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问礼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花娇、绝色总裁的贴身兵王、韩娱之临时工、女神的超能守卫、无敌悍民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0.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看着这个山洞是个圈啊。”借着微弱的光线,我认真分析着,得出了这个结论。
我咬咬牙,下了决定:既然找不到归途,那我不如前进,也能到刚才洞口的位置。顺便还能去下标记的地点看看。
兜兜转转,在黑暗的山洞里行走比想象中要困难的多,好在我现在可以在黑暗中用耳朵辅助眼睛,并且山洞里空气很充裕,说明千方不是死路。
突然,我被眼前惊现的宝光刺痛了眼睛。这是什么?
我快速的奔了过去,心里暗想着这应该是标记处的位置,看来是有宝物。
可是到了跟前,我却没有发现任何宝物,也没有刚才那样的树桩。
“奇怪!”刚才我分明看到了古董才会发出的宝光,怎么一闪就没了呢。我一边疑惑,一边坐在一块石头上。
“清孔子问道老子图。”脑子里突然出现这几个字。
在哪?我十分惊奇,没有看到这个图啊。我不由得四处张望,最后聚焦到了眼前。
这是壁画!我惊叹道,全身紧绷,想要探寻壁画的秘密。
“唰”的一下,我的脑海里,出现了壁画里的故事。
公元前535年,孔子17岁,正是翩翩少年,随老子助葬于鲁地巷党,这是孔子第一次见老子,并就丧礼向老子请教。
大概在鲁昭公六年左右,老子被免去守藏吏之职,于是利用空闲时间四处游访,在行至今山东区域时,恰好他一位住在巷党的朋友去世。
时人都公推老子精通周礼,便请老子主持安排其友人的丧事,而老子听说当地有个叫孔丘的年轻人勤奋好学,对周礼很有研究,便邀请年轻的孔子帮自己主持友人葬礼。
在两人合作下,葬礼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不巧的是,到了出殡那天却正逢日蚀,送葬队伍走着走着,太阳却渐渐被黑影遮住,天色越来越昏暗。孔子抬头望望,全然不管这些,仍然领着众人抬棺前行。
忽然,后面传来老子的大声喝叫:”暂停前进!“,孔子不由一愣,不知老子何以如此。
老子急匆匆地赶到队伍前,让众人靠右站立,停止哭泣,直到等日蚀结束,阳光再次照耀大地时才让队伍前行。
殡葬过后,孔子向老子询问了自己的疑惑,他认为中途止柩不合周礼,而且日蚀究竟会发生多长时间也未可知,灵柩停留过久,会使逝者不安,所以应继续前行才对。
老子听后笑了笑:“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按照周礼,为了不误吉时,殡葬之事确实是越快越好。不过,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当快则快,不当快则不能一味求快”。
“昔日诸侯从外地赶到京城朝见天子,日出而行,日落而息;使臣出使外国也没有在夜晚还顶着星星赶路的。送葬也一样,不在日出之前出殡,不在日落之后止宿。在夜晚顶着星星赶路的人,只有奔父母之丧或者亡命在逃的罪犯呀”。
“所以,今天我们碰上日蚀,虽然是在白天,但星星已经显现,此时还要让人赶路,岂不是诅咒送葬之人是戴罪之身或者在奔父母之丧吗?对于懂礼仪的君子来说,要以礼待人,所以出殡时如遇日蚀,就应该暂时停下,等日蚀过后再走。”
公元前526年,周王室发生王子朝之乱之前,时年26岁的孔子适周专门就周礼再次求教于老子。
据《史记》和《孔子家语》记载:“孔子谓南宫敬叔曰‘吾闻老聃博古通今,通礼乐之源,明道之归,则吾师也’。”
