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大明第一个五年计划(中)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花娇、绝色总裁的贴身兵王、韩娱之临时工、女神的超能守卫、无敌悍民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0.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朱允炆点了杨士奇的名,也点了内阁的将。
皇帝当初让内阁准备的五年计划,压根就不是皇帝一拍脑门就打算做的玩笑事,而是真正扎下心打算办的,在这一点上,朱允炆就没想过跟他们马虎过去。
杨士奇早有准备,便自袍袖中取了出来,本打算递给朱允炆,就听得后者说道。
“卿读出来吧,让在座的诸位都听听。”
五年计划的事,内阁跟十部尚书算是都碰过头交流过,大家心里也都有点心里准备,但还是七上八下的,没办法,之前朱允炆这个皇帝已经说过了。
一旦内阁定的目标太容易,他这个皇帝就亲自来定!
内阁和十部、都察院、大理寺可是要向皇帝签军令状的。
“奉上谕为定国策,臣奉天殿大学士杨寓会同内阁、十部共议,自建文六年尹始至建文十年为期,定各部、三法司其期应达之事。”
杨士奇展开奏本,环顾一圈后,轻咳出声。
“吏部,五年内应全面落实《朝廷官员胥吏致仕、丁忧、停职、开除适用条例》,全面落实省考机制,全面实现各省察吏制度完整性,切实有效的实现每一个府县不出现官吏不齐或超数冗沉、年龄超线、慕道礼佛等现象。
硬标准上,每年京查、省察的主官合格率必须超过九成;府查、县查的主官合格率必须超过八成。
户部,五年内计划在田亩、丁口两点上的增长率分别达到百之三和百之一以上,岁入的增长率应达到百之五以上。以建文五年在册田亩数、丁口数为记,田为五百八十万顷,口为六千四百七十万。
至建文十年止,田亩数应达六百七十万顷,口为六千八百万。
以建文五年之实数八千二百七十万两岁入为记,至建文十年止,其当年岁入应达一万万余六百万两。
工部,五年内计划修建京道三条,分别为南京往西安道、南京往广州道、南京往成都道;计划以水泥为主体,竣工长江全线;竣工孝陵。
龙江船厂、福州船厂、泉州船厂、广州船厂及平津船厂下水福船五十艘、战船两百艘并漕运船只六百艘。
制炮三百门,完全攻克延时引爆技术难题,实现由铜铸铁心炮弹往火药弹转型的技术跨越。
兵部,五年计划内全面落实募兵制,实现现役我大明上限一百万行伍健儿,其岁数皆处于十六至三十五周岁区间。
礼部,暂无五年计划。
刑部,五年计划内印刷一万本大明律并进行不少于十次全国性的府县级宣讲,全面落实陛下有关于特殊时期管控非常法和全面禁毒的法治精神。
商务部,五年计划内实现漕运、盐运、粮运等转运使司通船效率增加三成,实现官办盐铁粮布四市涨幅不得超过百之五,切实有效的保证百姓之生活必备所需之物充足且平价。
税务部,五年计划内实现商税增幅在百之八以上。
国有资源部,五年计划内实现官营铁矿产量为两千万斤,民营铁矿产量达一千万斤,实现铁课税七十万斤。计划实现全国煤产量三万万斤。
教育部,五年计划内实现建造五十所童学、少学及十所青学,除南直隶、江西和浙江外,余下之辽东、北平、山西、陕西、河南、湖广、山东、福建、广东、广西、贵州、四川、云南、台湾、交趾等十五省皆有至少一所童学和一所少学。
大理寺,五年计划内实现对各省致两人及以上凶杀、落草为寇有劫杀行为等案件全面复查率达到十成十。
都察院,五年计划内落实各省府全面监察机制,对各省按察使司主官进行全面审察,全面裁汰各省科道言官。
