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痛彻的忧心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花娇、绝色总裁的贴身兵王、韩娱之临时工、女神的超能守卫、无敌悍民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0.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天下统一了。
统一后的国家疆土宏大,有原来秦国的国土,还要加上关东六国的国土,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应当用什么办法管理呢?始皇帝在祈年殿召开群臣会议,让大家一同讨论。
丞相王绾首先提出意见,他说如今诸侯国都并入大秦版图,疆域太大,尤其是边远的地方,不好管理。应该像周代那样,封始皇帝的儿子为王,去管理各个地方。许多臣子也都认为,周代立国八百年,实行这个办法,行之有效。所以,“分封制”是管理一统国家的最好办法。
唯有李斯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认为,周文王、周武王分封子弟到各地管理,后来他们互相仇视,常常发生战争,周天子也禁止不了,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训。现在天下一统,不能再实行“分封制”,应当实行郡县制度,由皇帝直接管理郡县,这样天下才可以长久安宁。
李斯的这个意见是反传统的,夏商周三代没有先例。引起了许多人的怀疑,不解,甚至激烈反对。新的大一统的国家,究竟是实行传统的“分封制”,还是实行李斯提出的“郡县制”,在朝堂上,群臣和博士们争论得面红耳赤。
始皇帝认真地倾听这场争论,思考各种意见的利弊,最后,他表示赞成李斯的意见。他说,以前天下之所以苦于连年战争,无止无休,就是因为有那些诸侯王。过去三代实行的分封制不是成功,而是失败。大秦帝国,不是要像周代一样立国八百年,而是要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始皇帝一锤定音,新的大一统国家,按照李斯的意见,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以下设县,建成一个全国各地直属中央的新体制。
秦始皇开辟了一个新时代。郡县制度,铲除了诸侯王国分裂割据的祸根。这种国家管理体制在中国一直延续了数千年。
李斯是九卿之一,大秦帝国的核心成员,他为保证新的大一统国家实现真正的统一,以后又提出了一系列的主张。
诸侯割据的华夏,“言语异声,文字异形”。原本是一个字,却齐秦有异,燕赵不同。李斯建议统一文字,将用大篆书写的文字,删繁就简,整理出一套笔画简单、形体整齐的小篆。秦始皇很满意,于是就把小篆定为大秦国的标准字体,通令全国使用。后人称之为秦篆。李斯为了大家学习方便,亲自书写了《仓颉篇》七章,作为样本。不久,李斯又采用了一个叫程邈的小官吏创造的比小篆写起来更方便的新书体一隶书,作为官方的正式书体。中国书法的四大书体“真、草、隶、篆”,其中隶、篆两种书体都有李斯的功绩。
各诸侯国的度量衡标准不一,对大一统国家的经济发展是一个很大的障碍。李斯建议统一度量衡,亲自指挥统一全国的计量单位。“度制”以寸、尺、丈为单位,采用十进制计数;“量制”以合、升、斗、桶为单位,也采用十进制计算;“衡制”以铢、两、斤、钧、石为单位,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三十斤为一钧,四钧为一石。全国统一制式、划一器具,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新度量衡标准的实施。
