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艾旻文集 > 我看成都

我看成都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0.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成都,古蜀国的都城,也许是一代军师设计的玄妙,地图上来看犹如一张八卦图。在我们初到的那天晚上,旅游车竟然迷了路,10分钟的车程转了一个小时,作为本地人的导游和司机被我们笑话了好几天呢。而导游的解释更是让我们吃惊,他说作为一个成都人,迷路是常有的事。

    飞机上时,就看到航空杂志上老舍在我的理想家庭中这样写道:“这样理想的家庭,顶好是在北平,其次是在成都和青岛,最不济也得在苏州。”北平虽好,可我不喜欢北方的干冷和风沙;青岛虽好,我却不喜欢那里带着咸味的水;苏州诚然是好的,却显得过于柔婉;那么成都呢?当时我就有了好奇之感,去了以后,更加用心去感受这座城市的一切,因此,虽然我们只在成都住了三个晚上,可是,我却对这里有了较为深刻的印象。离去时居然有点怅惘,盼望下一次的再来。

    成都留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的整洁和美观。大街小巷到处可见林荫夹道,僻静处,青石板路两旁的树梢上蝉鸣声声。路面上基本不见一片果皮纸屑,机动车的尾气治理也非常出色,在成都的三天里,我没见过一辆乌龙车,所以这里的空气很清洁。

    成都的摩托车奇少,因为买车虽然只需几千,可是各种管理费用每年据说得两三万,所以很多成都人宁愿再加几万买上一台小奥拓或许干脆骑自行车,在蓉期间,我只见过一辆摩托,停放在我们用餐的宾馆门口。成都与南京差不多大,可是拥有机动车80万台之多,而南京只有20---30万台。成都的机动车数量仅次于京、沪、深圳三地,居全国第四,令人咋舌。没了摩托的满街乱窜,市容自然也显整洁。

    从建筑来看,成都有它的独到之美。古典建筑保护非常好,仿古建筑也处处可见。青羊宫、杜甫草堂、武侯祠自不必说。印象深刻的是一处叫琴台故径的地方,街口有司马相如抚琴望月的青铜塑像,街道两旁的房屋全是飞檐式的青砖古建筑。想到当年的一代才女卓文君曾在此当垆卖酒,并且在司马相如赴京之后,于此地写下“一别之后,两地相思”的千古佳句,而如今斯人已逝,面对此情此景,怎不叫人起了思古之幽情!

    成都的路灯也给城市增色不少,从武侯祠满街的玉兰花柱状路灯到府南河畔、立交桥上的各色管状灯饰,还有各宾馆门口的棕榈树灯,都无一不让人感受成都在美化城市上的大手笔,也可以说是奢靡吧。夜晚来临,华灯初上时分,整个成都被灯光的海洋装扮得美仑美奂,宛如仙境。

    成都给我的第二印象,是它的闲散。导游说“成都”二字倒过来念有点像“赌城”成都人的好赌可是千真万确的,也许月收入只有1000多元,可是一个晚上输赢几十、几百甚至上千却毫不犹豫,这我信。我们去青羊宫和杜甫草堂时,两处风景区里边皆辟有茶棚,沿青石板路一溜铺开,竹椅上、方桌边,人声鼎沸,坐着围着很多的成都人在打麻将,也许是太投入了,我在旁边一个劲按动快门也没人察觉。也有许多人只是喝茶摆龙门阵,跷着二郎腿,神态十分悠闲,看到我对着他们照相,有点兴奋地冲我大喊大叫,要求我和他们合影——成都人的可爱哦。在青羊宫里,我还看见一个男子坐着竹椅,脚搭放在栏杆上,背对着我们,在投入地识唱歌谱呢,好象身边纷纷的游人全不存在似的。

