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旧书大亨 > 第四百一十四章.影印天下

第四百一十四章.影印天下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花娇绝色总裁的贴身兵王韩娱之临时工女神的超能守卫无敌悍民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0.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一栋房屋前面,林逸抬头望着,几名安保人员正在给这栋古朴的,以前从没人去注意的房屋安装各种防盗系统,还有安保措施。

    不用说,这栋房屋就是蒋清平教授的故居,如今林逸已经把它买了下来,并且把蒋教授继承给他的那些古籍善本等珍贵书籍全都放置在了这里,完全做到了当初的承诺,藏书属于金陵,不离开金陵。

    因此,林逸就把这里设计成了一个私人的古籍博物馆,日后要对外开放。

    作为金陵最大的一家私人古籍博物馆,林逸的这一举措,当即得到了市政府以及收藏界和文化界的重视。纷纷前来道贺,并且给与帮助。

    不过想要维持和运营这样一家庞大的古籍博物馆,没有资金支持是不行的。林逸虽然手头有些钱,却还没到那种可以一年开销几百万的地步,不过幸运的是,这个为钱烦恼的难题很快就解决了。

    第一,销售门票。门票收入是很多家博物馆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这点没什么可以诟病的。况且林逸觉得,这样做能把真正爱书和喜欢逛街的闲人区分开来,那些喜欢蹭空调蹭暖气的就甭进来了,喜欢做知识做学问的才会花钱买票进来参观。按照初步估算,门票价位定的不是太高,一年收入可以达到30万左右,对于博物馆的运营来说,虽是杯水车薪,却也有胜于无。

    第二,林逸没想到国内四大古籍出版社会主动联系自己。这四家出版社分别是“中华书局”,“上海古籍”,以及“中国书店”和“齐鲁书社”。按照这四家出版社的提议,林逸同意了他们借用藏品,影印出版的要求。为此,四家出版社将按照每出一本书,给这家博物馆做出提成。比如说,一本书销售100元,博物馆将获得6---8元的提成。不要小看这几块钱,按照出版书籍的数量,以及种类,林逸估算每年在这方面就能获得五六百万的收入。除了完全能够应付博物馆的开支外,自己本身还能获得一笔价值不菲的额外盈利。

    当然,林逸并不是稀罕那点钱,对于林逸来说,本身要把这些古籍放置在这里开设博物馆,就是为了要把这些书籍保存起来的同时,能够用出去,让它们发挥余热,而不是作为古董藏起来。

    书,是要用来读的,是用来看的,用来做学问的。林逸的想法很简单,既然四大出版社有影印出版的意向,自己何不成人之美,让这些绝世孤本可以影印后展示给世人。

    实际上,古籍影印由来已久。清末民初,因为长期战乱与社会动荡,国内古籍遭受着前所未有的流失与毁佚的命运。有识之士开始运用影印技术复制中国古籍,让这些珍罕的文化遗产尽可能有原汁原味的复本存留于世。

    最初的影印古籍,是以珂罗版技术为主导的。珂罗版是英文collotype的音译,又称玻璃版,是照相平版印刷工艺的一种。珂罗版与现代胶版印刷的最大区别是:后者为平面印刷,印刷品图像的层次是靠不同密度的网点构成的;前者则是无网点印刷,图像的层次由不同厚度的油墨“堆积”而成,层次更加丰富细腻,质感也更强。当然,这种影印技术,前期投入与运营成本都是比较高昂的。在20世纪初,使用珂罗版技术影印古籍颇为“奢侈”。因为古籍页面较多,影印成本自然也随之提升。一些著名藏书家曾用珂罗版技术来影印极为珍罕的古籍,成书售价往往都超过了同时期的木刻精印本。这部分古籍影印本,如今已难得一见,身价百倍,实际的市场价值甚至可以超越明清时期的刻本古籍。此外,又因有些古籍影印本的底本已彻底毁损或散失,影印本反倒成了极为少见的“全本”,其市场价值、研究价值与历史价值则更不可估量了。

    譬如民国初年著名藏书家、版本学家、出版家董康,曾于1926-1936年,十年间四次东渡日本,以重金大量搜求中国珍罕古籍。但在日本被视为“国宝”或“重要文化财”的那部分中国古籍,是无法购回中国的,有的甚至连借阅一次都颇为困难。在这种情势下,他以珂罗版影印的方式将这些古籍复制下来。由于古籍珍罕、印制精良,这些古籍影印本在当年的售价,竟与同样由董康本人主持、刻印极为精良的“诵芬室从刻”基本持平,有的甚至还超出。由于印量稀少、售价高昂,这些影印本令国内众多读者藏家望书兴叹、不易购得。

