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花娇、绝色总裁的贴身兵王、韩娱之临时工、女神的超能守卫、无敌悍民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0.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明天就要去参加晚会了,这也就意味着接下来的几天很可能要面临作息不定、三餐不继的情况……
杨柳一大早就起来了,开始准备年货中的倒数第二环:点心。
过大年,光有菜没点心可怎么行!
还记得小时候,家里穷,往往那双相貌已经模糊了的父母要咬好长时间的牙才能狠心割一小条肉。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会出现全家人围坐一起其乐融融的场面:肉拿回家,劳苦功高的父亲一点,全家的宝贝蛋弟弟一点,母亲、她,还有那几个骨瘦如柴的小妹妹,则只有眼巴巴看着,嘬着筷子尖尝味道的份儿……
大年夜总是热闹的,但凡手里有点余钱,小孩子们总会被打扮的干干净净漂漂亮亮,手里攥着几块糖果,拎着三两只焰火,呼朋引伴的跑遍全村。
可杨柳,在跟着师父之前,却从来不知道甜是个什么滋味。至于那些烟火鞭炮,也只有等人家放完了,她带着妹妹们偷偷摸摸的跑过去,小心翼翼的捡拾其中因为捆绑的不结实而没被点燃的。
然而就算是这样,捡回来的爆竹也需要先上缴,再由父亲分派,而其中绝大多数的情况便会是,爆竹最终全部到了弟弟手中……
于她而言,糖果、鞭炮,甚至更奢侈的点心盒子,都只存在于道听途说和不断的想象中……
也许是童年种下的执念,长大之后,杨柳每逢过节都会无比坚定的准备大量点心盒子,干湿中外,或精致或朴素,哪怕就是自己不吃,她也想要看到吃的人脸上露出幸福和满足。
她深刻的厌恶,甚至是憎恨着一无所有的新年!
萨其马、老婆饼、小麻花、枣花酥、麻酱烧饼、蜜三刀、豆沙酥饼和麻团,如果她来的再早一点,就该提前去收取一些干净的花瓣,或者进一步将它们加工成黏稠香醇的花瓣酱膏,做些个玫瑰酥饼、桃花酥饼、桂花酥饼等等花瓣点心,既好吃又好看。
她四点多就起床了,点了灯,在漆黑一片的大背景下挽着袖子忙碌。
外面一片静悄悄,没有一点人声响动,薄薄的一层玻璃,将屋里屋外分割成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先煮红豆,等豆子差不多爆裂开来,倒掉水,重新加入冷水再煮,而倒水的过程中,豆皮也就去了个七七/八八。
在红豆慢慢由生转熟的过程中,把红枣洗净,趁着湿润去核,将干净的枣肉放入笼屉蒸熟。蒸枣泥是很快的,起锅之后,根据枣子含水分的多少适当添加温水,放到锅子里加糖,慢慢搅拌、翻炒,分几次先后放入植物油,最终变成黏度和甜度都合适的枣泥备用。
等枣泥做好,红豆也就差不多了,把豆子捞出,用力挤压出多余的水分,之后用粗纱布过滤几遍,真正做到细腻无匹。
前阵子杨柳遇上一批好鸭蛋,本着好东西可遇而不求的金科玉律,她毫不犹豫的将剩下的小一篓尽数包圆,拿回家查了下,足有一百八十多个,然后足足腌了三坛,昨儿就出油了,都煮熟了放到冰箱,什么时候吃什么时候切。
她想了下,去剥了八十颗黄灿灿红艳艳,全身冒油的整蛋黄出来,准备一会儿再烤一点大团圆的豆沙蛋黄酥球。
要说烤箱这东西,还真是个好帮手,比她以前用惯了的土烤炉方便了不少,只要不是需要烟熏等特殊手法的,真是省了大力气。只要放进去就不用管了,温度、时间,都是恒定自动的,然后你就能去专心做别的事,到时候听见“叮”一声脆响,成了!
