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三章 不谋而合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0.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西夏这次是铁了心了,李复圭突然对他们发起进攻的原因,他们并不知晓。即便是李复圭本人现在就在西夏,他们也无心去打听,这已经不重要了。
有些事情,一旦造成了上伤害,是无法挽回了。
对于西夏而言,宋军的进攻已经让他们恼羞成怒了。毕竟他们才刚刚向宋朝称臣,向宋朝称臣,请求册封。宋朝这边刚刚答应,并且开放榷场互市贸易,不过数日之后,便突然发起进攻。
虽说没有对西夏造成什么太过严重的损失,可让西夏大失颜面。尤其是因此造成了一系列不利后果,使得西夏同时得罪了宋朝和辽国两个强大的宗主国,夹在中间无疑有些尴尬。
不止如此,就连西夏控制和影响下的那些小国也开始动荡,使得西夏的局势很不妙。如此形式下,不管是为了什么,对宋朝开战是必须的。一方面可以显示西夏的实力,挽回颜面,同时也是对周边国家的威慑与示威。
同时,内政上的考虑也很重要。梁太后好不容易平息了党项贵族对梁乙埋的不满,对于权力的掌控并不牢固。为了防止内部再生波澜,出兵开战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符合了那些党项贵族,尤其是军方的利益诉求,通过对外战争缓和内部矛盾。让众人将注意力转向宋朝的同时,也可以在战争过程中逐渐握紧权力,扩大影响。
一举两得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同时梁太后也试图以这种方式发泄不满,挽回颜面。
莫名其妙的传言,让她的处境很尴尬,甚至连儿子都颇有微词,梁太后甚为无奈。
做女人难,做守寡的女人更难,做手握大权的守寡女人最难。
一个柔弱的女子,想要在虎狼环伺的西夏站稳实属不易,还能够如目前这般如鱼得水,更加不容易,梁太后的也算得上是女中豪杰了。
这次出兵宋朝便可见她的魄力,梁太后的想法很简单,想要借此机会找回面子。打压宋朝,从而谋求更大的利益。
有李复圭这样的向导在,西夏对于宋军在边境上的一系列部署都了如指掌。故而有针对性的发起进攻,效果非常不错。从一开始,西夏便有势如破竹的意思,初期成果非常不错。梁太后也因此信心满满……
数百年来,西夏人已经习惯成自然地意识到一个事实,他们觉得宋朝人惧怕自己。所以只要不太过分,宋朝绝对会息事宁人了的。
事情果然如此吗?果真会按照梁太后预料的那般发展吗?
消息传到汴京城,皇帝赵顼勃然大怒,生气归生气,事情该如何解决才是最重要的。
随即此事被摆上朝堂,征求大臣们的意见。大宋时期,皇帝的权力没有那么大,如此重大的事情无法自己决断。何况赵顼也没有那个魄力,涉及到战争想要乾纲独断,是需要考虑风险和责任,哪个皇帝敢拿自己的江山社稷开玩笑?何况赵顼太过年轻,肩膀还有些稚嫩。
也许以前,他初生牛犊不怕虎,或许敢于做出什么决定。可是在林昭一案上,他的表现实在不好,虽说最后巧妙的遮掩过去,但是朝中大臣却多少都听说了一些事情。威望受损的情况下,赵顼不得已低调了许多。
还是听听群臣的意见,如此才可以更好的圣裁。
可有时候听群臣意见也是个麻烦事,事情刚一摆出来,大臣们便立即分成两派。
主战派和主和派,一如既往的的局面。
主战派的意思很明确,西夏是宋朝的臣子和附属,而今却公然反叛,大举进攻宋朝,乃是以下犯上,必须要予以严惩。否则大宋朝的尊严该往哪里放?大宋朝在西北的利益也会因此受到损失。
一句话,必须尽快出兵反击。
主和派也是有说辞的,他们认为西夏之所以出兵,是因为李复圭莽撞在先,主动进攻西夏,从而破坏了宋夏之间的和平局面。从道义上来讲,宋朝先是对西夏册封,然后出兵进攻,乃是言而不信的举动,西夏有此反应完全是在情理之中。
一句话,宋朝理亏在先,如此情况下更需要的是讲和,并非开战。用他们的话说,已经有错在先,事情更为复杂了,不能一错再错,让事情更加麻烦。
当然了,主和派一如既往的一个观点。如果真的全面开展,造成的损失可能会更为严重。西夏进攻不就是为了一个颜面,为了钱财嘛。给他们都是了,huā钱免灾的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这次何必要较真呢?
