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天宋武功 > 第四十一章 夜遇赵普、滁州相聚

第四十一章 夜遇赵普、滁州相聚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花娇绝色总裁的贴身兵王韩娱之临时工女神的超能守卫无敌悍民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0.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三月二十五日,滁州城破,唐军主帅被赵匡胤俘虏,并送去了天子行辕。因周军再度打了胜仗,郭荣在军中摆了简单的宴席,庆贺此番出师大捷。

    之后,天子诏令左金吾卫将军马崇祚担任滁州知州,又派遣翰林学士窦仪前往滁州检查滁州城内的财物。

    次日,三月二十六日,滁州城被攻下第二日。

    赵德昭、赵信,以及暗中跟随殿后的老九他们,此刻正在往南下的道路,由于前方战事紧急,周军盘查非常仔细。

    镇守城门的守将拦住了赵德昭的车马,“此车马之上为何人?是否是唐军奸细?”

    赵德昭听见声响,立即让人勒马,停下车,旋即探出头去,拿着令牌,道:“这位衙内,我乃殿前都虞候赵匡胤的家人,此乃证明我身份的度牒,这是当今天子赏赐的令牌。”

    赵德昭幸好随身携带一枚能证明自己身份的牌子,当初那块牌子还是郭荣当晋王、开封府尹的时候给他的。

    他将令牌在守门将士面前一晃,那守将看清楚令牌上面的字的时候,“噗通”一声跪了下来。

    守■,门将士惶恐不安,“小的有眼不识泰山,来人啊——放行——”

    那些将士随即让开大路,赵德昭的车马就入了城门。

    后面的老九他们则在暗中跟踪,只能等到夜晚在通过关口的。

    所幸第二日,老九这些长春堂的密探都能跟随至后,而赵德昭为了让他们更好找到自己,特意在路上做了标记,让老九他们不会跟丢自己。

    赵德昭他们沿着肥水南下,经过下蔡镇,然后渡河,绕过寿州城,专门挑选偏僻的道路,路上到处见到死尸。其后不久,一行人终于到达滁州城外方圆五里外的一个小村庄,此地距离清流关也不远。

    而在不久前,清流关已经被赵匡胤拿下,赵德昭方才从村民的口中得知此消息,随后不久,滁州城也被赵匡胤拿了下来,原来滁州城已经被周军占领。

    当夜,赵德昭他们就住宿在这个小村庄之内,老九他们跟随其后,也住在了村民家中。

    赵德昭经过几天几夜的路途,心中甚是烦闷,或许是水土不服的缘故。他奔出门去,到外面去散心去了。

    月光非常柔和,似乎这里根本就没有发生战争一样,而银白色的月光见了并不恐怖、寒掺人。赵德昭行至一棵大树下,此树年龄恐怕非常大,几人都合抱不过来。

    赵德昭遂至树下,然后舒展全身,慢慢地打起了太极拳。每当他郁闷之时,他都会缓缓打起这套拳法,由于注意力十分集中,未曾见到身边已经站了一人。

    直至赵德昭收放起拳术之后,他的余光瞥见后方站着一个人,身着旧衣,但是神情似在思虑。

    他转过头,然后见到此人,却比以往更加年轻,赵德昭十分疑惑,能在滁州城不远的村庄见到赵普。

    赵普此人,赵德昭自然是认识的,不过赵德昭此刻也只能假装不认识。他旋即拱手而立,道:“这位先生,您是?”

    听到赵德昭在叫他,赵普赶紧回过神来,对着眼前小娃儿道:“刚才见到小兄弟在打拳,适才开始之时见到拳法自然,而缓慢而行,这快拳则平见过不少,可是打慢拳,还未有人打过,唉——真是没想到,今日在小兄弟这里见到了这套拳法,真是让则平眼前一亮啊。而且小兄弟的这套拳法之中,包含着人世间的许多哲理,虽然出拳十分缓慢,但是一动一静好似是老子的无为,所以则平看呆了。”

    原来是被自己出拳的慢所折服了,赵德昭道:“则平先生真是好眼力。则平先生能看出这套拳法的精髓,小子德昭佩服之至。”

    赵普非常疑惑,于是乎问道:“咦?小兄弟,你为何深夜一人独自在外面,这段时间兵荒马乱的,是你一人吗,而且听你口音好像是洛阳开封一带人士,不知道为何会出现在滁州城外?”

    “则平先生好耳力,不错小子此番是从开封出发,一路南下去前线找祖父、父亲的,而他们此刻正在军中,不知道则平先生是否听闻过他们行军大战的踪迹。”

    “小兄弟,前方战场太过混乱,你一个小孩子不适合呆在这种地方,只是不知小兄弟的祖父和父亲,姓甚名谁,或许则平知道。”

    “小子姓赵名德昭,祖父讳弘殷,家父讳匡胤。”赵德昭道。

    赵普听闻适才赵德昭口中提到赵匡胤,一脸惊异之色,遂惊呼道:“原来你是赵将军的儿子!”

    赵德昭疑惑地看着赵普,“咦?则平先生怎么知道父亲?”

