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稳定朝鲜(二)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花娇、绝色总裁的贴身兵王、韩娱之临时工、女神的超能守卫、无敌悍民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0.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大将生来胆气豪,腰横秋水吕虔刀。
这是当年杨文南征贵州、广西土著叛乱前,太祖高皇帝为杨文写的诗,平安就任辽东启程前,朱允炆也把这首诗送给了平安。
这是一种激励,也是一种提醒。
激励他将来也能成为杨文一般,封万户侯,领都督衔。
同时也在提醒他要像杨文一样,效忠朝廷、死忠君父。
平安是太祖的义子干儿,算得上朱允炆的干叔叔,但平安却从不敢作此想,他自南京五军都督府就任辽东总兵官以来,一直兢兢业业,如履薄冰。
辽东现在是朝廷的边贸重地,干系重大,辽东不能出乱子,平安也不敢让辽东出乱子。所以自打就任辽东以来,平安基本上都住在了军营里,辽阳城里的府衙,却是很少回去过。
后来辽东换防,新军接任了原辽东军的防务,平安这才心里踏实了不少。
新军的军纪比原辽东军好太多太多了,他不用整日拴在军营,担心有胆大包天的兵匪偷跑出军营,为非作歹。
直到朱允炆和朱棣的军令传来后,平安便兴奋的很,领军作战,无论缘由是什么,总是一个立功的机会。
朝鲜政变,对辽东的冲击是未知的,大明希望朝鲜拥有的是一个老实本分的国王,而不是一个雄心大略的君主,平安的任务,就是打进开京,稳住李芳果的王位。
平安久战中原,对辽东地界并不甚了解,好在副总兵曾彬久耕辽东多年,把自己的亲兵曾轶派给了平安,这才让平保儿对自己接下来的对手有了初步的认知。
这是一个在政变中建立起来,并且乐衷于发动政变的国家。
李芳果跟李芳远兄弟俩的父亲李成桂,是前高丽王朝的大将军,通过政变终结了高丽王朝,并且为了保证自己的正统性向明朝请求册封和赐下国号。
在礼部和李成桂共同拟定的国号名单中,太祖一眼就相中了朝鲜这个名字,但太祖老人家太忙,虽给了朝鲜国名,却忘了同意李成桂当朝鲜国王,等朝鲜的使者回国,李成桂又不敢自称朝鲜国王,只好上了一个“代执朝鲜国事”的头衔。后来得到册封才敢称朝鲜国王。
而李芳远,就好比朝鲜的李世民,能力上虽然差得远,但人生的轨迹却如出一辙,他自幼跟着他爹李成桂起兵,也是他一步步清理掉高丽王朝的反对派,但李成桂却并不打算把王位传给李芳远,于是李芳远接连发动政变,逼迫李成桂退位,软禁起来。
现在又在进一步逼迫李芳果把王位传给他。
“这不是多此一举的智障吗?”
平安了解之后就笑了,还整这么复杂,你直接第一次就玩玄武门之变不完事了,还整两次,两次还都弄禅让典礼,搞得那么客气干什么。
“这个国家的军队有多少?”
平安不想关心这个朝鲜智障和他的政治体系了,这跟他这次的任务没有任何关系,他只在乎如何打进开京,保住李芳果的王位。
曾轶回道,“十万人不到吧。”
平安便大吃一惊,“那么少?”
就西南那破败环境,一个安南国都养得起几十万军队,别管是不是杂牌军,单这个数量就足够吓人,朝鲜竟然才不到十万人?
他们的军队呢?
“这跟他们的民族组成有关系。”
曾轶解释道。
“这个国家除了土著、咱们汉人,还混居了大量的各部女真、鞑靼包括蒙古人。
逆元末期,有一部红巾义军曾打进高丽,逆元遣军追击进入朝鲜,后来逆元被逐回漠北,这一部分的蒙古军就留在了这里,加上各部女真、零星散散的鞑靼民,整个朝鲜民族混居的情况很严重。
加上朝鲜是通过军事政变立的国,因此在募兵上,李成桂很慎重,只相信本土土著。”
作为东方大国的华夏一旦打仗,对周遭小国的冲击影响毫无疑问是巨大的,逃难,跨过鸭绿江的何止是汉人,蒙古人、女真人、鞑靼人全一窝蜂涌进了朝鲜。
这可不是近几十年出现的,早在几百年前辽金相争的时候,契丹、女真就开始进入朝鲜,某种意义上来说,朝鲜就是一个大型的难民收容所。
【送红包】阅读福利来啦!你有最高888现金红包待抽取!关注weixin公众号【书友大本营】抽红包!