朝堂上立刻泾渭分明,分成两派,对峙十分明显。
说来也巧,主站的大多是旧党官员,这些人都是以气节著称的。他们对颜面看得极为重要,尤其是国家尊严更是容不得挑衅。一旦退让,势必会让西夏气焰更加嚣张,越发的得寸进尺,情况将会更加糟糕。他们义正言辞,引经据典,侃侃而谈,态度十分坚决。
相对来说,主和的大都是新党的官员。他们之所以由此看法,除了财政方面的考虑之外,是有一些私心的。
一旦开战会是什么后果不言而喻,有一点最为明显,开战之后国朝的注意力就会转移到西北。国家的一切都需要为战争服务,尤其是军费钱财这一块,支出耗费更大。要知道他们现在是在主持改革变法,处处都是需要huā钱的。
如果开战,国家财政势必会被战争所捆绑,自然而然就会影响到改革变法的推行。或许其中有人是在担心如此对于变法成效的影响,也不乏许多人是担心他们在变法中的利益会受到损失。
当然了,这也与战争的规模有关系。规模小,huā钱也就少,规模若是大了,可能内政方面的许多改革多半会停滞不前。
故而,这件事如何决断,不同的人注定会有不同的看法。至于动机和理由绝对不是那么纯正,考虑国家之前,首先考虑的还是自己。这也很好的迎合了一部分有“恐夏症”的官员,故而支持者着实不少。
皇帝赵顼很是无奈!
他的为难之处正在这里,他是有雄心壮志的,按照最初热血上头的愤怒,他是很想出兵开战的。可是转念一想,不免又有许多的顾虑,此一战打赢了还好,若是打输了呢?这是自己登基以来最大的一次军事行动,若是战败必须会产生非常负面的影响。
对于以后的军事谋划,大臣与战士们,甚至包括自己的信心都是大有影响。所以赵顼不得不慎重,说实话,他现在当真没有必胜的把握。
他最初的想法是隐忍,等过几年继续实力之后,然后再好好的教训西夏。寄予厚望的便是王安石主持的变法,可目前为止,变法的成效着实说不上。不过这是个漫长的过程,赵顼倒并未因此失去信心。
此番有所顾虑也正是因此,他不想因为开战将变法终止,或者是因此产生什么不良影响。眼下,对他而言,变法才是第一要务。
可是西夏的动作的确有些太过分了,按兵不动?如何能咽下这口气呢?对于自己的颜面和威望又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仁宗一朝,向来是以和平著称的,很多时候都采用息事宁人的态度。除了庆历年间,范仲淹和狄青在西北有些动作之外,相对来说都是息事宁人。
如此虽然天下太平,可一直无所作为,在对外方面难免为人所诟病。说实话,赵顼有些看不上爷爷的作为。
他希望效仿的是太祖太宗这样大有为的君主,甚至超越他们。第一次见到王安石的时候,他便让王安石评价唐太宗。由此可见,李世民是赵顼的偶像,一个有宏图大志般的君王岂能承受这等屈辱?
也许,有人说唐太宗也有汴桥之耻,可以发愤图强,一雪前耻。
可是赵顼的处境不一样,他们父子是过继过来的,是以宗室子弟的身份继位的。若是不能超越前朝的仁宗皇帝,会让人看不起的,地位和颜面都会大受影响。
仁宗皇帝去世尚不足十年,英宗在位短短四年毫无建树。故而所有的压力全都在赵顼身上,他有种急于求成的想法,故而在任何事情都不敢松懈。
西夏这件事,对他来说是压力也是机会。一方面可能是变法因此受影响,一方面是关系到自己的权威与尊严,当真难以权衡。
结果听了半天的大臣意见,还是个左右为难。
此刻赵顼满脑子都是西夏这件事,故而并未注意到,朝堂上已经是泾渭分明,各执一词十分明显的局面。党争时代,已经悄然来临,逐渐开启,可是赵顼根本没有察觉。也没有注意到这会带给大宋朝什么?故而也没有采取任何的措施。
当然了,虽然是如此,也有一些中立的官员。有些人是为了中立而中立,不想搀和其中,明哲保身。有的则是地位超然,根本不需要明确的站队。
赵顼暗叹一声,看着下面的争论不休的臣子。如此争执下去,何时才能有结果?