以上,为大明内阁所勘定十部五年计划详表,臣奉天殿大学士杨寓敬上。”
谨身殿中安静了许多。
朱允炆也闭上眼,没有在第一时间表明态度,他需要仔细思考一下杨士奇这份计划中的合理与不合理的地方,然后想一想有没有哪里需要补充的东西。
总的来说,这一份五年计划内阁是下了大决心的,因为这份计划中很多的内容都是干货,是硬性的数字化标准,做不到,可是要摘官帽子的。
当然,这里面也有大量的内容乍一看难以实现,实则又简单的不得了。
就比如户部和国有资源部两部的计划中,前者要实现五年内垦荒九十万顷、新增丁口三百三十万。而后者则要实现全国铁产量三千万斤以及煤产量三万万斤。
这几组数字都是硬性指标,但实际其中的水分是巨大的。
田亩的清量工作,大明地方上的执行并不严格,偏远如四川、云南、两广等地一直没有最新的统计数据,同样的道理,各省下沉到村落基层,在户口的统计工作上做的也是相当马虎。
只要后边五年户部能放开手脚,锱铢必较的搞摊派,一丝不苟的严格执行皇权下乡工作,光查出来这些黑户、黑产都足够完成计划指标了。
而国资的煤铁工作,真正有难度的无非是煤的生产而已。
洪武二十八年,官营铁产就可以做到年产量将近两千万斤了,以至于中枢铁库都放不下用不完的地步,太祖明颁圣旨,暂停官营铁厂,鼓励民营冶铁,让利于民。
铁课税为十五税一,翌年收铁课一百一十万斤,反向推理可得,民营铁厂冶铁数为一千六百五十万斤。
朱允炆登基的时候,民间二度禁铁,设置官办铁市,改民间自由贸易熟铁的行为只可在官市中进行,饶是如此,对民间冶铁的积极性打击仍然不大,一年铁课税犹有二三十万斤之高。
只要二度放开民营铁厂,转瞬间就可以达到民营产铁一千万斤的标准。
朱允炆不说话,杨士奇心里就难免有些不踏实,这份计划是他们内阁会同各部、三法司一起定下来的,是一个不算太简单,但也同样没到太难的地步。
大家齐心合力,总不至于最后关头弄个灰头土脸。
“朕在提意见之前,先说一下朕为什么要让内阁制定这个五年计划吧。”
冷场的寂静被一句话打破,所有人都打起精神,正襟危坐起来。
“朕知道你们心里很不适应,毕竟这个国家如此的大,大事小情、天灾人祸都是无可避免的,哪有事事皆如人意的道理,而且每年的收入多多少少都难免会有浮动变化,不可能有一个定数,所以历朝历代从未有过这种在你们看来是奇葩的规矩。”
众皆起身施礼,口称不敢:“陛下言重了,民间尚且需持家有数,况一国乎。国是大家,理当如此。”
朱允炆笑笑,也不管他们是真是假,继续解释道。
“从古至今,地方上的治理姿态都是得过且过,不求大功,但无大错。
相应的,自地方而至中枢也是如此,今年国家岁入多了,那么来年就可以宽绰些多花点钱,今年要是岁入少了,那来年就紧巴些过日子。
这种想法,国朝何以有前进下去的动力呢?
朕与内阁共议定着五年计划之事,就是为了由朕与内阁牵头,集中统一领导全国各省,发挥内阁总揽全局、协调中枢各部门,再由中枢部门于各省设立的清吏司协调地方布政使司衙门的机制优势,从而防止出现地方行省各自为政、各行其事的分散局面,敦促和监督地方可以尽心尽力于国事。
咱们定个统一的目标,然后上下协同、高效运行咱们的指挥协作体系,保障咱们大明可以君臣百姓一体同心,心往一处使、力往一处用,从而快速的实现国家富强、地方繁荣。
一个明确的五年计划,便是把中央的目标和要求深入落实到地方省府县三级,让地方也能有大局观和将国家利益摆在首位的高度认识,完不成这个目标,内阁没有面子、地方也没有面子。
不要有什么党派啊、乡情啊这些狭隘的个人利益观念,去岁江西大水,如果要让这种个人利益观凌驾在国家利益上,那岂不是寒透了江西全省八百万百姓的心吗?
