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农民起义3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0.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蒙恬、王翦、李斯等重臣早在天生异象时就往咸阳宫赶去,可后面的内容越听越心惊,一时不知该不该面圣。
不过秦始皇得到消息,派了内侍请他们,想不去也不行了。
李斯甫一见到陛下就跪伏于地准备请罪,始皇却大手一挥“都安静,勿扰乱天音垂训。”
贾谊的过秦论中说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汉书中更是断言向使秦缓刑罚,薄赋敛,省徭役,贵仁义,贱权利,尚笃厚,下佞巧,变风易俗,教化海内,则世世必安矣。
秦始皇皱皱眉头,又是这样的观点,难道后人都这么认为么
[虽然后人总结秦灭亡的种种根源总结的很好,但历史没有如果,即使让始皇知道后世发生之事,那又如何呢重来一次,除了铲除胡亥这个败家子,他自己执政时的举措,他会修正么
我觉得也未必。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陈吴最初起义时的口号,来窥探出一丝端倪。
前面说过,陈吴是以公子扶苏和楚将项燕的名义,喊出“大楚兴,陈胜王”的。
但大家有没有想过,扶苏就算是被胡亥逼得自杀了,但他到底是始皇长子,秦国宗室,和楚国又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陈吴要拉着他当大旗呢]
扶苏在一旁终于站不住,伏地而泣“日月可鉴,儿子儿子绝无此心”
后世之人或许不知,但他们当事人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这也是他最大的心结。
和州城。
天幕抛出的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好奇,不由得议论纷纷。
此时的朱元璋虽读过一些书,却还没正式面对过政治,他也疑惑的问李善长“先生可知是为何”
胡大海这大聪明忽然想到一种可能,震惊的说“俺知道了这劳什子扶苏,不会不是秦始皇的亲儿子吧他妈是不是给秦始皇戴了绿帽子,和楚国人私通生下来的”
李善长本来在捋须思索,听见这离谱的答案,差点把胡子揪下来两根,他急忙道“胡将军,切不可胡言。依在下看,莫不是外戚不过史书上并未记载始皇后宫事。”
“你看,你不也是猜的嘛”胡大海咧嘴一笑,“先生要是知道,可不得上天幕当神仙去了。”
徐达此时插嘴道“元帅,先生,依着俺的观察,这天幕讲述之人,不像是仙人。”
一直沉默寡言的汤和反驳道“若不是仙人,怎能有如此神迹”
徐达回应“俺倒不是否认这神迹,只是觉得讲述人的口吻,像是后世之人在做评述,俺原来在城里听热闹的时候,那评书先生,也是这调调。”
“徐将军说的有理,”李善长点了点头表示同意,“可能是仙人找了后世之人的评论,来为吾辈指点迷津。”
朱元璋嘿嘿一笑“后人评论有意思,也不知咱能不能在书上留下点什么。”
天幕吊足了胃口,便开始接着讲述。
[虽然秦晋之好这个典故很有名,但那都是春秋时的老黄历了。最晚从秦惠文王开始,秦、楚这两个所谓的蛮夷之国便开始经常联姻,秦宣太后芈八子、始皇的祖母华阳太后等,都是楚国的王室或贵族。
因此,在当时的秦国政坛上,楚系是一支很强的政治力量。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吕不韦,他的操作堪称牛逼。
他在赵国做生意时,觉得秦始皇他爹是个值得投资的对象,于是开始谋划。
宝贝们,神操作来了。