底下的官员各执一词,可是几位宰相和重量级臣子都没有说话。
“曾公亮,你以为如何?”
集贤殿大学生曾公亮可是当朝首相,他的意见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营救林昭之后,曾相公的声势更胜往昔,逐渐从幕后走到台前,也不再像是之前那样的平庸低调,可是插手一些事情。
满朝文武都明显察觉到曾相公的复出,以前的他大都是在王安石的阴影之下,而今他则是要做一个名符其实的首相。
其实曾公亮最开始是偏向王安石这一边的,韩维最初向赵顼推荐王安石的时候,当时的参知政事吴奎出言批评王安石。曾公亮则比较客观的维护,在以后的事情上也对王安石多有支持。
尤其是变法开始之后,新法没有条文,反对者都很多,曾公亮往往是采取一种默许的态度来表示支持。以至于吕诲上疏弹劾王安石十宗罪的时候,还提及宰相之中只有曾公亮支持。
那段时间,曾相公俨然是王安石的伙伴,支持者。可是时间长了,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曾相公的心态和想法也在慢慢发生变化。
最直接的便是对新法的失望,和苏辙、陈升之一样,对变法的认识和态度都有了转变。已经三年了,新法有什么成效?反倒是将大宋朝弄的乌烟瘴气,很多地方更加的混乱不堪,情况也更加的糟糕。
作为首相,曾公亮对全国的情况更为了解。他没有王安石的那种执拗,故而看事情更为全面。尤其是林昭上书提及青苗法的弊端,曾公亮更为大为触动。林昭当时是地方官,青苗法的具体推行状况自然最清楚不过,再者,他是王安石的亲信,连他都觉得有不对,事实可见一斑。从那时起,曾公亮开始动摇,态度开始转变,只是劝阻有用吗?
曾相公只能报之以无奈的微笑,要是有用,文彦博和司马光还用得着被迫离开你汴京吗?即便自己是首相,又有什么用呢?只是出陈升之那般退缩也不是办法,必须要做点什么,从熙宁三年开始曾相公开始有了这个想法。
加之随着变法的推行,王安石变得越发的强势,影响和权势都越来越大。使得曾公亮的权力和地位不断下滑,首相也变得有名无实。曾公亮嘴上不说,可心底里自然是不痛快的。故而心中的一些想法就更加坚定了,只是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来复出。
林昭的案件无疑是个绝好的契机,王安石因此受到牵连和打击,曾相公所扮演的角色不突兀,恰到好处,顺理成章的介入,然后顺理成章的复出。
今日站在朝堂上,曾公亮一直没有发言。或许他对军事不太懂,可是政治和权谋方面却是老手,下面的人到底在争执什么,他一眼就看清楚了。
曾相公觉得,这又是一个契机!
“陛下,臣以为该出兵反击,打击西夏狼子野心,捍卫我大宋疆土与尊严。”
曾公亮的话,立即在朝堂上引起震动。首相的建议,绝对是有分量的。
在曾公亮看来,西北的局势必须要遏制,huā钱买和平可以,要是要有底线的。不能让西夏这样得寸进尺,必须要振奋一下士气,然后再坐下来谈。
再者,曾公亮也是想要借此,让变法暂时缓和。也许官家和王安石都该冷静下来,狂热散去之后再慎重考虑一下。基于内政和外交的需要,都需要出兵开战。
赵顼神情微微一动,也敏锐地感觉到了曾公亮和以前不一样了。要是放在以前,他的话不会讲得这么直接,没有一点圆滑甚至模棱两可的感觉,也就意味着没有丝毫回旋的余地。曾相公的发言,无疑是让主战派占了上风……
“王安石,你以为呢?”赵顼有些无奈,最信赖的王安石是什么想法也很重要。
百官也顿时来了精神,这何尝不是一次曾相公和王相公的正面交锋呢?结果可能直接影响到以后的朝堂局面,故而众人都拭目以待。
“臣以为该出兵反击,给西夏沉重一击!”王安石的回答让许多人大跌眼镜,惊讶不已。包括赵顼在内都有几分不可思议,原以为王安石会坚持主和的,毕竟这样对变法是有好处的,却没想到他竟然主战?
