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第162章 地多风流(下)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0.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顾大人,短短几日不见,没想到你就已经升任西京留守,当真是可喜可贺,可喜可贺啊!”还未出门,范承吉就一阵爽朗的笑声由府内传出。
范承吉亲自出门迎接,这多少让顾同都有些受宠若惊的感觉,要知道作为太原土生土长起来的大地主官僚,范承吉的身份在这三晋之地绝对不亚于女真王公贵族,就是有些女真贵族,他要是不想给面子,别人也不能拿他做什么,所以这一刻,不仅是顾同,就连总管府的衙役、卫士都不由得好奇范承吉此举中的深意。
“到教总管大人迎接,实在是折煞小子、、、”
顾同客套的话还没说完,就让范承吉连连罢手打断,范承吉一脸笑意,先是打量了一下顾同,继而又看了眼顾同身后的何方,随后这才继续说道:“是什么时候来到太原城的?就你们两人还是带有家眷?文和既然以后就是西京留守了,我们两家理应多多走动,以后若是有什么困难,你但可派人到我这太原城来求助,只要能帮上忙的,我范承吉绝对没有二话可说。”
“只是副留守。”顾同谦虚的再次向范承吉行了一礼,接着又将自己的行程做了一番描述,如此,等二人从总管府外来到府内会客的客厅之时,范承吉也算是对顾同升官的本末有了一番了解。
听闻骁骑营的士兵部分患了冻疮,知晓北地地理气候的范承吉深知此病绝对不能拖延,因而连忙派遣自己的亲兵拿着太原府尹的令牌去城中帮顾同寻找郎中和药材,又遣府上衙役,从太原府库运上一些物资出城,也算是慰劳大军连日赶路的辛苦。
“可真是感谢范大人了,若是日后大人有所需要,且请对文和之言,今日之情,他日终将报之!”面对范承吉的一连好意,顾同不好拒绝,就只能承受。
“客气了,客气了。”范承吉深知官场之上一个好汉三个帮的道理,因而对于顾同的感谢,只是摇首,看似毫不在乎,其实是想着能让他就此深记。
等顾同进到客厅之中,这才发现,满大厅高客云集,各个儒士打扮,风流倜傥,远不是一身风尘仆仆的自己可以比拟的了的。
正当顾同满脸诧异,不知道该是如何称呼,如何招呼的时候,范承吉收起官员之气,带着几分尊敬,将顾同拉到人群中间,介绍的说道:“刚才诸位不是在想着是那个人值得我范承吉出门远迎嘛,呶,就是这位大人。”
“嘶、、、”
范承吉出门远迎顾同的时候,满屋子的儒生就在想着是什么样的人能够让范承吉一方诸侯出门远迎,可是没想到范承吉再次进门之时,确实给他们介绍给一个年纪轻轻的男子,说不上那里特殊,哪里吸引人,众人一边吸气,一边疑惑的望向范承吉,心想着莫不是这厮再同自己开玩笑?
顾同见到众人如此表情,大概却也能猜到几分众人心理,也不气恼,大大落落的自我介绍道:“小子顾同,表字文和,家中排行第三,亦称三郎,得蒙圣上恩情,半月前被擢升为西京路副留守、大同府尹,若是日后诸位贤达去了大同,有用得着我顾某人的地方,但请直言就是!”
顾同介绍完毕,众人不仅没有解惑,反而更加的心惊。
要知道,顾同此时的面貌看起来绝对不能超过三十岁,那也是因为连日来的赶路,让他显出了几分苍老,可是,就算是三十岁,作为一个汉人,能够擢升为西京留守、大同府尹的职位,众儒生心中再次惊诧。
所幸的是,人群之中,却亦有人听过顾同的大名。
“莫不是长安城中,信笔写下《摸鱼儿、雁丘词》的顾同顾文和?”先前被范承吉尊称为老大人的儒士起身,再次打量起顾同。
“正是在下,区区曲子,不通达理,诸位贤达,可莫要耻笑。”顾同也没有想到居然有人听过这首词,不过转瞬一想,也就释疑了,要知道历史上,当元好问十四岁做出此曲之后,一时间神州大地,不分南北,皆是传唱,放到后世,那绝对就是一首红遍大江南北的神曲级作品。
“啊,竟然果真是关中才子顾同顾文和,诸位,诸位,你们不是以前都不肯相信那首曲子是一位无名之士所做吗?现在人家真人就站在诸位身前,岂不是最佳的辨认机会?”