吕不韦先是通过给赵国人贿赂,带着他的投资品--始皇他爹异人跑回了秦国。到秦国后,他又自下而上,通过大量财宝和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一点点投靠在楚系门下,最终成功说服无子的华阳夫人认下异人这个儿子,改名子楚,最后顺利登基。而因为他献给异人的夫人赵姬为赵国人,所以在异人登基后,他不仅封侯拜相,更是手握楚系、赵系两支政治团队,权柄冲天。
至此,他成为史上最牛逼的天使投资人。
而秦始皇,就是在这种政治环境中登基当傀儡的。他对以吕不韦为代表的楚系、赵系,以及他们“兼儒墨,合名法”的杂家的政治主张的厌恶,也是顺理成章的。
自他亲政,学的是韩非子的法家主张,用的是法家的卫道士李斯,实行的是商鞅的法家政策,可见一斑。
因此你让始皇掉头,改掉自己的政治主张,这可能么更何况法家是帮助他统一天下的大功臣。]
听到这里,扶苏身子忍不住战栗,甚至隐隐啜泣出声,他不了解这些过往,只知道父皇格外厌恶王后等外戚,因此觉得自己也不受宠,而他推崇的儒家杂家更是为父皇所不喜,导致父皇迟迟不肯立太子。
[顺便八卦一下,历史上没有记载始皇的正妻,但以华阳夫人当时的权势,在给傀儡孙儿选正妻的时候,我们合理推测他的王后大概率也是楚国人,扶苏作为始皇的长子,即便不是嫡出,也很有可能会像华阳夫人认异人一样,继承始皇嫡妻的政治遗产。所以陈吴二人起兵时才会扯他这面旗子吧
不过有人以此为由,说什么始皇惧怕楚系复辟,所以根本不想让扶苏继位。在我看来根本是无稽之谈,始皇死前扶苏在哪里在北边蒙恬的军中当监军,这是让扶苏和以蒙恬为首的军功集团培养感情始皇死时在干什么在写让扶苏和蒙恬带兵回来主持葬礼的诏书
当然啦,始皇想不到他前脚咽气,后脚赵高和胡亥就敢说服李斯一起矫诏,还把咸鱼盖了始皇一身,隐瞒死讯。]
扶苏猛的抬起头,不可思议的望着天上。
云幕上,垂垂老矣的秦始皇卧在宽大的马车上,用细微而沙哑的嗓音在念着遗诏,跪在一旁的李斯记录后给始皇过目。
始皇强撑着眯着双眼,仔细看过后示意赵高用印盖玺,才终于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扶苏再也控制不住,放声大哭,像是要把这几年收到猜疑的郁气都哭出来一样。
父皇是中意他的
不,不仅是中意,更是爱重,是愿意费心思替他着想培养他的
他泪眼朦胧的望向自己父皇,一脸的孺慕之情,期待能和父亲交心,讲自己的心里话都说出来。
“父皇”
结果却是一支酒樽毫不留情的砸在他身上。
“愚忠愚孝不堪大任不知所谓”
扶苏
呜呜呜受伤的总是我
始皇本来很不解赵高他们是如何做到矫诏政变的,现在看天幕猜到了个七七八八,又想到扶苏当时在北地上郡有三十万兵,居然就这么乖乖的自杀了,他简直怒到想杀人
天幕还在播放影视片段。
秦始皇咽气后,赵高与李斯商量怎样瞒住陛下驾崩的消息,最后他们假借陛下的名义,购买了大量的咸鱼,扔在始皇的车驾里,用咸鱼的臭味掩盖尸体的腐烂,就这么一路赶回咸阳,中间甚至路过了扶苏和蒙恬的上郡,狐假虎威的逼他们自杀。
赵高和李斯二人看到这段马上磕头求饶,即使是未发生过的事情,但现在天幕爆出来了,他们在陛下眼里就是十恶不赦。
“陛下,臣绝无此不臣之心,求陛下饶命啊”
秦始皇再也控制不住自己这颗躁动的心,他抽出自己的佩剑,用剑尖指着赵高,问“没有朕看你胆子大的很”
“陛下陛下”赵高像狗一样爬到始皇面前,躲着剑,妄图去抱陛下的大腿,“臣服侍陛下忠心耿耿,焉能因这未来之事就断臣之罪,臣怎么可能躲过巡游随侍的众多眼睛,行瞒天过海之计天幕害我,还请陛下明查啊”
秦始皇视天幕为神迹,坚信这是上天降下警示与他的,现在赵高这样说,岂不是说天幕是妖道,是假的
他呲目欲裂,以剑刺入赵高后背,血如喷涌。
对天幕的诋毁之声也戛然而止。
离得近的胡亥被喷了一脸血,吓得立马昏死过去,可周围的宫人都因为陛下的勃然大怒而像是被钉在那里一样,变成了木头人,谁也没去救。