他们都忽略了一点,王相公是新法的领导者,可更是一个有血性,脾气刚强之人。更为重要的是,王相公有理想有抱负。对于宋朝的疆域问题,他可不是收复燕云十六州这样简单的想法。而是想要恢复汉唐昔日旧境,抱负是何其远大不言而喻。
这样一个人如何能容忍边境被敌国这般蹂躏进攻呢?西夏的行为无疑是极大的挑衅,王安石觉得是还击是很必要的。
因为在他的构想之中,辽国是最大的敌人。欲战胜辽国,必须要先断其右臂,也就是西夏。没有了西夏的策应,辽国便没有那么可怕。同时,没有了西夏的牵制,宋朝也就可以全力以赴对辽作战了。
虽说眼下还不到全面与西夏开战的时候,但必须要遏制其气焰,否则将来出兵难度就会大大增加。尤其是这次,西北边防岌岌可危,若是陕西四路有个什么闪失,后果绝对不堪设想。
尤其是李复圭在西夏,他的存在更是一个极大的威胁。同时也深深刺激着王安石的内心,正是因为他的力挺才导致如此局面,李复圭的巨大破坏他是有责任的。
局面已经造成,必须要尽可能的挽回,出兵是必须要的。沉重打击西夏不说,若是能将李复圭也绳之以法就好了。说实话,王安石真想当面问问,昔日正直忠义的好友何以会变成如今这幅模样?
曾相公和王相公意见相同,不谋而合,大臣什么是什么反应已经不言而喻了。赵顼无奈一笑,〖答〗案已经有了……(未完待续
西夏这次是铁了心了,李复圭突然对他们发起进攻的原因,他们并不知晓。即便是李复圭本人现在就在西夏,他们也无心去打听,这已经不重要了。
有些事情,一旦造成了上伤害,是无法挽回了。
对于西夏而言,宋军的进攻已经让他们恼羞成怒了。毕竟他们才刚刚向宋朝称臣,向宋朝称臣,请求册封。宋朝这边刚刚答应,并且开放榷场互市贸易,不过数日之后,便突然发起进攻。
虽说没有对西夏造成什么太过严重的损失,可让西夏大失颜面。尤其是因此造成了一系列不利后果,使得西夏同时得罪了宋朝和辽国两个强大的宗主国,夹在中间无疑有些尴尬。
不止如此,就连西夏控制和影响下的那些小国也开始动荡,使得西夏的局势很不妙。如此形式下,不管是为了什么,对宋朝开战是必须的。一方面可以显示西夏的实力,挽回颜面,同时也是对周边国家的威慑与示威。
同时,内政上的考虑也很重要。梁太后好不容易平息了党项贵族对梁乙埋的不满,对于权力的掌控并不牢固。为了防止内部再生波澜,出兵开战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符合了那些党项贵族,尤其是军方的利益诉求,通过对外战争缓和内部矛盾。让众人将注意力转向宋朝的同时,也可以在战争过程中逐渐握紧权力,扩大影响。
一举两得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同时梁太后也试图以这种方式发泄不满,挽回颜面。
莫名其妙的传言,让她的处境很尴尬,甚至连儿子都颇有微词,梁太后甚为无奈。
做女人难,做守寡的女人更难,做手握大权的守寡女人最难。
一个柔弱的女子,想要在虎狼环伺的西夏站稳实属不易,还能够如目前这般如鱼得水,更加不容易,梁太后的也算得上是女中豪杰了。
这次出兵宋朝便可见她的魄力,梁太后的想法很简单,想要借此机会找回面子。打压宋朝,从而谋求更大的利益。
有李复圭这样的向导在,西夏对于宋军在边境上的一系列部署都了如指掌。故而有针对性的发起进攻,效果非常不错。从一开始,西夏便有势如破竹的意思,初期成果非常不错。梁太后也因此信心满满……
数百年来,西夏人已经习惯成自然地意识到一个事实,他们觉得宋朝人惧怕自己。所以只要不太过分,宋朝绝对会息事宁人了的。
事情果然如此吗?果真会按照梁太后预料的那般发展吗?