于是,孔子和南宫敬叔来到洛邑向老子求教。这一次,孔子提出的问题仍集中在丧礼方面。
孔子问:“在什么情况下,各宗庙之神主需要请出呢?”老子回答说:“有这么几种情况。天子或诸侯去世时,由太祝把各宗庙的神主请到太祖庙里,这样做是表示列祖为国丧而聚会,这是礼规定的。等到安葬好哭毕,丧事办完之后,又把各宗庙的神主请回各自的庙里。”老子特别强调说:“凡迎接神主出庙或回庙,都要有仪仗队,不准闲人窜动。”
孔丘又问:“大夫家中8到11岁的孩子死了,能用衣棺吗?”老子答道:“从前8至11岁的小孩死了,葬于园,不葬于墓,不用衣棺。”即葬于田地,不能葬于祖坟里,也不能用棺材。这种习俗,如今在一些地方依然沿用。
孔丘又问:“国家的大事在于祭祀和战争。如果在战事进行中父母去世,是停战服丧还是继续打仗呢?”老子回答说:“子女在为父母服丧期间,按礼说是不能打仗的。一般情况下,不能因为贪图便利而不认真服三年之丧。”
当孔子满意地向他告辞时,老子一边送孔丘出门,一边诚恳地对孔子说:“我听说富贵的人赠送给别人以钱财,有优良品德的仁人送给别人以良言。我就送给你几句忠言吧:一个人自以为聪明,好议论别人的长短,以为自己的认识深刻,这种人也就接近于死亡了。真正聪明的人是不多言不善辩的,因为他懂得多言多败的道理。一个人自以为知识渊博、懂得一切,总是喜爱揭露别人的隐私或错事,这种人已经身处危境了。真正聪明的人无知无识得好像愚笨无比。”
后面的画面,越来越模糊,我也回到了现实。
坐在石头上,我大口的喘着气,心里想着:“在我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孔子和老子是两位具有代表性和开创性的人物。作为儒家与道家学说创始人,他们都生活在春秋晚期,基本同处一个时代,诸多文献和考古资料都证实孔子曾多次向老子问礼。”
这幅壁画反映出儒、道思想的交流与沟通。儒、道文化同源而异流,两家文化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诸多共通之处,只是由于不同的文化主张,产生了两条风格各异的思想文化发展道路。
“看着这个山洞是个圈啊。”借着微弱的光线,我认真分析着,得出了这个结论。
我咬咬牙,下了决定:既然找不到归途,那我不如前进,也能到刚才洞口的位置。顺便还能去下标记的地点看看。
兜兜转转,在黑暗的山洞里行走比想象中要困难的多,好在我现在可以在黑暗中用耳朵辅助眼睛,并且山洞里空气很充裕,说明千方不是死路。
突然,我被眼前惊现的宝光刺痛了眼睛。这是什么?
我快速的奔了过去,心里暗想着这应该是标记处的位置,看来是有宝物。
可是到了跟前,我却没有发现任何宝物,也没有刚才那样的树桩。
“奇怪!”刚才我分明看到了古董才会发出的宝光,怎么一闪就没了呢。我一边疑惑,一边坐在一块石头上。
“清孔子问道老子图。”脑子里突然出现这几个字。
在哪?我十分惊奇,没有看到这个图啊。我不由得四处张望,最后聚焦到了眼前。
这是壁画!我惊叹道,全身紧绷,想要探寻壁画的秘密。
“唰”的一下,我的脑海里,出现了壁画里的故事。
公元前535年,孔子17岁,正是翩翩少年,随老子助葬于鲁地巷党,这是孔子第一次见老子,并就丧礼向老子请教。
大概在鲁昭公六年左右,老子被免去守藏吏之职,于是利用空闲时间四处游访,在行至今山东区域时,恰好他一位住在巷党的朋友去世。
时人都公推老子精通周礼,便请老子主持安排其友人的丧事,而老子听说当地有个叫孔丘的年轻人勤奋好学,对周礼很有研究,便邀请年轻的孔子帮自己主持友人葬礼。
在两人合作下,葬礼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不巧的是,到了出殡那天却正逢日蚀,送葬队伍走着走着,太阳却渐渐被黑影遮住,天色越来越昏暗。孔子抬头望望,全然不管这些,仍然领着众人抬棺前行。