华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曾经出现过的美食不计其数,已经失传了的暂且不提,光流传至今的就足够令人拍案叫绝,每一次做甜食,杨柳都能感受到由衷的幸福。
萨琪玛做起来特别好玩,有点像小孩子捏泥巴的时候搓出来的长条,它的那个糖浆特别有讲究,要用麦芽糖。糖浆熬到能用筷子扯出丝线就差不多,然后把条儿放进去裹糖,顺便撒一点葡萄干。
稍微放凉之后,放到涂了油的大平盘里压实,然后切成小块就可以了。
枣花糕用酥皮捏成花朵的形状,每一瓣中间都夹着厚重的枣泥馅料,分量十足的同时却又因为造型的缘故极尽灵巧。
麻将烧饼每揉制一次就抹一层芝麻酱,这个的技术要求比较高,既要将酱均匀的摊开到每一个角落,又要保证里面的馅儿不漏出来……
忙活到八点半,秋维维就过来了,一进门就被“漫山遍野”的胜利果实震撼,一度出现了失语现象。
“你来啦,”杨柳从厨房里探出脑袋来,“正好,帮我折二十个盒子吧。”
上个月她从网上订购了几百个纸盒,方的扁的长的圆的,造型简单外形古朴,都是预备以后送人的。
加上临时决定的豆沙蛋黄酥球,一共九种点心,正方形的盒子里放四种,圆形的盒子里放五种,每一种都放五个,一份两盒。
杨柳细细的列了名单,又找秋维维反复确认,确保无一遗漏,包括以前合作过的导演和编剧,最近认识却相当投缘的周南、陈蔚然、吕莹等人,根据亲疏远近分送不同数量。
同住望燕台市的,秋维维直接开车拉着杨柳亲自送上门,住得远的,就都选择当天到的航空快递,力求不出差错。
秋维维自己拿了个最大头,想吃多少随便拿,美得合不拢嘴,勤劳的小蜜蜂似的,拐弯的时候都漂移!
最后压轴送给江景桐,杨柳亲自拎到办公室去,他当场就很给面子的打开,然后给予高度赞扬,“哟,你还会做点心呢,这么多种?”
杨柳对自己的厨艺那是无比自信的,当即指着讲起来,“这几种就不说了,一看就知道是什么,这个里面是豆沙的,这里面是芝麻酱的夹层,下面那个盒子里圆球的那个,是蛋黄豆沙的。除了蜜三刀之外,都不太甜,你应该也能吃得惯。”
顿了下,她又笑着说,“虽然越早吃口味越好,不过多少都能放几天,要是你哪天懒得出去吃饭,早晚饭用这些都能打发了。”
江景桐点头,小心的盖上盒子,“会的不少,以后开个点心铺子都够了。”
东西虽小,但重在心意,最关键的是,他从杨柳眼中看不到丝毫算计,有的只是分享美食的快乐,甚至还有些关心?
无论如何,他还挺享受这种感觉。
经过前几天吃饭那件事,两人的关系又增进不少,单独相处起来也很融洽了,多多少少有了那么点儿朋友的意思。
十多分钟后出来,秋维维看她的眼神带着戏谑,“呦,和好了?聊了挺久啊。”
杨柳让她说的莫名不好意思,“什么和不和好的,要过年了,总得寒暄几句吧?难不成你还让我开门之后丢炸药包似的扔下就跑?!”
东西发出去之后,广大人民群众反响普遍比较热烈,周南当晚就打过电话来了,“嘿还真有你的啊,了不得,就那个豆沙蛋黄酥,比我们家妞妞拳头都大,她一个人双手抱着,愣是把一个给啃完了!完了之后还要,把我跟你嫂子给逗得!”
周南的闺女妞妞也快两岁了,小姑娘胃口很好,别人家的小朋友还在被家长端着饭碗围追堵截的时候,她就能乖乖埋头吃饭了,特别招人喜欢,圈儿内有名的萌宝。
两人简单的聊了几句,周南一句话进入正题,“我这个时候给你打电话呢,其实是有点正事儿商量,前儿我突然得了个点子,准备筹备拍一部电影,想请你跟我一起搭戏。”
杨柳一听,先是荣幸,后是紧张,“我能行吗?要不您先说说看?”
周南就笑,隔着电话都能听见他拍大腿的声音了,“你准行,除了你就没更合适的人了!剧本虽然没全写完,不过大体的故事梗概和前几场都出来了,等会儿我给你发个邮件,你先看一下,一准儿行!”
中间他似乎抽空喝了口水,又继续道,“你不是三月份要跟老冯合作么?最晚最晚七月底也就完工了,咱就八月开工,绝对不耽误!”
这剧本还没写出来呢,他就已经划算到那儿了,考虑的确实够长远的。
讲真的,给到七月底也是很宽松了,这些个期限都是算的主演进度,再加上一点可能出现的后期补拍情况,中间很多水分。而杨柳毕竟只是个女二号的三号演员,戏份并不特别多,真要抓紧凑一点的话,顶多仨月就够了,估摸着五月底六月初就能个人杀青。
周南这么热情主动,说的还那样肯定,杨柳也被他带起了几分好奇,接到文件就打开看起来。
一看,她就笑了,周南还真没说假话,这角色确实适合自己!
