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故人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0.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秦将军,大哥,你看看小弟是谁?”正在秦琼纳闷儿的时候,城头上那个将军又惊喜的大叫着。∈↗頂點小說,
秦琼抬头手搭凉棚眯着眼仔细看了过去,火把的亮光印在那人脸上,忽明忽暗,不过秦琼还是清楚的认出了那个人。看清楚后秦琼也激动的有些发抖了,他认识这个人,而且还是非常熟悉。
“青山兄弟,是你吗?你怎么会在这里?”秦琼的声音都有些颤抖了。
“是我,是啊,秦大哥,小弟早就来了,哎呀,看我这个糊涂了,来来来,快开城门!快开城门!”城墙上的将军明显有些语无伦次了。
听着城门咯吱吱的开了一个缝隙,秦琼朝着后边的义勇军兵士们挥了一下手,自己当先便跑了进来。
一进门就见到那个将军已经从城墙上跑了下来,一见秦琼纳头便拜,口中激动的叫着:“大哥,大哥,终于见到你了,哈哈哈。”
秦琼也是扶着他,激动的道:“好了,快起来,起来,跟哥哥说你怎么会在这里啊!”
那人随着秦琼的手臂站起身脸上带着笑容哈哈道:“自从上次在龙门分别后,我们兄弟四人回来将军那里,走到半路,我们就不想回去了,本来想着返回头去找哥哥的,好歹哥哥也能在李向李都尉那里给兄弟几个安排个差事不是,可尉迟北却死活不回去,说这样回去给哥哥丢人,还不如找个近点儿的地方先安顿下来,等兄弟几个立了功再去找哥哥。”
这人正是当日来护儿派去跟着秦琼护送皇杠的四兄弟之一的尚青山。那次在龙门城,秦琼被李向留下了,四兄弟却被秦琼赶了回去,说是自己在李向那里就好了,等将来要是真的有所作为的话,四兄弟再过来,这样也保险些。
就这样,尚青山四人离开了秦琼便往来护儿军中赶去,可是走了没几日,四人就都不想走了。秦琼的身上有一种魔力,只要是和他接触过的人,都会产生一种亲近感,特别是出身绿林的人,只要和秦琼有过交往的,那一定会对秦琼为人处世赞不绝口,尚青山四人也是如此。
本来在来护儿军中时,四人就多受秦琼庇护,四人也乐意跟在秦琼身边,短短几个月感情就深的很。这次本来是兄弟几人一起出来的,可回的时候秦琼却已经不在这里了,心里都难受的很。
还是傻傻的尉迟南直接说了出来,最后叫嚣着不回军中了,要返回去找秦琼,好歹能留在秦琼身边就行,哪怕是做个马夫也没问题。
这下就引起了几人的共鸣,尉迟北还是提出了自己心中的疑问,这样回去秦琼自然不会亏待他们,可他们四人说实话,对李向来说真的是可有可无的,凭什么人家会收留几人,那全都是秦琼的面子。
灰溜溜的回去给秦琼丢人是兄弟几人无法接受的,最后尚青山一拍大腿就决定在离龙门近的地方找个县城待着,干几件漂亮的事情当做功劳,到时候再去找秦琼,那就不怕了。
阴差阳错的几人来到了孟津,正好赶上李义听从了李向的建议在大肆的招揽有本事的人,四人一出手就震住了这里的人,李义亲自见了四人,问了半天才知道原来是军中的悍将,虽说没有李向手下的那些人厉害,但在这个小地方也是大大的人才了。
李义也不犹豫,直接给了四人官职,两人作为守城的将军,负责城防事宜,两人作为县衙的带刀护卫,跟在李义身边,就这样四人就在这里安家了。后来李义又悄悄派人去见了来护儿,把四人的情况说了一遍,通过了来护儿的同意,又找人接了四人家眷护送到了孟津。
李义非常清楚李向现在正是需要人手的时候,所以后勤工作做的是滴水不漏。等四人忽然见到自己家人出现在眼前时,心中对李义的感激便到了极点,纷纷发誓要好好在李义手下当差。
在孟津待了差不多半年时间他们才从李义身边的几个书吏口中得知,原来李县令居然是李向的老父亲。这叫四人都有些吃惊,随即便呵呵的笑了起来。四人躲了半天,最终也没能逃开李向手中。
不管怎么说,他们现在算是和秦琼真的在一起为官了。
有人要问,隋朝的官职就这样随便由一个县令都能授予了吗?难道杨广和朝廷都不管了吗?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不过这里有很大的漏洞可以利用的。
杨坚当时设立官员检拔和晋升制度的时候,并没有全部揽在自己手中,而是由吏部全面掌控。吏部同样没有将天下所有官员的任命权都拿到手,也是选择性的只是负责七品以上的文官和六品以上的武官的任命。其他小官员则是由当地衙门酌情任命,最后只是上报一下即可。
当然也有特殊的,比如洛口仓仓守这个七品文官就必须经过吏部,因为粮食是国家命脉,所以这个官职就要掌握在朝廷手中。
