀贞之、荀贞之,逼我何急、逼我何急!”又想道,“下邳的那些郡县吏员,一个个也真是无用!广陵军入境,或一触即溃,或噤若寒蝉,只有东城县长有些忠勇,敢於主动出兵进战,却可惜一闻许仲率部过淮,便就又退了回去,虎头蛇尾!”
东城县在下邳郡的最南边,离淮陵有近两百里地,因为地处偏僻,不是什么战略要地,所以许仲部在入到下邳境后,没有理会它,但是东城的县长却主动出兵,欲与守淮北的笮军相配合,对许仲部形成夹击之势,但是没等他到淮陵,淮北的笮军就崩溃散逃,而许仲也轻松渡过淮水,到了北岸,这种形势下,他的那点人马也就根本没有什么用处了,因而只好又退回东城。
陶谦低下头,负手在院中踱了一会儿,心道:“下邳绝不能失!我当用一猛将去援!”
先前他写的那道援救下邳的调令,是下给营中别的将领的,此时,却决定遣他最得用的上将曹豹亲自带兵去。於是,他立刻命院外的侍卫:“去叫曹将军来。”
荀贞攻下邳、东海的战事起后,为了鼓舞士气,陶谦效仿荀贞,也表举了一些主要武臣,给他们都升了官,这曹豹便是其一,被陶谦表为了中郎将。
等了些时,曹豹来到。
陶谦仍还在院中,召他近前,对他说道:“下邳万不可失,许仲乃荀贞之麾下有名的虎将,荀攸是荀贞之的族侄,向以智谋闻名,我思之再三,此二人,非卿不可敌也!此回援救下邳,你亲自带兵去!”
曹豹没有什么意见,应道:“诺!”说道,“请方伯安心,豹必破许仲,献他与荀攸的首级於方伯案前!”
陶谦点点头,说道:“许仲能战、荀攸多谋,卿此去务必谨慎,不可大意。”
曹豹应命。
“卿去营中准备下,明日一早就出发吧。”
“是。”
看曹豹离去,陶谦又从许仲那里想到了击下相的赵云,又想到了围曲阳的荀成、徐荣、辛瑷等荀军将校,深感荀贞麾下人才济济,猛将如云,再想想自家身边,却是无几人可用,不由复仰观明月,只觉月光清冷如霜,闻夜深远近,万籁无声,油然生孤寂之感,夜风吹动,这才觉到了透骨的寒意,紧了紧衣服,他叹道:“下相、下相,设如我帐下能有如项羽这般的人才,又何忧荀贞之之来犯!”
下相,正是项羽的家乡。
不提陶谦感叹,却说陶商离了郯县,带着陶谦的传檄,星夜兼程,赶到了开阳,求见臧霸。
东海郡,郯县州府。
半个时辰内,陶谦连续接到了笮融的两封告急求援文书。
接到笮融的第一道求援文书后,陶谦就召来了州府中的文武重臣商议此事,议论方半,笮融的第二道求援文书又至。陶谦大略地看了一下笮融的这第二道求援文书,却是与第一道没多少区别,只是在言辞上更加地急切了些,他将之放在案上,苦笑着对堂上诸臣说道:“笮融的这求援文书前封才到,后封又来,一道接着一道,直如雪片纷纷,真是令我心焦啊!”
府中的文臣如赵昱、王朗、曹宏等皆在,武臣如曹豹等也都在,陶谦的两个儿子陶商、陶应而今分别掌了一些兵权,亦列席与会。
曹宏是陶谦最亲信的文吏,见陶谦焦躁,他遂出言劝解,说道:“荀贼部曲进击甚速,围夏丘、击下相,两路夹击下邳郡,来势汹汹,笮相想来也定是面对如此局面,束手无策,不知应对,所以才接连求援。事已至此,方伯急也无用,还是商议出来一个应对的办法是为上策。”
“卿还有什么别的良策么?”
曹宏说道:“眼下看来,还是只有此前下吏等与方伯商量出来的那两个办法,似可能用:再传檄给臧霸,令他即刻南下,此其一;择得力人员去彭城,对彭城相薛礼晓以利害,叫他万不可存观望侥幸之心,亦需立刻出兵,援助下邳及我东海两郡,此其二。”
“吾已给臧霸传檄三次,奈何他虽不抗命,却行动迟缓,便是再给他传檄一次,难道他就会立即南下么?”