    另一方面,随着影印技术的逐渐成熟与普及,进入上世纪30年代以来,国内出版社及相关机构也将中国古籍的系统整理与规模影印提上议事日程。与董康等藏书家追求珍、罕、孤、绝的个人行为不同,为广大读者、学者和研究者提供数量更多、质量更优但价格相对便宜的古籍影印本,是这一时期出版社的主流诉求。

    这一时期,以《四部丛刊》、“百衲本”《二十四史》《丛书集成》等为代表的古籍影印大型丛书,应运而生。仅以《四部丛刊》为例,所谓“四部”,即按中国古典图书分类法,将所有的古籍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门类,《四部丛刊》就是一部汇集中国古典文化必读书、必备书的小型《四库全书》,是中国读者的“文化顶配”。从1922年起,到抗战爆发为止,《四部丛刊》由商务印书馆编辑,共出初编、续编、三编,共计达502种,分装成3100多册,可以说是20世纪我国新出的规模最大的丛书。这是在著名出版家张元济主持之下的商务印书馆,耗费巨资广搜各史的宋元善本,采用当时最先进的摄影制版技术,呕心沥血十余年方大功告成的一项巨型出版工程。为便于不同阶层、不同消费能力的读者购读,《四部丛刊》推出过线装本、缩印本、精装本等多种装帧方式,售价也因之有所区别。在发售方式上,也分为预约整售与单行本零售相结合,读者尽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购买方式。当年,著名学者鲁迅、胡适、陈寅恪、赵元任、林语堂等,都购读过不同版本的《四部丛刊》,足见这部古籍影印大型丛书的影响力之大。目前,整部全套《四部丛刊》已极其稀有,拍卖成交价格已超越百万元。

    如今,林逸同意国内四大古籍出版社将自己收藏的蒋清平教授藏书全部影印出版,对于藏界来说,则是一个巨大的轰动。

    为什么?

    要知道藏书藏书,就是以藏为主。何为藏?就是揣在家里,藏在箱底不让别人看到。孤本,善本,就是这类的东西越少越好。别说影印了,就连随便照个相都不可得。

    中国藏书界的老思想,老传统在那儿搁着,家宝不能外露,何况还是藏书这种很有内涵的东西。如果都像林逸这样,把那些孤本善本全都拿出来影印销售,没错,那些喜欢做学问的人是好了,有了便宜廉价的资料可以查究,可是对于藏家们来说,无疑是五雷轰顶。

    有了廉价的影印版本,谁还稀罕过目你那价值连城的真本?尤其那些捂在手里等待着藏书涨价的古籍书贩们,他们可就悲催了。市场上没有的,那是宝贝,市场上泛滥的,那是白菜。

    说白了,林逸就等于是把武侠小说中的各种武功秘籍翻印出来,并且进行大甩卖---这还了得,江湖还不乱了套?

    因此,当林逸一有这样的举动,立马就遭到了金陵藏书界的口诛笔伐。

    当然,大家不能说得太直白,大骂“断我财路”“绝子绝孙”,而是用义愤填膺的口气说,林逸这样做属于对古籍的肆意“破坏”,古籍是宝贵的,是珍贵的,是不可以随便翻动影印的……总之,林逸这样做就很不对,是对古籍的不尊重,是对各个藏书者的侮辱,精神上的侮辱!

    林逸,晕菜!

    没想到自己区区一个读书郎,竟然再次轰动金陵。

    也许,该离开了。

    林逸默默地想,尤其他不敢去想那个人……那个女人。离开也好,忘记一切。他对自己说。

    酒店内,老曹已经准备好了回去的行李,还有他在金陵买的各种“土特产”,“南京板鸭”,“桂花糕”什么的,张罗了一大袋子。

    看着没心没肺的老曹,林逸羡慕,真好。

    可就在这时,有电话打了过来,看了看,却是市医院孔教授打来了的。

    孔教授电话里第一句话,就是:“林逸,你还好吧?”

    林逸苦笑,因为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这样到底是好,还是坏。

    失眠,睡不好觉,总是梦到她……时不时地在睡梦中醒来,自己手持针灸,将她“灰飞烟灭”。

    她再也回不来了。

    似乎读懂了林逸的心事,孔教授在那头叹口气,然后说:“林逸,有人想要见你!”(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