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兰陵新政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花娇、绝色总裁的贴身兵王、韩娱之临时工、女神的超能守卫、无敌悍民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0.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次日,荀子拜会了楚考烈王,论说了他的政见,而后与春申君告别,离开都城,向兰陵出发。
三年前他走在这条驰道上。那是一个干旱的冬天,禾苗干枯,饿殍遍野,目不忍睹。如今大不相同了,春意盎然,处处一派翠绿,遍野的黍稷含笑,飞鸟欢歌。荀子想到了他在祭坛上宣讲的《天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①人们看不见它的形迹,却能够看见它化生万物的功效,神呀!这就叫作“天”!所以,大功在所不为,大智在所不虑。圣人不对它做出随意的解释,而是要懂得天与人的区分,然后“制天命而用之”。
由此他想,此番二赴兰陵做县公,要为兰陵百姓做些事情,从何处开始呢?要为楚国的朝政革新做榜样,又从何处着手呢?那些以私废公的权贵,那些惯于妒忌诽谤的小人,又会怎样对待他呢?
一路走,一路思索,不知不觉兰陵便到了。
这个不大的边城,平日人不甚多,只在有集市的时候,才从四面八方汇集来一些买卖物品的人。今日,并不是集市之日,十字街头聚集了很多人,荀子预感到似乎发生了什么事情。他让车马在远处停下,让陈嚣守候车马,他与李斯向人群走过去。
只见几名武士把三名罪犯从木笼中拉出来,分别绑在木桩上,百姓们熙熙攘攘拥挤观看,县丞指着人群命令:“把他们都赶开!”
武士立即驱赶围观的百姓。荀子、李斯在人群中向前挤。武士厉声骂道:“滚开!再往前挤,用皮鞭抽死你!”
荀子、李斯继续往前挤来。武士发怒了:“老东西,你还往前挤,快滚开!再往前来看我抽死你!”说着举鞭要打。
李斯上前握住武士的手:“不许打!他是荀县公!”
“啊?……”武士吓得不知该怎么好,众人也纷纷吃惊议论。
县丞在远处呵斥:“那边吵嚷什么?”
一个武士跑过去禀报:“县丞大人,荀县公到!”
荀子这次来兰陵县丞没有事先得到消息,闻言大惊:“啊?!这个荀老头子怎么又回来了?”急忙向荀子奔跑过去。
荀子被百姓和武士围在中间,一个老妪哭叫着:“荀老爷!你可回来了,冤枉啊,我儿子冤枉呀!”
一个青年女子也喊叫着:“荀老爷,你回来了,快救救我的丈夫吧!”县丞走过来,百姓为荀子让开一条路。县丞谦卑地拱手施礼:“荀县公!下官不知大人驾到,有失远迎。”
荀子问:“今日监斩几人?”
县丞回答:“三人。”
荀子问:“皆犯何罪?”
县丞指着一个满脸横肉的中年汉子说:“东边第一个,是杀人凶犯,他为了霸占朋友妻室,竟然又把朋友用毒药害死。”
荀子点头:“嗯,杀人者不惩,伤人者不刑,乃是对强bao者恩惠,对贼人宽容。当斩!”
县丞说:“那第二个是农夫,他是一个刁顽之徒,竟敢抗税不交。”荀子问:“第三人呢?”
县丞说:“第三个乃是贩马的齐国人,他竟敢无视我楚国王法,偷闯关卡。
荀子走到青年农夫的面前,注目有顷,问道:“你叫什么名字?“青年农夫回答:“小人叫阿仲。“
荀子严肃地问:“缴纳赋税乃为民之责,人人皆有,你为何抗税不交呢?”
阿仲委屈地回答:“老爷!赋税太重啊!我们一家子起早搭黑,没明没夜辛辛苦苦种一年地,交了赋税,就没有吃的啦!”
荀况又走到齐国商贩的面前,问:“你是做什么的?“
齐国商贩回答:“小人是贩马的。“
荀子说:“关卡乃一国之大门,出入必须验明身份。你是齐国人,为何偷闯我楚国关卡?”
贩马人说:“老爷,小人贩马经常从兰陵关卡通过。这次我的马在关卡困了三个月,马饿瘦了,还病死了不少,再也耽误不起了,马是我一家人的性命啊!”
荀子思索片刻,对县丞说:“把这两个人放掉。”
荀子的决定出乎县丞意料,他忙说:“大人,我是按照大王的法令行事的。”
荀子坚定地说:“在兰陵我是县公,放掉!”