当然这样的制度放在后世就有些不伦不类了,但隋朝时还真的没有多少问题,原因就在于这时候很多低级官吏的任命不掌握在吏部,也不是随便任由那些地方衙门可以左右的,因为还有一股看不到的势力在控制,这股势力叫做世家。
对,就是世家,很多世家大族不但在朝堂上有一席之地,更多的是在天下那些大大小小的郡县中。世家的族长就像一个巨大的蜘蛛,家中那些重要的子弟就是一个个蛛网上的节点,通过这些节点,世家大族可以轻易的控制一郡甚至几郡之地,包括人事任免。
杨坚当时制定这样的人事制度时也是给世家一点儿好处,算是一种妥协或者交换,让他们不至于来全力对付皇帝。可是到了杨广手中的时候,事情就变得复杂起来。
因为杨广非常痛恨世家大族,他通过三征高句丽来削弱北方世家在军队中的势力,可惜三次都失败了,世家也被他逼到了绝地,那么反扑就是一定的了。
所以杨广后期很多郡县的低级官吏根本就是各大世家自己任命的,后来连朝廷都不上报了,到了杨广末年,他自己都不知道治下到底有多少个郡县的县令是他能够控制的。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各地的起义风起云涌,许多郡县的官员不是被叛军杀死了,就是在叛军来的时候开城投降了,这样一来,朝廷根本就不知道那些县令是自己人,那些是叛军的人。后来索性只要一郡一县被叛军攻打过,那这里的县令郡守就都被朝廷的人直接替换了,不管他是死了还是降了,甚至根本就没有见过叛军,反正当场就撤职了。
弄来弄去,朝廷越来越不清楚自己到底有多少低级官吏在管理着最基层的郡县了。
像李义这样任免几个守城的将军,那简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都不用往朝廷上报的。还有就是尚青山这四人说走就走,连军队长官都不用去见一面的,在军中也比比皆是。
说了这么多,尚青山还要继续,秦琼忽然想到自己这次的事情比较着忙,连忙止住了尚青山,直接道:“青山兄弟,这些话咱们以后再说,哥哥现在有要事要办,赶紧带我去见李大人吧。”
尚青山一拍脑袋笑骂道:“你看我连哥哥的大事都忘记了,这就带哥哥去见县令。”
然后吩咐自己手下赶紧照顾好秦琼的几个手下,他亲自带着秦琼便往县衙而去。
李义坐在书房里,手里拿着一本农书看的津津有味。这本书是李向口头述说,经过有经验的老农讲解,最后由龙门书院的先生们记录下来,整理出来的最新版的农书,比起朝廷发下来的那些早已过时的农书要好上几百倍。
书中不但记录了如何种地的方法,更是把如何选种,如何施肥,什么时候庄稼什么样子,遇到天灾时该如何预防和治理等等都一一列举了出来。难能可贵的还有许多不传之秘,比如温室大棚这种神仙做法也记录在了书中。
李义对自己儿子的本事那是相当的信任,今年开春后,就是根据书中的方法开始播种的,整个孟津的农户都被他强制执行了,甚至以他县令的名义和农户们签订了字据,如果按照他的方法秋收时达不到效果,那么所有农户的粮食都由官府来处,而且还不收任何费用。
农户们都是淳朴善良的人,李义在孟津做的事情有口皆碑,大家都是知道的,所以看到县太爷都立了字据了,也不再犹豫,按照衙门的意思种地吧。
这不刚刚没过几天,农户们就三三两两的来县衙感谢他这个县令来了,说自家地里的庄稼长的多好多好,看着就比往年要好的多,幸亏听了县太爷的话,要不然今年不知要少收多少粮食呢。
李义什么时候有过这样的经历啊,望着络绎不绝前来感谢他的百姓,他心中那股自豪之气油然而生,忽然觉得前段时间受的那些苦那些累实在是太值了。
坐在那里看着书,不由的就想起这些场景,自己的嘴角还自然的翘了翘。正在这时就听到门外一阵吵吵,听声音是自己新收的那两个护卫头领,正要发问,门就被敲响了。
“秦将军,大哥,你看看小弟是谁?”正在秦琼纳闷儿的时候,城头上那个将军又惊喜的大叫着。∈↗頂點小說,
秦琼抬头手搭凉棚眯着眼仔细看了过去,火把的亮光印在那人脸上,忽明忽暗,不过秦琼还是清楚的认出了那个人。看清楚后秦琼也激动的有些发抖了,他认识这个人,而且还是非常熟悉。
“青山兄弟,是你吗?你怎么会在这里?”秦琼的声音都有些颤抖了。
“是我,是啊,秦大哥,小弟早就来了,哎呀,看我这个糊涂了,来来来,快开城门!快开城门!”城墙上的将军明显有些语无伦次了。
听着城门咯吱吱的开了一个缝隙,秦琼朝着后边的义勇军兵士们挥了一下手,自己当先便跑了进来。
一进门就见到那个将军已经从城墙上跑了下来,一见秦琼纳头便拜,口中激动的叫着:“大哥,大哥,终于见到你了,哈哈哈。”
秦琼也是扶着他,激动的道:“好了,快起来,起来,跟哥哥说你怎么会在这里啊!”
