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珍本古籍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花娇、绝色总裁的贴身兵王、韩娱之临时工、女神的超能守卫、无敌悍民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0.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林逸这边发呆,不知道是什么珍本隐藏在这堆破书中,以至于自己能够闻到如此浓烈的书香。
李为民则有些可惜地在清理一些被潮气沤坏的线装书,对于他来说,这些线装书虽然年头够久,可是大多数都是繁体字,读起来不通顺,如果真像林逸所说,品相好能卖大价钱也是好的,可是眼前这一摊子破书,估计丢给废品站都没人要。
品相,决定了收藏品的价格。
除非是什么宋元稀世珍品,要不然像这样的残本,真的是没太大价值。
林逸见李为民没有留意自己,就深吸一口气,然后循着那浓烈的书香,开始把一大堆的线装书挪移开来。
一本又一本。
这本不是,那本也不是。
不是,还不是。
那些线装书被林逸一本本挪开。虽然它们已经很破旧了,林逸挪动的时候还是小心翼翼,尽量不让它们“伤上加伤”。因为这些古籍看着破烂不堪,却还都可以修补和修复。
要知道,线装书大部分都是用棉纸或者其它纸张折叠成“筒子纸”,然后装订而成,因此我们看线装书的时候,就会发现,线装书的每一页实际上可以分开,形成一个筒子。如果懂得修复古籍的手法,就可以把线装书的书线拆开,然后把那些破烂的,或者缺损的书页用“托裱”和“修补”的技法来修复,修复好的线装书俗称“金镶玉”版本。
实际上“古籍修复”是一门很高深的技术活儿,往往那些很厉害的古籍修复专家可以做到“出神入化式的妙手回春”,修复一本古籍,从拆页到喷水展平、补洞、溜口、齐栏、订纸捻、订线等传统装帧、修复工艺,可以亮瞎你的眼。
据林逸所知,如今国内最出名的“古籍修复大师”乃是沈阳博物馆一名叫戴明举的牛人。
此人师承父艺,裱艺超群,精湛妙绝,无论怎样破损的古书画,经了他的妙手,立马完好如初,其最著名的一次修复则发生在1985年。
话说1985年,沈阳发掘塔湾无垢净光舍利塔,在地宫里发现《地藏菩萨本愿经》
塔湾无垢净光舍利塔是辽代的建筑,但这部佛经却是明代出版,并放在地宫的供桌上,这是沈阳地区目前为止出土的最早的一部古书,共分上中下三册,有400余页。出土的时候,它放在地宫的供桌上面,已经在地下沉睡了350多年。由于地下潮湿和污垢,使书套糜烂,书的边缘严重破损,书页粘连,纸脆掉渣,如果不立即修复,这件文物存留的可能性将微乎其微。
为了向中外展示这件佛家瑰宝,沈阳市文物局准备在无垢净光舍利塔办展览。可是,破损成这个样子,怎么与世人见面呢?于是几经考虑,最终决定修复《地藏菩萨本愿经》,并且请戴明举亲临补救。
戴明举历经数十年,成功修复了沈阳故宫院藏的近千幅,一级,二级残破明清书画,他这时已经是名噪全国的古字画修复装裱艺术家。
戴明举看到了那套佛经,他为难了。书,用手轻轻一碰,纸就成粉,套封本来是用十分贵重的缂丝装饰,可现在根本看不到原有的花纹,缂丝下面的装饰纸盒则成了一滩纸泥。在以往的修复中,他没见到破损成这个程度的。
戴明举回到家里,他闭上眼睛,一一回忆那套书的模样,也回忆父亲生前曾悄悄告诉他的一个又一个秘技。
就这样想着、揣摩着。
艺高人胆大。
首先,他决定立即对书套进行特殊药物浸泡、冲洗、去垢,然后,再重新装裱。
可是书页怎么办呢?难度太大了,一页一页都粘到了一起,成了一块纸砣子。
经验丰富的戴明举拿起了针锥,小心翼翼地把纸砣子一页一页地挑开,然后,再屏住呼吸,用小镊子把它们拿下来,放在一张衬纸上。一页一页都放好了,他长出了一口气。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易碎的书居然没有破碎。这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到这时,他等于说牵住了修复这套古佛经的“牛鼻子”,它不但跑不了,在接下来的步骤中,每一步它都要百依百顺。
这位修复装裱师用小毛笔醮浆水,一点一点地将散页弄湿,然后,巧妙地在后面托上一层宣纸。他发现有几页掉了渣,赶紧拾起来,严实合缝地一一拼粘上去。做完了这一切,再衬上几层宣纸用来吸水份,最后,将正面衬纸揭掉,阴干后做整平处理。
全部修复过程用了整整三个月。这段时间里,戴明举闭门不出,将父亲交给他的全部技艺都用在了上面。
