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刘伯温后人盗墓手记 > 第24章 机密 (2)

第24章 机密 (2)

推荐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0.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郭老四和徐克呢?”刘季问,常盛因为徐克偷袭了刘季,面色不愉地朝着他们两个昏迷的地方努了努嘴。刘季扫了一眼,两个人还都在昏迷当中,轻微地叹了一口气,推开常盛问:“我们这是在哪里?”马上,他的神色变得古怪起来,他看到了墙壁上的两幅画像,认出了其中那幅布衣的正是挂在爷爷房间里的先祖的画像。

    刘季按照刘家传下来的规矩,向前走了几步,然后在条案边跪下,朝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磕了四个头,这叫四面四向拜天地,因为堪舆大师们往往生前行改命点龙之事,死后要子孙四向拜天地,可以减轻他们的罪责。

    最后,他神色端正庄严地对着自己先祖的画像,郑重地磕了三个响头。

    刚要起身,忽然听到身后也“咚咚”响了几声,刘季诧异地回过头,才发现是常盛,他看刘季这么做,自己也跟着跪在地上,这几个头倒是磕得实在。

    边磕头,常盛嘴里还边念念有词,“我不知道你为什么磕,反正不是坏事,我也磕几个,有什么坏事别找我啊。”刘季觉得好笑,把他拉了起来。两个人准备寻找一下这里有什么出路,商量过后,决定一人负责两面墙壁。

    话音没落,就听到“咯吱咯吱”的声音,两个人回头看,发现那两幅画像中间的墙壁上逐渐凸出了一块,然后慢慢向外,竟然是个带着抽拉轨道,有消息控制的机关。

    凸出来的是个中空的石块,有点像家里常见的抽屉。在那“抽屉”里,摆放着的是个土色的东西,圆形,上面平坦,周围边上是一根根捏制出来的柱子,工艺显得格外古朴。刘季伸手,慢慢把那东西拿了出来,常盛则密切注意着有没有什么暗器被引发。

    好在一切平静,直到东西完全被拿离了抽屉,两个人才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里面还有!”常盛忽然惊讶地喊。刘季重新向里面看去,在那个圆形物品的下面,有着十几个陶土人偶。常盛一咧嘴,拍了刘季一巴掌说:“我怎么看这些跟你在潘家园讨人家的那个泥人那么像呢?”

    刘季经他这么一提醒,才豁然想起,那东西果然跟自己讨的那个人偶除了服装不一,倒真有几分相似。他激动地掐了一把自己的大腿,疼得龇牙咧嘴,才确定不是做梦,可是还是觉得脑袋晕乎乎的,怎么也不相信在这里能看到辟雍。在潘家园,自己只是抱着侥幸心理,不想放过那个机会,可是那机会渺茫到了百万分之一,估计比随便在大街上捡张彩票就中了六合彩的概率大不了多少。

    可是谁知道就这么巧,在这个费尽苦心走到这个地步的墓地里就发现了这个东西。这个时候刘季也顾不上想自己的处境,怎么出去那都是后话,见识辟雍是最迫切的事情。

    伸手把那些人偶一个个拿出来放在地上,然后把辟雍摆放端正,刘季先从人偶里找出了里面的皇帝,头上戴着高高的玉冠的那个,按照辟雍上的斑点,对照着放在了中间的位置,然后依次下来,是为王相将帅,还有十几个平民与学子,堪堪地摆满了整个辟雍的位置,只剩余一个地方,缺少一个人偶。

    从包里把裹了几层的人偶拿了出来,看那脚下隐藏的斑点与那个位置的斑点正好相对,刘季高兴得一拍大腿,“成了!”

    辟雍在这个时候,也慢慢地发生了变化。那上面的皇帝自己转动起来,没有传说中的经史子集出现,只是带着那群人偶都面向了那两张画像的墙壁。画像这个时候已经翻卷过来,在刘伯温画像的背面,写着八个大字:“进洞十步,骨骸藏密。”

    常盛和刘季的目光都望向那个石抽屉出来的方形洞口,那大概只有不到一米的高度,在石头上挖掘而成。若要进去,估计只能爬着才能进去,不知道这十步如何计算。

    不过要是不依言而行,恐怕再也找不到其他的路了,这样一来,倒也是无法逃出生天去。常盛眼睛一转,说:“半仙,这洞恐怕有什么古怪,不如我们先不进,把徐克或者郭老四叫醒,让他们打个头阵。”刘季摇了摇头,一则自己对先祖信任有加,始终不相信他会设计害人,哪怕他算不出这回来的是自己的子孙,二来如果郭老四或者徐克进了洞内,洞内没了机关,他们却能关了这通道,以徐克的性格和对刘家的恨,他可是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刘季站起来也不说话,走到墙壁前,用力把那石头抽屉向外一托,然后屈身爬了进去;常盛倒也不再犹豫,跟着也爬进了洞口。

    大概前进了八米左右,洞穴里的地方忽然大了起来,有一个人站立的高度,四周宽有百余平方,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白骨。刘季想到那八个字,在刚进这个大些的洞的边沿停下来,用手扒拉开那些白骨,不一会儿,他的手感觉碰到了一件什么硬东西,触手冰凉。刘季知道,这一定不是骸骨,摸索之下,倒像是一个长方形的玉盒。

    那玉是上好的寒玉,最能储物,无论水火刀兵都不能侵,只有至关紧要的物品,才会用到这种东西保存。刘季喊了一声常盛,两个人不好掉头,只能慢慢向后退去,十几分钟左右,就退出了洞穴,重新回到了高台之上。