    走在成都的街头,四处都是散步的人群,而且很多遛狗的女士,无一不迈着慢悠悠的步伐,那种从容淡定,是老广们无法想象的。我深感奇怪的是即使不是周末,大街上也是摩肩接踵的人群,街旁竹艺的长椅上,也坐着不少神态自在悠闲的人——难道,他们不上班吗?下雨了,他们也还是不紧不慢淋着小雨在街中行走,目光做及之处,没见到一个跑的——除了我们这些非成都人。

    下午,才4点多钟,府南河畔就有了三三两两纳凉休憩的人群了。

    晚上,深夜12点,华灯渐次熄灭,我从窗口俯瞰春熙路,只见中山广场上,还可以见到一些或三五成群、或踽踽独行、或成双成对的缓缓迈步的人。

    那一刻,我感觉时光的脚步在这座城市特别地慢。

    成都给我的第三印象,是它的小吃。记得刚到成都的那天晚上,一次晚餐,居然上了13道,一张桌子上堆积了100多只小碗,服务小姐不得不殷勤地一次次来收捡杯碗羹筷!这还不是全部,品种之多,令好吃的长沙人惊讶不已。我们入住的宾馆正在最繁华的春熙路上,早有成都人向我介绍过这条路小吃的知名了。最后一天的晚上,我就和全陪小殷一起去了不远处的龙抄手。一口气点了两份龙抄手,一份渣渣面,一份川北凉粉,两份银耳莲子羹,一份夫妻肺片、一份孜然牛肉串。等小吃上齐时,我们傻眼了——满满一桌子!没想到的是每一份的分量是如此之多。我们拼命地吃,连一份龙抄手都没能吃完。最后就把牛肉串带走了事,这样的浪费虽然处于无心,可是也是一种罪过呀。

    想到那天上午吃的其乐锅魁,一只就让我饱了大半天,有点疑惑成都人怎能吃下这么多的小吃,而且还不发胖。

    成都人的好吃是显而易见的,否则也发明不了这么许多的吃法,同样的原料或许食品,他们就能吃出不一样的方式和风格来,可见他们在吃字上花的工夫!

    我想,正是因为一种悠闲的心态,使得成都人在吃喝玩乐上费劲这许多的心思。

    成都给我的第四印象,是美女和时装多。有句话说“不来成都,不知结婚早”真有道理。满街的女士,皮肤出奇地白,俗话说“一白遮百丑”所以给人感觉这里到处是美眉。一年365天,这里的阴雨天占了200多天,湿润的天气,给美女的皮肤终日保着湿。(可是这样也有不好的地方,那就是这里的男人也多是小白脸,性格也是柔多于刚,喜欢这样类型男人的女人,倒是可以考虑来这边安家落户呢。)

    偶去超市,发觉服装品牌和式样奇多,那可是我在上海的十里洋场也未见过的多,有些简直可用奇装异服来形容了。美眉们穿着这样的服饰,自然是摇曳生姿。虽然成都美眉们的时装满大街地争奇斗艳,可是我无论如何不觉得她们时髦。上海的美女却给了我那样的感觉,是时髦与倨傲、精明兼具的美;对比起来,我感觉长沙的美女比较精致,带着几丝灵气;青岛的美女呢,则是一种优雅的美;而成都美女的最大特色则是悠闲,世外桃源似的。

    成都的许多美女在街上慢悠悠地遛狗时,引来无数路人的回头,甚至有人在窗口探出头来看。可是成都的一道风景哦。

    成都给我的第五印象,是这里的人很富人情味。打的或是坐帕耳朵(当地的一种人力三轮车)时,司机不管车程多远,都喜欢和你搭讪,摆上小小的一会儿龙门阵,其热心使你倍感亲切。

    我们的旅游车在市内迷路可不是一回两回,每次都是立刻就有热心的老太太上来指路,可是,指着指着,她们自己也糊涂了。

    在路上看见一辆的士,车身后边书“新手喔”三字,令人着实感受成都人的可爱。

    因为新鲜,我们从住处坐帕耳朵去王府井百货,全部车程一分钟不到,可是车夫张口索要车费5元。我们和他不紧不慢地理论,调侃说笑,他可不松口,可是,最终给他3元,他也决不会和你纠缠一句,笑嘻嘻地就走掉了。他无非是想要和你贫嘴而已,当然,你能多给他几个钱就更理想啦,这样,晚上在麻将桌上,他的赌本就可以多点。他不是想敲竹杠,他把这当成了小费,可多可少——即使是安慰奖,他也希望能多拿一点,这是当然的。