消息传到汴京城,皇帝赵顼勃然大怒,生气归生气,事情该如何解决才是最重要的。
随即此事被摆上朝堂,征求大臣们的意见。大宋时期,皇帝的权力没有那么大,如此重大的事情无法自己决断。何况赵顼也没有那个魄力,涉及到战争想要乾纲独断,是需要考虑风险和责任,哪个皇帝敢拿自己的江山社稷开玩笑?何况赵顼太过年轻,肩膀还有些稚嫩。
也许以前,他初生牛犊不怕虎,或许敢于做出什么决定。可是在林昭一案上,他的表现实在不好,虽说最后巧妙的遮掩过去,但是朝中大臣却多少都听说了一些事情。威望受损的情况下,赵顼不得已低调了许多。
还是听听群臣的意见,如此才可以更好的圣裁。
可有时候听群臣意见也是个麻烦事,事情刚一摆出来,大臣们便立即分成两派。
主战派和主和派,一如既往的的局面。
主战派的意思很明确,西夏是宋朝的臣子和附属,而今却公然反叛,大举进攻宋朝,乃是以下犯上,必须要予以严惩。否则大宋朝的尊严该往哪里放?大宋朝在西北的利益也会因此受到损失。
一句话,必须尽快出兵反击。
主和派也是有说辞的,他们认为西夏之所以出兵,是因为李复圭莽撞在先,主动进攻西夏,从而破坏了宋夏之间的和平局面。从道义上来讲,宋朝先是对西夏册封,然后出兵进攻,乃是言而不信的举动,西夏有此反应完全是在情理之中。
一句话,宋朝理亏在先,如此情况下更需要的是讲和,并非开战。用他们的话说,已经有错在先,事情更为复杂了,不能一错再错,让事情更加麻烦。
当然了,主和派一如既往的一个观点。如果真的全面开展,造成的损失可能会更为严重。西夏进攻不就是为了一个颜面,为了钱财嘛。给他们都是了,huā钱免灾的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这次何必要较真呢?
朝堂上立刻泾渭分明,分成两派,对峙十分明显。
说来也巧,主站的大多是旧党官员,这些人都是以气节著称的。他们对颜面看得极为重要,尤其是国家尊严更是容不得挑衅。一旦退让,势必会让西夏气焰更加嚣张,越发的得寸进尺,情况将会更加糟糕。他们义正言辞,引经据典,侃侃而谈,态度十分坚决。
相对来说,主和的大都是新党的官员。他们之所以由此看法,除了财政方面的考虑之外,是有一些私心的。
一旦开战会是什么后果不言而喻,有一点最为明显,开战之后国朝的注意力就会转移到西北。国家的一切都需要为战争服务,尤其是军费钱财这一块,支出耗费更大。要知道他们现在是在主持改革变法,处处都是需要huā钱的。
如果开战,国家财政势必会被战争所捆绑,自然而然就会影响到改革变法的推行。或许其中有人是在担心如此对于变法成效的影响,也不乏许多人是担心他们在变法中的利益会受到损失。
当然了,这也与战争的规模有关系。规模小,huā钱也就少,规模若是大了,可能内政方面的许多改革多半会停滞不前。
故而,这件事如何决断,不同的人注定会有不同的看法。至于动机和理由绝对不是那么纯正,考虑国家之前,首先考虑的还是自己。这也很好的迎合了一部分有“恐夏症”的官员,故而支持者着实不少。
皇帝赵顼很是无奈!