分裂割据的诸侯国之间,道路不通,车轨的宽窄不同,走起路来非常不便,喜爱巡游的始皇帝对此深感忧虑。统一了的华夏大地幅员辽阔,若想政令畅通,物资交流便利,必须有便利的交通。李斯建议在全国范围内修筑驰道,统一车轨。始皇帝立即允准。李斯规定,车辆两轮之间的宽度统一为六尺,这样乘车行走在同样宽窄的车辙中,方便得多。李斯以京都咸阳为中心,修建两条驰道。一条向东通到燕、齐〈今河北、山东一带一条向南,直达吴楚旧地(今湖北、湖南、江苏、浙江等地两条驰道,统一宽五十步,道旁每隔三丈种青松一株。以后又修筑“直道”,由九原郡直达咸阳,全长一千八百余里。又在今云南、贵州地区修筑“五尺道”,以便利中原和西南地区的交通。在湖南、江西一带,修筑攀越五岭的“新道”,形成了一个以咸阳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交通网,把全国各地联系在一起,既方便了始皇帝的巡游出行,保证了始皇帝政令畅通,也促进了南北东西的经济交流和发展。
秦统一中国后,各诸侯国原来不同样式的货帀在市面上依旧流通,有布帀、刀帀、贝钱和圆钱等许多形式,交换起来很不方便。统一货帀成为当务之急。公元前二一〇年,即秦始皇三十七年,秦始皇批准了李斯在全国统一货帀的奏折。规定秦国以黄金为上帀。严令珠玉、龟、贝、银、锡之类当作货帀流通。黄金以镒为单位,每溢重二十四两。以铜半两钱为下帀,一万铜钱折合一溢黄金。同时规定,货帀的铸造权归国家所有,私人不得铸帀。李斯主持铸造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俗称秦半两乂因其造型设计合理、使用携带方便,一直使用到清朝末年。
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X始皇从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大辩论中,和李斯提出的一系列治理办法上看到了李斯的治国才能,正式敕命李斯取代王绾做了丞相。
丞相是始皇帝的膀臂。走上丞相高位的李斯,全身心贯注于国事。他面对现实,启动智慧,为新的大一统的秦帝国实现一统,解决了许多障碍国家发展的大问题,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像李斯这样具有如此旷世功业的丞相是为数不多的。
但是,李斯做丞相的消息传到兰陵,传到荀子的耳中,荀子却吃不下饭,睡不好觉。
荀子的弟子张苍、浮邱伯和兰陵的百姓阿仲、阿季等高兴地纷纷来向荀子道贺。阿仲说:“荀卿子!诸国一统,也有你的功劳呀!”
荀子放下手中的笔,痛心说道:“陈嚣、毛亨、张苍,我没有病痛,也不为你们生气。我是为国忧心呀!华夏历经数百年战乱,今日方得天下一统,百姓安宁。这安宁来之不易呀!我在列国中奔走呼吁数十年,期盼的正是华夏一统这一天。不容易呀!可是,始皇帝用李斯做丞相,错了,错了!想起这件事,我心里就不安,就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荀子继续说:“做丞相的人,必须是公而无私,其品德声望足以叹服百姓的人,其智谋足以应对万变的人。而李斯,攻伐之谋尚可,也有治国之才,可他的心术不正,私心太重。他年轻的时候就厌弃厕所中的老鼠,一心要做官仓中的老鼠。如今他的愿望实现了。可他不就是一只官仓鼠吗?他会在官仓之中为所欲为。只要他自己能够享受富贵荣华,他就可以背弃大道正理,抛却道义。像这样的一个人,怎么能够做丞相
呢?他将会给新的一统国家带来不测之祸呀!”
陈嚣、毛亨和张苍吃惊地望着荀子。
荀子对弟子们说:“秦国一向只注重武功,轻视仁义。李斯虽然是我的学生,但他不会按照我的治世主张去做。他会仰始皇帝的鼻息,把我极力反对的也拿去实行。他会不顾及仁义之本,滥施君王权威,横行霸道,严刑峻法,不顾及百姓之生死,践踏我的治世主张,给我带来无可挽回的罪名!”
荀子忧虑且无奈,又继续说:“他始终不明白我为什么要讲‘人之性恶’。他从来就不把自己放在恶的起点上去检点自己。总以为自己最聪明,最机敏。人呀!不能只看他的表面,要看他的行为,看他的心!”荀子越说越激动,他站起身来悲怆地大声疾呼:“始皇帝!你使用一个心术不正的人掌握权柄,你使用一个不善于自律的人治理天下,天下不会有太平呀!