    “事实上,昨日赵将军曾经来过则平家,而且昨日这滁州城还在唐军手中,今日已经在你父亲手下了。”

    “那太好了,谢谢则平先生相告。”赵德昭已经从赵普那里得知父亲的去向,就立即告辞,转身回了乡间小屋,遂将此事告知其他人等,打算次日动身前往滁州城。

    次日一大早,三月二十七日,晨曦微露,天光大亮。赵德昭、赵信一行人就奔去滁州城。

    滁州此时掌握在周国军队手中,他们几人到达滁州城下,昨日城墙之下刚经历战火的洗礼,正在城墙之下搬运死尸,到处都是血迹和血腥味,可见战争的残酷。

    随即赵德昭一行人从马车上下去,然后径直走到一个军士面前,问道:“这位衙内,不知道赵匡胤将军是否在滁州城内,我等正要去拜访。”

    那个军士一听找自己的将军,“赵将军确实在城内,不过你们找他有何事?将军此时正在和翰林学士窦仪前往城内清点货物。你们若是找他,就去城内府衙即可。”

    “多谢衙内。”

    赵德昭他们遂去了府衙,一路上见到店铺、百姓之家全部闭门闭户,赵德昭摇了摇头,他知道城池刚被攻下,城中的百姓就受殃。

    原本他们皆是唐国的百姓,而如今成了周国的百姓,可是战火还是烧到他们身上,真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而府衙之内,赵匡胤此刻正在和窦仪盘库。之前赵匡胤派遣亲信想把宝物里面的绢取走。

    “赵将军啊,下官想问一下,按照账册记录,这里面怎么少了十万缗的财物,是不是……”

    “这……”赵匡胤无话可说,因为滁州攻下之日,军中将士们一哄而上,抢夺财物,所以少了。而行军打战,此种事情见怪不怪,所以算是正常,上司也是睁一只眼睛闭一只眼睛。

    窦仪在刚进滁州城即得知此事,他心中十分恼怒,他对赵匡胤说道:“你刚打下城来的时候拿什么都随便;现在是陛下要,收归国库,要是你没有诏书,恕我不能再给你了。”

    “这……”赵匡胤遂这么一想,也就明白了,窦仪此人不愧是清介重厚、刚正不阿,非斯人不可处禁中。

    窦仪说完还是一脸的正气,赵匡胤没有办法,只有上书天子郭荣。

    自此赵匡胤开始厚待窦仪。

    赵匡胤和窦仪仍旧在盘点清算财物,此刻忽听得门外军士通报,说有人要见赵匡胤赵将军。

    赵匡胤道:“何人要见我?”

    军士摇摇头,道:“他说要给你一个惊喜,将军去了便知,如今正在府衙门口。”

    惊喜?惊吓吧。赵匡胤跟窦仪说了一声,去了门口。

    随即赵匡胤惊呆了,面前之人,不正是自己的儿子。惊讶之余,他问道:“啊——昭儿你和赵信,怎么跑淮南来了?”

    赵德昭编了个借口,道:“家中无聊,所以亲自往前线一看,还有顺道看看你们啊。”

    赵匡胤无语道:“无聊?好好家中不待,偏要跑到这里,行军打仗岂是儿戏。前线危急,占城战场之上刀剑无眼,昭儿,若是受了甚么灾难,你让家中怎么办?”

    赵德昭如此说:“爹爹,你看我不是好好得么,因为我相信赵信他们,所以就离开京城了。”

    “你们暂时先在府衙门口等着,我先入内,还要清点府库,没有我的命令不准随意走动。”

    赵德昭问道:“对了爹爹,祖父呢?”

    “他还在寿州城那边吧。”

    “哦,寿州。不过寿州城,依旧没被攻打下来。”

    这边赵匡胤的请求奏报给了郭荣,次日郭荣下诏拿出一部分抚恤军属。此番赵弘殷也来了滁州,郭荣下诏让赵弘殷犒军,只是赵匡胤这边不知道自己的父亲也来了滁州城。

    这不赵弘殷领着人就来了滁州,可是他们来到滁州城下的时候就已经是夜里了。

    三月三十日夜晚,四周静悄悄的,倏忽火龙而远方奔袭而来,城楼山的将士们看到了立即警觉起来,而且让士卒立即集合,恐是唐军来袭。

    待火龙近了,那坐上一盔甲之将道:“吾乃赵弘殷,陛下让我传旨犒赏滁州将士们,请立即开城门。”

    而赵弘殷正在滁州城外,此时赵匡胤正在城楼之上巡视,而赵德昭也在城楼之上。

    但是赵匡胤听见了,却道:“爹,你我虽然是父子,可是我们更是大周的臣子,现在是夜里我不能放你进来,这是我大周的法令,孩儿不能违法。”

    听到赵匡胤这样说,赵弘殷果然是不要求开门了,反而大赞自己的儿子,“匡胤做得不错,不愧是赵家的子孙,大周的忠臣。”

    赵德昭此刻见到自己的祖父,他道:“爷爷,我是昭儿啊!”

    “昭儿,你怎么来滁州了?怎么不好好呆在开封!”

    “爷爷,此事说来话长!今夜我们三人就一起在城楼城下陪着。”

    “好的,昭儿。”

    天一亮赵匡胤就立刻打开大门,向他的父亲请罪,可是赵弘殷却是没有生气反而很高兴。

    赵弘殷的眼睛都快眯成一条线了。他看向赵德昭的时候,脸上虽然是一张臭脸,但是言语之中还是责怪道:“昭儿,你这个孩子,真是不知道打仗要死多少人啊,你这样让爷爷和爹爹怎么放心啊!”

    “爷爷,我错了。”赵德昭说完,然后看到爷爷的胳臂,可是赵弘殷却眉头一皱,嘴里也是发出一声闷哼。

    “爷爷你怎么了?”

    “没事儿,被唐国的林仁肇的人给射了一箭,伤还没有好,所以……”

    “走走我们进去吧。”在赵匡胤的搀扶下,他们进了滁州城。

    可是当天晚上,赵弘殷就开始发高烧,按照大夫的说法是年纪大了,又受了风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