    成都给我的第六印象,是蜚声中外的川剧绝技:变脸、吐火、滚灯。这里边又以变脸最为出名,吐火和滚灯这里就不多言。

    我们去的是全四川仅存的距今百年渊源的大型古典梨园“蜀风雅韵”原来应该是个露天戏园,现在加盖了顶棚,更显正规、高雅。竹制的椅子和小桌,桌子上放一只小小的藤篮,装着盐水花生。每人一碗盖碗茶,提着长嘴茶壶的女跑堂满堂穿梭来去,为客人加茶——隔着几张桌子,将长长的壶嘴对准,茶水从空中划出一道长而优美的弧线,飞过人们的头顶,一滴不落地注入你的杯中,不多不少,戛然而止,令人叫绝。其实在广州我曾见过四川的小伙计使这样的工夫,可是,跟在这样的戏园子里感觉却是不一样的。戏出人意料地好看,以前我反感的木偶戏在这里被演绎得精彩无比;我认为呕哑嘈喳的小提琴演奏的一曲葬花吟居然是如此如泣如诉、哀怨悱恻;一场在民间绝迹多年的手影戏也叫人叹为观止。

    说到变脸,瞬息之间,说变就变,近在咫尺也不能发现其破绽。我寻思良久,认为有一个解释比较合理。机关应该在帽子内,面具也应该是由薄薄的娟丝面料制作而成,演员上台时,脸上戴着全部的面具。需要变脸时,原来的面具就迅即弹回帽子里去,露出底下一层新的面具。那种快,是肉眼无法察觉的快。而且,我想,帽子夹层的机关应该能让每一层面具随心所欲地收放自如——这种说法,有它的根据,因为其间有一次变脸时,演员脸上的面具还剩一半,不管有意无意,正好可以为我的揣测提供一点线索吧。

    果真猜对了的话,我还是不能不佩服设计机关者的绝顶聪明,居然困扰迷惑外人这么多年!

    看戏的中途,如果你要去洗手间,只要走到戏台一侧的一个小出口,立刻就有黄包车过来,100米的距离,车夫一路飞奔,来去只需1—2分钟,车夫很能理解你急于观看精彩演出的心情。虽然如此,你还是会觉得这1分钟的漫长。这里的黄包车是没有定价的,你可以随心给他一点小费,1元2元不嫌少,5元10元也不嫌多。

    成都人对古建筑、古文化艺术、古老风俗的精心保护是令人欣赏的。想到我们的湘剧,也驰名中外,可是如今有几人还去看呢?把它开发为旅游资源,更是湖南人没有的意识。如今的湘剧,日益衰落,淡出人们的生活里去了。

    同样作为一座古城,成都依然保有它的特色,长沙却丢掉了很多不应该丢弃的东西,这里可以屏除战火的因素。

    夜深了,靠在酒店10楼的窗口边,俯瞰春熙路茂密的华灯,远眺成都密集的楼群,想到归航,居然突如其来地伤感——这座城市,我多么喜欢!

    喜欢它林荫夹道的幽径,喜欢它的悠然和闲散,喜欢它品种繁多的小吃和时装,喜欢

    虽然他们说,成都,今夜我将你遗忘,可是我不要;

    虽然他们说,成都人的闲散制约了成都经济的发展步伐,可是,我不介意。在全中国都以深圳速度发展经济的年代,成都还能悠然保有自己的特色和风韵,是多么难能可贵。

    如果可以,我希望在此居住,不要离开;

    如果不可以,我还有最后一个心愿,就是能够来此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