儒士此言,不过是一句调笑之语,这个时候,谁还敢怀疑堂堂一方要员的顾同会没有做过这首惊艳千秋的大作?估计这个时候谁要敢质疑,谁要敢说顾同没有做过,这些人肯定第一个冲上去为顾同辩解。无他,只是因为顾同太年轻了,年纪轻轻就能荣任一方高官,若是再没有一些其他的特殊佐证,他们是打死都不能接受的。
人有的时候就是这样的奇怪,当一个人特殊的时候,你会觉得他特殊,可是当他身上的特殊多了的时候,你却发现,原来他就应该这样,要不是这样,怎能会有之前的特殊?虱子多了不怕痒,名声多了就见怪不怪,大概说的就是这么一个道理吧。
顾同倒是不知道这些人心里面是怎样的想,自我一番介绍之后,这才在范承吉的引荐之下对场中众人有了一个了解。
“文和,这位老大人如今乃是我朝翰林修撰,名声远扬,当年涿郡才子王修,不随流俗,很少对人有所赞许,但一见老大人,便许以国士。文和也是风流之人,你且来猜猜,这位老大人乃是何人?”范承吉一脸考校看着顾同,也想要看看他对大金官场乃至士林之子有多少了解。
如果说之前还不能知道这位老大人是何人,可是当范承吉说道涿郡才子以国士之名称呼之的时候,顾同隐隐然之间,却也猜到了几分。
带着几分敬畏,顾同先是向老者行了一个晚辈之礼,然后才又说道:“可是故去左相张浩之外孙,大书画家米芾之外甥,黄华山主,‘文采风流,映衬一时’的王庭筠王老大人?”
“好一个文采风流,映衬一时,雪溪(王庭筠号),可没想到什么时候你有了这样的一个评价,不过确实符合,说得好,说得好!”场中另外一位白发苍苍,一身儒衫的老先生在顾同起身之后,大声长笑道:“别人都说顾文和有江郎之才,我却是不信,可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
“老先生过奖了,不知道您老人家是?”
“太原王中立!”
“原来是王老夫子,失敬失敬。”王中立的大名,顾同虽然没怎么听过,可是当王中立在自我介绍的时候,他就看到身旁何方一个劲儿的给自己使眼色,想着是在提醒自己莫要失礼,顾同心中诧异,不过却依然向王中立恭恭敬敬的行完大礼,想着等回去之后,再问何方。
王中立坦然的接受了顾同的这一记大礼,心头却也热了起来,对于这样一个少有才为,又身居要职的后生晚辈,他是说不出的欢喜。作为土生土长的太原人,王中立犹如东道主一般,拉着顾同就给他介绍起了场中其余诸人。
“这位是故翰林学士路铎路宣叔,也是咱们晋地走出去的大贤德,文和日后,理当多多亲近。”
介绍完路铎,王中立又将顾同拉到另一位上了年纪的大儒面前,向他介绍道:“此一位,乃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一般的人物,你可不能小瞧了他。”王中立先是一调笑,之后才接着道:“泽州陵川郝天挺郝晋卿,文和可否听过他的大名?”
“郝天挺?”对于这个名字顾同虽然陌生,可是再将之前的地名和他的字联系起来之后,却也不难想到,教育出金元两代、儒林一代宗师元好问的正是此人。
向郝天挺躬身行了一礼,顾同起身后,向郝天挺的身后打量过去,果然见到有一少年,星眉剑目,神采奕奕的正在看着自己。
心中微微浅笑,顾同走上前去,看着那少年说道:“前些日子从长安走的时候,你父亲元格大人还托我路过河东的时候,见一见你,没想到今日却在这里相见,小子,怎么见了我这个叔叔,都不知道问上一声?”