将来我大明再有任何一个省份受灾,手足兄弟省份皆袖手旁观,如此长期以往,咱们的国家岂不就一盘散沙。
所以一定要明确整体大局,要通力合作,避免出现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冲突内耗,促进国家意识、整体意识的形成和加强,各省府主官要有全国一盘棋的思想基础,并且有一切以国家利益为主的政治高度。”
几人都肃穆正容,心悦诚服道:“陛下之言高屋建瓴,字字珠玑,臣等钦服。”
“客套的话就省了,希望你们能在将来的工作落实中体现出来才是真的。”
朱允炆摆摆手,让几人落座,这才开始讲起正事。
“内阁的计划还是有些谨慎,朕的意见呢,便是户部的田亩、丁口增长率分别要达到百五和百二,岁入增长率要达到百七。”
朱允炆这边一说,主管国家财政的郁新和夏元吉就埋首计算起来,然后得出了一个让他们心神颤抖的数字。
按照这个增长率,到建文十年,田亩数要达到七百四十万顷,总涨幅高达一百六十万顷,要在原有基础上增加将近三成!
丁口则要达到七千一百四十万,较原定计划再多三百四十万人。
而年入税收总额,则要达到恐怖的一万万余一千六百万两!
这简直就是一个夏元吉从来没有敢于去想过的数字。
“除了户部之外,工部的压力有些大了,三条京道、长江全线筑堤,还要督促下船和造炮,朝廷的国库岂不是要全补给工部?这样吧,长江全线用水泥加固河堤这一点不变,南京往广州的京道就不造了,船运方面,战船二百艘砍为一百艘。
兵部的话,募兵工作跟总参对接一下,一百万的常备军我大明眼下也用不到那么多,一万精兵比十万杂兵游勇更有战斗力,总数控制在八十万之内吧。北平留十万,盯着河北和辽东就成。
朵甘都司那边盯着东察合台汗国,西北也是我大明下一步的主战场,留个十万左右也就够用了。
闽浙水师二十万、京营三十万、云南放十万,整好够数。
其他的地方有军卫所,警备防戍,剿个匪而已,足堪使用。
礼部怎么没有相应的计划呢,礼部就负责主抓一下宗教这一块吧。
佛、道、清真都得查,朕知道,地方上寺庙、道观啥的都有自己的善田,这些田不用交税,就这还哭穷,说什么种出来的粮食不够吃,都饿的没力气给佛祖金身擦灰了。
既然没力气擦,那就别擦了,把他们都强行还俗,开荒种地去吧。”
谨身殿中顿时一阵好笑之声,眼下之大明,谁能跑的掉税收二字?
连几千年不纳粮的官僚阶级都被打落尘埃之中,这些和尚老道的,还指望靠着装神弄鬼来充世外高人?
倒是夏元吉眼前一亮,他刚才还在头疼这些田亩、丁口的数量怎么才能达标,现在朱允炆一句话给他指了一条明路,对啊,大明眼下全国各地都有佛道两教的善田,全给他们丈量清点一遍,不又多了不少吗?
“很多大的寺庙、道观都乌泱泱几千号人,这些人不是我大明的子民吗?”
朱允炆一挑眉,便是一股子杀气露出:“朕的儿郎在前线出生入死,他们在后方坐享其成,安心于盛世之中,到处化缘,到处请求布施。他们对这个国家的帮助有哪些?
就读读经书、骗骗达官显贵,偶尔出两三个胆大的,再来骗骗朕?
这些宗教生根发芽数千年,也享了数千年的福,这数千年来,佛祖没保佑过咱们的国家和民族,历朝历代君王敕封、祭祀的神啊仙啊的也没有保佑过咱们的国家和民族,都这样了还想着不交税、不办实事。
想得美!
国家不需要这些乱七八糟的教派。
大明的百姓只能有一个信仰。
那就是为了民族之崛起而奋斗终身!