故事梗概如下:
男女主角是父女关系,他们家往上数三代都是知名厨师,算是烹饪世家,年轻的女儿也从很小的时候就展露出杰出的天赋,一切看似都非常顺利。
原本父亲打算按照老规矩,也把女儿培养成厨师,谁承想,有一天女儿却明确告诉他,“我才不要当厨师,土死了,我要做蛋糕师!”
放着祖传的手艺不学,却要舍近求远的学那些外来货,父亲无法接受,父女间爆发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战争。
中间故事的发展非常曲折,女儿以旅游的名义跑去国外观看国际蛋糕师比赛,结果因为没有外出经验差点回不来,幸亏父亲有所察觉,紧随其后的跟了过去。两个人见面后难免又是一通大吵,女儿任性跑走,父亲赶着去追,因下雨路滑在街口摔倒,险些被车撞,虽然没有大碍,但手臂脱臼,要休息好长时间,祖传的饭馆因为主厨受伤被迫暂停歇业……
最后当然是绝大多数人都喜欢的大团圆结局,父亲尝试着理解新事物,女儿接手饭馆,在保留原有风味的基础上开发新菜品,扩大客源,老饭馆又重新焕发出了活力……
竟然是一部关于厨艺传承的电影,那一定得拍啊!
看完之后,杨柳立刻就给周南回了电话,迫不及待的说,“拍拍拍,周哥,一定要拍啊!”
周南一副我早就料到的口吻,言语间不失得意,“那肯定的,我都划算好了。”
其实很早之前,他就隐隐有了这个念头,不过那时候的理念还都不太成熟,他总觉得中间还缺了哪个环节,就一直被压在心底。直到后来杨柳对全国观众展示了她的惊人厨艺,周南又跟她在私底下见了面、前后两次确认厨艺之后,缺失的一环被补齐,心中那个模模糊糊的计划最终成型。
厨师,尤其是华国厨师,其实眼下正面临一种比较尴尬的处境:
老一代厨师逐渐淡出画面,可新一代的厨师后备力量却远远不能跟以前相提并论,不管是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对于技术不断追求上进心没了,甚至就连数量也急剧缩水。
又跟杨柳东拉西扯几句,周南的语气才逐渐严肃起来,“其实一开始《露一手》刚播出那会儿吧,我是拒绝相信的,不过陈蔚然私底下跟我反复保证了节目的真实性……”
一个年轻漂亮的小姑娘,还是个光鲜亮丽、日进斗金的演员,她能会厨艺?哪怕就是会,她难道还能真的喜欢么……
“为什么要设定父女这样一个人物关系网络呢,我考虑的也有几个方面。一个很现实的情况就是,不要说小姑娘了,就是男孩子,年轻的男孩子也没有太多人喜欢学习中餐烹饪了,尤其文化水平越高的人这种观念越强烈,他们一般都觉得,都下这么大工夫接受高等教育了,再去后厨颠大勺多丢人?所以现在就有一个很尴尬的局面,一种很错误的观念:厨子都是没文化的人才会去做的脏活儿累活,这个我觉得就特别不对。”
说到这里,周南隔着电话笑了几声,“当然,我不是在为自己辩驳啊,就事论事而已。”
早些年周南因为生活所迫,高中还没上完就辍学了,当了几年厨师之后觉得不行,还是想读书,就拿着赚的钱琢磨着考大学,结果文化课成绩惨不忍睹,却因为出众的表演天赋被沙里淘金……
杨柳并没附和,也没否认,因为现实情况确实如此,哪怕经过了千百年,这种观念也并没有改变太多。
顿了下,周南继续侃侃而谈,“你看西洋文化啊,尤其是最近一二十年,入侵特别厉害,就拿餐饮来说,多少小年轻放着营养丰富的中餐不吃,非跑去花大价钱吃洋垃圾?”
年会上刚被西餐荼毒过的杨柳顿时心有戚戚,一万个赞同,那些带着血丝的牛肉、黏糊糊煮不烂的面条……有什么好吃的?!
“为什么,他们觉得洋气,时髦!”周南用带点调侃的语气叙述颇为严肃的话题,“就像我剧本里写的这个小姑娘,哎,我不想学做中餐,烟熏火燎的,又累,不干!要学就学西餐、西式糕点,那个多高端大气上档次,对吧?你那个已经过时了,老观念。”
杨柳被他的语气逗得噗嗤笑出声,不知道的还以为自己在听单口相声呢,这口才!