1985年9月,《地藏菩萨本愿经》完好地展现在世人面前,人们看到的是一套古色古香的“佛经新书”,海内外文物界惊呼“奇迹”。修复后,这件文物被评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因此,对于很多珍贵的古籍来说,破烂了不一定就没了价值,非要扔掉不可,只要遇到有心人,就能够很好地修复起来,让它焕发青春。
当然,对于林逸来说,林逸拥有一项秘密技能,那就是利用自己的灵气,来给古籍做修复做再生。以前曾经修复过《茶经》和《佛经》,并且效果那是相当的好。但是对于林逸来说,那也是非常消耗精力和灵气的,虽然在修复中偶尔还可以借助古籍的灵性滋补灵气,但像这样的珍本毕竟不多。
所以林逸对手中这些比较普通的古籍,并未打算用自己珍贵的灵气去集体修复它们----换句话说,就算他有这个心也做不到,毕竟七八千本啊,这么大的量累也能把他累死。
所以林逸的打算很简单,就是找到在这些线装书中有价值的珍本古籍,孤本古籍,或者自己超喜欢的,然后利用自己的异能将其修复。
林逸的盘算很完美,那么现在就要看,这一大堆破烂里面到底有怎样的宝贝值得他出手了。
……
好不容易把那些零散的,脱线的,破了纸页的线装书挪开,林逸一眼就看到下面貌似压着一个大开本的---破书。
当这本书露出来的那一刻,林逸鼻翼立马就闻到一股非同寻常的书香,眼前更是幻化出一幅幅古代工匠操持活动的各种画面。
一个汉子穿着牛鼻短裤,赤着膀子站在大缸上,汗流浃背地正在染布。
一个女子身穿锦衣罗裙,戴着头饰,此刻正蹲坐在小板凳上,挽了衣袖在磨玉。
一个老太太梳着古时的发髻,穿着古时的装束,正坐在一辆纺车前慢慢地纺织布匹。
一群黑脸膛的汉子们喊着号子在谷场里碾磨,在厂房里炼铁,在田地里浇水,在酒场里酿酒……
镜头转换---
一大群身穿古装的人拥挤在一拱桥上,全都抬头看天,只见天空飞翔出一个圆形的物体,悬浮在空中,如同太阳,光芒四射。
继而林逸脑海中出现一行文字:嘉佑中,扬州有一珠甚大,天晦多见,初出于天长县陂泽中,后转入甓社湖……如初日所照,远处但见天赤如野火,倏然远去,其行如飞,浮于波中……”
……
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充满生机,充满怪异,这些东西突然就出现在林逸的脑海里,像是储存了很久,如今才浮现出来。
“嘉佑,不是宋朝时的年号吗?那么这本书是……”林逸再不迟疑,将那书拿了起来,稍一翻看就愣住了,这本古籍正是大名鼎鼎的---《梦溪笔谈》!(未完待续。)
林逸这边发呆,不知道是什么珍本隐藏在这堆破书中,以至于自己能够闻到如此浓烈的书香。
李为民则有些可惜地在清理一些被潮气沤坏的线装书,对于他来说,这些线装书虽然年头够久,可是大多数都是繁体字,读起来不通顺,如果真像林逸所说,品相好能卖大价钱也是好的,可是眼前这一摊子破书,估计丢给废品站都没人要。
品相,决定了收藏品的价格。
除非是什么宋元稀世珍品,要不然像这样的残本,真的是没太大价值。
林逸见李为民没有留意自己,就深吸一口气,然后循着那浓烈的书香,开始把一大堆的线装书挪移开来。
一本又一本。
这本不是,那本也不是。
不是,还不是。
那些线装书被林逸一本本挪开。虽然它们已经很破旧了,林逸挪动的时候还是小心翼翼,尽量不让它们“伤上加伤”。因为这些古籍看着破烂不堪,却还都可以修补和修复。
要知道,线装书大部分都是用棉纸或者其它纸张折叠成“筒子纸”,然后装订而成,因此我们看线装书的时候,就会发现,线装书的每一页实际上可以分开,形成一个筒子。如果懂得修复古籍的手法,就可以把线装书的书线拆开,然后把那些破烂的,或者缺损的书页用“托裱”和“修补”的技法来修复,修复好的线装书俗称“金镶玉”版本。
实际上“古籍修复”是一门很高深的技术活儿,往往那些很厉害的古籍修复专家可以做到“出神入化式的妙手回春”,修复一本古籍,从拆页到喷水展平、补洞、溜口、齐栏、订纸捻、订线等传统装帧、修复工艺,可以亮瞎你的眼。
据林逸所知,如今国内最出名的“古籍修复大师”乃是沈阳博物馆一名叫戴明举的牛人。
此人师承父艺,裱艺超群,精湛妙绝,无论怎样破损的古书画,经了他的妙手,立马完好如初,其最著名的一次修复则发生在1985年。
话说1985年,沈阳发掘塔湾无垢净光舍利塔,在地宫里发现《地藏菩萨本愿经》
塔湾无垢净光舍利塔是辽代的建筑,但这部佛经却是明代出版,并放在地宫的供桌上,这是沈阳地区目前为止出土的最早的一部古书,共分上中下三册,有400余页。出土的时候,它放在地宫的供桌上面,已经在地下沉睡了350多年。由于地下潮湿和污垢,使书套糜烂,书的边缘严重破损,书页粘连,纸脆掉渣,如果不立即修复,这件文物存留的可能性将微乎其微。