“刑部的工作计划要加加担子,一万册大明律太少,印五万册,不用组织多次数而粗略的全国巡讲,五年组织五次即可,但要下沉到足够的基层,起码每个县都要在县城进行一次宣讲。而后每个县招募一名胥吏作为普法宣传员,由当地县衙代为领导,工作的职责,就是往当地的乡村进行律法的宣讲。
商务部的工作不用如此苛责,如今沿海的往来船运商贸增多,东南海外诸国包括东瀛的大名都有身影足迹出现,商品流速快,现银使用率高,盐粮布绢的物价波动是很大的,五年之内涨幅不超过一成即可,百五的话,调控的过于严格。
国有资源部这一块,官营铁厂的产铁进行小幅度下降,控制在一千五百万斤左右,但民营铁厂的产铁要达到两千万斤以上,超过洪武二十八年的水平,多地增设官办铁市,提供百姓产铁后的销售便利,实在是民间吃不下的,由朝廷出面采买。
教育部方面,五年之内要建造超过八十所童学和少学,上述十五省,起码要各有两所。”
朱允炆把自己的要求全数说完,杨士奇这边就埋头苦记,等到杨士奇抬头看向朱允炆时,后者已经颔首:“就这些吧,内阁有没有问题?”
我敢说有吗?
杨士奇肃容拱手:“请陛下放心,内阁没有问题,五年之内,一定全面完成陛下圣谕指示,死不辜恩。”
“那就署名吧。”
将新的五年计划誊抄与一章皓白的宣纸之上,朱允炆加了自己的大印后,备上了毛笔。
内阁四人,十部尚书和大理寺卿、左都御史都纷纷上前郑重的签下自己的名字。
“从今天开始,郁阁老分管户部、商务部、税务部和国有资源部,这四个部门但凡有两个没有完成指标的,两部尚书撤职,郁阁老并罪撤职!
严卿分管工部、吏部、礼部、兵部,同郁阁老一样,但凡有半数未能达标的,朕就撤严阁老的职。
解卿分管三法司和教育部,半数不能达标,朕就撤了解卿的职。”
被点名的三人都有些愣神,为啥他们都有具体的对接工作,就杨士奇没事?
三人疑惑的目光瞥向后者,后者已经施施然笑了起来:“十二个中枢部门,如果超过半数不能达标,臣自请解散内阁,戴罪归乡。”
五年计划是考定内阁的唯一标准,达成了花团锦簇,达不成,滚回家种地去吧。
“将这份计划裱起来。”
朱允炆道:“挂到奉天殿门外的匾额之下,让朝廷的群臣每个月都能看一次,心里有点数。”
多看看,就知道什么叫做压力了。
说到这,内阁的事就算处理的差不多了,朱允炆便把目标对准了朱棣和徐辉祖。
“你们俩不用在那幸灾乐祸的,总参和五军府一样有硬指标。”
朱棣只觉嘴角一抽,打仗的事还要哪门子硬指标啊,难不成还必须在五年内开疆拓土多少里吗?
“朕要求八十万的常备军,这八十万常备军总参给朕练好了,别觉得草原平了、外患平了,国家强大就可以马放南山、刀枪入库。
朕届时可能会亲自校阅或差人校阅,会定下考定的红线,一旦军队健儿的身体素质和战术素养出现下滑,四叔这个总参谋长的位置,朕可一样会撤。”
朱棣身形笔直的站起来,肃穆向朱允炆抱拳:“请陛下放心,我大明的健儿绝不会出现怠战、怠训的情况。臣乃行伍出身,但有此事发生,依军令状,可斩臣首。”
挥手示意朱棣复坐,朱允炆又目视徐辉祖。
“各省五年内全面肃清匪寇,道匪路霸等有组织性的团伙要打击到底,同时,各省的军卫所最起码要有一支三百人以上,明晰大明律和税务稽查相关知识的队伍,全面辅助和保障户部、税务部在各省的工作能够扎扎实实的推进下去。”
后者一脸正容,大声应了下来。
“光应不行,来签军令状。”
拟好总参和五军府的军令状,朱允炆同样一脸笑意的示意二人,两个大老爷们力透纸背,有力的在宣旨上签下各自的名字。
“让裱画师把这份宣旨起开,一分为二,各自送往总参谋府和五军府的大堂挂起来。”
交代完这事,朱允炆才说道:“既然各部的任务都领了,那就说说各自的预算吧,大家伙都在,今年这八千多万两国库收入怎么分,你们商量着来吧。”
一句话,谨身殿中的火药味顿时浓郁起来!