“所以说,”周南隔着电话比了个手势,试图进一步传达自己的理念,“我想表达的不仅仅是两代人的观念冲突,更多的还有传统和现代、本土和外来,一种情怀,一种文化冲突。父亲呢,代表的就是固执的坚守传统的一类人,而小姑娘代表的就是现代很普遍的一种价值观,当然不是说父亲那种固步自封的观念对,但像小姑娘那种哎老东西我全都不要了,统统抛弃,我觉得更可悲。”
“抛弃传统,其实是一件非常可悲的事情,因为传统是什么啊,它就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它的根,根没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自始至终,周南的语气都很平静,语速不快,音量也不高,更没有刻意强调自己是多么多么的爱国,有着维护祖国传统文化的强烈热情……但杨柳就是觉得很感动!
他甚至从头至尾都带着满满的玩笑和俏皮,仿佛只是在用最不经意、最漫不经心的方式叙述一个无关紧要的事实,然而杨柳还是觉得心潮澎湃,胸腔内有什么滚烫的东西不断叫嚣着,好似下一秒钟就会呼啸着扑出来。
来这里之后,她不得不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海量的,在自己看来匪夷所思甚至完全无法理解的新鲜事物,并且不能被任何人看出不对劲。而同时她又很悲哀的发现,以前很多对她而言无比重要的存在,在她看来理所应当的东西,早已经被否定,被厌倦,被彻底遗弃……
而现在听了周南的话,她却又开始觉得,某种深刻在自己骨髓里的东西,某种令她在无数个日日夜夜难以入眠、又无法对人诉说的辛密,被人肯定了……
一句话:她彻底对周南转粉!
杨柳迫不及待的想要把这部戏安排到自己的行程中去,于是跟周南结束通话后就打了秋维维的电话,然而没打通。
隔了几秒钟再试一次,还是不通!
杨柳着急上火的抓了抓头发,决定还是直接联系大老板,反正她已经决定要接这部戏了,秋维维的意见完全构不成任何干扰,如果江景桐也不反对的话【即便反对也要努力说服!】,她就要赶在周南睡觉之前告诉他自己的决定!
接到电话的时候,江景桐正在家……吃点心,她送的点心。
江先生吃的还挺欢乐挺满足,觉得味儿正料足,外形也漂亮,哪怕蜜三刀的甜度真的超出自己的接受能力,但总体感觉真的非常棒。
最关键的是,它们不像西式糕点那样有着纤细绚烂的外表:男人吃起来总觉得怪怪的,踏踏实实,挺好!
甚至这是他第一次在自己家里进食液体饮料之外的东西,感觉,很奇妙。
也许吃甜食会让人心情变好的传闻是真的,反正跟杨柳讲电话的整个过程,江先生的语气都十分温和,脸上也挂着淡淡的笑容。
“周南?哦,那岂不是专门为你量身打造的角色?”江景桐说道,“既然你这么喜欢,如果档期不冲突的话,就接了吧。”
周南不管是人品还是专业能力都是值得信任的,杨柳能接到他的邀请完全可以称得上荣幸,江景桐自然没有反对的道理。
杨柳一听,心头大石落地,满口道谢,“真的吗,那太好了,我马上跟周哥说!”
隔着电话都能听出她语气中的雀跃,江景桐忍不住也跟着笑起来,“不要着急,你这方面暂时不要对外公开,稍后我跟秋维维讲一下,后续的合同方面让她跟进。”
杨柳连连点头,“谢谢江总,片酬什么的倒在其次……”
江景桐就觉得吧,这个称呼,略略的有那么点儿刺耳。
“还叫江总?”他说,“果然还是生分了啊,以前都喊江哥的。”
以前的杨柳确实是喊江哥,甚至因为她天生那种没心没肺到了有点儿不知天高地厚的脾性,但凡见了比自己大的,也不管大多少,女的一律叫姐,男的统统喊哥,丝毫不在意对方乐不乐意……
杨柳想了下,感觉最近两人的关系确实缓和不少,叫声哥,似乎也没什么不妥。
“江哥。”她从善如流的改了口,顺道再次感谢。
江景桐只觉得蜜汁舒爽,和颜悦色的嘱咐,“倒不用感谢,只要你身体健康,努力工作就好了。”
当然,隔三差五的请我吃点东西,那就更好了!
