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着生命之火取暖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0.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我们几乎每天都能看到高楼建起、新产品展销等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每天都能听到股票大涨、有人暴富等发大财的绝好新闻。当然,每天也有交通事故发生,每天也有大量负面的信息报道但是,前者可以被我们无限地夸大,后者可以被我们漠视、不闻不问,甚至忽略不计。
张三炒股暴富,获利50万,可以被我们夸大成70万、100万,甚至500万,因为在张三的身上,承载着我们自己暴富的希望,支撑着我们自己暴富的信念。李四炒股赔了个精光,寻死觅活,可以被我们一笑了之,因为那是别人的事情,与我们无关;我们会想这样的惨剧顶多就这一例,就算再多一例二例,也不会砸到自己的头上。
赵本山在小品卖车中说:“青春痘长在什么地方你不用担心?”答案是“长在别人的脸上”因为是青春痘,不是黄金豆,所以要长在别人的脸上。但是如果不是青春痘,而是黄金豆,那当然要长在自己的脸上了,即使不是长在自己的脸上,也要想办法贴到自己的脸上。
物质越来越丰富,人心却越来越冷漠;经济越来越发达,心灵却越来越浮躁;人与人的关系越来越靠近,而心与心的距离却越来越遥远。
当你西服革履地走进超市、酒店,服务员会给你陪以八颗牙的微笑,据说那是最标准的微笑,最热情的服务。而你如果衣着过时,又缺少派头,服务员就会对你横眉冷对,甚至把你当小偷,小心翼翼地防着你,所以如果孔乙己再生,打死他也不会脱去那破旧的长衫——过时是过时了些,但至少还保留了仅有的一点儿派头。
无论是羡慕人家炒股暴富也好,还是陪以八颗牙齿的灿烂微笑也罢,他们的目光紧紧盯着的,他们的心情为之一动的,不过就是你口袋里的钞票而已。
生活中这样的人越来越多,他们的数量像房价的飞涨一样迅速地增加着。他们张口是钱,闭口还是钱,即使在睡梦中也总是惦记着钱,在梦话中也还是呼喊着钱,他们总希望自己“数钱数到手抽筋”当别人需要他帮忙的时候,他会盘算:我给你帮忙,你给我多少钱;当单位在业余时间搞个集体活动,他会算计:如果去做点私活,我会挣到多少钱;当他被评为某某先进的时候,他会说:“与其给这么个荣誉,还不如奖给我x元现金。”
是的“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钱这个东西,没有它固然不行,但若被它牢牢控制、完全俘虏了更是不行。所以,这句话也完全可以倒过来讲:“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但钱不是万能的。”在现在这样一个商业化的社会中,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可能离开钱而生存,而对于钱的态度,同样决定着我们的生存状态和生存质量。
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思是说,君子懂得义,小人只知道利。当然,在这个世界上,在“义”和“利”之外,还有其他的东西。但我们的心理空间是有限的,如果这个空间被钱这样的东西塞得满满当当的了,其他的东西当然也就无法盛得下了。
周国平先生曾套用孔老先生的话说:“至人喻于情。”他认为:“义”教人奉献,代表一种伦理的人生态度“利”诱人占有,代表一种功利的人生态度,而“情”则代表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现实中的每个人既不是自己所信奉的教义,也不是自己所占有的物品“你之为你仅在于你的真实‘自我’”每个人都要保持自己的真性情,要创造,创造就是人的真性情的积极展开,是人在实现其本质力量时所获得的情感上的满足。如此说来,我们不必高唱道德的赞歌,也不需要去做物质的奴隶,只需要为了一个真实的自我而活着。是的,为真实的“自我”而活着,难道还不够吗?
真实的自我,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用周先生自己的话说,就是“为自己的心灵保留一个自由的空间,一种内在的从容和悠闲”;就是“与人相处惟求情感的沟通,与物相触独钟情趣的品味”待人接物有“一种不为利驱、不为物役的淡泊的生活情怀”这样的生活情怀,这样的生活境界,其实并不是周先生最早发明的,是早就被许许多多的智士贤人所积极实践着,而恰恰又被现代人无知地忽视了的。
有人曾问钱钟书先生是否认为金钱万能,钱先生幽默地回答:“我都姓了一辈子的‘钱’,难道还会迷信它?”钱先生一生淡泊名利,潜心于钻研学问,虽然姓钱,本质却是“钟书”他的心中装满的,是学问,是智慧,是人生的真意,是创造的乐趣。即使在文革期间生活环境极其艰苦的岁月里,钱先生也“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固守陋室,执著于撰写巨著管锥编的伟大事业。先生辞世,遗嘱也仅仅是“遗体只要两三个亲友送别,不举行任何仪式,恳辞花篮花圈,不留骨灰”这样简单的安排。
钱先生的事迹,让我们不由想起孔子称赞他的弟子颜回的话:“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无论是颜回还是钱钟书先生,并不是他们乐于在陋室中生活,而是他们不愿意让贫困劳累了他们的身心,不愿意让物质成为他们追求学问和智慧的累赘。
深陷于物质泥淖的现代人,应该从圣贤的言行中读懂点儿什么吧!