朱允炆点了杨士奇的名,也点了内阁的将。
皇帝当初让内阁准备的五年计划,压根就不是皇帝一拍脑门就打算做的玩笑事,而是真正扎下心打算办的,在这一点上,朱允炆就没想过跟他们马虎过去。
杨士奇早有准备,便自袍袖中取了出来,本打算递给朱允炆,就听得后者说道。
“卿读出来吧,让在座的诸位都听听。”
五年计划的事,内阁跟十部尚书算是都碰过头交流过,大家心里也都有点心里准备,但还是七上八下的,没办法,之前朱允炆这个皇帝已经说过了。
一旦内阁定的目标太容易,他这个皇帝就亲自来定!
内阁和十部、都察院、大理寺可是要向皇帝签军令状的。
“奉上谕为定国策,臣奉天殿大学士杨寓会同内阁、十部共议,自建文六年尹始至建文十年为期,定各部、三法司其期应达之事。”
杨士奇展开奏本,环顾一圈后,轻咳出声。
“吏部,五年内应全面落实《朝廷官员胥吏致仕、丁忧、停职、开除适用条例》,全面落实省考机制,全面实现各省察吏制度完整性,切实有效的实现每一个府县不出现官吏不齐或超数冗沉、年龄超线、慕道礼佛等现象。
硬标准上,每年京查、省察的主官合格率必须超过九成;府查、县查的主官合格率必须超过八成。
户部,五年内计划在田亩、丁口两点上的增长率分别达到百之三和百之一以上,岁入的增长率应达到百之五以上。以建文五年在册田亩数、丁口数为记,田为五百八十万顷,口为六千四百七十万。
至建文十年止,田亩数应达六百七十万顷,口为六千八百万。
以建文五年之实数八千二百七十万两岁入为记,至建文十年止,其当年岁入应达一万万余六百万两。
工部,五年内计划修建京道三条,分别为南京往西安道、南京往广州道、南京往成都道;计划以水泥为主体,竣工长江全线;竣工孝陵。
龙江船厂、福州船厂、泉州船厂、广州船厂及平津船厂下水福船五十艘、战船两百艘并漕运船只六百艘。
制炮三百门,完全攻克延时引爆技术难题,实现由铜铸铁心炮弹往火药弹转型的技术跨越。
兵部,五年计划内全面落实募兵制,实现现役我大明上限一百万行伍健儿,其岁数皆处于十六至三十五周岁区间。
礼部,暂无五年计划。
刑部,五年计划内印刷一万本大明律并进行不少于十次全国性的府县级宣讲,全面落实陛下有关于特殊时期管控非常法和全面禁毒的法治精神。
商务部,五年计划内实现漕运、盐运、粮运等转运使司通船效率增加三成,实现官办盐铁粮布四市涨幅不得超过百之五,切实有效的保证百姓之生活必备所需之物充足且平价。
税务部,五年计划内实现商税增幅在百之八以上。
国有资源部,五年计划内实现官营铁矿产量为两千万斤,民营铁矿产量达一千万斤,实现铁课税七十万斤。计划实现全国煤产量三万万斤。
教育部,五年计划内实现建造五十所童学、少学及十所青学,除南直隶、江西和浙江外,余下之辽东、北平、山西、陕西、河南、湖广、山东、福建、广东、广西、贵州、四川、云南、台湾、交趾等十五省皆有至少一所童学和一所少学。
大理寺,五年计划内实现对各省致两人及以上凶杀、落草为寇有劫杀行为等案件全面复查率达到十成十。
都察院,五年计划内落实各省府全面监察机制,对各省按察使司主官进行全面审察,全面裁汰各省科道言官。
以上,为大明内阁所勘定十部五年计划详表,臣奉天殿大学士杨寓敬上。”
谨身殿中安静了许多。
朱允炆也闭上眼,没有在第一时间表明态度,他需要仔细思考一下杨士奇这份计划中的合理与不合理的地方,然后想一想有没有哪里需要补充的东西。