更当然,江先生是不会说出口的……
明天就要去参加晚会了,这也就意味着接下来的几天很可能要面临作息不定、三餐不继的情况……
杨柳一大早就起来了,开始准备年货中的倒数第二环:点心。
过大年,光有菜没点心可怎么行!
还记得小时候,家里穷,往往那双相貌已经模糊了的父母要咬好长时间的牙才能狠心割一小条肉。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会出现全家人围坐一起其乐融融的场面:肉拿回家,劳苦功高的父亲一点,全家的宝贝蛋弟弟一点,母亲、她,还有那几个骨瘦如柴的小妹妹,则只有眼巴巴看着,嘬着筷子尖尝味道的份儿……
大年夜总是热闹的,但凡手里有点余钱,小孩子们总会被打扮的干干净净漂漂亮亮,手里攥着几块糖果,拎着三两只焰火,呼朋引伴的跑遍全村。
可杨柳,在跟着师父之前,却从来不知道甜是个什么滋味。至于那些烟火鞭炮,也只有等人家放完了,她带着妹妹们偷偷摸摸的跑过去,小心翼翼的捡拾其中因为捆绑的不结实而没被点燃的。
然而就算是这样,捡回来的爆竹也需要先上缴,再由父亲分派,而其中绝大多数的情况便会是,爆竹最终全部到了弟弟手中……
于她而言,糖果、鞭炮,甚至更奢侈的点心盒子,都只存在于道听途说和不断的想象中……
也许是童年种下的执念,长大之后,杨柳每逢过节都会无比坚定的准备大量点心盒子,干湿中外,或精致或朴素,哪怕就是自己不吃,她也想要看到吃的人脸上露出幸福和满足。
她深刻的厌恶,甚至是憎恨着一无所有的新年!
萨其马、老婆饼、小麻花、枣花酥、麻酱烧饼、蜜三刀、豆沙酥饼和麻团,如果她来的再早一点,就该提前去收取一些干净的花瓣,或者进一步将它们加工成黏稠香醇的花瓣酱膏,做些个玫瑰酥饼、桃花酥饼、桂花酥饼等等花瓣点心,既好吃又好看。
她四点多就起床了,点了灯,在漆黑一片的大背景下挽着袖子忙碌。
外面一片静悄悄,没有一点人声响动,薄薄的一层玻璃,将屋里屋外分割成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先煮红豆,等豆子差不多爆裂开来,倒掉水,重新加入冷水再煮,而倒水的过程中,豆皮也就去了个七七/八八。
在红豆慢慢由生转熟的过程中,把红枣洗净,趁着湿润去核,将干净的枣肉放入笼屉蒸熟。蒸枣泥是很快的,起锅之后,根据枣子含水分的多少适当添加温水,放到锅子里加糖,慢慢搅拌、翻炒,分几次先后放入植物油,最终变成黏度和甜度都合适的枣泥备用。
等枣泥做好,红豆也就差不多了,把豆子捞出,用力挤压出多余的水分,之后用粗纱布过滤几遍,真正做到细腻无匹。
前阵子杨柳遇上一批好鸭蛋,本着好东西可遇而不求的金科玉律,她毫不犹豫的将剩下的小一篓尽数包圆,拿回家查了下,足有一百八十多个,然后足足腌了三坛,昨儿就出油了,都煮熟了放到冰箱,什么时候吃什么时候切。
她想了下,去剥了八十颗黄灿灿红艳艳,全身冒油的整蛋黄出来,准备一会儿再烤一点大团圆的豆沙蛋黄酥球。
要说烤箱这东西,还真是个好帮手,比她以前用惯了的土烤炉方便了不少,只要不是需要烟熏等特殊手法的,真是省了大力气。只要放进去就不用管了,温度、时间,都是恒定自动的,然后你就能去专心做别的事,到时候听见“叮”一声脆响,成了!