那人随着秦琼的手臂站起身脸上带着笑容哈哈道:“自从上次在龙门分别后,我们兄弟四人回来将军那里,走到半路,我们就不想回去了,本来想着返回头去找哥哥的,好歹哥哥也能在李向李都尉那里给兄弟几个安排个差事不是,可尉迟北却死活不回去,说这样回去给哥哥丢人,还不如找个近点儿的地方先安顿下来,等兄弟几个立了功再去找哥哥。”
这人正是当日来护儿派去跟着秦琼护送皇杠的四兄弟之一的尚青山。那次在龙门城,秦琼被李向留下了,四兄弟却被秦琼赶了回去,说是自己在李向那里就好了,等将来要是真的有所作为的话,四兄弟再过来,这样也保险些。
就这样,尚青山四人离开了秦琼便往来护儿军中赶去,可是走了没几日,四人就都不想走了。秦琼的身上有一种魔力,只要是和他接触过的人,都会产生一种亲近感,特别是出身绿林的人,只要和秦琼有过交往的,那一定会对秦琼为人处世赞不绝口,尚青山四人也是如此。
本来在来护儿军中时,四人就多受秦琼庇护,四人也乐意跟在秦琼身边,短短几个月感情就深的很。这次本来是兄弟几人一起出来的,可回的时候秦琼却已经不在这里了,心里都难受的很。
还是傻傻的尉迟南直接说了出来,最后叫嚣着不回军中了,要返回去找秦琼,好歹能留在秦琼身边就行,哪怕是做个马夫也没问题。
这下就引起了几人的共鸣,尉迟北还是提出了自己心中的疑问,这样回去秦琼自然不会亏待他们,可他们四人说实话,对李向来说真的是可有可无的,凭什么人家会收留几人,那全都是秦琼的面子。
灰溜溜的回去给秦琼丢人是兄弟几人无法接受的,最后尚青山一拍大腿就决定在离龙门近的地方找个县城待着,干几件漂亮的事情当做功劳,到时候再去找秦琼,那就不怕了。
阴差阳错的几人来到了孟津,正好赶上李义听从了李向的建议在大肆的招揽有本事的人,四人一出手就震住了这里的人,李义亲自见了四人,问了半天才知道原来是军中的悍将,虽说没有李向手下的那些人厉害,但在这个小地方也是大大的人才了。
李义也不犹豫,直接给了四人官职,两人作为守城的将军,负责城防事宜,两人作为县衙的带刀护卫,跟在李义身边,就这样四人就在这里安家了。后来李义又悄悄派人去见了来护儿,把四人的情况说了一遍,通过了来护儿的同意,又找人接了四人家眷护送到了孟津。
李义非常清楚李向现在正是需要人手的时候,所以后勤工作做的是滴水不漏。等四人忽然见到自己家人出现在眼前时,心中对李义的感激便到了极点,纷纷发誓要好好在李义手下当差。
在孟津待了差不多半年时间他们才从李义身边的几个书吏口中得知,原来李县令居然是李向的老父亲。这叫四人都有些吃惊,随即便呵呵的笑了起来。四人躲了半天,最终也没能逃开李向手中。
不管怎么说,他们现在算是和秦琼真的在一起为官了。
有人要问,隋朝的官职就这样随便由一个县令都能授予了吗?难道杨广和朝廷都不管了吗?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不过这里有很大的漏洞可以利用的。
杨坚当时设立官员检拔和晋升制度的时候,并没有全部揽在自己手中,而是由吏部全面掌控。吏部同样没有将天下所有官员的任命权都拿到手,也是选择性的只是负责七品以上的文官和六品以上的武官的任命。其他小官员则是由当地衙门酌情任命,最后只是上报一下即可。
当然也有特殊的,比如洛口仓仓守这个七品文官就必须经过吏部,因为粮食是国家命脉,所以这个官职就要掌握在朝廷手中。
当然这样的制度放在后世就有些不伦不类了,但隋朝时还真的没有多少问题,原因就在于这时候很多低级官吏的任命不掌握在吏部,也不是随便任由那些地方衙门可以左右的,因为还有一股看不到的势力在控制,这股势力叫做世家。