总的来说,这一份五年计划内阁是下了大决心的,因为这份计划中很多的内容都是干货,是硬性的数字化标准,做不到,可是要摘官帽子的。
当然,这里面也有大量的内容乍一看难以实现,实则又简单的不得了。
就比如户部和国有资源部两部的计划中,前者要实现五年内垦荒九十万顷、新增丁口三百三十万。而后者则要实现全国铁产量三千万斤以及煤产量三万万斤。
这几组数字都是硬性指标,但实际其中的水分是巨大的。
田亩的清量工作,大明地方上的执行并不严格,偏远如四川、云南、两广等地一直没有最新的统计数据,同样的道理,各省下沉到村落基层,在户口的统计工作上做的也是相当马虎。
只要后边五年户部能放开手脚,锱铢必较的搞摊派,一丝不苟的严格执行皇权下乡工作,光查出来这些黑户、黑产都足够完成计划指标了。
而国资的煤铁工作,真正有难度的无非是煤的生产而已。
洪武二十八年,官营铁产就可以做到年产量将近两千万斤了,以至于中枢铁库都放不下用不完的地步,太祖明颁圣旨,暂停官营铁厂,鼓励民营冶铁,让利于民。
铁课税为十五税一,翌年收铁课一百一十万斤,反向推理可得,民营铁厂冶铁数为一千六百五十万斤。
朱允炆登基的时候,民间二度禁铁,设置官办铁市,改民间自由贸易熟铁的行为只可在官市中进行,饶是如此,对民间冶铁的积极性打击仍然不大,一年铁课税犹有二三十万斤之高。
只要二度放开民营铁厂,转瞬间就可以达到民营产铁一千万斤的标准。
朱允炆不说话,杨士奇心里就难免有些不踏实,这份计划是他们内阁会同各部、三法司一起定下来的,是一个不算太简单,但也同样没到太难的地步。
大家齐心合力,总不至于最后关头弄个灰头土脸。
“朕在提意见之前,先说一下朕为什么要让内阁制定这个五年计划吧。”
冷场的寂静被一句话打破,所有人都打起精神,正襟危坐起来。
“朕知道你们心里很不适应,毕竟这个国家如此的大,大事小情、天灾人祸都是无可避免的,哪有事事皆如人意的道理,而且每年的收入多多少少都难免会有浮动变化,不可能有一个定数,所以历朝历代从未有过这种在你们看来是奇葩的规矩。”
众皆起身施礼,口称不敢:“陛下言重了,民间尚且需持家有数,况一国乎。国是大家,理当如此。”
朱允炆笑笑,也不管他们是真是假,继续解释道。
“从古至今,地方上的治理姿态都是得过且过,不求大功,但无大错。
相应的,自地方而至中枢也是如此,今年国家岁入多了,那么来年就可以宽绰些多花点钱,今年要是岁入少了,那来年就紧巴些过日子。
这种想法,国朝何以有前进下去的动力呢?
朕与内阁共议定着五年计划之事,就是为了由朕与内阁牵头,集中统一领导全国各省,发挥内阁总揽全局、协调中枢各部门,再由中枢部门于各省设立的清吏司协调地方布政使司衙门的机制优势,从而防止出现地方行省各自为政、各行其事的分散局面,敦促和监督地方可以尽心尽力于国事。
咱们定个统一的目标,然后上下协同、高效运行咱们的指挥协作体系,保障咱们大明可以君臣百姓一体同心,心往一处使、力往一处用,从而快速的实现国家富强、地方繁荣。
一个明确的五年计划,便是把中央的目标和要求深入落实到地方省府县三级,让地方也能有大局观和将国家利益摆在首位的高度认识,完不成这个目标,内阁没有面子、地方也没有面子。
不要有什么党派啊、乡情啊这些狭隘的个人利益观念,去岁江西大水,如果要让这种个人利益观凌驾在国家利益上,那岂不是寒透了江西全省八百万百姓的心吗?