荀子的脾性县丞已经领教过了,只要是他认为应该做的,什么大王的旨意,旧有的法令,全不顾及。县丞无奈,只好挥手让武士将青年农夫阿仲与齐国贩马人放掉。武士把两人身上的法绳解开,那老妇是阿仲的母亲,赶忙过去搀自己的儿子,青年女子乃阿仲的妻子,她也忙去抉自己的丈夫。一家三口一齐来到荀子面前,双膝跪地,连连叩头谢恩。贩马人的伙计也搏抉着贩马人来到荀子面前叩头。
荀子要他们起来。
阿仲并不起身,无限感激地说荀老爷!我……我对不住您……!您走的时候,我……我闹过县衙。如今您回来了,大人不记小人过,又从刑场上救下了我……我……”阿仲说不下去,低头饮泣。
荀子说:“不要难过,以后好好种田过日子就是。”
荀子走向栽有木桩的刑场,站在一个高处,向众人大声讲:“兰陵的百姓听着!愿意衣食富足,乃是人的本性,缺吃少穿乃是一种祸患。作为一县之长,荀况我愿兰陵百姓人人富足,家家平安。自今以后,兰陵的农夫开荒种田,仅收十一之税,多者不取,往日的苛捐杂税一概全免!”
众百姓闻言一片欢腾。
荀子又说:“集市和关卡,那是百姓沟通有无的地方,赋税一概免征。”
众百姓闻声又是一阵欢腾。
“我兰陵百姓,必须隆礼贵义,遵守法度。礼义道德乃是立国的根本,法律乃是治国的起点,法令行,则风俗美。”荀子转身指着杀人犯说,“像这种抢夺杀人的奸人,必杀不赦!”
众人又是一阵欢腾雀跃。
荀子命令:“斩!”
武士执刀,将杀人犯斩首。
县丞对荀子今日的言行大为恼火,可又不能说什么。他是县丞,是县公的副手,一切都要听县公的。所以,回到府里只能独饮闷酒。他一边喝酒,一边咬牙切齿地自语:“好你个荀况,你一来就和我作对,不要瞧我官小职微,我决不与你善罢甘休!”
次日,县丞亲驾马车载着五坛兰陵美酒,急切地向都城去了。卜尹大夫自从到邯郸请荀子吃了闭门羹,回到都城便告病闲居。如今,春申君亲自请回了荀子,他如鲠在喉,心中更加为之不快。
卜尹大夫原本是一个纨绔子弟,玩耍蛐蛐儿入迷。因为做了卜尹大夫,每日要协助大王和春申君做许多事务,把玩蛐蛐儿的爱好丢了许多。如今告病在家,玩耍蛐蛐儿便成了他的正业。他让人特制了许多蛐蛐儿笼子,有铜的,有陶的,有木的,一个个雕龙绘凤,花饰甚精。他的蛐蛐儿还起了许多名堂,静虎、金狮、霸王、双冠、麒麟、玉蜻蜓,各有特色,各显本领。这些有名堂的蛐蛐儿,是他将下人送来的蛐蛐儿轮番作战,斗中取胜,再用胜者与其他王公贵族的蛐蛐儿赌输赢,屡战屡胜的英雄,他视若珍宝,爱之如命。在楚国的王公贵族之间,他是养蛐蛐儿的佼佼者,这些蛐蛐儿为他争得了许多的荣耀,成为他的骄傲。
兰陵县丞气呼呼地带了满满五坛兰陵美酒来到卜尹大夫府邸,未经通鲁就直入大门,让随从把兰陵美酒一长一长搬进门来。
卜尹大夫正在房中斗蛐蛐儿,县丞破门而入,满腹冤屈地大声喊叫,把个卜尹大夫吓了一跳,把蛐蛐儿也惊跑了。
县丞继续喊叫:“卜尹大夫,我为您送来几坛兰陵美酒!”卜尹大夫生气,叫他放下,快找蛐蛐儿。县丞只得压下心中的气,什么话也不能说,先帮卜尹大夫在房中满地爬着找蛐蛐儿。
蛐蛐儿找了一时找不见,县丞不耐烦了,叫喊别找了。“这只蛐蛐儿凶得很,是常胜将军!”卜尹大夫一个心思全在蛐蛐儿上。县丞着急:“你的蛐蛐儿是常胜将军,我成了常败将军!”