曹宏说道:“臧霸和薛礼不同,他本泰山亡命,若不是方伯提携,岂有他的今日?以下吏猜度之,他所以行动迟缓者,不外乎图利罢了,……荀贞之能许给他的,不见得就会比方伯能许给他的更多、更好,故而,方伯可再许他以更丰厚的财货名爵,他应该就会从命南下了。”
“也只有如此了。”
“除此之外,方伯还是得早下决定,最好快点遣出兵马,救援下邳。”
陶谦叹了口气,说道:“我岂不知下邳已危?可是,荀贞之他并不是只遣了许仲、乐进一路兵马,他是兵分三路,赵云击下相,此外,还有一路兵马已经打下淮浦、淮阴,进至曲阳城下了啊!”
这“还有一路兵马”,说的正是荀成、徐荣、辛瑷等人率领的这一路兵马。在陈登家族的配合下,打下了淮浦、淮阴后,荀成等率部已到了曲阳城下,开始围城进攻了。
曲阳往北二三十里就是东海郡的地界,再向西北行一百二三十里便是陶谦所在的郯县。
一边是下邳县和下相县,——下邳与下相两县距离郯县也分别各是一百多里地,一边是曲阳,薛礼在彭城纹丝不动、臧霸迟迟不肯南下,陶谦手上现在就那么些兵马,他而今面临的困境却是和笮融一般无二:兵马虽有限,可处处都得救。
问题是:笮融还可以等他的援兵,他又能等来谁的援兵?开战前,他就已遣出一批兵马去支援下邳了,在接到下相、曲阳告急的军报后,他又刚各遣出一批兵马分去救援下相、曲阳,
这种情况下,他实在是没有多少机动人马可以调动了,总不能把东海郡各县的守军也调出去。
“都是这个臧霸!他如听令即行,我又岂会陷入如此兵力困窘之局面?”陶谦心中暗恨,却又无计可施,做出了决定,心道,“此前数次传檄臧霸,每次我也都许给他财货名禄,可他都不肯爽快从命,这次传檄,我不能只以财货名爵许之了,还需得以情动之!”
做出了决定,陶谦对他的长子陶商说道:“这回给臧霸传檄,由你去!”
陶商呆了一呆,很快就自以为明白了陶谦的意思,起身应诺,然后恶狠狠地说道:“臧霸如再不从命,我亲手斩了他!”
“我不是让你去斩了他!”
“那是?”
陶谦缓了缓气,平复了下心情,说道:“臧霸昔日从我讨击黄巾时,我倚之甚重,讨定黄巾后,我对他也不薄。我叫你去,不是让你去动刀,而是让你去动嘴!”
陶商这才明白了陶谦的意思,忙应道:“是,是。”
陶谦召来文吏,命写就给臧霸的传檄,亲拿来过目,复亲手修改,直到把整道传檄改得言辞恳切,充分表达了自己对他的情意之后,才又叫文吏誊写,誊写好,交给陶商,令道:“你现在就去开阳见臧霸,把这道檄文亲手交给他,告诉他,这是我亲自写的!”
陶商应道:“诺。”
他接过檄文,对陶谦行了跪拜大礼,说道:“儿今去开阳,必说动臧霸南下。阿翁在州府,万望保重贵体,荀贞虽得一时之利,然他悖逆无道,必将有诛罚在后,阿翁请多宽心。”
陶谦点头说道:“好,你去罢。”
陶商又叮嘱了陶应几句,叫他看顾好老父,这才下堂离去。
曹宏赞叹道:“方伯怜悯百姓,子成纯然孝父,实令下吏感叹。方伯,正如子成所言,荀贞之纵侥一时之幸,然他逆天行事,终会落败。”
子成,是陶商的字。
陶谦说道:“这些话都不必说了,我虽然昏聩老迈,却也知你们这些都只是宽我心的话!”
曹宏讪讪一笑,说道:“方伯清节明智,‘昏聩’云云,未免过谦。”
曹宏能够成为陶谦最信赖的文臣,拍马屁的功夫自是一流。陶谦却也知道,要说真正的能力,府中这么多文臣武将,还得是赵昱、王朗两个。
赵昱、王朗两人一直没有开口,陶谦便亲自询问:“别驾、治中可有良策以教我?”