马王堆帛书五行篇云:“君子无中心之忧则无中心之智,无中心之智则无中心之悦。无中心之悦则不安,不安则不乐,不乐则不德。”我们的快乐从哪儿来?圣人的超道德的境界从哪儿来?来自于人生的忧患意识,来自于生命的智慧,而非现代人对物质无限追求的欲望。对于物质的追逐,对于金钱的贪婪,是永远也没有尽头的,即所谓的“欲壑难填”而在精神上的追求,可以让人懂得生命的价值,明白人生的真谛,获得情感的满足,实现伟大的创造。德国著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说:“信仰的真正的生存意义便是:信仰=再生。”我们如果失去了精神上的追求,那么信仰便成了彻底的海市蜃楼,人生便失去了根基,失去了心灵的依托。“心安”才能活得“理得”聪明的现代人,你活得心安理得吗?如果没有的话,还是学学前人的智慧吧!
十九世纪的英国诗人蓝德,在晚年的时候创作了一首诗:
我和谁都不争
和谁争我都不屑;
我爱大自然
其次就是艺术;
我双手烤着
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
我也准备走了。
这是多么温馨的生命之火,多么绚丽的生命之火,多么平静的生命之火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果让生命之火就这么温馨、绚丽而平静地燃烧着,人生该是多么地美好,多么地富有诗意啊!但如果使生命之火燃烧成了物质的野火,那么人生的价值可能会被烧成一堆灰烬。
所以我不得不问,拥有着如此美丽的生命之火的人们,你为什么还是贪心不足呢?大自然和我们多么地亲近,不仅为我们提供衣食住行,还为我们准备生命的归宿,而艺术又为我们寄托着理想和精神信念,这一切都是多么地美好,那你为什么还是贪心不足呢?因为我们的贪心不足,已经造成了地球生态环境恶化、人类生存环境惨遭破坏的不良后果,那你为什么还是贪心不足呢?
说什么“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说什么“有便宜不占王八蛋”这都是因为被金钱和物质蒙蔽了双眼,所以无法看到生命智慧的森林。如果人生总是机关算尽,终会算了卿卿性命,那时候,你到哪里寻找后悔药来吃?
“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亲爱的朋友,我们既然来了,就不要白走了这一遭,也不要让生命之火显得苍白,或者野蛮。
哦,烤着生命之火取暖,该是多么地温馨!我想,那应该接近海德格尔所说的“诗意地栖居”的理想境界了吧?
我们几乎每天都能看到高楼建起、新产品展销等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每天都能听到股票大涨、有人暴富等发大财的绝好新闻。当然,每天也有交通事故发生,每天也有大量负面的信息报道但是,前者可以被我们无限地夸大,后者可以被我们漠视、不闻不问,甚至忽略不计。
张三炒股暴富,获利50万,可以被我们夸大成70万、100万,甚至500万,因为在张三的身上,承载着我们自己暴富的希望,支撑着我们自己暴富的信念。李四炒股赔了个精光,寻死觅活,可以被我们一笑了之,因为那是别人的事情,与我们无关;我们会想这样的惨剧顶多就这一例,就算再多一例二例,也不会砸到自己的头上。
赵本山在小品卖车中说:“青春痘长在什么地方你不用担心?”答案是“长在别人的脸上”因为是青春痘,不是黄金豆,所以要长在别人的脸上。但是如果不是青春痘,而是黄金豆,那当然要长在自己的脸上了,即使不是长在自己的脸上,也要想办法贴到自己的脸上。
物质越来越丰富,人心却越来越冷漠;经济越来越发达,心灵却越来越浮躁;人与人的关系越来越靠近,而心与心的距离却越来越遥远。
当你西服革履地走进超市、酒店,服务员会给你陪以八颗牙的微笑,据说那是最标准的微笑,最热情的服务。而你如果衣着过时,又缺少派头,服务员就会对你横眉冷对,甚至把你当小偷,小心翼翼地防着你,所以如果孔乙己再生,打死他也不会脱去那破旧的长衫——过时是过时了些,但至少还保留了仅有的一点儿派头。
无论是羡慕人家炒股暴富也好,还是陪以八颗牙齿的灿烂微笑也罢,他们的目光紧紧盯着的,他们的心情为之一动的,不过就是你口袋里的钞票而已。
生活中这样的人越来越多,他们的数量像房价的飞涨一样迅速地增加着。他们张口是钱,闭口还是钱,即使在睡梦中也总是惦记着钱,在梦话中也还是呼喊着钱,他们总希望自己“数钱数到手抽筋”当别人需要他帮忙的时候,他会盘算:我给你帮忙,你给我多少钱;当单位在业余时间搞个集体活动,他会算计:如果去做点私活,我会挣到多少钱;当他被评为某某先进的时候,他会说:“与其给这么个荣誉,还不如奖给我x元现金。”
是的“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钱这个东西,没有它固然不行,但若被它牢牢控制、完全俘虏了更是不行。所以,这句话也完全可以倒过来讲:“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但钱不是万能的。”在现在这样一个商业化的社会中,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可能离开钱而生存,而对于钱的态度,同样决定着我们的生存状态和生存质量。
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思是说,君子懂得义,小人只知道利。当然,在这个世界上,在“义”和“利”之外,还有其他的东西。但我们的心理空间是有限的,如果这个空间被钱这样的东西塞得满满当当的了,其他的东西当然也就无法盛得下了。
周国平先生曾套用孔老先生的话说:“至人喻于情。”他认为:“义”教人奉献,代表一种伦理的人生态度“利”诱人占有,代表一种功利的人生态度,而“情”则代表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现实中的每个人既不是自己所信奉的教义,也不是自己所占有的物品“你之为你仅在于你的真实‘自我’”每个人都要保持自己的真性情,要创造,创造就是人的真性情的积极展开,是人在实现其本质力量时所获得的情感上的满足。如此说来,我们不必高唱道德的赞歌,也不需要去做物质的奴隶,只需要为了一个真实的自我而活着。是的,为真实的“自我”而活着,难道还不够吗?