为了向中外展示这件佛家瑰宝,沈阳市文物局准备在无垢净光舍利塔办展览。可是,破损成这个样子,怎么与世人见面呢?于是几经考虑,最终决定修复《地藏菩萨本愿经》,并且请戴明举亲临补救。
戴明举历经数十年,成功修复了沈阳故宫院藏的近千幅,一级,二级残破明清书画,他这时已经是名噪全国的古字画修复装裱艺术家。
戴明举看到了那套佛经,他为难了。书,用手轻轻一碰,纸就成粉,套封本来是用十分贵重的缂丝装饰,可现在根本看不到原有的花纹,缂丝下面的装饰纸盒则成了一滩纸泥。在以往的修复中,他没见到破损成这个程度的。
戴明举回到家里,他闭上眼睛,一一回忆那套书的模样,也回忆父亲生前曾悄悄告诉他的一个又一个秘技。
就这样想着、揣摩着。
艺高人胆大。
首先,他决定立即对书套进行特殊药物浸泡、冲洗、去垢,然后,再重新装裱。
可是书页怎么办呢?难度太大了,一页一页都粘到了一起,成了一块纸砣子。
经验丰富的戴明举拿起了针锥,小心翼翼地把纸砣子一页一页地挑开,然后,再屏住呼吸,用小镊子把它们拿下来,放在一张衬纸上。一页一页都放好了,他长出了一口气。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易碎的书居然没有破碎。这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到这时,他等于说牵住了修复这套古佛经的“牛鼻子”,它不但跑不了,在接下来的步骤中,每一步它都要百依百顺。
这位修复装裱师用小毛笔醮浆水,一点一点地将散页弄湿,然后,巧妙地在后面托上一层宣纸。他发现有几页掉了渣,赶紧拾起来,严实合缝地一一拼粘上去。做完了这一切,再衬上几层宣纸用来吸水份,最后,将正面衬纸揭掉,阴干后做整平处理。
全部修复过程用了整整三个月。这段时间里,戴明举闭门不出,将父亲交给他的全部技艺都用在了上面。
1985年9月,《地藏菩萨本愿经》完好地展现在世人面前,人们看到的是一套古色古香的“佛经新书”,海内外文物界惊呼“奇迹”。修复后,这件文物被评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因此,对于很多珍贵的古籍来说,破烂了不一定就没了价值,非要扔掉不可,只要遇到有心人,就能够很好地修复起来,让它焕发青春。
当然,对于林逸来说,林逸拥有一项秘密技能,那就是利用自己的灵气,来给古籍做修复做再生。以前曾经修复过《茶经》和《佛经》,并且效果那是相当的好。但是对于林逸来说,那也是非常消耗精力和灵气的,虽然在修复中偶尔还可以借助古籍的灵性滋补灵气,但像这样的珍本毕竟不多。
所以林逸对手中这些比较普通的古籍,并未打算用自己珍贵的灵气去集体修复它们----换句话说,就算他有这个心也做不到,毕竟七八千本啊,这么大的量累也能把他累死。
所以林逸的打算很简单,就是找到在这些线装书中有价值的珍本古籍,孤本古籍,或者自己超喜欢的,然后利用自己的异能将其修复。
林逸的盘算很完美,那么现在就要看,这一大堆破烂里面到底有怎样的宝贝值得他出手了。
……
好不容易把那些零散的,脱线的,破了纸页的线装书挪开,林逸一眼就看到下面貌似压着一个大开本的---破书。
当这本书露出来的那一刻,林逸鼻翼立马就闻到一股非同寻常的书香,眼前更是幻化出一幅幅古代工匠操持活动的各种画面。
一个汉子穿着牛鼻短裤,赤着膀子站在大缸上,汗流浃背地正在染布。
一个女子身穿锦衣罗裙,戴着头饰,此刻正蹲坐在小板凳上,挽了衣袖在磨玉。
一个老太太梳着古时的发髻,穿着古时的装束,正坐在一辆纺车前慢慢地纺织布匹。
一群黑脸膛的汉子们喊着号子在谷场里碾磨,在厂房里炼铁,在田地里浇水,在酒场里酿酒……
镜头转换---
一大群身穿古装的人拥挤在一拱桥上,全都抬头看天,只见天空飞翔出一个圆形的物体,悬浮在空中,如同太阳,光芒四射。
继而林逸脑海中出现一行文字:嘉佑中,扬州有一珠甚大,天晦多见,初出于天长县陂泽中,后转入甓社湖……如初日所照,远处但见天赤如野火,倏然远去,其行如飞,浮于波中……”
……
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充满生机,充满怪异,这些东西突然就出现在林逸的脑海里,像是储存了很久,如今才浮现出来。
“嘉佑,不是宋朝时的年号吗?那么这本书是……”林逸再不迟疑,将那书拿了起来,稍一翻看就愣住了,这本古籍正是大名鼎鼎的---《梦溪笔谈》!(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