卜尹大夫问怎么回事,县丞告诉卜尹大夫,荀况到了兰陵,下车伊始就废了大王的法令,将农田改变为十一之税,免除了其他所有的税费,还放跑了抗税的农夫。他气愤地问卜尹大夫:“你说,究竟是王法大还是他荀况大?像他这样狂妄的人,大王和令尹还让他回来做什么?”
卜尹听了并不生气,摇头叹息,没有办法。大王一切都听令尹的,令尹亲自到赵国去把荀况请回来,而且有言在先,兰陵是楚国推行新政的榜样,一切听荀况的。他何尝愿意荀况回来?可荀况已经回来了,有什么办法?他管不了,也无心再听县丞说话,又在墙角,在几案下,爬着找他的蛐蛐儿。
县丞望见这位过去深受大王和令尹信任的卜尹大夫如此无奈,也大失所望,一时无话可说。只好和卜尹大夫一起满地爬着找蛐蛐儿。直到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找着了蛐蛐儿,卜尹大夫把蛐蛐儿小心翼翼地放入笼子里,那卜尹大夫才有心和县丞说话。
县丞是卜尹多年培植的亲信,不愿意让县丞对他失望,便说道:“唉!也是你时运不好呀!假如荀况不回来,我便可以请大王将你升任为县公。他这一回来,你也只好依旧做个副职,以后再等机会吧!”
县丞也在动着心思,有荀况在,莫说提升县公不可能,恐怕连个县丞也难保得住。他和荀况,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如今,他的靠山只有卜尹大夫,他的希望也只有卜尹大夫。他眼珠子滴溜溜转着琢磨点子,忽然看见卜尹的儿子从窗外走过,便有了主意。他意在言外地说:“卜尹大夫,荀况重新做了兰陵县公,日后恐怕对你的儿子也大为不利吧!”
荀子到兰陵重任县公,卜尹最担心的也是这个。县丞的话戳到了卜尹大夫的疼处,但面对县丞,他依然大模大样地说:“哼!他能把我儿子怎么样?”
卜尹的儿子听见父亲说话,走进屋里来说:“我不是兰陵百姓,他敢来都城抓我吗?”
“这……谁知道呢?”县丞不好作答。
卜尹明白,有荀况在兰陵做县公,儿子的事情便有不小的危险。他别有用心地探问县丞,荀子到兰陵还做了些什么。县丞那扁平的木瓜脸微微抽动,贼黑的双眸转了又转,凑近卜尹大夫,低声说道:“那荀况还放跑了私闯关卡的齐国奸细,放跑了持刀杀人的凶犯!”
卜尹大夫对荀子恨之入骨,他告病家中,仅出无奈,只要寻到了机会,他会像饿狼一般猛跳出来,张牙舞爪,咬上荀子几口。一听说荀况放走了私闯关卡的奸细,不禁喜出望外地拍手叫好。
县丞不解卜尹的意思,忙问:“你……你怎么还为他叫好呀?”卜尹阴毒地说:“你有所不知。大王与令尹最赏识的是荀况的学问和名声,可他们心中最害怕的就是这个当代大儒在兰陵会不会另有图谋。虽然说令尹又把他请回来,可是这种担心依然藏在心里。荀况刚刚回来,就放走齐国的奸细,还放跑了杀人凶犯,这就是他想图谋不轨的证据。”
卜尹忽然又谨慎地问县丞:“荀况放跑私闯关卡的齐国奸细,你,你有确实的凭证吗?”
卜尹的问话让县丞心虚,可是话已出口,也只能横下一条心。他坚定地说:“有,有案卷作证!”