“父亲可好?”少年才一说话,这才发现身前的师傅郝天挺鼻腔里面哼了一声,原来,这是怪他失礼。
想起师傅往日里的教诲,少年连忙走上前来,用晚辈晋见长辈的礼数拜见了顾同。
“裕之见过顾世叔,方才因为惦念父亲身体,失了礼数,还请世叔多多海涵。”
少年温文尔雅,不是旁人,正是今年年纪正好十三,学业于郝天挺的元格养子,有金元两朝、一代文宗之称的元裕之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的真正作者。
顾同心中也有些尴尬,没想到剽窃别个的词,今日却得见了正主。
不过他也算是在官场打拼一阵,脸皮早就变厚,再以长者的态度叮嘱了元好问几句之后,这才安然接受了其他的一些青年儒士的拜见。
堂中煌煌十几人,却也可谓是遍地人才,如此可见,晋地自古多风流之说。
“顾大人,短短几日不见,没想到你就已经升任西京留守,当真是可喜可贺,可喜可贺啊!”还未出门,范承吉就一阵爽朗的笑声由府内传出。
范承吉亲自出门迎接,这多少让顾同都有些受宠若惊的感觉,要知道作为太原土生土长起来的大地主官僚,范承吉的身份在这三晋之地绝对不亚于女真王公贵族,就是有些女真贵族,他要是不想给面子,别人也不能拿他做什么,所以这一刻,不仅是顾同,就连总管府的衙役、卫士都不由得好奇范承吉此举中的深意。
“到教总管大人迎接,实在是折煞小子、、、”
顾同客套的话还没说完,就让范承吉连连罢手打断,范承吉一脸笑意,先是打量了一下顾同,继而又看了眼顾同身后的何方,随后这才继续说道:“是什么时候来到太原城的?就你们两人还是带有家眷?文和既然以后就是西京留守了,我们两家理应多多走动,以后若是有什么困难,你但可派人到我这太原城来求助,只要能帮上忙的,我范承吉绝对没有二话可说。”
“只是副留守。”顾同谦虚的再次向范承吉行了一礼,接着又将自己的行程做了一番描述,如此,等二人从总管府外来到府内会客的客厅之时,范承吉也算是对顾同升官的本末有了一番了解。
听闻骁骑营的士兵部分患了冻疮,知晓北地地理气候的范承吉深知此病绝对不能拖延,因而连忙派遣自己的亲兵拿着太原府尹的令牌去城中帮顾同寻找郎中和药材,又遣府上衙役,从太原府库运上一些物资出城,也算是慰劳大军连日赶路的辛苦。
“可真是感谢范大人了,若是日后大人有所需要,且请对文和之言,今日之情,他日终将报之!”面对范承吉的一连好意,顾同不好拒绝,就只能承受。
“客气了,客气了。”范承吉深知官场之上一个好汉三个帮的道理,因而对于顾同的感谢,只是摇首,看似毫不在乎,其实是想着能让他就此深记。
等顾同进到客厅之中,这才发现,满大厅高客云集,各个儒士打扮,风流倜傥,远不是一身风尘仆仆的自己可以比拟的了的。
正当顾同满脸诧异,不知道该是如何称呼,如何招呼的时候,范承吉收起官员之气,带着几分尊敬,将顾同拉到人群中间,介绍的说道:“刚才诸位不是在想着是那个人值得我范承吉出门远迎嘛,呶,就是这位大人。”
“嘶、、、”
范承吉出门远迎顾同的时候,满屋子的儒生就在想着是什么样的人能够让范承吉一方诸侯出门远迎,可是没想到范承吉再次进门之时,确实给他们介绍给一个年纪轻轻的男子,说不上那里特殊,哪里吸引人,众人一边吸气,一边疑惑的望向范承吉,心想着莫不是这厮再同自己开玩笑?
顾同见到众人如此表情,大概却也能猜到几分众人心理,也不气恼,大大落落的自我介绍道:“小子顾同,表字文和,家中排行第三,亦称三郎,得蒙圣上恩情,半月前被擢升为西京路副留守、大同府尹,若是日后诸位贤达去了大同,有用得着我顾某人的地方,但请直言就是!”
顾同介绍完毕,众人不仅没有解惑,反而更加的心惊。
要知道,顾同此时的面貌看起来绝对不能超过三十岁,那也是因为连日来的赶路,让他显出了几分苍老,可是,就算是三十岁,作为一个汉人,能够擢升为西京留守、大同府尹的职位,众儒生心中再次惊诧。
所幸的是,人群之中,却亦有人听过顾同的大名。
“莫不是长安城中,信笔写下《摸鱼儿、雁丘词》的顾同顾文和?”先前被范承吉尊称为老大人的儒士起身,再次打量起顾同。
“正是在下,区区曲子,不通达理,诸位贤达,可莫要耻笑。”顾同也没有想到居然有人听过这首词,不过转瞬一想,也就释疑了,要知道历史上,当元好问十四岁做出此曲之后,一时间神州大地,不分南北,皆是传唱,放到后世,那绝对就是一首红遍大江南北的神曲级作品。
“啊,竟然果真是关中才子顾同顾文和,诸位,诸位,你们不是以前都不肯相信那首曲子是一位无名之士所做吗?现在人家真人就站在诸位身前,岂不是最佳的辨认机会?”