    刘季看了一眼手里的玉盒,忽然才醒悟过来,为什么昏迷前,在高台上要靠手电视物,而现在这里恍若白昼,他仰脸向上看,才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这高台上多了一个几近透明的顶子,想是用琉璃做成,里面有光芒射出,应该是那海底最为珍贵的夜明珠。他不由得在心里赞叹古人设计的巧妙,自己触动那八卦破了幻阵引发了机关,高台下沉时,这隐藏在那大殿不知何处的顶子跟随而下,要不是发现了这个洞穴里的玉盒,恐怕再高明的人也只能坐着等死了。

    微微用力,玉盒就被掀开,里面露出一方白绢来,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蝇头小字:“你能到此,必是徐家儿孙无疑,自明起兵以来,吾与令祖交好……”

    看这头一句,刘季就能断定,这字不是出自于徐达之手,又加上这字体十分眼熟,与家中刘伯温亲手书写的祖训一般无二。刘季心里纳闷,怎么这徐家的祖墓里,却有我刘家祖先所写的字条?

    继续看下去,刘季大吃一惊。

    这个古宅自从明朝起,就是一个秘密。原来明朝建立以来,朱元璋手下没有那么多干练臣子可用,许多大臣以前都是贩夫走卒,乍一富贵,遇到了捞钱的机会,就像饿绿了眼的狼遇到了肉,贪污受贿之风日盛,为了能够减少这样的事情,朱元璋立律,贪污银一百两者剥皮。

    因为这个刑法实在残酷,有多少执行的狱卒牢头家传刽子手在执行之后都剧烈呕吐,不愿再次执法行刑。

    毕竟在酷刑之下,人人胆裂,多有传言说朱元璋残暴不仁,是为暴君。

    为了能平息这种说法,朱元璋就决定着人秘密找一个场所,处置这些贪官污吏,选来选去,从沙场老将中选择了徐达。一来是徐达为人谨慎稳重,值得信赖;二来就是徐达为帅多年,生死搏杀不知道见了多少,并不畏惧这剥皮之刑的残酷。

    徐达接到了旨意,心里暗自喜欢,也想尽快脱离南京这个是非之地。因为心里喜欢燕王的做派,于是就在北京城郊外盖了这所宅子,但凡有贪污的官员,送来之后,即进入地下祠堂行刑,那日刘季他们在那里看到的刑具,就是行剥皮之刑的用具。

    后来朱元璋因为受风水之扰,对功臣开始肃清。刘伯温来找过徐达,谈到了一件隐秘的事情,那就是两个人于战乱年间,在甘肃得到了两件忽必烈要人送回蒙古的成吉思汗陵墓的秘宝,一张羊皮卷地图,还有那枚玉佩。

    徐达本建议交给朱元璋,以举国之力开那成陵取宝,造福天下。可刘伯温却说了风水之事,怕朱元璋日后越发暴虐,得了这财富,未必造福天下,说不定会给天下带来灾祸。

    刘伯温建议,自己和徐达各保存一个物件,他掐算说来,需要等数百年后,自己和徐达的子孙一起去开那成陵,才是天数。

    就在两个人分了物件以后,没过多久朱元璋就开始向徐达这里送来那名为贪污,实际上是被肃清的功臣,其中不少还是徐达以前手下的战将。朱元璋怕徐达不忍下手,每次送来时必定派有钦差监督。

    这一来,徐达却是落了心病,知道自己兄弟部下冤死,逐渐有了他们向自己索命的梦境。加上年纪日增,地下又潮湿,终于是得了搭背疮,借这个借口回了南京,再也不想继续这个差事。

    刘伯温来看他时,徐达病情已经有了好转,那些故意闹出去的风声是徐达想借恶鬼索命,自己遭报应得恶疮来刺激朱元璋,让他对功臣的诛杀有所收敛。

    不过,终究因为身体不好,徐达的病又复发。这时朱元璋已经腻烦了徐达上的关于恶鬼索命的折子,心魔大起,想杀了徐达却又怕群臣躁动。

    徐达看出了他的想法,眼看自己继续活着也是受罪,故暗里派人告诉刘伯温,祈他想办法能够让自己速死,不要牵连子孙,而且让朱元璋能有所顾忌,不杀老臣子。

    刘伯温佩服徐达的舍身,这才冒着危险故作了《烧饼歌》,做出了为了给自己求情告诉朱元璋杀徐达的假象。

    为了成全徐达的愿望,他说这徐达明是生疮,实是那些被剥皮的罪人不服怨气所致,想要不累及皇上,就必须要徐达和一干负责这秘密刑罚的官员死后也不能入棺,背十字成稻草人状,无皮而受雨打风吹才能保这些冤魂不再作祟。

    吃这一吓,朱元璋果然收敛了许多,念在徐达过去功劳,也没有再对他的子孙下手,还赐了白银修建陵墓。刘伯温怕这陵墓设计粗糙,会有那盗墓的行家或者被剥皮人的家人进来坏了老友的坟墓,才亲自做了设计图,布下了重重机关,甚至把北京建城时的地龙也封进了这地下的障井之中。

    这徐达死得仓促,未来得及把一切详细写入遗训中。所以徐家子孙都以为是刘伯温害了徐达,而徐达提到了墓中有那羊皮卷的时候也很隐晦,又没有把数百年后之事写入,这徐达的儿子便认为父亲墓中这刘基又做了什么手脚,于是立下训条,子孙后代有子嗣后,择人进入陵墓,却没想到给了子孙一个天大的负担,落了个子孙惨死的局面。

    虽然世代都有土行的人物跟着进入,可是必定不敌那地龙和朱蛤,不是被腐蚀了皮肤,就是被朱蛤吞入肚里。只有徐克的父亲只被溅上了那绿液,觉得不妙,就自己逃出,结果也是死在了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