听到县丞的回答,卜尹大夫的精神来了。他嘱咐县丞,那荀况是个极精细的人,一定要把案卷存放好,若能再为他增添些证据,便更可使大王和令尹深信不疑。你我这一次要让那个荀况哑口无言,无理可辩,即便是令尹不拿他治罪,也让他滚蛋,永远不敢再到楚国来。
县丞坚定地保证,他回去一定把证据做得万无一失。二人又继续讨论了整治荀子的计划,县丞心满意足地返回兰陵。
县丞走后,卜尹大夫乘车到春申君府去,把县丞讲的事情郑重地说给春申君。春申君将信将疑,卜尹大夫却信誓旦旦。用他楚国世袭贵族的身份保证他对楚国忠心无二;对大王和令尹的厚恩牢记在心,决不敢谎言骗君。那荀况这次重又回来,下车伊始就狂妄地改变大王法令,将农田改为十一之税,其用意是笼络百姓,收买民心。他暗中勾结齐国,放跑私闯关卡的齐国奸细,这就是他图谋不规的铁证。
卜尹大夫情真意切地对春申君分析说:“您不远千里亲自去赵国请荀况回来,要他在您和大王身边做上卿,这是多么好的事情,可他不愿意,一心还要到兰陵去做县公,这很不正常,正常人不会这样做。他究竟想干什么?我看他是恩将仇报,依然企图在兰陵重建鲁国。令尹,我真的很担心呀!我担心有朝一日,兰陵这块宝地即使建不了鲁国,也不再是楚国的土地,怕要归齐国所有。令尹,等到兰陵归属于齐国的时候,您兴师平灭鲁国的大功劳就要被荀况毁于一旦了!”
听到卜尹这样动情的话,春申君良久不语。他想,若说卜尹的话是子虚乌有,此类事情在列国纷争之中,确实屡见不鲜。若说他讲的或许是真,可荀老夫子果能做出这种事情来吗?
卜尹大夫观春申君不动声色,又进一步严肃地说:“令尹!请您仔细的想一想,荀况是赵国人,在齐国稷下学宫做过三次祭酒。他与赵国,与齐国,感情深厚,而与我们楚国无牵无挂,他怎么会忠于楚国呢?人不可不信,也不可不防呀!兰陵北邻齐国、南邻魏国,西行不远便是赵国。倘若有那么一天,突然兰陵不再是楚国的了,悔之晚矣!令尹也不好向大王交代呀!”
春申君思忖着问:“荀老夫子初回兰陵,若果如所言,他会不会另有所思呢?”
卜尹回答说:“卑职也许是杞人忧天。不过,卑职是一心为楚国的安危着想,如何定夺,请令尹考虑。”
春申君望着卜尹大夫,想起了荀子反复告诫他的话:“人想全面地认识一件事情是很难的。楚国的未来系于令尹一身。希望令尹近贤良,远小人,明是非,辨忠奸。”
春申君拿定了主意,对卜尹说:“荀老夫子是我亲自请回楚国来的,此事务须谨慎处之。我要到兰陵去看一看。”
次日,荀子拜会了楚考烈王,论说了他的政见,而后与春申君告别,离开都城,向兰陵出发。
三年前他走在这条驰道上。那是一个干旱的冬天,禾苗干枯,饿殍遍野,目不忍睹。如今大不相同了,春意盎然,处处一派翠绿,遍野的黍稷含笑,飞鸟欢歌。荀子想到了他在祭坛上宣讲的《天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①人们看不见它的形迹,却能够看见它化生万物的功效,神呀!这就叫作“天”!所以,大功在所不为,大智在所不虑。圣人不对它做出随意的解释,而是要懂得天与人的区分,然后“制天命而用之”。
由此他想,此番二赴兰陵做县公,要为兰陵百姓做些事情,从何处开始呢?要为楚国的朝政革新做榜样,又从何处着手呢?那些以私废公的权贵,那些惯于妒忌诽谤的小人,又会怎样对待他呢?
一路走,一路思索,不知不觉兰陵便到了。
这个不大的边城,平日人不甚多,只在有集市的时候,才从四面八方汇集来一些买卖物品的人。今日,并不是集市之日,十字街头聚集了很多人,荀子预感到似乎发生了什么事情。他让车马在远处停下,让陈嚣守候车马,他与李斯向人群走过去。
只见几名武士把三名罪犯从木笼中拉出来,分别绑在木桩上,百姓们熙熙攘攘拥挤观看,县丞指着人群命令:“把他们都赶开!”
武士立即驱赶围观的百姓。荀子、李斯在人群中向前挤。武士厉声骂道:“滚开!再往前挤,用皮鞭抽死你!”
荀子、李斯继续往前挤来。武士发怒了:“老东西,你还往前挤,快滚开!再往前来看我抽死你!”说着举鞭要打。
李斯上前握住武士的手:“不许打!他是荀县公!”
“啊?……”武士吓得不知该怎么好,众人也纷纷吃惊议论。
县丞在远处呵斥:“那边吵嚷什么?”
一个武士跑过去禀报:“县丞大人,荀县公到!”