他的为难之处正在这里,他是有雄心壮志的,按照最初热血上头的愤怒,他是很想出兵开战的。可是转念一想,不免又有许多的顾虑,此一战打赢了还好,若是打输了呢?这是自己登基以来最大的一次军事行动,若是战败必须会产生非常负面的影响。
对于以后的军事谋划,大臣与战士们,甚至包括自己的信心都是大有影响。所以赵顼不得不慎重,说实话,他现在当真没有必胜的把握。
他最初的想法是隐忍,等过几年继续实力之后,然后再好好的教训西夏。寄予厚望的便是王安石主持的变法,可目前为止,变法的成效着实说不上。不过这是个漫长的过程,赵顼倒并未因此失去信心。
此番有所顾虑也正是因此,他不想因为开战将变法终止,或者是因此产生什么不良影响。眼下,对他而言,变法才是第一要务。
可是西夏的动作的确有些太过分了,按兵不动?如何能咽下这口气呢?对于自己的颜面和威望又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仁宗一朝,向来是以和平著称的,很多时候都采用息事宁人的态度。除了庆历年间,范仲淹和狄青在西北有些动作之外,相对来说都是息事宁人。
如此虽然天下太平,可一直无所作为,在对外方面难免为人所诟病。说实话,赵顼有些看不上爷爷的作为。
他希望效仿的是太祖太宗这样大有为的君主,甚至超越他们。第一次见到王安石的时候,他便让王安石评价唐太宗。由此可见,李世民是赵顼的偶像,一个有宏图大志般的君王岂能承受这等屈辱?
也许,有人说唐太宗也有汴桥之耻,可以发愤图强,一雪前耻。
可是赵顼的处境不一样,他们父子是过继过来的,是以宗室子弟的身份继位的。若是不能超越前朝的仁宗皇帝,会让人看不起的,地位和颜面都会大受影响。
仁宗皇帝去世尚不足十年,英宗在位短短四年毫无建树。故而所有的压力全都在赵顼身上,他有种急于求成的想法,故而在任何事情都不敢松懈。
西夏这件事,对他来说是压力也是机会。一方面可能是变法因此受影响,一方面是关系到自己的权威与尊严,当真难以权衡。
结果听了半天的大臣意见,还是个左右为难。
此刻赵顼满脑子都是西夏这件事,故而并未注意到,朝堂上已经是泾渭分明,各执一词十分明显的局面。党争时代,已经悄然来临,逐渐开启,可是赵顼根本没有察觉。也没有注意到这会带给大宋朝什么?故而也没有采取任何的措施。
当然了,虽然是如此,也有一些中立的官员。有些人是为了中立而中立,不想搀和其中,明哲保身。有的则是地位超然,根本不需要明确的站队。
赵顼暗叹一声,看着下面的争论不休的臣子。如此争执下去,何时才能有结果?
底下的官员各执一词,可是几位宰相和重量级臣子都没有说话。
“曾公亮,你以为如何?”
集贤殿大学生曾公亮可是当朝首相,他的意见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营救林昭之后,曾相公的声势更胜往昔,逐渐从幕后走到台前,也不再像是之前那样的平庸低调,可是插手一些事情。
满朝文武都明显察觉到曾相公的复出,以前的他大都是在王安石的阴影之下,而今他则是要做一个名符其实的首相。
其实曾公亮最开始是偏向王安石这一边的,韩维最初向赵顼推荐王安石的时候,当时的参知政事吴奎出言批评王安石。曾公亮则比较客观的维护,在以后的事情上也对王安石多有支持。
尤其是变法开始之后,新法没有条文,反对者都很多,曾公亮往往是采取一种默许的态度来表示支持。以至于吕诲上疏弹劾王安石十宗罪的时候,还提及宰相之中只有曾公亮支持。
那段时间,曾相公俨然是王安石的伙伴,支持者。可是时间长了,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曾相公的心态和想法也在慢慢发生变化。
最直接的便是对新法的失望,和苏辙、陈升之一样,对变法的认识和态度都有了转变。已经三年了,新法有什么成效?反倒是将大宋朝弄的乌烟瘴气,很多地方更加的混乱不堪,情况也更加的糟糕。
作为首相,曾公亮对全国的情况更为了解。他没有王安石的那种执拗,故而看事情更为全面。尤其是林昭上书提及青苗法的弊端,曾公亮更为大为触动。林昭当时是地方官,青苗法的具体推行状况自然最清楚不过,再者,他是王安石的亲信,连他都觉得有不对,事实可见一斑。从那时起,曾公亮开始动摇,态度开始转变,只是劝阻有用吗?