将来我大明再有任何一个省份受灾,手足兄弟省份皆袖手旁观,如此长期以往,咱们的国家岂不就一盘散沙。
所以一定要明确整体大局,要通力合作,避免出现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冲突内耗,促进国家意识、整体意识的形成和加强,各省府主官要有全国一盘棋的思想基础,并且有一切以国家利益为主的政治高度。”
几人都肃穆正容,心悦诚服道:“陛下之言高屋建瓴,字字珠玑,臣等钦服。”
“客套的话就省了,希望你们能在将来的工作落实中体现出来才是真的。”
朱允炆摆摆手,让几人落座,这才开始讲起正事。
“内阁的计划还是有些谨慎,朕的意见呢,便是户部的田亩、丁口增长率分别要达到百五和百二,岁入增长率要达到百七。”
朱允炆这边一说,主管国家财政的郁新和夏元吉就埋首计算起来,然后得出了一个让他们心神颤抖的数字。
按照这个增长率,到建文十年,田亩数要达到七百四十万顷,总涨幅高达一百六十万顷,要在原有基础上增加将近三成!
丁口则要达到七千一百四十万,较原定计划再多三百四十万人。
而年入税收总额,则要达到恐怖的一万万余一千六百万两!
这简直就是一个夏元吉从来没有敢于去想过的数字。
“除了户部之外,工部的压力有些大了,三条京道、长江全线筑堤,还要督促下船和造炮,朝廷的国库岂不是要全补给工部?这样吧,长江全线用水泥加固河堤这一点不变,南京往广州的京道就不造了,船运方面,战船二百艘砍为一百艘。
兵部的话,募兵工作跟总参对接一下,一百万的常备军我大明眼下也用不到那么多,一万精兵比十万杂兵游勇更有战斗力,总数控制在八十万之内吧。北平留十万,盯着河北和辽东就成。
朵甘都司那边盯着东察合台汗国,西北也是我大明下一步的主战场,留个十万左右也就够用了。
闽浙水师二十万、京营三十万、云南放十万,整好够数。
其他的地方有军卫所,警备防戍,剿个匪而已,足堪使用。
礼部怎么没有相应的计划呢,礼部就负责主抓一下宗教这一块吧。
佛、道、清真都得查,朕知道,地方上寺庙、道观啥的都有自己的善田,这些田不用交税,就这还哭穷,说什么种出来的粮食不够吃,都饿的没力气给佛祖金身擦灰了。
既然没力气擦,那就别擦了,把他们都强行还俗,开荒种地去吧。”
谨身殿中顿时一阵好笑之声,眼下之大明,谁能跑的掉税收二字?
连几千年不纳粮的官僚阶级都被打落尘埃之中,这些和尚老道的,还指望靠着装神弄鬼来充世外高人?
倒是夏元吉眼前一亮,他刚才还在头疼这些田亩、丁口的数量怎么才能达标,现在朱允炆一句话给他指了一条明路,对啊,大明眼下全国各地都有佛道两教的善田,全给他们丈量清点一遍,不又多了不少吗?
“很多大的寺庙、道观都乌泱泱几千号人,这些人不是我大明的子民吗?”
朱允炆一挑眉,便是一股子杀气露出:“朕的儿郎在前线出生入死,他们在后方坐享其成,安心于盛世之中,到处化缘,到处请求布施。他们对这个国家的帮助有哪些?
就读读经书、骗骗达官显贵,偶尔出两三个胆大的,再来骗骗朕?
这些宗教生根发芽数千年,也享了数千年的福,这数千年来,佛祖没保佑过咱们的国家和民族,历朝历代君王敕封、祭祀的神啊仙啊的也没有保佑过咱们的国家和民族,都这样了还想着不交税、不办实事。
想得美!
国家不需要这些乱七八糟的教派。
大明的百姓只能有一个信仰。
那就是为了民族之崛起而奋斗终身!