气氛一片死寂。
半晌,还是老将王翦出来劝道“若外有强敌,臣等将士必浴血奋战,替陛下扫除不臣;若内有奸佞,则尚有严刑峻法惩处宵小,何须陛下亲自动手呢。”
始皇陛下用布帛擦拭着滴血的宝剑,才觉得这口气顺了。
“中车府令赵高,奸邪误国,祸乱朝纲,着曝尸城墙,夷三族。”
他又转头看向已倒在地上的胡亥,抿了抿嘴唇道“公子胡亥,即刻起贬为庶人,戍边上郡,终身不得回咸阳。”
和州城。
大家都被这些隐情给惊呆了。
胡大海张着大嘴好半响,捅了捅身边的汤和,问“你听懂了么俺晕了。”
汤和点点头又摇摇头,一言不发。儒家法家杂家都是些什么
胡大海也只好挠挠头。
这一段,带给朱元璋的只有两个字震撼。
他自父母去世后就颠沛流离,走过很多路,见过很多人,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见识过不少,自认为能看懂许多人心。
就连韩林儿封官旨意下来的时候,他都能敏锐的察觉到,这不单单是为了打压他,更是要借郭天叙张天佑二人的手来掺沙子,好掌握他们这支部队。
但政治层面这种高深的东西他还没接触过,也没有人教过他。
他兴奋的对李善长说“这天幕果然是来点化咱的”
“东翁明见,天幕所言可谓鞭辟入里,也解了在下读史书时的疑惑。”
[商鞅的那一套,适合争霸,却不适合统一天下后的秦国。始皇或许没有意识到,或许意识到了却因种种原因没法改变,只能通过不停的东巡来弹压六国故民,强制推行秦法。
但,收效甚微。
因为这里的矛盾是根本性的,不是靠一些个人威势就能解决的。因为商鞅变法所打造的大秦,是一个古典军国主义的大秦,普通人都是靠军功来授田赐爵,尽管商鞅之后的百年间,秦国的君主在不停地修修改改,但这其中的核心设计却是没有变得。
那么当六国统一统一之后,这些军工集团的利益又在哪里呢]
是啊,听到这里的李善长暗暗点头,秦朝那时候又没有科举,像他们这种读书人连个效忠的门路都找不到。
[大秦只给了军人上升通道,这通道眼看着又马上到头了。一个国家文武两条腿,一条本来就是瘸的,另一条又快肌无力了,这国家还能好么
因此,在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于宇内,一统六国的风光背后,其实是巨大而无法转移的内部矛盾。
六国遗民畏惧秦法严苛,滋生抵触情绪,而秦朝官吏大量缺失,对基层的控制力薄弱也根本无法强行推进秦法。最严重的时候,一个县的基层官吏缺额高达半数,亭长被几十个壮汉土匪围在屋里不敢出去,民间治安可想而知是什么样子。]
秦始皇处置了胡亥与赵高,接着聆听天训,可脸色越来越沉,听到最后简直黑如锅底。
他每日批阅的竹简一车都装不下,自然明白民间情况如何,但他没想到会混乱到这种情况--或者说,他没想到这种混乱的局面没法解决,以至于在未来愈演愈烈。
难道他真的错了么
[其实,秦朝也不是没有补救的法子,官吏缺失,那就扩大公务员队伍就好了嘛,毕竟从古到今,哪有比编制更香的东西。可问题在于,老秦人本来读书的就不多,那点儿人分在秦国郡县中就已经没有多少剩余了,如今猛然间有这么大需求缺口,只能从六国里找人。但六国里读书的也不多,基本都是六国贵族和原来的士大夫。
秦国对这些人不放心,而这些人因为没有出仕的机会而怀恨在心,双向积怨了属于是。
所以始皇想靠积威甚重来强行推进融合,但根本性矛盾不解决,社会治理不改善,再加上胡亥这大孝子变本加厉,农民起义爆发的天经地义。]
唐朝贞观年间,太极宫甘露殿外。
唐太宗李世民正在和长孙皇后一起观看天幕。
“这天幕果真不凡,将这秦朝的弊病与内因抽丝剥茧,分析的极为细致。”
长孙皇后笑道“此等神迹,自是不凡,妾为陛下贺。”
“观音婢,朕以前读书时,先生也讲解过许多秦政之利弊。但基层治理缺失,六国人才无法为朝廷所用这点却从未想过。”李世民感慨道,“看来科举制还是要抓紧完善,让寒门庶子也能被选拔出来才行啊。”