毫不夸张的说,在朝鲜开国国王李成桂的体内,除了没有朝鲜土著的血统,哪个民族的血统都有,因为他的祖父就是元朝负责高丽鸭绿江一代的达鲁花赤。
因此,李成桂算是明白了,只有朝鲜本土的土著才是最老实,胆最小的,无论是汉人还是蒙古人、女真人,骨子里都有称王做霸的基因,不利于维护他李家王朝的统治。
“这就有意思了。”
平安大帐里摆放着一个简易的沙盘,上面零星的只插着十几面小旗,平安呵呵一笑,以手指向开京,冲大帐内的将领说道。
“阿哈出,让你的族人撒进去,给本将军探探路,他们的军队现在都在哪。”
这次作战,大明征召了一万女真人,建州女真占了大头,足足来了八千多,可谓是倾巢而出,而海西和野人女真却只有两千人,也因此,三部女真的指挥权便落到了阿哈出和猛哥帖木儿两个人的头上。
“先摸摸他们在边地有没有军队,这鸭绿江一旦跨过去,届时两军正面交锋,这仗可就没什么好打的了。”
不是平安自负,这是整个明朝武将集体共有的一种心态,明初打的胜仗太多了,在此时的将军眼中,除了瓦剌跟鞑靼有让明军热身的资格以外,像西南、朝鲜这种小国,除了依靠地利,没有任何打赢明军的希望。
什么兵法、谋略,在绝对的实力面前都是扯淡。
“求将军让我部为先驱!”
猛哥帖木儿突然单膝跪地,向着平安道,“我部愿直捣开京,取那李芳远的人头,献给将军。”
平安目光深邃的看了他一眼,笑道,“猛哥首领有心了,女真的勇猛本将军心里也是有数的,不过你们的族民毕竟太少了,万一有所闪失,可就伤筋动骨、元气大伤了。”
猛哥帖木儿大受感动,热泪盈眶的抱拳道,“我等族民幸赖大明庇佑,才有今日不至于被那兀敌哈人灭种,也是因为大明的恩赐,才能繁衍壮大,隆恩厚泽,代代不忘,必世代忠于大明,为上国鹰犬,消灭不臣,请将军允我等为先驱,我族儿郎皆视死如归。”
“猛哥首领的忠心本将已经知道了。”
平安摆摆手,“且等阿哈出军情报来,本将自有定夺,各部且先扎营,准备渡江事宜。”
“领命!”
大将生来胆气豪,腰横秋水吕虔刀。
这是当年杨文南征贵州、广西土著叛乱前,太祖高皇帝为杨文写的诗,平安就任辽东启程前,朱允炆也把这首诗送给了平安。
这是一种激励,也是一种提醒。
激励他将来也能成为杨文一般,封万户侯,领都督衔。
同时也在提醒他要像杨文一样,效忠朝廷、死忠君父。
平安是太祖的义子干儿,算得上朱允炆的干叔叔,但平安却从不敢作此想,他自南京五军都督府就任辽东总兵官以来,一直兢兢业业,如履薄冰。
辽东现在是朝廷的边贸重地,干系重大,辽东不能出乱子,平安也不敢让辽东出乱子。所以自打就任辽东以来,平安基本上都住在了军营里,辽阳城里的府衙,却是很少回去过。
后来辽东换防,新军接任了原辽东军的防务,平安这才心里踏实了不少。
新军的军纪比原辽东军好太多太多了,他不用整日拴在军营,担心有胆大包天的兵匪偷跑出军营,为非作歹。
直到朱允炆和朱棣的军令传来后,平安便兴奋的很,领军作战,无论缘由是什么,总是一个立功的机会。
朝鲜政变,对辽东的冲击是未知的,大明希望朝鲜拥有的是一个老实本分的国王,而不是一个雄心大略的君主,平安的任务,就是打进开京,稳住李芳果的王位。
平安久战中原,对辽东地界并不甚了解,好在副总兵曾彬久耕辽东多年,把自己的亲兵曾轶派给了平安,这才让平保儿对自己接下来的对手有了初步的认知。
这是一个在政变中建立起来,并且乐衷于发动政变的国家。
李芳果跟李芳远兄弟俩的父亲李成桂,是前高丽王朝的大将军,通过政变终结了高丽王朝,并且为了保证自己的正统性向明朝请求册封和赐下国号。
在礼部和李成桂共同拟定的国号名单中,太祖一眼就相中了朝鲜这个名字,但太祖老人家太忙,虽给了朝鲜国名,却忘了同意李成桂当朝鲜国王,等朝鲜的使者回国,李成桂又不敢自称朝鲜国王,只好上了一个“代执朝鲜国事”的头衔。后来得到册封才敢称朝鲜国王。
而李芳远,就好比朝鲜的李世民,能力上虽然差得远,但人生的轨迹却如出一辙,他自幼跟着他爹李成桂起兵,也是他一步步清理掉高丽王朝的反对派,但李成桂却并不打算把王位传给李芳远,于是李芳远接连发动政变,逼迫李成桂退位,软禁起来。
现在又在进一步逼迫李芳果把王位传给他。
“这不是多此一举的智障吗?”