荀子这次来兰陵县丞没有事先得到消息,闻言大惊:“啊?!这个荀老头子怎么又回来了?”急忙向荀子奔跑过去。
荀子被百姓和武士围在中间,一个老妪哭叫着:“荀老爷!你可回来了,冤枉啊,我儿子冤枉呀!”
一个青年女子也喊叫着:“荀老爷,你回来了,快救救我的丈夫吧!”县丞走过来,百姓为荀子让开一条路。县丞谦卑地拱手施礼:“荀县公!下官不知大人驾到,有失远迎。”
荀子问:“今日监斩几人?”
县丞回答:“三人。”
荀子问:“皆犯何罪?”
县丞指着一个满脸横肉的中年汉子说:“东边第一个,是杀人凶犯,他为了霸占朋友妻室,竟然又把朋友用毒药害死。”
荀子点头:“嗯,杀人者不惩,伤人者不刑,乃是对强bao者恩惠,对贼人宽容。当斩!”
县丞说:“那第二个是农夫,他是一个刁顽之徒,竟敢抗税不交。”荀子问:“第三人呢?”
县丞说:“第三个乃是贩马的齐国人,他竟敢无视我楚国王法,偷闯关卡。
荀子走到青年农夫的面前,注目有顷,问道:“你叫什么名字?“青年农夫回答:“小人叫阿仲。“
荀子严肃地问:“缴纳赋税乃为民之责,人人皆有,你为何抗税不交呢?”
阿仲委屈地回答:“老爷!赋税太重啊!我们一家子起早搭黑,没明没夜辛辛苦苦种一年地,交了赋税,就没有吃的啦!”
荀况又走到齐国商贩的面前,问:“你是做什么的?“
齐国商贩回答:“小人是贩马的。“
荀子说:“关卡乃一国之大门,出入必须验明身份。你是齐国人,为何偷闯我楚国关卡?”
贩马人说:“老爷,小人贩马经常从兰陵关卡通过。这次我的马在关卡困了三个月,马饿瘦了,还病死了不少,再也耽误不起了,马是我一家人的性命啊!”
荀子思索片刻,对县丞说:“把这两个人放掉。”
荀子的决定出乎县丞意料,他忙说:“大人,我是按照大王的法令行事的。”
荀子坚定地说:“在兰陵我是县公,放掉!”
荀子的脾性县丞已经领教过了,只要是他认为应该做的,什么大王的旨意,旧有的法令,全不顾及。县丞无奈,只好挥手让武士将青年农夫阿仲与齐国贩马人放掉。武士把两人身上的法绳解开,那老妇是阿仲的母亲,赶忙过去搀自己的儿子,青年女子乃阿仲的妻子,她也忙去抉自己的丈夫。一家三口一齐来到荀子面前,双膝跪地,连连叩头谢恩。贩马人的伙计也搏抉着贩马人来到荀子面前叩头。
荀子要他们起来。
阿仲并不起身,无限感激地说荀老爷!我……我对不住您……!您走的时候,我……我闹过县衙。如今您回来了,大人不记小人过,又从刑场上救下了我……我……”阿仲说不下去,低头饮泣。
荀子说:“不要难过,以后好好种田过日子就是。”
荀子走向栽有木桩的刑场,站在一个高处,向众人大声讲:“兰陵的百姓听着!愿意衣食富足,乃是人的本性,缺吃少穿乃是一种祸患。作为一县之长,荀况我愿兰陵百姓人人富足,家家平安。自今以后,兰陵的农夫开荒种田,仅收十一之税,多者不取,往日的苛捐杂税一概全免!”
众百姓闻言一片欢腾。
荀子又说:“集市和关卡,那是百姓沟通有无的地方,赋税一概免征。”
众百姓闻声又是一阵欢腾。
“我兰陵百姓,必须隆礼贵义,遵守法度。礼义道德乃是立国的根本,法律乃是治国的起点,法令行,则风俗美。”荀子转身指着杀人犯说,“像这种抢夺杀人的奸人,必杀不赦!”
众人又是一阵欢腾雀跃。
荀子命令:“斩!”
武士执刀,将杀人犯斩首。
县丞对荀子今日的言行大为恼火,可又不能说什么。他是县丞,是县公的副手,一切都要听县公的。所以,回到府里只能独饮闷酒。他一边喝酒,一边咬牙切齿地自语:“好你个荀况,你一来就和我作对,不要瞧我官小职微,我决不与你善罢甘休!”