[好啦,由于视频篇幅,秦末战争就先讲到这里,明天讲下一个别忘了给我点赞投币,一键三连,各位宝贝,爱你们哦]
蒙恬、王翦、李斯等重臣早在天生异象时就往咸阳宫赶去,可后面的内容越听越心惊,一时不知该不该面圣。
不过秦始皇得到消息,派了内侍请他们,想不去也不行了。
李斯甫一见到陛下就跪伏于地准备请罪,始皇却大手一挥“都安静,勿扰乱天音垂训。”
贾谊的过秦论中说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汉书中更是断言向使秦缓刑罚,薄赋敛,省徭役,贵仁义,贱权利,尚笃厚,下佞巧,变风易俗,教化海内,则世世必安矣。
秦始皇皱皱眉头,又是这样的观点,难道后人都这么认为么
[虽然后人总结秦灭亡的种种根源总结的很好,但历史没有如果,即使让始皇知道后世发生之事,那又如何呢重来一次,除了铲除胡亥这个败家子,他自己执政时的举措,他会修正么
我觉得也未必。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陈吴最初起义时的口号,来窥探出一丝端倪。
前面说过,陈吴是以公子扶苏和楚将项燕的名义,喊出“大楚兴,陈胜王”的。
但大家有没有想过,扶苏就算是被胡亥逼得自杀了,但他到底是始皇长子,秦国宗室,和楚国又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陈吴要拉着他当大旗呢]
扶苏在一旁终于站不住,伏地而泣“日月可鉴,儿子儿子绝无此心”
后世之人或许不知,但他们当事人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这也是他最大的心结。
和州城。
天幕抛出的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好奇,不由得议论纷纷。
此时的朱元璋虽读过一些书,却还没正式面对过政治,他也疑惑的问李善长“先生可知是为何”
胡大海这大聪明忽然想到一种可能,震惊的说“俺知道了这劳什子扶苏,不会不是秦始皇的亲儿子吧他妈是不是给秦始皇戴了绿帽子,和楚国人私通生下来的”
李善长本来在捋须思索,听见这离谱的答案,差点把胡子揪下来两根,他急忙道“胡将军,切不可胡言。依在下看,莫不是外戚不过史书上并未记载始皇后宫事。”
“你看,你不也是猜的嘛”胡大海咧嘴一笑,“先生要是知道,可不得上天幕当神仙去了。”
徐达此时插嘴道“元帅,先生,依着俺的观察,这天幕讲述之人,不像是仙人。”
一直沉默寡言的汤和反驳道“若不是仙人,怎能有如此神迹”
徐达回应“俺倒不是否认这神迹,只是觉得讲述人的口吻,像是后世之人在做评述,俺原来在城里听热闹的时候,那评书先生,也是这调调。”
“徐将军说的有理,”李善长点了点头表示同意,“可能是仙人找了后世之人的评论,来为吾辈指点迷津。”
朱元璋嘿嘿一笑“后人评论有意思,也不知咱能不能在书上留下点什么。”
天幕吊足了胃口,便开始接着讲述。
[虽然秦晋之好这个典故很有名,但那都是春秋时的老黄历了。最晚从秦惠文王开始,秦、楚这两个所谓的蛮夷之国便开始经常联姻,秦宣太后芈八子、始皇的祖母华阳太后等,都是楚国的王室或贵族。
因此,在当时的秦国政坛上,楚系是一支很强的政治力量。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吕不韦,他的操作堪称牛逼。
他在赵国做生意时,觉得秦始皇他爹是个值得投资的对象,于是开始谋划。
宝贝们,神操作来了。
吕不韦先是通过给赵国人贿赂,带着他的投资品--始皇他爹异人跑回了秦国。到秦国后,他又自下而上,通过大量财宝和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一点点投靠在楚系门下,最终成功说服无子的华阳夫人认下异人这个儿子,改名子楚,最后顺利登基。而因为他献给异人的夫人赵姬为赵国人,所以在异人登基后,他不仅封侯拜相,更是手握楚系、赵系两支政治团队,权柄冲天。