“刑部的工作计划要加加担子,一万册大明律太少,印五万册,不用组织多次数而粗略的全国巡讲,五年组织五次即可,但要下沉到足够的基层,起码每个县都要在县城进行一次宣讲。而后每个县招募一名胥吏作为普法宣传员,由当地县衙代为领导,工作的职责,就是往当地的乡村进行律法的宣讲。
商务部的工作不用如此苛责,如今沿海的往来船运商贸增多,东南海外诸国包括东瀛的大名都有身影足迹出现,商品流速快,现银使用率高,盐粮布绢的物价波动是很大的,五年之内涨幅不超过一成即可,百五的话,调控的过于严格。
国有资源部这一块,官营铁厂的产铁进行小幅度下降,控制在一千五百万斤左右,但民营铁厂的产铁要达到两千万斤以上,超过洪武二十八年的水平,多地增设官办铁市,提供百姓产铁后的销售便利,实在是民间吃不下的,由朝廷出面采买。
教育部方面,五年之内要建造超过八十所童学和少学,上述十五省,起码要各有两所。”
朱允炆把自己的要求全数说完,杨士奇这边就埋头苦记,等到杨士奇抬头看向朱允炆时,后者已经颔首:“就这些吧,内阁有没有问题?”
我敢说有吗?
杨士奇肃容拱手:“请陛下放心,内阁没有问题,五年之内,一定全面完成陛下圣谕指示,死不辜恩。”
“那就署名吧。”
将新的五年计划誊抄与一章皓白的宣纸之上,朱允炆加了自己的大印后,备上了毛笔。
内阁四人,十部尚书和大理寺卿、左都御史都纷纷上前郑重的签下自己的名字。
“从今天开始,郁阁老分管户部、商务部、税务部和国有资源部,这四个部门但凡有两个没有完成指标的,两部尚书撤职,郁阁老并罪撤职!
严卿分管工部、吏部、礼部、兵部,同郁阁老一样,但凡有半数未能达标的,朕就撤严阁老的职。
解卿分管三法司和教育部,半数不能达标,朕就撤了解卿的职。”
被点名的三人都有些愣神,为啥他们都有具体的对接工作,就杨士奇没事?
三人疑惑的目光瞥向后者,后者已经施施然笑了起来:“十二个中枢部门,如果超过半数不能达标,臣自请解散内阁,戴罪归乡。”
五年计划是考定内阁的唯一标准,达成了花团锦簇,达不成,滚回家种地去吧。
“将这份计划裱起来。”
朱允炆道:“挂到奉天殿门外的匾额之下,让朝廷的群臣每个月都能看一次,心里有点数。”
多看看,就知道什么叫做压力了。
说到这,内阁的事就算处理的差不多了,朱允炆便把目标对准了朱棣和徐辉祖。
“你们俩不用在那幸灾乐祸的,总参和五军府一样有硬指标。”
朱棣只觉嘴角一抽,打仗的事还要哪门子硬指标啊,难不成还必须在五年内开疆拓土多少里吗?
“朕要求八十万的常备军,这八十万常备军总参给朕练好了,别觉得草原平了、外患平了,国家强大就可以马放南山、刀枪入库。
朕届时可能会亲自校阅或差人校阅,会定下考定的红线,一旦军队健儿的身体素质和战术素养出现下滑,四叔这个总参谋长的位置,朕可一样会撤。”
朱棣身形笔直的站起来,肃穆向朱允炆抱拳:“请陛下放心,我大明的健儿绝不会出现怠战、怠训的情况。臣乃行伍出身,但有此事发生,依军令状,可斩臣首。”
挥手示意朱棣复坐,朱允炆又目视徐辉祖。
“各省五年内全面肃清匪寇,道匪路霸等有组织性的团伙要打击到底,同时,各省的军卫所最起码要有一支三百人以上,明晰大明律和税务稽查相关知识的队伍,全面辅助和保障户部、税务部在各省的工作能够扎扎实实的推进下去。”
后者一脸正容,大声应了下来。
“光应不行,来签军令状。”
拟好总参和五军府的军令状,朱允炆同样一脸笑意的示意二人,两个大老爷们力透纸背,有力的在宣旨上签下各自的名字。
“让裱画师把这份宣旨起开,一分为二,各自送往总参谋府和五军府的大堂挂起来。”
交代完这事,朱允炆才说道:“既然各部的任务都领了,那就说说各自的预算吧,大家伙都在,今年这八千多万两国库收入怎么分,你们商量着来吧。”
一句话,谨身殿中的火药味顿时浓郁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