别驾从事是赵昱,他对陶谦一直没有好感。最先他是根本不愿意出仕州府,当这个从事的,只是被陶谦以“要么出任,要么入狱”为相威胁,这才不得不进了州府。故而,他虽被陶谦委以别驾从事的高职,却对陶谦毫无忠心可言,不但这次军议,包括之前的几次军议,他每次都是不发一言。
此时见陶谦又来问他,他回答说道:“昱谋疏智低,无策可献。”
陶谦也习惯他这么回答了,所以也没动气,又问王朗:“景兴有何以教我?”
王朗,字景兴,是州中的治中从事。
与赵昱不同,王朗虽对陶谦平时的一些作为也颇不以为然,觉得他威凌士人,刚愎自用,任人唯亲,亲小人而远君子,实非良主,对笮融在下邳崇佛虐民更是深恶痛绝,可所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既然拿了陶谦给的俸禄,他便还是尽心尽力地给陶谦出谋划策。他回答说道:“子成适才之言,确实不错。荀贞之虽然是以‘笮融虐民’为名义出的兵,可方伯毕竟是朝廷任命的,手握王命,细细究之,荀贞之却是以郡犯州,道理上还是说不过去的。”
“那又如何?”
今天子为董卓所胁,离了洛阳,远在长安,自保不暇,又哪里有空来管陶谦?
“北海相孔融,清白行高;泰山太守应劭,质性方正;鲁相陈逸,陈公蕃之子也。此三公者,俱名节之士,质诚重义,方伯不妨行文与之,诉以荀贞之‘以郡犯州’之情,道我州内百姓久苦於战之哀,如能说动他们起兵相助,荀贞之现下的兵锋虽盛,必无功而返。”
“陈公蕃”,说的是陈蕃,因陈蕃名高,是当年士人们的典范,所以王朗以“公”称之。
王朗顿了顿,又道:“九江太守服虔,当世大儒;丹阳太守周昕,陈公蕃之门徒;吴郡太守盛宪,少既与孔北海交善,器量雅伟。此三公者,亦海内名士,方伯可再分别行文与之,若可使他们亦起兵,则荀贞之首尾难顾,必退兵归郡矣!”
北海、泰山、鲁,此三个郡国分别在东海郡的西边和北边,或与东海接壤,或距东海不远;而九江、丹阳、吴郡三个郡国则在广陵的南边,俱与广陵接壤。
如王朗所言,陶谦如果真的能说动这几个郡国,便是不能全部说动,只要能说得一两个肯出兵相助,他与荀贞的这场战争局面就会大为改观。
听了王朗此言,陶谦沉吟说道:“孔北海早年与荀贞之相识,并与荀贞之的祖父荀爽交情甚好;应劭汝南人,与荀贞之同州;周昕虽是陈蕃的门徒,却与袁本初交好。此三人,我便是行文与之,恐也说他们不动。”
“只要说动一两人,形势就会对我有利。”
陶谦说道:“也好,便如公言,我就给他们分别行文去书,希望能说动一两个吧!”
王朗又道:“北海诸郡毕竟不能立刻出兵,而今下邳报急,这援军也还是得及早派出的。”
“我今晚就写调令,明天就遣军去援救下邳。”
陶谦写军令、行文不提,却说散了军议,王朗诸人出了州府,赵昱叫住了王朗。
王朗问道:“元达,适才堂上,君一言不发,此时却为何叫我说话?”
赵昱说道:“我为何一言不发,原因你知道,又何必明知故问。”
王朗一笑,说道:“君性刚直,非我可及。”
“你既说我刚直,我就直问你了。”
“君请说。”
“方才在堂上,你为何哄陶恭祖?”
“我哪里哄他了?”
赵昱冷笑说道:“你明知孔北海等人对陶恭祖早怀不满,定不会出兵相助,又明知丹阳三郡与东海相隔数百里,远水不解近渴,其间且有广陵为阻,信使能不能到达丹阳三郡还是两可,却又为何叫陶恭祖分别行文给他们?你这难道不是在哄他么?”
当年黄巾扰乱徐州,陶谦没有把徐州的黄巾剿灭在徐州境内,而是把他们赶去了州外的邻郡,比如北海,现在孔融就对郡内的黄巾十分头疼。别说他们可能没有多余的兵力来助陶谦,就算是有,只陶谦“以邻为壑”的这个举动,他们就断然也不会来帮陶谦。
至若丹阳三郡,就像赵昱说的,远水解不了近渴,便是陶谦的信使能够顺利通过广陵,到达丹阳三郡,只这一去,路上就得好几天,到了地头,呈上陶谦的文书,这么大的事儿,这三郡总得再讨论讨论,这一讨论,又得好几天,讨论完了,即使决定援助陶谦,点兵备粮,又得好几天,到得那时,恐怕荀贞早就打进了东海,说不定连郯县都已打下了。
即便荀贞那时还没打下郯县,也不打紧,他亦有帮手,便是豫州的孙坚。荀贞、孙坚的善战是天下皆知的,一场混战打下来,孰胜孰负,不言而明。
因此种种,赵昱说王朗是在“哄”陶谦。
王朗叹了口气,说道:“你说的这些,方伯又何尝不知?他为何仍决定从我之言,给此数郡行文,这中间的缘故难道你是真的不知道么?”