至此,他成为史上最牛逼的天使投资人。
而秦始皇,就是在这种政治环境中登基当傀儡的。他对以吕不韦为代表的楚系、赵系,以及他们“兼儒墨,合名法”的杂家的政治主张的厌恶,也是顺理成章的。
自他亲政,学的是韩非子的法家主张,用的是法家的卫道士李斯,实行的是商鞅的法家政策,可见一斑。
因此你让始皇掉头,改掉自己的政治主张,这可能么更何况法家是帮助他统一天下的大功臣。]
听到这里,扶苏身子忍不住战栗,甚至隐隐啜泣出声,他不了解这些过往,只知道父皇格外厌恶王后等外戚,因此觉得自己也不受宠,而他推崇的儒家杂家更是为父皇所不喜,导致父皇迟迟不肯立太子。
[顺便八卦一下,历史上没有记载始皇的正妻,但以华阳夫人当时的权势,在给傀儡孙儿选正妻的时候,我们合理推测他的王后大概率也是楚国人,扶苏作为始皇的长子,即便不是嫡出,也很有可能会像华阳夫人认异人一样,继承始皇嫡妻的政治遗产。所以陈吴二人起兵时才会扯他这面旗子吧
不过有人以此为由,说什么始皇惧怕楚系复辟,所以根本不想让扶苏继位。在我看来根本是无稽之谈,始皇死前扶苏在哪里在北边蒙恬的军中当监军,这是让扶苏和以蒙恬为首的军功集团培养感情始皇死时在干什么在写让扶苏和蒙恬带兵回来主持葬礼的诏书
当然啦,始皇想不到他前脚咽气,后脚赵高和胡亥就敢说服李斯一起矫诏,还把咸鱼盖了始皇一身,隐瞒死讯。]
扶苏猛的抬起头,不可思议的望着天上。
云幕上,垂垂老矣的秦始皇卧在宽大的马车上,用细微而沙哑的嗓音在念着遗诏,跪在一旁的李斯记录后给始皇过目。
始皇强撑着眯着双眼,仔细看过后示意赵高用印盖玺,才终于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扶苏再也控制不住,放声大哭,像是要把这几年收到猜疑的郁气都哭出来一样。
父皇是中意他的
不,不仅是中意,更是爱重,是愿意费心思替他着想培养他的
他泪眼朦胧的望向自己父皇,一脸的孺慕之情,期待能和父亲交心,讲自己的心里话都说出来。
“父皇”
结果却是一支酒樽毫不留情的砸在他身上。
“愚忠愚孝不堪大任不知所谓”
扶苏
呜呜呜受伤的总是我
始皇本来很不解赵高他们是如何做到矫诏政变的,现在看天幕猜到了个七七八八,又想到扶苏当时在北地上郡有三十万兵,居然就这么乖乖的自杀了,他简直怒到想杀人
天幕还在播放影视片段。
秦始皇咽气后,赵高与李斯商量怎样瞒住陛下驾崩的消息,最后他们假借陛下的名义,购买了大量的咸鱼,扔在始皇的车驾里,用咸鱼的臭味掩盖尸体的腐烂,就这么一路赶回咸阳,中间甚至路过了扶苏和蒙恬的上郡,狐假虎威的逼他们自杀。
赵高和李斯二人看到这段马上磕头求饶,即使是未发生过的事情,但现在天幕爆出来了,他们在陛下眼里就是十恶不赦。
“陛下,臣绝无此不臣之心,求陛下饶命啊”
秦始皇再也控制不住自己这颗躁动的心,他抽出自己的佩剑,用剑尖指着赵高,问“没有朕看你胆子大的很”
“陛下陛下”赵高像狗一样爬到始皇面前,躲着剑,妄图去抱陛下的大腿,“臣服侍陛下忠心耿耿,焉能因这未来之事就断臣之罪,臣怎么可能躲过巡游随侍的众多眼睛,行瞒天过海之计天幕害我,还请陛下明查啊”
秦始皇视天幕为神迹,坚信这是上天降下警示与他的,现在赵高这样说,岂不是说天幕是妖道,是假的
他呲目欲裂,以剑刺入赵高后背,血如喷涌。
对天幕的诋毁之声也戛然而止。
离得近的胡亥被喷了一脸血,吓得立马昏死过去,可周围的宫人都因为陛下的勃然大怒而像是被钉在那里一样,变成了木头人,谁也没去救。
气氛一片死寂。
半晌,还是老将王翦出来劝道“若外有强敌,臣等将士必浴血奋战,替陛下扫除不臣;若内有奸佞,则尚有严刑峻法惩处宵小,何须陛下亲自动手呢。”
始皇陛下用布帛擦拭着滴血的宝剑,才觉得这口气顺了。