真实的自我,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用周先生自己的话说,就是“为自己的心灵保留一个自由的空间,一种内在的从容和悠闲”;就是“与人相处惟求情感的沟通,与物相触独钟情趣的品味”待人接物有“一种不为利驱、不为物役的淡泊的生活情怀”这样的生活情怀,这样的生活境界,其实并不是周先生最早发明的,是早就被许许多多的智士贤人所积极实践着,而恰恰又被现代人无知地忽视了的。
有人曾问钱钟书先生是否认为金钱万能,钱先生幽默地回答:“我都姓了一辈子的‘钱’,难道还会迷信它?”钱先生一生淡泊名利,潜心于钻研学问,虽然姓钱,本质却是“钟书”他的心中装满的,是学问,是智慧,是人生的真意,是创造的乐趣。即使在文革期间生活环境极其艰苦的岁月里,钱先生也“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固守陋室,执著于撰写巨著管锥编的伟大事业。先生辞世,遗嘱也仅仅是“遗体只要两三个亲友送别,不举行任何仪式,恳辞花篮花圈,不留骨灰”这样简单的安排。
钱先生的事迹,让我们不由想起孔子称赞他的弟子颜回的话:“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无论是颜回还是钱钟书先生,并不是他们乐于在陋室中生活,而是他们不愿意让贫困劳累了他们的身心,不愿意让物质成为他们追求学问和智慧的累赘。
深陷于物质泥淖的现代人,应该从圣贤的言行中读懂点儿什么吧!
马王堆帛书五行篇云:“君子无中心之忧则无中心之智,无中心之智则无中心之悦。无中心之悦则不安,不安则不乐,不乐则不德。”我们的快乐从哪儿来?圣人的超道德的境界从哪儿来?来自于人生的忧患意识,来自于生命的智慧,而非现代人对物质无限追求的欲望。对于物质的追逐,对于金钱的贪婪,是永远也没有尽头的,即所谓的“欲壑难填”而在精神上的追求,可以让人懂得生命的价值,明白人生的真谛,获得情感的满足,实现伟大的创造。德国著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说:“信仰的真正的生存意义便是:信仰=再生。”我们如果失去了精神上的追求,那么信仰便成了彻底的海市蜃楼,人生便失去了根基,失去了心灵的依托。“心安”才能活得“理得”聪明的现代人,你活得心安理得吗?如果没有的话,还是学学前人的智慧吧!
十九世纪的英国诗人蓝德,在晚年的时候创作了一首诗:
我和谁都不争
和谁争我都不屑;
我爱大自然
其次就是艺术;
我双手烤着
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
我也准备走了。
这是多么温馨的生命之火,多么绚丽的生命之火,多么平静的生命之火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果让生命之火就这么温馨、绚丽而平静地燃烧着,人生该是多么地美好,多么地富有诗意啊!但如果使生命之火燃烧成了物质的野火,那么人生的价值可能会被烧成一堆灰烬。
所以我不得不问,拥有着如此美丽的生命之火的人们,你为什么还是贪心不足呢?大自然和我们多么地亲近,不仅为我们提供衣食住行,还为我们准备生命的归宿,而艺术又为我们寄托着理想和精神信念,这一切都是多么地美好,那你为什么还是贪心不足呢?因为我们的贪心不足,已经造成了地球生态环境恶化、人类生存环境惨遭破坏的不良后果,那你为什么还是贪心不足呢?
说什么“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说什么“有便宜不占王八蛋”这都是因为被金钱和物质蒙蔽了双眼,所以无法看到生命智慧的森林。如果人生总是机关算尽,终会算了卿卿性命,那时候,你到哪里寻找后悔药来吃?
“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亲爱的朋友,我们既然来了,就不要白走了这一遭,也不要让生命之火显得苍白,或者野蛮。
哦,烤着生命之火取暖,该是多么地温馨!我想,那应该接近海德格尔所说的“诗意地栖居”的理想境界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