赵昱哼了声,说道:“自是因为形势危急,别无良策,只好一试罢了。可尽管如此,君亦不该献此无用之策!”
赵昱虽不想给陶谦出谋划策,可也看不惯王朗用“无用之策”来“哄骗”陶谦。
王朗把刚才说过的一句话又说了一遍:“君性刚直,我不如君。”
两人一揖而别。
府中的陶谦等王朗等人走后,先是写了调兵援救夏丘的军令,即遣人送去营中,叫受到调遣的军吏明日便出城去下邳,又斟酌文字,细细措辞,写好了给那几个郡国守相的行文,经过仔细考虑,选了几个能言善道的人负责分别给他们送去,也是叫他们明日出行。
做完这些事,天色已晚,用过饭,他又处理了些政务、军情,直到夜色已深,才回到后宅就寝,却睡不着,复又披衣而起,独至院中。
冬夜寒冷,因心忧州事之故,他却不觉冷意。
望着空中的明月,他喃喃说道:“荀贞之、荀贞之,自你到广陵上任,我自认一向对你宽忍,你却为何就这么逼人呢?荀贞之、荀贞之,逼我何急、逼我何急!”又想道,“下邳的那些郡县吏员,一个个也真是无用!广陵军入境,或一触即溃,或噤若寒蝉,只有东城县长有些忠勇,敢於主动出兵进战,却可惜一闻许仲率部过淮,便就又退了回去,虎头蛇尾!”
东城县在下邳郡的最南边,离淮陵有近两百里地,因为地处偏僻,不是什么战略要地,所以许仲部在入到下邳境后,没有理会它,但是东城的县长却主动出兵,欲与守淮北的笮军相配合,对许仲部形成夹击之势,但是没等他到淮陵,淮北的笮军就崩溃散逃,而许仲也轻松渡过淮水,到了北岸,这种形势下,他的那点人马也就根本没有什么用处了,因而只好又退回东城。
陶谦低下头,负手在院中踱了一会儿,心道:“下邳绝不能失!我当用一猛将去援!”
先前他写的那道援救下邳的调令,是下给营中别的将领的,此时,却决定遣他最得用的上将曹豹亲自带兵去。於是,他立刻命院外的侍卫:“去叫曹将军来。”
荀贞攻下邳、东海的战事起后,为了鼓舞士气,陶谦效仿荀贞,也表举了一些主要武臣,给他们都升了官,这曹豹便是其一,被陶谦表为了中郎将。
等了些时,曹豹来到。
陶谦仍还在院中,召他近前,对他说道:“下邳万不可失,许仲乃荀贞之麾下有名的虎将,荀攸是荀贞之的族侄,向以智谋闻名,我思之再三,此二人,非卿不可敌也!此回援救下邳,你亲自带兵去!”
曹豹没有什么意见,应道:“诺!”说道,“请方伯安心,豹必破许仲,献他与荀攸的首级於方伯案前!”
陶谦点点头,说道:“许仲能战、荀攸多谋,卿此去务必谨慎,不可大意。”
曹豹应命。
“卿去营中准备下,明日一早就出发吧。”
“是。”
看曹豹离去,陶谦又从许仲那里想到了击下相的赵云,又想到了围曲阳的荀成、徐荣、辛瑷等荀军将校,深感荀贞麾下人才济济,猛将如云,再想想自家身边,却是无几人可用,不由复仰观明月,只觉月光清冷如霜,闻夜深远近,万籁无声,油然生孤寂之感,夜风吹动,这才觉到了透骨的寒意,紧了紧衣服,他叹道:“下相、下相,设如我帐下能有如项羽这般的人才,又何忧荀贞之之来犯!”
下相,正是项羽的家乡。
不提陶谦感叹,却说陶商离了郯县,带着陶谦的传檄,星夜兼程,赶到了开阳,求见臧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