华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曾经出现过的美食不计其数,已经失传了的暂且不提,光流传至今的就足够令人拍案叫绝,每一次做甜食,杨柳都能感受到由衷的幸福。
萨琪玛做起来特别好玩,有点像小孩子捏泥巴的时候搓出来的长条,它的那个糖浆特别有讲究,要用麦芽糖。糖浆熬到能用筷子扯出丝线就差不多,然后把条儿放进去裹糖,顺便撒一点葡萄干。
稍微放凉之后,放到涂了油的大平盘里压实,然后切成小块就可以了。
枣花糕用酥皮捏成花朵的形状,每一瓣中间都夹着厚重的枣泥馅料,分量十足的同时却又因为造型的缘故极尽灵巧。
麻将烧饼每揉制一次就抹一层芝麻酱,这个的技术要求比较高,既要将酱均匀的摊开到每一个角落,又要保证里面的馅儿不漏出来……
忙活到八点半,秋维维就过来了,一进门就被“漫山遍野”的胜利果实震撼,一度出现了失语现象。
“你来啦,”杨柳从厨房里探出脑袋来,“正好,帮我折二十个盒子吧。”
上个月她从网上订购了几百个纸盒,方的扁的长的圆的,造型简单外形古朴,都是预备以后送人的。
加上临时决定的豆沙蛋黄酥球,一共九种点心,正方形的盒子里放四种,圆形的盒子里放五种,每一种都放五个,一份两盒。
杨柳细细的列了名单,又找秋维维反复确认,确保无一遗漏,包括以前合作过的导演和编剧,最近认识却相当投缘的周南、陈蔚然、吕莹等人,根据亲疏远近分送不同数量。
同住望燕台市的,秋维维直接开车拉着杨柳亲自送上门,住得远的,就都选择当天到的航空快递,力求不出差错。
秋维维自己拿了个最大头,想吃多少随便拿,美得合不拢嘴,勤劳的小蜜蜂似的,拐弯的时候都漂移!
最后压轴送给江景桐,杨柳亲自拎到办公室去,他当场就很给面子的打开,然后给予高度赞扬,“哟,你还会做点心呢,这么多种?”
杨柳对自己的厨艺那是无比自信的,当即指着讲起来,“这几种就不说了,一看就知道是什么,这个里面是豆沙的,这里面是芝麻酱的夹层,下面那个盒子里圆球的那个,是蛋黄豆沙的。除了蜜三刀之外,都不太甜,你应该也能吃得惯。”
顿了下,她又笑着说,“虽然越早吃口味越好,不过多少都能放几天,要是你哪天懒得出去吃饭,早晚饭用这些都能打发了。”
江景桐点头,小心的盖上盒子,“会的不少,以后开个点心铺子都够了。”
东西虽小,但重在心意,最关键的是,他从杨柳眼中看不到丝毫算计,有的只是分享美食的快乐,甚至还有些关心?
无论如何,他还挺享受这种感觉。
经过前几天吃饭那件事,两人的关系又增进不少,单独相处起来也很融洽了,多多少少有了那么点儿朋友的意思。
十多分钟后出来,秋维维看她的眼神带着戏谑,“呦,和好了?聊了挺久啊。”
杨柳让她说的莫名不好意思,“什么和不和好的,要过年了,总得寒暄几句吧?难不成你还让我开门之后丢炸药包似的扔下就跑?!”
东西发出去之后,广大人民群众反响普遍比较热烈,周南当晚就打过电话来了,“嘿还真有你的啊,了不得,就那个豆沙蛋黄酥,比我们家妞妞拳头都大,她一个人双手抱着,愣是把一个给啃完了!完了之后还要,把我跟你嫂子给逗得!”
周南的闺女妞妞也快两岁了,小姑娘胃口很好,别人家的小朋友还在被家长端着饭碗围追堵截的时候,她就能乖乖埋头吃饭了,特别招人喜欢,圈儿内有名的萌宝。
两人简单的聊了几句,周南一句话进入正题,“我这个时候给你打电话呢,其实是有点正事儿商量,前儿我突然得了个点子,准备筹备拍一部电影,想请你跟我一起搭戏。”
杨柳一听,先是荣幸,后是紧张,“我能行吗?要不您先说说看?”
周南就笑,隔着电话都能听见他拍大腿的声音了,“你准行,除了你就没更合适的人了!剧本虽然没全写完,不过大体的故事梗概和前几场都出来了,等会儿我给你发个邮件,你先看一下,一准儿行!”
中间他似乎抽空喝了口水,又继续道,“你不是三月份要跟老冯合作么?最晚最晚七月底也就完工了,咱就八月开工,绝对不耽误!”
这剧本还没写出来呢,他就已经划算到那儿了,考虑的确实够长远的。
讲真的,给到七月底也是很宽松了,这些个期限都是算的主演进度,再加上一点可能出现的后期补拍情况,中间很多水分。而杨柳毕竟只是个女二号的三号演员,戏份并不特别多,真要抓紧凑一点的话,顶多仨月就够了,估摸着五月底六月初就能个人杀青。
周南这么热情主动,说的还那样肯定,杨柳也被他带起了几分好奇,接到文件就打开看起来。
一看,她就笑了,周南还真没说假话,这角色确实适合自己!