“始皇帝呀!玩弄权术的人在你的身边,他会利用可乘之机,兴风作浪,使得刚刚一统的天下再生祸端,重又天下大乱呀!”①
荀子的担忧是有远见的,以后的历史证明,由于李斯私心过重,大节不坚,在始皇帝统一中国十二年后暴病身亡的关键时候,李斯在宦官赵高的威胁利诱之下,与之串通一气,篡改始皇帝遗诏,害死了始皇帝的长子抉苏,抉少子胡亥登上二世皇帝之位。他自己也被赵高用计害死,统一的大秦王朝仅仅存在了十四年,便短命夭亡。这是后话,也不是本书要讲说的故事。
天下统一了。
统一后的国家疆土宏大,有原来秦国的国土,还要加上关东六国的国土,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应当用什么办法管理呢?始皇帝在祈年殿召开群臣会议,让大家一同讨论。
丞相王绾首先提出意见,他说如今诸侯国都并入大秦版图,疆域太大,尤其是边远的地方,不好管理。应该像周代那样,封始皇帝的儿子为王,去管理各个地方。许多臣子也都认为,周代立国八百年,实行这个办法,行之有效。所以,“分封制”是管理一统国家的最好办法。
唯有李斯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认为,周文王、周武王分封子弟到各地管理,后来他们互相仇视,常常发生战争,周天子也禁止不了,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训。现在天下一统,不能再实行“分封制”,应当实行郡县制度,由皇帝直接管理郡县,这样天下才可以长久安宁。
李斯的这个意见是反传统的,夏商周三代没有先例。引起了许多人的怀疑,不解,甚至激烈反对。新的大一统的国家,究竟是实行传统的“分封制”,还是实行李斯提出的“郡县制”,在朝堂上,群臣和博士们争论得面红耳赤。
始皇帝认真地倾听这场争论,思考各种意见的利弊,最后,他表示赞成李斯的意见。他说,以前天下之所以苦于连年战争,无止无休,就是因为有那些诸侯王。过去三代实行的分封制不是成功,而是失败。大秦帝国,不是要像周代一样立国八百年,而是要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始皇帝一锤定音,新的大一统国家,按照李斯的意见,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以下设县,建成一个全国各地直属中央的新体制。
秦始皇开辟了一个新时代。郡县制度,铲除了诸侯王国分裂割据的祸根。这种国家管理体制在中国一直延续了数千年。
李斯是九卿之一,大秦帝国的核心成员,他为保证新的大一统国家实现真正的统一,以后又提出了一系列的主张。
诸侯割据的华夏,“言语异声,文字异形”。原本是一个字,却齐秦有异,燕赵不同。李斯建议统一文字,将用大篆书写的文字,删繁就简,整理出一套笔画简单、形体整齐的小篆。秦始皇很满意,于是就把小篆定为大秦国的标准字体,通令全国使用。后人称之为秦篆。李斯为了大家学习方便,亲自书写了《仓颉篇》七章,作为样本。不久,李斯又采用了一个叫程邈的小官吏创造的比小篆写起来更方便的新书体一隶书,作为官方的正式书体。中国书法的四大书体“真、草、隶、篆”,其中隶、篆两种书体都有李斯的功绩。
各诸侯国的度量衡标准不一,对大一统国家的经济发展是一个很大的障碍。李斯建议统一度量衡,亲自指挥统一全国的计量单位。“度制”以寸、尺、丈为单位,采用十进制计数;“量制”以合、升、斗、桶为单位,也采用十进制计算;“衡制”以铢、两、斤、钧、石为单位,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三十斤为一钧,四钧为一石。全国统一制式、划一器具,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新度量衡标准的实施。
分裂割据的诸侯国之间,道路不通,车轨的宽窄不同,走起路来非常不便,喜爱巡游的始皇帝对此深感忧虑。统一了的华夏大地幅员辽阔,若想政令畅通,物资交流便利,必须有便利的交通。李斯建议在全国范围内修筑驰道,统一车轨。始皇帝立即允准。李斯规定,车辆两轮之间的宽度统一为六尺,这样乘车行走在同样宽窄的车辙中,方便得多。李斯以京都咸阳为中心,修建两条驰道。一条向东通到燕、齐〈今河北、山东一带一条向南,直达吴楚旧地(今湖北、湖南、江苏、浙江等地两条驰道,统一宽五十步,道旁每隔三丈种青松一株。以后又修筑“直道”,由九原郡直达咸阳,全长一千八百余里。又在今云南、贵州地区修筑“五尺道”,以便利中原和西南地区的交通。在湖南、江西一带,修筑攀越五岭的“新道”,形成了一个以咸阳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交通网,把全国各地联系在一起,既方便了始皇帝的巡游出行,保证了始皇帝政令畅通,也促进了南北东西的经济交流和发展。