平安了解之后就笑了,还整这么复杂,你直接第一次就玩玄武门之变不完事了,还整两次,两次还都弄禅让典礼,搞得那么客气干什么。
“这个国家的军队有多少?”
平安不想关心这个朝鲜智障和他的政治体系了,这跟他这次的任务没有任何关系,他只在乎如何打进开京,保住李芳果的王位。
曾轶回道,“十万人不到吧。”
平安便大吃一惊,“那么少?”
就西南那破败环境,一个安南国都养得起几十万军队,别管是不是杂牌军,单这个数量就足够吓人,朝鲜竟然才不到十万人?
他们的军队呢?
“这跟他们的民族组成有关系。”
曾轶解释道。
“这个国家除了土著、咱们汉人,还混居了大量的各部女真、鞑靼包括蒙古人。
逆元末期,有一部红巾义军曾打进高丽,逆元遣军追击进入朝鲜,后来逆元被逐回漠北,这一部分的蒙古军就留在了这里,加上各部女真、零星散散的鞑靼民,整个朝鲜民族混居的情况很严重。
加上朝鲜是通过军事政变立的国,因此在募兵上,李成桂很慎重,只相信本土土著。”
作为东方大国的华夏一旦打仗,对周遭小国的冲击影响毫无疑问是巨大的,逃难,跨过鸭绿江的何止是汉人,蒙古人、女真人、鞑靼人全一窝蜂涌进了朝鲜。
这可不是近几十年出现的,早在几百年前辽金相争的时候,契丹、女真就开始进入朝鲜,某种意义上来说,朝鲜就是一个大型的难民收容所。
【送红包】阅读福利来啦!你有最高888现金红包待抽取!关注weixin公众号【书友大本营】抽红包!
毫不夸张的说,在朝鲜开国国王李成桂的体内,除了没有朝鲜土著的血统,哪个民族的血统都有,因为他的祖父就是元朝负责高丽鸭绿江一代的达鲁花赤。
因此,李成桂算是明白了,只有朝鲜本土的土著才是最老实,胆最小的,无论是汉人还是蒙古人、女真人,骨子里都有称王做霸的基因,不利于维护他李家王朝的统治。
“这就有意思了。”
平安大帐里摆放着一个简易的沙盘,上面零星的只插着十几面小旗,平安呵呵一笑,以手指向开京,冲大帐内的将领说道。
“阿哈出,让你的族人撒进去,给本将军探探路,他们的军队现在都在哪。”
这次作战,大明征召了一万女真人,建州女真占了大头,足足来了八千多,可谓是倾巢而出,而海西和野人女真却只有两千人,也因此,三部女真的指挥权便落到了阿哈出和猛哥帖木儿两个人的头上。
“先摸摸他们在边地有没有军队,这鸭绿江一旦跨过去,届时两军正面交锋,这仗可就没什么好打的了。”
不是平安自负,这是整个明朝武将集体共有的一种心态,明初打的胜仗太多了,在此时的将军眼中,除了瓦剌跟鞑靼有让明军热身的资格以外,像西南、朝鲜这种小国,除了依靠地利,没有任何打赢明军的希望。
什么兵法、谋略,在绝对的实力面前都是扯淡。
“求将军让我部为先驱!”
猛哥帖木儿突然单膝跪地,向着平安道,“我部愿直捣开京,取那李芳远的人头,献给将军。”
平安目光深邃的看了他一眼,笑道,“猛哥首领有心了,女真的勇猛本将军心里也是有数的,不过你们的族民毕竟太少了,万一有所闪失,可就伤筋动骨、元气大伤了。”
猛哥帖木儿大受感动,热泪盈眶的抱拳道,“我等族民幸赖大明庇佑,才有今日不至于被那兀敌哈人灭种,也是因为大明的恩赐,才能繁衍壮大,隆恩厚泽,代代不忘,必世代忠于大明,为上国鹰犬,消灭不臣,请将军允我等为先驱,我族儿郎皆视死如归。”
“猛哥首领的忠心本将已经知道了。”
平安摆摆手,“且等阿哈出军情报来,本将自有定夺,各部且先扎营,准备渡江事宜。”
“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