故事梗概如下:
男女主角是父女关系,他们家往上数三代都是知名厨师,算是烹饪世家,年轻的女儿也从很小的时候就展露出杰出的天赋,一切看似都非常顺利。
原本父亲打算按照老规矩,也把女儿培养成厨师,谁承想,有一天女儿却明确告诉他,“我才不要当厨师,土死了,我要做蛋糕师!”
放着祖传的手艺不学,却要舍近求远的学那些外来货,父亲无法接受,父女间爆发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战争。
中间故事的发展非常曲折,女儿以旅游的名义跑去国外观看国际蛋糕师比赛,结果因为没有外出经验差点回不来,幸亏父亲有所察觉,紧随其后的跟了过去。两个人见面后难免又是一通大吵,女儿任性跑走,父亲赶着去追,因下雨路滑在街口摔倒,险些被车撞,虽然没有大碍,但手臂脱臼,要休息好长时间,祖传的饭馆因为主厨受伤被迫暂停歇业……
最后当然是绝大多数人都喜欢的大团圆结局,父亲尝试着理解新事物,女儿接手饭馆,在保留原有风味的基础上开发新菜品,扩大客源,老饭馆又重新焕发出了活力……
竟然是一部关于厨艺传承的电影,那一定得拍啊!
看完之后,杨柳立刻就给周南回了电话,迫不及待的说,“拍拍拍,周哥,一定要拍啊!”
周南一副我早就料到的口吻,言语间不失得意,“那肯定的,我都划算好了。”
其实很早之前,他就隐隐有了这个念头,不过那时候的理念还都不太成熟,他总觉得中间还缺了哪个环节,就一直被压在心底。直到后来杨柳对全国观众展示了她的惊人厨艺,周南又跟她在私底下见了面、前后两次确认厨艺之后,缺失的一环被补齐,心中那个模模糊糊的计划最终成型。
厨师,尤其是华国厨师,其实眼下正面临一种比较尴尬的处境:
老一代厨师逐渐淡出画面,可新一代的厨师后备力量却远远不能跟以前相提并论,不管是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对于技术不断追求上进心没了,甚至就连数量也急剧缩水。
又跟杨柳东拉西扯几句,周南的语气才逐渐严肃起来,“其实一开始《露一手》刚播出那会儿吧,我是拒绝相信的,不过陈蔚然私底下跟我反复保证了节目的真实性……”
一个年轻漂亮的小姑娘,还是个光鲜亮丽、日进斗金的演员,她能会厨艺?哪怕就是会,她难道还能真的喜欢么……
“为什么要设定父女这样一个人物关系网络呢,我考虑的也有几个方面。一个很现实的情况就是,不要说小姑娘了,就是男孩子,年轻的男孩子也没有太多人喜欢学习中餐烹饪了,尤其文化水平越高的人这种观念越强烈,他们一般都觉得,都下这么大工夫接受高等教育了,再去后厨颠大勺多丢人?所以现在就有一个很尴尬的局面,一种很错误的观念:厨子都是没文化的人才会去做的脏活儿累活,这个我觉得就特别不对。”
说到这里,周南隔着电话笑了几声,“当然,我不是在为自己辩驳啊,就事论事而已。”
早些年周南因为生活所迫,高中还没上完就辍学了,当了几年厨师之后觉得不行,还是想读书,就拿着赚的钱琢磨着考大学,结果文化课成绩惨不忍睹,却因为出众的表演天赋被沙里淘金……
杨柳并没附和,也没否认,因为现实情况确实如此,哪怕经过了千百年,这种观念也并没有改变太多。
顿了下,周南继续侃侃而谈,“你看西洋文化啊,尤其是最近一二十年,入侵特别厉害,就拿餐饮来说,多少小年轻放着营养丰富的中餐不吃,非跑去花大价钱吃洋垃圾?”
年会上刚被西餐荼毒过的杨柳顿时心有戚戚,一万个赞同,那些带着血丝的牛肉、黏糊糊煮不烂的面条……有什么好吃的?!
“为什么,他们觉得洋气,时髦!”周南用带点调侃的语气叙述颇为严肃的话题,“就像我剧本里写的这个小姑娘,哎,我不想学做中餐,烟熏火燎的,又累,不干!要学就学西餐、西式糕点,那个多高端大气上档次,对吧?你那个已经过时了,老观念。”
杨柳被他的语气逗得噗嗤笑出声,不知道的还以为自己在听单口相声呢,这口才!