儒士此言,不过是一句调笑之语,这个时候,谁还敢怀疑堂堂一方要员的顾同会没有做过这首惊艳千秋的大作?估计这个时候谁要敢质疑,谁要敢说顾同没有做过,这些人肯定第一个冲上去为顾同辩解。无他,只是因为顾同太年轻了,年纪轻轻就能荣任一方高官,若是再没有一些其他的特殊佐证,他们是打死都不能接受的。
人有的时候就是这样的奇怪,当一个人特殊的时候,你会觉得他特殊,可是当他身上的特殊多了的时候,你却发现,原来他就应该这样,要不是这样,怎能会有之前的特殊?虱子多了不怕痒,名声多了就见怪不怪,大概说的就是这么一个道理吧。
顾同倒是不知道这些人心里面是怎样的想,自我一番介绍之后,这才在范承吉的引荐之下对场中众人有了一个了解。
“文和,这位老大人如今乃是我朝翰林修撰,名声远扬,当年涿郡才子王修,不随流俗,很少对人有所赞许,但一见老大人,便许以国士。文和也是风流之人,你且来猜猜,这位老大人乃是何人?”范承吉一脸考校看着顾同,也想要看看他对大金官场乃至士林之子有多少了解。
如果说之前还不能知道这位老大人是何人,可是当范承吉说道涿郡才子以国士之名称呼之的时候,顾同隐隐然之间,却也猜到了几分。
带着几分敬畏,顾同先是向老者行了一个晚辈之礼,然后才又说道:“可是故去左相张浩之外孙,大书画家米芾之外甥,黄华山主,‘文采风流,映衬一时’的王庭筠王老大人?”
“好一个文采风流,映衬一时,雪溪(王庭筠号),可没想到什么时候你有了这样的一个评价,不过确实符合,说得好,说得好!”场中另外一位白发苍苍,一身儒衫的老先生在顾同起身之后,大声长笑道:“别人都说顾文和有江郎之才,我却是不信,可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
“老先生过奖了,不知道您老人家是?”
“太原王中立!”
“原来是王老夫子,失敬失敬。”王中立的大名,顾同虽然没怎么听过,可是当王中立在自我介绍的时候,他就看到身旁何方一个劲儿的给自己使眼色,想着是在提醒自己莫要失礼,顾同心中诧异,不过却依然向王中立恭恭敬敬的行完大礼,想着等回去之后,再问何方。
王中立坦然的接受了顾同的这一记大礼,心头却也热了起来,对于这样一个少有才为,又身居要职的后生晚辈,他是说不出的欢喜。作为土生土长的太原人,王中立犹如东道主一般,拉着顾同就给他介绍起了场中其余诸人。
“这位是故翰林学士路铎路宣叔,也是咱们晋地走出去的大贤德,文和日后,理当多多亲近。”
介绍完路铎,王中立又将顾同拉到另一位上了年纪的大儒面前,向他介绍道:“此一位,乃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一般的人物,你可不能小瞧了他。”王中立先是一调笑,之后才接着道:“泽州陵川郝天挺郝晋卿,文和可否听过他的大名?”
“郝天挺?”对于这个名字顾同虽然陌生,可是再将之前的地名和他的字联系起来之后,却也不难想到,教育出金元两代、儒林一代宗师元好问的正是此人。
向郝天挺躬身行了一礼,顾同起身后,向郝天挺的身后打量过去,果然见到有一少年,星眉剑目,神采奕奕的正在看着自己。
心中微微浅笑,顾同走上前去,看着那少年说道:“前些日子从长安走的时候,你父亲元格大人还托我路过河东的时候,见一见你,没想到今日却在这里相见,小子,怎么见了我这个叔叔,都不知道问上一声?”
“父亲可好?”少年才一说话,这才发现身前的师傅郝天挺鼻腔里面哼了一声,原来,这是怪他失礼。
想起师傅往日里的教诲,少年连忙走上前来,用晚辈晋见长辈的礼数拜见了顾同。
“裕之见过顾世叔,方才因为惦念父亲身体,失了礼数,还请世叔多多海涵。”
少年温文尔雅,不是旁人,正是今年年纪正好十三,学业于郝天挺的元格养子,有金元两朝、一代文宗之称的元裕之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的真正作者。
顾同心中也有些尴尬,没想到剽窃别个的词,今日却得见了正主。
不过他也算是在官场打拼一阵,脸皮早就变厚,再以长者的态度叮嘱了元好问几句之后,这才安然接受了其他的一些青年儒士的拜见。
堂中煌煌十几人,却也可谓是遍地人才,如此可见,晋地自古多风流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