秦统一中国后,各诸侯国原来不同样式的货帀在市面上依旧流通,有布帀、刀帀、贝钱和圆钱等许多形式,交换起来很不方便。统一货帀成为当务之急。公元前二一〇年,即秦始皇三十七年,秦始皇批准了李斯在全国统一货帀的奏折。规定秦国以黄金为上帀。严令珠玉、龟、贝、银、锡之类当作货帀流通。黄金以镒为单位,每溢重二十四两。以铜半两钱为下帀,一万铜钱折合一溢黄金。同时规定,货帀的铸造权归国家所有,私人不得铸帀。李斯主持铸造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俗称秦半两乂因其造型设计合理、使用携带方便,一直使用到清朝末年。
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X始皇从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大辩论中,和李斯提出的一系列治理办法上看到了李斯的治国才能,正式敕命李斯取代王绾做了丞相。
丞相是始皇帝的膀臂。走上丞相高位的李斯,全身心贯注于国事。他面对现实,启动智慧,为新的大一统的秦帝国实现一统,解决了许多障碍国家发展的大问题,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像李斯这样具有如此旷世功业的丞相是为数不多的。
但是,李斯做丞相的消息传到兰陵,传到荀子的耳中,荀子却吃不下饭,睡不好觉。
荀子的弟子张苍、浮邱伯和兰陵的百姓阿仲、阿季等高兴地纷纷来向荀子道贺。阿仲说:“荀卿子!诸国一统,也有你的功劳呀!”
荀子放下手中的笔,痛心说道:“陈嚣、毛亨、张苍,我没有病痛,也不为你们生气。我是为国忧心呀!华夏历经数百年战乱,今日方得天下一统,百姓安宁。这安宁来之不易呀!我在列国中奔走呼吁数十年,期盼的正是华夏一统这一天。不容易呀!可是,始皇帝用李斯做丞相,错了,错了!想起这件事,我心里就不安,就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荀子继续说:“做丞相的人,必须是公而无私,其品德声望足以叹服百姓的人,其智谋足以应对万变的人。而李斯,攻伐之谋尚可,也有治国之才,可他的心术不正,私心太重。他年轻的时候就厌弃厕所中的老鼠,一心要做官仓中的老鼠。如今他的愿望实现了。可他不就是一只官仓鼠吗?他会在官仓之中为所欲为。只要他自己能够享受富贵荣华,他就可以背弃大道正理,抛却道义。像这样的一个人,怎么能够做丞相
呢?他将会给新的一统国家带来不测之祸呀!”
陈嚣、毛亨和张苍吃惊地望着荀子。
荀子对弟子们说:“秦国一向只注重武功,轻视仁义。李斯虽然是我的学生,但他不会按照我的治世主张去做。他会仰始皇帝的鼻息,把我极力反对的也拿去实行。他会不顾及仁义之本,滥施君王权威,横行霸道,严刑峻法,不顾及百姓之生死,践踏我的治世主张,给我带来无可挽回的罪名!”
荀子忧虑且无奈,又继续说:“他始终不明白我为什么要讲‘人之性恶’。他从来就不把自己放在恶的起点上去检点自己。总以为自己最聪明,最机敏。人呀!不能只看他的表面,要看他的行为,看他的心!”荀子越说越激动,他站起身来悲怆地大声疾呼:“始皇帝!你使用一个心术不正的人掌握权柄,你使用一个不善于自律的人治理天下,天下不会有太平呀!
“始皇帝呀!玩弄权术的人在你的身边,他会利用可乘之机,兴风作浪,使得刚刚一统的天下再生祸端,重又天下大乱呀!”①
荀子的担忧是有远见的,以后的历史证明,由于李斯私心过重,大节不坚,在始皇帝统一中国十二年后暴病身亡的关键时候,李斯在宦官赵高的威胁利诱之下,与之串通一气,篡改始皇帝遗诏,害死了始皇帝的长子抉苏,抉少子胡亥登上二世皇帝之位。他自己也被赵高用计害死,统一的大秦王朝仅仅存在了十四年,便短命夭亡。这是后话,也不是本书要讲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