“所以说,”周南隔着电话比了个手势,试图进一步传达自己的理念,“我想表达的不仅仅是两代人的观念冲突,更多的还有传统和现代、本土和外来,一种情怀,一种文化冲突。父亲呢,代表的就是固执的坚守传统的一类人,而小姑娘代表的就是现代很普遍的一种价值观,当然不是说父亲那种固步自封的观念对,但像小姑娘那种哎老东西我全都不要了,统统抛弃,我觉得更可悲。”
“抛弃传统,其实是一件非常可悲的事情,因为传统是什么啊,它就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它的根,根没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自始至终,周南的语气都很平静,语速不快,音量也不高,更没有刻意强调自己是多么多么的爱国,有着维护祖国传统文化的强烈热情……但杨柳就是觉得很感动!
他甚至从头至尾都带着满满的玩笑和俏皮,仿佛只是在用最不经意、最漫不经心的方式叙述一个无关紧要的事实,然而杨柳还是觉得心潮澎湃,胸腔内有什么滚烫的东西不断叫嚣着,好似下一秒钟就会呼啸着扑出来。
来这里之后,她不得不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海量的,在自己看来匪夷所思甚至完全无法理解的新鲜事物,并且不能被任何人看出不对劲。而同时她又很悲哀的发现,以前很多对她而言无比重要的存在,在她看来理所应当的东西,早已经被否定,被厌倦,被彻底遗弃……
而现在听了周南的话,她却又开始觉得,某种深刻在自己骨髓里的东西,某种令她在无数个日日夜夜难以入眠、又无法对人诉说的辛密,被人肯定了……
一句话:她彻底对周南转粉!
杨柳迫不及待的想要把这部戏安排到自己的行程中去,于是跟周南结束通话后就打了秋维维的电话,然而没打通。
隔了几秒钟再试一次,还是不通!
杨柳着急上火的抓了抓头发,决定还是直接联系大老板,反正她已经决定要接这部戏了,秋维维的意见完全构不成任何干扰,如果江景桐也不反对的话【即便反对也要努力说服!】,她就要赶在周南睡觉之前告诉他自己的决定!
接到电话的时候,江景桐正在家……吃点心,她送的点心。
江先生吃的还挺欢乐挺满足,觉得味儿正料足,外形也漂亮,哪怕蜜三刀的甜度真的超出自己的接受能力,但总体感觉真的非常棒。
最关键的是,它们不像西式糕点那样有着纤细绚烂的外表:男人吃起来总觉得怪怪的,踏踏实实,挺好!
甚至这是他第一次在自己家里进食液体饮料之外的东西,感觉,很奇妙。
也许吃甜食会让人心情变好的传闻是真的,反正跟杨柳讲电话的整个过程,江先生的语气都十分温和,脸上也挂着淡淡的笑容。
“周南?哦,那岂不是专门为你量身打造的角色?”江景桐说道,“既然你这么喜欢,如果档期不冲突的话,就接了吧。”
周南不管是人品还是专业能力都是值得信任的,杨柳能接到他的邀请完全可以称得上荣幸,江景桐自然没有反对的道理。
杨柳一听,心头大石落地,满口道谢,“真的吗,那太好了,我马上跟周哥说!”
隔着电话都能听出她语气中的雀跃,江景桐忍不住也跟着笑起来,“不要着急,你这方面暂时不要对外公开,稍后我跟秋维维讲一下,后续的合同方面让她跟进。”
杨柳连连点头,“谢谢江总,片酬什么的倒在其次……”
江景桐就觉得吧,这个称呼,略略的有那么点儿刺耳。
“还叫江总?”他说,“果然还是生分了啊,以前都喊江哥的。”
以前的杨柳确实是喊江哥,甚至因为她天生那种没心没肺到了有点儿不知天高地厚的脾性,但凡见了比自己大的,也不管大多少,女的一律叫姐,男的统统喊哥,丝毫不在意对方乐不乐意……
杨柳想了下,感觉最近两人的关系确实缓和不少,叫声哥,似乎也没什么不妥。
“江哥。”她从善如流的改了口,顺道再次感谢。
江景桐只觉得蜜汁舒爽,和颜悦色的嘱咐,“倒不用感谢,只要你身体健康,努力工作就好了。”
当然,隔三差五的请我吃点东西,那就更好了!
更当然,江先生是不会说出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