忽然,后面传来老子的大声喝叫:”暂停前进!“,孔子不由一愣,不知老子何以如此。
老子急匆匆地赶到队伍前,让众人靠右站立,停止哭泣,直到等日蚀结束,阳光再次照耀大地时才让队伍前行。
殡葬过后,孔子向老子询问了自己的疑惑,他认为中途止柩不合周礼,而且日蚀究竟会发生多长时间也未可知,灵柩停留过久,会使逝者不安,所以应继续前行才对。
老子听后笑了笑:“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按照周礼,为了不误吉时,殡葬之事确实是越快越好。不过,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当快则快,不当快则不能一味求快”。
“昔日诸侯从外地赶到京城朝见天子,日出而行,日落而息;使臣出使外国也没有在夜晚还顶着星星赶路的。送葬也一样,不在日出之前出殡,不在日落之后止宿。在夜晚顶着星星赶路的人,只有奔父母之丧或者亡命在逃的罪犯呀”。
“所以,今天我们碰上日蚀,虽然是在白天,但星星已经显现,此时还要让人赶路,岂不是诅咒送葬之人是戴罪之身或者在奔父母之丧吗?对于懂礼仪的君子来说,要以礼待人,所以出殡时如遇日蚀,就应该暂时停下,等日蚀过后再走。”
公元前526年,周王室发生王子朝之乱之前,时年26岁的孔子适周专门就周礼再次求教于老子。
据《史记》和《孔子家语》记载:“孔子谓南宫敬叔曰‘吾闻老聃博古通今,通礼乐之源,明道之归,则吾师也’。”
于是,孔子和南宫敬叔来到洛邑向老子求教。这一次,孔子提出的问题仍集中在丧礼方面。
孔子问:“在什么情况下,各宗庙之神主需要请出呢?”老子回答说:“有这么几种情况。天子或诸侯去世时,由太祝把各宗庙的神主请到太祖庙里,这样做是表示列祖为国丧而聚会,这是礼规定的。等到安葬好哭毕,丧事办完之后,又把各宗庙的神主请回各自的庙里。”老子特别强调说:“凡迎接神主出庙或回庙,都要有仪仗队,不准闲人窜动。”
孔丘又问:“大夫家中8到11岁的孩子死了,能用衣棺吗?”老子答道:“从前8至11岁的小孩死了,葬于园,不葬于墓,不用衣棺。”即葬于田地,不能葬于祖坟里,也不能用棺材。这种习俗,如今在一些地方依然沿用。
孔丘又问:“国家的大事在于祭祀和战争。如果在战事进行中父母去世,是停战服丧还是继续打仗呢?”老子回答说:“子女在为父母服丧期间,按礼说是不能打仗的。一般情况下,不能因为贪图便利而不认真服三年之丧。”
当孔子满意地向他告辞时,老子一边送孔丘出门,一边诚恳地对孔子说:“我听说富贵的人赠送给别人以钱财,有优良品德的仁人送给别人以良言。我就送给你几句忠言吧:一个人自以为聪明,好议论别人的长短,以为自己的认识深刻,这种人也就接近于死亡了。真正聪明的人是不多言不善辩的,因为他懂得多言多败的道理。一个人自以为知识渊博、懂得一切,总是喜爱揭露别人的隐私或错事,这种人已经身处危境了。真正聪明的人无知无识得好像愚笨无比。”
后面的画面,越来越模糊,我也回到了现实。
坐在石头上,我大口的喘着气,心里想着:“在我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孔子和老子是两位具有代表性和开创性的人物。作为儒家与道家学说创始人,他们都生活在春秋晚期,基本同处一个时代,诸多文献和考古资料都证实孔子曾多次向老子问礼。”
这幅壁画反映出儒、道思想的交流与沟通。儒、道文化同源而异流,两家文化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诸多共通之处,只是由于不同的文化主张,产生了两条风格各异的思想文化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