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的格与命运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0.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人们往往喜欢把同情心投给失败者。但是,有些失败者并不值得同情。比如项羽。
项羽从小表现出来的心理品质,就缺乏坚强的意志。少时学书,没坚持下来,放弃了。后来学剑,又不成功。叔父项梁非常不满,项羽本人却口出狂言:“学书,只不过记录名姓罢了;学剑,仅能与一人敌。要学就学足敌万人的大本领!”项梁看他好象会有出息,就教他学兵法。三天热劲过后,最终还是不了了之。
从对自己的角色定位来看,项羽的最高目标也就是西楚霸王,没有更高的视野。从他分封诸王后就万事大吉可见一斑。这一点和刘邦就不一样。如果说刘邦刚刚起家的时候对前途还很模糊的话,攻入咸阳推翻秦朝后,其野心变得逐渐清晰起来。那就是:霸有天下!项羽有一句名言:“富贵不回故乡,等于锦衣夜行,有谁知道?”充分暴露了这家伙的虚荣与浅薄。回故乡干什么?无非是向家乡父老炫耀一下,他项羽出息了,活得有点人模狗样了!正因为这个心理作怪,造成后来他失败时无颜见江东父老,心理极度脆弱,经不起失败和挫折的打击。而一个伟人的成长与诞生,没有无数次失败和挫折的历练,几乎是不可能的。
由于项羽的角色定位不高,决定了他走得不可能太远。
因为他没有象刘邦那样把天下看作他自己的,所以他一路上坑降卒、焚宫室,所过之处无不残灭,破坏有余,建设不足,好多做法不得民心。如果他视天下为已有,东西是自己的东西,百姓是自己的百姓,他怎能不多一点悲悯情怀,怎能不多一点爱惜心理呢?他看到秦宫室大火三个月不灭,难道就那么心安理得吗?
因为他满足于做个西楚霸王,所以当秦朝灭亡天下已定,他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原则分封完诸侯以后,就准备做个太平官来,这无疑是小地主式的倒退行为。他不知道即使他愿意过这种小国寡民的日子,人家刘邦还不愿意呢!所以这边灭秦的战火刚刚熄灭,新一轮销烟又重新燃起了!其间,他多次要求和刘邦分疆而治,刘邦报之的,只能是一阵冷笑!
因为他急于做西楚霸王,所以他迫不及待地把天下所共的盟主楚怀王杀掉,弄得民怨沸腾。曹操还知道挟天子以令诸侯,西楚霸王的智商和曹操相比不可同日而语矣!没有了盟主,天下人凭什么要听你项羽的?你觉得自己的拳头硬一点就可以威震群雄了?项羽这一败招,正好被刘邦利用。刘邦借题发挥,披麻戴孝为楚怀王发丧,号召天下诸侯兴师问罪,项羽就变得非常被动了。
项羽虽然也和刘邦一样笼略人心,想与群雄共享天下,为此不惜分裂疆而治,除自封为霸王外,一口气封了近二十个诸侯王。但是,这些按照他的个人意志一厢情愿分封出来的诸侯国,是极不稳定的。刘邦就非常不情愿,那些没有得到封赏的更是心怀不满。尤其失误的是,这些诸侯王之间缺乏统一的约束,没有一套完整的制度规范他们的尊卑次序。西楚霸王和其他诸侯王之间,诸侯王与诸侯王之间,没有上下级隶属关系,整个天下被项羽划分为近20个类似于中世纪德意志式的小公国。这种独联体似的诸侯国之间谁也不服谁,利害冲突在所难免。其他人暂且不说,项羽想把羽翼逐渐丰满的刘邦困死在关中,这对与野心勃勃的汉王来说,有这种可能吗?
项羽的狭隘性格还表现在他的不能容人。他不仅无法象刘邦那样笼略人才,为已所用,自己的手下也因为他的傲慢与短视而一个个离他而去,连对他忠心耿耿的亚父范增也被他活活气死了!试想:如果鸿门宴上听范增的计策,还会有后来的大汉王朝吗?项羽有许多这样致刘邦于死地进而夺取天下的机会,都在弹指之间被他轻易地葬送了!这个愚蠢的家伙临死前还想逞匹夫之勇,单枪匹马冲入汉军之中猛杀一通,想以此博得手下的赞赏,不亦悲夫!要是敝人在场的话,只能向他投以可怜同情的目光。一介武夫呵!
项羽,作为楚国大将项燕的侄子,名门之后,眼光和见识应该略高于当时的其他草莽英雄。项羽的实力,一度也是其他豪杰无法相比的。在灭秦的战场上,项羽更是名符其实的主力军,消灭了秦朝的大部分武装力量。应该说,在推翻秦朝这一系统工程中,他的功劳是最大的。可惜他没笑到最后,天下被地痞流氓式的泗水亭长夺去了,亏不亏?亏!
然而,项羽这样的性格,也只能有这样的命运。即使没有刘邦,也会有张邦、王邦、乔邦冒出来,又何亏乎?