次日,县丞亲驾马车载着五坛兰陵美酒,急切地向都城去了。卜尹大夫自从到邯郸请荀子吃了闭门羹,回到都城便告病闲居。如今,春申君亲自请回了荀子,他如鲠在喉,心中更加为之不快。
卜尹大夫原本是一个纨绔子弟,玩耍蛐蛐儿入迷。因为做了卜尹大夫,每日要协助大王和春申君做许多事务,把玩蛐蛐儿的爱好丢了许多。如今告病在家,玩耍蛐蛐儿便成了他的正业。他让人特制了许多蛐蛐儿笼子,有铜的,有陶的,有木的,一个个雕龙绘凤,花饰甚精。他的蛐蛐儿还起了许多名堂,静虎、金狮、霸王、双冠、麒麟、玉蜻蜓,各有特色,各显本领。这些有名堂的蛐蛐儿,是他将下人送来的蛐蛐儿轮番作战,斗中取胜,再用胜者与其他王公贵族的蛐蛐儿赌输赢,屡战屡胜的英雄,他视若珍宝,爱之如命。在楚国的王公贵族之间,他是养蛐蛐儿的佼佼者,这些蛐蛐儿为他争得了许多的荣耀,成为他的骄傲。
兰陵县丞气呼呼地带了满满五坛兰陵美酒来到卜尹大夫府邸,未经通鲁就直入大门,让随从把兰陵美酒一长一长搬进门来。
卜尹大夫正在房中斗蛐蛐儿,县丞破门而入,满腹冤屈地大声喊叫,把个卜尹大夫吓了一跳,把蛐蛐儿也惊跑了。
县丞继续喊叫:“卜尹大夫,我为您送来几坛兰陵美酒!”卜尹大夫生气,叫他放下,快找蛐蛐儿。县丞只得压下心中的气,什么话也不能说,先帮卜尹大夫在房中满地爬着找蛐蛐儿。
蛐蛐儿找了一时找不见,县丞不耐烦了,叫喊别找了。“这只蛐蛐儿凶得很,是常胜将军!”卜尹大夫一个心思全在蛐蛐儿上。县丞着急:“你的蛐蛐儿是常胜将军,我成了常败将军!”
卜尹大夫问怎么回事,县丞告诉卜尹大夫,荀况到了兰陵,下车伊始就废了大王的法令,将农田改变为十一之税,免除了其他所有的税费,还放跑了抗税的农夫。他气愤地问卜尹大夫:“你说,究竟是王法大还是他荀况大?像他这样狂妄的人,大王和令尹还让他回来做什么?”
卜尹听了并不生气,摇头叹息,没有办法。大王一切都听令尹的,令尹亲自到赵国去把荀况请回来,而且有言在先,兰陵是楚国推行新政的榜样,一切听荀况的。他何尝愿意荀况回来?可荀况已经回来了,有什么办法?他管不了,也无心再听县丞说话,又在墙角,在几案下,爬着找他的蛐蛐儿。
县丞望见这位过去深受大王和令尹信任的卜尹大夫如此无奈,也大失所望,一时无话可说。只好和卜尹大夫一起满地爬着找蛐蛐儿。直到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找着了蛐蛐儿,卜尹大夫把蛐蛐儿小心翼翼地放入笼子里,那卜尹大夫才有心和县丞说话。
县丞是卜尹多年培植的亲信,不愿意让县丞对他失望,便说道:“唉!也是你时运不好呀!假如荀况不回来,我便可以请大王将你升任为县公。他这一回来,你也只好依旧做个副职,以后再等机会吧!”
县丞也在动着心思,有荀况在,莫说提升县公不可能,恐怕连个县丞也难保得住。他和荀况,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如今,他的靠山只有卜尹大夫,他的希望也只有卜尹大夫。他眼珠子滴溜溜转着琢磨点子,忽然看见卜尹的儿子从窗外走过,便有了主意。他意在言外地说:“卜尹大夫,荀况重新做了兰陵县公,日后恐怕对你的儿子也大为不利吧!”
荀子到兰陵重任县公,卜尹最担心的也是这个。县丞的话戳到了卜尹大夫的疼处,但面对县丞,他依然大模大样地说:“哼!他能把我儿子怎么样?”
卜尹的儿子听见父亲说话,走进屋里来说:“我不是兰陵百姓,他敢来都城抓我吗?”