对,就是世家,很多世家大族不但在朝堂上有一席之地,更多的是在天下那些大大小小的郡县中。世家的族长就像一个巨大的蜘蛛,家中那些重要的子弟就是一个个蛛网上的节点,通过这些节点,世家大族可以轻易的控制一郡甚至几郡之地,包括人事任免。
杨坚当时制定这样的人事制度时也是给世家一点儿好处,算是一种妥协或者交换,让他们不至于来全力对付皇帝。可是到了杨广手中的时候,事情就变得复杂起来。
因为杨广非常痛恨世家大族,他通过三征高句丽来削弱北方世家在军队中的势力,可惜三次都失败了,世家也被他逼到了绝地,那么反扑就是一定的了。
所以杨广后期很多郡县的低级官吏根本就是各大世家自己任命的,后来连朝廷都不上报了,到了杨广末年,他自己都不知道治下到底有多少个郡县的县令是他能够控制的。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各地的起义风起云涌,许多郡县的官员不是被叛军杀死了,就是在叛军来的时候开城投降了,这样一来,朝廷根本就不知道那些县令是自己人,那些是叛军的人。后来索性只要一郡一县被叛军攻打过,那这里的县令郡守就都被朝廷的人直接替换了,不管他是死了还是降了,甚至根本就没有见过叛军,反正当场就撤职了。
弄来弄去,朝廷越来越不清楚自己到底有多少低级官吏在管理着最基层的郡县了。
像李义这样任免几个守城的将军,那简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都不用往朝廷上报的。还有就是尚青山这四人说走就走,连军队长官都不用去见一面的,在军中也比比皆是。
说了这么多,尚青山还要继续,秦琼忽然想到自己这次的事情比较着忙,连忙止住了尚青山,直接道:“青山兄弟,这些话咱们以后再说,哥哥现在有要事要办,赶紧带我去见李大人吧。”
尚青山一拍脑袋笑骂道:“你看我连哥哥的大事都忘记了,这就带哥哥去见县令。”
然后吩咐自己手下赶紧照顾好秦琼的几个手下,他亲自带着秦琼便往县衙而去。
李义坐在书房里,手里拿着一本农书看的津津有味。这本书是李向口头述说,经过有经验的老农讲解,最后由龙门书院的先生们记录下来,整理出来的最新版的农书,比起朝廷发下来的那些早已过时的农书要好上几百倍。
书中不但记录了如何种地的方法,更是把如何选种,如何施肥,什么时候庄稼什么样子,遇到天灾时该如何预防和治理等等都一一列举了出来。难能可贵的还有许多不传之秘,比如温室大棚这种神仙做法也记录在了书中。
李义对自己儿子的本事那是相当的信任,今年开春后,就是根据书中的方法开始播种的,整个孟津的农户都被他强制执行了,甚至以他县令的名义和农户们签订了字据,如果按照他的方法秋收时达不到效果,那么所有农户的粮食都由官府来处,而且还不收任何费用。
农户们都是淳朴善良的人,李义在孟津做的事情有口皆碑,大家都是知道的,所以看到县太爷都立了字据了,也不再犹豫,按照衙门的意思种地吧。
这不刚刚没过几天,农户们就三三两两的来县衙感谢他这个县令来了,说自家地里的庄稼长的多好多好,看着就比往年要好的多,幸亏听了县太爷的话,要不然今年不知要少收多少粮食呢。
李义什么时候有过这样的经历啊,望着络绎不绝前来感谢他的百姓,他心中那股自豪之气油然而生,忽然觉得前段时间受的那些苦那些累实在是太值了。
坐在那里看着书,不由的就想起这些场景,自己的嘴角还自然的翘了翘。正在这时就听到门外一阵吵吵,听声音是自己新收的那两个护卫头领,正要发问,门就被敲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