05。5于红茶坊
人们往往喜欢把同情心投给失败者。但是,有些失败者并不值得同情。比如项羽。
项羽从小表现出来的心理品质,就缺乏坚强的意志。少时学书,没坚持下来,放弃了。后来学剑,又不成功。叔父项梁非常不满,项羽本人却口出狂言:“学书,只不过记录名姓罢了;学剑,仅能与一人敌。要学就学足敌万人的大本领!”项梁看他好象会有出息,就教他学兵法。三天热劲过后,最终还是不了了之。
从对自己的角色定位来看,项羽的最高目标也就是西楚霸王,没有更高的视野。从他分封诸王后就万事大吉可见一斑。这一点和刘邦就不一样。如果说刘邦刚刚起家的时候对前途还很模糊的话,攻入咸阳推翻秦朝后,其野心变得逐渐清晰起来。那就是:霸有天下!项羽有一句名言:“富贵不回故乡,等于锦衣夜行,有谁知道?”充分暴露了这家伙的虚荣与浅薄。回故乡干什么?无非是向家乡父老炫耀一下,他项羽出息了,活得有点人模狗样了!正因为这个心理作怪,造成后来他失败时无颜见江东父老,心理极度脆弱,经不起失败和挫折的打击。而一个伟人的成长与诞生,没有无数次失败和挫折的历练,几乎是不可能的。
由于项羽的角色定位不高,决定了他走得不可能太远。
因为他没有象刘邦那样把天下看作他自己的,所以他一路上坑降卒、焚宫室,所过之处无不残灭,破坏有余,建设不足,好多做法不得民心。如果他视天下为已有,东西是自己的东西,百姓是自己的百姓,他怎能不多一点悲悯情怀,怎能不多一点爱惜心理呢?他看到秦宫室大火三个月不灭,难道就那么心安理得吗?
因为他满足于做个西楚霸王,所以当秦朝灭亡天下已定,他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原则分封完诸侯以后,就准备做个太平官来,这无疑是小地主式的倒退行为。他不知道即使他愿意过这种小国寡民的日子,人家刘邦还不愿意呢!所以这边灭秦的战火刚刚熄灭,新一轮销烟又重新燃起了!其间,他多次要求和刘邦分疆而治,刘邦报之的,只能是一阵冷笑!
因为他急于做西楚霸王,所以他迫不及待地把天下所共的盟主楚怀王杀掉,弄得民怨沸腾。曹操还知道挟天子以令诸侯,西楚霸王的智商和曹操相比不可同日而语矣!没有了盟主,天下人凭什么要听你项羽的?你觉得自己的拳头硬一点就可以威震群雄了?项羽这一败招,正好被刘邦利用。刘邦借题发挥,披麻戴孝为楚怀王发丧,号召天下诸侯兴师问罪,项羽就变得非常被动了。
项羽虽然也和刘邦一样笼略人心,想与群雄共享天下,为此不惜分裂疆而治,除自封为霸王外,一口气封了近二十个诸侯王。但是,这些按照他的个人意志一厢情愿分封出来的诸侯国,是极不稳定的。刘邦就非常不情愿,那些没有得到封赏的更是心怀不满。尤其失误的是,这些诸侯王之间缺乏统一的约束,没有一套完整的制度规范他们的尊卑次序。西楚霸王和其他诸侯王之间,诸侯王与诸侯王之间,没有上下级隶属关系,整个天下被项羽划分为近20个类似于中世纪德意志式的小公国。这种独联体似的诸侯国之间谁也不服谁,利害冲突在所难免。其他人暂且不说,项羽想把羽翼逐渐丰满的刘邦困死在关中,这对与野心勃勃的汉王来说,有这种可能吗?
项羽的狭隘性格还表现在他的不能容人。他不仅无法象刘邦那样笼略人才,为已所用,自己的手下也因为他的傲慢与短视而一个个离他而去,连对他忠心耿耿的亚父范增也被他活活气死了!试想:如果鸿门宴上听范增的计策,还会有后来的大汉王朝吗?项羽有许多这样致刘邦于死地进而夺取天下的机会,都在弹指之间被他轻易地葬送了!这个愚蠢的家伙临死前还想逞匹夫之勇,单枪匹马冲入汉军之中猛杀一通,想以此博得手下的赞赏,不亦悲夫!要是敝人在场的话,只能向他投以可怜同情的目光。一介武夫呵!
项羽,作为楚国大将项燕的侄子,名门之后,眼光和见识应该略高于当时的其他草莽英雄。项羽的实力,一度也是其他豪杰无法相比的。在灭秦的战场上,项羽更是名符其实的主力军,消灭了秦朝的大部分武装力量。应该说,在推翻秦朝这一系统工程中,他的功劳是最大的。可惜他没笑到最后,天下被地痞流氓式的泗水亭长夺去了,亏不亏?亏!
然而,项羽这样的性格,也只能有这样的命运。即使没有刘邦,也会有张邦、王邦、乔邦冒出来,又何亏乎?
05。5于红茶坊