“这……谁知道呢?”县丞不好作答。
卜尹明白,有荀况在兰陵做县公,儿子的事情便有不小的危险。他别有用心地探问县丞,荀子到兰陵还做了些什么。县丞那扁平的木瓜脸微微抽动,贼黑的双眸转了又转,凑近卜尹大夫,低声说道:“那荀况还放跑了私闯关卡的齐国奸细,放跑了持刀杀人的凶犯!”
卜尹大夫对荀子恨之入骨,他告病家中,仅出无奈,只要寻到了机会,他会像饿狼一般猛跳出来,张牙舞爪,咬上荀子几口。一听说荀况放走了私闯关卡的奸细,不禁喜出望外地拍手叫好。
县丞不解卜尹的意思,忙问:“你……你怎么还为他叫好呀?”卜尹阴毒地说:“你有所不知。大王与令尹最赏识的是荀况的学问和名声,可他们心中最害怕的就是这个当代大儒在兰陵会不会另有图谋。虽然说令尹又把他请回来,可是这种担心依然藏在心里。荀况刚刚回来,就放走齐国的奸细,还放跑了杀人凶犯,这就是他想图谋不轨的证据。”
卜尹忽然又谨慎地问县丞:“荀况放跑私闯关卡的齐国奸细,你,你有确实的凭证吗?”
卜尹的问话让县丞心虚,可是话已出口,也只能横下一条心。他坚定地说:“有,有案卷作证!”
听到县丞的回答,卜尹大夫的精神来了。他嘱咐县丞,那荀况是个极精细的人,一定要把案卷存放好,若能再为他增添些证据,便更可使大王和令尹深信不疑。你我这一次要让那个荀况哑口无言,无理可辩,即便是令尹不拿他治罪,也让他滚蛋,永远不敢再到楚国来。
县丞坚定地保证,他回去一定把证据做得万无一失。二人又继续讨论了整治荀子的计划,县丞心满意足地返回兰陵。
县丞走后,卜尹大夫乘车到春申君府去,把县丞讲的事情郑重地说给春申君。春申君将信将疑,卜尹大夫却信誓旦旦。用他楚国世袭贵族的身份保证他对楚国忠心无二;对大王和令尹的厚恩牢记在心,决不敢谎言骗君。那荀况这次重又回来,下车伊始就狂妄地改变大王法令,将农田改为十一之税,其用意是笼络百姓,收买民心。他暗中勾结齐国,放跑私闯关卡的齐国奸细,这就是他图谋不规的铁证。
卜尹大夫情真意切地对春申君分析说:“您不远千里亲自去赵国请荀况回来,要他在您和大王身边做上卿,这是多么好的事情,可他不愿意,一心还要到兰陵去做县公,这很不正常,正常人不会这样做。他究竟想干什么?我看他是恩将仇报,依然企图在兰陵重建鲁国。令尹,我真的很担心呀!我担心有朝一日,兰陵这块宝地即使建不了鲁国,也不再是楚国的土地,怕要归齐国所有。令尹,等到兰陵归属于齐国的时候,您兴师平灭鲁国的大功劳就要被荀况毁于一旦了!”
听到卜尹这样动情的话,春申君良久不语。他想,若说卜尹的话是子虚乌有,此类事情在列国纷争之中,确实屡见不鲜。若说他讲的或许是真,可荀老夫子果能做出这种事情来吗?
卜尹大夫观春申君不动声色,又进一步严肃地说:“令尹!请您仔细的想一想,荀况是赵国人,在齐国稷下学宫做过三次祭酒。他与赵国,与齐国,感情深厚,而与我们楚国无牵无挂,他怎么会忠于楚国呢?人不可不信,也不可不防呀!兰陵北邻齐国、南邻魏国,西行不远便是赵国。倘若有那么一天,突然兰陵不再是楚国的了,悔之晚矣!令尹也不好向大王交代呀!”
春申君思忖着问:“荀老夫子初回兰陵,若果如所言,他会不会另有所思呢?”
卜尹回答说:“卑职也许是杞人忧天。不过,卑职是一心为楚国的安危着想,如何定夺,请令尹考虑。”
春申君望着卜尹大夫,想起了荀子反复告诫他的话:“人想全面地认识一件事情是很难的。楚国的未来系于令尹一身。希望令尹近贤良,远小人,明是非,辨忠奸。”
春申君拿定了主意,对卜尹说:“荀老夫子是我亲自请回楚国来的,此事务须谨慎处之。我要到兰陵去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