曾相公只能报之以无奈的微笑,要是有用,文彦博和司马光还用得着被迫离开你汴京吗?即便自己是首相,又有什么用呢?只是出陈升之那般退缩也不是办法,必须要做点什么,从熙宁三年开始曾相公开始有了这个想法。
加之随着变法的推行,王安石变得越发的强势,影响和权势都越来越大。使得曾公亮的权力和地位不断下滑,首相也变得有名无实。曾公亮嘴上不说,可心底里自然是不痛快的。故而心中的一些想法就更加坚定了,只是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来复出。
林昭的案件无疑是个绝好的契机,王安石因此受到牵连和打击,曾相公所扮演的角色不突兀,恰到好处,顺理成章的介入,然后顺理成章的复出。
今日站在朝堂上,曾公亮一直没有发言。或许他对军事不太懂,可是政治和权谋方面却是老手,下面的人到底在争执什么,他一眼就看清楚了。
曾相公觉得,这又是一个契机!
“陛下,臣以为该出兵反击,打击西夏狼子野心,捍卫我大宋疆土与尊严。”
曾公亮的话,立即在朝堂上引起震动。首相的建议,绝对是有分量的。
在曾公亮看来,西北的局势必须要遏制,huā钱买和平可以,要是要有底线的。不能让西夏这样得寸进尺,必须要振奋一下士气,然后再坐下来谈。
再者,曾公亮也是想要借此,让变法暂时缓和。也许官家和王安石都该冷静下来,狂热散去之后再慎重考虑一下。基于内政和外交的需要,都需要出兵开战。
赵顼神情微微一动,也敏锐地感觉到了曾公亮和以前不一样了。要是放在以前,他的话不会讲得这么直接,没有一点圆滑甚至模棱两可的感觉,也就意味着没有丝毫回旋的余地。曾相公的发言,无疑是让主战派占了上风……
“王安石,你以为呢?”赵顼有些无奈,最信赖的王安石是什么想法也很重要。
百官也顿时来了精神,这何尝不是一次曾相公和王相公的正面交锋呢?结果可能直接影响到以后的朝堂局面,故而众人都拭目以待。
“臣以为该出兵反击,给西夏沉重一击!”王安石的回答让许多人大跌眼镜,惊讶不已。包括赵顼在内都有几分不可思议,原以为王安石会坚持主和的,毕竟这样对变法是有好处的,却没想到他竟然主战?
他们都忽略了一点,王相公是新法的领导者,可更是一个有血性,脾气刚强之人。更为重要的是,王相公有理想有抱负。对于宋朝的疆域问题,他可不是收复燕云十六州这样简单的想法。而是想要恢复汉唐昔日旧境,抱负是何其远大不言而喻。
这样一个人如何能容忍边境被敌国这般蹂躏进攻呢?西夏的行为无疑是极大的挑衅,王安石觉得是还击是很必要的。
因为在他的构想之中,辽国是最大的敌人。欲战胜辽国,必须要先断其右臂,也就是西夏。没有了西夏的策应,辽国便没有那么可怕。同时,没有了西夏的牵制,宋朝也就可以全力以赴对辽作战了。
虽说眼下还不到全面与西夏开战的时候,但必须要遏制其气焰,否则将来出兵难度就会大大增加。尤其是这次,西北边防岌岌可危,若是陕西四路有个什么闪失,后果绝对不堪设想。
尤其是李复圭在西夏,他的存在更是一个极大的威胁。同时也深深刺激着王安石的内心,正是因为他的力挺才导致如此局面,李复圭的巨大破坏他是有责任的。
局面已经造成,必须要尽可能的挽回,出兵是必须要的。沉重打击西夏不说,若是能将李复圭也绳之以法就好了。说实话,王安石真想当面问问,昔日正直忠义的好友何以会变成如今这幅模样?
曾相公和王相公意见相同,不谋而合,大臣什么是什么反应已经不言而喻了。赵顼无奈一笑,〖答〗案已经有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