“中车府令赵高,奸邪误国,祸乱朝纲,着曝尸城墙,夷三族。”
他又转头看向已倒在地上的胡亥,抿了抿嘴唇道“公子胡亥,即刻起贬为庶人,戍边上郡,终身不得回咸阳。”
和州城。
大家都被这些隐情给惊呆了。
胡大海张着大嘴好半响,捅了捅身边的汤和,问“你听懂了么俺晕了。”
汤和点点头又摇摇头,一言不发。儒家法家杂家都是些什么
胡大海也只好挠挠头。
这一段,带给朱元璋的只有两个字震撼。
他自父母去世后就颠沛流离,走过很多路,见过很多人,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见识过不少,自认为能看懂许多人心。
就连韩林儿封官旨意下来的时候,他都能敏锐的察觉到,这不单单是为了打压他,更是要借郭天叙张天佑二人的手来掺沙子,好掌握他们这支部队。
但政治层面这种高深的东西他还没接触过,也没有人教过他。
他兴奋的对李善长说“这天幕果然是来点化咱的”
“东翁明见,天幕所言可谓鞭辟入里,也解了在下读史书时的疑惑。”
[商鞅的那一套,适合争霸,却不适合统一天下后的秦国。始皇或许没有意识到,或许意识到了却因种种原因没法改变,只能通过不停的东巡来弹压六国故民,强制推行秦法。
但,收效甚微。
因为这里的矛盾是根本性的,不是靠一些个人威势就能解决的。因为商鞅变法所打造的大秦,是一个古典军国主义的大秦,普通人都是靠军功来授田赐爵,尽管商鞅之后的百年间,秦国的君主在不停地修修改改,但这其中的核心设计却是没有变得。
那么当六国统一统一之后,这些军工集团的利益又在哪里呢]
是啊,听到这里的李善长暗暗点头,秦朝那时候又没有科举,像他们这种读书人连个效忠的门路都找不到。
[大秦只给了军人上升通道,这通道眼看着又马上到头了。一个国家文武两条腿,一条本来就是瘸的,另一条又快肌无力了,这国家还能好么
因此,在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于宇内,一统六国的风光背后,其实是巨大而无法转移的内部矛盾。
六国遗民畏惧秦法严苛,滋生抵触情绪,而秦朝官吏大量缺失,对基层的控制力薄弱也根本无法强行推进秦法。最严重的时候,一个县的基层官吏缺额高达半数,亭长被几十个壮汉土匪围在屋里不敢出去,民间治安可想而知是什么样子。]
秦始皇处置了胡亥与赵高,接着聆听天训,可脸色越来越沉,听到最后简直黑如锅底。
他每日批阅的竹简一车都装不下,自然明白民间情况如何,但他没想到会混乱到这种情况--或者说,他没想到这种混乱的局面没法解决,以至于在未来愈演愈烈。
难道他真的错了么
[其实,秦朝也不是没有补救的法子,官吏缺失,那就扩大公务员队伍就好了嘛,毕竟从古到今,哪有比编制更香的东西。可问题在于,老秦人本来读书的就不多,那点儿人分在秦国郡县中就已经没有多少剩余了,如今猛然间有这么大需求缺口,只能从六国里找人。但六国里读书的也不多,基本都是六国贵族和原来的士大夫。
秦国对这些人不放心,而这些人因为没有出仕的机会而怀恨在心,双向积怨了属于是。
所以始皇想靠积威甚重来强行推进融合,但根本性矛盾不解决,社会治理不改善,再加上胡亥这大孝子变本加厉,农民起义爆发的天经地义。]
唐朝贞观年间,太极宫甘露殿外。
唐太宗李世民正在和长孙皇后一起观看天幕。
“这天幕果真不凡,将这秦朝的弊病与内因抽丝剥茧,分析的极为细致。”
长孙皇后笑道“此等神迹,自是不凡,妾为陛下贺。”
“观音婢,朕以前读书时,先生也讲解过许多秦政之利弊。但基层治理缺失,六国人才无法为朝廷所用这点却从未想过。”李世民感慨道,“看来科举制还是要抓紧完善,让寒门庶子也能被选拔出来才行啊。”
[好啦,由于视频篇幅,秦末战争就先讲到这里,明天讲下一个别忘了给我点赞投币,一键三连,各位宝贝,爱你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